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东西方艺术的差异是什么
东西方艺术的差异主要有:中国传统艺术是写意的。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大多是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绘画多写意,音乐重感受,书法写胸臆,舞蹈讲合一;西方古典艺术是写实的。注重的是对自然的重现,反映的大多是自然的真实情况或运行理论。绘画多写实,音乐重和鸣,舞蹈表情绪。
东西方艺术的差异与中西哲学的差异有关。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以中庸谦和为主,把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推向极致;西方哲学主要是来源于希腊的数学和几何的逻辑思维,重视对事物的客观认识,概念化推理演绎剖析事物,推崇物我对立。所以,中国艺术以含蓄的手法来表现自己,西方艺术多以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自己。
⑵ 关于身边艺术的资料
1、音乐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英名称:music;法文名称: musique;意大利文:musica)。
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粗略的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等。
在艺术类型中,音乐具有抽象性,音乐从历史发展上可分为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东方以中国汉族音乐为首的中国古代理论基础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声音阶为主。
音乐让人赏心悦目,并为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音乐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我们通过音乐来抒发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的很多情绪得到释放。
2、舞蹈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
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
中国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舞蹈,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
3、摄影
摄像的行为主体是拍摄者、被拍对象及摄像器材,以被拍的对象为基准调焦,将画面记录于摄像器材。摄取画面的操作过程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
摄像技巧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镜头的组合--淡出、淡入、切换及叠化等。在起幅的广角阶段和落幅的长焦阶段以及变动镜头焦距或移动机位,始终使镜头画面框架对准被拍对象进行拍摄。
4、影视
影视是以拷贝、磁带、胶片、存储器等为载体,以银幕、屏幕放映为目的,从而实现视觉与听觉综合观赏的艺术形式,是现代艺术的综合形态,包含了电影、电视剧、节目、动画等内容。
5、戏剧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
⑶ 文学形象怎么写
文学形象的特点 1、间接性(与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相比) 间接性是指,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它只能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可能间接地被感知。 所谓可感性,就是具有在感觉上能把握到的特性。文学是描绘感性现象或抒发由感性现象激起的情感,因此无论是描绘型的,还是抒发型的文学形象,无论是人物还是情景,亦或作品的整个艺术画面,通过文学语言的媒介,以及读者的"意会",都能呈现出可感性。与造型艺术相比: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因此不可能具有强烈的直观性;但却又能从多方面多侧面来揭示形象的丰富内容,从而给欣赏者提供进行想象和再创造的广阔天地。另外,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可给人一种审美的距离感。 2、心象性 文学形象具有心象性,是指人们在接受文学形象时的心理活动其实是一种和语言密切相关的表象运动。 文学可以将本身不具形体、难以捕捉的心理活动――某种情绪、情感、思绪、感受――转化为人能够感知的艺术形象,即一种心象性的文学形象。 心象性的文学形象在诗歌中经常出现。 心象性形象不仅见于个别诗句,整首诗所展现的就是一个心象性的文学形象。 在现代叙事作品中,心象性形象也开始日益增多,许多现代小说家明确表示创造心象形象是他们追求。 3、概括性 所谓文学形象的概括性,是指形象具有传达丰富的内在意蕴的功能。 首先,通过个别概括一般,通过偶然表现必然。 其次,文学形象的概括性还表现为某种感情、某种精神境界、某种道理。 再次,有的形象仅为表达一种如黑格尔说的"生气"、"灵魂"、"精神"而存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称这种形象的概括方式为"传神"。 此外,文学形象的概括性还表现为能传达难以言说的事物和境界。
⑷ 刘万鸣国画作品
《中国画论》(15万字)、《刘万鸣画集》、《砚边寄语——刘万鸣作品集》、《刘万鸣作品集》、《中国当代画家个案研究——刘万鸣花鸟走兽》、《水墨精神——刘万鸣画集》、《当代名家——刘万鸣花鸟走兽》、《工笔草虫画法》、第八届全国美展(第八届全国美展天津展区)、第九届全国美展(江苏·南京美术馆)、首届全国国画家学术邀请展(河南美术馆)、水墨心象展(中国画研究院美术馆)、中日水墨交流展(日本·大阪)、中韩水墨交流展(韩国·汉城)、实力派作品展(山东·威海博物馆)、天津实力派作品展(天津艺术博物馆)、中法文化交流展(法国·巴黎)、南北花鸟画学术交流展(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美术馆)、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双年展——中国中青年艺术家精品展(北京世纪坛)、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美术馆、威海博物馆)、水墨新象中国画邀请展(山东·青岛)、文轩画廊推荐画家被评为2006年最具升值潜力的中国画家之一。
部分获奖及参展作品
《碧空无际》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获铜奖,(中国美术馆收藏)、第十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天津展区,获银奖(天津美术展览馆)、第十届全国美展插图展天津展区,获银奖(天津美术展览馆)、《宋词意系列》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江苏·南京美术展览馆)、《静观自然》入选天津市第五届青年美展,获金奖(天津美术馆)、《秋林逸气》入选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大展,获铜奖(中国美术馆)、《浩然天地间》入选纪念毛泽东文艺座谈会5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获铜奖(天津展览馆)、《禅佛人物》入选全国佛教人物画大展,获优秀奖(中国美术馆)、《秋林》入选中国书画名家大展,获铜奖(云南·昆明)、《逸气图》入选世纪情·中国画大展,获铜奖(深圳博物馆)、《猿》入选新世纪中国画大展,获优秀奖。
//www.lianjie114.net/pic_d058ccbf6c81800ad1f260ceb63533fa838b47df?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⑸ "心象花"出现在哪个朝代
“心象花”亦称“文人花”,源于五代、元朝,因政治混乱,外族入侵,致使文人雅士寻求归隐,并借草木宣泄胸中逸气,借以称名;野花野草信手拈来,不拘形式,随意、不讲技巧,直以真性情与大自然对话―“常念秋草之含悲,惊瞥寒冬之方临”。
五代时期南唐元宗李璟在《摊破浣溪沙》中触景伤情:“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樵悴,不堪看”,看败荷随风飘零间,叹韶光老去,风华已褪,谁堪怜?至情至性,可歌可泣。政治的动荡不安,反而演化开启了中国插花艺术“心象花”的风貌。
世间无常,但万物有情,生命有欢乐、有苦难,有病痛、挫折、不平、无奈、有得有失,因个人际遇不同,故又借诗词、书画、花草等来象征人品的净洁:兰如君子,菊显高洁,竹表正直、气节,梅示坚毅、风骨,荷出污泥而不染,松柏孤挺而不屈。文人与行者最大差别是在取舍体悟之间,身处同“境”,另生性情。文人对景述情,丰富了自身的心灵,也汇集成了中国历代丰厚的艺术宝藏。无限的吟咏中,面对花草可解忧、述情,任凭是溘游旷野的挥洒,亦许是深夜相逢的谈心。
⑹ 艺术包括哪几大类
⑺ 美术欣赏的类型有哪几种请自述一幅中国美术作品,一幅西方美术作品进行比较
东西方艺术文化的差别,不但存在与音乐文化之中,也存在与美术文化之
中。同时,在各自的音乐文化和美术文化之间,可以发现艺术思维的共同点。关于东
西方美术构思和艺术手法的差异,美术界向有中国画是“散点视”而西洋画是“焦点
视”、中国画“写意”而西洋画“写实”的说法。“焦点透视原理”是客体“镜象”
的产物,重在立体,可以说是西洋几何学在美术领域的应用,与西方的理性主义的精
微观察相一致。“散点意合原理”是主体“心象”的产物,重在印象,可以说是中国
神韵说在美术领域的再现,与中国悟性主义的意会感受相一致。美术与音乐的焦点和
散点有相通之处。西洋画的写实技法,与屈折语类型的结构精密与语法的逻辑分析一
致,又与其派生的理性科学思维模式同构;中国书画的务虚手法,与词根语类型的结
构简约与语义的虚灵感受一致,又与其派生的悟性技艺思维模式一致。西方以油画与
雕塑的维妙维肖将“镜象艺术”推到极至;中国以水墨画与草书的了了几笔将“心象
艺术”发展到顶。西方的绘画从19世纪的印象主义,经后印象主义发展成20世纪层出
不穷的野兽派、超现实主义等。这些“非理性主义”艺术,高扬否定传统的大旗,不
再追求客体的逼真,而是采取形体变形、光色变化、时空叠置等手法表现个人感受的
印象流,才实现了从“镜象”到“心象”艺术的转变。通过以上东西方音乐与美术艺
术文化的对比分析,似乎可以总结:中国人传统艺术思维的特征为单式连锁性思维和
心象艺术风格,西方传统艺术思维的特征为复式综合性思维和镜象艺术风格。
⑻ 少儿美术教育的目的
少儿美术教育的目的
少儿美术教育的目的,少儿美术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为孩子进行少儿美术培训有着一定的意义,这样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下面为大家介绍少儿美术教育的目的。
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培养小画家
儿童绘画训练与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在画外所获得的那些东西,例如绘画可以使人获得内心平衡和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的作用;绘画有助于完成视力和动作的发展,促使儿童认知能力的成长;绘画可以帮助儿童培养坚韧精神等等。
换句话说,儿童绘画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小画家,而是通过绘画能力的训练培养人的智能和悟性。当然,有绘画天赋和潜能的儿童经过科学方式的教育引导后,有一部分会成为艺术家,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少儿美术素质教育应该如何开展?
少儿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不是艺术精英教育。教师应更多地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在轻松愉快中发挥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儿童大都有绘画的潜能,并非少数儿童独有的能力。因此,儿童不需要教他们怎么画,而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自己画。
每个孩子都有绘画潜力
每个孩子都有绘画潜力,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如果忽视其发展规律,向其灌输绘画技巧,反而有碍孩子发展。
“美术不是提高人的技能,你看低了,而是提高他的人文素养,提高他的艺术修养。人需要吃饭,需要物质生活,另一半是精神生活,美术的`作用在这儿。”
“绘画潜力”理论。美国美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德的研究发现,儿童在10岁前,他的绘画能力是儿童的潜在能力,与智力、认知能力同步发展。人具备创造视觉语言符号表达心象的潜能,绘画并不是少数“天才”独有的能力,绘画能力随人的认识和知觉发展自然向前发展,确实不是靠学习绘画技能提高的。“发现学习”理论。美国当代着名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主动进入对感觉事物进行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而且是主动学习、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由此看来,儿童也是发现者,具有自发学习的能力。“启发教育”理论。杨景芝教授认为,启发是培养孩子能力的催化齐,在教孩子学画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孩子去注意、去思考,他们就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少儿美术培训的8个好处
发展感知能力。
画画主要通过视觉和触觉感受进行,感觉是人发展认识的前提,儿童的认知能力大多依靠形象思维获得。因此,发展感官,促进智力发展是画画不可替代的优势。
培养丰富的情感。
情感是学习的动力,画画有利于孩子情感宣泄,使身心发展得到平衡。同时,美育又能陶冶情操,使孩子情感境界得到升华。艺术能使人充实和完美。
培养创造意识。
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未来社会的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心理品质,画画通过创作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力,周密的思考与计划能力,独特、流畅与变通能力。
发展思维能力。
孩子通过观察进行的视觉思维,是孩子早期的思维活动,他们通过创造视觉符号表现认识,发展智慧,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促进逻辑思维发展。艺术活动可以激发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
促进个性发展。
没有个性就没有真正的艺术创造。美术创造活动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培养自尊、自律、合作动机和自我激励的品质,培养自主意识和主动精神。
提高运用媒材、技术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
画画以动手操作为特征,新的媒材、技术不仅容易引起兴趣,而且可以培养探索学习的习惯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新的可能和途径。
培养丰厚的文化修养。
通过欣赏活动开拓文化视野,了解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了解艺术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学习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思维技能,提高审美感受力和判断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画画是一种综合性教育,它通过感性与理性,动脑与动手、艺术和科技、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方方面面,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少儿美术培训机构环境营造的原则
第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色彩的搭配运用。
有一门专门的理论叫做色彩心理学,这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我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也能够深刻感受到,色彩对心理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色彩在环境设计领域不仅仅决定着美观与否,同时还会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相应的影响。
一般来说,代表明亮的、温暖的、鲜艳的、快乐的、娇美的、柔软的、生动活泼的、纯真的等色彩都是儿童喜欢的。比如温暖的橙色,饱和度比较低的红色,黄色,粉红,纯度高的蓝色、绿色等,还有另外一些不强烈的中性色彩,如紫色绿色也是合适的;那些带有低沉的灰暗的稳重的感觉的色彩一般不适合儿童。
适合孩子的色彩组合——生动、活泼、俏皮。如玫瑰红粉色与蓝、蓝绿色相配效果很好。蓝色和粉色相配不会显得太刺眼。色彩的搭配是一门深厚的学问,总而言之,最好能够通过色彩给予儿童带来一种积极向上、乐观活泼的心理暗示,最好再配以明亮的灯光,宽敞的空间,让孩子在其间获得一种舒适的体验。
第二点就是作品展览墙的设计。
在少儿美术培训机构当中,作品展览墙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能够展示机构的教学成果,其次也能起到一种美化环境、增添艺术感的作用。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整齐有序地张贴在作品展览墙上,自然而然就会起到一种鼓励的作用,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创作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并且孩子们其实是非常乐意向他人分享自己的创作的。
在张贴作品的时候,要注意作品的有序排列,最好将相同题材、形式相近的作品张贴在一起,有助于达成风格的统一,不至于显得太过杂乱无章,有条件的话可以对作品进行装裱,能够显着地提升作品的美观度。
除了孩子们自己的作品之外,还可以张贴一些大师作品的复制画,一方面能让人感受到机构浓郁的艺术氛围与艺术修养,其次也能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对大师的作品有一定的了解与认知。
第三点我想谈一谈机构内部的陈设。
一些充满艺术感与趣味性的小装饰品对于一家少儿美术培训机构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孩子们的天性决定了他们非常喜欢这样的小工艺品,其实也能让机构的环境看起来更活泼、更具有亲和力。
对于装饰品的选择来讲,最好也是最方便的方式就是选择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我们都知道小孩喜欢看动画片,喜欢英雄人物,喜欢流行元素,在机构内部加入这些他们喜欢的形象,能让他们感觉到非常亲切,每次来上课,就好像回家了一样,他们会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