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旬阳民歌的介绍
旬阳民歌是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汉族民歌之一,历史悠久,曲调丰富,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它同其它民间艺术形式一样,是旬阳璀璨的民间艺术瑰宝中一枝绽放的奇葩,也是底蕴深厚的旬阳民间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11月11日,旬阳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㈡ 旬阳节日习俗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
过年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历史变迁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庆贺方式在旬阳相传至今。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高挂大红灯笼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高挂大红灯笼是旬阳人民世代传承的又一民间习俗。在除夕之夜,无论城市或是农村,家家户户都在正门两侧上方悬挂大红灯笼,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灯笼上都写上“吉祥如意”、“招财进宝”、“合家欢乐”等吉祥字样,以昭示“辟邪消灾、前途光明”之意。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旬阳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旬阳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爆竹
旬阳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㈢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有啥好玩的
旬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汉江横贯其中,县境地貌以中山为主,兼有低山、丘陵、河谷地形,海拔185-2358米,属北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年均降雨量851毫米,年平均气温15.4℃。县城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曲水环流,形似太极,被誉为“天然太极城”。全县总面积3554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319个村(社区),总人口45万人,是省政府批准的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国文明村镇建设示范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省级治安模范县。历史悠久,人文景观独特。
旬阳秦时设旬关,西汉置县,受秦、楚、蜀文化和明清移民的影响,形成南北兼容的地域特色文化和民风民俗。境内出土文物不乏稀世国宝,高山草甸、田园风光、溶洞瀑布、蜀河古镇、红军老祖等自然人文景观众多。近代史上,红25军、红3军在旬阳创建革命根据地,贺龙、徐海东、李先念、程子华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旬阳浴血战斗,播下革命的火种。承东启西,区位优势明显。
着名景区景点有:
一、旬阳文庙孔府家
旬阳文庙建于明成化8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建筑风格独特,古色古香,馆藏文物3000多件,其中以国宝级象牙算筹和北魏独骨信多面体煤精组印为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历史经济的繁荣—黄州会馆
黄州会馆位于蜀河古镇,为清代“黄帮”(即黄州籍客商)所建,其始建年代约为清代中期,现存整个建筑面对蜀河,南靠汉江,背依山坡,自前至后依据地形作台阶式上升,主体建筑皆以中轴线为基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基本保持我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布局,尤能鲜明体现出浓郁的南方建筑特色。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鬼斧神工太极城—天然城池
旬阳县城是目前国内唯一、世界罕见的天然太极城,汉江和旬河在旬阳县城交汇,由于亿万年来旬河河床不断下切浸蚀、沉淀堆积,使河床形成“S”型图案绕城而过,伊然组成一幅天然太极图案。阴鱼岛和阳鱼岛,首尾相逐,对称互抱,惟妙惟肖。最为奇特的是阴阳鱼眼位置分别生长着一棵千年古柏,历经千年依然枝繁叶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神秘、神奇的天然太极城。早在清干隆年间就有诗句描述:“满城灯火列星案,一曲旬水绕太极”,证明太极城的称谓由来已久。民国时期,旬阳太极城亦得到国民党最高阶层的赞叹。民国20年间,旬阳当地大财东张瑞亭之子张飞生,时任国民党陕西省第二司令、综合旅长,其父逝世后,国民党高层蒋介石、于佑任、杨虎城、何应钦、张学良、邹力子、章孝慈等同署名送墓联五幅,书:“灵山刻就天书字,旬水绘成太极图”、“万卷天书悬灵案,一轴太极挂夜台”、“怀抱一座金城,腰缠两条玉带”。其中的“旬水绘成太极图”和“一轴太极挂夜台”量块墓碑,2003年在小河北发现并收藏于县博物馆中。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客作诗来描写太极城之美:“仞望俯瞰江河流,太极突现山城秀”、“南望汉江,北镇旬河,江河锁钥旬阳城;东倚灵崖,西依林园,秀丽妖媚太极城”。天然太极城是旬阳旅游的最大“买点”,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旅游资源。
㈣ 旬阳民间孝歌薛刚反唐
旬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居东经103°58′至109°48′,北纬32°29′至33°13′之间。东邻白河县、湖北省郧西县,南接平利县和湖北省竹山县、竹溪县,西连汉滨区;北与镇安县、湖北省郧西县相壤。县境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约79公里,周长约390公里。县城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新城区沿旬河西岸向上扩展延绵几公里,北段为县城老城区,因旬河入汉江处呈“S”形,故今又称“太极城”。
襄渝铁路在县城西北刘湾社区设站,由此经襄樊、郑州、石家庄至北京西全程1518公里,西经安康、达州至成都全程799公里,至重庆562公里,至汉中284公里;西康(西安至安康)铁路贯旬阳北区,在城北白柳镇设旬阳北站,由北经镇安、柞水至省会西安213公里,向西至安康46公里;西康高速公路横穿旬北,在小河镇设出入口,由此至西安158.9公里;十天(十堰至天水)高速纵贯旬阳南部,在吕河镇设出入接口。
全县总面积3554平方公里,辖318个村(社区),是陕西省政府批准的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国文明村镇建设示范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省级治安模范县。[1]
㈤ 2015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最新一批为第四批(2014年7月16日)公布。共289项,其中新入选151项,扩展项147项。民间文学
(30项,涉及31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卢沟桥传说 北京市丰台区
2 鬼谷子传说 河北省临漳县
3 东海孝妇传说 江苏省连云港市
4 刘阮传说 浙江省天台县
5 孔雀东南飞传说 安徽省怀宁县
6 老子传说 安徽省涡阳县,河南省灵宝市
7 陈三五娘传说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
8 胡峄阳传说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
9 孟母教子传说 山东省邹城市
10 河图洛书传说 河南省洛阳市
11 杞人忧天传说 河南省杞县
12 三国传说 湖北省
13 尹吉甫传说 湖北省房县
14 伯牙子期传说 湖北省武汉市
15 苏仙传说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
16 壮族百鸟衣故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
17 毕阿史拉则传说 四川省金阳县
18 仓颉传说 陕西省白水县、洛南县
19 骆驼泉传说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20 回族民间故事 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
21 广禅侯故事 山西省阳城县
22 解缙故事 江西省吉水县
23 阿凡提故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
24 广阳镇民间故事 重庆市南岸区
25 西王母神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
26 盘王大歌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
27 玛牧特依 四川省喜德县
28 黑白战争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
29 祁家延西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30 常山喝彩歌谣 浙江省常山县
传统音乐
(15项,涉及17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土家族民歌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2 渔歌(洞庭渔歌、汕尾渔歌) 湖南省岳阳市,广东省汕尾市
3 川西西岭山歌 四川省大邑县
4 旬阳民歌 陕西省旬阳县
5 撒拉族民歌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6 锡伯族民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7 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 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
8 毕摩音乐 四川省美姑县
9 剑川白曲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10 阿斯尔 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
11 莆仙十音八乐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
12 蒙古族汗廷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
13 浏阳文庙祭孔音乐 湖南省浏阳市
14 潮尔(蒙古族弓弦乐)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15 蒙古族托布秀尔音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传统舞蹈
(20项,涉及20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太子务武吵子 北京市大兴区
2 左权小花戏 山西省左权县
3 博舞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4 洪泽湖渔鼓 江苏省泗洪县
5 龙岩采茶灯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
6 宜黄禾杠舞 江西省宜黄县
7 耍老虎 河南省焦作市
8 棕包脑 湖南省洞口县
9 瑶族金锣舞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
10 玩牛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11 古蔺花灯 四川省古蔺县
12 登甘嘎诌(熊猫舞) 四川省九寨沟县
13 布依族转场舞 贵州省册亨县
14 阿妹戚托 贵州省晴隆县
15 耳子歌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16 怒族达比亚舞 云南省福贡县
17 铓鼓舞 云南省建水县
18 水鼓舞 云南省瑞丽市
19 锅哇(玉树武士舞)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20 纳孜库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传统戏剧
(4项,涉及4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线腔 山西省芮城县
2 平讲戏 福建省福安市
3 东河戏 江西省赣县
4 永修丫丫戏 江西省永修县
曲艺
(13项,涉及13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五、曲艺(13项,涉及13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数来宝 北京市东城区
2 梅花大鼓 天津市
3 弹唱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
4 浦东宣卷 上海市浦东新区
5 丽水鼓词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
6 客家古文 江西省于都县
7 永新小鼓 江西省永新县
8 山东花鼓 山东省菏泽市
9 跳三鼓 湖北省石首市
10 湖南渔鼓 湖南省
11 桂林渔鼓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12 宁夏小曲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13 托勒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14项,涉及15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4项,涉及15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布鲁 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
2 蒙古族驼球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
3 意拳 北京市东城区
4 戳脚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
5 绵拳 上海市杨浦区
6 精武武术 上海市虹口区
7 咏春拳 福建省福州市
8 井冈山全堂狮灯 江西省井冈山市
9 梁山武术 山东省梁山县
10 徐家拳 山东省新泰市
11 两仪拳 河南省沈丘县
12 梅山武术 湖南省新化县
13 武汉杂技 湖北省武汉市
14 幻术(傅氏幻术、周化一魔术) 北京市朝阳区,陕西省
传统美术
(12项,涉及14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七、传统美术(12项,涉及14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京绣 北京市房山区,河北省定兴县
2 布糊画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
3 抽纱(汕头抽纱、潮州抽纱) 广东省汕头、潮州市
4 水陆画 河北省广平县
5 毕摩绘画 四川省美姑县
6 彩砂坛城绘制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
7 琥珀雕刻 辽宁省抚顺市
8 传统玩具(郯城木旋玩具) 山东省郯城县
9 蒙古文书法 内蒙古自治区
10 满文书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11 刻铜(杜氏刻铜) 安徽省阜阳市
12 赏石艺术 中国观赏石协会
传统技艺
(28项,涉及29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八、传统技艺(28项,涉及29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邢窑陶瓷烧制技艺 河北省邢台市
2 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
3 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 江西省吉安市
4 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 河南省登封市
5 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 河南省焦作市
6 潮州彩瓷烧制技艺 广东省潮州市
7 陶瓷微书 广东省汕头市
8 古陶瓷修复技艺 上海市长宁区
9 藏族鎏钴技艺 青海省
10 铜器制作技艺(大同铜器制作技艺)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
11 古代钟表修复技艺 故宫博物院
12 传统香制作技艺(药香制作技艺、莞香制作技艺) 北京市西城区,广东省东莞市
13 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 北京市西城区
14 奶制品制作技艺(察干伊德) 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
15 辽菜传统烹饪技艺 辽宁省沈阳市
16 泡菜制作技艺(朝鲜族泡菜制作技艺) 吉林省延吉市
17 老汤精配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
18 上海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 上海市黄浦区
19 传统制糖技艺(义乌红糖制作技艺) 浙江省义乌市
20 豆腐传统制作技艺 安徽省淮南市
21 德州扒鸡制作技艺 山东省德州市
22 龙口粉丝传统手工生产技艺 山东省招远市
23 云南蒙自过桥米线 云南省蒙自市
24 坎儿井开凿技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25 传统造园技艺(扬州园林营造技艺) 江苏省扬州市
26 古戏台营造技艺 江西省乐平市
27 庐陵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江西省泰和县
28 古建筑修复技艺 甘肃省永靖县
传统医药
(2项,涉及2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九、传统医药(2项,涉及2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哈萨克族医药(布拉吾药浴熏蒸疗法、卧塔什正骨术、冻伤疗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
2 布依族医药(益肝草制作技艺) 贵州省贵定县
民俗
(13项,涉及14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十、民俗(13项,涉及14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望果节 西藏自治区
2 察干苏力德祭 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
3 博格达乌拉祭 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
4 稻作习俗 江西省万年县
5 匾额习俗(赣南客家匾额习俗) 江西省会昌县
6 马仙信俗 福建省柘荣县
7 寮步香市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
8 达斡尔族服饰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9 鄂温克族服饰 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
10 彝族服饰 四川省昭觉县、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11 布依族服饰 贵州省
12 侗族服饰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3 柯尔克孜族服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㈥ 2020-03-06
我的家乡是陕西旬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东邻白河县、湖北省郧西县,南接平利县和湖北省竹山县、竹溪县,西连汉滨区;北与镇安县达仁镇、湖北省郧西县相壤。县境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约79公里,周长约390公里。县城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新城区沿旬河西岸向上扩展延绵几公里,北段为县城老城区,因旬河入汉江处呈“S”形,故今又称“太极城”
受巴蜀和秦楚影响的旬阳人,民俗内容十分宽泛,几乎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比方旬阳人喜欢吃酸,以面食为主,一般家家户户都泡酸菜。蒸面稠酒也是旬阳人的喜爱,杀猪不卖薰起来留着自己吃。以这些生活方式和习俗也充分表现出旬阳人的质朴、淳厚、粗犷和豪爽。旬阳的民俗风情,还体现在丰富多彩的节气、婚嫁等民间艺术等活动中。从书法绘画、剪纸、雕塑、戏剧和地方小戏到工艺品的编织和造;从龙狮共舞的社火到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既有秦巴文化的风采,又有江南水乡的神韵。下面筒单介绍旬阳人的节气、婚嫁风俗习惯。
一、旬阳人的节气风俗习惯:
1、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相传为“龙抬头”日。这天妇女不敢做针线活,怕扎了龙眼,不给地里下雨。
2、清明节 各家祭祖扫墓。城里人,给祖坟插香、烧纸、放炮、挂“清明吊”;农家不插清明吊,在坟台四周压白纸或黄纸。
3、端阳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旬阳人叫“过五月端午”。这天家家门上插菖蒲、艾蒿,有的还插石榴花,饮雄黄酒,酒中泡蒜和艾叶,用此酒给孩子涂抹耳鼻,以防毒虫钻入。给小孩做香包佩戴,以祛邪避秽。时值农家小麦登场,用新麦做醪糟。城里人主要吃粽子,还相互馈送。端阳午饭后,江边人都下河看龙舟赛。
4、 六月六 “六月天气热难当,六月六日晒衣裳。”城乡官民都在这天晾晒衣裳,以防虫蛀。
5、七月半 这天是“鬼节”。江南移民在河滩上划圈烧纸,祝告祖先。城隍庙这天请道士念皇经,晚上放灯,送死者去参加“盂兰会”。
6、中秋节,农村不重视赏月,吃新大米庆秋收,以新芝麻香油炸油糕办丰盛的酒菜,改善生活,欢庆团圆。本县人中秋节午宴之隆重,仅次于大年三十日吃团年饭。
二、婚嫁习俗:
1、男女双方商量确定结婚日子,到结婚前几天,男方上女方家报日子,也就是说把结婚的准确日子定下来,双方的做婚嫁的准备工作。比如:男方接亲到女方去多少人,人家女方要提前准备酒席,不是酒席准备多了浪费,准备少了去人多了,没地方坐,主人会感到面子。而男方要知道女方来多少人送亲,然后按女方送亲人数准备车辆(现在结婚农村都是车辆代步)。
2、旬阳人结婚习俗、婚礼酒席
男方的婚礼酒席一般为三天,婚前一天叫“支客”席上明确各类帮忙人的职责,一边吃席,一边由执客司用押韵的四言八句把每个帮忙人的工作 交代清楚,这天的酒席主要是招待众帮忙的人。
第二天是娶亲的正日子,主要是招待娘家的客人,每桌只安排两个上亲,为的是让娘家人都坐上席,同时还要根据上亲的身份地位安排相应的陪客。宾客入席后,新郎向客人敬酒,行鞠躬礼,执客司代表主家向来宾致礼。
三、丧葬习俗
丧葬是安康群众生活中的大事,古往今来,丧葬礼仪都十分受到人们的重视。安康由于地近楚蜀,居民“五方杂处”,其风土人情,礼仪习惯各异。但由于各种习俗的互相影响,互为补充和渗透,所以丧葬习俗的主要议程大体相同。一般说来,经济上有宽余者,其丧葬礼仪都是十分隆而庄严的,从在人咽气到出殡上山入土,乃至“七七”、百日、周年,它包括家祭,成服、守孝、唱孝歌、打丧鼓、荐亡灵、看风水以及土葬、崖葬、悬棺等一系列程序,祭祀程序繁琐而慎重,这里就倒头、设灵、入殓等做简要介绍。
1、人死洗澡穿衣
老人咽气后,首先要烧倒头纸,以备亡人升天或入阴曹地府沿途花销;与此同时,要在室外鸣炮,表示亡人升天,也用以通知左邻右舍前来帮忙。死者的近亲属此时要用温水为死者净身。死者如是男性,要请理发师为其理发修面;是女性,女儿要为其梳头。给死者穿好寿衣,显得整洁安祥,虽死如眠,然后才将尸体移向堂屋铺好的木板上,并用黄表纸或火纸遮面。并在死者脚下烧一菜油灯,名曰“路灯”,意为给亡灵在黑暗的阴间照亮道路,此灯一直燃至出殡为止。
2、设灵堂
死者停放在堂屋里,前摆一祭桌,放香炉、蜡台、祭品、供果等,并用黄红纸叠一纸牌,上写“新故显考(妣)×公(母)讳××老大人(孺人)之灵位”,置于祭桌正中。富有之家用白绸缎或白布扎一孝幛,把死者画像悬挂在灵牌后孝幛正中。孝幛两边悬挂挽联,灵堂祭桌两侧置放孝男孝女和亲友送的纸扎,如金童玉女,金山银山,宝盆钱树,车马坐骑以及挽联花圈等。在设灵堂的同时,要向亲友报丧事,一般人家由孝子或近亲登门向众亲友报丧,大户人家还印发讣告。此时,亡者之家大门上要张贴白纸对联,额书“当大事”。
3、入殓俗称“封棺”
死者倒头后,要将已备好的油漆棺材清扫干净,在堂屋里安放好,先在棺内垫一层用白皮纸包好的草木灰包,再铺上新做的专用大红被褥。有些地方习俗要在棺内的草木灰上铺一层纸,纸上摆药精、明香、木炭皮、柏树叶、丝麻、五色线、七枚清制铜钱,取意尸体不化、香火流长的祝愿。然后铺上殓单、被褥等,再放置尸体。富有之家,棺材内要用红绸缎满糊,内置金银珠宝等,还需要给死者口里噙上金也有噙铜钱的)。死者的亲属要目睹入棺的全过程,“亲视含殓”,表示子孙们对死者己做到“养老送终”。
4、上坡入土
农村人一般人死后第三天就要入土,这天帮忙人们把棺材抬到院场,在棺材板两边放上两根木头,用绳子把木头和棺材板固定好,前后放上小杠把抬棺材板的杠子加固好。这个期间,孝子都是跪在地上,面向棺材板。一切准备好后,由管事人叫一声“起”,八个人就抬起棺材板,主孝把孝子盆摔在地上,就住早挖好的墓坑方向走去。
把棺材板抬到墓地后,孝子跪在墓前面。然后由挖墓坑的几个人,把棺材板放入墓坑,孝子开始还土。最后挖墓坑人把整个坑用土填平,整个过程就结束了。具体修墓立碑,农村一般都是在头七完成的。
㈦ 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产名录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250Ⅰ-19仓颉造字传说
长安仓颉造字传说西安市长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仓颉传说白水县史官镇史官村
251Ⅰ-20 寒窑传说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安市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曲江池遗址公园景区分公司
252Ⅰ-21古豳国传说彬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53Ⅰ-22炎帝传说宝鸡市渭滨区文化馆
254Ⅰ-23宝塔山的传说延安市宝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55Ⅰ-24张骞传说城固县文化馆
256Ⅰ-25沉香传说洛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257Ⅱ-20埙乐艺术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中国埙文化学会
258Ⅱ-21陕北混源道歌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
259Ⅱ-22户县北乡锣鼓户县文化馆
260Ⅱ-23周至镇殿八卦锣鼓周至县文化馆
261Ⅱ-24陇州小调陇县文化馆
262Ⅱ-25唢呐 合阳民间唢呐合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镇巴唢呐镇巴县文化馆
263Ⅱ-26韩城围鼓韩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64Ⅱ-27神木二人台神木县文化馆
265Ⅱ-28汉中孝歌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266Ⅲ-40唐代乐舞陕西演艺集团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267Ⅲ-41周至龙灯周至县文化馆
268Ⅲ-42田市八仙鼓渭南市临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69Ⅲ-43南留锣鼓大荔县文化馆
270Ⅲ-44霸王鞭 定边霸王鞭定边县文化馆 靖边霸王鞭靖边县文化馆
271Ⅲ-45保宁堡老秧歌榆林市榆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72Ⅲ-46鄜州飞锣富县文化馆
273Ⅲ-47黄陵抬鼓黄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
274Ⅲ-48略阳羌族羊皮鼓舞略阳县文化馆
275Ⅲ-49排灯舞铜川市印台区印台乡人民政府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276Ⅳ-26陕西杖头木偶戏陕西演艺集团民间艺术剧院有限公司
277Ⅳ-27眉户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278Ⅳ-28泾阳木偶泾阳县泾河艺术团
279Ⅳ-29朱王秧歌剧渭南市临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80Ⅳ-30旬阳八步景旬阳县文化馆
281Ⅳ-31宜川蒲剧宜川县文化馆
282Ⅳ-32商州皮影戏商洛市商州区文化馆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283Ⅴ-20陕西快板陕西省曲艺家协会
284Ⅴ-21旬邑咪子戏旬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85Ⅴ-22安康曲子安康市汉滨区文化馆
286Ⅴ-23眉县曲子眉县文化馆
287Ⅴ-24漫川大调山阳县剧团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288Ⅵ-4甘水坊高空耍狮子户县文化馆
289Ⅵ-5李式太极拳咸阳市渭城区文化馆
290Ⅵ-6秋千吴东无底鸳鸯秋千富平县文化馆
南社秋千合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91Ⅵ-7华县填字谜接龙游戏华县赤水镇郭村三组同洋州
292Ⅵ-8柳池芯子澄城县文化馆
293Ⅵ-9洛南担芯子洛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294Ⅶ-21汉中民间木版图画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南郑县文化馆
295Ⅶ-22剪纸
周至剪纸周至县文化馆
朝邑剪纸大荔县文化馆
佳县剪纸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靖边剪纸靖边县文化馆
绥德剪纸绥德县文化馆
延长剪纸延长县文化馆
296Ⅶ-23大荔刺绣大荔县文化馆
297Ⅶ-24面花
合阳面花合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洛川面花洛川县文化馆
298Ⅶ-25凤翔罩金漆器制作技艺凤翔县文化馆
299Ⅶ-26黄陵木雕黄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
300Ⅶ-27东龙山狗娃咪泥哨商洛市商州区文化馆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301VIII-62西安陈氏世家金银饰器制作技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
302VIII-63传统乐器手工制作技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
303VIII-64户县民间缯鼓制作技艺户县文化馆
304VIII-65秦镇杨氏木杆秤制作技艺户县文化馆
305VIII-66起良村造纸制作技艺周至县文化馆
306VIII-67周至三多堂纸扎制作技艺周至县文化馆
307VIII-68渭北地坑式窑洞建筑技艺泾阳县兴隆镇侯庄村川西组
308VIII-69上川口村锣鼓制作技艺杨陵区杨村乡杨凌新声乐器有限公司
309VIII-70岐山王氏皮影制作技艺岐山县蔡家坡文化馆
310VIII-71绥德寨山柳编技艺绥德县文化馆
311VIII-72铁水打花技艺米脂县文化馆
312VIII-73神木手工地毯制作技艺神木县文化馆
313VIII-74延安木器装饰雕刻技艺延安市宝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14VIII-75陕北编席技艺延安市宝塔区文化馆
315VIII-76洋县蓑衣编织技艺洋县文化馆
316VIII-77洋县龙亭蔡家灯影制作技艺洋县文化馆
317VIII-78汉中棕箱及棕制品制作技艺南郑县文化馆
318VIII-79商南草鞋制作技艺商南县文化馆
319VIII-80丹凤葡萄酒酿造技艺丹凤县文化馆
320VIII-81挂面制作技艺
洛南手工挂面制作技艺洛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佳县手工挂面制作技艺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张家山手工挂面制作技艺吴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21VIII-82神仙豆腐制作技艺岚皋县文化广播电视局
322VIII-83蜀河“八大件”饮食文化及制作技艺旬阳县文化馆
323VIII-84紫阳毛尖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紫阳县茶业协会
324VIII-85汉中面皮制作技艺城固县文化馆
325VIII-86佛坪神仙豆腐制作技艺佛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26VIII-87志丹糜子黄酒制作技艺志丹县文化馆
327VIII-88志丹羊肉剁荞面制作技艺志丹县文化馆
328VIII-89吴起米酒酿造技艺吴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29VIII-90陕北油馍馍手工制作技艺延安市宝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30VIII-91陕北羊杂碎制作技艺延安市宝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31VIII-92榆林拼三鲜制作技艺榆林市榆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32VIII-93岐山农家醋制作技艺岐山县蔡家坡文化馆
333VIII-94岐山擀面皮制作技艺岐山县文化馆
334VIII-95古太酒酿造技艺眉县文化馆
335VIII-96凤翔豆花泡馍制作技艺凤翔县文化馆
336VIII-97大荔带把肘子制作技艺大荔县文化馆
337VIII-98陕西潼关肉夹馍制作技艺潼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38VIII-99石灰窑水晶饼制作技艺渭南市临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39VIII-100渭南时辰包子制作技艺渭南市临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40VIII-101三原蓼花糖制作技艺三原县文化馆
341VIII-102砖茶制作技艺
泾阳砖茶制作技艺泾阳县陕西泾阳泾砖茶业有限公司
茯砖茶制作技艺咸阳市沣东镇陕西苍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342VIII-103咸阳河水biangbiang面制作技艺咸阳市秦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43VIII-104泾阳水盆羊肉制作技艺泾阳县陕西泾阳友军水盆羊肉餐饮有限公司
344VIII-105中华老字号西安贾三灌汤包子及
清真小吃制作技艺西安贾三清真灌汤包子馆
345VIII-106陕西官府菜制作技艺西安唐博相府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346Ⅸ-6杨氏一指诊脉技艺杨凌一宁中医药研究所
347Ⅸ-7针挑治疗扁桃体炎渭南市临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48Ⅸ-8史氏腰椎间盘整复手法汉中市穆长宁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349Ⅹ-41上巳节风俗
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大唐芙蓉园景区管理分公司
350Ⅹ-42终南山钟馗信仰民俗户县文化馆 【传承人:王宽喜 <钟馗王>】
351Ⅹ-43西王禹村纸台礼泉县文化馆
352Ⅹ-44庙会
渭城区二月二古庙会咸阳市渭城区文化馆
彬县灯山庙会彬县城关镇水帘村灯山会
姜嫄庙会杨陵区姜嫄庙管委会
灵山庙会凤翔县文化馆
龙门洞庙会陇县文化馆
二月二庙会大荔县文化馆
鱼河堡府城隍庙庙会榆林市榆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无量山莲云寺庙会黄龙县文化馆
延安太和山庙会延安市宝塔区文化馆
宁陕城隍庙会宁陕县城隍庙庙会管委会
彬县大佛寺三月八庙会彬县大佛寺石窟博物馆
353Ⅹ-45苏蕙织锦回文与武功民间送手绢风俗咸阳市苏绘民间手工工艺精品专业合作社
354Ⅹ-46重阳追节送花糕咸阳市秦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55Ⅹ-47大荔乞巧节大荔县文化馆
356Ⅹ-48血故事
大荔血故事大荔县文化馆
华山红社火华阴市玉泉办西王堡村委会
357Ⅹ-49定边赛驴会定边县文化馆
358Ⅹ-50绥德定仙墕娘娘庙花会绥德县文化馆
359Ⅹ-51志丹过大年志丹县文化馆
360Ⅹ-52沿门子安塞县文体广电局
361Ⅹ-53洛川婚俗洛川县文化馆
362Ⅹ-54陕北丧葬习俗志丹县文化馆
363Ⅹ-55洛川灯会洛川县文化馆
364Ⅹ-55扫五穷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365Ⅹ-57商南花灯商南县文化馆
㈧ 旬阳民歌的历史渊源
民族民间音乐史研究认为,现存的大量的传统民歌,多源自明代中叶以后。旬阳虽早在西汉建县,但山大人稀,地域偏僻,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并不发达,加之历代的战乱,直至明代中期,这里还“政治不纲、寇盗蔓延、出入充斥、邑井萧条”。如《汉志》所称“火耕水耨,饮食给而不忧冻饿者,盖难言之。”(清干隆《重修旬阳县志》序)。明清两代,南方和中原各省居民,纷纷向秦巴山区迁徙,是旬阳近代人口发展的基础。移民开发带来了生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能够收集到的流传在县境的传统民歌,应当是在明代以后产生和流传于旬阳境内的,更确切地判断,当是清代末期、民国时期流传在旬阳的民歌。新中国建立以后,广大的音乐工作者,重视民间艺术的发掘与保护、搜集与整理。从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省地各级音乐工作者曾多次、多人来旬阳采风,收集整理旬阳民歌,特别是20世纪七十年代末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中,全国范围内的民间音乐集成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显着的成绩。1981年8月结集成册的《旬阳民歌集成》共有七卷,收集各类民歌( 包括曲艺和小戏曲)868首,其中34首被《陕西民歌集成卷》收录。为旬阳民歌的传承和创新,保存了珍贵的资料,也为我们学习、了解传统民歌,创新和发展旬阳民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㈨ 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间文学(16项) 序号 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146 I-3 农业始祖后稷传说 武功县文化馆 147 I-4 柳毅传书 长武县文体旅游局 148 I-5 秦琼敬德门神传说 咸阳凯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149 I-6 吹箫引凤传说 宝鸡市陈仓区文化馆 150 I-7 韩城古门楣题字 罗建民(渭南市) 151 I-8 劈山救母传说 华阴市图书馆 152 I-9 烂柯山传说 洛川县文化馆 153 I-10 美水泉传说 甘泉县文化馆 154 I-11 龙亭蔡伦造纸传说 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155 I-12 龙安茶传说 岚皋县文化广播电视局 156 I-13 药王孙思邈传说 铜川市耀州区文化馆 157 I-14 孟姜女传说 铜川市王益区文化馆 158 I-15 仓颉造字传说 洛南县文化馆 159 I-16 花木兰传说 延安市宝塔区文化馆 160 I-17 陕南歌谣(包括红军歌谣) 汉阴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 161 I-18 汉中巴山乡村婚礼知客司礼仪词 汉中市群众艺术馆 二、民间音乐(7项) 序号 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162 II-13 民歌 凤县民歌 凤县文化馆 黄陵民歌 黄陵县文体事业局 靖边信天游 靖边县文体事业局 泾河号子 泾阳县文体广电局 汉江号子 安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安康花鼓子 安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神木酒曲 神木县文体事业局 163 II-14 民间鼓吹乐 澄城鼓吹乐艺术 澄城县文化馆 秦汉战鼓 黄建民(咸阳市) 监军战鼓 永寿县文体事业局 威风战鼓 眉县文化文物广播电视局 五圆鼓 合阳县文体事业局 韩城“谏公”鼓吹乐 韩城市西庄镇杨村村委会 164 II-15 唢呐艺术 子长唢呐 子长县文体事业局 旬邑唢呐 旬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165 II-16 高陵洞箫艺术 高陵县文化馆 166 II-17 吴起弹口弦 吴起县文化馆 167 II-18 延长曲颈琵琶 延长县文化馆 168 II-19 定边民间道教音乐 定边县文体事业局 三、民间舞蹈(14项) 序号 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169 III-26 鼓舞 西山刁鼓 宝鸡市陈仓区文化馆 韩城黄河阵鼓 韩城市文化馆 华阴素鼓 华阴市图书馆 志丹羊皮扇鼓 志丹县文体事业局 黄龙猎鼓 黄龙县文化馆 洛川对面锣鼓 洛川县文化馆 合阳撂锣 合阳县文体事业局 西乡打锣镲 西乡县文化馆 170 III-27 龙舞 勉县五节龙 勉县文化馆 三原老龙 三原县文化馆 171 III-28 潼关南街背芯子 潼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172 III-29 潼关踩高跷 潼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173 III-30 绥德踢场子 绥德县文化馆 174 III-31 潼关古战船 潼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175 III-32 吴堡水船 吴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176 III-33 贯溪地围子 西乡县文化馆 177 III-34 石泉火狮子 石泉县文化旅游局 178 III-35 安康彩莲船 安康市汉滨区文化文物广播电视局 179 III-36 蜀河双彩车 旬阳县文化馆 180 III-37 泾河竹马 泾阳县文体局 181 III-38 吴起铁鞭舞 吴起县文化馆 182 III-39 东寨十八罗汉 三原县文化馆 四、传统戏剧(3项) 序号 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183 IV-23 皮影戏 周至皮影戏 周至县文化馆 扶风碗碗腔皮影戏 扶风县文化馆 同朝皮影戏 大荔县文化馆 定边道情皮影戏 定边县文体事业局 洋县皮影戏 洋县文化馆 汉阴皮影戏演技 汉阴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 旬阳道情皮影戏 旬阳县文化馆 184 IV-24 傀儡戏 周至大玉木偶戏 周至县文化馆 洋县杖头木偶戏 洋县文化馆 185 IV-25 商洛道情戏 商洛市剧团 五、曲艺(4项) 序号 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186 V-16 长安道情 西安市长安区文体广电局 187 V-17 蒲城石羊道情 蒲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188 V-18 高陵曲子 高陵县文化馆 189 V-19 横山说书 横山县文体事业局 六、杂技与竞技(2项) 序号 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190 VI-2 澄城表演特技“上刀山” 澄城县文化馆 191 VI-3 华山拳 华阴市华山太极武术协会 七、民间美术(10项) 序号 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192 VII-11 剪纸 旬邑彩贴剪纸 旬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永寿民间剪纸 永寿县文体事业局 洛川剪纸 洛川县文化馆 黄陵剪纸 黄陵县文体事业局 延川剪纸 延川县文化文物馆 193 VII-12 面花 华州面花 华县民间艺术研究会 澄城面花 澄城县文化馆 神木面花 神木县文体事业局 194 VII-13 刺绣 洛川刺绣 洛川县文化馆 延川布堆花 延川县文化文物馆 城固架花 城固县文化馆 乾州布玩具 乾县文体事业局 195 VII-14 澄城手绘门帘 澄城县文化馆 196 VII-15 礼泉皮影 礼泉县文化馆 197 VII-16 富县熏花 富县文化馆 198 VII-17 吴起油漆画 吴起县文化馆 199 VII-18 绥德炕头石狮子 绥德县文化馆 200 VII-19 佳县庙宇木雕雕刻技艺 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1 VII-20 城固泥塑 城固县文化馆 八、传统手工技艺(30项) 序号 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202 VIII-32 蒸馏酒酿造技艺 户县龙窝酒手工酿造技艺及习俗 户县文化馆 太白酒酿造技艺 陕西太白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黄陵轩辕酒制作技艺 黄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 203 VIII-33 土织布技艺 武功土织布技艺 咸阳市武功县苏氏 才女若兰手织布有限公司 洋县黄家营土织布技艺 洋县文化馆 蒲城土织布技艺 蒲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4 VIII-34 中华老字号老孙家羊肉泡馍及清真菜品制作技艺 老孙家饭庄 205 VIII-35 中华老字号春发生葫芦头泡馍系列制作技艺 西安市春发生饭庄 206 VIII-36 普集烧鸡制作技艺 武功县普集烧鸡店 207 VIII-37 三原金线油塔制作技艺 三原县文化馆 208 VIII-38 咸阳琥珀糖制作技艺 咸阳市秦都区文体事业局 209 VIII-39 扶风鹿羔馍制作技艺 扶风县文化馆 210 VIII-40 蒲城椽头蒸馍制作技艺 蒲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11 VIII-41 富平太后饼制作技艺 富平县文化馆 212 VIII-42 潼关万盛园酱菜制作技艺 潼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13 VIII-43 子长煎饼制作技艺 子长县文体事业局 序号 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214 VIII-44 榆林豆腐传统制作技艺 榆林市榆阳区文体事业局 215 VIII-45 西乡牛肉干制作技艺 西乡县文化馆 216 VIII-46 上元观红豆腐制作技艺 城固县文化馆 217 VIII-47 紫阳蒸盆子制作技艺 紫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18 VIII-48 渭北花袱子印染技艺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 219 VIII-49 张氏风筝制作技艺 西安市碑林区文化馆 220 VIII-50 高陵民间花灯纸扎技艺 高陵县文化馆 221 VIII-51 传统杆秤制作技艺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 222 VIII-52 乾州四宝制作技艺 乾县文体事业局 223 VIII-53 陈仓银器传统制作技艺 宝鸡市陈仓区文化馆 224 VIII-54 澄城砂器烧制技艺 澄城县文化馆 225 VIII-55 吴起擀毡技艺 吴起县文化馆 226 VIII-56 陕北窑洞建造技艺 延安市宝塔区文化馆 227 VIII-57 汉中龙江龙舞道具制作技艺 汉中市汉台区龙江镇文化站 228 VIII-58 汉中张氏摩崖石刻拓印技艺 汉中市汉台区文化馆 229 VIII-59 富平宫里石刻技艺 富平县文化馆 230 VIII-60 长安沣峪口老油坊榨油技艺 西安市长安区文体广电局 231 VIII-61 长安寺坡村“添碟子”制作技艺 西安市长安区杜曲街道办事处 九、传统医药(1项) 序号 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232 IX-1 孙思邈养生文化 铜川市耀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十、民俗(13项) 序号 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233 X-28 庙会 横山牛王会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 横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西安都城隍庙民俗 西安市都城隍庙管委会 蕴空山庙会 华县民间艺术研究所 医陶始祖与雷公庙会 白水县文化馆 香山庙会 铜川市耀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34 X-29 民间社火 西安大白杨社火芯子 西安市未央区文化馆 南郑县协税社火高跷 南郑县文化馆 丹凤高台芯子 丹凤县文化馆 235 X-30 跑骡车 渭南市临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36 X-31 蒲城罕井秋千民俗 蒲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37 X-32 渭北细狗撵兔竞技 蒲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38 X-33 华阴司家秋千会 华阴县图书馆 239 X-34 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 周至县文化馆 240 X-35 华夏财神故里祭祀活动 周至县文化馆 241 X-36 长武庙宇泥塑礼仪 长武县文体旅游局 242 X-37 安塞转九曲 安塞县文体事业局 243 X-38 谷雨公祭仓颉仪式 洛南县人民政府 244 X-39 户县北乡迎祭城隍民俗活动 户县文化馆 245 X-40 渭河南忙罢古会 咸阳市秦都区文体事业局
㈩ 安康十大县是指那些县
安康十大县指的是安康市辖区内的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1区9县。
安康市地处祖国内陆腹地,陕西省东南部,居川、陕、鄂、渝交接部,位于东经108°00′58″~110°12′,北纬31°42′24″~33°50′34″之间。
安康南依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与湖北省的郧县、郧西县接壤,东南与湖北省的竹溪县、竹山县毗邻,南接重庆市的巫溪县,西南与重庆市的城口县、四川省的万源市相接,西与汉中市的镇巴县、西乡县、洋县相连,西北与汉中市的佛坪县、西安市的周至县为邻,北与西安市的户县、长安区接壤,东北与商洛市的柞水县、镇安县毗连。
(10)陕西旬阳的民间艺术有哪些扩展阅读:
安康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汉调二黄、紫阳民歌、平利弦子腔、小场子、八岔戏、汉阴皮影、汉阴短管、旬阳八步景、镇坪五句子歌以及龙舟风俗、春节社火等。
汉调二黄、紫阳民歌、平利弦子腔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旬阳八步景、旬阳民歌、安康曲子、安康小场子、汉阴短管、八岔戏、道情戏、安康龙舟风俗、紫阳毛尖传统手工制作工艺、蜀河八大件的饮食文化及制作技艺、神仙豆腐制作技艺、宁陕城隍庙庙会等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