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当前文化艺术现象有哪些

当前文化艺术现象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0-28 14:31:11

❶ 当代大学生流行文化现象有哪些

一、目前大学生流行文化表现方式
1、流行语
流行的时尚文化给语言带来了无穷的活力,新词语不断的涌现出来形成了一种流行语。流行语就成了现今大学生当中相互交流时必不可少的方式,成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高校流行的的流行语大体上可分为网络流行语和影视流行语。比如在大学生当中比较流行的网络语言有:“有木有”、“神马”、“给力”、“御姐”、“萝莉”、“正太”、“hold住”、“神马都是浮云”、“我爸是李刚”、“高富帅、矮穷矬”、“白富美”等等。电视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媒体,在人们生活中成了重要的信息传递载体。每当春节的时候春晚节目中的形形色色的台词也将成为人们当中新一代的流行语。例如:“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智商余额不足”等等。这些影视语言刚出现不久就出现在大学生的日常语言当中。
2、消费的流行时尚
社会不断地在发展,社会的目光也突然地转向关注个性、时尚的时候,思想活跃、喜欢追求新鲜事物的大学生当然不会落后紧跟时尚的潮流,成为流行时尚的风向标。大学生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意外,注重别致的发型、换新款手机、泡吧、进健身房、旅游热、网购等等,总之一切显得自己“更时尚”的事情,都会冲击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对于新型手机的追求,各种智能手机、音乐手机等等都是大学生追逐的对象。Iphone、三星、HTC、SONY等等都是大学生当中最流行的品牌。大学生们为了这些流行的东西不惜花重金买这些电子产品,更有甚者不惜省吃俭用不吃不喝来攒钱来买这些所谓的“时尚品”。
当代大学生的节约意识的淡薄,突出的表现在社会交际方面。社会交际包括大学生谈恋爱,已被大学生看做是大学中必修的一门“课程”。现在大学校园中比较流行“人际投资”,无论是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入选学生干部、比赛得奖都要请客。
3、文化的流行时尚
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流行音乐的产生也无疑是另一种流行的时尚。流行音乐的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被广泛传唱或欣赏。对新事物很敏锐的大学生也已然成为流行音乐的最佳追随者。从最初的“港台风”直至后来流行的“欧美风”、“拉丁风”、“日风”、“韩流风”,流行音乐在校园中的每一个角落流动。
游戏文化已成为时尚大学生流行的休闲娱乐方式。那些时尚、前卫大学生当然也绝不会放过这个时尚的机会。更有些游戏出品公司也专门找一些各大着名高等学府来选拔时尚、前卫、了解游戏的学生来为他们的游戏产品做代言,这样更使得大学门涌入这个风潮。游戏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玩它的队伍越来越壮观不仅是男生现下女生当中玩游戏的也非常多。
大学生们还喜欢从影视剧当中可以提取信息,从而让他们“走在时尚的尖端”。大学生们对于时尚元素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可以很很容易的从影视文化当中现下流行的服饰饰品,也有些大学生可以随口就能说出影视剧当中的经典台词,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
4、 服饰的流行时尚
服饰流行时尚对于现代大学生的穿着打扮及行为举止构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流行时尚信息铺天盖地,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学生可以从网络、杂志报纸、电影电视中,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时尚信息。电视模仿秀、明星访谈、欧美大片以及韩剧等都对大学生的穿着打扮及举止行为都构成了巨大影响。不论是“欧美风”还是“韩流”,新的文化概念或是新的信息所带来的新的时尚观念,都可能得到大学生随时随地的模仿和表达。这种模仿与表达的状态对大学生来说,他们既是时尚的文化受众,同时又是对时尚文化起到推动的作用。
二、大学生追求流行文化的心理特点
1、求新的欲望
作为时代的骄子,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都是对大学校园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崭新的期待的。可是正当他们踏入校园时,那些暂时的新鲜感和憧憬会逐渐退去,迎面而来的是繁重的学业与未来就业带来的压力。而这时,外面的花花世界与校园三点一线的乏味节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落差心理必定使大学生产生挫败感。原本美好的愿望在现实面前必须低头,现实的压力是他们心生失落、厌烦的情绪。这时流行时尚元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他们通过对服饰、话语的了解、模仿与创新,一定程度上求新欲望得到了满足。所以,多姿多彩的校园流行文化就应运而生了。
2、自我防御和自我显示意识
普遍的大学生可以透过这种补偿方式得到一些自信和暂时的精神满足感。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特殊心理状态:既希望追随大潮,求同,和周围的人群环境相融合,不想被人看成很“另类”,通过对共性的顺从获得心理的安全感;又想要“存异”显示与众不同,而后获得精神上的优越感。
3、 时尚的个别差异
当时尚在大学生中开始发展之时,当代大学生群体间因为物质基础、家庭条件、个人文化素质、现有知识水平和对新鲜事物敏感度的高低等因素差异,在追求流行时尚的方式上会表现出多样化的差别特征。差异性是让大学生内部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与动态化的基本原因。个体间的差异性性与群体内的多元性都与时尚的个别差异特征相适应,其次现实这些特征的同时也会受到社会转型这一大背景的影响。

❷ 艺术现象包括什么内容

艺术现象包含的内容:
艺术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艺术分为以下一些类型:
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艺术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美术是一种空间艺术。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艺术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美术也是一种视觉艺术。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艺术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美术主要是一种静态艺术。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艺术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
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艺术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美术中既有表现性的,也有再现性的。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艺术”与“美术”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在东西方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它们的概念和使用它们。
一般来说,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艺术可分为:
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等)
视觉艺术(绘画、摄影等)
造型艺术(雕塑、建筑艺术等)
视听艺术(电影,电视等)
语言艺术(文学等)
综合艺术(戏剧、歌剧等)
根据艺术形式分类的原则和角度不同,大致可以分为:
第一种:以艺术形象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区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建筑、雕塑、绘画;时空艺术:戏剧、影视、舞蹈。
第二种:以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为依据,可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听觉艺术:音乐;视觉艺术:建筑、雕塑、绘画、书法;视听艺术:戏剧、影视。
第三种:以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书法;再现艺术:绘画、雕塑、戏剧、电影。
第四种: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作品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静态艺术: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
所谓八大艺术形式就是:绘画,雕塑,建筑,文学,舞蹈,音乐,戏剧,电影
比较新的分法,则根据时空性质将艺术分为:
时间艺术
空间艺术
综合艺术。
电脑艺术
电脑艺术是指以电脑科技为基础的,艺术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创作手段。
凡是一切与电脑有关的艺术创作~也可以叫CG,CG包括二维、三维的,静止画、动画(movie),从自由创作、服装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工业设计、电视广告(CM)到网页设计,可谓包罗万象。
艺术专业分类
美术(绘画、设计、雕塑、建筑)、音乐(声乐、器乐、舞蹈)、播音主持、表演、戏剧、等都是属于艺术类的,艺术类形态有很多很多。主要分为静态艺术和动态艺术两大类别。
玉雕艺术
首先应当明确玉雕艺术的定义是什么。所谓艺术,是指运用特定的表现手法来反映生活、传承文化、揭示思想的一种行为。玉雕艺术就是利用玉这种特殊的载体,通过雕刻、琢磨等工艺手法,以景寓意,借作品内容表达创作者思想的艺术。艺是工的升华,它带给人们的首先是视觉上的美感,进而是精神上的启迪,是一件作品的灵魂所在,是玉雕艺术的生命力。
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生活有机融合是探寻当代玉雕艺术的发展方向。玉雕艺术在中国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未来它必将朝着国际化的路线发展,只有将“中国概念”和“时尚流行”优化嫁接,才能让中国的玉器为现代新生人群和国际市场所接受。

❸ 现实中有哪些文化现象

文化是什么?建议你看看社会学,里面讲了许多基本东西。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现实中的文化太多,例如,茶文化、饮食文化、艺术文化等等。基本上,生活中的活动现象都可算是文化,只是以不同的标准,划分不一样而已。

❹ 文化现象有哪些

文化现象所反映的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外中状态和联系,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是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是群众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和不断给予陶冶的结果。它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特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现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发概括的认识产物。
具体包括那些就很难说了,如现在流行的草根文化现象、山寨文化现象、网络文化现象、大众文化现象、流行文化现象、小沈阳文化现象……

❺ 社会中的艺术现象具体有哪些

社会中的艺术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广场舞、自乐班、民间自发形成的各种艺术形式。

❻ 文化艺术现象是什么

理论和实践引领时代。
历史上如:
春秋以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现象
宫廷绘画现象
清代康乾时期西画与宣画(国画)融合的郎士宁现象
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文人画现象
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主张写生艺术的现代艺术现象
1989年以后以薛宣林,吴冠中为代表的宣画“非笔墨”笔墨等于零现象
当代艺术如何全面科学化,国际化,系统化现象
······

❼ 当代大众文化现象有哪些

当代大众文化之所以会有“消费性、快餐化”的称号,原因在于大众文化的消费性来去的速度加快,并且参与的人数众多。这种消费型的大众文化已成在中国颇具影响、文化上占主要地位的一种文化。同样,当代的大众文化,它的涉及面逐渐延伸,且形式多样化,已经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社会的各方面无不也受着大众文化的影响,而且在百花齐放的大众文化中衍生出许多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的发展,虽然有不利的一方面,但更多的是使大众文化趋于全面化、多样化。
关键词:大众文化;时代主流;衍生现象
在当代的大众文化中,历史一直是其范畴内的讨论热点。在商品经济盛行的消费型大众文化中,像以消遣、娱乐、休闲为时尚的商品一样,历史类作品也是很抢手的,具有娱乐性、吸引性的事件被拍卖和供人们消费。人们更对那些具有聪明才智,文韬武略的历史人物崇拜羡慕。国人对像之前中国被压迫的事件仍就无法释怀。而大众每每看到这些就痛心不已,并希望通过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吸取教训且总结经验。但大众历史虽有助于大众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普及,但它从历史中获得利益破,使得历史不再变得那么深沉,还有穿越剧、穿越小说的编写,使历史变得面目全非。而且对历史正面完善化,导致大众对史实了解不全面,也丢弃了文学应有的批判功能。与此同时,因大众喜爱对史料进行借鉴与利用,造成了文化领域艺术创造力、想象力和辨识力的缺乏,从而使文化失去发展活力。

❽ 文化现象有哪些

文化现象所反映的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外中状态和联系,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是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是群众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和不断给予陶冶的结果。它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特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现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发概括的认识产物。

具体包括那些就很难说了,如现在流行的草根文化现象、山寨文化现象、网络文化现象、大众文化现象、流行文化现象、小沈阳文化现象……

❾ 艺术产生的异化现象有哪些如题 谢谢了

一.现代工业社会艺术领域中的异化劳动 现代工业社会的劳动者形式多样,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以及综合型的劳动者都在为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各种形式的产品。在艺术领域中,艺术家和设计师同样通过各种劳动形式参与这生产活动,并且同样存在着劳动者生产的产品并不属于自己,反而成为一种异己的东西和力量,存在于劳动者之外。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也可能会成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着,并成为与他相对立的独立力量。这些产品(作品)形式多样,与常规的产品不同的是,不但包含着物质使用功能,也包含着精神层面的功能,它可以是非物质形式的,比如绘画、音乐、舞蹈、电影、广告等等,而介于物质与非物质双重属性的比如产品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在前期的设计阶段属于非物质生产,后期的实施阶段则属于物质生产。如建筑设计的前期创意和图纸绘制是非物质的,后期的建筑施工则是物质的。 马克思认为:文化艺术创作有两大方向或意愿,一种是出于自我愿望而耗神费力,是一种天性的能动表现,即人的类本质;另一类是受雇用而产生作品,这是一种社会劳动,这种劳动既可以繁荣社会文化艺术,使资本增值,也同样会起到负面作用。通过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我们从可以艺术产品生产活动中找出同样的现象,以艺术设计领域为例: 1. 设计师与设计作品的相互分离 理想的设计过程应该是系统的,全程的,这样设计作品从初期创意到后期实现可以保持其完整性。但是在当前设计界存在着职能分工过于细化和管理混乱的现象,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从整个设计过程中分离出来。一方面,从事着纯创意设计的工作的设计师,由于与项目实施不可避免的脱节,从而导致责任心的下降,前期的设计工作结束后设计作品已不再属于设计者本人,所以设计师不再愿意为其倾注大量的心血。异化现象更为严重的是,作为不参与设计创意工作的制图人员,设计作品和他本人没有任何联系,当劳动者通过合同形式出卖自己之后,劳动就不再属于他自己。劳动者的工作不是自觉的、自由的劳动,而是带有强制性的。劳动活动脱离劳动者本事成为外在物。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结果工作成为一种重复的机械劳动,这一点和工厂的体力劳动工人没有任何差别,艺术设计产品成为与他完全异己的东西存在着。 2. 设计师创作动机的偏差 大多数设计项目背后包含着巨大的利润,而设计师所创造的价值与其本人得到的价值存在一定的非正比现象,从而产生设计行为与设计师发生异化现象,表现为无原则的设计和唯利是图的设计,设计师失去了创意的主动性,遵从甲方的要求和喜好是为无原则,通过设计想方设法从中赚取额外的利益甚至以此目的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是为唯利是图。这时设计活动不再是自我愿望,而成为了赚取利益的手段。 以上两种现象最终也导致了设计师目的的消失(类本质与人相异化)和设计项目中甲方与乙方的相对立(阶级分化即人与人相异化)。 在这种条件下,设计师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与设计师发生对立,艺术设计产品反过来控制了设计师,设计师的设计目的和行为取决于设计产品,主客体因此相互转换了。 同样,在绘画领域,画家受制于自己的作品也有发生,比如伦勃朗,在他事业发展最顺利的时候,因为《巡逻队》(后因光油氧化使画面变黑被人们称为《夜巡》,1642)一画吃了官司,从此委顿不起,最终潦倒终生:二百多年后,惠斯勒因《黑色和金色的夜曲:降落的焰火》(1870)一画受到污蔑为由,状告罗斯金,虽然最终获胜,但从此再也卖不出画,也是困苦不堪。 ① 二、 艺术领域中的双向异化 现代工业社会的艺术尤其是艺术设计是不可能与经济脱离关系的,因此,有艺术作品的生产者,便有艺术作品的消费者。基于现代工业社会所引发的强制性消费,从而产生了虚假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讲,消费者也因此成为了艺术产品的附庸。 当生产者与产品发生了一系列的异化现象的同时,消费者也与产品相应的发生了一系列的异化现象,这便是双向异化。 1.生产者与消费者同时与产品相异化 在一定条件下,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不再属于自己,反而被制约。同样,艺术品消费者也存在这样的异化现象。鲍德里亚提出的文化符号理论可以说明这种现象,他认为:艺术品的符号价值重新考虑了一种社会关系,毋宁说它就是经济与文化联系的反映。其次,艺术本身的地位同样不容忽视。当艺术品变成符号时,它直接召唤着符号价值的产生。在经济交换中,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构成理性交换的前提。当艺术商品的使用价值被符号价值所取代,一切以意义和身份的获得为目的,消费社会中的透支消费、迷狂追求、时尚诱惑才能得到理解。这种迷狂状态消除了理性,走向极端的非理性状态,这是鲍德里亚所要指出的第一个“颠倒”。另一个“颠倒”则在于,符号价值延伸到了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主客体关系的变化②。后者的“颠倒”就是消费者与艺术品之间的异化现象。 文艺理论家保罗巴特深刻地指出,文学、艺术与各种流行的大众产品不过是一种文化符号和思想幻影。他在提及流行时装时评价道:“流行时装所创意的,是一种经过周密制做和掩饰的语义悖论体系,其唯一目的就是将其所耗资精心制做的意义加以掩饰。……流行时装只能通过其自身来界定,因为流行时装纯粹是一种服装而已,而时髦的服装无非就是由流行所决定的。”③也就是说,这种状态下的服装已经完全独立与人而存在,人只不过是服装的衣服架子而已了。 同样,鲍德里亚对于电视媒体也给与了异化的评价,他认为电视实际上是一个制造大量符号的高科技媒体,电视节目是一群不存在理性逻辑关系的光影符号的任意组合游戏。电视提供的是一种肤浅的参与形式,是没有回应的话语,而非主体与真实世界的交流。在这种局面下,大众在过多过滥的信息符号面前产生了孤立、无助和绝望的情绪,只能以调侃、游戏态度去面对社会、人生以至民主选举。代表民主的公共领域就这样被销蚀于无形。文化从此丧失了本应有的独立性与创造性,沦为资产阶级剥夺大众平民和中产阶级的符号工具。④ 2.被动生产和强制性消费引发艺术产品的创作目的和消费目的同时异化 艺术家由于被雇用和经济利益的不平衡等原因,导致了艺术创作行为目的偏差,从而形成了艺术创作行为本身与艺术家的相异化。另一方面,前面提到,“当艺术产品的使用价值被符号价值所取代,一切便以意义和身份的获得为目的”。在消费文化体系中,作为商品最初意义上的使用价值退居到了较为次要的地位,人们消费商品,主要是消费其符号和意义所带来的“交换价值”。这时经过符号化的物品的意义已经和人们的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了,消费已经变得绝不单单是个人的行为。每一种物品的符号及其意义都变成了消费它的人们的品位、社会地位、身份等的代表和象征了,你消费哪一类的物品,你就属于哪个阶层的人。但这种通过消费来达到的所谓“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表面的、虚假的、徒具形式和心理上自我安慰性质的,并不具有由财富、权力和声望所带来的真实社会地位的意义。人们这种消费的自我“拯救”,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满足自己虚荣心的表面文章。④也就是说,艺术产品的消费行为并不是以满足使用功能为主要目的,而是被迫的为了满足所谓的“精神”功能,这种强制性的消费正是“物的异化”——艺术产品控制了人。 3.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竖向等级中的异化 当艺术家同自己的艺术产品、自己的艺术创作活动以及自己的类本质相对立的时候,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而艺术品的消费者,由于自身的消费能力不同,在被强制消费的压迫下,也必然的与他人相对立,消费哪一类的物品,就属于哪个阶层的人,阶层不同对立就从而产生。人与人相异化在艺术家和消费者各自的群体中都存在着。 总之,在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艺术产品不断的以各种新的形式出现,产品控制人的状况也以不同的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涉及的层面和深度在不断变化着,异化也许是无法超越的,马克思认为:只有用暴力手段打碎整个旧世界,人类文明才能找到真正光明的前途,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要用物质来摧毁。当然,我们都希望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①马凤林:《艺术经济学,美术作品的验收员——美术学简释之四》《北方美术》2007年3期75页 ②刘玲华:《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③《当代法国哲学导论》下卷,680-681页。 ④赵尚:《符号消费的神话——论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

阅读全文

与当前文化艺术现象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6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41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9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2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78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5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0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8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2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1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