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如何解析赏析写景的艺术手法

如何解析赏析写景的艺术手法

发布时间:2022-11-19 04:05:41

1. 如何分析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特点

一、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赏析

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我们在阅读时,读出这些角度的话,就能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

二、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诗人写景时,除安排顺序外,总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最常见的是一些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前者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后者如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或以虚写实),这些手法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的。

三、从修辞手角度赏析

文学作品描写景物离不开修辞的运用,修辞能把景物写活,古典诗歌也不例外,写景诗句中同样也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互文、设问、反问等。

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也能使诗歌语句整齐,体现音乐美。鉴赏时同样不能忽视修辞的欣赏。“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写景的诗句只能从修辞的角度探讨其妙处,探讨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1)如何解析赏析写景的艺术手法扩展阅读

诗歌的起源:

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欧洲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2. 如何鉴赏古诗文中的写景写景一般有什么特色,手法

在古诗中,写景的手法有哪些(1).txt我这人从;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二、动与静的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在古诗中,写景的手法有哪些(1).txt我这人从不记仇,一般有仇当场我就报了。没什么事不要找我,有事更不用找我!就算是believe中间也藏了一个lie!我那么喜欢你,你喜欢我一下会死啊?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

一、正与侧的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来写战争的惨烈。

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二、动与静的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三、声与色的结合

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四、虚与实的结合

“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的,因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艋舟”、“春草萋萋”“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实的,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情怀,

或借助想象或回忆来写现实的境遇和况味。同学们在鉴赏时要注意诗中哪是实、哪是虚。以及诗人着意要表现的是实还是虚。弄清了这几点才能准确把握它们的关系。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

如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诗中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五、点与面的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到“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面

六、远与近的结合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七、白描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 (诗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怕黄昏”、“不销魂”、“新啼痕”、“断肠人”等四个角度将少妇别后的相思之悄表现得淋漓尽致。)

2.借景抒情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十艮,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的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

(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得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白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划线的四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在这里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已分不开哪是“景”,那是“情”。)

5.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

6.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动态。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

7。乐景写哀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孔雀东南飞》文中写迎娶刘兰芝的场面,“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其场面写得越热闹,其悲情越强烈。

8.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9.铺排 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10.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的强调、

反复等多方面着意的铺叙等写作技法。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薰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秋词》) (首句破题,以描写秋景来渲染深宫寒夜的气氛。)

11.烘托 衬托中的正衬,原是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亦称“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即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 具体说来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事物,达到烘托本意的目的。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易混淆。

??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萧))

(要说的明是相思的苦,却不直说,而用“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来烘托)

12.点化(化用) 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

①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13.用典 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霍去病、廉颇等五个历史故事的典故。

14.实虚结合 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诗人开始写“地”、写“鸦”,而不写月,但却让我们分明感到月亮的存在,因为“地白”、“栖鸦”是月亮朗照的结果,既然地白如霜,栖鸦可见,可知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月明皎洁”,因此它是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15。抑扬 我们在表扬或批评某一事物的时候,为了使别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往往把要表扬的先从某一缺点加以批评,把要批评的先从某一优点加以表扬,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抑扬。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2.欲抑先扬法。

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16.叠词 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同一的多音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叠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开头十四个叠字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残秋和孤独的感情基调,渲染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情景以及内心深处的凄凉。)

17.互文 上下文中相对举而独立的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就叫互文。互文的形式常见的有当句互见和对句互见两种。翻译时容易译错,应特别注意。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正确翻译是:秦朝和汉朝的明月与关城。容易误译为:秦朝的明月与汉朝的关城。)

18.意象组合(蒙太奇式的画面组合)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指由镜头组接成生活的片断和场景。场景随着剧情发展而时时在变化,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 (此首词出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9个并列的名词组成的不同景物意象。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

19.白描与工笔 白描原是中国水墨画中纯用墨线、不着颜色来粗笔勾勒物象轮廓的一种笔法。后借用于文学写作,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工笔,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温庭筠<望江南))

(这首词采用了白描手法,写一位女子从早到晚盼望情人归来的心情)

3. 如何对景物描写进行分析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 (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 (3)写景表现人 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l、精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只有抓住特征写风景,才能做到真,“好让读者看完以 后,闭上眼就立刻能想象出你所写的风景”。(《契诃夫论文学》)

2、要选好写景的时机和写景的角度。契诃夫认为“风景描写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在它能 像音乐或者由音乐伴奏的朗诵,向读者传达这样那样心情的时候,才合适,才不至于把局面 弄糟。”

3、要体现地方色彩。鲁迅指导青年作者时提出:“现在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 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又说:“地方色彩,也能增画的美和力,自己生长其地 ,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地方的人,看起来是觉得非常开拓眼界,增加知识的。 ”

4、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写景不应该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描绘。王国维在《人间 词话》里把境界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即“物皆着我之色彩 ”,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

5、采用对比方法写景。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写祝福时的景色气氛,以乐景反衬祥 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6、采用象征手法写景。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相关文章:描写的对象 描写方法

4. 怎样赏析写景的文章

写景文章的鉴赏技巧
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散文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如:《荷塘月色》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此句也正是文章的文眼,全文是循着“不静——求静——得静——出静”的线索来连缀成文的。冯骥才先生的《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中的“青春,它是包含着不同阶段的异常丰富的生命过程”一句就是全文的主旨和文眼。当然,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写景散文的线索前面已提及,在此不再赘述。
3.牢记写景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互渗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写景散文和我国古典诗词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常常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托物寄意,咏物之前,意在笔先,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即“形得而神自来焉”。
4.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
5.品味散文的语言。
品味文中直接抒情的词、句,感受作者的内心。如《荷塘月色》中,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句子有多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 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象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 ,现在都可以不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从以上的语句中,我们看到了作者的“不宁静”;“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言下之意是平时不自由;“我什么也没有”,意为我是寂寞冷清的。

5. 结合诗歌前三联简要分析本诗在写景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①写景富有角度变化:首联全景描写长安,颔联仰视,颈联俯瞰。
②写景选取秋天典型景物:残星、大雁、菊花、莲花,韵味清远,与思乡归隐的情感相契合。
③写景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匠心独运:流动的云雾宫阙,飞动的大雁,静静开放的紫菊,红花落尽的睡莲,秋意清冷、闲雅静穆中回荡哀婉悠扬的笛声,让人黯然神伤。
还可以写:
写景融入情感,情景交融;
首联写景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写景时巧用修辞,比喻拟人的使用,借莲花、菊花的仪容,更好地表现伤感意绪。

6. 写景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也称艺术特色.
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一共五种,古诗中常用前四种);
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欲扬先抑
欲抑先扬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

③选材剪材;
④结构技巧:过渡、呼应等.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社会自然环境的描写等.

7. 以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有哪些方法

分析景物描写可以从以下分析:
描写景物的方法,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 时代背景;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③ 展示人物性格;④推动情节的发展;⑤借景 抒情,情景交融.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效果: 渲染——通过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分析渲染 了什么氛围——就景物本身分析 衬托或烘托——分析景物中的人物的性格、 心情等——就景物与人物、情节的联系
写景的方法
(一)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二)动静结合 (三)色彩的渲染 (四)采用白描手法写景 (五)从多种感官写【触觉,视觉,听觉】 (六)移步换景,多角度的进行描写 (七)正面与侧面相结合 (八)对比描写,突出景物特点
例如:
1.孙犁《荷花淀》:“这女人编着席.不久, 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 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 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 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 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通过对水生嫂编织芦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 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烘托(或衬托)了水 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这里是 以景衬人)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 南倾.”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 而是用以高峻着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 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壮丽非 凡.
3.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 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 鸣.”其中“船尾跳鱼拨剌鸣”一句就用了反衬. 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此句却写动、写 声,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但给读者的实际感受 恰好相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以声衬静,愈 见其静.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 一种手法,在需要 强调的地方,用水 墨或淡的色彩涂抹 画面,显出物象阴 阳向背,以加强艺 术效果. 诗歌则往往用 来对环境、景物等 进行描写,这些描 写是作多方面的正 面描写形容,以突 出形象. 烘托本是中国 山水画的传统 手法,用水墨 或色彩在物象 的轮廓外面涂 抹,使物象明 显突出. 用在诗文中 则指从侧面着 意描写,作为 陪衬,使所要 表现的事物鲜 明突出. 衬托,就是为了使某事 物的特色更加突出,用 别的东西来陪衬和对照 的修辞手法.它可以使 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 突出、形象.
附: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即是用一与本 体事物一致的观点或景 物,从正面去陪衬、烘 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反衬:即是把一种与 本体事物相反或对立的 观点、事物从反面去陪 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希望这些能帮助你,对回答有疑问请追问!如果赞同请及时选满意答案,您的赞同是我助人为乐的动力 谢谢!

8. 写景的古诗文怎样赏析

一首成功的好诗一定有独到的艺术手法和技巧.鉴赏古诗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技巧,这一考点既是古诗鉴赏的重点,又是古诗鉴赏的难点. 艺术技巧的鉴赏一般包括三个方面:表达方式的评析,艺术手法的赏析,修辞手法的体味. 一,表达方式的评析 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所谓表达方式的评析就是指能辨析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1,记叙.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的交代和介绍.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古人庄》),"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李白《越中览古》)等. 2,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环境等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等. 3,抒情.在作品中抒发主观感受,表露自我感情.如"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同是天涯沧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等. 4,议论.在作品中直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等. 这四种表达方式在具体运用时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经常交融在一起,我们需要注意这一点,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一句,融合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式. 二,艺术手法的赏析 1,有关描写的艺术手法:从描写角度看,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描写用笔看,有工笔和白描;从描写的内容看,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 2,有关抒情的艺术手法:抒情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古诗词大多借助景物来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的关系通常有四种: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3,衬托手法:涉及到正衬和反衬. 4,对比手法. 5,赋比兴手法. 6,用典. 7,虚写与实写. 8,象征手法. (以上内容详看附录) 三,修辞手法的体味 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能辨别这些修辞手法,并能分析他们的艺术效果. (以上内容详看附录) 附: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例析 1,比兴手法:赋比兴是对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表现手法的总结.其后的诗歌继承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就是详细地叙事写景,并表示出作者的态度.如《诗经�6�1伐檀》中,"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缠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描写一群伐木的奴隶替奴隶主砍伐檀木制造车子,在艰苦繁重的劳动中联想到奴隶主不劳而获,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诗经�6�1硕鼠》把奴隶主比作大老鼠,用的就是比的手法.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6�1伐檀》中的"河水清且涟漪"就属于"兴",它引出了下面的叙述."兴"和"比"常常联系起来在一篇诗中运用.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兴",又是"比". 2,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歌追求含蓄,所以往往是间接抒情,达到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标志;而是否有意境,又是判断古典诗歌是否为上乘之作的标志.如张可久《[双调]清江引�6�1秋怀》: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诗人紧紧把握题意,用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成一幅萧瑟的秋景.又因"西风"的到来而联想到"归期"的未卜;因"芭蕉雨声"而烘托出自己的功名未就,辗转反侧的愁思.句句是写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和景高度的统一起来.

如果是考试的话::
技巧型题考查方式
①这首诗(两首诗或句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技巧)?并作简要分析。②从某个角度(如动与静、情与景、修辞等)来赏析这首诗。
解题提示
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古诗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①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②描写手法:A.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B.侧面描写;C.虚实结合;D.象征手法等。③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解题秘诀
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②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运用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常用术语: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衬托、对比、用典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感情有: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 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9. 写景的手法有哪些

正与侧的结合、动与静的结合、声与色的结合、虚与实的结合、点与面的结合、远与近的结合、白描手法。

【一】、正与侧的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二】、动与静的结合:

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

【三】、声与色的结合:

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

【四】、虚与实的结合:

“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实景是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

【五】、点与面的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六】、远与近的结合: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七】、白描手法:

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9)如何解析赏析写景的艺术手法扩展阅读:

一般我们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来写景,这样可以使景动起来!在写人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中常常会有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一般用来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起到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显示中心的作用。

记叙文中也有一类文章,专门描写时令节气、山川湖海、日月星空、阴睛雨雪、花草树木以及居住环境、风土人情等等。怎样写好写景的记叙文呢?

首先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世界上的景物千差万别,各有姿态,只有抓住所写景物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才能绘出它特殊的形象,写出它内在的韵味。

写这一类文章在下笔之前要有明确的写作目的,由此决定写景材料的取舍、详略及顺序。比如,同是写登山,如果是为了表达“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美好的顶峰”这一文题,文章就应突出山路之险,困难之大,意志之坚及登峰后“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如果是为了抒发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则应重点描绘景色之美,抒写感情之真。对文章中情与景的关系的处理,可以有两种方法:

一是在写景的同时叙写作者的感受,即所谓借景抒情,借景言理;

二是把作者的情思完全融入所描绘的景物中,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客观的写景,但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深情,这叫做寓情于景。

初一课本中所选的日本散文家德富芦花先生的《晨霜》属于第一种情况,文中不仅描绘了晨霜清凛、洁净的特征,而且在开头和结尾直接抒发了爱霜之情。朱自清先生的《春》则不同,作者在文中并没有直抒胸臆,但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对春天a珍惜春光、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另外,写景的记叙文虽然不以写景为目的,但景必须写好,这样,才能使文中的情有所依托,才能为抒情、显理打好基础。要写好景,除了前面提到的抓住特征之外,还应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使所绘之景具体、真实、生动、形象。

10.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一、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二、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

三、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四、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光明》抒情诗鉴赏


《光明》

作者:朱自清

风雨沉沉的夜里,

前面一片荒郊.

走尽荒郊,

便是人们的道.

呀! 黑暗里歧路万千,

叫我怎样走好?

"上帝! 快给我些光明罢,

让我好向前跑! "

上帝慌着说, "光明?

我没处给你找!

你要光明,

你自己去造! "

〖欣赏〗

朱自清 (1898~1948) 是我国现代着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

诗人欲表现对光明的向往, 却构建了"风雨沉沉"、夜晚"荒郊"的情境, 笔触清冷而客观.在黑暗险峻的境况中, 揭示主人公矛盾、思索与选择的心理.这种心理选择, 又被诗人巧妙地变成"人"与"上帝"的对话, 在对话中, 把答案揭示出来.这答案正是全诗的立意所在, 即不靠恩赐、不畏艰险、独立自主地去追求、去创造光明美好的人生.

写景抒情诗句


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2、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5、紫箫明月底,翠袖暮云寒。张宏范《临江仙忆旧》

6、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7、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王昌龄《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8、初将明月比佳期。晏几道《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

9、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0、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1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2、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13、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14、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权德舆《月夜江行》

1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6、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7、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杜甫《宿江边阁》

18、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9、九畹芳菲兰佩好。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20、云破林梢添远岫,月临屋角分层阁。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21、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22、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欧阳修《晚泊岳阳》

23、新月曲如眉,未有团𪢮意。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24、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陈亮《水龙吟春恨》

25、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

2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2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8、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29、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30、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1、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王国维《点绛唇屏却相思》

32、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33、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张籍《没蕃故人》

34、一轩明月上帘栊。柳永《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35、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司马槱《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36、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李白《从军行》

37、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38、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高适《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39、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班婕妤《怨歌行》

40、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41、断肠风月可怜宵。蔡伸《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42、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43、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44、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李煜《喜迁莺晓月坠》

45、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魏夫人《点绛唇波上清风》

46、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47、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晁端礼《绿头鸭咏月》

4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9、只应花月似欢缘。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50、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51、衣杵相望深巷月,井桐摇落故园秋。陆游《秋思》

52、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53、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54、人悄悄,帘外月胧明。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5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56、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翃《宿石邑山中》

57、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杜牧《早雁》

58、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59、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苏轼《花影》

60、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61、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62、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63、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64、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65、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66、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67、五月渔郎相忆否。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68、玉人和月摘梅花。贺铸《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69、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晁端礼《绿头鸭咏月》

70、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青春的记忆抒情诗鉴赏


穿过回忆

一眼就看到了你

像一朵含苞待放的雏菊

静静的

盛开在青春的贫瘠与荒芜

一抹微笑

一缕情愫

我的心事不忍卒读

只是

多年以后

依然在人群中

寻找着似曾相识的回眸

我依然在寻觅

为某个似曾相识的情节而唏嘘

为某个似曾相识的脸庞而欣喜

我依然在寻觅

试图复原岁月留给我的记忆

试图拼凑一个完整的你

我依然在寻觅

青春长逝

你的笑容却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底

我想你

想那个午后的阳光暖暖的铺了一地

你就抱着吉他坐在阳光里

我想你

那时你就坐在我的右手边

而你的名字

静静的躺在课桌里

我想你

穿越了岁月斑驳

你依然根植在我的心里

我想你

想的是你

或者

仅仅是青春的记忆

阅读全文

与如何解析赏析写景的艺术手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9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5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3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7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1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7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3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3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8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8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1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7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8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