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花道的特点是什么
所谓“花道”就是适当地截取树木花草的枝、叶、花朵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术,并能给人以艺术和美的享受。简而言之即插花艺术。有香雅道中介绍到《花道和茶道、香道同样是“三雅道”之一》
一般家庭的客厅都置有一瓶精心设计的鲜花,给人以清新别致的美感,这就是日本特有的传统艺术———花道,亦称插花。花道起源于中国佛教的供花,宋元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到东山时代(15世纪)发展成花道,并成为日本妇女品德、技艺修养的一项内容。
在我国插花的历史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已为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一件成功的插花作品,并不是一定要选用名贵的花材、高价的花器。一般看来并不起眼的绿叶一个花蕾,甚至路边的野花野草常见的水果、蔬菜,都能插出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优秀作品来。使观赏者在心灵上产失共鸣的是创作者唯一的目的、如果不能产生共鸣那么这件作品也就失击了观赏价值。具体地说、即插花作品在视觉上首先要立即引起一种感观和情感上的自然反应,如果未能立刻产生反应,那么摆在眼前的这些花材将无法吸引观者的目光。在插花作品中引起观赏者情感产生反应的要素有三点:一是创意或称立意、指的是表达什么主题,应选什么花材;二是构思(或称构图),指的是这些花材怎样巧妙配置造型,在作品中充分展现出各自的美:三是插器,指的是与创意相配合的插花器皿。三者有机配合,作品便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 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 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着问世,如张谦德着有《瓶花谱》,袁宏道着《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 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 展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要有一个与之相协调的环境,插花作品与环境的配合也十分重要。插花装饰需依环境及场合的性质而定,不同场合和对象要用不同的花材。如盛大集会商厦、酒楼开业,以及宴会厅等隆重场合的喜庆用花,花材色彩要鲜艳夺目,花形硕大,以展示热闹、有气派:反之,哀悼场面要用花宜淡雅、素净如白色、黄色花材,籍以寄托哀思。应用插花来烘托气氛、渲染环境,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以“花”做为主要素材,在瓶、盘、碗、缸、筒、篮、盆等七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的一种盆景类的花卉艺术,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令人把玩,爱不释手。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着问世,如张谦德着有《瓶花谱》,袁宏道着《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 展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B. 花道是什么意识
所谓“花道”就是适当截取树木花草的枝、叶、花朵艺术地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术。“花道”或“华道”,也叫“生花”,“花道”和茶道同样是日本独特的传统艺术之一。 与茶道舞道一样,日本的花道也是源自中国唐朝,并在千百年间融合了本土文化发展至今。传承到今天,中国的花道艺术简化成了插瓶花,而日本花道却发扬成超越自然的美好艺术。 日本地处温带,虽然狭长的国土的南端和北端气温有很大的差别,但总的说来,气候温暖宜人,一年四季的变化十分明显,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推移,每月都有几种代表的花卉。这种自然环境培育了日本人民对大自然的对话,是他们的人生观的反映,也有一定的道理。 花道的由来可以从观赏及宗教两方面看。据文献,平安时代就有室内摆设樱花的记载。到了十四世纪室町时代的前期还有举行花会的记载。花会是由公卿贵族,僧侣等分成两组将自己的插花摆出,评定优劣,进行比赛的一种娱乐性聚会。在评比花的同时,所使用的珍奇的花器也是众所关心的对象。这种花会到了十五世纪逐渐成为公开的展览会,可说是今天日本花道展览会的雏形。 另一方面,随着佛教的传入也传入了“供花”的习惯。镰仓时代作为佛前的装饰物有五件器皿叫“五具足”,指香炉及一对蜡台和一对花瓶。到了室町时代简略为三件,称为
C. 什么是花道
花道是日本传统的文化遗产,是随着佛教传入日本。花道也称"插花"、"华道"、"生花",即把适当剪下的树枝或花草经过艺术加工后,插入花瓶等器皿中的方法和技术。花道是日本的一种室内装饰艺术,讲究艺术造型,最完美的造型为三角形,即造型分为三面,各自代表天、地、人,最高的一枝象征天,最低的一枝象征地,中间的一枝象征人,表示圆满如意。
花道的基本要素,即"花道三要素",包括色彩、形态、质感。如色彩由明度、色调、饱和度构成。赤橙黄绿蓝紫六色,分别代表热情、喜欢、愉快、温和、敦厚、忧郁。三个最基本的美感要素通过花材表现出来,即为花道艺术。
在日本主要有池坊流、草月流、小原和未生流等流派。
D. 花道和花艺有区别吗
花艺”,是花卉艺术的简称。花艺指通过一定技术手法,花材的排列组合让花变得更加的赏心悦目,表现一种思想,体现自然与人的完美结合,形成花的独特语言,让欣赏者解读与感悟。“花艺”就是广义的插花。“花道”,就是适当地截取树木花草的枝、叶、花朵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术,并能给人以艺术和美的享受。简而言之即插花艺术。我原来也分不清楚,后来在中赫时尚花艺学习的时候才分清这两个专业术语的差别。
E. 中国花道的特点是
中国花道的特点是什么。下面将会具体的介绍这种中国画道的。特点以及按什么来进行设计的
所谓“花道”就是适当地截取树木花草的枝、叶、花朵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术,并能给人以艺术和美的享受。中国花道,也称之为插花艺术。
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与西方插花的追求几何造型不同,东方插花更重视线条与造型的灵动美感。
中国式插花的特征:
1、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
2、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
3、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弯曲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4、东方插花的花型由三个主枝构成,因流派的不同称“主、客、使”、“天、地、人”、或是“真、善、美”。虽然称号不同,却都表达了东方人的哲学思想。
在中华花艺中我们把最长的那枝称作“使枝”。以“使枝”的参照,基本花型可分为:直立型、倾斜型、平出型、平铺型和倒挂型。
搜狗问问
(5)什么是花道艺术扩展阅读:
中国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花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1、秦汉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插花艺术有了极大的发展,插花的雏形已经初步体现。据史书记载,西汉惠帝时,孝惠皇后将四时植花罗致室内,并安排于寝榻、几案上。可想而知,这些“四时植花“不是盆花即是插花。
2、到了南北朝时期,插花主要被用于佛堂前的供花。人们为了保持花朵的新鲜,开始尝试将花插入水中养殖。当时佛前供花以荷花与柳枝为主要花材,不讲究插花艺术造型。
3、隋唐时代是我国插花艺术发展史上的兴旺时期。插花开始在宫廷中盛行。这时中国的插花艺术开始有了系统的技术手法和规定。比如说牡丹插花,每年牡丹花盛开时节,宫廷中都要举行牡丹插花会,有严格的程序和非常讲究的排场。
4、五代十国时期,插花开始了艺术高雅化,从庄重讲排场变成不拘一格,开始追去自然美。由于政局动荡不稳,许多文人雅士避乱隐居,吟诗泼墨,插花艺术也变成他们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
插花开始不局限于花朵,而是就地取材,名花佳卉、山花野草都可使用。插花器具也由铜或瓷的盘盆容器,扩展到竹筒、漆器。而且插花作品不一定要摆放在桌子上,出现了壁挂,吊挂。
5、进入宋代,插花艺术发展到极盛时期。受理学观念影响,此时的插花艺术不只追求怡情娱乐,还特别注重构思的理性意念,以表现作者的理性意趣或人生哲理、品德节操等。花材也选用有深度寓意的松、柏、竹、梅、兰、桂、山茶、水仙等上品花木。
6、元代插花风格逐渐摆脱宋代理学的影响,常用花材的寓意和谐音来表达作品的主题,也就产生了有人所说的“心象花”。
钱选绘的吊篮式插花,在吊篮上放两个瓷罐,罐里分别装满金桂和银桂,上飘一枝三折形似如意的桂花枝条,暗示金贵、银贵,不如自在如意贵。反映人们祈求安定、平和、自由的愿望。
7、明代是插花艺术复兴、繁荣、昌盛和成熟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形成了完备的系统的体系。
初期受宋代理学影响,以中立式厅堂插花为主,造型丰满,寓意深邃。中期插花追求简洁清新新,色彩淡雅,疏枝散点,朴实生动,不喜豪华富贵,常用如意、灵芝、珊瑚等装点插花。到了明代晚期,花道发展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8、清代初期的插花仍沿袭明代传统风格,流行写景式插花、组合插花和谐音式插花。但是纵观清朝三百年,插花艺术始终处于一个下坡时期,得不到重视。花道在此时开始衰落。
F. 日本花道文化习俗
日本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传到日本后,其天时,地理,国情,使之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先后产生了各种流派,并成为女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各流派其特色和规模虽各有千秋,但基本点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贯穿于花道的仁义、礼仪、言行以及插花技艺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
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因此,任何植物, 任何容器都可用来插花,任何人都可能漂亮地完成插花。花道通过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来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因此,从深处看,花道首先是一种道意,它逐步培养从事插花的人身心和谐、有礼。其次花道又是一种综合艺术,它采用园艺、美术、雕塑、文学等人文艺术手段。花道还是一种技艺,可用来服务于家庭和社会。最后花道是一种易于为大众所接受的,可以深入浅出的文化活动。 插花并不讲究花材的数量和花的华丽。在古代和现代的一些茶室里,只插上一枝白梅或一轮向日葵等简单的花草就能营造一种幽雅、返朴归真的氛围。另外插花的优劣还取决于插花的形态和不同的花材所呈现出的不同的精神。如蔷薇花象征美丽与纯洁,百合花代表圣洁与纯真。梅花象征高洁与坚毅,兰花高雅,被誉为“花中君子”,牡丹雍容华贵,杜鹃花婀娜多姿,桃花妩媚芬芳、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象征高尚品德。而热爱大自然的日本人最爱的还是樱花,因为这是大和民族精神的象征。编辑本段花道内涵
“生花”(Ikebana)这个词通常被翻译为“日本花道艺术”,但是花道中使用的材料却包括树枝、葡萄藤、树叶、草、浆果、水果、种子和花,当然也包括干枯的植物。事实上,任何自然的物质都可能被使用。当代花道之中,甚至玻璃、金属和塑料都被人们使用。作为日本的一种传统艺术,花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象征语言和装饰概念;在花道中使用自然的、生命短暂的花卉和枝干使得时间维度成为创造活动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花道的实践中,材料之间的关系、排列和布置的风格、容器的大小、形状、质地、容量和颜色、展示的地点和场合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在500年的历史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不同形式的花道艺术,从家庭里不起眼的点缀,直到浩大的景观和足以占据整个展览大厅的创新的雕刻作品。当代日本花道,一方面表现形式多样;另一方面人们还在继续研究,使用传统的形式。另外,花道被当作针对四季的变迁、时间和变化进行冥思的一种形式。花道的宗教根源和它与生老病死的自然周期的紧密关联,使得花道具备了深刻的精神内涵。编辑本段花道历史
来源
日本列岛气候温和,四季变化明显,为花草生长提供了优惠的条件。春、夏、秋、冬都有大量应季的鲜花开放,为美丽的大自然增辉。对于日本人来说,在用鲜花装饰室内的习惯养成之前,他们就已同鲜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时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日本人的祖先对充满生命力的花儿抱有一种恐惧感。似乎花儿是神灵的再现。对花儿的这种认识至今仍反映在日本的祭祀仪式当中。如日本大神神社的镇花祭、京都今宫神社的安息祭就属于这一类。人们相信樱花是神的意志的表现,所以创造了诸如上面提到的民间祭祀。 人类本身具备美的意识,花儿的娇美,使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向审美的一面。利用花儿的美丽装饰环境。花儿成为欣赏的对象。 佛教经典中有不少关于供花的记述。供花包括撒花、花蔓、玷花。撒花是印度人迎送 客人时的礼俗。花蔓用于头发装饰及脖颈装饰。传说释迦牟尼就是玷莲花传授佛教真谛的,可见佛教与花儿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已经十分密切了。供花成为建立功德的表现。衣械(将花卉插在宝瓶内)、宝瓶花(只插莲花等花枝)等插花法同佛教一道、由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最初只是在寺院内流传。随着净土信仰的出现,供花的习俗也传入民间。可同时体现过去(结果实)、现在(开花)、未来(蓓蕾)的莲花成为供花的主要材料。鲜花除了作为神圣的供花以外,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欣赏之物。 日本室町时代至战国时代,以装饰壁画、书院、搁板为主的鲜花称为“挂花”。这些鲜花均摆放在日本人认为十分神圣的地方。一瓶鲜花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再现了大自然的风情,因此,阴阳和季节的感觉十分重要。日本天应年间,专应(人名)将插花的构想具体化。专应的后代专荣在整理茶花构成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真、副、副请、真隐、见越、流枝、前置即“七种工具插花法”。日本天正年间至元和年间一直很有名气的第一代专好及宽永年间十分活跃的第二代专好又使插花枝艺有了很大的发展,技法更加复杂。在七种工具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扣、侗作、大叶、后围、木留、草留、会释。第二代专好强调立花的基础为“真”。以“副”和“请”求对称。以“流枝”和“扣”求均衡。以“见越”和“前置”求远近。由于插花技艺的进步,使插出的鲜花比真花的姿态更富有变化,出于自然美又超出自然美。专好父子的插花技法经后人整理、发展,正式称“立花”。
发展
日本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古老的农业生活方式为日本花道的发展提供了背景舞台。在六世纪时,自中国传入日本的佛教中就有向佛像和死去亡灵供花的风俗,它对日本花道的发展起到了尤其重要的作用。供花由三支花干以一种简单,对称的方式排列。但是,到了十七世纪早期,池坊宗的佛教弟子创造了一种复杂的供花造型“立花”。“立花”的字面意思为“站立的花”, 这种细腻的艺术形式往往需要高超的技术技巧,并在高高的铜花瓶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代表着“天”或是“真理” 的主干通常先是非对称的伸向左或右方,然后弯曲着回到中心对称轴上;具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和装饰功能的其他大量的枝干则从中心(整个花束的虚拟球心)伸出。作为一个整体,立花作品的整体造型即为整个宇宙的缩影。立花的重要特征 - 非对称性、象征性和空间深度 - 对于以后日本花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茶花”(chabana)则与“立花” 截然不同,它起源于十六世纪茶道(chanoyu)的一部分。“茶花”只需要一个小的花器和一、二朵花或花枝。在“茶花”的基础上,诞生了一种新的自发的造型即投入花(nageire)。投入花 常常将少量的花材,随意的投入深深的花器中,利用巧妙的技术展示出一种朴素、诗意化的自然美。 “立花”和“投入花”对花道在其后的发展做了有些相反的限定:“立花”强调精细的技术方法、宏大的规模、象征主义和固定的风格; “投入花”的特点则是自发性、简单性、暗示性以及对材料的自然特性的尊重。这两种迥然不同的造型之间的矛盾将导致日本花道艺术中更多的革新。 在江户时代(1600-1868年),日本国泰民安,经济得到了稳步的发展。曾经仅仅限于佛教弟子、贵族和王族成员的日本花道艺术,逐渐地在日本武士阶层、富裕的商人和包括妇女在内的其他人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这一时期,“立花”越来越显得呆板和公式化,而一种被称为seika或shoka(“生花”, 都用同样的汉字书写)的更为简单的造型出现了,并迅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虽然还是有点正式,但是已经在不对称的三角形的基础上,使用了三枝结构。 尽管许多新的流派创造了形态各异的造型,但是,其中传统的三枝干结构形式,逐渐被认为分别代表了“天(ten)”、“地(chi)”、“人(jin)”。 这种结构上的变化渐渐成为所有花道教学中的基础,甚至在众多的现代花道流派中也是这样。 这一时期花道的另一重大发展,是一种新的排列方法,即“文人花”的出现(bunjin-bana), 这种样式的花道主要为了表现当时中国学者和画家的情调。 它对从“茶花”中发展出来的“投入花”造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文人花道传递的是个人的情感,这种排列方法不可避免的具有非正统性、随意性。这种随意性与茶室的严谨性和“立花”或“生花”的正规性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于供花起源于中国,这就为日本花道增加了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文学韵味。
现代花道
花道比赛
明治时代初期(1868-1912年),日本面向西方敞开了国门。这种门户开放给日本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花道艺术方面,由小原流的创立者小原云心创造的花道造型“盛花”(moribana,字面意思是堆积花)给这门艺术带来了彻底的革命。在以前的所有传统造型中,花材都是集中地从花器的同一点伸出,而小原则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支撑物,因而可以在“水盘”(suiban,一种阔而浅的花器)的更为广大的范围内排列剪枝。这种方法使得与传统造型不相容的其他新的材料得以使用,同样也促成了景观造型(shakei)的出现。景观造型是以一种自然主义的方式,而不是象征的手法描述了自然美。此段时期,另一位采用了“盛花”造型的重要的改革者是阿立曙(1887-1969年),他将他的造型描述为仅仅具有 “装饰性”。 伴随着许多现代化流派的出现,花道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 草月流的创立者勒使河原苍风(1900-1979年),提倡花道作为一门现代艺术应该鼓励自由、创新的表达方式。战后期间,许多先锋派作品(前卫生花)吸收了抽象雕刻和超现实主义方法,扩大了作品的规模和使用材料的范围,这就大大加强了花道的表现力。另外,传统流派,例如:池坊流在保持自己经典造型以及对“立花”和“生花”做了现代改进的基础上,在课程安排上增加了更多新的花道手段,包括“盛花”等。日本当代的花道舞台由三个着名的流派所占有:池坊流、 小原流和草月流,每一派都拥有超过百万的弟子。除了这三个流派,日本还有成千个大大小小的花道流派。其中较大的流派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分会和学习团体。1956年, 代表各花道、各流派的利益的组织-花道国际-在日本东京成立,这一组织的成立促进了花道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在日本,花道艺术已经成为许多不属于任何特定流派的普通人士,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种花道造型装点着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在一些特殊的时刻和节日中,人们则采用某些特殊的材料表达了美好的愿望。在新年,代表永恒的长青松,尤其受到插花者的欢迎,并且通常和竹子搭配使用,表达了人们青春常驻的美好祝愿;杏花则适合送与受尊敬的老人;三月三日,为日本传统的偶人节(“雏祭” ),也被称为女孩节,人们常把桃花和传统的木偶搭配在一起展示,表示内心的祝愿;在儿童节(五月五日)的花道造型中,多用蝴蝶花代表男性力量;七月七日,星星节的造型“棚机”是用竹子作为装饰的一部分;九月,人们集会赏月(“月” )时,用南美洲草来做花道造型,代表了萧瑟的秋天。
艺术形式
立花
(たちばな)是书院壁龛的装饰花,它起源于佛教的供花。供花由三枝花干以一种简单 、对称的方式排列。但是,到了室町时代,池坊宗的佛教弟子创造了一种复杂的供花造型——立花。立花的字面意思为“站立的花”,它采用的是松树、桃花、竹子、柳叶、红叶、扁柏等。之所以称为立花,是从草木升高的姿势而采取竖立的形态。要用铁丝来调整花木素材的姿容,其意图在于再现一种自然的景致。这种的细腻的艺术形式往往需要高超的技术技巧,并在高高的铜花瓶中得到充分展示。代表着“天”或是“真理”的主干通常先是非对称的伸向左方或右方,然后弯曲着回到中心对称轴上,具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和装饰功能的其他大量的枝干则从中心(整个花束的虚拟球心)伸出。作为一个整体,立花作品德整体造型即为整个宇宙的缩影。所以,立花的重要特征是非对称性、象征性和空间的深度性。它强调精细的技术方法、宏大的规模、象征主义和固定的风格。立花是花道的核心,它对于以后日本花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花
在日本的江户时代(1600~1868年),整个日本国泰民安,经济稳步发展。曾经仅仅限于佛教弟子、贵族和王室成员中流传的日本花道艺术,逐渐地在日本武士、富裕的商人和包括妇女在内的其他人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这一时期,立花越来越显得呆板和公式化。这时,一种被称为“生花”的造型开始出现,并且迅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所谓生花,就是使鲜花保持生命力的一种表现方法。生花使用的全部是鲜花。它主要被放在壁龛上。生花与盛花、投入花不同之处在于生花的器具象征着大地。生花主要表现的并不是花木局部的美,而是伸展开来的生命力。品格高尚,绚丽、端正是生花的特征。
投入花
投入花是一种自发的造型。这种插花法常常将少量的花材随意地投入深深的花器中,利用巧妙的技术展示一种朴素、诗意化的自然美。一般有三种形式,即吊在壁龛上、挂在柱子上和放在壁龛下面。投入花的特点是强调自发性、简单性、暗示性以及对材料的自然特性的尊重。
盛花
盛花是将花材用一个针状的架子(剑山)排列在一个浅盆中,粗壮的枝干要呈对角线斜着剪下,使枝干的末端纵向分裂,这样便可很容易地插入到针状支撑物中。而花和其他比较柔软的材料最好是水平剪下,然后将它们垂直插入针状物中,再向前或后弯曲成所需要的角度。盛花是由小原流派的创立者小原云心创造的花道造型,字面意思是堆积花。盛花给花道带来了彻底的革命。在以前的所有传统造型中,花材都是集中地从花器的同一点伸出,而小原则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支撑物,因而可以在更为广大的范围内排列剪枝。这种方法使得与传统造型不相容的其他新的材料得以使用,同样也促成了景观造型的出现。景观造型是以一种自然主义的方式,而不是象征的手法描述自然美。明治末期,由于西洋花的栽培和西洋建筑的增加,才出现这种不限于壁龛装饰的盛花插花法。可以说盛花是现代插花艺术的主流。编辑本段方法技巧
选择合适的花材
插花中使用的植物必须有足够的水分才能维持尽可能长时间的新鲜。要保持植物的新鲜需要采用多种技巧。这些技术包括:对花茎根部进行挤、煮、烧等处理,或是使用各种化学试
花材
剂。但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水中剪掉花茎的根部(“水切”mizugiri),然后立即使用。为了恢复已枯萎的花朵和叶子的活力,可以在水中将它们剪切下,在水中浸泡30分钟以上。 当代的花道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盛花”(moribana)和“投入花”(nageire)。 “盛花”是将花材用一个针状的架子(“剑山”kenzan)排列在一个浅盆中;“投入花”则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将花材排列在深瓶。 使用剑山时,粗壮的枝要呈对角线斜着剪下,使枝的末端纵向分裂,这样便可以很容易的插入到针状支撑物中。 而花和其他比较柔软的材料最好是水平剪下,然后将它们垂直插入针状物中,再向前或后弯曲成所需要的角度。对于比剑山上面的针还要细的花材,如草,常在材料的末端缚上同种或不同的其他材料以增大根部的半径。 为了将花材排列于高瓶中,针对许多种材料都需要采用弯曲(折留oridome)的办法。 茎干靠瓶口,弯曲部分置于花瓶当中、贴靠瓶的内壁,根部则或许伸到瓶底。粗枝干的花材多采用自我支撑的方法(kiridome):将花枝根部斜着剪下,直接插入花瓶中紧贴瓶子内壁。横插的方法(横割留voko-waridome)则是将花枝的根部水平剪开,将支撑物呈直角插入。横插植物应该稳稳当当地紧紧贴容器内壁。 为了使用竖式的支撑物(立割留tate-waridome),要使茎干的根部纵向裂开,以确保支撑物可以牢固的支撑住茎干的末端。 被支撑的茎干的底部应该可以接触到花器的内表面或是底部。
选择合适的花器
原则上,任何物品都可以作为花器。铜或陶花瓶、瓷器、及竹子的一部分,甚至是干葫芦都可以。但是,花器不仅仅只是用来插花,它也是花道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若使用阔而浅的碗状花器(水盘),则应该巧妙的利用水的特性-水的反射性和阴凉的视觉印象- 水的特性对花道作品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花道中常采用不锈钢、玻璃和其他各种材料制成的花器。若使用透明的玻璃花瓶,则在布置时要注意花器内可见部分的排列。无论使用何种花器,花材的根部都要保持洁净和并拢。若用的是高花瓶,还要避免花材塞满花器口。
突出自然美
任何一门艺术的精通都需要经过技术精湛的老师的长期指导,但是所有老师对于花道艺术的学习都积累了一些共同的认识和体会。首先,在做任何作品的起始阶段,插花者都必须了解每一种植物在自然状态下是什么样子。 一旦植物被剪下,离开自然(温室)生长环境后,它们就成为具有个性的花道创作的材料。在选择花材时,要着重于花材的整体样子,而不要注重它那些迷惑人的细节。例如,在挑选山茶花时,最重要的是整枝,尤其是叶子,而不是花朵。因为如果花朵的位置不和谐,可以剪下,将它粘到更合适的位置。 对花枝弯曲加工不仅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曲线轮廓,而且这个办法也可以使弯曲的花枝直挺。 在做整体造型时, 除去一些不必要的细节乃是一个关键的技能,修剪的目的是强调整体的线条美。除去樱枝、李枝和桃枝上多余的花朵不仅可以使作品的线条突出,还能突出其他花朵的美。 所有的自然材料都可以当作作品中的线、面、色和块来使用。例如,大的叶子叶面很大,但也可以在作品中作轮廓使用、表现为线条。花材中每一只花朵都具有“面孔”,是朝着一定方向开放的。所以,在花朵的处理中,插花者必须考虑到在整个作品中,花朵是面向前、作为侧影还要躲避观赏者。插花时,花朵与叶子搭配在一起,但是蝴蝶花和水仙花的叶子则常与主茎分开来使用、置于另外一个更为惹人喜欢的位置,这样与花朵搭配在一起,可以使整个作品看上去更加“自然”,并且作为作品的元素起到更为有效的作用。
几大流派
挂花、吊花瓶插花
日本室町时期的挂花、吊花瓶插花法以及使用日常生活用具插花的技法在立花师傅中风行一时。在这个基础上,日本元禄时代又推出了一种新的插花法“投入花”。“投入花”是一种花道流派。提倡尽量保存花的自然样式。随着花道艺术的兴起,茶室内也讲究用鲜花装饰。多装饰茶室服务的投入花强调花枝弯折,向外伸展的插花格式。由于投入花较立花省工、省钱,所以很快在中、下层町民中间普及开来,并很快从茶道中分离出来,自成一体。
投入花
日本明和、安永年间以投入花为基础,相继涌现不少插花流派。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一种流仪花。根据它的流仪和理论,起名为生花(把带枝的花艺术地插在瓶里或盘里的一种插花艺术),亦称正花、活花。生花技术讲究保持草木的自然姿态,强调体、用、留、真、副、体的调和,体现了儒教道德求天、地、人三材调和的思想。由于以上原因,插花时花形整体必须呈^形即三角形。加之生花流仪是日本花道界最古老、最正统的流派。
池坊花
十五世纪由立花名家专庆创造的池坊花是当今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池坊之名取自京都六角堂(顶法寺),当年六角堂内的许多僧人都擅长专庆的立花。所以池坊又是花道的代名词。 日本宽政三年(1462)池坊插花术的开山祖专庆应邀为武将佐佐木高秀插花。几十枝鲜花插入金瓶内,绮丽无比,顷刻专庆的池坊插花术在立花界获得很高的声誉。十六世纪专应创作了《池坊专应口传》、专荣创作了《池坊专荣传书》。通过专应、专荣的努力,池坊立花成为花道界的主流派。直到今天,池坊立花仍是日本国内规模最大的花道流派。特别是战后建立了池坊学园。使用新的教授方法培养花道人材。与此同时,也开展对花道理论、技艺的研究。
未生流派
未生流派是日本江户初期由未生斋一莆(1761-1824)创立的另一个花道流派。今天,未生流派已发展成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致力于花道知识的普及工作。如今未生流派内又相继出现了斋家未生派、庵家未生派、院家未生派、嵯峨未生派、未生派中山文莆会、真养未生派、平安未生派、本能寺未生派、未生箢、大坂未生派、未生方云派、都未生派、洛阳未生派等等。未生派将儒家的天地人合作为插花的原理。基本花形为体现天圆、地方统一体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内,未生流派进行多种多样的创造发挥。其作品的特点是明快、简洁。
小原流派
日本明治末年由小原云心(1861-1916)创立的小原流至今仍是日本有代表性的花道流派之一。云心自幼随父学习池坊的插花技术。后来云心发现池坊派插花术重心过高,不够安稳。便创立了有重量感、重心偏低的插花术。接受自然影响的小原插花术以新颖的花型,为插花技艺增添了时代感。小原插花术的诞生是日本人学习西方文学的反映。但是,小原的插花试一直受到正统派的指责。云心不同于其他流派逐个收弟子学艺,而是招收弟子在自己家进行集体教授。这种教学法在当时可谓划时代的创举。至今小原流派的自然主义插花术仍受到不少日本人的喜爱。
草月流派
由使节河原苍风(1900- )创立的草月流派是战后兴起的新流派。今天它同未生流派、小原流派一样。使节河原苍生批判了形式固定化的传统流派,提出自由地使用花器,自由处理素材的新理论。草月流派着眼于现实生活,组织造形,将西方的艺术观点糅合于插花艺术之中。铁丝、塑料、玻璃、石膏等均成为草月流派使用的插花辅助材料。今天尽管日本人对草月流派的评价各不相同,但它仍然是有实力的花道流派之一。
日本文化很流行吗?
G. 中国花道的特点是什么
1、崇尚自然
中国花道认为万物有灵,主张“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充分的考虑了花草的自然形态和生长规律,创作时主要在于表现自然的优美,在选材、择器、插枝、安置的过程中,用平常心欣赏,选材的时候主要突出自然形态,自然则简。
2、不对称且无规律
中国花道体现自然的美,不同的植物或者花朵,搭配不同的器皿,呈现出的作品也不同,每一件花道作品欣赏的都是植物自然姿态和状态,体现的是作品和环境的统一性,追求和呈现出来的是作品的整体的气质。
3、精神文化
中国花道伴随着传统哲学共同发展,因为流派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不同,花道也不只是单纯的植物或者花朵,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赞美自然、仪礼、德行都是花道的精神之一,追求的是“静、雅、和”的意境。
4、礼仪文化
中国花道也是一种仪态礼仪的体现,中国人会客交友,都会打扮得体,举止得当,就像花道营造的意境和表达形式一样,截取花草、树木的枝、叶或者花朵,经过处理后插入花瓶等花器中,可以给人一种艺术和美相融合的享受,作品清雅流畅。
花道简介
所谓“花道”就是适当地截取树木花草的枝、叶、花朵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术,简而言之即插花艺术。
与茶道舞道一样,日本的花道也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融合了本土文化发展。
日本地处温带,虽然狭长的国土的南端和北端气温有很大的差别,但总的说来,气候温暖宜人,一年四季的变化十分明显,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推移,每月都有几种代表的花卉。
H. 中国花道的特点是什么
用花量少,四平八稳,线性构图
I. "花道"是什么意思
所谓"花道"就是适当截取树木花草的枝、叶、花朵艺术地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术。"花道"或"华道",也叫"生花","花道"是日本独特的传统艺术之一。
J. 中国花道的特点是什么
所谓“花道”就是适当地截取树木花草的枝、叶、花朵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术,并能给人以艺术和美的享受。简而言之即插花艺术。有香雅道中介绍到《花道和茶道、香道同样是“三雅道”之一》
一般家庭的客厅都置有一瓶精心设计的鲜花,给人以清新别致的美感,这就是日本特有的传统艺术———花道,亦称插花。花道起源于中国佛教的供花,宋元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到东山时代(15世纪)发展成花道,并成为日本妇女品德、技艺修养的一项内容。中国插花线条简洁,通过线条的直、曲、刚、柔体现其含蓄之美,并且讲究色彩淡雅、虚实结合。枝条疏密横斜,俯仰高下,使用花材数量少,但精致考究。中国古代的插花形式有瓶插、筒插、篮插等。现代插花的形式及器皿非常广泛,除了保留古代插花形式外,还有盆艺插花、抽象插花等。1、崇尚自然,高于自然
中国传统的插花艺术是伴随着中国传统的哲学而发展的,传统哲学在得以自身发展的同时,给予插花艺术以新的指导思想,从而使插花艺术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汉魏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带来了莲花净土思想,随之而来的还有佛教插花艺术,中国开始了插花的漫长里程,此时期宗教花开始盛行;
隋唐时期,统治者提倡三教合一,为插花的发展准备了思想准备,寺庙、宫廷竞相以插花为乐,同时又由于隋唐国力昌盛、统一,在艺术上注重壮势之美,因而大型的院体花流行于此,佛教和道教的插花也融入了这种时代精神在其中,花材的选取上也注重牡丹等花形较大的,花型也呈现院体花的特征;
宋元时期,理学的发展为插花艺术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阴阳互变、天人合一等哲学理念反映到插花艺术中就是虚实结合、俯仰呼应、高低有序、疏密有致、顺应自然等插花原则的出现,加之政局动荡,文人士流多避世,借花抒情,因而出现了理念花和心象花;
明清时期,插花艺术得以更加的发展,许多插花理论的专业书籍出现,心学的发展为插花艺术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平台,新的宇宙观又促进了插花原则的发展,同时在时局的影响下,插花的花型多为新理念花、文人花、写景花和象形花。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中国传统插花的艺术指导思想,插作时充分考虑花草树木的生长规律和自然形态,但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原始形态,而是有创意地加以造型、修剪、设色等艺术加工,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抽象的自然,使作品达到一种“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境界。《瓶花谱》在“插储”一节里有述:“若止插一枝,须择枝柯奇古,屈曲斜袅者;欲插二种,须分高下合插,俨若一枝天生者。或两枝彼此各向,先凑簇像生,用麻丝缚定插之。”这里强调插花枝条要自然优美。因此东方式插花艺术创作是一个源于自然、再现自然、高于自然的过程。
2、讲求意境,寓意于花
中国传统插花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意境创作,不仅注重花材形体美和色彩美,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即追求插花作品内涵和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利用花材的属性、谐音、品格或形态来达到借物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