‘壹’ 当代着名装置艺术家有哪些
中文版 | English 网站首页
关于XYZ
行云座画廊
XYZ影像空间
学宜诗画
展览
信息
联系我们
行云座画廊
--------------------------------------------------------------------------------
当代装置艺术家-庆庆
--------------------------------------------------------------------------------
雾里看花
端庄
1953 出生于北京
1972-80 中国传统医学专业,北京
1980-86 外国语言文学(英德)专业,北京,奥地利维也纳
1983 迁居奥地利,维也纳
1994 开始装置艺术创作,职业自由艺术家
1998 移居回国,北京,职业自由艺术家
个展
1995 庆庆软雕塑作品展,北京世纪艺苑
1996 庆庆"头"的雕塑展,维也纳前卫工作室
装置作品"家"首次展出于奥地利现代艺术博物院
1997 庆庆灯光装置艺术展,奥地利维也纳亚非学院
装置作品 城市之光 -"欲" 北京工作室开放展
"城市之光"大型灯光装置展,北京赛特购物中心
1998 "城市之光"庆庆装置作品展,维也纳Wort und Bild画廊
1999 Nomadin der Seele,(流动的灵魂)个展,维也纳 AAI- Galerie- Karl Strobe画廊
庆庆综合材料新作品展,北京红门画廊
2000 庆庆综合材料新作品展,中国当代画廊,英国伦敦
2002 “庆庆回来了!”庆庆新作品展,北京红门画廊
2003 庆庆装置作品展,今日美术馆
2004 《性。物。物。性——盒中物》,大山子艺术区
2005 庆庆装置作品展,东京画廊,日本
2006 “798的海市蜃楼---神秘的光”庆庆装置作品展, 北京大山子艺术区大窑炉展场联展
1996 点与线,书法与装置双人展,维也纳Atrium ed Art画廊
1997 直觉,体验,观念,三人装置展,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画廊
der Gross Hallamasch,维也纳SUR画廊
青迈国际装置艺术节,泰国青迈
1998 偏执,中国当代艺术展,北京
维也纳森林纺织品艺术节,获二等奖,奥地利下奥州
活着,中国当代艺术展,北京云峰画院
1999 第二届国际妇女艺术交流展,泰国曼谷Saranrom公园
2000 世界博览会,德国汉诺威
2001 90年代中国前卫艺术家资料展,日本福岗美术馆
"现象艺术展",北京,凡·画廊
非亚克国际比赛艺术博览会, 法国, 巴黎
“煲”,中国当代艺术大展,Kunstnernes Hus, 挪威
2002 东亚妇女艺术节,韩国, 汉城
芝加哥国际艺术博览会, 美国,芝加哥
2002 中国艺术博览会2002,北京
2003 “前景广阔的三十年”,科学与艺术博览,中华世纪坛
“金色收获”,中国当代艺术大展,Zagreb,克罗地亚
从洛桑到北京——2002年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优秀奖)
2003 《听女人讲男人的故事》,四川重庆
2004 《她们——十名女艺术家联展》,北京季节画廊
《梦想。困惑。现代女性特质》女性艺术家作品展,中国妇女活动中心
《猫知道》陈庆庆、袁耀敏作品展,北京紫禁轩画廊
中法艺术家作品巡回展
<< 民主万岁>>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联展, 美国,纽约
2005 << 语言的阁楼>> 女性前卫艺术节术的8个案例, 北京,四分之三画廊
<< 透明的盒子 >>-有限空间的无限延伸
当代艺术家作品联展,建外SOHO.
2005 << 无题>>, 平摇国际摄影节, 山西省平摇
<< 理想的书 >>,中国爱尔兰当代摄影作品展
上海,艺术景画廊
<<汉字世纪>>, 大型汉字装置展, 北京世纪坛
<<情劫 >>, 北京,大山子艺术区,仁艺术中心
<<一界两端 >>,当代试验艺术中的设计呈现,深圳,何香凝美术馆
<<女性之手>>,中.日.韩 三国女艺术家作品展
2006 << 废墟>> 美国, 维斯康森大学.
<< 国际数码艺术节 >>,奥大利亚
<<米兰国际艺术博览会 >>,意大利,米兰
<< 游园 >>,北京孔画廊开幕展
<< 内伤>>, 当代艺术展, 北京, 玛芯乐画廊
<< 冷能>>, 当代艺术展, 北京, 表画廊
<< 超验的中国>> 当代艺术大展, 阿拉里奥北京艺术空间
行为艺术
"扫天",1997年12月,泰国曼谷,国际行为艺术节,
"文化鱼",1998年夏,奥地利维也纳多瑙河畔
"生为女人",1999年春,第二届国际妇女艺术交流展,泰国曼椹
"艺术圈",2000年11月,上海原弓美术馆
"哭泣",2001年10月,北京芥子园
收藏: 英国,法国,奥地利,德国,非洲,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挪威,冰岛, 日本,意大利和中国等多件私人收藏
第 [1] [2] [3] 页 请继续浏览下一页>>
‘贰’ 国美的综合艺术是什么
综合艺术
综合艺术系是中国美术学院基于当前国内和国际文化趋势,顺应新思想、新技术发展而作出的重要选择。是基于学院“多元互动,和而不同”办学思想,秉承“整理中国艺术、介绍西方西洋艺术、调合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学术文脉,在学理上,针对艺术教育精分专业的现状,弃分为合;在学术上,以文化逆向本质的态度,返回存在本质,形成自主创新的艺术教育方法论和艺术创作实践观,作为系级教学单位,在国内艺术院校中尚属首创。
综合艺术系于2003年建立。期间经历了七年的综合绘画等教育实践和专业教学大纲的反复论证。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专业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实验室建设以及课题式、日课式、分混班式等教学实验指标和要求。。综合艺术系以思想启蒙为先、综合创新为宗旨,开设有综合绘画、综合造型、总体艺术三个研究方向的平面、空间、复合性主干课程二十四门。其中以创作促基础的课题式教学和社会学调查等多学科交叉融通的课程,具有当代性文化特点。综合艺术系以打造多层次、多角度的艺术基础知识平台 ,通过实践,培养掌握“会通和合”的艺术研究与创作人才为目标。
该系现设立了三个工作室:
综合绘画工作室: 主持人:顾黎明
综合造型工作室: 主持人:管怀宾
总体艺术工作室: 主持人:杨劲松
现有在校学生74人,其中本科生60人,硕士研究生12人。
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
主要课程:民族绘画基础、西洋绘画基础、形式语言构成、空间多媒体、造景与造境、复合造型基础、展示文化研究、影像与网络、图像社会学方法、现场艺术与剧场
现任系主任:杨劲松;副主任:顾黎明
现任系党支部副书记:顾黎明
新媒体
新媒体艺术系是高科技数字化媒介为其创作手段的专业主攻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单位。21世纪后半期以来,新媒体成了国际上最具活力的艺术语言,它涉及摄影、录像、网络、声音、行为等艺术表现形式,与观念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拥有深厚艺术修养和理论水准、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手段进行创作和研究的艺术家。该系设有录像与装置工作室、短片和记录片工作室、动画工作室、声音与声音装置工作室、网络与互动技术工作室、传统影像工作室、数码影像工作室和材料实验工作室,以及研究中心。现有硕士研究生6人。
师资概况:现有教师5人,其中副教授2人。
主要课程:数码摄影、录像与装置、声音与装置、网络互动、材料与装置及二维、三维动画等。
现任系主任:张培力;副主任:李振鹏
现任系党支部副书记:李振鹏
新媒体艺术系网站:http://www.nma.com.cn/
平面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系是以研究艺术设计领域内各类图像信息传达为专业主攻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单位。教学目标:为专业设计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网页设计的教学、设计等行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设有平面设计、多媒体与网页设计二个专业方向。
现有在校学生390人,其中本科生343人,硕士研究生47名。
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
主要课程: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书籍设计、网页设计、展示设计、二维动画、三维动画、三维造型、视频编辑等。
现任系主任:韩绪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系以研究工业产品造型为专业主攻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单位。该系学业横跨文、理、工三大学科门类。教学目标:培养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师与相关的高级专业研究人才。设有1000平方米工业成型实验室。
现有学生180人,其中本科163人,硕士研究生17人。
师资概况:现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专业绘画》、《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与技术》、《产品构造》、《人机工程》、《产品设计》、《专题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现任系主任:王昀
视觉传达设计
中国美术学院始名"国立艺术院",是国内最具声望也是最早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承认的综合性高等美术院校.长期以来一直以教学质量高、师资力量雄厚、人才辈出而享誉国内外.世界闻名的大批艺术家和美术理论家林凤眠、黄宾虹、潘天寿、刘开渠等都曾就读或任教于此.
为满足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发挥我院教育资源的优势,本着"大底盘、高层次"发展的总体方针,中国美院保持传统之优势,积极开拓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兴学科和专业领域,扩大办学规模,在景色秀美的杭州市西湖区象山组建了中国美院独资创办的"视觉艺术学院",以培养大批综合性艺术和设计类人才.
视觉艺术学院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函[2001]246号文批准成立,计划校园规划面积703多亩,办学规模达3500名在校生,建成后作为中国美院"两江两山"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艺术院校之一.2005年11月,视觉艺术学院转制后重新组建为三个教学单位,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今后该校区校园面积约800余亩,共五个教学单位,主要承担全院的本科教学任务.校园整体规划设计借鉴中国传统书院、欧洲古典学园的建筑模式,注重校园环境的意境营造与生态保护,融建筑、空间、园林绿化、自然环境于一体,全力打造美术教育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具有园林式、开放式特点的山水学院.
视觉艺术学院现有美术教育、绘画、公共艺术、艺术设计四个系十二个专业,学科设置主要以应用学科为主,大力发展新兴学科、交叉边缘学科,重点建设能引导和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品牌专业.为提高学院办学水平,我院实行全员聘任制,师资力量在中国美院部分高职称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基础上,还积极引进了国内各专业领域的顶尖人才以及国外颇具影响力的新型学科专家来校任教,组建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确保办学质量,以维护和增强国美在国内的声誉和艺术上的影响.
视觉艺术学院全体教职工在总院的关怀下,以开拓务实的精神,努力为建成国内一流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而努力!
视觉传达学院网站:http://www.chinava.cn/
‘叁’ 为什么需要艺术教育它能带来什么
艺术教育的根本意义不在艺术,而在于人的素养,关乎民族的文化提升。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点儿艺术?除了经常听到的答案——除了“考个好大学”之外,也有些人清楚地知道:在今后的人生中,掌握了一门艺术技巧,对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或许是有用的。
其实,艺术教育的意义还不止这些,甚至还有更重要的意义。
可以从一个现象来分析:从古到今,有不少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等着名的人物多才多艺,甚至他本来就是艺术家;这句话我们还可以倒过来说:在许多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中,出现了不少着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甚至军事家!
一种现象出现多了就可能证明其中存在一种规律性,有它的必然性。
我是想说,艺术教育最重要的意义是,让受教育者在艺术学习与实践中学会形象感知和形象思维,并在对美的感知、感受中形成完善的人格,进而有更好的比较、判断、联想和创造的能力,更强的表达、表现能力。这样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会比别人更优秀。
现代教育思想讨论中经常听到“通才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等等说法。是否有人意识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人才多种能力的结构中,艺术素养和艺术技能常常是不可或缺的。或者说,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需要有艺术感觉和美学素养,才能做得更好。达芬奇、亚里士多德、曹雪芹.....古今中外,不知道有多少人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
乔布斯说,苹果“是人文科学与尖端技术的结合点”;贝律铭说,“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我们的生活中,最受使用者欢迎的日常用品,不仅需要有实用性,最好本身就有艺术欣赏的价值。我们应该想到:一个成功的作品,设计和制造它的人,不仅需要专业技能,具备艺术素养,往往还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尽善尽美的追求。
所以我说:艺术教育的根本意义不在艺术,而在优秀的人格和素养。
‘肆’ 综合材料艺术之父是谁
一般的观点认为:
1、现代形式的艺术学之父
费德勒被乌提茨称作为“我们现代形式的艺术学之父”,日本竹内敏雄编的《美学事典》也把它视为“艺术学之祖。”
2、现代艺术之父 塞尚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出现的现代油画流派提供了引导,所以,其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伍’ 曹力的主要作品
1984年 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的《壁画教师作品展》。
1985年 参加故宫午门东侧殿展出的《十一月画展》。
1986年 参加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中国当代油画展》、《北京国际艺苑第一回油画展》。
1987年 参加中国美术馆《走向未来》画展和美国纽约HEFNER画廊展出《中国当代油画展》。
1988年 参加美国纽约EFNER画廊《五人联展》,参加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青年教师首届素描作品展》、《油画人体艺术大展》。1989年 参加北京·中国美术馆全国第七届美术作品展。
1990年 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教师双年展》。
1991年 参加日本河日湖美术馆展出的《中国现代美术大展》,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的《壁画系教师作品集》、《91.3月画展》。
1992年 参加中国美术馆展出《20世纪、中国》美术大展。
1993年 参加中国美术馆展出《93中国油画年展》、《中国油画双年展》。
1996年 于北京人民文化宫大殿参加“重复·开始”油画作品联展。
1997年 参加美国奥克拉荷马州“开放之门”——中国油画展。
1999年 参加“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素描艺术精品邀请展”。
2000年 参加中国美术馆展出“艺术于科学”国际作品邀请展,“20世纪中国油画作品展”。
2002年 参加“2002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会”。
2003年 参加“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十所美术院校教师作品展”,“国际当代素描艺术邀请展”。
2004年 参加“印象武夷—中德两国艺术家首次面对面互动创作”国际巡回展(中国)。
2005年 参加北京·中国美术馆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展。
2006年 参加意象武夷——中德两国艺术家首次面对面互动创作国际巡回展(德国)、在纸上行走——曹力纸上作品展 (宁波·宁波美术馆)。
2007年 举办永远的牧歌——曹力油画作品展(中国·上海美术馆、中国·宁波美术馆)
作品
1982
在侯一民先生指导下搞毕业创作《苗家风情》,毕业后留壁画系任助教。同年创作木浮雕作品《生之歌》、《游方》、《少女与鸽子》等,并发表于《美术》第10期。
1983
为画马,赴内蒙古海拉尔呼伦贝尔草原体验生活,创作木浮雕《汲水》、《马头》、《拥抱》、《女人体》等作品。
安徽美术出版社《画刊》第3期发表《苗家风情》壁画局部。
1984
创作油画《马与楼道》组画四幅、《七色鸟》组画七幅,创作小品画系列。
参加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的“壁画系教师作品展”。
1985
创作《马》组画四幅、人体线描20幅及大量试验性作品。
参加在故宫午门东侧殿展出的“11月画展”。
湖南美术出版社《画家》第1期发表油画《马与楼道》组画四幅、《七色鸟》组画四幅、《灰调子》等作品,并发表文章《玩童与他的梦—关于青年画家曹力》(孙景波文)和《画外的话》(本人文)。
1986
创作油画《村女》(美籍华人陈逸飞收藏)、《牧童》(中国美术馆收藏)、《牧牛图》(钓鱼台国宾馆藏)、《爱》、《五彩云》、《红色闪念》(日本个人藏)和《马》组画(美国个人藏)。
带学生赴内蒙古实习写生。
参加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中国当代油画展”、“北京国际艺苑第一回油画展”。
湖北美术出版社《速写艺术》中发表作品《牧女》、《洗衣》、《笙舞》、《饮》、《削》、《担》。
《美术》第9期发表油画《马》。
《新观察》第4期发表油画作品《马》和水彩小品四幅。
《民族团结》第6期发表油画作品《牧童》以及水彩作品《奔马》、《苗歌》。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富春江画报》第10期发表油画《牧童》。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故事画报》第8期发表连环画作品《神秘的古堡》。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丛刊》第39期发表装饰画8幅、剪纸4幅、速写6幅、人体素描8幅。
《中国美术报》第27期发表油画《马》。
安徽美术出版社《中国连环画选刊》发表连环画作品《向日葵》。
1987
任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讲师。
创作油画《毛毛雨》、《湖畔》(日本个人藏)、《大草与牧童》、《蓝色的雾》、《暮色》、《晨》、《牧归》、《音乐树》。
创作连环画《格列佛游记》200幅。
参加中国美术馆“走向未来”画展。
参加美国纽约Hefner画廊“中国当代油画展”。
《中国美术报》第24期发表速写作品《牧归》并发表文章《谈曹力速写》(卫和文)。
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曹力装饰画》个人画册并发表文章《迷人的童心》(詹建俊文)。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线描、现代人体作品选》发表人体线描作品十六幅。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油画》第3期发表油画《马》之二。
《北京文学》第1期发表油画《马与楼道》。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世界文学名着连环画”中发表《格列佛游记》连环画200幅。
1988
创作油画《黄昏》、《晨》、《暮》(日本个人藏)、《黑与白》(台湾个人藏)、《梦》、《母与子》(日本个人藏)、《自然》(日本个人藏)、《马戏图》(台湾个人藏)、《牧马人》等作品。
参加美国纽约Hefner画廊“五人联展”。
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第一次个人展览:“曹力油画、土陶作品展”。
参加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中央美术学院中青年教师首届素描大展”、“油画人体艺术大展”。
安徽美术出版社《素描选集》中发表素描作品五幅。
漓江出版社《新写实绘画》发表油画《马》。
《中国美术报》第8期发表油画《毛毛雨》。
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曹力速写集》个人画册。
广西人民出版社《油画人体艺术大展作品集》发表油画《春》、《夏》、《秋》、《冬》、《谜》五幅作品。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油画》发表油画《五彩云》、《苗孩儿》、《童话》、《放牛娃》并发表文章《画笔下的梦》(吴厚斌文)。
1989
创作油画《小城一瞥》、《小城印象》、《惊蛰》等作品。
在台北龙门画廊举办第二次个人展览。
《小城印象》参加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全国第七届美术作品展”,并获铜牌奖(德国个人藏)。
秋天赴贵州罗甸体验生活,画了一批素描作品。
1990
创作油画《乐园》、《惊奇》、《原野》(新加坡个人藏)、《木瓜树下》(美国个人藏)、《谜墙》(西班牙个人藏)、《头像系列》等作品(美国个人藏)。
参加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的“教师作品双年展”。
1991
创作油画《头像系列》组画、《假面舞会》、《青春》(西班牙个人藏)及12幅微型油画(美国个人藏)。
参加在日本河口湖美术馆展出的“中国现代美术大展”。
参加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的“壁画系教师作品展”。
参加“’91.3画展”。
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美术研究》第1期发表油画《葫芦树》。
第38期《了望》周刊海外版发表油画《红笛子》。
油画《葫芦树》、《南方童话》参加香港太古佳士得公司“中国当代油画拍卖”,年底赴西班牙考察。
1992
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参加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20世纪·中国”美术大展,在西班牙马德里哥什那达、巴拉哈什两个城市的文化中心分别举办第3次、第4次个人画展。
同年赴法国巴黎考察。
油画《红鸟》、《三叶草》、《太阳花》参加香港太古佳士得公司“中国当代油画拍卖”。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现代线描精选·曹力作品集》个人画册。
江苏美术出版社《江苏画刊》第1期发表油画《惊蛰》(美国个人藏)、《惊奇》。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油画》第2期发表油画《南京小镇》(美国个人藏)。
江西美术出版社《中国现代线描精选》发表线描作品五幅。
回国后创作油画《戏金蟾》、《冬去春来》、《窈窕淑女》等。
1993
创作油画《幸存者》、《蓝鸟》、《迷人的夜色》、《牧笛》、《吹箫女》、《夜曲》、《梅花老K》、《银色》、《岛》等作品。
参加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中国油画年展”、“中国油画双年展”。
参加在炎黄艺术博物馆展出的“科学与艺术”美术作品展。
油画《红鸟》、《昼与夜》参加香港太古佳士得公司“中国当代油画拍卖”。
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美术研究》第4期发表油画《窈窕淑女》、《假面舞会》、《蓝鸟》、《乐园》及线描五幅、素描一幅并发表文章《曹力画中的曹力》(宋晓霞文)。
开始与香港Schoeni画廊合作。
1994
在香港Schoeni画廊举办第五次个人画展。
1995
创作油画作品:《喧嚣远去》、《远处是橄榄树》、《打开的乐谱》、《最后的歌》等。
1996
于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大殿参加“重复·开始”油画作品联展。参展作品:《盛夏》、《最后的歌》、《远处是橄榄树》、《喧嚣远去》、《宝贝》。
创作非洲驼鸟蛋作品046号,由中国驼鸟协会收藏。
1997
应美国GHK公司邀请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参加“开放之门”中国展开幕式。参展作品《最后的歌》、《打开的乐谱》、《马》系列等。
陶艺作品《孩子的幻想》、《母与子》参加中国文化部组织的“中国当代陶艺展”,作品由文化部收藏。
1998
创作油画作品《激越的琴声》、《母与子》、《青春》、《少年日记》、《童声合唱》。
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素描经典画库·曹力素描集》。
在北京世纪艺苑美术中心举办“第6次个人作品展”。参展作品:油画40幅、素描20幅。
1999
在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主办的《中国艺术》1999年第2期发表文章《体味自由》,以及油画作品《喧嚣远去》、《最后的歌》、《远处是橄榄树》、《宝贝》、《窈窕淑女》、《田园合奏》、《牧马人》、《盛夏》、《蓝鸟》、《金色天空》、《光与影》。
由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曹力绘画构图技法》光盘及录像带。
参加“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素描艺术精品邀请展”。参展作品:《过去与未来》、《窃窃私语》。
参加青岛“国际美术邀请展”。参展作品:《风筝》、《海滩》。
2000
《今日艺术》总第94期发表评论:《诗·音乐·空间》(张澎文)。
发表作品:《原野》、《母与子》、《有月亮的下午》、《青春》、《风筝》、《命运之鸟》、《金色天空》、《光与影》。
在四川美术学院主办的《当代美术家》2000年第2期发表文章《谈点感想》,并发表作品:《规定曲目》、《都市喧嚣》、《都市喧嚣之二》、《我很烦、我要飞》。
油画《小城一瞥》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参加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邀请展,参展作品:《综合材料雕塑·新人类》。
参加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20世纪中国油画作品展”,参展作品:《远处是橄榄树》。
2001
创作油画作品《红鸟》、《红土》、《飞翔》、《马》系列共四幅。
在上海文艺出版社主办的《艺术世界》总129期发表作品:《演员》、《风筝》、《音乐会》。
2002
参加“2002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会”。参拍作品:《红土》(由美国GHK公司收藏)。
在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举办《曹氏马家族》第七次个人作品展。参展作品:油画40幅、素描55幅。并在《北京青年报》、《信报》等其他报纸上发表作品及文章。
在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的《中国艺术》总29期发表文章《有限中寻求无限》及素描作品12幅。
《中华文化画报》2002年第4期发表评论文章:《梦想与隐喻——读曹力近作》(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编辑、评论家殷双喜文),同时发表油画作品10幅,素描1幅。
2003
创作油画:《天使之梦》之一之二、《小女孩的梦》、《粉色晨风》、《梦中的橄榄树》、《完美家庭》。
创作素描:《飞翔》、《烛光之歌》、《花样年华》、《完美家庭》。
参加“国际当代素描艺术邀请展”,参展作品:《五魁手》、《兵马俑新素描》。
在岭南美术出版社、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编辑出版的《画廊》2003年第6期发表评论文章《田园·梦幻与诗》(中央美术学院《世界美术》主编易英文)。同时发表油画作品:《金色的天空》、《少女与鸟》、《夜生活》、《红鸟》、《光与影》、《逆光》、《打开的乐谱》、《牧歌》、《青春》、《秋》、《天使之梦》;发表素描作品《曹氏马家族》16幅;发表综合材料雕塑《新人类》。
在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画家·丛书(二)》中发表文章:《梦想与隐喻—读曹力近作》(殷双喜文)。并发表油画作品:《云南童话》、《准备起飞》、《大馅饺子》、《白色梦幻》、《打开的乐谱》、《红土》、《红鸟》、《飞翔》;发表素描作品《自在》;发表综合材料雕塑《新人类》。
2004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美术向导》2004年第2期发表素描作品:《看见风景的房间》、《幻境》、《人与自然》、《田园幻想》、《奇异的梦》、《天使之梦》、《生活迷茫》。
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画家风格素描系列一书《曹力素描》,作品115幅出版。
创作油画作品:《情色花园》、《放飞》、《瑜珈》、《琴声如诉》。
2005
参加全国第十届美展,油画《中国童话》获中央美术学院“学院佳作奖”。
创作油画:《梦中的俄罗斯》、《绿色童话》、《一束光》、《天使游戏》、《牧童》、《没睡醒的小鸟》、《金色草地》、《大鸟的梦》、《几家欢喜几家愁》。
‘陆’ 美术界现当代艺术家有哪些 比如 国画类的 油画类 综合材料 雕刻等方面的 具体一点 全一点的
白雪石 毕建勋 白伯骅 白庚岩 白云乡 程十发 陈葆棣 陈天然 陈佩秋 陈玉圃 陈金言 崔如琢 常朝晖 董寿平 杜滋龄 杜应强 戴卫 邓林 董希源 傅抱石 范曾 方增先 费新我 冯远 冯大中 付以新 付梅影 关山月 郭怡孮 黄永玉 韩美林 阳太阳 何家英 华其敏 霍春阳 何加林 何水法 贾又福 贾广健 江文湛 黑伯龙 蒋采萍 纪连彬 姜宝林 金鸿钧 孔仲起 孔维克 李可染 黎雄才 龙瑞 李宝林 林墉 刘文西 刘大为 刘勃舒 刘炳森 刘国辉 刘润石 卢禹舜 林岫 陆一飞
马振声 梅墨生 苗重安 聂欧 尼玛泽仁 潘天寿 彭先诚 潘公凯 齐白石 启功 启骧 秦天柱 钱来忠阿老 石齐 宋雨桂 苏百钧 史国良 孙其峰 苏葆桢 沈鹏 史孟生 宋雨桂 宋玉麟 施大畏 沈启鹏 汤文选 唐辉 田黎明 唐勇力 汤小铭 吴冠中 吴作人 吴昌硕 魏紫熙 王雪涛 王成喜 王明明 王迎春 王有政 王为政 王西京 王子武 吴山明 吴东魁 徐悲鸿 肖朗 徐培晨 徐湛
于希宁 杨晓阳 杨明义 于右任 杨延文 孙大石 杨力舟 于志学 晏济元 喻继高 叶毓中 袁运生 袁武
张大千 周思聪 张仃 张仁芝 周华君 朱理存 朱培尔 赵振川 张海
‘柒’ 中外版画大师有哪些
版画大师如下:
1、赵延年
赵延年现任浙江版画家协会名誉会长、浙江漫画研究会顾问、浙江省"省文史馆"名誉馆员。作品有《负木者》、《鲁迅先生》、《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等,出版有《赵延年版画选》。
2、傅真忻
傅真忻,1943年生于湖南湘乡,现定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邵阳市美协主席、滩头年画研究会会长、首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顾问。
3、乔治·莫兰迪
乔治·莫兰迪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是意大利着名的版画家、油画家。青年时考入博洛尼亚美术学院,曾经长期在这所学院担任美术教师,教授版画课程。
4、彦涵
彦涵,原名刘宝森,江苏连云港人,着名艺术教育家,版画家。代表作有《不让敌人抢走粮食》《狼牙山五壮士》(鲁迅《日光》)《生命卫士》《当敌人搜山的时候》《诉苦》《长城》等。
5、陈雨棠
陈雨棠版画大师是一名版画家,出生于山东淄博。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版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协会会员,淄博市版画协会会长。
‘捌’ 中国语言艺术家有哪些
一个画家如果不能真正把握自己作品里的绘画语言就不能成为一个好的画家,一件艺术作品如果没有自身的艺术语言,也就不能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语言是人们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手段,艺术家常常借用这个词,将自己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段也称作“语言”,如绘画语言、雕塑语言、舞蹈语言等。那么,什么是绘画语言呢?绘画语言是人类表达审美情感的一种工具,是画家进行形象思维并把它转化为物质形式的手段。艺术家用自己的艺术语言与世界对话,对话,就需要语言,重复别人的话叫老话、套话,绘画语言亦然。多年来,有种倾向,那就是过分地强调艺术作品的内容,而绘画语言中的形式美问题,一直很少得到认真地研究和探索。长期以来,我们的造型艺术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倾向,没有考虑艺术语言本身的特殊性,在创作实践和理论方面都留下很深的“后遗症”。文学艺术中不同的门类,各有其不同的语言,尽管都有其一定的局限,但是每种语言自身的特色,却是任何其它语言所不能代替的,正因如此,一种艺术才能独立存在下去。雕塑所表达的内容,用油画不一定合适,小说能描写的题材,造型艺术不一定能胜任得了。艺术思想是注入艺术家个性的思维,思维的个性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表达的个性,所以一个思想意志和审美感不能独立的人,一个不能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不能用自己的头脑认识世界的画家,他的绘画语言最多是熟练,只有充分的艺术个性解放,才会有充分发展的绘画语言。在我们传统的绘画语言里,形式是一个重要的特征。从彩陶上的图案、青铜器上的兽纹、汉砖石画像,到后来绘画的构图、用线、设色、造型等,都显而易见。随着历史的发展,艺术本身的相对独立性渐强,形式美在绘画中成为更重要的因素。拿绘画来说,就是通过线条、色彩、材料的构成等表现形式,来体现多样的、统一的、均衡的因素,使作品充满视觉冲击力和内在的张力,表达出形式上的美感。它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写意的、装饰的、变形的和抽象的。按现代艺术理论的观点,存在的东西便有形式:“不着一笔,尽得风流”。艺术家的绘画语言要求真诚、精到、优美,而更要紧的是要有自己的个性。作为一个画家,他在把握自己的艺术语言时,要特别珍重自己的个性,对传统的理解,不应是采取“顺应性”,而应是“反省性”。纵览画史,董其昌、弘仁、八大山人等都是运用自己的艺术形式表现美学风范的杰出代表,他们创造的形式连同他们内在的精神,成为了历史,也成为了公认的形式符号。任何一个绘画符号在被创造的起初,总是与画家的特定感受连在一起,而且具有生命气息。一旦被后人一再摹仿而成为某一程式、规范,就失去了原先的意义,徒有外形而已。所以,邵连在表现与运用符号的过程中,将它们融入对自然的深刻体察中加以理解,通过对山川之气象、山川之约径、山川之节奏、山川之凝神、山川之联属、山川之行藏之静观,领略自然之风情万种,悟得前贤绘画符号妙得之成因,使自己的形式语言活跃着自然的精神、性情、生命感,这样才能避免将各种古人既定的符号组合画面杜撰自然的“假”与“空”。随着历史的发展,艺术本身的相对独立性渐强,形式美在绘画中成为更重要的因素。如中国画用线十八描、金银色的配置、笔墨趣味等,到清代“四王”对形式美就更为注意了。近现代的中国画大师如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等,都深谙绘画语言这一重要特征,我国民间年画也以其鲜明的形式美而深受群众欢迎。绘画语言的形式、发展、变化不是起源于人与世界新型结构关系的发展,而取决于个人对自身、对世界的主体认识与价值态度的更替。即便是那些纯艺术追求的抽象绘画,其语言也不是自我封闭的独立符号系统。语言的抽象性正折射出人对自我、对世界的“抽象”观念认识。“抽象”不是色彩、线条、构图、画面形象的自我呈现。西方绘画自古希腊的瓶画就已有了很强的装饰味道,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如拉斐尔的作品,形式感很强,到后期印象派一些画家也对形式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塞尚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画家,他说:“绘画不在奴隶般地去抄录题材,而在于在无数关系中寻找和谐”。美术家克莱夫·贝尔说:“线条、色彩在特殊方式下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的关系,激起我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组合,这些审美感人的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他们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恐怕就是形式美了。艺术家终身所努力的只有一件事,在自己绘画语言中表现形式美,而且要真诚、精彩、优美。作为一个成熟的艺术家,他的绘画语言一定独具风格。艺术个性的形式,除了画家的物质条件外,主要靠长期生活实践与艺术实践,画家只有在这两种实践的磨练中,在发展与表现人心底奥秘的过程中,才能认识到作为艺术家的独特之处,包括自己需要有什么样的绘画语言,又以怎样的方式表达自己所获取的审美感受。当然,发展绘画语言中的形式美,还需要借鉴,借鉴的摹仿对青年作者往往是有益的。此外,不同艺术流派,个性的竞争,对绘画语言的各种探讨,探讨中的相互交流学习,都是必要的。美术创作的传达活动,是美术家运用物质媒介材料和技艺手段,将自己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表现出来,使其物化。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天然材料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文明的物质财富。从原始人类使用色土在岩洞的石壁上勾勒野牛的形状,到近现代艺术家购买工业生产的颜料绘画,材料作为绘画语言的载体,随着绘画表现形式的变革,发生着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在近一个世纪的艺术发展中,对材料的内涵、外部特征、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或材料更新等的探索,为现代艺术流派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各种新材料及日常生活中各种废旧品的不断出现,丰富了绘画艺术语言,也开拓了人们的艺术视野。比如在综合材料绘画的创作中,艺术家选择与运用的材料既是绘画的载体,同时,其本身也具有各自独特的审美价值,材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绘画语言。我们知道,凡由绘画造型手段构成的绘画造型(即能够表现特定艺术内容的可视形象),都具备“绘画语言”,这种“语言”就是表现特定艺术内容的特定造型。“绘画语言”从表面上理解为形式范畴,但却包含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发现材料的新特性,探索它在绘画中独特的表现方法和效果,使传统绘画相对单纯的形式语言受到了新的挑战。在现代艺术创作中,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法的发展和运用,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审美经验,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绘画语言的探索并非是盲目、任意的形式追求,材料的发现和突破也不能脱离作品内容表现这一特定的基础。当毕加索发现油画颜料已限制他的艺术追求时,便用沙子和其它材料加厚油彩,有力地强化作品的表现效果,这一切都是从艺术表现需要和个性语言表达出发的。在画面中,不同材料的使用只有在符合创作者的个性体验并与表现内容相一致时,它的表达才可能是真切的。创造性地发挥材料本身的特性并融会绘画的多种表现手法,才能大大地丰富画面的表现力。当画家在运用各种材料来表现作品的主题时,材料的特质和它在绘画中的表现特征便成了画面特有的一种存在形式。总之,绘画语言同绘画物质材料、制作手段都有关系,绘画语言要融进现代艺术的构成章法,吸收西方绘画色彩理念,引进新意识的材料效应。洞察历史,俯瞰现代,关注社会,体验生活,兼容并蓄,综合创新,能够使绘画语言的特点更明确、更鲜明,使绘画语言更生动、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