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广西百色隆林县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
只看见百色的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百色,也被称之为"鹅城",并不是因为百色喂养的鹅多,称作"鹅城"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为百色的地形图形状特别象一只展翅高飞的天鹅。第二是因为一个流传很广的关于两只鹅的传说。说的以前在右江边上住着一户人家,只有一对年迈的公婆,无儿无女。两公婆喂养了两只白鹅,喂了两年多了,不知什么原因,也不见下蛋。但这两只鹅好象通了人性一样,经常围在两公婆身边,象两公婆的孩子一样,为老人排解许多孤独。所以,日子久了,两公婆对这两只不会下蛋的白鹅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后来,两公婆因为大病一场,除了把所有田地卖掉以外,还欠了地主老财一大笔债。病好后,因年迈体弱,又没了田地,便没能力偿还借债,所以,便遭到地主老财的天天威逼。无奈之下,两公婆一起跳江自杀。就在两公婆沉入江底的时候,奇迹出现了,他们喂养的那两只不会下蛋的鹅,把他们救了出来,而且开口说话了:"回家吧,把我们的蛋拿去卖了,安度晚年吧!"。两公婆半信半疑地回到家,只见鹅窝里整整齐齐地放着十几个金光闪闪的金蛋,两公婆还了债,又收养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女孩作干女儿,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❷ 跳坡节的节日起源
跳坡节的由来
跳坡节是苗族人民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其由来有多种说法,在隆林民间大致有下面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相传大约600—800年前苗家祖先“杨搂”(杨老郎),率众家族从中原到贵州,跨越红河到达现今隆林县境内定居,由于当时圩场少,杨搂老人便创办了圩场给人们做生意。但逢过年过节青年人无处玩乐,“杨搂”又才创办坡场供大家相互来往,结交朋友,进行娱乐。
另一种说法是:自从中原浪迹到隆林县境内定居,因苗家人大都居住在山坡上,吃在山坡上,乐在山坡上,与山坡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每年春节便三五成群在这个坡或那个丫口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跳坡的习俗。后来,有些向世人施行善心以求得祖宗赐给贵子的人家才把“坡”搬到平地上来,所以现在才在平地“跳坡”。民间能创办坡场的人大都是无女无儿或是有女无儿的人家。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所以各地苗族不断组织新坡场。在坡场的中心树立一根笔直,高两丈多的木杆就是坡场的标志!
再一种说法是:跳坡节是古代苗族聚会议事活动的演变。最初跳坡节其功能并非单纯娱乐,更重要还在于聚族商议决定族人命运的大事,而决定族人命运的事情多为战争和迁徙。因此,自发或有组织地集中各支系,联络各村寨族人,以求共同行动,不仅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也是很必要的事情。在苗族的诸多节日中,有的是农事,有的是家庭(宗族)节日,这些节日规模较小,影响较小,唯独跳坡节是大规模、大容量、区域性的节日,影响大。现在无论是哪个坡场,从四面八方来“赶坡”的人,有的是跨区域、远距离的,甚至是背着行李,带着盘餐费用,不辞辛劳而来的,这种现象在其他民族中是少有的,其情景实在感人。如果古代不存在过族人为了共同利益或行动,从各路汇合一起的情景,恐怕不会有沿袭至今的跳坡节,也不会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从象征意义上看,现在坡场中的“坡父”(苗语txivtoj)、“坡母”(苗语niamtoj)指古代主持族人聚会议事的首领,爬坡杆比赛即为古代族人选拔勇士的活动。
从众多的说法中,可以断定,这后一种说法才是“跳坡节”的真正由来
❸ 布依戏的剧种简史
流行于贵州省黔南、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盘江流域红水河布依族聚居地区。这个地区隔江就是广西的田林、隆林等县。约在清代末叶,壮剧艺术由这一地区传入,布依族受其影响,用布依族语演唱布依族的乐曲,在八音坐弹、板凳戏、土戏布依彩调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形成。
据说布依戏有近200年历史。200年之前,安顺地区就流行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因其最初演出是在平地上表演,故曰“地戏”。安顺地区有“黔之腹、滇这喉”之称,不少村寨叫屯、堡、哨、卫、所、营,而地戏恰好出现在此地。
他们先在军营中演唱,随着军营的扩展,移民的增加,地戏由屯军和移民传到贵州其他地区,自然也传到了布依地区。布依族接受了地戏演出形式,只是在演唱时使用的是本民族语言,融进了本民族的音乐。为了适合布依族的需要,脸壳后来改成粉墨勾脸,演出剧目增加了文戏,这些文戏有汉族戏曲移植过来的,也有从流传的布依族叙事诗改编过来的,无论是移值的还是改编的,都突出了布依族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如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布依戏《祝英台》,是根据布依族叙事诗歌改编的,情节虽与梁祝故事相同,但人物都是布依族的,读书地点也移到了贵阳。江浙小曲变成布依族的山歌。
布依戏中还有一种“布依彩调”与广西壮族彩调“板凳戏”有着渊源关系。布依族集居地区之一的黔南与桂北仅一水之隔,在清干隆前流传在广西、西林、隆林、百色、凌云、乐业、田林、旧州一带的彩调“板凳戏”接受了湖南“花鼓戏”和桂戏影响,逐渐由歌舞演唱形式变成了戏曲化的演出。
2006年5月20日,布依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传说
传说地戏是明初洪武年间江南一带调至黔镇守的屯军、屯民带来的。据史书记载洪武14年(1381年),朱元璋的大明王朝为了扫清盘踞在云贵一带元朝梁王,开辟和安定西南疆土,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沐英、蓝玉为副将军率30万大军远征云南。云南平定后,又于洪武21年前后从江南移民云贵屯田戌边。这些屯军、屯民从南方家乡带来的戏曲,受军队征战之风影响,不演才子佳人、剑客侠盗、清官公案之类的剧目,而偏重于历朝征战英雄故事,剧目多为历代忠君卫国的英雄人物,如 《三国》、《薛仁贵》、《杨家将》、《岳飞传》、《大明英烈传》等。所以打斗场面多、舞蹈动作幅度大、演出火爆。为更方便地分出忠奸、正邪、及显示人物身份、年龄、性格等,演员面部蒙上青纱、戴上脸壳。脸壳也叫脸子,属戏曲面具一类,用丁木或白杨木所雕,然后涂上颜色和油料,表现出民间传说中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三国中关羽涂红色,张飞涂 黑色,周瑜涂白色。
❹ 壮剧是壮族人特有的戏剧,主要有哪些剧目呢
壮剧是壮族戏曲剧种的统称。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一带。壮剧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在发展过程中,有的也曾受到汉族民间艺术和戏曲的影响。因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和流行地区不同,壮剧分为广西的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和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
❺ 五十六个民族中,哪个民族中有剧种
1 、藏剧
藏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西藏,用藏语演唱。过去多在广场演出,有戴面具和化妆两种演法。一般认为产生于14世纪,成熟于17世纪。演出分“顿”、“雄”、“扎西”三部分,连台演出,穿插歌舞。唱时有帮腔,伴奏主要用皮鼓、铜钹等。曲调有20多种,大致可归为达仁、教鲁、达通、当罗四类(见彩图)。舞蹈分顿达、切冷、恰白、格切、德东、波尔钦六种节拍和动作。传统剧目以《文成公主》、《诺桑王子》、《朗萨姑娘》、《卓娃桑姆》等较着名 。
2、白剧
原名“吹吹腔”,白族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省西部的云龙、洱源、鹤庆、大理等县的白族居住地区。清干隆年间已有演出,光绪年间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吸收“大本曲”一些曲调后,始改用今名。有严格的角色行当和程式化的动作。语言一般是一半汉语一半白语。有50多种唱腔,唱词多采用白族民歌的“山花体”。伴奏主要用唢呐、鼓、钹、锣等。脸谱丰富且有特色。剧目有《血汗衫》、《牟伽陀开辟鹤庆》等。
3、壮剧
壮族戏曲剧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和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一带。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有“师公戏”、 “隆林壮剧”、“田林壮剧”、“德保壮剧”、“云南富宁壮剧”(土戏)、“广南壮剧”(沙剧)等。以其语言、音乐唱腔和流行区域不同,一般又分为北路壮剧和南路壮剧两种。北路的主要唱腔有 “正调”、“平调”。传统剧目有《卜牙》、《文龙与肖民》、《侬智高》等。南路的主要唱腔有“平板”、“采花调”、“马隘调”。主要剧目有《解白》、《百鸟衣》等。云南的壮剧与北路壮剧大致相同。
4 、侗剧
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侗族居住地区。系由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和“摆古”于清嘉庆、道光年间逐渐采用舞台演唱形式发展而成。传统剧目取材于侗族、汉族民间故事。曲调有“平调”、 “哭板”、“仙腔”等。主要伴奏乐器有二胡、铃、锣、钹、鼓、琵琶和牛腿琴。剧目以《珠郎娘媄》较着名。
5、傣剧
傣族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傣族聚居地区。一般认为形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渊源于傣族民歌和“双白马”等民间歌舞。腔调基本为徽调式和羽调式。伴奏主要用二胡、象脚鼓、葫芦笙等。主要剧目有《千瓣莲花》、《红莲宝》等。
6、苗剧
苗族戏曲剧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形成于湖南西部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以苗族民歌“高腔”、“平腔”和巫师音乐为主要唱腔。表演采用一些苗族武术、巫师舞蹈及苗族鼓舞的步法。伴奏偶用木叶、笛子或唢呐。剧目有《谎江山》、《团结灭妖》、《龙宫三姐》等。
7、彝剧
彝族戏曲剧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形成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大姚县。主要腔调有梅葛调、马莫喏、多西调等,并吸收了彝族民间的生活小调、舞曲和乐曲。伴奏主要用芦笙、笛子、唢呐和月琴。剧目以《半夜羊叫》、《曼嫫与玛若》较有名。
8、布依戏
布依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兴义布依族居住区。清同治、光绪年间形成。曲调有长调、官扮调、二黄、二六等。乐器有尖子胡琴、朴子胡琴、短箫,兼用大锣、大钹等。剧目多取材于汉族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9 、毛南戏
毛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广西境内毛南族居住区。相传有百余年历史。表演时载歌载舞,有简单的行当划分。唱腔分腔、板、调三类,大部分来自民歌。伴奏乐器有蜂鼓、大鼓、小鼓、铜鼓、铙和钹。主要剧目有《鲁班仙》、《莫一大王》、《谭三娘》等。
此外,在新疆地区有用维吾尔语言演唱的歌剧和穿插民族歌舞的话剧。在内蒙古地区有用蒙古语演唱的“二人台”、话剧、歌剧以及蒙古族舞剧。在东北地区有以满族“八角鼓”为基础演唱的小戏。
❻ 哪儿的春节习俗最有趣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着《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 “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着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着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❼ 壮族乐器有哪些
1,蜂鼓
蜂鼓,因鼓身其形似蜂而得名。是壮族、瑶族和毛南族混合击膜鸣乐器。又以横置腹前演奏而有横鼓之称。壮族还称岳鼓。瑶语称勐啯、如叨。毛南族称长鼓。此外,还有腰鼓、瓦鼓 、黄泥鼓之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
2,天琴
天琴是壮族人(布偏与布岱支系)使用的弹拨类弦鸣乐器。壮语称鼎叮(壮文:den,越南文:then),由乐器发声谐音而得名。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圆润明亮,常用于独奏或为歌、舞伴奏,深受偏人喜爱。
3,马骨胡
马骨胡,壮族拉弦乐器。壮族称冉督、冉列。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隆林、田林、百色、靖西、德保一带和云南、湖南等省壮族地区。
4,铜锣
明、清时期,锣被广泛的应用于戏曲音乐、舞蹈音乐和传统吹打乐当中。据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记载,当时的戏曲歌舞中就用到了云锣、小锣、汤锣和大锣等等。
5,铜鼓
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是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铜鼓是中国古代悠久而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国少数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征,它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之珍藏。
❽ 广西隆林县属于哪个市
隆林各族自治县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位于百色市西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东与田林县相连,南与西林县接壤,北与贵州省兴义市毗邻。
民族节庆
跳坡节(苗族)
跳坡节是隆林县苗族居民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民间传统节日。时间是从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起至十五元霄节止。跳坡地点民间自有约定俗成,即每日跳一个坡场地轮换着。
火把节(彝族)
“火把节”其意就是燃着火把,围着篝火过节。农历6月24日是彝族火把节,每年这一天,彝族居民都身着民族盛装,共同欢度节日,节期3天。佳节前,各家都要准备好丰富的美品佳肴,供节日里享用和招待亲朋好友。节日期间活动白天主要有打磨秋、抹黑脸、赛马、斗牛、摔跤、踢毽子等。
尝新节(仡佬族)
尝新节又叫吃新节,是居住在隆林境内的仡佬族的一年一度中最隆重的节日。每年的夏收前后,田地里的新粮成熟了,仡佬人都要举行一次“尝新”活动。
民族习惯
“颠罗颠罗那”排歌(壮族)
“颠罗颠罗那”欢排,即排歌,是流传在南盘江上游隆林县境内壮族村寨里的一种独特的山歌形式。“颠罗颠罗那”是交际歌,是年轻人到别的寨子作客,应该寨年轻人的邀请而唱的歌。当地居民探亲访友、婚嫁和摆贺新房酒宴时,只要有年轻人就要唱排歌,特别是婚嫁酒宴必不可少。
哭嫁(高山汉族)
“哭嫁”是居住在隆林县境内高山汉民族的一种古朴奇特的婚俗。那就是谁家的女儿将要出嫁了,怎么也舍不得离开父母和兄弟姐妹,离家的前3天,就开始躲在房间里哭,俗称“哭嫁”。开始时,是一个人默默地伤心流泪,次而是发声音的呜咽与抽泣。
最后是放声地大哭,且边哭边唱念着父母的养育之恩与自己的难舍难分、不忍离去之情。新娘的哭嫁一般均有数名伴娘陪着哭的。其哭调民间均有固定的典调,且结构灵活,可以灵活地把心里要讲的话套上去,加上固有的腔调,即成“哭嫁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隆林各族自治县
❾ 壮戏的分类
壮戏,又称壮剧,是在壮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杂耍技艺的基础上形成的舞台表演艺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左江、右江流域。按表演风格的不同大体可分为南路壮戏、北路壮戏和壮师戏(即壮族师公戏,又称壮师剧)三种类型;按流行地区方言土语、音乐唱腔和戏剧种类的不同又可分为7种戏剧:即流行于靖西、德保的德靖木偶剧;流行于靖西、德保、那坡的马隘壮戏;流传于田林、凌云、乐业、百色等桂西一带的田林壮戏;流传于隆林的隆林壮戏;流传于云南文山富宁县的富宁壮戏(即富宁壮剧,又称富宁土戏)和广南壮戏;流传于武鸣、河池、宜山、邕宁、来宾、贵县等地的师公戏(即壮师戏)。 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支系沙族聚居的广南一带。原名“沙剧”,系由沙族歌舞受汉族戏曲影响发展而成。主要唱腔叫正调,女脚色起唱都带“快哥来”(意即“哥快来”)三字,男脚色起唱都带“侬阿里”(意即“妹在哪里”)三字,明显带着壮族情歌风味。其曲调比较自由,可根据剧中人物感情需要加以变化发挥。此外,还有悲调(近似“皮簧”哭头、滚板)、小调等。伴奏乐器有胡琴(比京胡细长,琴筒用牛角制成)、二胡、三弦、月琴等。打击乐器有脆鼓(竹制小鼓)、大鼓、铓锣、大锣、大小钹、大号等。剧目有根据壮族历史传说改编的《侬智高》 ,民间生活小戏《瞎子闹店》 、 《李元庆舂碓》 ,移植汉族戏曲剧目《薛平贵》 、 《金纱帕》 ,以及新创作的现代戏《万年树》 、 《曲折的水沟》等。
❿ 清代形成的少数民族戏曲有哪些
清代形成的少数民族戏曲有:
a.藏戏源于藏族古代祭神仪式和民间歌舞说唱文学,17世纪开始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发展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杂艺相结合的综合性戏剧,常常在雪顿节演出,形成规模盛大的藏戏节,流播于西藏、青海玉树、甘肃、四川甘孜等地及印度、不丹、锡金等藏族聚居地区。藏戏在流行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积累了“十三大本”保留剧目。其剧目多取材于佛经故事、历史传说,带有浓厚的宗教神话色彩,多演出于寺院、广场。
b.壮剧主要分布于壮族聚居的广西。因流行地区语音、艺术风格的差异,分为北路和南路。北路于清同治、光绪年间产生于隆林、田林一带,是在当地民歌、唱诗和坐唱“板凳戏”的基础上形成的。南路于清末产生于德保的马隘、汉隆一带,是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受提线木偶戏和邕剧影响而形成的。表演上受汉族戏曲影响较大,已形成生、旦、净、丑完备的行当体系和表演程式。此外,流行于云南省东部壮族支系土族聚居区富宁县的富宁壮剧和流行于云南省东南部壮族支系沙族聚居区广南县的广东壮剧(亦称“沙剧”),也属壮剧系统。
壮族还有一种师公戏(木脸戏),乃是在跳神仪式——师公舞的基础上形成的面具戏,以当地民歌为主要曲调,吸收粤剧等汉族戏曲的表演方法,且形成了一定的程式。
c.白剧又称吹吹腔,源于弋阳腔,清干隆年间广为流行,光绪年间出现鼎盛局面。其剧目大多从汉族戏曲中移植而来,也有一些反映本民族生活和根据本民族民间故事改编的剧目。由于有文人参与,剧本文学性强,曲调丰富。表演、行当、服饰、装扮、脸谱接近于皮黄和梆子。
d.侗戏大约在道光年间形成于贵州的黎平、榕江、从江一带,后来流播到广西的三江、湖南的通道等侗族聚居区。侗戏源于侗族的叙事大歌“嘎锦”和说唱故事“摆古”,同时也受到汉族戏曲的巨大影响。其剧目分为自编和移植两大类,唱腔则取材于各种侗歌,并吸收了一些汉族戏曲的腔调。侗戏以唱为主,动作比较简单,唯有丑角表演颇有特色。
e.傣戏于清末产生于云南省盈江县的盏西、干崖一带,后流传到潞西、瑞丽、陇川、保山、腾冲、龙陵等县的傣族聚居区。傣族文化悠久,有本族的语言、文字和丰富多彩的诗歌(包括民歌、山歌、对歌)、音乐(包括乐曲和佛曲)、舞蹈,傣戏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融汇提高而成的。早期的傣戏多系歌舞小戏,后来根据傣族民间传说和叙事诗编演出大型剧目和连台本戏。
f.布依戏的前身是布衣族曲艺“八音坐禅”,在壮剧和花灯戏影响下演变成戏曲,分为正戏和杂戏两大类。正戏念白用汉语,唱用布依语,多搬演汉族故事。杂戏的念白和唱均用布依语。此外,布依族还有地戏,俗称“跳脚戏”,是一种面具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