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一共有多少个芭蕾舞团
中国共有数十个芭蕾舞团,其中知名的有中央芭蕾舞团,上海芭蕾舞团,辽宁芭蕾舞团,广州芭蕾舞团,天津芭蕾舞团,苏州芭蕾舞团,重庆芭蕾舞团。
1、中央芭蕾舞团
中央芭蕾舞团是中国国家芭蕾舞团。1959年12月31日诞生于舞蹈家的摇篮——北京舞蹈学院,时称“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芭蕾舞团。
自1959年12月31日建团以来,中芭以“介绍西方古典、现代各流派芭蕾经典作品,探索西方芭蕾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之路、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芭蕾作品”为宗旨,积累了100余部保留剧目。
其中以《天鹅湖》为代表的国外古典与现代芭蕾经典作品的排演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而作为“看家剧目”的《红色娘子军》等民族芭蕾原创精品已具有世界品牌效应并被国外知名舞团移植。
5、天津芭蕾舞团
天津芭蕾舞团是天津歌舞剧院附属的艺术团体之一,组建于1992年,是我国最年轻的芭蕾舞表演团体。该团拥有演员40人,大多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基本功扎实,阵容整齐。
特聘俄罗斯编导费嘉宁兄弟担任该团外籍客座艺术指导,先后排演过大型芭蕾舞剧《一千零一夜》、《斯巴达克》、《天鹅湖》及芭蕾精品集粹,在广大观众中享有一定影响。
参考资料:网络-中央芭蕾舞团
网络-辽宁芭蕾舞团
Ⅱ 中国国家文化部都有那些下属单位
直属单位都有: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文化报社、中国京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歌舞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央歌剧院
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中国演出管理中心、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文化部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中心、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文化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梅兰芳纪念馆、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
1、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直属的国家级艺术科研机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成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美术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
Ⅲ 关于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创办于1954年,初名北京舞蹈学校,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专业舞蹈院校,爱国华侨、着名舞蹈家戴爱莲出任第一任校长。1978年经文化部正式批准成立北京舞蹈学院;1999年获得舞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艺术硕士(MFA)学位授予权。2010年学院与北京大学全面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2012年与中央音乐学院联合培养硕士。
目前北京舞蹈学院是中国舞蹈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为齐全的舞蹈知名院校。
北京舞蹈学院位于海淀区风景秀丽的紫竹院公园北侧, 学院在编教职员工559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273人;附属中等专业学校学生1267余人;继续教育学院在校生600余人。舞蹈考级教育管理中心每年在海内外培训考级师资近3万人,有近20万学生参加舞蹈考级培训学习。
学院下设中国古典舞系、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芭蕾舞系、编导系、舞蹈学系、
社会舞蹈系、音乐剧系、艺术传播系、艺术设计系、公共基础部、音乐部、研
究生部、国家重点附属中等舞蹈学校、继续教育学院、舞蹈考级教育管理中
心、青年舞团等教学及演出单位,涵盖舞蹈表演、舞蹈
编导、舞蹈史论及相关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公共事
业管理等五个专业共十八个专业方向。舞蹈编导专
业和舞蹈学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舞蹈表
演专业为市级特色专业;中国古典舞教学团队被评
为北京市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中国民族民间舞、
芭蕾舞、国际标准舞及附中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级优
秀教学团队。学院经历5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
了从中专、本科到研究生层次的专业舞蹈教育
和校外舞蹈素质教育的较为完善的舞蹈教育
体系,引领着中国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北京舞蹈学院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
先后有一批着名的专家、学者在学院执教。包括
欧阳予倩、吴晓邦、彭松、盛婕、叶宁、陈锦清、高连甲、栗承廉、
侯永奎,前苏联功勋演员伊丽娜、查普林、古雪夫等;还有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各学科的创始人如李正一、唐满城、孙颖、许淑英、罗雄岩、曲皓、陆文鉴等。中央芭蕾舞团和东方歌舞团的前身都诞生在北京舞蹈学院。
建校50多年来,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弘扬“爱国、爱校、爱舞蹈”的舞院传统,秉承“文舞相融、德艺双馨”的校训,先后培养了贾作光、白淑湘、陈爱莲、赵青、薛菁华、斯琴塔日哈、张均以及李仲林、黄伯寿、白水、李群、房进激、张毅、章民新、王世琦、李承祥、蒋祖慧等众多蜚声海内外的着名舞蹈艺术家;培养了一批如吕艺生、熊家泰、许定中、潘志涛、尹佩芳、王佩英、肖苏华、马力学、刘友兰、贾美娜、沈元敏、孟广城等知名舞蹈教育家;学院还培养了一大批近年来活跃在舞坛上的中青年舞蹈艺术家,如张继刚、陈维亚、冯瑛、王才军、沈培艺、黄豆豆、刘震、朱妍、黄启诚、山翀、邢亮、汪冽、王亚彬、武巍峰、刘岩、汪子涵、邵俊婷等;还有在学院附中和大学学习过的章子怡、李辉、马玲、盖丽丽、陈肖依、李晓冉、刘孜、赵涛、姚晨、乔振宇、彭丹、孙霏霏、刘希媛、迟帅等一批影视明星。
为弘扬和传播舞蹈文化,学院师生或随国家领导人出访,或应邀赴美、英、法、德、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几十个国家参加文化交流,或邀请国际知名舞蹈专家来院讲学,广泛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不同历史时期国家的文化外交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的北京舞蹈学院是培养精英舞蹈人才的摇篮、普及和提升舞蹈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推动舞蹈文化科学研究和舞蹈作品创作的前沿基地、促进舞蹈文化国际交流的桥梁和窗口。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学院党委确立了“高举旗帜、文化引领、依法治校、和谐发展”的工作方针,按照“以特色建一流,以质量求生存,以和谐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力争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舞蹈科学研究等各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创建世界一流舞蹈高等学府,为推动首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Ⅳ 中央芭蕾舞团怎么样
中央芭蕾舞团,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中央芭蕾舞团更多信息和资讯。
Ⅳ 中国五大芭蕾舞团介绍
中国五大芭蕾舞团有中央芭蕾舞团、上海芭蕾舞团、辽宁芭蕾舞团、天津芭蕾舞团、广州芭蕾舞团。
中央芭蕾舞团是中国国家芭蕾舞团,诞生于北京舞蹈学院,成立于1959年12月31日,第一任团长戴爱莲,现团长冯英,时称“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代表作品有《天鹅湖》、《红色娘子军》等。
上海芭蕾舞团成立于1979年,其前身是1960年成立的上海市舞蹈学校以及1966年由该校芭蕾科首届毕业生组成的《白毛女》剧组。该团的舞剧《白毛女》已在世界各地上演了1500多场,四十多年来《白毛女》成为尝试芭蕾舞民族化的重要作品之一,为上海芭蕾舞团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中国辽宁芭蕾舞团成立于1980年,是中国五大芭蕾舞团之一。辽宁芭蕾舞团在坚持引进排演世界古典芭蕾作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艺术品牌,在探索建立中国学派的芭蕾艺术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天津芭蕾舞团是组建于1992年的天津歌舞剧院附属的艺术团体之一,是我国最年轻的芭蕾舞表演团体。该团拥有演员40人,基本功扎实,阵容整齐。出演过众多芭蕾舞剧。
广州芭蕾舞团(现广州大学芭蕾舞团)成立于1994年1月,是广州市政府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团长、艺术总监是着名舞蹈家张丹丹女士。在艺术生产上,建团以来,剧团排演了数部古典芭蕾经典作品:《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吉赛尔《胡桃夹子》、《舞姬》、《堂·吉诃德》、《灰姑娘》等。
Ⅵ 北京舞蹈学院的历史沿革
1954年2月,在新中国舞蹈教育的第一批教员在东城区香饵胡同一个四合院里接受了苏联专家的系统训练,拉开了中国舞蹈教育的序幕。
1954年的9月6日,北京舞蹈学校在白家庄举行了“建校典礼”,时任文化部部长的茅盾为学校剪彩。
1955年,学校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了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的比赛,由贾作光编导的《鄂尔多斯》获得了第一枚国际金质奖章。
1956年,学校上演了第一部完整的芭蕾舞剧《无益的谨慎》。
1958年7月,学校第一次成功公演了世界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诞生了由该校培养的第一位白天鹅:白淑湘。
1959年,学校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实验芭蕾舞团——北京舞蹈学校附属实验芭蕾舞团,它也是中央芭蕾舞团的前身;同年,学校推出了第一部自编自演的民族舞剧《鱼美人》,标志着中国民族舞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1960年,学校推出了第一批教材:《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古典芭蕾基本训练》、《古典芭蕾双人舞教学法》。这些教材在日后成为全国舞蹈院校的示范教材;同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东方音乐舞蹈班,该班也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歌舞团的前身;同年,学校的骨干教师和优秀毕业生第一次支援地方,成立了国家级重点中专——上海舞蹈学校。
1962年,在世界青年联欢节的舞蹈比赛中,学生陈爱莲第一次为中国在世界大赛中一人独得两枚金质奖章。
1978年,北京舞蹈学校改制成“北京舞蹈学院”。
2000年,北京舞蹈学院划转为北京市管理。
2001年,北京舞蹈学院新增了音乐剧、艺术传播和艺术设计等学科。
Ⅶ 中央芭蕾舞团这几个字是谁写的
中央芭蕾舞团是中国国家芭蕾舞团。1959年12月31日诞生于舞蹈家的摇篮——北京舞蹈学校,时称“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题字赵朴初。
Ⅷ 中央芭蕾舞团的团史概述
如果说1581年法国《皇后喜剧芭蕾》的上演,一直被视为芭蕾舞剧之初始——雏形的话,芭蕾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几乎晚了3个多世纪。不过,起步虽晚,却是飞跃前进。 曾有外国的芭蕾舞团来中国演出,但规模有限。此后,陆续有俄侨来中国开办业余私立芭蕾舞学校,以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较有影响——对中国的芭蕾启蒙教育有积极作用。
毋庸置疑,芭蕾舞剧在中国的真正兴起和发展,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与中国政府对一切具有世界意义的优秀文化艺术都采取积极吸纳、支持的基本方针具有密切的关系。 最初,对中国芭蕾具有影响力的是俄罗斯学派。从1954年2月第一位苏联专家奥-阿-伊莉娜(O-A-YEALINA)应邀来京开办第一期“教师训练班”起,到58年中国上演第一部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国芭蕾实现了初创期的神速“3级跳”。在此期间,谙熟芭蕾艺术的戴爱莲 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期“教师训练班”的学员(大都接受过一定的芭蕾训练),以半年的时间,奇迹般的完成了苏联舞蹈学校1——6年级的教学大纲,通过严格的考试全部合格。他(她)们成为同年创建的北京舞蹈学校,芭蕾专科的教学骨干。此后,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成长为真正的芭蕾教育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实现“3级跳”的重要举措是边训练,边实践演出。这一时期常有着名苏联芭蕾艺术家来华演出,精湛的表演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中国人逐渐熟悉、喜爱起这门艺术。
1957年在查普林的指导下中国首次完整的上演了一部芭蕾舞剧——《无益的谨慎》(LA FILLE MALGARDEE),它是18世纪末让-多贝瓦尔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适宜于当时中国芭蕾舞演员的实际水平,通过演出使队伍得到了提高。
1958年10月在古谢夫的指导下,北京舞蹈学校集中全力,成功的上演了世界着名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奥杰塔扮演者白淑湘)(SWANLAKE)全剧,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通过严格排练,高速度地造就了一支具有多方面人才的芭蕾舞剧队伍。如今,《天鹅湖》已在中国“落户”——成为对观众最有号召力的芭蕾剧目。
1959年底,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剧团成立,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专业芭蕾舞团。次年,上海成立了与北京建制相同的舞蹈学校,也承担起培养专业芭蕾人才的任务,从此北、南遥相呼应,努力开拓芭蕾事业的新局面。
继《天鹅湖》之后,1959、1960年,在古谢夫的指导下,又陆续成功地上演了《海侠》(LECORSAIRE)、《吉赛尔》(GISELLE)年轻的中国芭蕾队伍承担这两部风格不同的着名芭蕾舞剧已显得比较从容。
这一时期中国派出了蒋祖慧(1934——)、王锡贤(1933——)等先后到莫斯科国立戏剧学院舞剧编导系进修,成绩都很优异。回国后,蒋祖慧推出了她的毕业作——《西班牙女儿》(根据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着名作家洛贝-德维加的着名诗剧《羊泉村》改编,1961年天津歌舞剧院首演;王锡贤在北京指导上演了他的毕业作《泪泉》(THE FOUNTAIN OF BAKHCH I SARAY)(根据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着名长诗改编,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剧团首演。
1963年,中央歌剧舞剧院成立,学校附属的芭蕾舞剧团结束了其实验阶段,归属了国家级剧院。不久,蒋祖慧又执导了一部着名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根据法国着名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中央歌剧舞剧院首演。……短短10年间,中国的编导、演员基本上已可独立驾驭经典芭蕾舞剧的创作、排练、舞台演出了。
从1964年起,开始了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实践。事实上第一代芭蕾舞剧编导,大都是从学习民族舞蹈转向芭蕾专业的,他(她)们的民族文化背景,无疑有助于芭蕾舞剧民族化的探索。
大型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THEREDDEPACHMENTOFWOMEN)的上演,虽不是严格意义的“首开记录”,(在此之前,已有过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成效的芭蕾民族化探索)却可以说是第一部最成功的大型中国芭蕾舞剧——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红色娘子军》1964年首演,编导:李承祥、王锡贤、蒋祖慧;作曲:吴祖强、杜鸣心等;首演者:中央歌剧舞剧院,女主角:白淑湘饰琼花;吴静珠饰连长;男主角:刘庆棠饰洪常青;李承祥饰南霸天;主要女配角:赵汝蘅饰琼花战友;万琪武饰老四。
它是根据同名电影改编而成。讲述中国第二次革命时期的故事:受尽折磨的琼花,因不堪忍受地主南霸天的压迫,逃离虎口,巧遇红军党代表洪常青,经过他的引路,琼花参加了娘子军,历经磨练和考验,成长为卓越的革命战士。洪常青牺牲后,她接过红旗英勇向前。
这部舞剧以震撼人心的悲壮情节,恢宏绚丽的场面,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海南岛的地域风情,从它诞生起,就赢得多方好评。它在芭蕾舞台上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将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气派融为一体,为世界芭蕾舞坛增添了一朵奇葩。
《红色娘子军》在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它是“洋为中用”更深层次的实践,以其独有的中国特色自立于世界芭蕾艺术之林。集体智慧弥补了经验不足,使芭蕾中国化的探索,起点较高,起步很快。
与其它舞蹈、舞剧作品的命运不同,这部作品在“文革”中,被定为“样板戏”——是当时为数极少获准上演的舞剧。经受了时间与社会的检验,《红色娘子军》依然葆有其艺术生命力,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
文艺复苏期在芭蕾领域中的表现,首先是恢复西方芭蕾经典保留剧目的演出,使长期只见1“红”1“白”的广大观众,在久违多彩的芭蕾艺术之后,掀起了一阵《天鹅湖》的狂热。
新时期的中国芭蕾,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首先是以更开放的眼光,面向世界广泛吸收、借鉴,而不只局限于单一的俄罗斯学派的影响。从80年代初,陆续有来自英、法、德、瑞士、加拿大等国的着名芭蕾艺术家以友好交流的形式传授技艺。先后有芭蕾宿将安东-道林、着名芭蕾编导本-斯蒂文森(B-STEVENSON)等在中央芭蕾舞团指导排练了他们自己的作品:纯古典风格的男、女《四人舞》(TE-PASDEQUIXOTE)、《前奏曲》以及着名芭蕾艺术大师巴兰钦(BALANCHINE)的《小夜曲》(SERENDE)……等,其中大部分已成为该团经常上演的保留舞目。
此外,十多年间,中国陆续上演了多部不同风格的西方经典剧目,如:1980年,由巴黎歌剧院芭蕾大师莉塞特-桑瓦尔亲自指导,中央芭蕾舞团演出了法国浪漫主义的着名芭蕾舞剧《希尔维亚》(SYLVIA);1984年,由英国着名芭蕾艺术家贝琳达-赖特和尤里沙-捷尔考夫妇重新排练演出了安东-道林版的《吉塞尔》;1985年,在世界级芭蕾艺术家鲁道夫-纽利耶夫(R-NUREYEV)和芭蕾大师尤金-波里亚柯夫等亲自指导下演出了《唐-吉珂德》(DONQUIXOTE);还有《柔密欧与朱丽耶》(ROMEOANDJULIET)(1989,罗曼-沃克执导)及《睡美人》(SLEEPINGBEAUTY)(1994,麦克米伦MACMILLAN版,莫里可-帕克执导)……均很成功。特别是纽利耶夫以自己无以伦比的精湛技艺和对戏剧人物的深刻理解,结合中央芭蕾舞团的实际,进行了严格训练,大大促进了演员水平的提高——在中国芭蕾舞史上留下了珍贵的一页。在上述诸多国际交流活动中,戴爱莲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在新形势下,中国芭蕾舞剧的探索也迈出了新的步伐。以中国文学、戏剧名着改编的芭蕾舞剧,成果显着。在结构及表现方式上,作了一些突破性的探索,不啻是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此类作品中,根据鲁迅着名小说《祝福》改编的同名舞剧和根据曹雪芹的传世之作《红楼梦》改编的《林黛玉》,颇具影响。
《祝福》(The New Year’s Sacrifice)1980年首演,编导:蒋祖慧;作曲:刘廷禹;首演者:中央芭蕾舞团。女主角:郁蕾娣饰祥林嫂;武兆宁饰贺老六。
小说原着以深刻的笔触揭示了旧时代的劳动妇女在封建桎梏统治下的悲惨命运:纯朴、本分的年轻寡妇祥林嫂,在富家当女佣谋生,被卖到深山——给贺老六当妻子。她以死抗争,却被善良的贺老六所感动,与其成婚并得一子。但好景不长——夫亡子丧……由于封建意识,众人视改嫁过两次的祥林嫂为不祥的象征,茫茫天宇间竟无处可以容下这个不幸的女性,在一个风雪之夜,她怀着对生活的愤懑与控诉离开人世。
它的2幕——“抗婚”,编导悉心运用了“新娘子蒙盖头”的中国婚俗,精心地设计了“三揭盖头”的情节:当贺老六的亲朋——纯朴的山里人,跳着欢乐的民间舞,吹吹打打地为新娘一层一层地揭开盖头时,万万没有想到眼前的新娘被捆绑着手,口中塞着棉布团。她泪流满面地一头撞到桌案上——但求一死!贺老六怀着同情还她以自由,祥林嫂被他的善良所感动,决定留下……。《祝福》2幕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精彩的双人舞段和荡气回肠的情节处理,成为了独立上演的舞剧篇章。
《林黛玉》1982年首演,编导李承祥、王世琦;作曲:石夫;首演者:中央芭蕾舞剧团,女主角:王萍萍饰林黛玉;冯英饰薛宝钗;男主角:游国庆饰贾宝玉。
这部19世纪末清代文学家的宏篇巨着,以描写显赫封建望族的兴荣衰败,敲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丧钟。书中上百个人物,性格炯异——各具音容笑貌。
芭蕾舞剧《林黛玉》割舍了原着的精雕细作和复杂情节,撷取其中最动人的爱情故事——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之间的感情纠葛及最终的悲剧结局,其中4幕的“黛玉之死”颇具匠心。它描写生命垂危的黛玉依然刻骨铭心地爱着宝玉,手持定情的信物——丝帕,冥冥中产生幻觉……忽而感到宝玉近在咫尺,二人互诉衷肠;忽而感到四周漆黑可怕,宝玉无影无踪;忽而看到宝玉与宝钗成亲——她在其间飘忽不定……远处传来宝玉与宝钗婚礼的鼓乐声,黛玉回到了残酷的现实——愤然焚烧“丝帕”,在极度悲痛中离开人世。编导大胆的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以民族化的芭蕾语汇充分揭示黛玉的心路历程,很有感染力。《林黛玉》4幕——“黛玉之死”也成为了独立上演的舞剧篇章。
半个多世纪以来芭蕾艺术在中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如今,正雄心勃勃的步入“芭蕾大国”的行列。 进入21世纪,剧团加快民族芭蕾和现代芭蕾创作的步伐,创作了《胡桃夹子》(中国版)、《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等品牌剧目;排演了哈罗德·兰德尔的《练习曲》,乔治·巴兰钦的《谁在乎》、《四种气质》,约翰·克兰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奥涅金》,莫里斯·贝嘉的《火鸟》,乌维·舒尔茨的《第七交响曲》,威廉·福塞斯的《多少悬在半空中》,毛罗·比贡泽蒂的《卡茨米尔的色彩》等作品。世界着名芭蕾编导罗兰·佩蒂专程来团指导排演了他的《卡门》、《阿莱城姑娘》、《年轻人与死亡》等剧,并为团创编了芭蕾作品《最后的天堂》;瑞典芭蕾编导佩尔·伊斯博格为团排演了其编导的《葛蓓莉亚》芭蕾舞剧,也为团重新创编了民族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此外,丹麦皇家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弗兰克·安德森来团排演了《冈扎诺的花节双人舞》、《那波里》(第三幕)、英国着名编导本·史蒂文森为团排演了《五首诗》。其中,《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等力作曾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殊荣,
2010年后,剧团在冯英团长的倡导下,着力推动创新机制的建设,创办了“workshop芭蕾创意工作坊”,为年轻编导提供了创作实践的平台;同时,剧团更加积极地引入具有世界顶尖水平的现代芭蕾,特邀当代着名编导大师约翰·诺伊梅尔来团,亲自打造现代芭蕾经典作品《小美人鱼》(中芭版)。此外,华人编导王新鹏及本团编导费波分别编导的《春之祭》(中芭版)和《波莱罗》(又名《纪念碑》)等作品也深受观众喜爱和业界好评。
Ⅸ 中央芭蕾舞团败诉后发表“严正声明”,你怎么看
这份败诉后的“严正声明”,可谓让中央芭蕾舞团颜面扫地。
冯远征去年在微博中直接称呼中央芭蕾舞团为老赖:“又回(过)去两年多了。中央芭蕾舞团一直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我们多次申请强制执行,而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一直以排队为由拖延至今。这不符合中央依法治国的政策。这样的老赖早就应该上黑名单的,这样的老赖还逍遥法外。希望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让逝者早日安息!让梁老早日瞑目!”
中央芭蕾舞团今日发表声明表示:北京西城区法院错误地强制执行渎职法官的枉法判决,致使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被迫停演。还称“冯远征夫妻利用媒体颠倒黑白欺骗舆论大演悲情戏”
总结:我们作为旁观者,本来不好评断官司中的双方谁对谁错。但中央芭蕾舞团的一份声明,一下子让自己跌入了舆论的谷底。
Ⅹ 北京中央芭蕾舞团是央企吗
北京中央芭蕾舞团属于国家级芭蕾舞团,隶属国家管理,属于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