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卞之琳生平简介和作品
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卞之琳生平简介和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卞之琳1929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就读,接近英国浪漫派、法国象征派诗歌,新诗创作。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曾经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大多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卞之琳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年-1949年)。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
卞之琳苦恋的对象是张充和。1933年,卞之琳虚岁23,夏天在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秋天认识了来北大中文系念书的张充和。因为张充和,卞之琳诗创作也发生了很有意味的变化。当 初闻一多先生曾经当面夸他在年轻人中间不写情诗,他自己也说一向怕写私生活,“正如我 面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激情,我在私生活中越是触及内心的痛痒处,越 是不想写诗来抒发。事实上我当时逐渐扩大了的私人交游中,在这方面也没有感到过这种触 动。”“但是后来,在1933年初秋,例外也来了。”——他在《〈雕虫纪历〉自序》中坦言 ——“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结识,显然彼此有相通的‘一点’。由于 我的矜持,由于对方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 颗朝露罢了。不料事隔三年多,我们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 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我开始做起了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 。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仿佛作为雪泥鸿爪,留个纪念,就写了《无题》等这种诗。”但事情并不到《无题》诗时期为止,“这番私生活以后 还有几年的折腾长梦”。说得更郑重一些,这其实是一个人一生中刻骨铭心的经验和记忆。 其中不乏一些感情的细节,如《无题三》所写——
我在门荐上不忘记细心的踩踩,
不带路上的尘土来糟蹋你房间
以感谢你必用渗墨纸轻轻的掩一下
叫字泪不玷污你写给我的信面。
门荐有悲哀的印痕,渗墨纸也有,
我明白海水洗得尽人间的烟火。
白手绢至少可以包一些珊瑚吧,
你却更爱它月台上绿旗后的挥舞。
香港的张曼仪女士是卞之琳研究专家,她编选的《中国现代作家选集·卞之琳》一书附有《 卞之琳年表简编》,极其简单的年表,许多事情只能略而不记,却特别在意地记下了与张充和相关的“细小”信息,如1933年的初识;如1936年10月,回老家江苏海门办完母亲丧事, “离乡往苏州探望张充和”;如1937年,“3月到5月间作《无题》诗5首”,又,“在杭州把本年所作诗18首加上先两年各一道编成《装饰集》,题献给张充和,手抄一册,本拟交戴 望舒的新诗社出版,未果,后收入《十年诗草》。”如1943年,“寒假前往重庆探访张充和 ”,其时距初识已经10年。年表虽然是张曼仪所编,这些事情却一定是卞之琳讲出来并且愿意郑重编入年表中的。
1955年,卞之琳45岁,10月1日与青林结婚。
14岁第一次买了一本冰心的诗集《繁星》,从此对新诗发生兴趣。
1929年毕业于上海市浦东中学,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
1930年开始写诗,此后不断发表新诗和翻译文章。
1933年出版诗集《三秋草》。
1935年出版《鱼目集》。
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合出《汉园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
抗日战争时期,卞之琳先后在四川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1938-1939年去延安和太行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访问,并一度任教于鲁迅艺术文学院。此行促成他创作诗集《慰劳信集》与报告文学集《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作品歌颂了抗日战士和群众,记叙了抗日根据地部队的生活。
1940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2年《十年诗草》出版。
1946年到南开大学任教。次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赴牛津从事研究。
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做研究员。
1949年回到北京,先后任职于北京大学、北大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等机构,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的研究、评论和翻译。
1951年出版诗集《翻一个浪头》。1979年出版自选诗集《雕虫纪历1930~1958》。
1949年起,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1964年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W.莎士比亚等外国作家作品的翻译、研究,着译有《莎士比亚悲剧论痕》、《英国诗选》等。此外还出版诗论集《人与诗:忆旧说新》。
[着作书目]
三秋草(诗集)1933,新月
鱼目集(诗集)1935,文生
汉园集(诗集)与李广田、何其芳合着,1936,商务
慰劳信集(诗集)1940,昆明明日社
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报告文学)1940,昆明明日社
十年诗草(1930—1958,诗集)1942,桂林明日社
翻一个浪头(诗集)1951,平明
雕虫纪历(1930—1958,诗集)1979,人文
布菜希特戏剧印象记(文艺理论)1980,戏剧
沧桑集(文学评论、散文等合集)1982,江苏人民
人与诗:忆旧说新(散文集)1984,三联
莎士比亚悲剧论集1989,三联
[翻译书目]
两窗集(诗歌、散文等合集)编译,1936,商务;又名《现代西欧散文选集》,1981,江西人民
浪子回家(戏剧诗歌合集)法国纪德着,1937,文生
窄门(长篇小说)法国纪德着,1943,桂林文汇书店
阿左林小集(散文、小说合集)西班牙阿左林着,1943,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新的粮食(长篇小说)法国纪德着,1943,桂林明日社
阿道尔夫(自传体中篇小说)法国班雅曼·贡思当着1945,人生
维多利亚女王传(传记)英国斯特莱基着,1940,长沙商务
紫罗兰姑娘(长篇小说)英国衣修午德着,1941,文生
哈姆雷特(话剧剧本)英国莎士比亚着,1956,作家
英国诗选附法国诗十二首1983,湖南人民
Ⅱ 诗人卞之琳的《断章》, 牵扯出一段令人唏嘘的民国苦恋
曾经以一首 《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红遍大江南北,感动无数痴情怨女的卞之琳,自己却多年苦恋民国才女未果,所以不是对的人纵使你有万般容貌,千般才情,也是无济于事,最终只能成为心里的朱砂痣。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这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便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四姐妹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蜕变,诗情画意的生活与错综复杂的命运不亚于宋氏三姐妹。
前右为大姐元和,前左为二姐允和,后右为三姐兆和,后左为四姐充和。
张充和1913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卞之琳1910年出生,祖籍江苏溧水县,生于江苏海门的汤家镇。当时,正是年少的卞之琳因为一次相遇,就爱上了大名鼎鼎的张府四小姐张充和。卞之琳这一爱,就付出了整整六十年光阴。
21岁那年,张充和以语文满分、数学不及格的成绩被北大破格录取。在北京大学国文系,张充和听过胡适讲文学史和哲学史,钱穆、俞平伯、闻一多都是她的老师。但张充和对学校之外的世界更感兴趣,北大旁边的清华,有位专业昆曲老师开课,她经常前往聆听。
1933年初秋某日,卞之琳像往常一样,前往位于北平西城达子营的沈从文家做客。卞之琳刚刚走至门边,耳畔就传来一阵欢声笑语。循声来到后院那棵槐树下,沈夫人张兆和便把他拉至一侧,指着不远处的女子笑道:“之琳,来,我给你介绍一位朋友。”卞之琳望去,槐树下的姑娘着一袭素色旗袍,宛若一朵盛放的白莲。张家四小姐充和,就这样不经意闯入卞之琳心底,这一住,便是六十年。
张充和精通书法、绘画、昆曲,才色俱佳。她个性独立、活泼、自由,淘气促狭。初遇之后,卞之琳经常给充和写信。敏感细腻的诗人,爱极了充和的自在爽直。
卞之琳对张充和的暗恋久久不能抚平。转眼到了1937年,战火纷飞、华北陷入危急状态,卞之琳写信建议充和前往成都避难,充和思量后,便与两位弟弟一同离开家乡,辗转来到成都。
在陌生的环境里,两位熟知的朋友互相依靠,卞之琳极帮助充和缓解内心的寂寞恐惧,他对她的爱愈发热烈,连周遭几位川大教授都看出了端倪。在一场场聚会中,教授们故意拿之琳与充和的事儿打趣,却不料充和非常反感别人的这类的打趣,最终在忍无可忍后独自离去。
“多疑使得我不自信,文弱使我抑制冲动,我开始做起了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 卞之琳始终藏匿着内心的喜欢。
成都一别,两人甚少见面。这期间卞之琳前往延安,后退居西南联大执教。最终卞之琳实在捺不住相思,鼓足勇气向充和表明了心意,得到的却是拒绝。这样的结果对卞之琳来说,实在让他难以接受,心如刀割,觉得自己在感情上“受了关键性的挫折”。
没过多久,卞之琳计划前往牛津大学访学,他专程来到苏州,与苦恋多年的充和道别。几个月后,他听到张充和与相识仅七月的傅思汉陷入热恋。
卞之琳感到万分痛苦与无奈,十多年的爱慕,十多年的追随,竟比不上那人几月的相处。想着心爱的女子正与另一个男人巧笑倩兮,他的心狠狠地颤抖,忆起相识不久为充和写下的诗作《断章》。
不久后,张充和与傅思汉一道飞往美国,从此两人隔着大洋彼岸,鲜有相逢。
1955年10月1日,卞之琳与青林结婚。这一年,他四十五岁。
1980年卞之琳作为文化亲善使者前往美国,分别三十三载后,他终得以与张充和相见。此时的充和已是耶鲁大学艺术系讲师,自在爽朗的样子,亦如当年初见,只是面颊上多了些许岁月的痕迹。
1986年,汤显祖逝世三百七十载,充和应邀赴北京参加演出活动。台上,她与大姐元和共同演绎了昆曲《游园惊梦》,光阴逝去,充和不再是昔日槐树下舌灿莲花的青涩少女。
卞之琳坐在台下,听她唱那一段《皂罗袍》:“原来咤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壁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五十年了。从当初槐树下惊鸿一瞥,到如今,竟已走过半个世纪的光阴。卞之琳闭上眼睛,当年的种种,还在脑海中浮现,如果可以,愿你一世安好!
北京一别,两人再也没见过。2000年2月,卞之琳溘然长逝,得到消息的张充和,托人送来了花圈。一段情,有缘无分,才是最残忍的相遇。
Ⅲ 卞之琳有哪些作品
1、《鱼目集》
《鱼目集》的产生时逢“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在此期间产生了大量现代意义上的新文学。在这个时期文学与人民和时代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创作了自身的辉煌。《鱼目集》无疑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作品之一。
2、《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
卞之琳在《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的《前言》中说:“我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把它归入什么类。”现在看来,把这本书视作中篇报告文学是比较妥当的。在书中,卞之琳以饱满的激情、独特的视角,引人入胜地记述了七七二团抗战初期与日本侵略军浴血苦战的历程。他不仅叙写了长生口、七亘村、响堂铺、长乐村等战斗的经过,更着重把笔触放在写“人”上,从指挥员———旅长陈赓、团长叶成焕到普通战士,他用一个个生动的细节让他们栩栩如生地站立在昨日和今日的读者面前。
3、《三秋草》
《三秋草》收入其诗作88首,散文8篇,小说4篇,评论7篇。所选诗作代表了卞之琳诗歌创作的zui高成就,除继承古诗传统外,也借鉴西方现代诗,出“新月”而入“现代”,独成一家,自创高格,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先驱其之一,其影响流布当时,下及40年代“九叶”诗派,远至海外,甚至对新时期以来的诗歌也产生一定影响,受到海内外着名诗人、作家的高度评价。
百年新诗史上的技术“第一人”
“从技术上来说,卞之琳是中国新诗百年来的第一人!”在讲座中,江弱水分别以卞之琳翻译的《哈姆雷特》选段以及诗歌《白螺壳》《尺八》《断章》《无题五》举例,在动情朗读的基础上,生动诠释了卞先生诗歌语言的多元、形式的多样、技巧的变化多端、意义的繁杂多歧以及多重的复杂来源。
有意思的是,关于卞之琳艺术成就的第一篇博士论文不是出自中国,而是来自荷兰莱登大学的汉乐逸;关于卞之琳诗艺剖析最早的书,也不是出自大陆,而是香港中文大学张曼仪教授的《卞之琳着译研究》。
“在那个群情激昂的年代,大多数人欣赏不了卞之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艺术趣味的变化,抛开艺术形态的干扰,卞之琳的名字将越发响亮!”江弱水透露,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卞之琳就名声在外,在台湾,余光中先生就是卞之琳最大的“粉丝”。
Ⅳ 卞之琳是谁
卞之琳.祖籍江苏溧水,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1933年毕业于北平北京大学英文系,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现仍任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1949)。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解放后多次下乡生活与协助农村工作。主要作品:《十年诗草1930-1939》、《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水》,《小说片断》《莎士比亚悲剧论痕》《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及法国现代诗十二篇》
Ⅳ 卞之琳写 断章时的写作背景,与小时候的家庭背景
卞之琳(1910.12.8-2000.12.2),生于江苏海门汤门镇,祖籍江苏溧水,曾用笔名季陵,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卞之琳1929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就读,较多地接近英国浪漫派、法国象征派诗歌,并开始新诗创作。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卞之琳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年-1949年)。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
原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简介
节选四句精巧短小、明白如话,乍一看并不难懂,细思量却觉得意味无穷。诗人通过简单的几个对象:人、明月、窗子、梦,表达了世间万物相互关联、平衡相对、彼此依存的哲理。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着名短诗。
赏析
这首短短的四行小诗,所以会在读者中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至今仍给人一种很强的美感,首先是因为诗人避去了抽象的说明,而创造了象征性的美的画面。画面的自然美与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诗分两段独立的图景并列地展示或暗喻诗人的思想。第一幅是完整的图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素描。这幅画没有明丽的颜色,画面却配置得错落有致,透明清晰。当你被这单纯朴素的画面所吸引时,你不会忘记去追寻这图画背后的象征意义,这时才惊讶地发现作者怎样巧妙地传达了他的哲学沉思:这宇宙与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一切事物又是互为关联的。是啊,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你”理所当然的是看风景的主体,那些美丽的“风景”则是被看的“客体”;到了第二行诗里,就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里,人物与景物依旧,而他们的感知地位却发生了变化。同一时间里,另一个在楼上“看风景人”已经变成了“看”的主体,而“你”这个原是看风景的人物此时又变成被看的风景了,主体同时又变成了客体。为了强化这一哲学思想,诗人紧接着又推出第二节诗,这是现实与想象图景的结合:“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画面,但已不再是一个构架里,但就大的时间与空间还是一样的。两句诗里的“装饰”,只是诗歌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法,如果写成“照进”,“进入”,就不成为诗的句子了。也许是看风景归来的人,或许径是无关的另外的人,总之这“你”可以是“他”,也可以换成“我”,这些不关重要。重要的仍是主客位置的互换所表现的相对性。第一句诗,“你”是这幅“窗边月色”图中的主体,照进窗子的“明月”是客体,殊不知就在此时此夜,你已进入哪一位朋友的好梦之中,成为他梦中的“装饰”了。那个梦见你的“别人”已成为主体,而变为梦中人的“你”,又扮起客体的角色了。诗人在隽永的图画里,传达了他智性思考所获得的人生哲理,即超越诗人情感的诗的经验: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一切都能是相对的,又都是互相关联的。在感情的结合中,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千古;在玄学的领域里,如诗人布莱克(W·Blake)讲的“一粒砂石一个世界”,在人生与道德的领域中,生与死、喜与悲、善与恶、美与丑……等等,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对的、互相关联的。诗人想说,人洞察了这番道理,也就不会被一些世俗的观念所束缚,斤斤计较于是非有无,一时的得失哀乐,而应透悟人生与世界,获得自由与超越。
至于他小时候的家庭背景
确实爱莫能助啦
满意请采纳
o(≧v≦)o~~
Ⅵ 卞之琳的简介
卞之琳(1910.12.8-2000.12.2),生于江苏海门汤门镇,祖籍江苏溧水,曾用笔名季陵,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Ⅶ 卞之琳的简介50字
卞 之 琳(1910.12.8-2000.12.2)
生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汤家镇,祖籍南京市溧水区,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用笔名季陵、薛林。
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和胡适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诗《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是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Ⅷ 赏析 卞之琳 古城的梦
卞之琳《古镇的梦》
小镇上有两种声音
一样的寂寥:
白天是算命锣,
夜里是梆子。
敲不破别人的梦,
做着梦似的
瞎子在街上走,
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
哪一块石头高,
哪一家姑娘有多大年纪。
敲沉了别人的梦,
做着梦似的
更夫在街上走,
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
哪一块石头高,
哪一家门户关得最严密。
“三更了,你听哪,
毛儿的爸爸,
这小子吵得人睡不成觉,
老在梦里哭,
明天替他算算命吧?”
是深夜,
又是清冷的下午:
敲梆的过桥,
敲锣的又过桥,
不断的是桥下流水的声音。
卞之琳的诗歌继承了传统诗歌中含蓄的特点,即重视“未言之意”“不尽之言于言外”。
一、内容简析
《古镇的梦》反复强调瞎子、更夫“在街上走,一步又一步。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哪一块石头高,哪一家姑娘有多大年纪,表现了人们贫瘠、封闭、空虚、迷蒙、麻木的生活状态。诗人从古镇的众生相中捕捉到了瞎子与更夫两种类型,借以概括阴惨的社会环境与苦难的人生命运。瞎子、更夫“敲不破……”“敲沉了”表现了这个古镇的人们浸沉在这种生活状态之下程度之深,借以抒发作者极其悲痛的悲剧情感。表明人们都曾有求于算命先生,表现了中国下层人民每一家都摆脱不了命运的捉弄,暗写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人们在命运面前都有着深深的惶惑、痛苦与悲哀。
二、意境特点和艺术手法
“不断的是桥下流水的声音。”封闭的沉寂的古镇中这一句更能让人感觉到古镇的“寂寥”,这里是继承了中国古代诗歌中以动写静的手法。
“白天是算命锣,夜里是梆子”高度概括了白天黑夜一样“敲不破别人的梦”“敲沉了别人的梦”,表现古镇中的人寂寥、封闭、愚昧的特点。
三、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2000 )江苏海门人。1929年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就读,较多地接近英国浪漫派、法国象征派诗歌,并开始新诗创作。1933年出版诗集《三秋草》,1935年出版《鱼目集》,次年又与李广田、何其芳合出《汉园集》。诗作讲究音节的整饬,追求文字的奇巧,表现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四川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38~1939年去延安和太行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访问,并一度任教于鲁迅艺术文学院。此行促成他创作诗集《慰劳信集》与报告文学集《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作品歌颂了抗日战士和群众,记叙了抗日根据地部队的生活。1942年《十年诗草》出版。1946年到南开大学任教。次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赴牛津从事研究。1949年7月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1951年出版诗集《翻一个浪头》。1979年出版自选诗集《雕虫纪历1930~1958》。 1949年起,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64年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W.莎士比亚等外国作家作品的翻译、研究,着译有《莎士比亚悲剧论痕》、《英国诗选》等。此外还出版诗论集《人与诗:忆旧说新》。
卞之琳曾用笔名季陵,祖籍江苏溧水,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1933年毕业于北平北京大学英文 系,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现仍任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 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 ;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1949)。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 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 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解放后多次下乡生活与协助 农村工作。
Ⅸ 帮忙查一下卞之琳的资料及作品,谢谢!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近代诗人、学者。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1949)。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
[编辑本段]卞之琳生平
14岁第一次买了一本冰心的诗集《繁星》,从此对新诗发生兴趣。
1929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
1930年开始写诗,此后不断发表新诗和翻译文章。
1933年出版诗集《三秋草》。
1935年出版《鱼目集》。
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合出《汉园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
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诗作讲究音节的整饬,追求文字的奇巧,表现出当时青年知识份子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
抗日战争时期,卞之琳先后在四川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1938—1939年去延安和太行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访问,并一度任教于鲁迅艺术文学院。此行促成他创作诗集《慰劳信集》与报告文学集《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作品歌颂了抗日战士和群众,记叙了抗日根据地部队的生活。
1940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2年《十年诗草》出版。
1946年到南开大学任教。次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赴牛津从事研究。
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做研究员。
1949年回到北京,先后任职于北京大学、北大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等机构,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的研究、评论和翻译。
1951年出版诗集《翻一个浪头》。1979年出版自选诗集《雕虫纪历1930~1958》。
1949年起,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1964年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W.莎士比亚等外国作家作品的翻译、研究,着译有《莎士比亚悲剧论痕》、《英国诗选》等。此外还出版诗论集《人与诗:忆旧说新》。
[编辑本段]卞之琳:人在风景中
----------文/童道明
卞先生去世前好几年就不出家门了。热心的年轻人张晓强倒不时去看望看望他,回来还告诉我们一个他的发现:"卞先生喜欢吃炸马铃薯片。""为什么?""他喜欢听马铃薯片咬碎时发出的响声。"我听了一怔,心想:卞先生真寂寞。
写过冯至、李健吾后,还想说一说卞之琳。这三位都是人也好学问也好的老前辈,但"文革"前年轻人对他们的称呼是不一样的。我们不管当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的冯至叫冯所长,而是亲切地叫他冯至同志;李健吾是党外人士,我们尊敬地叫他李先生,或健吾先生;卞之琳呢,我们干脆叫他老卞,可是他是老前辈中最能和青年人打成一片的。
卞先生很规矩谦和,但也常常出人意外。他是莎士比亚专家,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却写了一部很有分量的研究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着作---《布莱希特印象记》;他是诗人,但六十年代初他投寄给《北京晚报》的却是杂文《漏室铭》。这篇分两天登完的文章,讲述他遭遇的居室漏雨之苦,行文诙谐,怨而不怒。《北京晚报》是当时北京唯一的一家晚报,发行量极大,卞先生一时间也因此在北京老百姓中间获得了知名度。一次到医院看病,医生见到病历上的名字,就问:"您就是写《漏室铭》的吧?"卞先生哭笑不得。
卞先生很方正、耿直,但说话爱绕弯子,有人因此觉得他说话啰嗦,但牛汉先生说:"卞先生即使啰嗦也啰嗦得可爱。"这是因为卞先生这个人可爱。
照我说,"绕弯子"是卞先生的一个独特的思维方式。他的文章,如上边提到的《布莱希特印象记》、《漏室铭》,都被他"绕弯子"绕出了深刻的精彩。我现在想,就是他的那首名篇《断章》,好像也是有卞之琳式的"绕弯子"痕迹。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有了"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一"绕",就默契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在桥上看风景的人,也就进入了风景之中,卞之琳于是给我们拓开了一个新的审美空间。从此我们再读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就有了"人在风景中"的联想,因为"相看两不厌"的诗人与敬亭山,都成了我们的审美物件。
《断章》是卞之琳不朽的代表作。卞先生去世,有家报纸的标题是《写〈断章〉的人去世了》。
[编辑本段]卞之琳《断章》诗赏析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节选四句精巧短小、明白如话,乍一看并不难懂,细思量却觉得意味无穷。诗人通过简单的几个对象:人、明月、窗子、梦,表达了世间万物相互关联、平衡相对、彼此依存的哲理。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着名短诗。
李健吾先生曾经认为,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李健吾先生又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实际上,无论是诗人所自陈的“相对”,还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装饰”,都是对于“确定性”的消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一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在,这里的“你”,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或“主体性”。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喜悦”。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定性”的消解。“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化”,“确定性”的“喜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如此种种,却又落入了“诗人”的“观看”之中,诗作以“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对”。从这首诗中,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诗句,给了我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
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使得诗歌含蓄深沉,颇具情调。(南京师范大学何言宏)
《断章》的主旨曾引起歧义的理解。刘西渭开始解释这首诗,着重“装饰”的意思,认为表现了一种人生的悲哀。诗人卞之琳自己撰文回答不是这样。他说:“‘装饰'的意思我不甚着重,正如在《断章》里的那一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看来,诗的“言外之旨”是不能*字面上一两句话完全捕捉到的。它的深层内涵往往隐藏在意象和文字的背后。诚然如作者说明的那样,表达形而上层面上“相对”的哲学观念,是这首《断章》的主旨。
这首短短的四行小诗,所以会在读者中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至今仍给人一种很强的美感,首先是因为诗人避去了抽象的说明,而创造了象征性的美的画面。画面的自然美与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诗分两段独立的图景并列地展示或暗喻诗人的思想。第一幅是完整的图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素描。这幅画没有明丽的颜色,画面却配置得错落有致,透明清晰。当你被这单纯朴素的画面所吸引时,你不会忘记去追寻这图画背后的象征意义,这时才惊讶地发现作者怎样巧妙地传达了他的哲学沉思:这宇宙与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一切事物又是互为关联的。是啊,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你”理所当然的是看风景的主体,那些美丽的“风景”则是被看的“客体”;到了第二行诗里,就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里,人物与景物依旧,而他们的感知地位却发生了变化。同一时间里,另一个在楼上“看风景人”已经变成了“看”的主体,而“你”这个原是看风景的人物此时又变成被看的风景了,主体同时又变成了客体。为了强化这一哲学思想,诗人紧接着又推出第二节诗,这是现实与想象图景的结合:“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画面,但已不再是一个构架里,但就大的时间与空间还是一样的。两句诗里的“装饰”,只是诗歌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法,如果写成“照进”,“进入”,就不成为诗的句子了。也许是看风景归来的人,或许径是无关的另外的人,总之这“你”可以是“他”,也可以换成“我”,这些不关重要。重要的仍是主客位置的互换所表现的相对性。第一句诗,“你”是这幅“窗边月色”图中的主体,照进窗子的“明月”是客体,殊不知就在此时此夜,你已进入哪一位朋友的好梦之中,成为他梦中的“装饰”了。那个梦见你的“别人”已成为主体,而变为梦中人的“你”,又扮起客体的角色了。诗人在隽永的图画里,传达了他智性思考所获得的人生哲理,即超越诗人情感的诗的经验: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一切都能是相对的,又都是互相关联的。在感情的结合中,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千古;在玄学的领域里,如诗人布莱克(W·Blake)讲的“一粒砂石一个世界”,在人生与道德的领域中,生与死、喜与悲、善与恶、美与丑……等等,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对的、互相关联的。诗人想说,人洞察了这番道理,也就不会被一些世俗的观念所束缚,斤斤计较于是非有无,一时的得失哀乐,而应透悟人生与世界,获得自由与超越。
这首《断章》完全写的是常见物、眼前景,表达的人生哲学也并非诗人的独创,读了之后却有一种新奇感,除了象征诗的“意寓象外”这一点之外,秘密在哪里呢?我以为,关键在于诗人以现代意识对人们熟悉的材料(象征寓体),作了适当的巧妙安排。诗人说过:“旧材料,甚至用烂了的材料,不一定不可以用,只要你能自出心裁,安排得当。只要是新的、聪明的安排,破布头也可以造成白纸。”诗人所说的“新的、聪明的安排”也就是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巧妙的语言调度。《断章》中的事物都是常见的,甚至是古典诗歌中咏得烂熟的:人物、小桥、风景、楼房、窗子、明月、梦……经过作者精心的选择、调度安排,组织在两幅图景中,就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关联性。两节诗分别通过“看”、“装饰”,把不相关的事物各自联在一起,内容与时序上,两节诗之间又是若即若离,可并可分,各自独立而又互相映衬,充分发挥了现代艺术的意象迭加与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艺术功能。一首《断章》实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断章》中语言形式的安排与内容的暗示意义有一种协调的不可分离的关系。这使我们想起了一些古典诗歌名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商隐《子夜郊墅》中有:“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清人陆昆曾在评解后两句用了“对举中之互文”这个说法,这两个人的两行诗,都有这种“对举互文”的特征,即前后两句主宾语在内涵上相同而在功能上却发生了互换的倒置。卞之琳《断章》语言安排即用了这样的方法。“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看”这一动词没有变,而看的主体与客体却发生了移位;“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和“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也是同样的句法。这样做的结果,不单句子的首尾相联,加强了语言的密度,主语和宾语、主体意象与客体意象的互换,增强了诗画意境的效果,在视觉与听觉上都产生了一种音义回旋的美感效果,隐喻的相对关联的哲理也得到了形象的深邃性和具体性。
卞之琳很喜欢晚唐五代诗人、词家李商隐、温庭筠、冯延巳等人的作品。他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性吸收与转化的能力。翻开俞平伯先生的《唐诗选释》,我们读到冯延巳的《蝶恋花》后半阙:“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不禁惊讶地发现,《断章》中的立桥眺望、月色透窗两幅图画的意境,与冯词的“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之间,有着多么神似的联系啊!但是,卞之琳毕竟是现代诗人,他的创造性吸收与转化达到了不露痕迹的程度。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断章》即是冯延巳《蝶恋花》中两句诗的现代口语的“稀释”,正如不能简单地认为戴望舒的《雨巷》就是李璟的“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口语的“稀释”一样。冯词《蝶恋花》写别情愁绪,没有更幽深的含义,《断章》拓展成意境相联的两幅图,画中的人物、桥头、楼上、风景、明月、以及想象中的梦境,不仅比原来两句词显得丰富多姿,且都在这些景物的状写之外寄托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自然景物与人物主体的构图,造成了一种象征暗示境界。每句诗或每个意象都是在整体的组织中才起到了象征作用,甚至“断章”这个题目本身都蕴有似断似联的相对性内涵。这种幽深的思考与追求,是现代诗人所特有的。其次,冯词“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还是以写情为主,友人别后(“平林新月”之时),一种无法排遣的忧愁含于诗句之中,而卞之琳的《断章》则以传智为主,诗人已将感情“淘洗”与“升华”结晶为诗的经验,虽然是抒情诗,却表现了极大的情感的“克制”,淡化了个人的感情色彩,增添了诗的智性化倾向。诗并不去说明哲学观念,《断章》却于常见的图景中暗示了大的哲学。它包蕴了诗人对宇宙人生整体性思考的哲学命题,而“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精致、优美,却陷入了个人窄小的感情天地,不能与《断章》的意境与思想层次相比拟。第三,由于诗人“淘洗”了个人感情,即实践诗的“非个人化”,而增强了诗的普遍性。如作者说明的,由于“非个人化”,诗中的“你”可以代表或换成“我”或“他”(她),就与读者更为亲切,因为用了“你”,又使读者有一定的欣赏距离,诗人于是跳出了艺术境界的小我,诗本身的思想境界也具有了更大的开放性,为读者美丽的想象留下了更开阔的创造空间。一旦读懂了《断章》,哪一个富于想象的读者不会在自己的精神空间升起一座“灵魂的海市蜃楼”呢?
论诗者大都把卞之琳的《断章》看作是一首意蕴艰深的哲理诗,其实作为言情诗来读,诗味才足呢!那优美如画的意境,那浓郁隽永的情思,那把玩不尽的戏味,那独出机杼的题旨,细细品来,的确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诗是这样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诗的上节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观景的画面。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象,而把画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了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
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面对着眼前的美景,显然是一副心醉神迷之态,这从他竟没有注意到"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的侧面烘托上就可看出。耐人寻味的是,那个显然也是为"看风景"而来的楼上人,登临高楼,眼裏所看的竟不是风景,而是那个正"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这楼上人为何不看风景专看"你",是什么深深迷住了那双眼,是什么深深打动了那颗心?这耐思耐品的一"看",真可谓是风流蕴藉,它使那原本恬然怡然的画面顿时春情荡漾、摇曳生姿,幻化出几多饶有情趣的戏剧性场面来:那忘情于景的"你"定是个俊逸潇洒、云游天下的少年郎,那锺情于人的楼上人定是个寂寞思春、知音难觅的多情女,一个耽于风光,憨态可掬,孰不知一举一动搅乱了几多情丝;一个含情脉脉、痴态可怜,可心中情眼中意羞言谁知?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在人生旅途上又有多少这样的萍水相逢、一见锺情、转瞬即逝而又经久难忘的一厢恋情啊!而诗人正是以这短短的两行诗给那电石火花般的难言之情、难绘之景留下了永恒的小照,引人回忆,激人遐想。
诗的上节以写实的笔法曲曲传出了那隐抑未露的桥上人对风景的一片深情,以及楼上人对桥上人的无限厚意,构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戏剧性场景。但多情总被无情恼,那无情的风景,那忘情于景的桥上人能否会以同样的深情厚意,来回报那锺情于己的多情之人呢?面对着生活中这司空见惯的、往往是以无可奈何的遗憾惋惜和不尽的怅惘回忆而告终的一幕,诗人在下节诗裏以别开生面的浪漫之笔给我们作了一个充溢奇幻色彩、荡漾温馨情调的美妙回答。
时间移到了月光如洗的夜晚。桥上人和楼上人都带着各自的满足与缺憾回到了自己的休憩之所。可谁又能想到,在这一片静谧之中,白日裏人们所作的感情上的投资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回报。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这不就是自然之景对桥上人白日裏忘情于景的知遇之恩的热情回报吗?从"你"的那扇被"明月装饰了"的视窗上,我们可以想见到,此刻展现于桥上人眼际的会是一幅多么美丽迷人的月夜风光图啊!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朦、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与白日艳阳照耀下的一切相比,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面对这月光下的美景,怎能让人相信自然之景是冷漠无情、不解人意的呢?怎能不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强烈锺爱呢?你爱自然,自然也会同样地爱你--这就是诗的理趣所在吧!
自然之景以其特有的方式回报了桥上人的多情,而桥上人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回报楼上人的一片美意呢?诗以"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一想象天外的神来之笔对此作了饶有情致的回答,从而使楼上人那在现实生活中本是毫无希望的单恋之情得到了惬意的宣泄。
这个被"装饰"了的梦对于它的主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心灵奥秘的深切剖白,它再明白不过地显示了那被各种外部因素所压抑的单恋之情是多么地强烈灼人。而那桥上人之所以能由眼中人变为梦中人,不正因为他是意中人的缘故吗?诗裏虽然没有一句爱情的直露表白,但这个玫瑰色的梦又把那没有表白的爱情表现得多么热烈、显豁,而由这个梦再来反思白日裏的那一"看",不是更觉得那质朴无华的一"看"缠裹了多少风情,又是多么激人遐思无尽吗?
如果仅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构图来表现单恋之情的奇妙迷人,那就显得太平庸一般,流于俗套了。诗的精妙新奇之处就在于,这个梦的主人不仅仅是梦的主角,而且还从这场爱情角逐的主动者位置上退居下来,而那个桥上人也已不再是毫无知觉的爱的承爱者,他是以主人的姿态在梦裏扮演了一个爱的施予者的角色,他在尽其所能地"装饰"着这梦,而且,他也是在按着楼上人的心愿来"装饰"着这个梦的。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详尽地描绘出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奇妙梦境,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被"装饰"了的梦一定是无比甜蜜、无比美满、无比浪漫、无比美丽的。总之,楼上人那一片落花之意,终于得到了桥上人那流水之情的热烈的、远远超过希望值的丰盛回报。在这裏,"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句千百年来伴随人生长河,永远给人以惋惜、懊丧的格言也失去了它真理的意义。
但梦毕竟是梦,它代替不了现实;装饰也只是装饰,它总会露出虚幻的面目。当第二天红日高照,酣梦醒来,那楼上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时,又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了呢?但相信,那已经尽情地领略了"落花若有意,流水亦含情"的甜蜜梦境的楼上人,定会从常人所有的那淡淡愁绪之中解脱出来,定会以更美好的憧憬,更深沉的爱心,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的。
[编辑本段]诗歌选集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雨同我】
"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
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
想在天井裏盛一只玻璃杯,
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
【入梦】
设想你自己在小病中
(在秋天的下午)
望着玻璃窗片上
灰灰的天与疏疏的树影
枕着一个远去了的人
留下的旧枕,
想着枕上依稀认得清的
淡淡的湖山
仿佛旧主的旧梦的遗痕
仿佛风流云散的
旧友的渺茫的行踪,
仿佛入往事在褪色的素笺上
正如历史的陈迹在灯下
老人面前昏黄的古书中……
你不会迷失吗
在梦中的烟水?
【灯虫】
可怜以浮华为食品,
小蠓虫在灯下纷坠,
不甘淡如水,还要醉,
而抛下露养的青身。
多少艘艨艟一齐发,
白帆篷拜倒于风涛,
英雄们求的金羊毛,
终成了海化的秀发。
赞美吧,芸芸的醉仙,
光明下得了梦死地,
也画了佛顶的圆圈
晓梦后看明窗净几,
待我来把你们吹空,
像风扫满阶的落红。
【鱼化石】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你真象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墙头草】
五点钟贴一角夕阳
六点钟挂半轮灯光
想有人把所有的日子
就过在做做梦,看看墙
墙头草长了又黄了
【古镇的梦】
小镇上有两种声音
一样的寂寥∶
白天是算命锣,
夜里是梆子。
敲不破别人的梦,
做着梦似的
瞎子在街上走,
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
哪一块石头高,
哪一家姑娘有多大年纪。
敲沉了别人的梦,
做着梦似的
更夫在街上走,
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
哪一块石头高,
哪一家门户关得最严密。
“三更了,你听哪,
毛儿的爸爸,
这小子吵得人睡不成觉,
老在梦里哭,
明天替他算算命吧?”
是深夜,
又是清冷的下午∶
敲梆的过桥,
敲锣的又过桥,
不断的是桥下流水的声音。
【〖妆台(古意新拟)】
世界丰富了我的妆台,
宛然水果店用水果包围我,
纵不废气力而俯拾即是,
可奈我睡起的胃口太弱?
游丝该系上左边的担角。
柳絮别掉下我的盆水。
镜子,镜子,你真是可憎,
让我先给你描两笔秀眉。
可是从每一片鸳瓦的欢喜
我了解了屋顶,我也明了
一张张绿叶一大棵碧梧——
看枝头一只弄喙的小鸟!
给那件新袍子一个风姿吧。
“装饰的意义在失却自己,”
谁写给我的话呢?别想了——
讨厌!“我完成我以完成你。”
卞之琳:生死桥上看风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000年12月2日,在90大寿临近之时,又一位历史老人——卞之琳先生——溘然长逝。在“毛宁丑闻”的喧嚣中,这条新闻在报纸的一角静默地立着,仿佛先生那双冷静睿智的眼睛,看着尘世人来人往的“风景”。
也许在新一代的年轻人中,卞之琳完全是个陌生的名字,只有中文系的学生才会在教科书上读到属于他的那短短几行文字。但我始终记得当年还是一个“文青”的时候,偶然从“诗探索”上读到他的诗歌时的狂喜。
很多年过去了。我早已忘却当初的狂喜,但听到卞先生的仆闻,那些被现实遗弃的梦想和激情,一点点地浮出记忆……
卞之琳在天国看风景 最后一次见到卞之琳先生
亲爱的卞先生,您走好
可敬的人品
悼念诗
一首美妙的诗
心底的热流
追忆卞之琳先生请这边
卞之琳(1910年12月8日—2000年12月2日):
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
14岁第一次买了一本冰心的诗集《繁星》,从此对新诗发生兴趣。
1929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
1930年开始写诗,此后不断发表新诗和翻译文章。
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三秋草》,1935年出版《鱼目集》,1936年与李广田、何
Ⅹ 卞之琳的诗
出自《断章》
原文如下: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创作背景:
《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12.8-2000.12.2),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祖籍南京市溧水区,现当代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用笔名季陵、薛林等。
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和胡适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诗《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断章》赏析:
诗的上节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观景的画面。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象。
楼上人对桥上人的无限厚意,构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戏剧性场景。但多情总被无情恼,那无情的风景,那忘情于景的桥上人能否会以同样的深情厚谊来回报那钟情于己的多情之人呢。
面对着生活中这司空见惯的、往往是以无可奈何的遗憾惋惜和不尽的怅惘回忆而告终的一幕,诗人在下节诗里以别开生面的浪漫之笔作了一个充溢奇幻色彩、荡漾温馨情调的美妙回答。
其他诗作:
《灯虫》卞之琳
可怜以浮华为食品,小蠓虫在灯下纷坠。
不甘淡如水,还要醉,而抛下露养的青身。
多少艘艨艟一齐发,白帆篷拜倒于风涛,
英雄们求的金羊毛,终成了海伦的秀发。
赞美吧,芸芸的醉仙,光明下得了梦死地。
也画了佛顶的圆圈,晓梦后看明窗净几。
待我来把你们吹空,像风扫满阶的落红。
网络--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