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们的民间艺术形式有那些
中国民间工艺品
中国民间艺术工艺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这些工艺品大都与民间传说有关,材质有陶瓷、泥塑、布艺、木头、灯彩、吊饰、
丽江木刻 、桦皮工艺、漆器工艺、 兽皮工艺、 砚石工艺、竹编工艺、漆器陶具、玉器工艺、大理石工艺、
土家族黄杨木雕、瓷器、风筝、剪纸、麦杆画、年画、铅笔屑画、唐卡、拓真画、银
饰、纸编画、苏绣、鱼皮衣等。内容大都是精神活泼向上、吉祥如意、长命健康、富贵有余、儿孙满堂等,用于民间传统节日、传统宗教和民族饰品用等。这些民间工艺品流传广泛,生动有趣,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日常活动。
中国民间绘画艺术
中国民间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民间绘画艺术已逐步发展为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又富有生活韵味的民间性的现代民间绘画。
中国民间舞蹈艺术
民间舞蹈艺术源远流长,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产生,经历代发展,传承至今,其种类因地域而别,内容十分丰富。
舞蹈《跑帷子》和《跑阵舞》是由古代战争中的陈兵布阵演变而来。《打独角兽》和《扛箱舞》反映了上古人与兽的搏斗。《龙舞》、《狮舞》、《麒麟舞》、《赶犟驴》、《竹马舞》和《猫蝶舞》是典型的模拟舞蹈。《打春牛》和《打铁舞》是模仿人们生产劳动时的情景。《八美图》、《荷花灯》、《菊花灯》、《旱船舞》、《高跷舞》等表现了劳动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型群众舞蹈《秧歌舞》和《腰鼓舞》是解放战争时期产生的革命舞蹈。《抬阁》、《肘阁》是典型的道具性舞蹈。震撼人心的《鼓舞》和《大铜器舞》场面壮观,热情奔放。运用道具进行表演,歌舞结合和采用虚拟、象征的表现手法是中原民间舞蹈的明显特征。
中国民间戏曲艺术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脚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做、念、找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着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B. 窗花怎么剪怎么画
剪刀、彩色薄纸(纸轻薄一点比较好剪)、铅笔
正方形的彩纸沿对角对折2次
展开后两边按45°角往里对折。
再沿中心对折一次,这样剪窗花的模子就做好了,四款窗花的基本模子都是这样的折法。
开口向左,就可以用铅笔在上面画出图案了,阴影处是剪去的部分。(订书机做固定用,可以不用)
是不是有趣又简单?小朋友,快动手做起来吧!
C. 中国的民间艺术有哪些
1、东阳竹编
产自浙江东阳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它与东阳木雕并称为浙江东阳地方传统工艺美术的两朵奇葩。它在殷商时代开始问世,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在宋代以编织声元宵节的龙灯、花灯、走马灯而着名,到了明清时期,东阳竹编已有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
D. 民间艺术绘画有哪些
中国民间工艺品
中国民间艺术工艺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这些工艺品大都与民间传说有关,材质有陶瓷、泥塑、布艺、木头、灯彩、吊饰、
丽江木刻 、桦皮工艺、漆器工艺、 兽皮工艺、 砚石工艺、竹编工艺、漆器陶具、玉器工艺、大理石工艺、
土家族黄杨木雕、瓷器、风筝、剪纸、麦杆画、年画、铅笔屑画、唐卡、拓真画、银
饰、纸编画、苏绣、鱼皮衣等。内容大都是精神活泼向上、吉祥如意、长命健康、富贵有余、儿孙满堂等,用于民间传统节日、传统宗教和民族饰品用等。这些民间工艺品流传广泛,生动有趣,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日常活动。中国民间艺术网站在此特别分类选择一些精品介绍给大家,供欣赏和参考。
中国民间绘画艺术
中国民间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民间绘画艺术已逐步发展为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又富有生活韵味的民间性的现代民间绘画。中国民间艺术网站在此特别分类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介绍给大家,供欣赏和参考。
中国民间民俗
我国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姓氏、家族都有不同宗教信仰。《慈利县志》记载说:“大庸所崇山外屏,少见天日,又性忍,刺肤血以事神者,千百成群,甚可笑也。”明代隆庆《岳州府志》也载:“沅澧流域,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清代《甄氏族谱》对武陵源一带的宗教信仰也作了记述:“其俗信巫尚鬼,事向王、公安等神,以宿晨傩愿为要务,敬巫师,赛神愿,吹牛角,跳仗鼓……”这便是我国民族宗教信仰的特点。历史上,中国家族先民曾经历过“万物有灵”和“图腾”信仰历史阶段。由于道教、佛教和基督教、天主教的传入,逐步演变为多种崇拜。以至今天所说的民间民俗。
中国民间艺人
一天,我慕名来到广西藤县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前身是1979年建成的李镇亚会议厅,1986年改建为共和国民族艺术博物馆并对外开放。馆内共存有中国最有名的艺术家以及着名诗人创作过的民族艺术专注,以及所收藏的数多种中国民间艺人作品。被誉为中国着名艺术博物馆之一。现在我中国民间艺术网站主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灿烂的民间艺术遗产,保护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可持续性发展,进一步挖掘、整理、传承、研究中国民间艺术,尤其是濒临失传的民族古歌、古舞、古乐艺术等。
中国民间影视艺术
在迄今为止的人类艺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灿烂的篇章,大概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并逐步成熟的电影艺术和随之产生的电视艺术。作为新的艺术门类的影视艺术,借助于光电的魔力,把逼近于现实生活真实的影像和声音再现于银幕和屏幕上,这不仅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大众化,而且也使蕴含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生活经验的艺术内容,融入交流和接受的过程。使人们的精神世界表现和娱乐生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
中国民间舞蹈艺术
民间舞蹈艺术源远流长,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产生,经历代发展,传承至今,其种类因地域而别,内容十分丰富。
舞蹈《跑帷子》和《跑阵舞》是由古代战争中的陈兵布阵演变而来。《打独角兽》和《扛箱舞》反映了上古人与兽的搏斗。《龙舞》、《狮舞》、《麒麟舞》、《赶犟驴》、《竹马舞》和《猫蝶舞》是典型的模拟舞蹈。《打春牛》和《打铁舞》是模仿人们生产劳动时的情景。《八美图》、《荷花灯》、《菊花灯》、《旱船舞》、《高跷舞》等表现了劳动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型群众舞蹈《秧歌舞》和《腰鼓舞》是解放战争时期产生的革命舞蹈。《抬阁》、《肘阁》是典型的道具性舞蹈。震撼人心的《鼓舞》和《大铜器舞》场面壮观,热情奔放。运用道具进行表演,歌舞结合和采用虚拟、象征的表现手法是中原民间舞蹈的明显特征。中国民间艺术网站在此特别分类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介绍给大家,供欣赏和参考。
中国民间戏曲艺术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脚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做、念、找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着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中国民间T台
“T”型台上身着古装的靓丽时装秀模特,激情四溢的流行歌手组合成了一幅古朴、神秘、生动的新场景。一个前卫现代的时尚风标,一道独特别致的风景线,呈现在了现代人民面前。每一次演出都会重新诠释了中国古典服饰之华美与古装艺术文化内涵。
中国民间建筑园林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是世界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门类一起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一个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学、美学内涵。其发展大致可分成三个时期即:先秦及秦汉时期的“自然时期”,此时期是从“囿”到“苑”的发展时期,其特点是占地宽广、工程浩大、人工设施增加;唐宋时期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由汉代开端了中国园林发展进程,经过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到隋代统一中国的过渡,园林发展出现了两个特点,一是在苑囿的营建中注意了游乐和赏景的作用;二是绘画技术发展与造园艺术的发展互相促进。形成时期突出的成就就是造园和文学、绘画的结合。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时期,至此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已具备了功能全,形式多及艺术化三个特点。
中国民间家俱
中国民间家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其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风格和中国特点。中国古代家俱发展到唐代时,随着垂足坐生话方式的流行、椅、凳家俱发展起来到宋代高型家俱定型,室内陈设束、椅、几、案,工艺技术日臻成熟。明清两代是中国传统家俱的黄金时期;不仅千纹万华的漆饰家俱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峰,而且产生了中国古代家俱史上成熟显赫的明式家俱和丰富卓越的清式家俱。明清家具都以高级硬木为主要用材,抛弃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家俱一贯采用漆饰加工的制作方法,以木材自身的高雅材质,天然纹理和光润色泽,使家俱产生了--种崭新的意韵,品质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并运用精湛无比的工艺,使家俱的构造实现了科学与世术的完美结合,从而在世界家俱史上树起了一座光熠烁目的丰碑。
中国民间服饰
中国民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民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在民族民俗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民族服饰集中体现着民族文化,是区别一个民族的重要外部特征之一。
中国民间饰品
在我国这片大土地上,生活着千古流传的古老民族。这些古老的民族,勤劳智慧,创作了许多民间民族饰品。至今保存着世界上最古老民间饰品。我中国民间艺术网展示了民间艺术饰品精品。
E. 民间艺术怎么画民间艺术的手抄报
怎么画民间艺术的手抄报
F. 民间艺术的绘画之类
人类最早的绘画是距今约万年前的原始先民创作的岩画,民间绘画是相对于文人画、宫廷画、宗教画和现代的学院派绘画而言的。民间画的源头来自远古的岩画、彩陶装饰画等原始艺术。我们通常把古代石刻线画、宗教版画、水陆画、影像画、庙画、年画、灯屏画、建筑彩绘、扇面画、包括现代农民画、布贴画等在内的一切民间绘画形式都纳入到民间绘画之中。
民间绘画不仅是独立的观赏性的艺术,还作为环境和器物等的装饰,成为附属性的装饰绘画,如皮影、木偶、脸谱、刺绣、剪纸、建筑装饰、陶瓷装饰等就大量采用民间绘画的语言或图案、对其进行装饰。民间绘画的特点是它有着强烈的地域色彩、民族色彩,与民间习俗相结合、有着很强的程式化色彩,造型古朴、夸张,色彩鲜明,既有工笔重彩之作,也有淡雅隽秀之作。 农民画是中国当代民间艺术中一个特有的术语,是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正值“大跃进”年月,在江苏省邳县、河北省束鹿县、陕西省户县等地先后搞起了农民“诗画满墙”活动。由于它及时地配合着当时的政治运动,很快就传遍全国许多乡镇。
初期的农民画,大都是采用壁画形式,这也是各地文化馆站为配合运动、以宣传为主要目的而开展的群众艺术活动。画炼钢、画生产、画阶级斗争、画理想,是当时农民画的主要表现题材,流露出民间艺术淳朴美的特质。60-70年代,农民画创作进展缓慢,一度几乎濒于完全停滞状态,直到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复苏,沉寂多年的农民画才又重新活跃起来。除原有的“画乡”外又出现了许多,不仅在农村,还在渔岛、牧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画再度兴起,面貌全然改变,农民画家吸取了剪纸、皮影、刺绣、染织、年画、陶瓷、雕刻等传统民间美术的营养,把它们运用到表现新生活的绘画创作中,创造出崭新的艺术样式,这就是由农民画演变而来的“现代民间绘画”。 年画是中国人春节期间用来装饰生活环境和居住场所的一种装饰画。古代就有过年贴画的风俗,只是不叫“年画”。直到清代道光29年,李庭光在《乡言解颐》一书中提到了“年画”一词,后来被广泛采用。
年画的题材和内容包罗万象,有门神、神等各类神像;有节庆画、吉祥画;有故事、戏曲、小说内容的装饰画;也有保佑出行和牲畜用的神像(也叫纸马),等等。可以说年画是反映民俗生活和观念的网络全书,而且年画色彩鲜艳、构图饱满、造型生动,是独特的艺术形式。
G. 中国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
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总的看主要有如下三种:
1.语言上充满象征和寓意:用谐音和寓意、象征的方法表达吉祥含义,是民间艺术常见的手法,如金玉满堂,就绘金鱼满缸,以金鱼谐音金玉。形容长寿富贵则用猫、蝶和牡丹,猫和蝶谐音耄耋,即八九十岁的老者,象征长寿;牡丹象征富贵。三羊开泰,画面是三只羊,以羊象征吉祥。诸如此类的做法十分常见。
2.造型上简单淳朴、夸张变形:民间艺术的造型是不求精细,不求复杂而是强调单纯和质朴,不按客观现实来表现事物,而以主观、情感和心理感受的表现为主,突出人物、动物的形态和体貌特征,常以夸张、变形来处理所表现的对象,如武将门神的形体,常作横向夸张;民间的狮子的造型就有“十斤狮子九斤头,还有一斤在后头(尾巴)”的说法,这里注意的是头、尾的表现,为突出气势省略了身段部分。
3.色彩上以主观和象征性表现为主:这样做的目的是突出吉祥和避害的功能。民间艺术多用火红热烈的暖色调,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如脸谱中固定的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包公和朱砂色的打鬼钟馗形象,都是主观化的色彩表现手段。
除此外,还有取材于生活、以固定下来的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来表现约定俗成的含义的做法,也是民间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民间艺术的内容,包罗万象,是因它的发售对象为广大城乡里的劳动大众。所以取材都是农民市民喜爱的内容,例如神话故事、传奇小说、戏曲和历史故事、新闻时事、福祥喜庆之象征,或是日常的行业诸事、农耕生活等,很少有哭丧凶杀之类的不祥内容。以传统的吉祥图案为例,表现农耕生活的常见题材有:庄稼忙、女十忙(纺织)、渔家乐、耕读图、荷亭采莲、春牛图等;表现节庆习俗的常见题材有:庆赏元宵(元宵节)、十女放风筝(清明节)、龙舟竞渡(端午节)、中秋赏月(中秋节)、重阳登高(重阳节)、大过新年等;表现人生礼仪的常见题材有:贺生贵子、祝贺新婚、祝福拜寿等等。还有反映现实生活的常见题材有:闹学堂、山海关大战、京城百姓抢当铺、上海火车站、女子学堂、美女骑车、三百六十行、打拳卖艺登坛跑马等等。这些题材作品对世俗生活的描述,可以说是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写真,更多的是表现教子成名、状元及第、共乐升平、戏出故事、吉祥如意等求吉纳祥题材的作品。一些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新生事物的作品,也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忠实记录,这在文人画和宫廷艺术中是难得一见的。
民间艺术的色彩不同于文人艺术、宫廷艺术。它不采用西方绘画的条件色和中国传统的固有色,而多用原色。多用原色、少用或不用中间色也是民间艺术总的赋彩法则。其特点是对比鲜明、强烈、主观、随意、概括、象征性强,能够打破客观的物体的原有色,按照作者的主观心理和情绪来表现色彩。以下以年画为例来说明之。 民间年画的色彩继承了传统绘画尤其是工笔重彩人物画、宗教壁画的绘色方法,又吸收了传统的其他民间美术品好尚原色、艳色,明快清新的特点,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年画画面呈现的效果,一般说来,与旧历新年期间的喜庆、欢乐气氛相适宜:火红、热烈,庄重、新鲜、活泼,注重装饰趣味,不求与生活中的人物、动物、花草、鸟兽、鱼虫的本色吻合,而遵从“年画要新鲜,才能中人意”的原则。红色自古象征喜庆吉祥,年画多呈红色为主的暖色调。后来,色彩逐渐丰富,但运用得最多的仍为红、绿、黄、蓝、紫、黑等几大主色。随着地区、风俗、生活环境、风景地貌、审美观念等的差异,年画的色彩又出现不同的地方风格。
杨柳青年画多用间色,色调柔和、典雅、清丽,最多时达到十几个颜色。“开脸”法的采用,使仕女、娃娃的形象粉嫩鲜酥。武强、山东、陕西等地农民自己制作的年画,色板少,色块整,色彩强烈,对比效果更为鲜明。各地根据本地区出产颜料的条件,在年画作品中采用不同的色系,使地方特色更加明显。福建漳州盛产漳丹,画面多以红色打底;广东盛产银株,画中多用“铜衬”、“纸写”等剪纸手法,有金裹银嵌的效果。还有的地方用苏木红、藤黄等植物颜料,和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种种不同的风格皆源自地方生产习俗之需要,以及为取色之方便。
民间对色彩的运用,颇为讲究,画诀中有大量关于色彩的口诀,如“软靠硬,色不楞”,“黑靠紫,臭狗屎”,“红靠黄,亮晃晃,精青绿、人品细,红忌紫,紫怕黄,黄喜绿,绿爱红”等,同是妇女,也要随年龄的变化,改换衣服颜色,“女红、妇黄、寡青、老祸”。年画色彩不法自然色,不尚固有色,随心所欲,“新鲜就中”的随意赋彩特点,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象性。它与年画的造型实质相契合,形色相生,具有浓郁的浪漫气息。 民间艺术不是单纯描绘现实的,更主要地是寄托未来的。所以对未来的期盼,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使民间艺术作品中充满了迎祥纳福、趋利避害的题材。我们常见的吉祥内容主要有:麒麟降瑞、天赐黄金、财神叫门、五子登科、丰年吉庆、连中三元、马上封侯、富贵荣华、五谷丰登、蟾宫折桂、状元游街、发福生财、年年有余、龙凤呈祥、四季平安、吹箫引凤、万象回春、福寿双全、福寿康宁、人财两旺、金玉满堂等等。
这些内容的表现在手法上往往是借助一些同音或谐音的字或符号、动植物形象的象征意义等来表达其中的吉祥寓意,如“金玉满堂”的表现,常画多条金鱼,代表富裕。同时,鱼还是多子的象征,是爱情的象征。又如凤穿牡丹,预示富贵和吉祥,凤是鸟中之王,是仁德的化身,也是王权的象征。牡丹是富贵花,代表财富和高贵。寿桃则是长寿的象征,猴子骑在马上,则表示马上就要封王侯了。蝴蝶和猫在一个画面则象征长寿(猫蝶谐音耄耋,古代80岁称为耄耋),等等。这类充满寓意的表现手法俯拾即是。 变形夸张是民间艺术最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它带有极强的主观意识,不是按自然物象的结构、比例,而是依从主观知觉进行描绘。以传统年画中的武将门神为例,其造型在人体结构、比例关系上没有解剖、透视可言,人物造型是横扩短缩的变形,面部五官也是传神写意的夸张。这种变形夸张不是依据自然实体,而是服从于驱邪避鬼、镇宅撤凶功能和对于神祗的崇拜心理需要,唯其面目狰狞,形象凶悍,方能拒鬼祟于门外,才能与其传说中的功能和人们对它的认知形象相吻合。来自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也具有这种概括夸张,取意传神的倾向。这主要是由于“门神”所具有的驱邪逐魔之功能使然。画诀中就有“将无项,女无肩”、“武人一张弓”的说法。这种夸张的描绘固然是长期经验的总结,但更是长久以来积淀的对“武将”的认知结果在绘画中的表现。意象的夸张变形打破了比例透视关系,呈现出“原始造型法”的意趣,使人物造型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夸张变形表现鲜明的还有黔东南苗族刺绣,其图案中大量造型古朴、形象奇特的人兽合体、人与植物合体、动物合体的形象,给人以原始神秘的感觉,其中蕴涵着苗族远古文化的底韵,也是人类远古文化特征的表证,这种原始的原生态的文化基因一直活在苗族的服饰刺绣中,并继续延续着神话时代的文化内涵。
其他如民间剪纸、粗瓷、木偶、面具艺术等也充满了变形和夸张的艺术表现。 民间艺术终归是以表现人物为主的,其造型等形式因素亦是指人物而言。它的造型手段采用的是传统绘画的线条形式,如“十八描”中的兰叶描、钉头鼠尾描、流云描、铁线描、游丝描等。线条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也是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段和艺术语言,它不同于西方绘画之在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用线条来表现两个体面的相交会处的视觉状态,所以,给人的感觉是去掉了细节和繁复,而重视筋骨和要害,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写意”。如年画,它的人物造型不同于西方的体面表现法,与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亦有所不同,它属于主观意象派,即具有强烈的主观倾向的概括综合、写意传神特点,同时又兼有“原始造型法”的遗韵。如求整求全,单摆浮搁,互不遮挡。年画中人物的造型,对主要部位,如脸部,力求作全正面的描绘,人物的表现手法也是单纯的线条。在立体的塑作类造型中,民间艺术多以团块感的结构出现,不繁复,不修饰,甚至有的只在上面略微勾勒,就完成了人物或动物等造型。这种单纯简朴的手法,与民间艺术天真率性的本质是完全一致的。
H. 怎么画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小学生作品
民间美术品种极为丰富,既有供玩赏用的造型艺术,又有衣食住行中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又与民俗、宗教及其他民间文艺存在密切关系,形成多种分类法:
①绘画。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漆画、灯笼画、扇面画等。
②雕塑。包括彩塑(寺观彩塑、小
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 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
③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及综合材料所制玩具等。
④染织刺绣。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 挑花、补花等。
⑤服饰。包括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
⑥家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 木器、竹器、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带有装饰及艺术价值者等。
⑦戏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
⑧剪纸。包括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
⑨纸扎灯彩。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
⑩编织。包括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 棕编、纸编等。
I.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最少两个)有简介(100字的)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朔到公元6世纪。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中国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
J. 巜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课题怎么画
大理石工艺,土家族黄杨木雕,竹工艺,剪纸,麦秆画,油画,刺绣,鱼皮衣。内容气韵生动起来,漆器陶器,玉器工艺,皮革处理,砚石工艺,银,装饰品,拓真画,瓷器,风筝,由陶瓷,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每天的日常活动中国民间艺术工艺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木材,灯饰,粘土,织物,纸编画。这些民间艺术广泛,生动有趣。 大多数的手工艺和民间传说,铅笔屑画,唐卡,长寿健康,多财富,子孙的民俗节庆,传统的宗教和民族饰品,运气好的话,丽江木雕,桦树皮工艺,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