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教育是留白的艺术
人人都知道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很多书中也列举了如何教育孩子的例子,有带孩子读书、有给孩子补习、有带孩子旅游,但是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学习安排自己的时间,这就是教育中的留白艺术。一幅画,只有适当的留白,才能有合理的构架;一张照片,只有适当的留白,才能突出主题,同样对于教育,只有适当地留白,才能够让孩子生长出自发的成长力量,从对自己的梳理中得到启迪。
在上学期间,孩子最多的时间是假期,两个月的暑假和一个月的寒假,如何利用这三个月的时间,是孩子和家长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很多家长倾向于给孩子报一些辅导班,更有甚者,为怕孩子浪费时间,会将整个假期都用辅导班排满。家长认为,孩子每天都在上辅导班,时刻都是在学习,这时间一定不会浪费了吧?这种观点其实非常错误。在学习理论上,孩子需要有时间去反刍上学期间所学的东西,若能透过课外相关知识的阅读,将它组织和整理,就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假期是用来休息的,这是也是身体和大脑要求的。从大脑的生理上来说,长期记忆需要大脑回路的固化,而固化需要时间。因此,学习要有成效,就要留一点时间给孩子去反思。如果我们一天给孩子报N个班,让孩子从早学到晚,只会让孩子宝贵的时间浪费掉,因为研究发现,如果长时间持续地刺激脑部的同一个区域,神经对一直进来的刺激有饱和现象,疲乏了就不再处理它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学习很用功,却学习不好的原因。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道”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物,我们对事物规律的学习和把握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它、掌握它,并且使它内化在我们心里。王阳明的心法也强调“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意思是,当我们的心灵达到纯天理、虚灵不昧的时候,也就是非常安宁、专一、虚静的时候,就能体察、发现到各种事物的道理及规律,而万物也由此而生。由此可以看出,我们需要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可以让我们完全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中,使心灵处于高度宁静的状态,从而发现事物的规律,整合所学的知识,把学习到的东西内化到自己的心灵中去。
教育学中有一句着名的话:我看到的东西我忘记了,我背过的东西也忘记了,只有我亲身经历的事情,我才能学到自己心里。因此,不要只盯着孩子背会了多少单词,记住了多少名言警句,让孩子在自由的状态中学会整合知识、创造思考,才是最重要的。从这个角度上说,教育的留白艺术,本质上也是给孩子自发成长的自由,让她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这个世界。
B. 3、如何运用留白,现在人对留白的理解是什么
留白
顾名思义,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
比如画画,画画需要留白.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
文学中的留白也是如此,给读者留下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间.
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在传统的中国画技法中,古人早就提出留白与用矾是中国画的特殊技法。即使现代讲授中国画技法也把这两种技法捧为上乘。尤其是留白,更属高难技法。由于这种技法的难度、广度和特殊性,所以在中国画的历史上还没有特别知名的画家或者作品出现。这显然是我们需要攻克的难点之一。
从中国画的用矾来看,传统方法制作熟宣纸,主要的手段也就是用矾水浸刷,使生纸变熟纸,也就是改变生宣纸的易渗化,使其变为熟宣纸的不易渗化。过去很多画家画工笔画,所用的熟宣纸便是这种矾宣。它的缺点是易脆裂、易变黄。完成后的工笔画,整幅变黄似乎并无碍大局。记得初学中国画时,买到新生宣纸,我们裱画的老师傅告诫我:如果渗化太快,控制不住笔墨时,可把宣纸单张悬挂一段时间,经过空气的氧化,慢慢的纸便不那么渗化过快,这叫风矾。可见空气对国画肯定有很大的影响。古人在传统技法中谈到用矾,主要是局部用矾水处理,使其不渗进墨色,但作品却不多见,傅抱石的风雨作品,多用矾画雨丝,然后用墨色渲染,因矾痕或多或少地被色墨覆盖,矾迹变不变黄也无大碍。看来,如果画中用矾不加其他颜色,为画白而大面积的用矾,肯定会有后患了。宣纸的主要原料是一种叫檀皮的木材,经过粉碎漂白后制成,这样宣纸的漂白剂与矾,再加之长时间的空气氧化,特别是季节变化的干湿运转,到最后的结果便可想而知了。画家要使自己的作品留存于世,为自己负责,为收藏家负责,为历史负责, 就应该想到这个问题。
我就是在画雪景中,多年用矾所得到的教训里爬出来的,为此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毁掉了上百幅的精心之作,很多画变黄了,而且有的黄的相当糟糕,越是需要白的地方,越是黄的难看。肯定地说并不存在矾与宣纸的质量好坏。我必须重新研究选择另一条路子。这就是后来我采用留白法表现冰雪世界的主要原因。
留白,我以上说过,这是古人早就提出的,也就是最高难度的中国画技法,但由于它的难度太大,古人并没有完善它,特别是在表现浩瀚的冰雪世界中,可以说他们几乎是束手无策,惟一的办法就是用线圈,稍加皴法,渲染周围,中间留白,比如画山即是如此。
然而,现在由于画家中大量人才的涌现,证明中国画确实是一个博大精深,潜力无限的优秀画种,同时它也代表了我们民族的大义与包容。也就是说中国画并不是表现力不足,而是缺乏开拓型的画家。比如说青年画家南海岩的国画人物已经回击了一些人怀疑国画色彩的表现力,表现冰雪世界亦是如此,我在几十年的探索中,开始局部用矾,然后当发现其后患之后,弃掉用矾,全部采用留白的方法。
我生在鲁北,长在辽南,地理条件给了我丰富的素材。我画的画从没有离开中国画的轨道。我把大自然的光、影真实的表现在画里。画山水画则多是面对自然。在描写中观察、思考,自然形成了我现在的画风。我研究中国画四十余年,笔墨是表现形体与真实的手段,为表现而形式,为表现而笔墨。关东大地最迷人的是浩瀚、博大的冰雪世界,它应该是关东的主要特点,是关东的灵魂。中国画是民族的绘画,表现本土冰雪世界应是一大主流。现在来看,要表现北国风光,大家仍然都承认是中国画的重要课题,特别是留白,这一中国画的高难技法。实践证明,这是最难亦是最好的方法。越是难度大的越是有其存在的价值,这需要画家的毕生经历,需要敢于突破难关的勇气,我已决心于这项工程的投入,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并得到了诸多专家的承认和鼓励,我坚信冰雪绘画将在中国画的史册上出现崭新的一页。
C. 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使用教学留白研究
、精心设计导入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引入故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教学开头也是如此。每节课能否有个好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导入的精彩,不仅能先声夺人,磁石般地吸引住学生,而且会创造出引人入胜的课堂气氛,出现最佳的教学效果。试想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甚至教师的讲课成为学生的催眠曲。因此,我们必须讲究开头的艺术。上课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备课时,必须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依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入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或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在教《七颗钻石》一文时,我首先用故事引入: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遭遇百年罕见的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过一滴雨。每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河流、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此时,人们最需要什么呢?水,是啊,有了水,地球上的人们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只有死亡。假如这时候你意外得到一罐水。你会怎么做呢?听到这里,学生兴趣倍增,问题也喷涌而出,是先满足自己和家人,还是先帮助别人呢?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其主动性也得到了发挥,激起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为课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2、 创设情景 创设情景也是导入环节的一种绝妙的方法,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如:教《桂林山水》一课时,我采用多媒体手段引入情景,主要通过课件,出示桂林山、漓江水等画面,将桂林山水美景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身临其境。再通过其配乐、配图反复朗读,将桂林山水的美景在读中体会得淋漓尽致。为了燃起学生兴趣的火焰,我让学生来当小导游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点,配上优美的音乐和画面,学生仿佛置身在这静、清、绿的漓江水以及奇、秀、险的桂林山之中,领略着那秀丽的风光,学生高涨的情绪使知识点得到很好的吸收,这样的教学真可谓教中有趣,学中有乐。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挖掘教材的内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任何教材都是根据一定年龄的学生心理特点编写的。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文本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引起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直接兴趣。教学《小猴子下山》一课时,我采用指导表情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小猴子看见玉米、桃子、西瓜、小兔子时的高兴心情,以及有了桃子扔了玉米,有了西瓜扔了桃子,有了小兔子扔了西瓜的可惜可气的语气来,并让学生通过配上动作,做出神态,再反复读,体会小猴子贪心、做事不专一的样子,从而激起学生的共鸣,个个都成了“小猴子”,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同时生动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师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个语言含蓄、幽默、富有启发性的教师常常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并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因为这样的老师,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那么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如何做到课堂语言富有启发性,体现含蓄、幽默有风趣?首先教师发音要准确,吐字要清楚,授课时注意语言的表达,遣词造句要恰到好处。其次,教师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精炼优美,富有文学性、感染力,授课时常常能引经据典,谈古论今;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氛围,用充满激情,具有强烈感染力的生动语言,激发学生情感与文本产生强烈的共鸣。第三,教师教学语言要有明显的节奏感。教学中,教师的语气轻重强弱、语速的快慢疾缓、语调的抑扬顿挫都要与文本的内在结构相一致,做到起伏有致,有机融合。这有利于激起学生倾听的兴趣。总之,优美生动、抑扬顿挫、节奏鲜明的教学语言一定能让学生觉得情趣盎然,自然会增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此外在讲授中适当运用生动形象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以少胜多的效果,比喻得当,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学方式的变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方式的预设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力求使课堂生动有趣,具有吸引力。小学生大多争强好胜,竞赛活动对他们很有吸引力,课堂教学中可以经常采用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积极进取,在竞赛中品尝成功的快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情绪高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如:在教学文言文《两小儿辩日》一文时,我就采用读书比赛活动。初学文言文,反复诵读是最主要的学习方法。在引导学生根据文中注释初步理解每句话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然后分角色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练习表演读,并告诉学生练读后要进行比赛,看看哪一组哪一个角色表演得最好,更能让人感受到两小儿辩斗的意味。一听说要比赛,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各自找到合作伙伴后,就开始入情入境地朗读,都力求把自己的角色表演得最出色,整个课堂不仅气氛很好,而且效率很高。又如,每次到了期末复习时,有的老师经常“炒冷饭”,学生不仅听得累,又觉得没意思,不妨改变一下教学方式,先让学生自己复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文重点要掌握的内容,老师用必答题或抢答题的方式来考查,看看哪组的红旗最多,或评出获胜组,并分发小小的礼物,学生一听说要抢答比赛积极性非常高,举手的人很多,而且答案准确性也高,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
D. “留白”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该如何把握余地
首先,给孩子讲解清楚,我们要实现的行为目标。比如爱清洁,讲卫生,热爱劳动,尊老爱幼,好好学习等。让孩子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其次,孩子做与目标背离的事要干预。比如不必清洁,不洗手不洗脸,好吃懒做,自私自利,对学习无所谓等。
要让孩子懂事,父母先要懂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好榜样,孩子就容易端正;父母言行举止不正确,很难教育孩子品行
E. 什么是教学设计的留白
在国画中有一种绘画的技法,叫“留白”,它不是刻意地用笔墨去画出来,而是在纸上留出空白,用纸的空白处表现。国画中的“留白”,是画者在用智慧,教学中的“留白”,是教师在用心灵,而不仅仅是用教育理论和技法在施教。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所以,这种空白的设计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达到对知识深层次的掌握。
在新课程理念下,要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在进行设计时,要适当“留白”,随时调整,随时补充。不要把学习限制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精神,呵护师生交往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智慧火花。这样,就能处理好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处理好学生不断增强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力,鉴于此,教师要深切地领会“留白”的真正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留白”给学生自我发展开辟道路
教学中的“留白”,表面上看是教师的“启而不发”,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实质上,是教师为学生的自我发展预留一条宽阔的道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促其主动学习,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 “留白”为学生自主探究留一片蓝天
探究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最高层次,在探究学习中,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已有经验的唤醒,学生搜集利用信息能力的应用等都有较高水平的发挥。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的根本策略是“引而不发,跃如也”,目标、情境、工具都为你准备妥当,只需要你自己去实践。这种策略如同教学中的“留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 “留白”为教师资源的生成留一个空间
课堂上的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它是宝贵的。教学中的“留白”正是“预约”这种“美丽”的捷径。教师依据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可能出现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资源,教师会有意识地在某些地方或某些环节形成“留白”的方案,并预设好当生长点出现时的应对措施,从而给学生留下自主体会和悟解的空间,为课堂动态生成创造了条件,为丰富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高手,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我认为,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最有启发的就是其中的“留白”,总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借鉴:
1.在时间上留白
(1)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后“留白”。科学家克莱因曾极力提倡: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它获得的就不仅仅是一个问题的解决,一种方法的掌握,而是一个人从整体意义上对科学活动的领悟。从本质上说,这种领悟离不开积极意义的探究空间和时间。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提问后就急着让学生举手发言,结果很少有学生能回答得上,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思考的时间。
(2)问题阐释后还要给学生“留白”。教师在课堂上张弛有度,让人感觉有节奏,在分析一道题或一个小结内容完成后,应留点时间让学生静静地想一想,整理一下思路,记录下重要的知识。这也是对学生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只有当学生真正有所领悟时,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3)如在课堂结尾处“留白”,弹好“终曲”,则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并获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教师要舍得花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自问:今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知道了多少(整理内化)?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确定补缺方向)?对教材中哪些地方还存在疑问(提高质疑能力)?这样以“不全”求“全”,在有限中求无限,以此就为一堂好课的结尾注入了浓郁的色彩和艺术的含蓄,给学生以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2.在内容上留白
(1)教师在课堂上处理重难点内容时,自己不用直接详细讲解,而是精心设计问题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合作学习,直到解决问题,这也可认为是“留白”。
(2)教师在设计问题,制造悬念后留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它具有含而不露、开而不达的特点,给学生们留下足够的空白去思考、探索,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到“欲擒故纵”的效果。
(3)当面对容量大、课时紧张的新课程时,教师要在把握主干知识的前提下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整合,以提高教学效益,这也是教学中的“留白”。
3.在评价上留白
实行延迟性、暂时性的不评价,即把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还给学生。教师在有思考价值、有争议的问题上,不要直截了当地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对”与“错”的评判,而是将评价的时间推迟,给其他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给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教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新颖但不成熟的认识立即给出评定,常常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发散思维能力产生抑制作用。所以,课堂中对学生的信息反馈,并非一律都要“及时”评价,有时“及时”评价反而会扼杀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把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权还给学生,时而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在评价同学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对自己的认识,甚至是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而且,学生在互相评价时往往是站在同一个高度来看问题,这样更直接、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使其树立了自信心,当然伙伴的肯定更是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点燃了他们智慧的火花。4.在情感上留白
教师应尽可能为自己的情感体验留白,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促使学生自己去体验情感,积极探究,并在学生研讨时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层层推进,直至达到研究目标。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作为非认知因素的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动力学力作用,承担着学习的定向、维持和调节等任务。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尤为重要,而课堂学习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以富有情感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才会以富有情感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的情感体验不能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就留出自己情感体验的空白,如在课堂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不必去指定合作小组的组长,发言人名单,而由学生自己去把握,去产生。
5.留白于质疑问难时,丰富想象
“首先是怀疑,其次是探索,最后是发现。”有了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一次次的探索发现,而质疑发现离不开学生的想象,想象在心理学上是指在直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同样,有了丰富的想象才能有敢于质疑的源泉,爱因斯坦曾说:“现代的教育方法竟然还没能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样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之外还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自由,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让学生积极质疑,大胆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淼满目前。”丹青大师巧妙聪慧的“留白”给我们以美的熏陶和艺术享受,而我们课堂上的刻意“留白”给学生留下的则是无穷的想象、宽泛的内容、深远的意义,这也是一个教学大师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F. 留白艺术在现代文教学中的运用浅析
留白艺术在现代文教学中的运用浅析
摘 要: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小说、散文等现代文也像绘画、诗歌一样,会大量运用留白艺术。如果注重较好地利用作品中的留白,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补白,不但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对现代小说、散文似乎“一看就懂”的误区,而且还能极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大有裨益。
关键词: 现代文;留白艺术;补白;想象;审美
Abstract : In th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xts, novels, essays and other modern culture, like painting, poetry, like, we will make extensive use of blank arts. If you focus on better use of works in the blank, to enable students to creatively padding, not only to solve the students to modern fiction, prose seems that "one can understand" the errors in part, but also greatly limits expand the imagination of students, enhance students 'aesthetic taste, to cultivat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nd creativity of great benefit.
Keywords : modern culture; blank arts; padding; imagination; aesthetic
留白是作者有意无意地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留下空白,就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种艺术手法在国画中常被运用。比如,用空白来表现天空、风云、水域等。有时,它比起直接用颜色更能表达自我的情怀;也能使画面结构协调匀称,避免构图太满给人的压抑感。于是,虚实相映,有无相生,方寸之间蕴含着广阔天地,黑白之处亦显现主题深意。人们常用“此处无物胜有物”来描绘它的妙处。因此,在摄影、书法、音乐和诗歌作品中,留白艺术也是人们广泛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
但是,当人们在评价留白艺术时,往往是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上述体裁,尤其是绘画和诗歌。殊不知,在小说和散文等现代文中,留白艺术也是常客。虽然小说和散文没有诗歌那样追求含蓄空灵和意象的叠加,没有诗歌那样大的跳跃性和象征性,但它们亦讲究审美的模糊性,而不会把语意说满、说死。如果说,科学类文章比较注重语言的限定性和明确性,注重尽量避免产生歧义;那么小说散文的语言则很讲究暗示性和意向性,注重使之产生更大的张力,包含更丰富的内涵,这就为留白艺术准备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如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中有这样一句话:“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无形的围墙”,这一巧妙的比喻形象生动地赋予天空一个新的名称,奇特的想象,丰富的联想,辅之以短促的排比句,让人感到意蕴丰富而生动,内心充满了广阔、快乐、自由的情愫,从而上升到了审美心理学的高度。
此外,因为客观生活中具体的人和事往往是个多面体,在不同的情景和心境之下,有着不同的联系和变化,故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解读。还有,作者对作品主题艺术认识的确定性和模糊性,也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如《祝福》中短工重复作者的话“什么时候死的”“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作者客观地表现短工的话,我问学生:“这里看出短工怎样的性格,他对祥林嫂的死是什么态度?”学生反映茫然,说这就是生活中的对话一样,漫不经心的。我继续引导,为什么要重复“什么时候”后面的破折号是表示什么?学生说是表是声音的延长,说明短工在思考这个问题,也说明短工从来都没关心过祥林嫂的死,一样的冷漠和麻木。再如《阿Q正传》中的阿Q,《宝玉挨打》中的宝玉,作者只是根据他们当时的认识,把作品人物的所作所为客观地描述出来,这就为读者留下了许多空白,我们可以模糊地感受到作者的意图,但还是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理解,这就是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
小说散文中的留白艺术,如果利用得好,在教学中可以帮助解决很多尴尬的问题。我这里所说的“尴尬”,是相对于理科课程来说的:一般说来,数理化等课程,老师所讲的,都是现成的、早就被证明了是正确的知识,学生如果只靠自己的感悟和钻研,是难以学透的。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从有疑到无疑,从未知到已知,是诱导学生科学、灵活地运用公式、定理解答题目。而现代文的小说和散文却不同,因为那些文字、意义,学生似乎一看就懂,并往往自认为“已知”,这就给语文老师出了一道难题:如果照本宣科讲,未给学生提供新的、有效的知识,而是将“已知”当“未知”来讲,那无异于炒冷饭,其效果肯定不好;如果照老师自己的理解或流行的观点讲,面对学生生活体验的局限性和感悟的滞后性,这又无异于把自己的感悟和观点强加于学生头上,也就抑制了学生审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语文教师如何将“无疑”变成“有疑”,又将 “有疑” 变成 “无疑”,如何敏锐地找出学生感悟和理解上的盲点乃至盲区,并引导学生去品味琢磨,作品中的留白处,便可帮上大忙。如《祝福》中杀死祥林嫂的兇手到底是谁?如果把鲁四老爷看成是兇手,这对小说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会有什么影响?“我”本来是个局外人,为什么有负疚之感?这样写是否是多此一举?可以说,每篇作品都会留下无数处空白,也就是留下了无数处“有疑”,留下了无数处悬念,这就给学生提供了求异思维的平台和多元解答的想象空间,也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水平。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总之,从“无疑”到“有疑”,又从“有疑”到“无疑”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过程。
我们说,每篇课文都会有无数处空白,那是不是就可以万炮齐发、狂轰滥炸呢?当然不是。教学中如何利用留白艺术,这也是一门艺术。我认为:
第一,运用留白要顾及到教学目标。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都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其总的教学目标是“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那么,教学每一篇课文都要大体围绕着这一目标来设计。如《荷塘月色》中,前后有这样的句子:“……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结合这几句,我便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要特别强调自己“是个自由人的.人”,难道当时他感到不自由吗?如果“不自由”,是政治的、思想的、心情的还是别的什么方面?作者既写静景,又写蝉、蛙“热闹”的动景,这对突出作者当时的情绪有什么帮助?学生通读上下文之后分析:他白天不自由,因为朱自清是一个有骨气的人,当时很多与他一样的大学教授都在蒋xx的合约上签了字,而朱自清对此是反感的,但还看不清共产党的先进性,所以迷茫苦恼,白天又不得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他的痛苦不自由是政治上的,学生能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的人品来思考,我觉得这样开阔地思维首先就要表扬。另外,写“闹”,是为了“以闹衬静”,既突出前面静景反映出作者的和谐、超脱的心境,融入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又突出作者最终还是没能脱离现实,触景生情,蝉声、蛙声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和哀愁。当然,学生们还有别的不同的理解。散文中类似这种语言最具有表现力,具有推敲和争论的价值,学生的回答虽然五花八门,但都是经过他们自己思索过的,这对学生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都会起到有益的作用,无形中对完成或达到教学目标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后学生们还有别的什么感悟,这都是很正常的。
第二,运用留白要顾及到学生的第二次创作。留白是为补白开辟一片天地,而补白则是鼓励学生进行第二次创作的有机尝试。一般说来,一篇作品问世后,作者没必要也不会强行要求读者应该怎样来解读,它完全由读者自行阅读,自由理解,也绝不会有谁能把一篇作品的意义一次性的读尽。读者的阅读期待随着其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会进行想象性的补充。补充后的作品就已非原作而是读者的第二次创作,而读者的不同解读也就会丰富着作品的内涵,延续着作品的生命。例如,我在教学《祝福》中,就鲁四老爷说的“可恶!然而……”要学生对当时鲁四老爷的心理展开描写,学生们的描写千差万别,但都是他们自己的理解,大大丰富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再如,教完《祝福》后,我布置了一项作业:祥林嫂来到了阴间,先前的两个丈夫便来争抢,结果闹到了地狱法庭,要学生续写在法庭上的审判过程并在课堂上交流。这样,学生们的兴趣大增。他们反复阅读原文,揣摩人物的心理,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可谓妙趣横生。有的写祥林嫂真心爱祥林,在法官审判下选择了祥林;有的说出于母爱她最终选择与阿毛和贺老六一起,有些干脆一反封建伦理,写祥林嫂与阴间的两个男人大团圆,和和美美地过日子。他们在续写中锻炼了想象力,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享受着成功的快感,课堂也变得生动活泼。当然,要学生补白,老师要先行作多种补白的思考。这样,既可回答学生的提问,也可自由灵活地调节课堂气氛和进度。
第三,提出补白要创设好氛围,做好铺垫。留白是作品的客观存在,但提出补白却是教师的有意为之。预设补白要做到水到渠成,才能使学生顺理成章地进入教学氛围中,以激发他们的求索欲望和乐学情绪。要注意将“暗藏” 的空白循序渐进地拉到“显要”的层面上来,否则,那就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学生对空白的关注也就会漫不经心。在营造方法上,手段可以多样化:或顺势设疑,或介绍学界不同的解读,或暗示性地让学生提问,以“引君入瓮”,等等。例如,我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准备提出这样的补白:王熙凤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但在提出之前我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为什么王熙凤这样说?嫡亲指什么?外孙女与孙女又有何区别?我让学生联系封建帝王要“嫡子”即正娶的妻子生的儿子,嫡亲即血脉最近的,这样就夸了黛玉漂亮,另外还有什么效果?学生说,也就是说贾母的血统好,又讨好了贾母,还有同在一旁的“三春”(贾母的孙女)听了也喜滋滋的。在这个基础上,学生也就能总结出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善于揣摩别人的心理,虚伪圆滑,阿谀奉承、能说会道,处处要讨好贾母,以巩固她在贾府的地位。这样,最终绕到了我要求的补白上来。学生通过想象,挖出了新意和深意;其好奇心与求知欲,也推动着审美活动向多向和深层发展。
总之,潜心经营好课文中的留白艺术,利用留白艺术的特点,选择好思维发散点进行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增强审美情趣,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党雷.留点空白,启迪思维[J].成都大学学报,2008年第7期
[2]杨天娥.简论语文教学中的空白艺术[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1年第3期
[3]崔国明.语文教学之“相机而动”论―有感于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现象[J].教学月刊,2011年第7期
;G. 想让孩子思维发展更快,父母就要在交流时怎么用留白策略
"留白"这个词,我们经常会在一些艺术作品中看到,它是中国山水画的一种绘画技巧。
画家不会让景物占据整个画面,而是会在作品中留有一定的空白。这能够给参观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在空白处体验创作者的精髓和思想。
5、暗示-无压力的思考
父母在和孩子的交流中,要学会适当的暗示,这其实也是正确引导的一种方式。
这并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而是通过暗示让孩子自己去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6、隐蔽-留有悬念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隐蔽应该是最具难度的艺术手法,它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好奇心,去寻找表面背后的真相。
在有着足够铺垫的前提下,一层层揭开事物原有的面纱,孩子的思维会更大胆,更创新。
H. 家长在教育上懂得留白,会让孩子更容易成才吗
周末,带孩子出去玩,搭电梯的一个中年大叔带着他儿子,满脸困意的在电梯里打哈欠,我问他要去哪里,他说:我要带孩子去学小钟琴和补习班啊,不然孩子的学习就跟不上其他人了,说完,就急匆匆的带着孩子去上学了。我知道这孩子,平时和别的孩子都玩的挺嗨的,没想到跟着爸爸却满脸不开心,我在想,孩子的生活被家长安排的明明白白,很多家长把孩子的生活都填的满满当当的,孩子连自己的空间都没有,怪不得不开心!
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适当留白,让孩子有一个小小的空间,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像那位中年大叔,只想着儿子不输给其他人,但是孩子最终是不开心的,
有些家长可能对于"留白"这个词语还是比较陌生,那什么是"留白"?
尝了之后并没有味道,又尝试着把2杯都放在了一起,并且不停搅拌,味道自然是一般,但霍思燕极力配合儿子"挺好喝的啊"。
就算儿子在整个过程中都是错误的,她也是静静看着儿子,并没有对孩子指指点点,而是引导孩子可以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
而霍思燕这种留白教育,正是给孩子留出了想象的空间,让嗯哼在安全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成长。
一段好的亲子关系是如同朋友一样的,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孩子也会给家长足够的空间。
家长对孩子过度的保护,过度的干涉,太重视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孩子的想法,会使得孩子在还未成熟的心智中,变得身心发展不平衡,甚至会因此成为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I.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留白”
小学数学教学的“留白”乃是以此引起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展开大胆的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行积极地“再创造”,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的“留白”,不但能使学生拥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而且能留给学生知识上、心理上的暂时性“空白”,留给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余地,并以此突出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J.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留白”艺术
如今的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往往追求大容量、快节奏、高密度。有的教师、甚至一些地区还以此作为评价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笔者对此所持的观点是:未必见佳。课堂的教学内容是否大、教学节奏是否快、训练密度是否强,关键应当看学习主体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视其达成效果,而不应当追求表面的形式。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笔者认为:一味地追求大容量、快节奏与密度高的特点,反而与语文教育追求熏陶感染的特点相悖,不利于学生在反复涵咏之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针对目前这样浮躁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呼唤艺术留白。
一、留白的艺术体现及其依据
“留白”原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创作(构图)方法和理念,它的意思是计白当黑,可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能够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留白,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创造性表达形式。它讲究虚实相生,无中生有,讲究空白与实体,空白与空白之间的变化、呼应。这种呼应通过趋势、动作、神态等来表现,从而形成整体的映衬和谐关系,并突破了纸张的二维空间,而获得极富层次感的立体效果。人们甚至以空白来替代流水、天地等实体,比如创造出独特的“空水法”这一表现方式,流水的韵味趣旨,不着点墨而尽得风流,其对留白的运用堪称登峰造极。如南宋着名山水画家马远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一渔翁坐在船上垂钓,四周除寥寥几笔微波外,几乎全是空白,虽如此,却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远的意境。齐白石画虾,往往是几只活泼灵动、玲珑剔透的小虾跃然纸上。齐先生的画处处留白处处有意,空灵虚幽,虚实相映,方寸之间彰显天地之宽,“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画面中有了空白,如同照片中那些高远的天空或者空旷的背景,留得好比堆积在眼前要舒服的多。
非独中国画如此,其他的一些艺术中也讲究留白技术的运用。书法艺术以线条表意,然而书法作品讲究章法布局的疏密相间,此外作品中枯笔,这实际上就是留白。中国的印章艺术,讲究“疏处可行马,密处不透风”,其“疏处”也就是留白艺术的体现。着名的书法家欧阳中石,在治其印时,觉得自己的姓名中四个字排列,怎么也不达到美的效果,便请教其师齐白石先生,齐老建议他将“中石”二字压缩一个字的大小,置于印的左上角,将左下角空出。欧阳中石先生日后的书法作品,均用此印,表明他对此印的欣赏。这是印章艺术中留白的成功范例。音乐以节奏、旋律作为表现语言,可也讲究留白的艺术性。“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就是音乐的留白,琵琶女的这一留白,给江州司马以无穷的想象;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列子·汤问》),这也是音乐留白的艺术效果。
谈留白,不得不追溯到老子。《道德经》有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四十一章),这“希声”“无形”不能不说是“留白”的一种哲学基础,对后世影响极大,并逐步形成中国艺术强调空白和未定性的艺术精神。另外一端,佛教传入后,正是与中国本土的道教之间产生了密切联系而演化得中国式佛教——禅宗。虚空也是其基本要旨之一。禅宗中参悟佛法讲究慧根,这是参考的物质基础,但更讲究“悟”,这是参佛过程的精神保障。佛教的“悟”有“渐悟”与“顿悟”之分。五祖弘忍的弟子“上座神秀主张渐悟”,而“慧能主张顿悟”(《六祖坛经》)。禅宗六祖慧能禅师以一偈得佛,得到弘忍禅师的赞赏。少年慧能,在寺中司舂米之业,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偈胜出上座神秀,得到弘忍衣钵,不能不说是“顿悟”的典范。这里的“渐悟”与“顿悟”,实际上都是思维的留白。
历代的文人墨客从“虚”与“实”的辩证关系中获取艺术的方法,于是发现留白的妙处。诸如“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等,都是对留白这一艺术法则的明确注解。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转引自《于漪与语文教学》,第84页),在这两者之中,艺术化可谓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于漪老师自己也曾言“语文教学应当追求大象无形的艺术境界”,洪宗礼先生也说“教师应当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里,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去发展学生无限的思考力,把学生引进积极的思考王国”(同上)。再者,语文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主体——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无论是从教学的艺术追求而言,还是从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言,语文教学都应当注重“留白”设计。
二、语文课堂,呼唤艺术留白
(一)“艺术留白”是作品本身的特征
大文豪海明威说过,文学创作讲究冰山原则,作家在文本中只露冰山一角,读者需通过水面之上的八分之一,去想见水下的八分之七。这话就形象地揭示了文学作品的留白规律。许多文学作品本身,作者对作品中的人、事、景,不加一字评价,而是留有大片空白,让读者见仁见智。如《项链》,作者并未对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行为作一语评价,收录于教材后有人不断探讨其主旨内涵。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的主题,至今仍众说纷纭。这这固然是一些较极端的例子,一些作品的内涵、主旨较为明确的作品,留有空白,在中学课本中也可谓俯拾皆是。孔乙己活在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个社会,肯定必死无疑,但鲁迅先生偏偏不直接点破,而是以一句“大约的确死了”让人猜测;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中的“地下森林”,有过那个时代生活经历的人或者说对“文革”那个时代较熟悉的读者(如今的中学生恐怕不在其列),可以一目了然,但文章始终未点明“地下森林”的象征之义。诗歌留白就不胜枚举:“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灵澈上人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背影;“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画面上似乎什么都淡出了我们(包括诗人)的视野,但我们又分明感受到那份情感溢满画面。
一句话,留白是文学作品与身俱来的特质,阅读教学就必须如庖丁解牛一般顺其自然,依据文本内在的规律办事,就需要呼唤课堂教学的“艺术留白”。
(二)艺术留白,是语文教学追求艺术化境界的需要
教学如作画,在学生的心灵与思维空间作画,那教师就是画师。高明的语文教师,应当追求大家的境界,而不应当成为一个匠,不应当只是在课堂这块画布上画上词语、句子、语段等景物就以为万事大吉,而应当考虑每一种“景物”呈现的位置与时机,要做到有所教,有所不教,体现“景物”空间搭配上的留白,有所说有所不说,体现思维过程中的时间留白,以留给学生“悟”的内容与“悟”的时间。
1.读的留白
《语文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要求读准、读畅、读情、读境。要想如此步步深入地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重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就必须留给学生一片朗读的空间,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实现学生自我与作者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只有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才能或如小溪流水,丁丁冬冬;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源,鸟语花香……
教学中无论是示范朗读,个别朗读,抑或集体诵读,教师都要对朗读中处理声调的抑扬、语速的徐疾、停顿的连贯与顿挫,追问一个为什么。这样就将声音符号形式与文本内容、学生理解思维联系成一个整体。对追问的思考、作答的过程,就是读的留白。
2.问的留白
问的留白,可以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来谈。
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之一,也是课堂上最常见的教学形式之一。尽管如此,从课堂留白艺术的角度来说,充斥在我们语文课堂中的“问”,仍然由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这表现在:一所问问题没有思维价值,如在课堂中经常听到问“本文的作者是谁”等等,或者在文言文中像“孀妻”是什么含义(从注释中可以找到);二是问题本身极价值,但问题提得过到直白,虽然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但缺少艺术性,如“某某语句(段落)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等等。着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针对“孀妻”一词的提问是这样设计的:“请问同学们,邻人之子只有七八岁(当时学生已经理解了‘始龀’一词的含义)就‘跳往助之’,自己愿意,难道他爸爸不担心吗?”这样的问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看上去很突然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此问题一出,所有听课老师相视一笑,为钱老的提问艺术所折服。问的留白艺术,一言以蔽之,就是钱梦龙先生所提出的“问宜曲”(钱梦龙《导读的艺术》第87页)。多一点“曲问”,让思考者的思路转一转弯,不仅提高的思维的质量,也增加了思维的空间,就体现了问的留白艺术。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问的留白艺术,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鼓励学生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认为,当学生把学习上遇到的矛盾由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时,原来并不十分清楚的问题便明朗化了,思维过程也随着清楚起来,这一“悟 ”过程,就是思维留白的过程。处理好感悟和质疑的关系,首先就是在教学中,腾出一块比较大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质疑问难。质疑问难不仅安排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更应该鼓励学生在深入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疑问,随时质疑。第二层面是对学生所提出的疑问,教师应当作出判断与筛选,视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宜直接作答,否则就可能迁就了学生,使其形成思维上的惰性。正确的做法让提问者再作深入的思考,有质量与有难度的疑问,可以组织学生作一些讨论,甚至有些问题可留给学生课后去思考,以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与能力。笔者在教《咏雪》时,学生在感知文章内容后,就有学生提出:“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句更好。这虽然是文后的一道思考题,但很有思考价值。当时笔者就决定不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谈,而是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文章内容来找出优劣的理由。学生经过一番研读后找到了“纷纷”一词阐释当时的雪之大,应当是状若柳絮而不似盐粒,又找出对“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补充性语言暗示“未若柳絮因风起”妙于前一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的过程,就是读的留白过程,也是启发思维的过程。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不等于直接给出答案,而激其趣而启其思。
3.品的留白
品读就是从不同角度,或抓住一词一句进行揣摩,或就文章选材立意谋篇布进行宏观欣赏。品读过程,就是一个咀嚼过程,一如牛之反刍。品读时,教师宜指出方法,明示目标,但不能句包办过程,而宜引导学生反复咀嚼。着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在处理引导学生品读《卖油翁》一文的写作手法时,用“课文中有两个……”句式让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品读出十几种相比较的信息,可谓品读留白的典范。
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哪一种教形式的留白,其实质就是要留给学生一个“悟”的过程,无论是“顿悟”还是“渐悟”,都需要留时空之白,显然,大密度快节奏的训练是有悖于此道的。许多教师看重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顿悟”,这自然不错,但更多时候,还需要等待学生(绝大多数学生)的“渐悟”,徐志伟先生曾说过“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花几天、数月甚至一生去思考,而不应当要求学及时作答,更不能限时作答”。前人所说的“参禅悟道”,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实质就是思维留白的过程,许多禅机,不是每个人都能迅速参透。
(三)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留白艺术的原则与措施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因此追求有效的课堂留白,关键在于教师。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根除教师的言语霸权,铲除教师的包办意识,还阅读于学生,让学生拥有“悟”的权利,是实现有效的课堂留白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追求艺术留白,就必段因教学文本而异,留给学生感悟文本内容、情感的空间;因学生不同的思维状态不同,留给学生完善思考严密思维的过程;因教学环节与形式不同,采取激疑、垫疑、释疑的方法,采取联系、补充、拓展的手段,都是课堂教学中必要且行之有效的措施。
诚如是,行不言之教,让学生熏陶感染中顿悟与渐悟,则语文素养的形成亦非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