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术家从事的行业
我认为你的朋友还没有找到自己道路,虽然你的朋也像艺术家一样具有审美能力和不服制度的特性,但他没有所属的世界。我认为你朋友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静下心来想想,什么才是自己的最爱,自己的最想做的是什么。
所谓的艺术家就是通过音乐,图画,行为等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美。
2. 艺术家需要在创作过程中呕心沥血的做什么事情
艺术家在创作中呕心沥血地要做的事情,是去发现涌动在他心头的那份情感的本质真相。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创作的过程。因此,整个创作过程并不是先构思作品的艺术形式,然后将其付诸感性材料,而是一边在构思着,即寻找着,一边也就在制作着。
3. 艺术家每天都做什么喜欢去哪
艺术家经常去普通人群去的地方,并不是经常呆在一些特殊场合。
这不是几句能说清的,还要看艺术门类。
书法艺术家常去画院,书院,古玩市场。
画家常去写生,看画展,美术馆。
设计艺术家爱去艺术区,前卫的大城市去汲取更多的设计灵感。
4. 艺术家是做什么的
搞艺术的,艺术是各个方面的比如画画,雕塑,等
5. 老一辈的艺术家退出荧屏,都在做什么呢
时过境迁,老艺术家们已白发苍苍,但他们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永远散发着青春的光彩。他们精湛的表演艺术,纯净的人格,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他们留下的那些经典作品一起,都把我们带回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田华,想必很多70后都听过她的名字。她在1950年的电影《白毛女》中扮演过喜儿这一角色,从而被观众熟知。
她一生参演过的歌颂祖国的电影很多,是我国老一辈知名的艺术家,也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然而这么一位名人,在90岁的时候依旧还在荧屏前工作,为什么如此大年纪还不退休养老呢?
现如今的田华老师生活很普通,这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从她衰老的面孔依旧能找寻到她以前的美貌,还祝愿田华老师晚年健康长寿。
6. 歌手算不算是艺术家的一种艺术家是干什么的
我觉得不算 歌手只能算是艺人 除非在歌唱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才能算 然后歌唱家也未必算是艺术家 因为如果你只是单纯的表带出一首歌 那也只能叫唱 所谓的艺术家最突出的应该是创作 而这点并不是每个歌唱家都能做到。 你可以看看平时的新闻 我们基本不会称呼一个歌手为艺术家 但是那些依靠创作的比如舞蹈演员比如雕刻的就经常被成为艺术家 因为他们不仅要表演最基本的创作 然后还有种叫表演艺术家的一般指演员 就是说他们塑造了他们终身把表演当做事业且成就极高 哈 这点也说明了 艺术家也是跟年龄扯上关系的
7. 艺术家是干什么的
画画之类的呗
8. 艺术家要如何生存
达西先生经常收到那些艺术院校学生的私信,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毕业以后做什么?”对于很多书法、绘画等专业的艺术生来说,“毕业即失业”是很多人不得不面临的困境。
其实,从古至今,“生存问题”一直是每一个人都关心的问题,今天达西先生来和大家聊聊之前的艺术家们都是如何生存的?(我这里说的艺术家仅指书画类艺术家,也可以带上比如装置,手工等艺术家。)
咱们先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聊。
在聊之前,先给大家说一个词:艺术赞助人。就是艺术圈里通常会说的保护人策略,简单来说,就是投资人出钱让你来玩艺术。现在据说还有,但是具体能做成啥样就不清楚了。现在基本上就是画廊、展会和拍卖模式。
在西方,艺术赞助人可以追溯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斐尔等一大批艺术巨匠,为什么他们会作为一个伟大的群体出现在画坛上?他们在艺术创作时靠什么为生?当你翻开美术史就知道了,它们背后总会有一个名字,这个人就是当时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第奇家族!没有赞助人,有再高的天赋,再精湛的技艺,只怕也是见不了光的。
美第奇家族
“保护人”赞助的当然不仅仅是物质上保证创作的条件,成功的赞助人,其实是在尽可能的挖掘艺术家本身的财富,甚至是通过自身对艺术的理解和期望,引导艺术家的创作,作为保护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金钱的供给,更多的需要他们对艺术思考的成熟度,这一点来说,并不是所有能出得起钱的人就能当好保护人。
而现在呢?
业内人士估计,目前专门搞书画创作的艺术家有80%左右的人被经济问题左右,无法完全静下心来搞艺术创作,有80%-90%的书画家没有经济实力出版自己的画册,进行宣传和包装。很多挣扎在二三线的画家为了提升知名度,不停地参加各种书画大赛和展览,但是他们获得的奖牌、证书,并不会给生活带来大的改善,反而平添了一份买书、参赛的费用。而且,大多数靠卖字画为生的书画人都面临现实问题:精品的创作费时费力,书画家没有出名的情况下,精品反而难以出售,书画商也不会出大价钱收购,为了生存不得不“量产”作品。
钱钟书说过:“年轻的时候,我们经常把自己的创作冲动当做创作才华。”无数年轻人认为自己有才华,于是一脑门子要搞艺术,至今也没玩出什么名堂。记得之前采访常年居住在艺术区的一位画家。他见证了太多由于经营不了工作室和作品而倒闭转行的艺术家。其中一位青年艺术家满怀信心来此开办工作室,工作室成立初期有成群的朋友来道贺,并表示羡慕。但是,随后他发现按自己理想的风格所创作的画作并无人问津,即使勉强卖出也抵消不了创作成本。此后,他开始随波逐流,大量模仿,创作一些市场上较火热的作品类型,甚至是“行画”。可以说,市场在变化,他的作品也在变化,但是尽管如此,这位艺术家仍没有改善经济状况,没过几年,他的工作室越来越小,吃住行越来越差,人也憔悴,最终,工作室无奈关闭。
然后我们再反问一下,艺术家们凭什么来引起资助人的兴趣?
艺术家首先要有能证明自己创造力的作品,其次要已经形成个人风格,并必然会成其为宗师流派,否则,其艺术生涯必定是短暂的。现在想一夜暴富的艺术流民特别多,他们充其量算一个匠人,根本又不具备匠人的敬业精神。能被投机家看上的艺人实在寥若晨星,他们不一定是大师,属于技法高明,懂得在激烈的艺术品投机市场上竖立起自己鲜明的特点。
这类人,坚持了很多年,大概就是现在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比较受追捧的那批。中国的当代艺术还完全是一个只存在投机的市场,并不具有成熟的以长期稳健的机制来为大师级的艺术家的出现提供机会。因此藏家们的眼光会追随市场的炒作行为,而不会花费大量的心思去发掘有才气的年轻艺术家,为其提供长期的资助,并利用自有的资源逐步地推介到市场。
所以,在我国,真正具有天分的艺术家,如果穷不死,最好能够耐得住,至少也得用十年的时间来磨砺,积累一定量级的作品,间接地利用一下网络,懂得分寸地推销一点作品,等待那位相士的出现。
有的人可能会说,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这么多网站APP总是可以卖我的作品的吧,如果你真的了解互联网,你就可以看到,现在很多艺术类的app自己生存都很是问题。甚至说APP的平均寿命可能也就2,3年。细心地朋友仔细想想,这几年不说网站,APP都换了3茬儿了吧!第一波死在沙滩上,第二波来了,第二波死在浅滩上,现在是第三波!
绝望吗?不用绝望
我们这个电子文明的世纪,如果你想要搞艺术,我想无非就是这几条路(自古以来也无非是这几条路):
第一条路是成为职业艺术家,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有能力以自己的创作为生。一般性的作品并不难获得市场,比如通俗小说,流行歌曲,符合商业需要的建筑、室内、服装、产品设计、摄影作品等等。至于这些赖以谋生的作品是否具有名垂艺术史的价值——我觉得创作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去考虑这个问题,享受创作的乐趣才是重要的。这条路充满了不确定。有可能你一辈子都卖不出去一部小说,如果你依然坚持创作(不是晃膀子的所谓波西米亚生涯,是真正投入的创作),有可能需要父母配偶亲戚朋友长期供养你,甚至一生,如果对方心甘情愿,那很好。但我总觉得,如果养了很多年这人都还没成功,多半这人就是不适合搞艺术的。
第二条路其实也有很多人在走,依附于官方或学术机构,或者得到艺术基金的赞助,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多好的艺术家同时都是学者和专业研究者。
第三条路是做业余艺术家。谋一份稳当的职业,海关公务员也好,居委会主任也好,法律顾问、会计什么的都行,在业余时间创作艺术作品。大量例子证明,许多业余艺术家的作品甚至好于职业艺术家。概因心态不同,无需迎合市场,宽松自由,发自肺腑,也不拘泥于学院派的常规。尤其是写作,不接触社会绝不可能成为好作家的。曾经是娘子关电厂工程师的刘慈欣说,倒是在电厂工作的时候,创作效率更高。现在反而不如以前了。第四条路,放弃成为艺术创作者的打算(这未必是条黯淡无光的路)。谋一份稳当的职业,但做一个最好的艺术鉴赏者,甚至富裕起来以后赞助别的艺术家,成为艺术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者、评论家。一个时代的文化昌明,不但需要创作者,也需要最好的欣赏者。
但是无论如何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打着我很有才华的旗帜晃膀子。不要眼高手低。这都是离艺术最远的态度。也许大多数艺术青年仅仅是觉得“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希望凭借艺术而超脱凡俗,过着像小说里写的那种波希米亚式的生活。但殊不知艺术创作像任何其他领域的工作一样,需要大量枯燥乏味的训练和失败的尝试,过程漫长,毫无趣味,痛苦不堪,更需要长期的脚踏实地而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灵感,所以注定只有少数人能坚持,所以真正的艺术大师实在是天作之和——每个时代都将以其独特的气韵症候,迎接这样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