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雷雨明星版的台词
周冲 重要台词“缩水”
在昨天的明星版《雷雨》(下称明星版)研讨会上,不少专家表示蔡国庆的表演较好,演出了周冲的阳光和纯洁。曾经扮演周冲的老艺术家黄宗江说:“我接触话剧从《雷雨》开始,演话剧也是从《雷雨》开始,我本应该不带着研究、分析的眼光来看《雷雨》,但是由于看过很多版《雷雨》,我在看明星版时没法不去比较。正如曹禺先生说的‘《雷雨》中我认为最可爱的是繁漪,其次是周冲’,周冲的高尚人格是我一生都在追求的,所以我觉得明星版第三幕周冲在鲁贵家里对四凤的一段台词‘有时我就忘了现在,(梦幻地)忘了家,忘了你,忘了母亲,并且忘了我自己。我想,我像是在一个冬天的早晨,非常明亮的天空,……在无边的海上……哦,有一条轻得像海燕似的小帆船,在海风吹得紧,海上的空气闻得出有点腥,有点咸的时候,白色的帆张得满满地,像一只鹰的翅膀斜贴在海面上飞,飞,向着天边飞。那时天边上只淡淡地浮着两三片白云,我们坐在船头,望着前面,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被删节,有些可惜。”
这是周冲最重要的一段独白,通过这段台词观众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周冲的内心世界。明星版周冲扮演者蔡国庆听后表示,其实剧本在这里没有改动,但由于18日晚演出比较激动,导致忘记了部分台词。
四凤像16岁太年轻
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刘厚生认为,明星版中田海蓉将四凤演得过于年轻。他说:“四凤18岁了,在周家已经呆了几年,并且和周家大少爷有了关系,应该是比较成熟的,但田海蓉的表演显得过于单纯,感觉像16岁的样子,更像《家》里的鸣凤。”
黄宗江说:“四凤的几声‘哎’把人物性格体现得很鲜明,因为她的身份是下人。但是美中不足,田海蓉这几声‘哎’说得太重了,也太多了,有些做作,有些刻意。”
周朴园两句台词到位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表演艺术家苏民说,达式常扮演的周朴园抓住了两句非常重要的话。一句是第一幕“吃药”一场戏,拒绝周萍离开客厅的要求,并要周冲转述自己的“命令”,家长作风十足。另一句是第二幕“窗户谁叫打开的?”非常到位,成了一个亮点。
黄宗江认为,达式常的表演使周朴园身上封建的东西少了一点,但实际上他身上封建的东西是根深蒂固的。
繁漪演出了“肉感”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表演艺术家郑榕说:“最让我感动的是繁漪在第四幕的出场,她拖着雨衣横穿过舞台很有感染力,体现了焦菊隐导演强调的用形体体现内心思想。”
黄宗江认为,潘虹饰演的繁漪在“深度”上不及前辈,但她与周萍分手一场戏演出了缠绵和“肉体的感觉”,这个处理比以往的好,潘虹的表演整体不错。
周萍濮存昕再演5年
濮存昕曾说,明星版结束他将不再出演周萍。昨天,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童道明表示:“濮存昕的表演到位。以他的形体,完全可以再演5年。”
有关台词 感染力待提高
昨天,在场的大部分专家均表示明星版在台词处理上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专家们反应明星版台词感染力不够,声音比较“平”。刘厚生说:“虽然话剧和戏曲不一样,不必太强调腔调,但是我认为《雷雨》的台词是应该有一些腔调运用的。否则声音太轻,观众不容易听清楚。18日晚的演出,我相信有一些台词观众听起来是有困难的。”
苏民说:“我反对舞台演出用话筒,因为话筒会使演员的声音失真。但是明星版的演出使用话筒是可以理解的,否则,一些台词是听不清楚的。”
有关细节 沙发斜放很好
郑榕说:“以前我演周朴园的时候,周朴园坐在沙发上,正面直对观众,要转过身才能看见鲁侍萍关窗,很别扭。但是这次舞台上沙发斜放,周朴园不用转身很自然就能看见鲁侍萍的习惯动作。我觉得导演在舞台设计上下了很大工夫。”
管家身份不详
黄宗江说,周公馆里多次出现了一个穿西服的人,这个人的身份让观众很模糊,他究竟是管家还是秘书不清楚,其实这个人应该是剧本中的大管家。“老版《雷雨》中,大管家曾经在看到周冲和四凤触电后,扶着鲁妈说:‘老太太,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你得哭出来。’相比之下,这样处理的就显得好得多。另外,这个人物最好别穿西服,还应该从打扮上让观众看出是个管家。”
触电不够残酷
黄宗江认为,四凤和周冲触电虽然是在后台,但是在处理上还是应该重一些。“我记得我在演周冲的时候,在后台有一句台词,是喊了一声‘啊’,虽然是在后台,但我觉得那句台词我说得最好。而明星版里,这一幕过于平静,残酷性没有体现出来。”
另外,电死四凤、周冲的那根电线,在剧本里做了很重要的处理,周朴园3次说它电死了大少爷的狗,明星版完全删掉了,有些不合适。
电扇一直没歇
刘厚生说:“在四幕的演出中,周公馆的电扇一直没有停过,包括最后一幕已经夜深人静,周朴园一个人坐在客厅里,电风扇一直在转,这个处理不是十分好,应该在这个时候将电风扇关一下。”
有关改动 要的是冲击力
陈薪伊导演说,与传统版本最大的不同是,这一版《雷雨》的演出时间相对紧凑,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将原本4个多小时的长度缩减为2小时50分钟,同时更改了结尾,让原本处于暗场自杀的周萍死在舞台中央。陈薪伊对这种更改解释为:“我要的就是冲击力。这样的处理能刺激观众,让观众深入理解曹禺剧作的悲剧意蕴,全剧能呈现出更为悲悯的境界。”
❷ 着名表演艺术家、作家黄宗英的人物经历如何
黄宗英(1925年7月13日-2020年12月14日),出生于北京市。1941年,主演个人首部话剧《甜姐儿》。1946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追》。1950年,主演剧情电影《武训传》。1954年,创作电影剧本《平凡的事业》。1960年,担任剧情电影《六十年代第一春》的编剧。
1965年,在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专职创作。1980年,创作报告文学《大雁情》 ,该作品获得1977-1980年中国优秀报告文学奖。1982年,主演剧情电影《一盘没有下完的棋》。1983年,创作报告文学《桔》,该作品获得1983-1984年中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1988年,与丁玲联合创作报告文学集《一代天骄》。1995年,出版散文集《半山半水半书窗》。2000年,与黄宗江、黄宗洛共同创作散文集《卖艺黄家》。2005年,创作散文集《卖艺人家》 。2016年,出版文集《黄宗英文集》。2019年,荣获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2020年12月14日凌晨3:28,黄宗英逝世,享年95岁。
(2)黄宗江如何变成艺术形式扩展阅读
黄宗英的感情生活:
1942年,黄宗英与音乐指挥异方(本名:郭元彤)结婚,18天后异方因心脏病而病逝。1946年,与程述尧结婚。1947年,在出演电影《幸福狂想曲》时与赵丹相恋。
1948年初,与程述尧离婚,并与赵丹结婚。1960年,黄宗英生下儿子赵劲。1980年10月10日,赵丹因患癌症在北京病逝,终年65岁。1993年,前往北京与冯亦代结婚。2005年初,冯亦代离世。2013年12月4日,赵劲因癌症而去世,享年53岁。
❸ 瑞安的名人有那些
一、历史人物
◇蔡敬则(约151—约222) 东汉末年被推举为孝廉,任南阳县令。后弃官归故里,创立“都尉衙署”于邵公屿,号令明肃,境内大治,进爵“安乡侯”。吴孙权赐谥 为“忠义”, 不久加封为“辅正王”。他最早将相当于县一级的行政机构设立在瑞安,是瑞安的奠基者。 ◇叶一源(约600—645) 唐高祖李渊在夺取政权前命他掌管军中机密,后随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在征战的关键时期遭高丽军负隅顽抗,他单骑冲杀高丽阵营,中流矢阵亡,终扭转战局。唐太宗为他辍食哀悼,下诏在他的住地立祠祭祀,谥“武义”。武后时加封为“忠烈”。 ◇周行己(1067—约1125) 永嘉学派的先驱。曾求学于程颐,最早将北宋中原洛学和关学带回温州,并在谢池坊创办浮沚书院,讲学授徒,被认为是“永嘉学问所从出也”,学者全祖望更把周行己推崇为浙学的前驱。他的货币论最早提出了金融思想史上的准备金理论。 ◇许景衡(1072—1128) 北宋忠臣、永嘉学说的重要传承者。官至尚书右丞(副宰相)。平生奉公廉洁、刚直不阿,多次弹劾奸臣童贯,并上书请罢“花石纲”运输劳役。抗金名将宗泽遭忌时,他力为辩护,竭力主战,反对议和。后被贬,死后谥“忠简”。高宗叹息,以为“自即位以来,执政忠直,遇事敢言,惟许景衡”。 ◇陈傅良(1137—1203) 南宋着名思想家。官至中书舍人。他是一位唯物主义学者,学重“经世致用”,反对“性理空谈”,成为永嘉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曾讲学于岳麓书院,湖南学风为之一振。所着《历代兵制》是中国第一部,也是中国古代唯一一部兵制通史专着,已成为研究中国兵制史的必读书。 ◇王执中(约1140—1207) 南宋着名针灸医学家。他不畏思想禁锢,重视科学真理,根据自己的临床积累和民间经验写成的《针灸资生经》是一部内容丰富的针灸临床治疗重要着作,在中国针灸学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创研的“同身寸”法,被针灸医师临床沿用800多年而不废,至今仍作为针灸家的取穴标准。 ◇蔡幼学(1154—1217) 宋代爱国名臣。官至兵部尚书。礼部试第一,殿试时,宋孝宗准备将他列为首选,但他却直论外戚专权,触怒了权臣,因而落第。后来在给宋宁宗的谏奏中有“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一句,是成语“一筹莫展”的出处。金派兵向宋索讨岁贡,他认为损害了国家尊严,于是宁宗下诏与金绝交。 ◇叶适(1150—1223) 南宋着名思想家、政治家。淳熙年间中榜眼。历任兵部侍郎、工部侍郎、吏部侍郎、江淮制置使等职。韩侂胄伐金失败后,他退敌防守有功,朝廷赐金带奖励。后因投降派得势,被罢官。他回乡建立了永嘉事功学说体系,使永嘉学派与朱熹的道学派、陆九渊的心学派并列为南宋时期的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 ◇曹豳[bīn](1170—1249) 南宋爱国诗人。为官四十余年,清正为本,始终勤政为民。以直谏而着称,为“嘉熙四谏”之一。他的《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清新自然,脍炙人口, 是温州历史上4首入选《千家诗》的诗作之一。他的词《西河——和王潜斋韵》入选《全宋词》。 ◇高则诚(约1305—约1359), 元末着名戏曲作家、世界文化名人。字则诚。瑞安阁巷人(今属南滨街道)。所作《琵琶记》是历代戏曲出版物中版本最多、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国古典戏曲作品,被誉为“南戏之祖”,享誉海内外。《琵琶记》的出现,表明了中国戏曲草创时代的结束,是戏剧舞台从内容到形式走向成熟的标志,对后世的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则翁(1232--1296) 南宋末年时任广东副使,1296年崖山之变南宋亡后,不仕元朝,遂返回瑞安故居柏树隐居,字仁则,号瑞洲,瑞安阁巷柏树村人。南宋咸淳试登学究科,宝佑年间继登宏词科,历官至广东副使,所着集名《沧浪兴》,现存诗九首。 ◇卓敬(?—1402) 明朝忠臣。官至户部侍郎。明洪武年间中榜眼。他性格耿直,善于谈沦,曾秘密上疏建文帝朱允炆,称燕王朱棣雄才大略,建议把燕王徙封南昌以便控制,可惜未被采纳。靖难之役后被杀,并灭三族。抄家时一室萧然,唯有书画数轴,朱棣为之慨叹:“国家养士三十年,不负其君惟卓敬尔!” ◇杨景衡(1359—1444) 明朝郑和船队的“后勤部长”, 任福建左参政(副省长)达21年之久,主管财政、民政等工作。郑和下西洋正是在其担任该职位期间,因而他为郑和庞大船队的后勤供应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举世闻名的《天妃灵应之记》碑在他的建议下而立,由于郑和下西洋的资料被销毁贻尽,所以此碑文成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史料和实物依据。 ◇韩伟(1385—1445) 四川道察御史,字英仲,瑞安罗南八水里人(今属塘下镇)。其先祖于韩寓自五代间从闽之赤岸(今福鼎)避战乱徙罗南,将其所居之处称为韩田、上韩。等到明初,后裔韩山童迁八水,生韩伟。 韩伟自幼聪颖好学,13岁入县学。训导黄潮光为他讲学,经明行修,文翰兼美。1418年韩伟成为贡生,入京太学。升试优等,由太学试事。1427年入狱史泰台见习,后巡按广西、河南。九年授文林郎、四川道察御史。次年巡按京师真定府。所到之处,励精图治,风纪肃然。1445年六月中暑而死。韩伟墓在韩田山上,现今墓道依山而建,新建花岗岩牌坊确有些雄伟,新铺石级也足见韩氏后人对先祖的膜拜之情。 ◇姜立纲(1444—1499) 明朝着名书法家。历任中书舍人、太仆寺少卿。7岁能书,即被朝廷征选为“翰林院秀才”。擅长楷书,草书的造诣也极高。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被誉为“一代书宗”。日该国门高十三丈,为求匾额,“立纲为书之,其国人每自夸曰:此中国惠我至宝也”,这是中日两国人民文化交流、友好往来史上的一则佳话。 ◇孙诒让(1841—1908) 晚清国学大师,甲骨文字学的开山鼻祖,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和实业救国的先驱。由于他的学术研究极为朴实,故又称朴学家,并被誉为“有清三百年朴学之殿”。章太炎称之“三百年绝等双”;郭沫若尊之“启后承前一巨儒”。主要着作《周礼正义》是解释周礼最精审详备之作,《墨子间诂》`被誉为“现代墨子复活”。他领导温州、丽水两府十六县先后成立各类学校三百多所,为浙南近代教育奠定了基础。 ◇陈虬(1851—1904) 近代着名改良派思想家。定居瑞安已十世,仍自称乐清陈虬。他是早期维新派人士的代表,1892年出版《治平通议》,提出“创设议院”,这是中国最早提出采用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的倡议。1885年曾全力参与“公车上书”,深得康有为器重。1898年参加保国会,又与蔡元培等在京筹立保浙会,一直站在戊戌变法运动的前列。同时他又是一位卓有造诣的中医师,中国最早新式中医学校——利济医学堂的创办人。 ◇黄绍箕( 1854—1907) 清末着名教育家。曾任京师大学堂首任总办(校长)、湖北提学使等职。同张謇等人被称为“后清流”人物,与康有为交往甚密,助其上书,维新变法失败后,正是因他的通风报信,才使康有为幸免遇害。曾被日该国教育会推为“汉学统一会”名誉会长。黄绍箕在中国教育事业上业绩卓着。《清史儒林传》称:“今日海内学校如林,教科成立,皆绍箕首先倡导之力。”他草创的《中国教育史》是国内最早的教育史专着。
❹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的杰出校友
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 l933-1937年在北京崇德中学上学,l938-1942年就学于西南联大,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进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两年。1944年夏,杨振宁考取了留美公费生,1946年初,杨振宁到芝加哥大学成为注册研究生,他在芝加哥大学活跃的学术气氛中,接触到最有发展前途的一些研究方向。
1971年夏天杨振宁访问了新中国,是知名华人学者访问新中国之第一人,为中美文化交流,为中美人民之间相互了解,起了极大作用,深得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赞誉。
1979年1月30日,杨振宁在全美华人协会、全美各界华人和美中友协会合办的欢迎邓小平副总理的宴会上讲话:我代表全美华人协会和全美各界华人热烈欢迎你们光临这个宴会!
为了写今天这个短短的讲词,我花了很多时间,稿纸一张一张地都被送到字纸篓里面去。这使我想起四十多年前的一个类似的经验。那时候我在北京崇德中学初中念书。为了参加中山公园里面的初中生演讲竞赛,记得我非常紧张。好几个晚上不能睡觉。我的讲题是《中学生的责任》--那是一二o九、一二o一六的时代。
杨振宁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兴奋继续说,中美建交和邓副总理的访问是近代史上的分水岭性的发展。国际关系从今开始了新纪元。中美两国的学术、文化和商业旅游等一切交流都将大大扩展。我们全美华人家庭团聚的机会也将大大增加。
1978年夏天杨振宁再次访问新中国,正值全国热烈向四个现代化目标大步迈进。7月21日赴拉萨途中飞越那木桌尔瓦山。山高七千七百五十余米,在西藏墨脱县境,雅鲁藏布江大转弯之焦点,高过欧非美澳各洲之任何一山脉,奇景难忘,有感赋诗一首:
玲珑晶莹态万千,
雪铸竣岭冰刻川;
皑皑逼目无边际,
深邃凝静亿万年,
尘寰动荡二百代,
云水风雷变幻急;
若问那山未来事,
物竞天存争朝夕。
1977年出任全美华人协会首任会长,为促进中美建交(1979)做了许多工作。1981年他在石溪分校设立了CEEG奖金,自美国和香港捐资支持中国各大学,各研究所人员到石溪做访问学者,迄今已有80余人得到此项支持,其中绝大部分已回国到原单位服务。
1983年杨振宁在香港创立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自任基金会主席。
自1986年起,杨振宁接受陈省身教授邀请,在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内组织了理论物理研究室,数年来该室在国际数学物理学界颇有声誉。
杨振宁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980年获得拉姆福德(Rumford)奖,1986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他有多项荣誉学位,也是中国许多大学的名誉教授。现定居清华大学。 着名建筑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是我国近代史上名人梁启超先生的长子。1912年梁思成随父母从日本回国。1913-1915年在建校初期的崇德学校小学部读书,其弟梁思永也在崇德读书。
梁思成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7年毕业于美国彭省大学,获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在东北大学创办建筑系。1931年在北京加入了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任系主任直至1972年去世。
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解放后,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梁思成一生从事教育和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工作。从30年代开始,来自主持并参加调查过2000多处古代建筑的实例。积累了大量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资料,对中国古代建筑、古代艺术进行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四十年代中期,梁思成和我们的民族共度苦难的岁月,贫疾交加,挫折一个接着一个,当时美国的一些大学和博物馆邀请他去美国讲学访问,一些美国朋友也好心力劝他们到美国去工作并治病,他当即表示: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假使我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我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美国着名学者费正清回忆说:二次大战中,我们又在中国的西部重逢,他们都已成了半残的病人,却仍在不顾一切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致力于学术研究。在我们的心目中,他们是不怕困难,献身科学的崇高典范。……不论是疾病还是艰难的生活都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对自己的开创性研究工作的热情。就是在这一时期,梁思成写成了《中国建筑史图录》。他以英文写这本书,就是为了向世界介绍中国建筑的宝藏及其结构原理。这因为他们既通晓中国古典文化,又懂得作为艺术和科学的外国建筑。在忧患的战时生活中能获得如此成就还说明,他们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而且还有崇高的品德修养,而正是后者使他们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自我牺牲,坚定地为中国民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就在这个时期梁思成胜利地征服了《营造法式》这本天书,用现代工程制图法将其中主要篇章的图解绘制出来。
就在这个时期梁思成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实现了《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的夙愿。
1943年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编写。
在他编写《中国建筑史》时,常常想起最初研究中国建筑时所读的一些国外学者写的关于中国建筑的资料,感到其中谬误太多。作为中国人,他有责任把祖国的建筑介绍到国外去。但是中国建筑有不少晦涩难懂的专门名词,对外国读者来说既困难又枯燥无味,于是他决定以图版和照片为主,加以简单文字说明编写一本英文版的中国建筑史,所有图注都采用英汉对照的形式。名为《中国建筑史图录》。该书于1945年完稿。 1946年梁思成将书稿带到美国准备出版,后因种种原因直到1984年才在费慰梅(费正清夫人)的努力下,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出版社出版,此时,梁思成去世已12年了。
这一着作问世后,在美国得到极高的评价。美国着名的中国文化史教授、美国的东方美术专家学者都表示了高度的赞赏。认为它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做出了最宝贵的贡献。不仅是对中国的叙述,而且可能成为有重要影响的历义性文献。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也因出版此书而获得1984年全美优秀出版社的荣誉。
着名建筑家陈植先生说:这一名着是中国建筑学家第一次以英文撰写的,具有权威性的中国建筑简史……。使中国建筑在国际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1947年梁思成被外交部推荐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同年4月普林斯顿大学成立一百五十周年大庆,梁思威在远东文化与社会研讨会上,应邀出席做了《唐宋雕塑》与《建筑发现》两个学术报告,是所有与会学者专家中唯一做两个学术报告的人。普林斯顿大学因他在中国建筑研究上的贡献,授予他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梁思成回国后,决心要办一个达到国际最高水平的建筑系,他说?quot;建筑师的知识领域要很广,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最本质的他应该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
梁思成的学生时代除了学习优秀外,兴趣十分广泛,爱好体育运动,并擅长音乐和美术。当年在学校时是个有名的足球健将,在全校运动会上得过跳高第一名、单双杠和跳绳的技巧也是呱呱叫的。梁思成回忆说:我很感激母校对我的培养,和严格的体育训练。想当年如果没有一个好身体,怎么搞野外调查,在学校中单双杠和爬绳的训练,使我后来在测绘古建筑时爬梁上柱攀登自如。
梁思成解放后积极参加首都北京的城市规划工作,主持并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他所领导的清华大学建筑系,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材。
梁思成少年时曾就读于我校,今天重温梁思成老校友的辉煌一生,使我们倍感亲切、倍受鼓舞。 着名的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生于1904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老校长刘书泽带领同学去看望方俊时,方老兴奋地说:我是1919年冬季考入崇德的,上学后的第一年就留了一级,第二年就考了个第二名,两年后跳了两班。1923年就考入了唐山交通大学预科,在崇德我一共读了三年,当时崇德的学风非常好。我得益于崇德,学校的英语非常突出,我学了两年能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我学也非常好,学校的足球挺有名,还有个难得的游泳池。我非常喜欢这个学校。这个学校还收了许多名人的子弟,与我同班的王世诠就是状元王寿彭的儿子,学习非常出色,从小学开始,就没考过第二名,刘海云是状元刘春霖的儿子,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梁思永都是崇德的学生。
方俊教授是享誉国内外的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是我国大地重力学和地球形状学的创始人,是固体潮研究的开拓者,方老更是一位靠艰苦自学而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
早在二十年代中期,因家境贫困,他不得不从唐山交大辍学到天津顺直水利委员会测量队当实习生,1931年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译作--《投影几何》。30年代,中国第一幅标准的地形挂图发行,打破了中国地图抄袭外国地图的历史。原图的左角清清楚楚写着方俊 两字。
在我校师生看望方老时,方老亲手?quot;院士风采巨幅画册和航天部军委测绘局等单位为祝贺他九十寿辰赠送的礼瓶一并转送给了母校。以此回报在他童年时代所给予的良好教育。方老谈起他的科学经历第一句话就是:人主要靠自学。我始终信奉:勤能补拙。
方俊院士的一生是坚持刻苦钻研、不断攀登高峰的一生,方老从小养成的刻苦顽强的自学精神,为我们学校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树立了永远学习的楷模。
1998年5月5日,方俊院士在北京逝世。 着名地球物理学家,生于1915年,祖籍山东安邱。
在鲜花盛开的五月,当刘校长师生一行来到国家地震总局,看望科学院院士,我们的老校友秦馨菱,向秦老送上了一个花篮时,秦老激动地说,此刻把我这80岁的老头带回了童年,使自己感到年轻了60岁,我在崇德上学时,也和你们一样大,那是1929年的秋天,我随父母从山东转学到崇德上初三,刚到北京还带着一口的山东话,同班同学很快就给我来了一个绰号小山东。
1937年,秦馨菱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曾在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先在北京西郊鹫峰地震台跟着名地震学家李善邦学习地震观测,因战事后从事地球物理探矿工作。曾在我国西南诸省用重力和磁力等方法探测铅锌矿、红铁矿、磁铁矿和砂金矿等。1941年他随李善邦首次测绘出攀枝花地区的三幅地形图。并最早用磁力法探明该区铁矿的规模和分布,最早带回矿石标本进行化验分析,确定为钛铁矿。
1945年前往美国联合地球物理公司、斯郎波基公司和菱井公司学习地震探矿及石油井电测法。1946年回国后从事电法探矿试验及试制放射性探矿仪器。建国后,仍在原地质调查所从事物探工作,任技士及技正。
1950年12月始,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56年到1958年兼任北京地质学院放射性探矿教授。1960年参与气象火箭电子仪器的研制工作。1961年1月至1966年6月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探空专业教研室主任、教授。1978年以后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任室主任。是中国地质学会终身会员(1938年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及该学会仪器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震学会(一届)理事,第二届荣誉理事,国际地震中心理事。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协会地震实践委员会委员等。
秦老在向师生讲述他所走过的人生之路时,力劝同学们从小要养成动手能力,他说:我上初中时自己动手做了个矿石收音机,在高中时做了个真空管的短波收音机,到了大学我做了一套收音机和发报机形成了一个业余电台。我们使用的材料如:电线头、铜皮、铝片……等,多是从废物堆中捡来积攒起来的,我觉得自己动手制作无线电,除了可以自学些无线电知识外,还可以培养勤俭节约的精神。我在清华时萨本栋老师就时常对我们说:光有理论不行,得能实际干出来才能强国……。
我希望同学们从小就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同学们问秦老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是什么,秦老提高嗓门坚定地说: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
2001年10月28日,秦老参加了北京三十一中学建校九十周年庆典。 着名的物理有机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11年出生于北京。1923-1925年在崇德中学读书,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留校任助教,1941年赴美从事有机化学的研究工作。1946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南开大学教授。
高振衡专长物理有机化学、有机化学,长期担任南开大学化学系领导职务,对南开大学化学系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参加了我国十二年科学规划,从1962年起为我国物理有机化学学科的组织者,曾担任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组负责人,被尊为我国物理有机界的老前辈。那时,有个出国的机会,都时兴带回几大件,当年高振街出国回来时,是把手头仅有的一点钱财买回来几件手头用的科研仪器,当年高教授从美国带回来的仪器、器材至今仍珍藏在南开大学的化学系里。
他在《中国科学》、《化学学报》等国内主要刊物上发表了近40篇学术论文。高教授一直拦任《有机化学》、《有机结构理论》、《物理有机化学》的教学,撰写了四部着作都是国内该学科获课程的首版书,他的书为高校大学习专业课和研究生教材,在国内有相当的影响。几十年教育生涯为我国培养了许许多多教育和科研人才,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二十余名,并有多人被选派出国进修或读学位。
高振衡教授因患高血压病于1989年1月14日离开了我们。
当年活跃在有机化学领域里的一些青年专家学者,不少人从师于高振衡。他们在缅怀高教授的治学精神时说:我们不能忘记,在实验中,每当我们的操作不合要求时,他帮助我们纠正,他对我们说,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科学习惯。通过这些严格认真的要求和训练,培养了我们的科学素养,使我们终生受益。不能忘记,他经常督促我们做好实验记录,一定要准确,一个现象都不能放过……这些要求对我们以后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1982届校友。北京体育大学教师。1988年,张健用时9小时19分52秒64游完29.5公里宽的琼州海峡,被誉为横渡海峡的中国第一男人;2000年8月10日,张健历时50小时22分成功横渡渤海海峡。游行距离123.58公里,创造了男子横渡海峡最长距离的世界纪录;2001年7月30日,张健用时11小时55分,成功横渡宽为23.69公里的英吉利海峡。成为第一个 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中国人。2001年8月28日,张健成功横渡了水温为6℃的长白山天池。
2000年9月1日张健回到母校,他和师生们谈到自己成功四要素:明确的目标、科学的方法、坚强的毅力、集体的协作。
现为北京市铁人三项运动协会秘书长、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俱乐部委员会主任。 谷钰之
三十年代校友。医学教授,对食道癌、贲门癌的防治做出很大贡献。
王振纲
一九三九届校友。中国药理学会名誉会长,国际药理、毒理学导报TiPS编委。
冯传汉
1932届校友。着名骨科专家,曾任北京人民医院院长、北京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
黄萃庭
三十年代校友。教授,着名医学家,曾任北京人民医院院长。
沈季能
1927-1935年在我校就读。任教于美国多所大学。1983年获美国国防陆军部最高荣誉奖。 廖增益
一九三六届校友。着名摄影家。在国内外多次成功举办个人摄影展。
江 平
一九四八届校友。原名江伟琏。着名法学家,教授,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王 廉
一九五八届校友。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芬兰特命全权大使。
林连昆
1950届校友。国家一级演员,着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黄宗江
一九三五届校友。着名戏剧作家。
1950届校友。少将。曾任国防大学副教务长,教授、政协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48年5月在崇德中学入党。
李家齐
1949届校友。北师大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北师大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等职。
王健安
1948-1951年在我校就读。 石油地质勘探专家,曾任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总工程师等职。
李鸿洲
1952届校友。长期从事航空气象、旱、涝和中尺度天气研究。1992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杨 铮
1953届校友。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管理学习教授,中华美国学会理事,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汪振武
1948届校友。东北工业大学秦皇岛分校地学教授,多年来为我校提供了大量的校友资料。
林胜利
一九六八届校友。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理事,北京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会长,现任北京大学出版社美编室主任。
凯 传
1954届校友。在校时用名王凯传,着名词作家。
孙以增
一九五七届校友。着名漫画家。
廖增武
三十年代校友。国际知名电机专家,生前曾在美国获百余项科技发明专利。
刘锡田
1958届校友,着名特型演员。在多部影视作品中成功扮演了陈毅元帅。
黄中孚
一九二五届校友。早年毕业于美国春田大学。曾在国内外多所大学任体育研究员创办并主编了《崇德校友通讯》,倍受海外校友欢迎。
马启伟
1939届校友。原北京体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国际排联规则委员会主席。
翟京华
1971届校友。中学高级教师,小学特级教师。现任北京育民小学校长。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师德之星。
❺ 着名表演艺术家、作家黄宗英逝世,她曾在该领域有着怎样的成就
着名的表演艺术家作家黄宗英逝世,她当年是上海滩有名的甜姐,是黄氏三杰之一,在两个领域都有很多成绩。黄宗英在丽人行,幸福狂想曲,聂耳,乌鸦与麻雀等片中都有上好的表演,出版了多部散文集,报告文学等。
95岁高龄的黄宗英老人,终于走完了她的人生,主持人曹可凡说,梅表姐”黄宗英羽化登仙,和赵丹前辈相会去了。 祝黄宗英老人一路走好!天堂里,你依然会做着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❻ 艺术家黄宗英去世,享年95岁,生前获得过哪些奖项
12月14日,有媒体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据上海作家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国着名表演艺术家、作家黄宗英先生于14日凌晨3:28逝世,享年95岁。
1941年,16岁的黄宗英来到上海,随长兄黄宗江进入了上海职业剧团。因出演话剧《甜姐儿》而家喻户晓,“甜姐儿”从此成为黄宗英的代名词。她的电影作品包括《聂耳》、《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
黄宗英在上世纪40、50年代是红遍旧上海的“甜姐儿”,也是演艺圈“黄氏三杰”成员之一。在80年代后转行成为了着名作家。并且在两个领域都留下了举足轻重的成就。
黄宗英是难得的才女,却一生命运多舛,她有过四段婚姻,她的一生不能算是一帆风顺,但是面对命运的戏弄,她从未屈服,一直保持着积极的心态。
❼ 黄宗江和黄宗英什么关系
黄宗江,黄宗英,黄宗洛为代表的黄氏三兄妹,一直活跃在当代的话剧、影视、文学创作等文化艺术舞台上,各自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书以丰富的影视资料,配以简洁精彩的文字,从不同的侧面记述了大半个世纪以来,他们三人各自的文艺生涯、爱情际遇、家庭生活、兄妹情谊,以及与众多国际国内文化艺术界名人的来往交流。
❽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篇课文是以什么形式展开的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篇课文是以访谈记形式展开的。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作者访问名人的对话,包括访季羡林(选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访史铁生、访李国文、访丁聪、访黄宗江、访靳尚谊、访曹文轩等。
原文(部分):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
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着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8)黄宗江如何变成艺术形式扩展阅读:
2001年,张钫出版了第一本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书中记录了她与巴金、冰心、季羡林、臧克家、丁聪、王蒙、胡絜青等当代着名文学艺术大师们的一次次精彩的对话,发行了好几万册,在海内外引起相当的轰动。全国几十家电视台和重要媒体,对其做了专题报道。
2003年,受香港《明报》出版社的邀请,她和另外三位内地小作家与文学巨匠金庸先生在香港会面交谈,被港人戏称为四小侠和查大侠“香江论剑”。
会谈后,《明报》出版社出版了繁体版的《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书内增加了她的近作:《我眼中的人大附中》、《艺术家散论》、《荷塘》等文章,在海内外继续引起一定的轰动。
❾ 京剧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里程碑的事件,是什么
京剧从形成发展至今,历经近二百年,大致可以划为四或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徽班进京,演化形成京剧。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程长庚等。程被认为是奠定京剧的开山鼻祖。
第二阶段:京剧开始出现第一个鼎盛期,并进入宫廷,被上层贵族视为显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谭鑫培,包括杨小楼等。谭创造了京剧第一个流派,也是老生行影响最深远的流派。杨则创立了武生行影响最大的流派。他们也是相当长一个时期“京朝派”衡量京剧规范的主要标准。当时的上层贵族几乎莫不以会哼上几段道地的京剧为荣。
第三阶段:梅兰芳的“古典唯美主义”表演,在菊坛大放光芒。梅氏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等都是“古典唯美主义”表演的不朽典范。梅兰芳成了中国戏剧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梅兰芳也许就没有京剧作为中国“国剧”的地位。“古典唯美主义”表演,特别符合知识分子和社会上中层追求“古典美、典雅美”风尚的欣赏要求。余叔岩在继承谭鑫培等人的基础上,对生行艺术有重要的演化推进,使京剧向着“文人品味、典雅风尚”的方向大大发展了。梅兰芳崇尚中正平和,追求“圆美、高华”;程砚秋反梅氏之道而行,他深谙太极之道,他的唱极尽阴阳、背反、开阖、顿挫、婉转之变;马连良于谭、余外另辟蹊径,创华丽新风;他如四大名旦之尚、荀,前后四大须生之言、高、谭、杨、奚,净行之金、郝、侯等,均各领风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艺术观和风格特点。但我觉得无论梅、余、程、马等等,他们的共性大体上都是不离这个“古典唯美主义”主导表演原则的。譬如程砚秋的《春闺梦》、《锁麟囊》等同样是这方面的杰出经典(但需要指出的,程氏艺术同时又是渗透着强烈现实主义的)。他们从这个大原则出发,结合自身特点,创立了各个流派,形成了流派纷呈的局面,并创作了大量精彩的剧目和脍炙人口的着名唱段。对京剧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这中间,甚至有时追求唱腔、身段等表演技术的“美”成为第一位重要的东西,而剧情主题、剧本结构和人物关系的合理性反而显得不那么特别重要。
第四阶段:严格说应是和第三阶段同时期(为叙说方便,单列之)。以周信芳为代表的海派京剧,处于当时南方经济开放地区,面对外来文化广泛深入,强调以具有鲜明现代特点的表演手法和形式(包括运用现代手段),强调故事情节化和人物个性化,强调“处处以平民化为目标”,以适应广大市民阶层的欣赏需要。周信芳本人更是高举现实主义大旗,敢于打破形式主义的束缚,开创了独特的麒派艺术。如果说京派艺术更多崇尚典雅、含蓄、中正、大方、蕴藉、婉约甚或凄美之风,那未海派艺术则着重强调通俗、慷慨、激越、开张、壮美之情(当然也并不排除互相兼蓄者)。我们不妨称之为“通俗现实主义”或“通俗壮美主义”的表演。它的杰出贡献和意义在于使京剧演化为一种大众化艺术,更加接近平民大众。其影响广及京剧其他行当和一些地方剧种甚至话剧和电影。(裘盛戎、袁世海都自号为麒派花脸,赵晓岚以麒派花旦为荣,话剧大师金山甘列麒派门下。。。。)那时,连“剃头”的、“修脚“的,都会唱上两句《追韩信》。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周信芳为代表,创编了一批具有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的剧目,如《徽钦二帝》、《史可法》等。这个阶段,京派和海派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第五阶段:新中国建立。新的文艺思想对京剧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时代要求文学艺术反映现代生活,歌颂英雄和崇高精神境界。这也必然成为时代、社会、人们对京剧的要求。李少春,以及他的同事们和他们的剧团,包括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等,和翁偶虹、范钧宏、阿甲等编导人员。站在这个潮流的前面。这期间,他们坚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实行编、导、演结合的体制,编演了堪称新经典的《野猪林》、《将相和》、《大闹天宫》、《白蛇传》、《九江口》、《响马传》、《谢瑶环》、《满江红》等等,以及和北京京剧院合作创演的《赤壁之战》。。。。吸引了各个不同阶层的观众。这些新剧目,相比《四郎探母》、《大*探*二》、《武家坡*大登殿》、《玉堂春》等等一类传统老戏,无论是剧情主题、思想内容、表演形式、人物形象等各个方面,都确实算得上是一种“新京剧”。特别是他们首创了《白毛女》和被称之为“第一流编剧、第一流导演、第一流演员的结晶”的《红灯记》等现代京剧。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通过到各国演出,又使新中国的京剧向各国人民作了有深远意义的传播。他们上述一系列做法,带动、影响了全国各个京剧团体。梅、周、程、马、谭等之后,一批三、四十岁的中青年杰出京剧表演家,成为新时期中国京剧的主要闯将、开拓者和生力军。除上面已提的李、袁、叶、杜,还有言慧珠、裘盛戎、高盛麟、张君秋、厉慧良、关肃霜等等,都在这个阶段各显身手。他们或以崇尚传承“古典唯美主义”为目标,或以追求体现新的京剧现代观为理想。他们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进入这个新时期后,追创单一唱法演法之“新流派”,已不再是剧团和演员的最主要奋斗方向。戏剧主题思想,以及围绕主题和人物,运用各种京剧表现手段----唱念做打,甚至现代艺术手段,使整个演出达到最佳效果,则成为更重要的标识。这正是新中国建立后新流派产生少的原因之一。)
而在这个阶段中,李少春称得上是新时期京剧改革创新方面一位最突出的代表人物、领军人物。正如周信芳称李少春是“青年领袖”,翁偶虹称之为“哲人”,电影大师赵丹称他是“具备了新的思想意识”的“新艺人”,话剧界的黄宗江赞他“是继承流派、发展流派、突破流派的一个典范”。曹禺先生也赞赏道“允文允武,男为李少春,女为关肃霜。” 而京剧界同行则称他为“李神仙”,和他同龄的张云溪说,李少春是“京剧界多少年来罕有的全才、文武技艺达到当代颠峰的一流大师!”
现在戏剧理论界有人将上述现象称为“李少春旗帜”,将李氏的戏剧观念和实践称为“李少春演剧学派”(如何概述这一现象还可作进一步探究)。这个“学派”远不是一般意义的个人风格流派。在我看来,它是以体现和弘扬中华民族“崇高精神”品质作为京剧创作的指导观,打破了京派、海派以及行当、个人流派的界线,而将京派的“古典唯美主义”表演特点和海派的“通俗现实主义”表演特点融合于一体,将多种行当,多种流派融合于一体,并吸取话剧、电影的一些手法。注入他们的新剧目之中。有人说如果梅兰芳崇尚的是“古典和谐美”,而李少春的艺术追求则是“现代崇高美”。我个人认为李氏是将两者有机的结合。他的表演,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既是和谐美的,又是崇高美的。一切从剧目主题和人物出发。以现实主义崇高精神为指导,充分运用京剧古典程式手段,旧程式不合适的,就敢于破之,用新的却又是符合京剧基本规律的程式来取代。它仍然姓“京”,但是是适合新时代的“新京剧”,将中国京剧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这是一个开创中国京剧新里程的杰出功绩。这个功绩,当然不只是属于李少春一个人的,而是同时属于前面所述一大批闯将开拓者的。也是属于他们的前辈的,属于所有支持并参与京剧改革创新的人们(包括和他们并肩战斗的老艺术家)。但不能否认,李少春确确实实无愧为这个时期的一面旗帜。《野猪林》一剧则是这方面的一个重要标志,堪称集李氏戏剧观之大成,是在中国京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烁古耀今的不朽经典。而《红灯记》也被一些学者称为“京剧现代戏发展史上一个不可磨灭的里程碑”。一出改编传统京剧,一出新编现代京剧,永载于中国京剧之庙堂。李少春的名字,在中国京剧史上必将名垂千古。
综观京剧近二百年发展史,在这四或五个阶段-中,耸立着五个最具标志性的里程碑:第一个标志性里程碑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程长庚;第二个标志性里程碑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谭鑫培和杨小楼;第三个标志性里程碑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梅兰芳、余叔岩、马连良和程砚秋,与此同时,并峙的又一个里程碑(或称第四个标志性里程碑)最主要代表人物是周信芳;第五个标志性里程碑,也即新中国建立后,“新京剧”矗立起的新里程碑,涌现了一批杰出代表,其中的领军人物是李少春。
京剧近二百年发展过程中,涌现了出大批优秀杰出表演家,创造了众多流派。然能真正从戏剧思想方面形成“艺术学派”的,我个人认为应推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李少春等。
当前,人们喊出了“振兴京剧”的口号。京剧界在继承前辈们艺术遗产的同时,需要从他们曾经走过的道路中吸取经验和营养。其中,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李少春等人的戏剧艺术思想尤其需要京剧界以至戏剧界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❿ 荣获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黄宗英的艺术水平有多高
在1930年,黄宗英进入京师第一蒙养园,后来他跟随父亲移家青岛,进入江苏路小学就读。世事难料,不久黄宗英的父亲就去世了,之后他就去天津投奔亲戚,在土山子公园附近的树德小学就读。
在1941年,主演个人首部话剧《甜姐儿》 ;初秋,应黄宗江信召到上海,在黄佐临主持的上海职业剧团打杂,不久在话剧《蜕变》中代戏上场。后来应南北剧社社长程述尧邀请,加入剧社 。他在《文汇报》上连载了散文随笔《寒窗走笔》 同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追》 。
后来他又与赵丹、顾而已联合主演喜剧电影《幸福狂想曲》 。
而且,她的细节描写极富表现力,她不仅擅长于通过细节、动作刻画性格,而且还常常使动作和细节带有戏剧性,使之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 。黄宗英,一代人心中的银幕女神,是美丽动人的“甜姐儿”,也是妙笔生花的女作家。黄宗英的文字就像她的性格一样有种不合规制的“跳跃感”,这和她本身是名电影演员有关。出身演艺世家,黄宗英的“舞台感”体现在她的影视、文学作品中,也体现在生活里。她把耀眼的明星光环看得很淡,反而更加重视文学创作。黄宗英的才气体现在剪辑和文字的相通,这是她文学作品的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