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么理解艺术形式有高雅低俗之分
明确地说艺术有雅俗高低之分。雅俗是指内容。高低是指形式。
先说雅俗。如何理解这种区别呢?低俗艺术趋向于动物性,高雅趋向于人性。低俗艺术刺激人的动物官能,高雅艺术刺激人的大脑。
两者不可偏废,但也不可相提并论。总体上要偏向于高雅艺术。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区别于动物。而区别于动物就需要往非动物性的方向发展。于是间接的,曲折的,抽象的,复杂的艺术就应运而生。
从人类发展历史,艺术发展规律来看都是由简单往复杂,由低俗向高雅的方向发展的。哪怕是曾经喜欢低俗文化的人,也可以看出,低俗文化欣赏久了,他也必然需要更加丰富复杂的艺术,否则就会腻歪(当然欣赏高雅艺术久了也可能需要低俗艺术来调节审美疲劳,另当别论)。
再说形式。形式没有雅俗,只有高低。 高的艺术形式特点很复杂,曲折,间接。低的艺术形式直白,简单。大体上高雅艺术用高的艺术形式,低俗艺术用低的艺术形式。但不全然。低的艺术形式也可以表达高雅艺术内容。就中国文化传统来说,戏曲原来是低的艺术,但不妨碍它表达高雅的内容。相声也是,相声、二人转同理。原来都是下里巴人的艺术,但却可以讲高雅的内容,不仅是伦理梗和屎尿屁。格律诗是高的艺术形式,但它的内容可以是七情六欲可以是屎尿屁。
其实社会中能否欣赏何种艺术类型的决定因素,往往不是内容,而是艺术形式。因为普罗大众很少有艺术形式上的训练。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欣赏不了格律诗,欣赏不了绘画和交响乐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是说交响乐和格律诗就一定会表现高雅的内容。
当然,不管高雅艺术还是低俗艺术,应该多些包容,拓宽自己的审美区间和阀值,不管高雅还是低俗,做到雅俗共赏。凡是只能欣赏低俗文化而进入不了高雅艺术的门槛,或者仅仅只能欣赏所谓“高雅”艺术而没有变化,那么可以说这两种人都是低俗的。因为从他们个人的发展角度来说,都没有发展,在原地踏步,没有变化。在人的角度来说,应该是失败的。
此外,需要提醒:常常只能欣赏低俗艺术的人应该尽量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要能够欣赏高雅艺术,而不能以艺术无雅俗来麻痹自己,为自己的低俗品味开脱,这是社会中大多数不愿承认又羞于改变的弊病;另一种就是能欣赏高雅艺术的人不可嘲笑只能欣赏低俗艺术的人,因为你一旦嘲笑他们,你在嘲笑他人的行为中获得快感,那么你的艺术欣赏实际上可能就大打折扣了,你的欣赏水平其实还是低俗的,较低层次的。因为嘲笑他人,是低俗艺术。
B. 什么是高雅艺术
高雅艺术指高尚风雅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或审美理想。
高雅艺术大多针对某一专业,大多为这一专业或生活这一领域的人所能接受并喜欢的。高雅的艺术,不一定为所有人接受。
它涵盖一定的专业知识与理解能力。高雅的艺术同样很美,只是颇有些曲高和寡的意思。高雅艺术区别于低俗艺术。将美好展示给人们观看的艺术行为艺术作品即为高雅艺术。
(2)高雅艺术作品有哪些扩展阅读:
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标志。所谓审美特性,是指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美学品质和审美价值。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结晶,是美的创造的结果。
它不仅以情动人,更以美感人,使人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享受。艺术作品中的形象由于集中、浓缩了生活中的形象美,因此比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形象更具有形而上的审美特性。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梅花形象,往往老干虬枝,横斜逸出,凌寒傲霜、迎春怒放,体现了一种老树新花、青春勃发的审美内涵,使人产生比观赏生活中的梅花更丰富的美感。
艺术作品表现生活中美的形象,使之更加突出顺畅,表现生活中的丑,同样可以化生活丑为艺术美。
艺术家在作品中,通过对生活丑的嘲讽和鞭笞,充分暴露出其丑恶的本质,引起人们对丑的厌恶与鄙视,从而去消灭丑、根除丑用以激发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向往,此时的生活丑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美学意义与价值。
譬如,以反腐倡廉为题材的艺术作品,通过对腐败现象的暴露和批判,充分揭示了社会腐朽现象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危害性、并给世人以警示,同样达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震撼力,使欣赏者获得了一种特殊的美感。
C. 高雅艺术
高雅艺术区别于低俗艺术。
将美好展示给人们观看的艺术行为艺术作品即为高雅艺术。如各类歌剧、舞剧、音乐剧、合唱演艺、书画展、摄影展、各类雕刻等等等。而现今社会一些为了博得出位而哗众取宠的所谓&行为艺术&则属于低俗艺术。一个是艺术本身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二个方面是艺术创作的难度高。
D. 《阳春白雪》是谁的作品
《阳春白雪》是晋国的乐师师旷的作品。
《阳春白雪》是古典名曲,为中国着名十大古曲之一。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的古曲。
评价
阳春白雪虽然被指高雅艺术,但古曲《阳春白雪》在很多书籍里被解题时,都称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很显然这是在“阳春白雪”四个字的字面上解题了。阳春白雪的典故和琴曲《阳春白雪》年代相隔太远,已无音乐上的关联。
E. 你认为什么是高雅艺术
高雅艺术一般具有唯美主义倾向,尽量表达纯粹艺术美。这类艺术往往是“非功利的”,并不为着某种现实的目的而存在。人们经常以“纯艺术”或“非艺术”、“雅”和“俗”、“精英”和“大众”、“高级”和“低俗”等词语来描述高雅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区别,事实上高雅艺术的最本质特点应该是“非功利性”。 高雅艺术以终极性精神探求和有一定深度的艺术尝试为基本特征,这一特征本质性地限定了高雅文艺的接受对象和消费群体不是普通大众,而是受过专业训练或具备一定艺术修养的人。
F. 茶都有什么文化是通俗文化还是高雅艺术
茶文化包括茶艺文化,茶具文化,茶精神文化等,它属于高雅的艺术。
G. 中国古代有名的古琴曲有哪些
一. 高山流水
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着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相符,但张孔山的传谱已增为九段,后琴家多据此谱演奏。
另有筝曲《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现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
二. 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是我国着名十大古曲之一。它至少在汉代已经出现。其内容向来说法不一,但一般的看法是将它与《聂政刺韩王》琴曲联系起来。《聂政刺韩王》主要是描写战国时代铸剑工匠之子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死韩王,然后自杀的悲壮故事。关于此,蔡邕《琴操》记述得较为详细。
今存《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1425年),谱中有关于“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所以古来琴曲家即把《广陵散》与《聂政刺韩王》看作是异名同曲。
据赵西尧等着《三国文化概览》的描述,《广陵散》乐谱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正声以前主要是表现对聂政不幸命运的同情;正声之后则表现对聂政壮烈事迹的歌颂与赞扬。正声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着重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划了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全曲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音调的交织、起伏和发展、变化。一个是见于“正声”第二段的正声主调,
另一个是先出现在大序尾声的乱声主调。
正声主调多在乐段开始处,突出了它的主导体用。乱声主调则多用于乐段的结束,它使各种变化了的曲调归结到一个共同的音调之中,具有标志段落,统一全曲的作用。
《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或许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如此酷爱《广陵散》并对之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广陵散》在清代曾绝响一时,建国后我国着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打谱,使这首奇妙绝伦的古琴曲音乐又回到了人间。
近代琴学家杨时百,在其所编《琴学丛书》的《琴镜》中就认为此曲源于河间杂曲《聂政剌韩王曲》。
“广陵”是扬州的古称,“散”是操、引乐曲的意思,《广陵散》的标题说明这是一首流行于古代广陵地区的琴曲。这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它萌芽于秦、汉时期,其名称记载最早见于魏应璩《与刘孔才书》:“听广陵之清散”。到魏、晋时期它已逐渐成形定稿。随后曾一度流失,后人在明代宫廷的《神奇秘谱》中发现它,再重新整理,才有了我们现在听到的《广陵散》。
三. 渔樵问答
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30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有歌词。现存谱初见于明代。
渔樵问答曲谱最早见于《杏庄太音续谱》(明萧鸾撰于1560年):“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此曲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音乐形象生动,精确。
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正如《琴学初津》中所述:“《渔樵问答》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矣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乐曲开始曲调悠然自得,表现出一种飘逸洒脱的格调,上下句的呼应造成渔樵对答的情趣。主题音调的变化发展,并不断加入新的音调,加之滚拂技法的使用,至第7段形成高潮。刻划出隐士豪放无羁,潇洒自得的情状。其中运用泼刺和三弹的技法造成的强烈音响,应和着切分的节奏,使人感到高山巍巍,樵夫咚咚的斧伐声。第1段末呈现的主题音调经过移位,变化重复贯穿于全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曲有一定的隐逸色彩,能引起人们对渔樵生活的向往,但此曲的内中深意,应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及‘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兴亡得失这一千载厚重话题,被渔父、樵子的一席对话解构于无形,这才是乐曲的主旨所在。历史上最有名的‘渔’的代表是东汉的严子陵,早年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刘秀很赏识他。刘秀当了皇帝后多次请他做官,都被他拒绝。严子陵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历史上‘樵’的代表则是汉武帝时的大臣朱买臣。朱买臣早年出身贫寒,常常上山打柴,靠卖薪度日,后妻子因忍受不了贫困而离开了他。《渔樵问答》一曲是几千年文化的沉淀。‘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尘世间万般滞重,在《渔樵问答》飘逸潇洒的旋律中烟消云散。这种境界令人叹服。
曲谱最早见于《杏庄太音续谱》(明萧鸾撰于1560年):“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此曲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音乐形象生动,精确。
现在的谱本有多种。《琴学初津》云此曲:“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由于音乐形象准确、生动,因此近几百年来在琴家中广为流传。
渔樵问答古琴词——摘自《兰田馆琴谱》
第一段
问干坤古往今来,任桑田沧海悠悠。阳鸟月兔,飞鸟难留。天高地下,渺渺虚舟。总寄身寥廓。何虑何忧。光阴如水东流,渔人樵子,不识有王侯。信乎渔人樵子,不识有王侯。这江山与我度春秋。
第二段
否泰难期,山林湖海,渔樵活计,尔与我两相依。惟有此山林湖海,渔樵活计,尔与我两相依,须富贵何为。渔兮,樵兮,一丘一壑,朝斯暮斯。樵采薪于山之颠,渔垂钓于水之滨。樵所志兮常在樵,渔所志兮常在渔。渔樵相遇两相问曰,渔之乐,其乐何如。樵之乐,其乐又何如。
第三段
试看那山水,乐趣何多,云岭与那烟波。丝纶斤斧作生涯,世事休管蹉跎。渔樵之乐,其乐又如何,指山水相与笑呵呵。叹人生功名富贵,朝成夕败,有命自天。总不如,总不如安份忘机,无荣无辱,乐趣在云巅与那烟波。相逢箕踞,相逢箕踞,拍掌浩歌,浩浩歌。江山风月,这便是我安乐窝。
第四段
晓起带月行,披星卧月眠。撒网也,扁舟系水滨,风静波平。伐木也,持斧入深林,雾散烟晴。终日安然,得鱼负薪。摧枯拉朽,巨口细鳞,卖与市中人。
第五段
花开叶落,不知世界,不记春秋。桃源流水,何处更那深幽。独坐那矶头,远岫层峦踏遍,力倦且休,此外又何求,此外又何求。又何求兮,又何求,任他野草闲花满地愁。暑往寒来春复秋,白发乱飕飕。青山绿水,相对话绸缪,乐以忘忧。婆娑岁月,尔我尽悠悠。
第六段
论古今有许多英雄,为卿为相,定伯匡王,成灵气焰,四海漾荣光,至今都已成空,尽成空。繁华凋谢,竟与草茅微贱同。荣枯胜败,显晦兴亡,时移势改,落花随水去也任流东。追思往哲,何如把钓严公,高节清风。王质得遇神仙,至今仰芳踪。世事竟如何,世事竟如何,竟如何兮竟如何。看那古往今来皆幻梦,百岁光阴过隙驹,莫问是和非。蜡社相携,杯酒足欢娱。乐我渔樵,笑弄烟霞,俯仰又何求。
第七段
今朝会遇聚谈日影移,明日重逢阴晴又未知,且随天时。惟有渔人樵子最便宜。
第八段
山兮自苍苍,水兮自茫茫。渔樵之乐,盖在乎山水之间。
四. 胡笳十八拍
《胡茄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一章为一拍,共十八章,故有此名,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她身为左贤王妻,却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不得不离开两个孩子,还乡的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
古琴曲,据传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拍”在突厥语中即为“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茄哀声之故。表现了文姬思乡、离子的凄楚和浩然怨气。现以琴曲流传最为广泛。
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双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X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写下了着名长诗《胡笳十八拍》,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着称。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诗中有:“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在琴曲中,文姬移情于声,借用胡笳善于表现思乡哀怨的乐声,融入古琴声调之中,表现出一种浩然的怨气。
现有传谱两种,一是明代《琴适》(1611年刊本)中与歌词搭配的琴歌,其词就是蔡文姬所作的同名叙事诗;一是清初《澄鉴堂琴谱》及其后各谱所载的独奏曲,后者在琴界流传较为广泛,尤以《王知斋琴谱》中的记谱最具代表性。
全曲共十八段,运用宫、征、羽三种调式,音乐的对比与发展层次分明,分两大层次,前十来拍主要倾述作者身在胡地时对故乡的思恋;后一层次则抒发出作者惜别稚子的隐痛与悲怨。
此曲全段都离不开一个“凄”字,被改编成管子独奏,用管子演奏时那种凄切哀婉的声音直直的透入人心,高则苍悠凄楚,低则深沉哀怨。
蔡文姬作的《胡笳十八拍》被郭沫若称道为“是一首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
全诗共十八段,谱作成套歌曲十八首。据郭沫若说,突厥语称“首”为“拍”,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原是琴歌,但魏晋以后逐渐演变成为两种不同的器乐曲,称《大胡笳鸣》、《小胡笳鸣》。前者即为《胡笳十八拍》的嫡传。
五. 阳春白雪
它是中国着名十大古曲之一,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阳春白雪》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
《阳春白雪》:由民间器乐曲牌仪《八板》(或《六板》)的多个变体组成的琵琶套曲。“八板头”变体的循环再现,各个《八板》变体组合在一起形成变奏的关系,后又插入了《百鸟朝凤》的新材料,因此它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结构。
《阳春白雪》流传有两种不同版板,“大阳春”和“小阳春”,《大阳春》指李芳园、沈浩初整理的十段、十二段乐谱。《小阳春》是汪昱庭所传,又名《快板阳春》,流传很广。这里介绍的是《小阳春》。
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
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征'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宋玉的结论是,'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阳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
当然宋玉与楚襄王的这番讨论的目的不是谈论歌曲本身,而是强调雅与俗的巨大差距,并为自己的才德不被世人承认而辩解。宋玉进而说'鸟有凤而鱼有鲲',自然非凡间俗物可比。宋玉说,'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最后,宋玉引出了自己的结论,即'夫圣人
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宋玉的意思是,但凡世间伟大超凡者,往往特立独行,其思想和行为往往不为普通人所理解。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中指出,《宋玉答楚王问》中明明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即有客人在郢中唱歌。而不是郢人在唱歌,更不是郢人善唱歌。沈括认为,郢中为楚国旧都,'人物猥盛',之所以和者寥寥,是由于不知道或没有听过这首歌曲。宋玉
以此自况,未免有些不讲道理。以郢人不熟悉阳春白雪这样的曲子而指责他们,这不是很荒谬么?沈括还指出,阳春白雪典故中的一些细节后来被错误的解读和传播,例如,善歌者都被称为'郢人',而原文的意思是郢人不善歌。
阳春白雪这个典故说明了不同的欣赏者之间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存在着的巨大差异。乐曲的艺术性越高,能欣赏的人就越少。不得不承认,这种差异又和欣赏者的主观趣味有很大关系,有时很难得到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正如西晋葛洪在《广譬》一书中所指出的:'观听殊
好,爱憎难同。'
对于听惯桑间濮上之曲、下里巴人之声的人,当然无法理解阳春白雪和黄钟大吕的高贵雅致。从这点来说,古今并无太大区别。今人欣赏音乐,大都是'入耳为佳,适心为快。'
'雪唱与谁和,俗情多不通。'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是不能离开'雪唱'和'俗情'的。任何音乐似乎越通俗,支持者也越众。这和今天票房收入最好的往往是流行歌曲演唱会是一个道理。当然高雅的艺术自有其价值,时代愈久,愈弥足珍贵。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毛泽东试图将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统
一
起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曾说,'就算你的是‘阳春白雪'吧,这暂时既然是少数人享用的东西,群众还是在那里唱‘下里巴人',那么,你不去提高它,只顾骂人,那就怎样骂也是空的。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
一 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 一 的问题。不统 一
,任何专门家的最高级的艺术也不免成为最狭隘的功利主义;要说这也是清高,那只是自封为清高,群众是不会批准的。'统 一
的初衷也许是好的,但在极左的年代里阳春白雪成了受批判的对象,而下里巴人也成了政治的附庸。
阳春白雪虽然被指高雅艺术,但古曲《阳春白雪》在很多书籍里被解题时,都称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很显然这是在'阳春白雪'四个字的字面上解题了。阳春白雪的典故和琴曲《阳春
白雪》年代相隔太远,已无音乐上的关联。
《阳春白雪》曲倒是很有可能与元代的散曲有关。元代杨朝英的《阳春白雪》是一本着名元代散曲集。元曲在曲韵及格律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阳春白雪》中收录的白仁甫的《驻马听》中有这样的句子,'白雪阳春,一曲西风几断肠。'可见元代已有阳春白雪这支曲子。
至于元代令人'几断肠'的《阳春白雪》曲,如何演变为今日轻快流畅的乐曲,已非大路所能参透。言犹未尽,此处且做'留白',与众友共赏析。
六. 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是一首古琴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
《平沙落雁》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谱,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立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明代称本曲为《雁落平沙》。乐谱最早刊于《古音正宗》琴谱集。《平沙落雁》的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在空际盘旋顾盼的睛景。《天闻阁琴谱》中写道:“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者也。”也有从鸿雁“回翔瞻顾之情,上下颉颃之态,翔而后集之象,惊而复起之神”,“既落则沙平水远,意适心闲,朋侣无猜,雌雄有叙”,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现在流传的多数是七段,主要的音调和音乐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基调静美,但静中有动。诸城派的《平沙》,增加了一段在固定音型陪衬下用模拟手法表现大雁飞鸣,此呼彼应的情景,形象鲜明生动,别具一格。
《平沙落雁》虽然出现较晚,却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有近百种琴谱刊载此曲。它之所以流传甚广,除了曲调流畅、动听之外,还因为它的表现手法新颖、别致,容易为听众理解。
《平沙落雁》的曲意,各种琴谱的解题不一。《古音正宗》中说此曲:“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这段解题对雁性的描写极其深刻生动。全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
七. 夕阳箫鼓
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春江花月夜》,为中国古代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着名十大古曲之一。此曲最迟在十八世纪就流传在江南一带。作者佚名。
【历史演变】
这是一首着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明清就早已流传了,该曲名最早见于清姚燮(1805~1864)的《今乐考证》。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1820年前)与吴畹卿(1875年)的手抄本,1875年前后吴畹卿抄本传谱为共6段加1尾声,无分段标题。其后各派传谱分段不一。在平湖派李芳园1895年所编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曲名《浔阳琵琶》,曲体有所扩展,共10段,其分段标题为:①夕阳箫鼓、②花蕊散回风、③关山临却月、④临水斜阳、⑤枫荻秋声、⑥巫峡千寻、⑦箫声红树里、⑧临江晚眺、⑨渔舟唱晚、⑩夕阳影里一归舟。在浦东沈浩初1929年所编的《养正轩琵琶谱》中,曲名叫《夕阳箫鼓》,其分段标题为:①回风、②却月、③临水、④登山、⑤啸嚷、⑥晚眺、⑦归舟。1923至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曲,同时根据《琵琶记》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至今犹用此名。
八. 十面埋伏
这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着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
《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行》。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
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明代王猷定《汤琵琶传》中,记有被时人称为“汤琵琶”的汤应曾弹奏《楚汉》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从这段描述可看出,汤应曾弹奏的《楚汉》与《十面埋伏》在情节及主题上一致,由此可见早在16世纪之前,此曲已在民间流传。
《楚汉》在明代嘉靖、万历前后流行一时,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爱;自公元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谱》问世以来,其后各个琵琶谱集都载有《十面》乐谱。各个版本在分段与分段标目都有所不同:《华氏谱》称《十面》,由直隶王君锡传谱,凡十三段;《李氏谱》名《淮阴平楚》,隋秦汉子作;金山周瑞清厚卿校,凡十八段;《养正轩谱》称《十面》,一名《淮阴平楚》,凡十八段;《瀛州古调》名《十面埋伏》,凡十段。
九. 汉宫秋月
汉元帝时,为了和匈奴和亲,美丽的王昭君远嫁大漠,于是有了流传千古的《汉宫秋月》。
此曲为中国着名十大古曲之一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筝曲;另一为二胡曲,由刘天华先生所传。本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二胡曲则速度缓慢,用弓细腻多变,旋律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音乐时断时续,加之各种复杂技法的运用,表现了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
《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及演奏形式,乐曲表现了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筝曲、江南丝竹等。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二胡《汉宫秋月》:由崇明派同名琵琶曲第一段移植到广东小曲,粤胡演奏,又名为《三潭印月》。1929年左右,刘天华记录了唱片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只以一把位演奏)。
蒋风之整理并演奏的《汉宫秋月》,作了很大删节以避免冗长而影响演奏效果。其速度缓慢,弓法细腻多变,旋律中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乐声时断时续,加之二胡柔和的音色,小三度绰注的运用,以及特性变徵音的多次出现,表现了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极富感染力。
江南丝竹《汉宫秋月》:采用的原为“乙字调”(A宫),由孙裕德传谱。原来沈其昌《瀛州古调》(1916年编)丝竹文曲合奏用“正宫调(G宫)。琵琶仍用乙字调弦法,降低大二度定弦,抒情委婉,抒发了古代宫女细腻深远的哀怨苦闷之情。中段运用了配器之长,各声部互相发挥,相得益彰,给人以追求与向往。最后所有乐器均以整段慢板演奏,表现出中天皓月渐渐西沉,大地归于寂静的情景。
琵琶曲《汉宫秋月》:又名《陈隋》。以歌舞形象写后宫寂寥,更显清怨抑郁,有不同传谱。目前一般是据无锡吴畹卿(1847-1926)所传,但刘德海加上了许多音色变化及意向铺衍的指法,一吟三叹,情景兼备,很有感染力。
十. 梅花三弄
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
《梅花三弄》是中国着名十大古曲之一,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明朱权编辑的《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时桓伊所奏的笛曲。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H. 影响西方文学与艺术的120座美妙花园丨缪斯的花园
还记得莫奈的吉维尼花园么?
克劳德·莫奈,《吉维尼花园》, 作于1902年
这是莫奈亲自改造的一片园地,里面种满了奇花异草。
每天莫奈都会打理这座花园,好像它是位模特,正为画像摆出姿势一般。而这座花园也的确滋养了莫奈创作四季草木画作的 色彩灵感 ,并激发他创作出了深入人心的杰作—— 《睡莲》 。
克劳德·莫奈,《睡莲》,1906年
对薄伽丘来说,花园则是极其理想的 故事发生地 。
他在 《十日谈》 第三日的故事中,让那群年轻人搬进了一座花园。
薄伽丘还亲自用硬笔和棕色颜料绘制了这座花园的插图。
乔凡尼·薄伽丘所着的《十日谈》插图,作于约1370年
图中一群年轻人围坐在鲜花开遍的草坪上,还有一座六边形的喷泉池,喷泉池上方矗立着维纳斯雕塑,下方四个兽形喷头正在喷水。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花园在以上作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事实上,在此之外的许多文学和绘画作品中, “花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
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欧也妮·葛朗台的第一次心动,简爱和罗切斯特先生令人感动的重逢……从古代神话,到现代文学经典,其中的许多情节无一不是发生在花园之中。
庞贝古城的壁画,奥古斯特·雷诺阿的《秋千》,马奈的《杜伊勒里宫的音乐会》……从遥远的古城壁画,到现代众多艺术大师的绘画杰作,也无一不在描绘着花园中的场景。
奥古斯特·雷诺阿,《秋千》,1876年
那么花园究竟是如何进入文学、艺术大师的视野,又如何被他们所记录描绘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法]埃丝特勒·普莱桑-索莱尔
2020年6月
有书至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文学作品中 首次出现 花园是在公元前13世纪的苏美尔人史诗 《吉尔伽美什》 之中。
书中的主人公吉尔伽美什因为朋友恩基杜的死亡倍感痛苦,又因为对自己的命运感到忧虑,因此踏上了寻找永生奥秘的征途。
出土于伊拉克杜尔-沙鲁金(Dur-Sharrukin),《神灵将罂粟花带向生命之树》,约公元前710年
在世界的尽头,他只花了不到“十二个时辰”便穿过阳光之间的幽暗道路,照亮了整个世界。
吉尔伽美什最终来到 宝石之园 ,“园中的树木不结果实,而是 累累垂着各色宝石 ”。
古代神话通过这样的描述 将花园和神祇联系在一起 。然而,吉尔伽美什在宝石之园中并没有寻找到可以令他永生的植物,在他终于求取到这种植物的时候,一条蛇却将之窃走,迫使吉尔伽美什必须作为凡人度完一生。
到头来,吉尔伽美什这一场波澜壮阔的远行,只留下“刻在石碑上的旅行记述”,长生不朽,永垂后世。
美妙绝伦的花园加上毒蛇,不由让人想起另一个神话故事中的 伊甸园 。
这一处花园可以追溯到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它坐落在四条大河的源头,这四条大河之中,便有灌溉着亚述国首都亚述城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从很多方面来看, 伊甸园都和古代亚述的花园颇为相似 。
出土于君士坦丁堡,《乐园》
《圣经》故事中的上帝和古代波斯的帝王一样,“破晓时分,便行在花园之中”,手植草木,汲水沟渠。
这样的一处世外桃源,引得后人纷纷追寻其踪迹。
自伊甸园的传说诞生以来,它就和园中禁果的故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在《圣经》中,盗取禁果乃是 人类最初的原罪 ,而据圣奥古斯丁的论述,它也是背负原罪之人 获得救赎 的一个象征。正因为盗取禁果,人类才被赶出伊甸园,而通过皈依正信,人类未来将会进入下一座伊甸园。
《原罪:亚当和夏娃偷食智慧之果》,1143年,意大利巴勒莫诺曼宫(Palazzo de Normanni)壁画
伊甸园神圣园地的形象,也是 创始神话和生命起源神话的一次结合 。希伯来语中的“伊甸”一词,本义是“丰盛、欢乐、愉悦”,因此我们也可以将伊甸园阐释成“欢乐之园”。之后出现的那些为神所中意的神圣园地,也无一不是充满乐趣的奇妙之所。
这些古代花园既是 生命力勃发的圣地 ,也是 人类情感的热土 。
高耸的围墙 是中世纪花园的一大特色,高墙可以将园内与园外的世界分隔开。
这一时期,既有用以隐修和自省的“ 隐修园 ”,也有供人寻求幸福与爱情的“ 爱之园 ”。
在修道院所有的“隐修园”(hortus conclusus)中,外部世界的一应景物俱被挡在界外,以便园中之人内敛自省,或是抬头望天寻求启示。
马扎林的无名氏(Maitre de la Mazarine),《天堂及其泉流》,15世纪初
据圣伯纳德的说法,人类的灵魂离开背负原罪荆棘的肉体后,便能够上达天堂乐园,来到极乐世界。但与伊甸园不同的是,这一处天堂将不会是失乐园,而是虔信之人身后永恒的居所。
这和但丁所描绘的天堂之旅颇为相近。在但丁的笔下,人的灵魂先要经历炼狱的考验,才能进入乐园。
中世纪的花卉也有各自的象征意义: 白色的鸢尾花象征着纯洁和坚贞;红玫瑰象征着敬神之爱的美妙、圣洁的光辉和对耶稣基督的虔诚 。
这两种花往往会出现在圣母玛利亚的庭院之中,
圣卢西亚无名氏,《玫瑰园中的圣母》,15世纪
在“贵妇人和独角兽”题材的挂毯中,自然往往以诗意化的形式出现,然而它象征给人的感官带来的欢愉,和它本身的性质颇相接近。“隐修园”也因此转变成了“爱之园”,供人在其中寻求幸福和爱情。
挂毯《少女驯服独角兽》中“采味”部分,1484-1500年
在《科里杰》的传说中,他的伴侣菲尼丝为了逃避丈夫假装死亡,之后逃进一栋暗无天日的高塔,躲避数月后,便来到一处花园内再次现身在科里杰面前,希望说服他相信自己业已重生。
这一对情侣随后便在花园中尽情向彼此倾诉情意。虽然他们之间的感情有违规矩,却因为彼此之间已许下承诺而得以存续,传说故事中对他们之间的爱情有着颇为露骨的描写。
《园中情侣》,1490年
而克里斯汀·德·皮赞在《情诗》中则如此咏叹爱情之园:
那爱情之神司掌这美景绝伦的乐园
五月的春色里,紫罗兰和玫瑰
迎春、铃兰和百合花,一片正应良辰。
安东尼奥·维瓦里尼(Antonio Vivarini),《爱情之园》,1465-1470年
文艺复兴标志着对中世纪传统的一次革命,并成为日后历史篇章的开端。
中世纪的思想虽然并没有被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所采纳,但是中世纪文艺作品的主题却被他们保留并继承了下来。“隐修园”、“爱之园”和“情感激荡”这样的主题并没有消失,但与中世纪的花园描写不同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 从自身的眼光出发去观察自然风光 。
他们发展出了一套基于现实世界的花园建筑学,并且运用他们的文字将之发扬光大。
马洛后来所描写的那种完全由植物营建而成的神殿庭院,便标志着中世纪花园观逐渐向文艺复兴思想过渡的过程:
神殿门前花相映
山谷路中草缤纷
昔日牧人帕里斯
一驾天马去绝尘
朱庇特神曾来此
为有美景堪置身
亚当夏娃如有信
须认此处是故征
……
弗朗切斯科·德尔·科萨(Francesco del Cossa),《维纳斯的荣光》,1468-1469年
在薄伽丘的《十日谈》中,中世纪陈腐得到清除,乡间的小花园开始重获和谐。其中第十日的故事中,骑士内里·德·乌贝尔蒂在宅邸的边上修建了一个花园,并在花园之中,迎接王驾。
花园从中世纪的情爱之地,逐渐转变成文艺复兴 理想中的社交场所 ,人在花园之中可以拥有乐观的视野和自我的尊严,花园也因此成为人的一个 理想国 。
杜·贝莱(Du Bellay)、龙萨尔(Ronsard)和多比涅等人歌咏花园的诗句揭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园艺要义: 人文主义者不再前往中世纪的花园之中劳作,而是将其封存记录,以备后世吟咏。
[法]埃丝特勒·普莱桑-索莱尔
2020年6月
有书至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巴洛克式的花园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先进理念,并将之推向极致, 务求创造绝景奇观 ,因此成为一门真正的 高雅艺术 。而这一时期的文人与画家们也无不通过自己的艺术将花园之美微缩于笔下。
贾科莫·托雷利(Giacomo Torelli),《花园与别墅》,17世纪
路易十四 是一位在园林艺术造诣上登峰造极的大家,在他亲自营建的凡尔赛宫园林里,即使是在其中野餐时,都可以享受到精美绝伦的园中风光。
艾蒂安·阿列格兰(Etienne Allegrain),《路易十四游览凡尔赛宫北花园》,1688年
蒙蒂尼修道院长(abbe de Montigny)因此将这种巧夺天工归结于神祇襄助,而这也 启发了多勒诺伊夫人 (Mme d’Aulnoy)多年之后创作出 《白猫》 这部作品。这部将花园搬上舞台的剧作把权力的影响作了深入的描写。
巴洛克风格的花园除了务求浓缩宇宙和世界,也力图成为玄学的讨论场,因而也成了 抚慰人们的镇静之所 。
这一时期的花园通过 精密的几何学 确定形制,借助 严谨的计算 布置田地,又以 精准的比例 安排园中区划,因此,花园得以 将世间的混乱转化为秩序 ,并在其中开辟出一个 让人安心的小小世界 。
让·巴普蒂斯特·马尔丹,《从萨托里远眺凡尔赛城堡和橘树园》
启蒙时代的狂飙突进
18世纪初与日后的英国园林艺术 并不追求整齐有序 ,而是“抛弃地形和规划”,不用人工划定的形制, 从自然固有的地势形态出发,将风景纳入园林之中 。
为了更进一步模糊自然和园林的边界,英国的园艺师甚至 取消了园林的藩篱 ,而是以游园者目力所不及的沟壑为界;或者辟出一条小径为界,这样一来既可以方便游园者环游整座园林,又不显突兀。
但需要注意的是,风景派园林仍然不是真正的自然风光,它仍然是人工景观,只是“ 园艺师开始在暗处作手笔 ”。
理乍得·威尔逊(Richard Wilson),《特姆瑟河上远眺里士蒙花园及希永庄》,18世纪
这种英式风格的花园和启蒙时代的思想一脉相承,因此大获成功。
伏尔泰 1760年在描写自己的花园费尔尼园(Ferney)时,就无意间体现出这种园林品味的变迁:“用彩花划成的线一眼望不到头,将园子沿东南西北分成四片土地,房子则居于正中。除此,再没有什么是经过人工规划的。感谢上帝。”
狄德罗 在《拉莫的侄子》开篇便赞颂了游园:“无论天气好坏,我都习惯在晚上5点出门,去皇家园林里走一走。我通常一个人去,常常在埃尔金森的长椅上陷入沉思。我和自己探讨政治、爱情、生活品味乃至哲学等话题,任由自己的思绪自由激荡。”
让·沃诺雷·弗拉戈纳尔,《林荫道》,1773年
英式园林的游园者在园林中思考,正是启蒙时代哲人的理想图景。而狄德罗、卢梭、伏尔泰、歌德、简·奥斯汀等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在园林中对理想社会的思索以及所迸发的无限灵感,让整个启蒙时代突飞猛进的发展。
进入19世纪, 现代花园与城市息息相关 。既有庞大的 公共园林 供人们呼吸新鲜空气、社交、娱乐,也有私密的 私家花园 供人们寻找幸福和快乐,还有印象派种满了奇花异草的 自然之园 ,给予艺术家无限的素材和色彩灵感。
马奈 所作的 《杜伊勒里宫的音乐会》 便是描绘 公园社交功能 的一幅作品。
马奈,《杜伊勒里宫的音乐会》,1862年
马奈在这幅作品中不仅刻画了自然景物,还描绘了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姿态——戴着高顶礼帽的大资产阶级,举止优雅的贵妇及忙着照顾幼儿的奶妈。这些形象经画家的手跃然纸上,他们都是常见的形象,然而绝不会被混为一谈。
而 乔治·桑 则在自己的作品—— 《我的人生故事》 中回忆起了姨妈家的花园:“花园呈四方形,面积很小。但对当时的我来说,尽管每天都要在这里绕上两百来圈,可是我却总觉得这里广阔极了。花园里的布置在当时看来十分时髦——园子里有不少鲜花和蔬菜,用一圈围墙遮住,丝毫不会出现在视野之中。在一片铺沙露台的尽头,有一个古色古香,两侧施有兽纹的大花瓶……”
昂利·勒巴斯克(Henri Lebasque),《园地中的孩子们》,1914年
也正是在花园之中,作者才得以 怀念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 。
此外,这一时期园林技术以及交通运输方式发展迅速,使得原本出产他国的各色植物汇聚一处, 令痴迷于色彩的印象派画家欢欣鼓舞 ,纷纷创作出大量的 描绘露天花园 的作品。
克劳德·莫奈,《艺术家的花园》,1900年
[法]埃丝特勒·普莱桑-索莱尔
2020年6月
有书至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自古代文明以来,花园一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也是文学家与艺术家的灵感源泉。
在这本精美的花园图集中,法国艺术史学家埃丝特勒·普莱桑- 索莱尔从广袤的文学世界中挑选了 120 篇文学经典名篇 ,上迄遥远的荷马,下至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与这些篇目一起出现的,则是 相互映衬的艺术作品 ,二者遥相呼应,共邀读者 漫游在曼妙怡人的花园之中 。
《缪斯的花园》简体中文版采用 16开 大开本,尺寸更适宜呈现艺术画作, 手感舒适 。封面使用 无缝接裱工艺 , 温润苔绿色主色调 , 彰显典雅气息 。
精选内文纸能够 完美再现名画色彩 ,内页使用专色加四色全彩印刷,极致匠心,画作每一处细节都能看得见。
圆脊双锁线精装,180°随心翻阅,既是 休闲阅读佳选 ,又是 走心优雅的绝妙礼物书 ,送给爱美之人。
I. 二泉映月是高雅艺术吗
是的。
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高雅艺术的完美结合。
《二泉映月》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首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
J. 什么叫高雅艺术具体介绍
文艺的雅俗之分存在着两个层面:一是现实层面,的确存在着区别;在古今中外的文艺史中,存在着两类审美趣味、审美风格较为相左的文艺作品。一类比较高雅,如中国古代的格律诗、古希腊的悲剧诗;另一类则比较通俗,如传统民间民歌、古希腊的喜剧。二是研究和界定层面,却又在差异中反映出人们观念上的分野。严格地讲,文艺的雅俗之分是阶级意识和文化特权的产物,对其理论内涵进行界定却并不容易。有人认为,“所谓‘雅’一般指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文人雅士或有教养的赞助人及鉴赏家历史地形成的一套严格的趣味判断标准和风格系统,它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于少数人的特权文化或精英文化。与此相对应的‘俗文化’,则发自于民间,自然质朴、单纯,没有严格的规范体系,体现不同地域、社区和风俗千姿百态的巨大差异。它来自于多数人并服务于多数人,在维系民众生活方式、传统价值观念、信仰情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用探索性文艺、通俗性文艺及现实主义文艺来三分文艺整体的话,那么高雅文艺无疑就是那些探索性的作品了。的确,高雅文艺之区别于通俗文艺最根本的一条,似乎不在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开掘,而在于艺术形式的创造上。评价高雅文艺成就的高低也往往是以其艺术上的创新为主要指标的。高雅文艺的这种唯美主义倾向,是由文艺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决定的。高雅文艺作为文艺中较为纯粹的一种,往往集中了艺术的主要形式因素。这种形式是“非功利的”,并不为着某种现实的目的而存在。有人以“艺术”或“非艺术”来区分“雅”和“俗”、“精英”和“大众”、“高级”和“低俗”,事实上更为准确地应该是艺术的这种“非功利性”。 高雅文艺一向以终极性的精神探求与有深度的艺术尝试为特征,这一特征本质性地限定了高雅文艺的接受对象和消费主群不是一般的人,而是经受过特殊训练、具备一定文艺修养的人。比如,是否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或是否熟悉一门乐器,其对音乐会的感受是差别很大的。高雅文艺有其特定的文艺消费对象,这一对象群体事实上正随着人们对艺术教育的重视而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