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国美术史的主要画派分别是什么
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五大流派。
(1)线条艺术是什么画派扩展阅读:
意大利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是文艺复兴美术的三位代表。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其杰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皆被誉为世界名画之首。米开朗基罗则在雕刻、绘画和建筑各方面都留下了最能代表鼎盛期文艺复兴艺术水平的典范之作。
他塑造的人物形象,雄伟健壮,气魄浑宏。拉斐尔则以其塑造的秀美典雅的圣母形象最为成功。他的圣母像寓崇高于平凡,被誉为美和善的化身,最充分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
2. 15种绘画流派是什么
现实主义、印象派、野兽派、新艺术、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抽象派、达达主义、至上主义、形而上主义、超现实主义、行动画派、极简艺术、波普艺术。
1、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画派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一开始有“巴比松七星”,即米勒、柯洛、卢梭、查克、迪亚兹、特罗雍、杜普雷与多比尼。
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再现生活,从而推动历史前进,现实主义画派代表人物有库尔贝等。
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词。后德国画家也在章法、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创新”,逐渐形成了派别。后来发展到音乐、电影、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
3. 油画的派别很多,具体的都有哪些画派
油画派别主要分为古典派、新古典浪漫派、印象派等,后来出现解构主义后,有了抽象派,抽象派中有野兽派等。古典派和新古典浪漫派的主要特点是写实,前者对绘画对象更注重结构,后者注重色彩。印象派则开始脱离写实,主要以具象为主,其中色彩光影是最大的造型要素。抽象派则完全脱离写实,画面不重视形象,完全以作者个人的色彩、造型理念创作。
不过一般来说,古典派和新古典派是大众都能接受的,而且画面比较美观细致,其中有法国19世纪枫丹白露风景画系,也有俄罗斯巡回画派。这类作品通常画面非常气派,十分有可观性。
野兽派:野兽派以夸张的造型、强烈的色彩、粗犷的线条表达内在激情,马蒂斯是这一画派的创始人。
抽象主义:抽象主义是依靠线条、块、面、色彩,对无具象的抽象进行组合,其代表画家为荷兰画家蒙德里安。
立体主义:立体主义画派,画面的视点已不再是一个方位,而是对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表现,使物体还原成几何形体。其创始人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和法国画家布拉克。
未来主义:未来主义画家以抽象的形式,运用色彩、线条表现运动速度、力量及其组合与分隔。
4. 为什么说中国画主要靠线条造型
中国画主要靠线条造型,不仅用线条画出轮廓,还用线条表现质感、明暗,使形象活灵活现。中国传统绘画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历代画家的不同画派、风格、艺术声现形式、表现技法不断演变、发展,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风格和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特别是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绘画的抽象美学特征,使这种独特样式历久不衰。
5. 马蒂斯线条的定义是什么它与毕加索、高更、梵高等人绘画出的线条的区别有哪些{ PS:我是
马蒂斯线条的定义:野兽派的画法
区别:1906年在法国独立沙龙上,以安里·马蒂斯为首的一批敢于探索的画家,用夸张的变形,强烈的色彩,狂放的线条,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的画展被保守的评论家批评为“野兽的笼子”。从此,“野兽派”画派诞生了。
实际上马蒂斯的追求是在表现主观个性的同时,给人以纯粹愉悦的谐调感受。在《室内画——金鱼》里可以看到马蒂斯的这种风格。在大色块中绿色与红色的鲜明对比,形成装饰性的谐调,给人以美的享受。
作者简介: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善于运用色彩的画家,野兽派的代表人物。
青年时代曾在巴黎装饰美术学校学习,1895年进巴黎美术学院,跟随象征派画家莫罗学习,后受后期印象派的影响,并吸取东方艺术及非洲艺术的表现方法,形式“综合的单纯化”画风,提出“纯粹绘画”的主张,1906年后的作品,造型夸张,多用单纯的线描和色块的组合,形成装饰感的画风,追求装饰和形式感,是马蒂斯艺术的本质。他也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他是现代派雕塑的先驱者之一,其雕塑作品追求简洁、结实的风格。
蒂斯的艺术风格是单纯、简洁、清晰,以线和色块构成艺术形象。在这幅画中仅用三种色彩,即红色人体、绿色地面和蓝色天空。整个画面便是由这三种在量感和分布上平衡、和谐的色彩,与构成人物的富有节奏、韵律的线条浑成一体,从而生发出动人的艺术魅力。马蒂斯的色彩和线条既各自独立又彼此和谐、同时并进,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尽管马蒂斯声称他作画并不关心形象的含义,只关注色彩、线条和构图的美学意义,但在这幅舞蹈中通过对人体动势的描绘,仍然表达出对人生欢乐的赞颂。
马蒂斯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于1869年12月31日生于法国南部勒-卡多小镇。
马蒂斯先就学于学院派画家布格罗门(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 1869-1954)下,因个人兴趣与老师所循的传统规律相左1892年转入象征主义画第一次在“国家美术联盟沙龙”公开展出,获得成功。两年后、初露头角的马蒂斯成家立业,妻子是个温顺而贤慧的女性,画家夙愿得偿,且在绘画间隙尝试雕塑的创作。
1896至1904年间是艺术家寻找新方向时期。马蒂斯内心萌动了革新意念,开始注视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的作品,欲从各种风格汲取营养。一段时间,他跑到街头、咖啡馆等地画了无数的画;毕沙罗、高更、凡·高、西涅克等画家的表现手法,使他进一步熟悉了色彩的特性,塞尚的技巧又促进他研究新的技法。1899年,马蒂斯的风景画、人物画、静物画已与昔日大相径庭,形体之简洁。色彩之鲜亮,让老师莫罗甚感惊讶。20世纪初,他好像被强烈色彩的表现力所唤醒。开始用夸张的色彩和奔放的笔触塑造形体,至1903年,带有明显”野兽派”特征的作品,便提前出现在他的笔下。这类作品乍看似乎草率粗放,事实上,在 “乱涂”之中显示出画家的敏锐性和丰富的创造力:直接从颜料管挤出的色彩,本意已不是再现客观物象的视觉真实,它变成作画人追求内在情感及自我表现的手段,并在形式上探索一种新的受色彩运动制约的绘画空间。野兽派最终否定了西方各种传统形式和与之相关的审美习惯,实现了色彩的解放,能动地驱使造型艺术抽象化。马蒂斯也在对形式进行根本改革中,找到自己的路了。
遗憾的是野兽派仅盛行了3年。这期间反对者的咒骂声此起彼伏,马蒂斯也遭到强烈攻击,幸好有几个收藏家独具慧眼,大量购买他的作品,马蒂斯一时身价百倍。
1906年后,马蒂斯的艺术创作进入多产时期。他的个展在巴黎、纽约、莫斯科、伦敦、斯德哥尔摩、柏林等城市辗转展出。他也借机旅行欧洲、北非,巡礼各地艺术寻求新的灵感源泉。他成为当时国际画坛最活跃的画家之一。1914年起,马蒂斯年年到南方的尼斯港过冬,在一间用静的画室里完成了许多作品,室内的女人及静物是他最喜欢画的题材。画家乐此不疲、孜孜不倦研究着各种色调之间的关系,寻找造型上的新技巧,色彩艳丽却不浮华,笔触大胆但不狂野,野兽派时代的强烈原色画面,逐渐变成静谧和谐的画面,既蕴含睿智与诗意,又赏心悦目。马蒂斯由此获得“颜色与线条游戏家”的美誉。
6. 美术派别九大派是什么
美术派别九大派是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它的划分有多种,一般包括四大门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现代有些学者也把其它的归纳入这个门类,例如书法、摄影等。
油画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的。以油剂(亚麻仁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操作的的一个画种。
主流分类
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篆刻、设计、新媒体和摄影等类型。每个门类又可以根据表现的题材和使用的题材,再分成若干小类。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色彩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
7. 什么派注重素描和用线造型
无论德派还是苏派,都与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背景有关,都是当时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开展美术教育交流的结果,也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下的特有文化现象。其中,中国曾向前苏联派遣大量美术留学生和请前苏联专家来中国传授素描技艺,使苏派素描在中国从者甚重,繁衍不绝。因为当时向东德派遣美术留学生相对较少,德派素描在中国应者寥寥,孤立难支。因此,从推广规模、流行程度和客观影响力上看,中国的德派素描完全无法与苏派素描相比。尽管德派素描只在很小的范围内传播,但是仍有很强的试验性。我有幸在青年时期学过4年苏派素描又学过3年德派素描,下面仅据个人知见,对这两种不同的素描教学体系略作比较。
传统来源和文化背景
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作为强大的艺术准则,曾被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奉为艺术至上法则。而德国,虽然在二战后被分割为东西两部分,东德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也以前苏联为榜样,也拒绝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但由于德意志民族艺术传统比较强大,民族自信心也较强,所以东德艺术家在相当程度上没有搭理前苏联那一套,而是以传承西方古典艺术传统为艺术教育的基础,尤其推重以丢勒和荷尔拜因为代表的艺术表现方法。这样一来,虽然也是具象造型训练,也追求客观真实效果,但从审美格调和制作技术上来说,就与苏派素描有了很多不同。
一个最明显的不同,是德派素描教学里没有长期作业,绝对不会出现画个石膏像就要耗时数日的情况。此外还有不靠调子造型(调子另有他用),重视线的表现力,重视对形体结构的分析,在基础训练中强调激情表达,等等,都是苏式素描训练中少有的。而产生这些差别的根本原因,是苏德不同的艺术传统。若从艺术谱系上看,俄罗斯美术深受法国影响,法国美术又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尽管所有的西方近现代艺术均以文艺复兴为源头,但欧洲文艺复兴就有南北两派,南边的是意大利和法国,北边(The Northern Renaissance)的是荷兰与德国,这两派在形式风格、审美趣味和制作技巧等方面有各自渊源,这也就是德派与苏派素描有所不同的深层历史原因。根脉既有不同,枝蔓安能一致?因此,西方,欧洲,文艺复兴,这些中国美术界人士很愿意言说的宏大概念,落实在具体艺术作品和教学实践中,其实有着多种文脉与无数细小差别。这样,尽管社会主义国家体制下的艺术教育要求各家各派统一于苏俄素描教育体系,但东德或东欧其他国家的艺术是不可能被前苏联艺术所同化的,其在中国的流传和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影响也就分道扬镳,苏派素描走上阳关道,而德派素描则挣扎在孤军奋战的独木桥。
力的表达与形的模拟
德派素描非常强调对“力”的表达。所谓“力”,是指蕴含在自然物内部(如人体和山水中)的一种能显现生命活力的心理感知现象,也就是说这种“力”可以明显地从作品物理表面中呈现出来并能引起观者的心理悸动。我知道这样去定义“力”是很不准确的,但我也实在想不出更合适的表达词语。而在全显光用口语指导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他把这种“力”称为“劲儿”,常常要求我们不但要画得准,更要画出那个“劲儿”来,有了对那个“劲儿”的充分表达,形体也就自然准确了。此外,全显光老师也曾使用过“气韵生动”这个传统中国词语来说明什么是“力”。
对学习者来说,力不会显现在形体表面,它是潜藏于形体内部的模糊存在,想掌握它就必须经过长期刻苦训练。一般说,初学时是不可能知道什么是“力”的,画静止对象也很难对这种存在于心理上的“力”有所感知。就个人学习体会说,是经过大量运动人体素描训练后才真正感知到生物性的“力”的存在,因此科学的、系列化的训练程序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理性分析与情感表现的结合,从画静止人体、研究几何结构和解剖结构,到最后能凭默写熟练画出正在运动中的人体,是德派素描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高级阶段。在莱比锡画派诸多大师的作品中,每每可以看到对“力”的精彩表现(典型者如海森克的作品),但在中国流行的苏式素描训练中通常只重视对“形”的模拟而忽视对内在“力”的表达。有没有对“力”的捕捉和表现,也是德苏两派素描训练体系的重大区别之一。
坚持传统与随波逐流
与中国苏派素描代表人物大都毕业于苏联列宾美术学院或马克西莫夫学习班一样,中国德派素描代表人物全显光和舒传曦毕业于德国莱比锡版画和书籍艺术高等学院(Leipzig's Hochschule für Grafik und Buchkunst),即现在的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Academy of Visual Arts),并同时受业于莱比锡画派创始人之一的汉斯·迈耶-弗雷特教授(Hans Mayer-Foreyt),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中国出现的德派素描看成是对东德莱比锡画派基础训练体系的一种引进,而这个成功地培养出数代艺术家尤其以新莱比锡画派闻名于世的莱比锡画派的基础教学,与一般西方当代艺术训练体系的最大差别就是尊重传统,尊重技术,并不盲目求新求变。
研究者卡罗尔·斯特里特兰(Carol Strickland)在描述东德莱比锡艺术学院时说“莱比锡画家也不追随当代艺术潮流。莱比锡画家忽视西方艺术潮流如新媒体艺术、概念艺术和装置艺术。在艺术学院里,学生们要花七年时间在工作室里学习基础课程,而不是像许多西方艺术学院那样背离传统技艺的教学。”
另一位研究者说:“它继续聚焦艺术基础教学,因为这种教学已经持续几个世纪了。其最大特点是强调基本绘画技能的训练,包括具象素描,对空间网格(Grids,用来表现空间认知的纯量格点,莱比锡画派特有的一种绘画方法)的使用,色彩理论,结构和透视。”这说明,东德时期的莱比锡艺术学院依然在坚持古典艺术传统和独立的技术训练体系,不但能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拉开距离,也没有受到西方现代艺术影响的社会条件。很多研究者指出,这是莱比锡画派在历史夹缝中求生存的被动结果,但也意外地在20世纪后半叶使西方古典绘画技艺获得了延续与发展,莱比锡画派的艺术家们也因此得天独厚地掌握了此时代中难得一见的精准造型能力和娴熟制作技巧,而这正是进入21世纪之后新莱比锡画派(New Leipzig School)在西方当代艺术界尤其是艺术市场上突然崛起的现实原因。也是在这种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当年的中国留学生全显光和舒传曦才有机会获得相当正宗的西方传统绘画训练,并在回国后将这些宝贵的知识和技能用于各自的美术教育实践中。
在全显光工作室里,除了素描、色彩、线描等基础课程和版画(木板、丝网版、石板)制作训练,还包括了以伦勃朗绘制技法为基础的油画入门训练,其具体绘画步骤与国内苏派油画训练中的直接画法有很大差别——是多层次的罩染法。而在版画训练中则包括临摹和翻刻西欧经典美术作品,如我那时候临刻了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é)的《神曲》插图,翻刻了玛丽·卡萨特(Mary Cassatt)和表现主义的油画,王兰也翻刻过卡萨特的油画和其他能引起个人兴趣的作品,这些都体现出该训练体系对传统艺术的极度尊重。
艺术家们追随革命现实主义与苏俄画法。改革开放后又转而热衷于五花八门的西方现当代艺术,甚至自废此前数十年积累的技术能力,所以部分艺术家的艺术创造能力和技术能力大幅度下跌。由于长期推行过于局限性的单一美术教育体系,在外部环境松动时出现盲目求新求变逆反行为,这已被很多研究者说成是一种从压抑到释放的心理现象。
多元并举与整齐划一
造出一个举世闻名的画派,但是该画派并非像法国印象派那样有比较统一的面貌,而是包含多种艺术风格和制作手法的复杂艺术团体。在莱比锡艺术学院的老大师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伯恩哈德·海森克(Bernhard Heisig)的狂放,沃尔夫冈·马托埃(Wolfgang Mattheuer)的写实,维尔纳·图布克(Werner Tubke)的哥特风格,以及全显光和舒传曦的授业导师汉斯·迈耶-弗雷特的平面形式。像这种各庄有各庄的高招、并无统一面貌的艺术教育局面,与前苏联美术学院单一式教学方式是很不一样的。事实上,即便到了几乎完全自由的后现代艺术能在商业力量支持下大行其道的今天,绝大部分学院派美术基础教育至今仍是以创作服务于国家项目为目的。
由于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培养出的几代美术师资都是在苏派素描训练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的继承者——较为年轻一点的美术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继续依靠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这样的美术教育现状,显然与日益进步的中国社会对美术基础训练体系的多元要求不相符合,而德派素描则能为部分改变这种现实提供较为新鲜的历史经验。
其中,领军人物全显光多次要求学生不但要研究艺术大师,还要研究自己,在课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作品组织排列起来进行自我研究品评,并指出艺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而不是要将外物画得很像。全显光还鼓励学生以调动潜意识的绘画练习方式完成大量课外作业,其目的是希望能借助于无意识流露而发现每一个学习者的特有本性。若以毕业于全显光工作室和受过他较长时间课外指导的学生为例,可以发现很多受教育者都在毕业后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艺术面貌:王兰的构成主义和表现主义倾向,张宏峰的高纯度抽象色彩,何为民的线描技术和表现性木刻,唐书民的趣味变形和多种题材试验,孟曦的写生现场中的大色块并置,隋丞的城市符号制作,等等。这些体现于学习者身上的多元趣味与变化,都与德派素描在训练中注重开发学习者自身艺术潜力有关,从这些学习者的作品上也能明显感觉到德派素描基础教育所产生的持久性影响,也间接说明德派美术基础教育对美术学习者有强烈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然而借助现代传媒技术而自发形成的学习团体也会使德派美术基础教育在更为广阔开放的民间领域获得追捧。
8. 19-20世纪世界重要的绘画艺术流派及代表作品
19-20世纪世界重要的绘画艺术流派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等。
1、象征主义:
19世纪末在英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产生于英国的文学学艺术运动,在伦敦知识界影响很大,并对20世纪美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运动主要在法国,欧洲的其他文化中心也有一些追随者,如德国,比利时等。
代表作品:《俄狄甫斯和斯芬克斯》、《海边的年轻女孩》。
2、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也称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其锋芒是反对陈旧的古典画派和沉湎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代表作品:《印象·日出》、《红磨坊的舞会》。
3、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从印象主义的用光与用色中获得了诸多启示,但与之有本质区别,他是第一个西方现代艺术流派。在19世纪末,不少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不满足于刻板而片面的追求光和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情感,开始尝试色彩及形体的表现性。
代表作品:《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雅各与天使搏斗》。
4、野兽主义:
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绘画风格,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
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代表作品:《奢侈·静寂·逸乐》、《裸妇》。
5、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1907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形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维空间的绘画特色。
代表作品:《阿维尼翁少女》、《埃斯塔克的房子》。
9. 什么是线条艺术
人们常认为,一个艺术家的笔画是最纯粹的方式来感知他们的能力。当一条线缠绕在纸或帆布上时,这条连续的带子可以发出强烈的情感。因此,毫不奇怪线条艺术线描,是视觉艺术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事实上,作为七种视觉艺术元素-与形式、形状、颜色、价值、纹理和空间一起--线条是艺术的标志。但是什么是线艺术?首先,重要的是要注意的是,一条线并不是简单地从A点移动到B点。在艺术中,一条线可以是二维的,也可以是三维的,抽象的,描述的,或者暗示的。 线条艺术常常是黑白但并不总是如此。像阴影和颜色渐变这样的元素是不存在的,允许焦点牢固地停留在线条本身上。线条画可以是草图,但也可以是自己完成的艺术品。这条线对于艺术来说是如此的基本,所以对于艺术学生来说,一个常见的练习就是用一条线画一张表格,不要让绘图工具离开页面。 重要的是要记住,线条艺术不仅仅是绘画。线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视觉上形成。例如,雕塑家将材料弯曲成不同的形状或摄影师,通过相机的角度创造隐含的线条。 现在我们对这一理论有了一点了解,让我们从艺术史上着名的线描开始,深入探讨线条艺术。在整个艺术史上,艺术家们用线条作为视觉表现的主要手段,创造了有影响力的艺术。“Laoco n及其儿子”的复制品,公元前200年 古代雕塑群Laoco n和他的儿子它现在在罗马的梵蒂冈博物馆,自从它在15世纪被重新发现以来一直很有影响力。它成了一个参照点文艺复兴艺术家他观察了这位雕塑家是如何利用流线型来协调这组人物的。这条弯弯曲曲的蛇蜿蜒穿过这三个角色,将它们连接起来,并平衡了这三个角色。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将继续使用隐含线在雕塑、绘画和绘画中创造和谐的构图。
莱昂纳多·达·芬奇,“莱达头像研究”,c.1506 达芬奇是个有天赋的绘图员。他的素描本身就成了珍贵的艺术品。这是一幅画的书画丽达与天鹅显示用于生成窗体和维度的详细行工作。
Albrecht Dürer,“Melencolia I”1514 历史上最着名的版画家之一,阿尔布雷希特·杜雷尔是一位真正的行家。迪雷尔将精确的线条切割成版面,制作了丰富而复杂的版画,并继续影响着艺术家。他也是一位熟练的油彩和水彩画画家,同时也是一位有成就的绘图员。他在所有媒体上的作品都依赖于他的版画作品。
亨利·马蒂斯,“舞蹈”,1909年 在他整个职业生涯中,马蒂斯把他的绘画中快速、表现主义的触觉融入到他的绘画中。他最着名的作品之一,舞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创造的轮廓。观众通过马蒂斯的线条感受到舞蹈者的力量和动作,用大胆、平淡的颜色和醒目的轮廓。
巴勃罗·毕加索,“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肖像”,1920年 从他职业生涯早期创作的更清晰、经典的绘画,巴勃罗毕加索剥夺了他的工作,使他获得了大量的干净、简单的东西-等高线图。使用单一的,连续的线,他仍然能够在他的作品中表达力量。事实上,这些轮廓画已经成为他最标志性的图像之一。
杰克逊·波洛克在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数字31” 王者抽象表现主义,杰克逊·波洛克他的作品完全建立在流淌的液体油漆线上,这些线条会在他的绘画中动态地移动。他最着名的作品创作于1947年至1950年的“滴水时期”。当代艺术这个创新的技术让世界耳目一新。布里奇特·莱利(Bridget Riley),“色彩之箭”,2017-19 英国艺术家布里奇特·莱利是OP艺术它依赖于光学幻象。她对几何形式感兴趣,她用粗体线条在她的作品中创造了催眠的视觉错觉。
基思·哈林,澳大利亚科林伍德壁画,1984年 基思·哈林粗体风格的定义是厚厚的黑色轮廓,经常留下黑色和白色或充满明亮,平坦的颜色。他的标志性风格决定了他的职业生涯,使他的作品立即被人们所认可。不管这些人物是交织在一起的,似乎遵循一条流动的线条,还是自己定义的,哈林的轮廓画仍然活在今天,并显示出对优秀艺术家、插画家和平面设计师的持续影响。 今天,线条在当代艺术中和以往一样重要。从雕塑到绘画,线条艺术的传统一直延续到尖端艺术家的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