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灵石的民间艺术有哪些

灵石的民间艺术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2-08 22:23:34

❶ 山西灵石县的文化简介

灵石县--静升王家灵石名胜荟萃、钟灵毓秀。全县共有文物古迹46处。王家大院以其雄伟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的紫禁城”和“华夏民居第一宅”,更有“王家归来不看院”之美誉。静升古镇以其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列为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榜首,现存大大小小的店铺、典当行、水井、石板小路、戏台等依稀可见当年静升的繁荣景象和独特的人文气息。国家级森林公园石膏山风景名胜区、红崖大峡谷、介庙、中国式古堡夏门古堡、千年古刹资寿寺、韩信墓、周槐等景点闻名遐迩。县委、县政府通过打造古镇古堡大院游、山水生态休闲游和节庆民俗文化游三个旅游品牌,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县向现代旅游名县的跨越,文化旅游业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灵石县地灵人杰,人才辈出。灵石置县后的1400多年来,有过许多先烈为民族的解放献出了生命,有过许多豪杰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过贡献。据不完全统计,灵石有革命烈士928人,有高中进士者47人。古代有为民请命的师范、秉公除恶的梁中靖,有学贯中西的杨尚文、藏书万卷的耿文光;近代有科学兴晋、实业救国的耿步蟾,有辛亥元老、爱国忧民的何澄;当代有法学泰斗张友渔兄弟、着名版画家力群、牛文,着名作家胡正;特别是两渡何家,自清干隆中期到光绪初年,有15人高中进士,太学生、举人不计其数,以至后来,出现了着名的核物理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何泽慧、着名固体物理学家何怡贞、医学专家何泽涌、生物学者何泽瑛。如今,灵石儿女遍及祖国各地,有的旅居海外,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无愧家乡的哺育,无愧灵石的父老乡亲。[4]

❷ 山西民间艺术有什么

1、威风锣鼓。威风锣鼓在临汾地区流传甚广,是一种民间打击乐器的合奏形式,由于它击奏多姿,威武雄壮,所以俗称为威风锣鼓。
2、晋南花鼓。晋南花鼓是流传在山西南部黄河岸边万荣内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
3、皮影戏。皮影是一种民间传统的小戏,在表演时,以驴皮,牛皮刻制的人物,布景和道具搬上舞台,造成影像,便成皮影戏;加上说唱和灵巧的操纵,使影像产生妙趣横生的戏剧效果。
4、炕围画。山西许多地方的人都很重视美化睡炕和居室的墙壁,因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炕围画。
5、刺绣。刺绣在山西农村颇为普遍,各地的绣品风格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6、绛州鼓乐。新绛县,鼓乐是民间文艺活动的主要内容,更是当地社火活动中的最流行的节目之一。
7、怀仁旺火。其中生旺火就是山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
8、山西剪纸。他们飞剪走纸,将自己的情思、才华和美好的心愿都倾注在朝夕相伴的剪纸中,构成了特有的地域习俗与人文心态。

❸ 你了解哪种民间艺术简单介绍一下.

民间剪纸产生在劳动者之中,劳动者的审美情趣又直接受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影响。凭黄河水、黄土山养育的山西人民具有粗犷豪放、朴实敦厚的气质和性格。他们飞剪走纸,将自己的情思、才华和美好的心愿都倾注在朝夕相伴的剪纸中,构成了特有的地域习俗与人文心态,并显示着极高的审美价值。 山西吕梁地区的剪纸含有汉代石刻艺术所具有的质朴、粗犷、雄浑、博大之气;晋南剪纸刀笔遒劲,酣畅淋漓,且具有粗中见细、拙中藏巧的特点;雁北的广灵、灵邱剪纸凝重而艳丽,既有塞外之野趣,又存关内之隽秀;而地处山西腹地的晋中剪纸,则呈圆润秀丽、纤巧精细的风格。 剪纸在民间的流行,往往伴随着生辰、婚嫁、丧葬、喜庆节日和日常生活。生活习俗是促进剪纸发展的社会因素,同时又形成了丰富的剪纸内容和不同的剪纸样式。

民间雕刻艺术,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综合起来,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一、戏曲类 山西是我国戏曲发源地之一,享有“中国戏曲的摇篮”美称。金元时期,晋南平阳地区戏曲活动便异常活跃,成为全国戏曲活动的中心。从稷山、侯马、新绛、襄汾等县、市发掘出的许多宋金时代的砖墓来看,都有砖雕戏台、杂剧演员、乐伎、舞俑。山西人民一向将戏曲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作为自我娱乐,自我欣赏的形式,因此,民间雕刻艺人,不仅讲究画中有戏,往往将戏曲的典型情节,直接表现出来,使人得到艺术享受激发美好的遐想。襄汾县丁村清干隆五十四年(1789)所建的民居,就雕有戏曲木刻。 二、吉祥寓意类 山西雕刻艺术,立意选材都要求有美感,寓意有喜气,出口要吉利。如“喜、禄、封、侯”用喜鹊、奔鹿、蜜峰、猴子四种动物的形象,构成画面,并以动物名称的谐音,拼成吉祥语言。其寓意,即祝福满门喜庆,高官厚禄。诸如“喜(喜鹊)事(柿子)连(莲花)年”、“吉(鸡)庆有余(鱼)”、“三阳(羊)开泰”、“六(鹿)合(鹤)同春”、“松鹤延年”、“五福(蝙蝠)捧寿”、“麒麟送子”、“鹭鸶戏莲”、“喜鹊闹梅”、“龙凤呈祥”、“喜(犀)牛望月”、“芙蓉金鸡”、“丹(牡丹)凤(凤凰)朝阳(太阳)”、“岁寒三友(松竹梅)”、“春兰秋菊”、“猫蝶富贵”、“封侯拜将”、“麒麟朝日”、“狮子滚绣球”、“凤凰戏牡丹”、“松鼠吃葡萄”等等,都是通过生动美丽而可借以抒情的动物、花草,确定寓意吉祥的题材,分别反映人们对五谷丰登、生活富裕、四季平安、婚姻美满、四世同堂、幸福长寿、和睦处邻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 三、历史传说类 过去,这类雕刻,在我省民间广为流传,这是因为古代劳动人民在同大自然斗争中,不甘心消极地顺应和屈从,而积极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于是把人的能力理想化,创造出超人的力量——神灵仙圣来为自己服务。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等八仙人物,说他们得了神道,超出人世、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龙驾凤、长生不老,还说他们神通广大、变化莫测、本领无比、法力无边,能左右人间祸福、主宰世界万物。诚然,这是一种幻想,但人们对此,总是迷信、崇拜、向往,盼望他们给人间消灾免难,降来幸福。所以,民间雕刻艺术中,像“八仙庆寿”、“和合二仙”、“禄亚仙”、“天官赐福’、“福禄寿三星”等天仙之类的题材,比比皆是。这些带有神话内容的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安康、延年益寿和征服自然、祛灾免难的祈求。

山西民间锣鼓被誉为“中国第一鼓”。

鼓是我们祖先的乐器,远在原始社会就有了鼓。不但有黄帝造鼓的传说,还有出土文物佐证,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佼佼者。传至今日,全国的鼓有上千种,山西的鼓品种亦不下几十种,上溯到远古文化的“土鼓”,“鼍鼓”,下及现在从大到周盈丈几的帅鼓到小才几寸的手鼓,山西确是中国鼓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鼓在山西,族旺支繁。既有自成一家的清锣鼓,又有吹打锣鼓、鼓舞、锣鼓经及庙堂锣鼓。丰厚的积淀,多彩的艺术,凝聚了多少民众,又使多少中外学者专家把取景框对着它来。鼓文化已成为三晋文化的代表,成为黄河文化的一面旗帜,不但为三晋大地添彩,更为中华民族增光。

一、清锣鼓

清锣鼓主要有《威风锣鼓》、《太原锣鼓》、《绛州鼓乐》《岳村孤子》、《斤秤锣鼓》等。

威风锣鼓 1988年以来,山西的威风锣鼓从农运会到亚运会,从省城的民间艺术节到天安门广场的四十周年大庆,真正打出了山西民间艺术的威风,誉享全国,声闻世界。

威风锣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临汾一带的民间广场艺术。相传,公元619年,李世民在霍州大战刘武周部,击鼓迎战,鸣锣收兵,进退有序,取得了胜利,于是流传下威风锣鼓。这种锣鼓的特色就是“威风”。从锣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队的组织、表演、着装,都在展示威风。

第一,音响威风。看威风锣鼓,在未见其形时,早闻其声厂,而且如雷贯耳,非同凡响。其实它所使用的乐器很单纯,只有鼓、锣、铙、钹四件。传统配置比例是鼓2锣8铙4钹2。现在人数扩大,多到四、五百人,加大了鼓和锣的比例,使音响更加突出。演奏方法是鼓指挥,锣主奏,铙和钹分成两个声部,交替对奏。乐句处理多以“句句双”出现。上百面鼓,几百面锣,成百付铙钹,共鸣齐奏,音响如天地轰鸣,使人感受到当年李世民领兵征战的威风。由于节奏变化多样,有2/4 3/4 4/4,
还有 3/8 5/8出现,因而呈现多种色彩,让人感觉到趣味无穷,宏亮而不单调,刚劲而含有柔美。

第二,曲式威风。威风锣鼓的曲牌,既独立成章,又联缀成套。其多段体套曲一般分“帽头”“主体”“收尾”三个部份。曲式、句式、节奏多为行进式;曲牌名称亦大多从军事而来:“单刀赴会”、“三战吕布”、“四面埋伏”、“五马破曹”、“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演奏多从“擂鼓”开始,起伏相间,张弛结合,但又不离气势雄宏的主题,造成一种刀光剑影,兵刃相交的战场意境。

第三,场面威风。威风锣鼓的演奏多到几百人,一律古代士卒装束,摆开一个接一个的战阵,前后进退,左右开合;一忽而风卷残云,一忽而雨打枯叶;分开的象八卦,云集阴阳双合。那场面实在惊人,也着实感人。

第四,舞姿威风,队员在表演时,结合鼓点节奏场面变化,作出种种舞姿身段。鼓手有“左右开弓”、“马步冲击”、“穿插对打”、“开合斗打”;锣手有“反扣前冲”、“回扣后弓”;铙钹手有“大镲高翻”、“胸前空翻”,还有“单翻”、“双翻”、“斜*”、“正*”等,鼓锣镲在这里也变成刀枪剑,演奏员已成为将尉卒,威武雄壮,一股杀气,“舞”成了“武”。演奏中又巧妙自如地运用了“鼓花”、“锣花”、“铙花”,加之棰腕上的彩带装饰,整个场面又显得五彩缤纷,给予人以悦目舒畅之感,“武”又成了“舞”。

民间刺绣,在山西不独历史悠久,而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反映山西风土人情的特色。 山西民间刺绣,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图案纯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针法多样、绣工精致。这些来自民间的刺绣艺术品,大都出自农村劳动妇女之手。 人类历史的童年时代,就记录着以骨针、麻线缝制兽皮,遮体御寒,磨制兽牙、贝壳、彩石,系之胸、腕之处装扮自己的史实。其时虽算不得刺绣艺术,却实实标明了对美的向往和创造,从我们先祖已开始这一追求。 人对美的本能的追求和基本工具、材料的出现,使刺绣在很早就形成为一种艺术形式。早在周代就有“画绣之工,共其职也”之说。《诗经·召南》中有“羔羊之皮,素丝五(纟它)”,“羔羊之革,素丝五(纟或)”,“羔羊之缝,素丝五总”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缝接皮服的精湛工艺。《诗经·唐风》中的“素衣朱(礻暴)”、“素衣朱绣”则真切地描绘了当时的刺绣艺术,而当时的唐,正指山西中部地区。 源远流长的山西民间刺绣,在其后的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工艺技巧也日臻完善精美。唐人胡令能以七绝诗咏颂当时民间刺绣水平:“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灵莺下柳条。” 山西民间刺绣无论晋南还是晋北,山区或是平原,都因其古老文化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显得率真、纯朴、热烈、犷野。尤其作为服饰刺绣,是与人的性格相协调、相适应而存在的,因此它既是一种造型艺术,又是一种环境艺术;既是一种灿烂的民间文化,又是丰富多彩,真真切切的民俗生活。

山西民间玩具,是黄河流域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和民族艺术发展的活化石。 一、山西民间玩具源远流长 山西出土的大量古代陶瓷制品中,有不少器物类似今日新绛县烧制的陶哨、陶人玩具的造型。万荣县古城发掘的新石器时期的陶埙等足以证实,三晋大地早在几千年前便产生了十分精美的泥陶玩具的雏形。虽说这些陶制品带有浓厚的信仰崇拜色彩,但与近代纯用于玩赏的各种民间玩具不无瓜葛。“七音哨’流行于稷山、新绛、代县等地,它是在陶埙基础上的衍变。临猗汶家营的五彩泥玩具从明代至今,负有美誉,其中掺入母系氏族时代祈求生育的信仰遗风和为儿童避邪驱恶,以保平安健康的意识。妇女儿童“身佩香囊”,玩香袋的习俗起源于汉代。相传五月五日为恶日,虫害滋生,瘟疫流行。玉皇大帝派治瘟神仙下凡,利用艾草制香袋,涂雄黄酒,杀灭虫害,使人们避灾免疫。长期以来流传有“百索系腕上,五毒不敢犯,五毒化灰尘,妖邪归地府”的民谣。佩戴玩耍香袋千百年来相传不衰,制作手法愈来愈精。山西纸牌玩具最早出现于明代,《绥寇记略》载:“万历末年,民间好叶子戏……至崇祯时大盛。”至今怀仁、灵石、祁县等不少地方仍有这种纸牌游戏。 山西民间风俗孕育和发展了民间玩具艺术,民间玩具又充实丰富了民间风俗,它同乡村民俗一样恬淡而淳补,是劳动人民淳风之美的体现和物化。随着岁时节令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伴随人生仪礼的诞辰、三天、满月、百天、周岁等生育礼俗,便制作出许许多多的民间玩具。民间生育礼俗中的玩具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岁时节令及传统庙会中的民间玩具,更是绚丽多姿、品类繁杂。尤其是民间对神灵崇拜而带来的原始情感和深厚的原始神秘心理,影响着民间玩具的审美要求,促进着多种类形的玩具不断创造和发展。 二、山西民间玩具根植民间 玩具是劳动人民自由自在的艺术创造。它凝结着浓郁的乡土感情,孕育着浪漫的艺术想象。民间玩具的创造有广泛的自发性。其制作不带商品性质,不受任何市场价格和政治潮流的影响。民间玩具的产生基于自身生活的直接需要:哄逗婴儿,打扮孩子,美化自身,装点生活环境。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直观感受和传统的审美习惯,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愿望。如泥玩具中的“泥虎”造型,既象猴,又似虎,又如把布鸡的翅膀绣成两朵花的形状。 民间艺人采取最简易、最便利的手工制作,利用最廉价的土、布、木纸,凭籍灵巧的技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父传子,母传女或乡亲们互相馈赠,观摩借鉴,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艺技的自然传承形成手工制作特有的自由、灵巧风格。民间玩具同乡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物质产品。同时又是传授美的艺术品,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发展了特有的审美情趣,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自觉地遵循美的规律塑造玩具的形态,成为美的物化,“用”与“美”紧密相联。民间玩具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美与实用的和谐,二者浑然一体。如婴儿的布虎枕,既可供孩子睡眠、玩耍、又给人以美的欣赏。民间玩具有着深刻的寓意,民间艺术家切合民族的喜悦情感和爱憎观念,利用玩具外在形式,贯注其思想意识,象征某一意念,影响于人们的情感,成为“有意识的形式”。民间玩具绝大部分都是母**心的倾注,以此表达创造者的情爱,借助虎、鸡、鱼、龙、凤,这些人们喜爱的、有特定审美内涵的形象,巧妙地表达“吉祥如意”、“富贵荣华”的主题。种族繁衍,生命崇拜意识在山西民间玩具中表现得最坦率,“虎头鱼尾枕”是最为典型的代表。闻一多在他的《说鱼》一文中写道:“鱼在中国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虎在民间是生气蓬勃、威武壮实的象征,虎与鱼的巧妙组合,暗示着阴与阳的结合,生动形象地表露出对华夏民族“瓜瓞绵绵”,长久延续,繁荣昌盛的祝福。这些民间玩具,着重于情的倾注,从暗示和象征性因素中,让人们去领会,诱发人们的联想,以此寄托、挥洒自己的情思和厚爱。山西民间玩具浓缩着,积淀着华夏后裔强烈的情感意识、信仰和期望。 山西民间玩具是造型粗犷、质朴、生动优美,注重装饰性,大胆取舍细节,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乍看来是那样笨拙,姿态不符常情,结构不合比例,边角没有规则,但这一切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作品内在的稳健、浑厚,更显得古拙粗犷,生机勃发,舒展奔放。粗犷的外观不觉粗糙,稚拙的外表更富韵味,静中有流动和节奏感,使内在精神更加凝重集中。 色彩在山西民间玩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玩具以喜庆、吉祥为主题,因此,以它红火、热烈、艳丽的色彩而面世。鲜红的虎身上着以青色梅花,尾巴又是黄色艾叶,红头上又有两只绿耳朵,在明快的色调中,黄中有紫,红上叠绿。民间艺人不是再现自然色彩,而是突破了色彩透视原理和时空观念。这种色彩观念与古老的统辖天地万物的阴阳五行相联。“天有金木水火土,色有青红黑白黄”,民间称其五色为正色。玩具上,白底施以青红相间的花纹,黑质上涂以黄、红、绿的点缀,简明而醒目,浓艳而谐调,依据自然又超脱自然,这种健康朴素的色彩观,充满着热情和活力,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山西南靠河南,西临陕西,北依内蒙,东靠河北,地理上的接壤毗邻,风俗民情的影响,免不了在民间玩具的艺术风格和手法上相互渗透。山西民间玩具中,泥玩具的一部分造型、色彩十分接近于河南,布虎、布娃娃又同陕西渭南、华县一带的相类似,有些如出一辙。历史的变迁,战争与灾荒,带来人们迁徒,又有商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等,都是山西民间玩具受其毗邻地区影响的缘故。 山西民间玩具由于地域性及各自依附的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环境的差异而略有不同。晋南主要为黄河、汾河沿岸,成为晋陕豫黄河三角州地带,地处河谷水道,沟壑纵横,加之古文化悠久,民间风俗古老,这一带民间玩具比较古朴雅拙;晋中地区处于平原地段,地理条件优越,经济文化繁荣,生活富裕,民间玩具比较秀丽雅致,精巧细腻;晋北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塞上高原,民间玩具比较雄浑豪放、粗犷质朴。虽然各显神工,各有异趣,但又有鲜明的三晋风韵的一致性。如同为香袋,晋南的以缝制人物、动物为主,以串带之,布老虎踩着蛇、蝎子、壁虎、癞蛤蟆、千爪虫、蜈蚣五毒虫,形象生动,足乱其真,色彩艳丽,红里透鲜,以闻喜、新绛、稷山、万荣、永济为代表。晋中地区的香袋,多用彩色丝线编织成菱形、方形和三角形等色样,称香荷包,还有供小孩玩的丝线缠绕的色轮,其形状与花纹式样或色调都至为精彩,装饰颇得情趣,以祁县、汾阳、介休为代表。晋北的香袋多以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瓜果、菜蔬、花草虫鸟为题材,简炼大方、夸张变形,以怀仁、左云、山阴县为代表。 泥玩具中狮、虎、犬、鸡、羊是通用的题材。忻州、代县、定襄一带的泥娃娃造型浓眉大眼、胖敦福态,多为坐像,大块色彩,夸张简洁;而晋南临猗的五彩泥玩具以民间传说中的天将、天狗、虎娃见多,以白色为底,描以黄、红、兰、绿色,显得细皮嫩肉、乖巧可亲。娘娘庙会上的求子泥娃娃,绛县、万荣县的面目姣美,小巧玲珑;怀仁、右玉的粗犷脱俗,俨然一副“泥像”。要说泥哨哨,还是新绛县的七音哨最为精致了,它实际上是烧成的陶制品,造型美观、花纹讲究,浑厚的黑底上点缀几点黄、红、白,鸟、兽的造型均夸大头部,缩小躯体,省略四肢,极有特点。 布虎玩具随处可见,形象各异,千姿百态。绛县的布虎系列就有二十四种之多,虎头鱼尾、虎头蛇尾、虎头石榴尾、独角兽……芮城县的狮虎头身镶嵌,晃头摆尾;雁北地区右玉左云、怀仁县的布虎肥头大耳,胖圆的身躯;晋南、万荣、稷山的布虎,大部分是柳叶眉、核桃眼,小小的嘴巴,胡须用绒毛制作,其背上多做装饰,尾细长且弯曲上翘;晋北的布虎浓眉大眼阔嘴,须毛多为描画,线条豪放,尾粗直。几个地区的双头虎外形上区别不太大,都具有威猛和乖巧的特点,但晋南的表现得活泼伶俐,晋北的则显得憨厚可爱。

“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爱煞人”,这是数百年来民间对徐沟背铁棍这一民间艺术的赞语。溯源徐沟背铁棍,最早产生于400多年前的明代嘉靖年间。它本是天旱缺雨,老百姓抬神祭祀的一种活动。后因抬神不便,有人便扮作王母娘娘、金童玉女。历史上徐沟的第一根背铁棍叫做“凤凰拉车龙打伞”。背铁棍是一种风格独特的群体舞,其特色被归纳为:无言戏剧,空中舞蹈,流动杂技。改革开放的春风给徐沟背铁棍这一艺术奇葩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不断的挖掘、整理、创新与发展,这一艺术越来越美,知名度越来越高,辐射面也越来越大,上北京,下深圳,好不风光,并受到中央领导者接见,被国外友人誉为“东方一绝”。

❹ 山西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民间艺术:

1、蒲剧

蒲剧因兴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运城永济),故称蒲州梆子、“乱弹”等,流布于山西、陕西、河南、甘肃、青海等地区。其特点是“满口疾呼很奔放,河曲野啸起回浪,生旦净丑有区别,悲壮激越音流畅”。在蒲剧艺术发展过程中,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剧目和演员,如临猗人郭宝臣(1856—1918),世人赞其“声满天地”“无字不响”,有“慷慨悲壮之雄风”。

2、晋剧

晋剧产生并活跃于山西中部地区,人称“中路梆子”,也称“山西梆子”。晋剧是蒲剧北上后吸收了中部地区祁太秧歌和汾孝干板秧歌等艺术形式的腔调和打击乐等表演元素而形成的,在语音、唱腔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良,变成了既高亢激越又清新委婉的风格。清中后期,晋商的发展壮大使晋剧沿着商路向外发展,在蒙冀陕甘宁青等地均有广泛的传播。

3、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因形成和主要活动于山西北部地区而得名,省内称“北路戏”或“上路调”。早期的北路梆子和晋剧一样,是蒲剧北上与当地语言和民间艺术融合起来发展形成的新剧种,舒展刚健的风格是其特色。北路梆子形成时间约在明末,流布于晋北、内蒙古以及河北张家口、蔚县等地。清咸丰年间至20世纪30年代,是北路梆子的鼎盛时期,班社众多,名家辈出。

4、民间社火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来源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对土地与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5、威风锣鼓

威风锣鼓起源于尧舜时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演奏者情态激奋,忽而抛镲亮相,忽而怀抱金瓜,十八般武艺引人入胜,表演起来鼓声如雷、粗犷豪放;钹音清脆、荡气回肠;锣鸣镗镗、排山倒海,融音乐、舞蹈、技艺于一体,富有民族特色,体现民族精神,有着“天下第一鼓”的美称。

❺ 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有如下:

1、皮影戏

陶瓷这种源起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品,经过上千年的发展,这种利用黏土、长石和石英制成的传统陶瓷美术品凭借着较高的艺术价值而着称于世,而现在的陶瓷产品凭借着耐辐射、硬度高、耐高温腐蚀等优势而在国民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❻ 晋中的民俗节日有哪些具体怎样过

晋中的传统娱乐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以闹社火规模最为宏大,品种最为繁多。晋中社火可谓集晋中民间艺术之大成,融民族精华于一炉。节日期间,城镇乡村都要在主要街道和广场挂彩灯,搭彩楼、搭彩台、装彩车,进行各种演出和街头文艺表演,主要有抬棍、背棍、撅棍、旱船、高跷、舞龙、舞狮、抛绣球、抬花轿、民间八音会吹奏、锣鼓大赛、晋剧、秧歌、小戏演唱等。晚上彩灯高挂,灯棍、架火、旺火、地火、绞活龙等民间艺术争奇斗艳,白天人山人海,晚上灯火辉煌,场面十分壮观、令人心旷神怡。
另外还有中路梆子-晋剧、太谷绞活龙、左权小花戏、榆社霸王鞭、祁太秧歌、凤台小戏、平遥盲书、方言快板、莲花落、木偶戏、皮影戏等特色艺术值得一看。
寒食节
每年农历清明节前二日古称寒食节,这是源于晋中而传遍全国的节日之一。起因是春秋时期晋国功臣介子推在绵上邑(今介休)被焚而死,晋文公深感悲痛,下令全国在这一天不准生火做饭,用干粮或冷食充饥。秦汉以后,逐步成为地方风俗并向外扩散。唐宋时期,有许多文人学士利用寒食节来讴歌介子推“不言禄”的高风亮节。同时,因清明节前二日正好与“一百五”(冬至后的105天)相吻合,故民间又把寒食节作为冥婚配干丧或暂厝合葬的鬼节日。
现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并,主要是祭奠祖先和迁移坟墓。
晋中市庙会
长期以来,出于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以及互通有无,进行商品交易的需求。晋中各地在庙宇、道观的周围逐渐形成了各种庙会。现封建色彩浓厚的旧习逐渐消失,商品流通日渐兴盛,这些庙会大都成为辐射周边地区的商品交易会。
主要有寿阳冷泉寺庙会、介休绵山空王古佛庙会、祁县郜北村泰山庙会、榆社城关泰山庙会、榆次城隍庙会(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六月十五。)、左权永佛寺庙会、和顺云龙山龙王庙会(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三日举行。)、太谷凤山三清观庙会(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二日开始,会期一月)、昔阳皋落镇大王庙会(农历七月十五日开始,会期为5天)、灵石苏溪村资寿寺庙会(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三日开始至十七日,共5天)、介休张兰镇泰山庙会(每年的农历九月二十日开始至三十日结束)。
介休张兰镇泰山庙会
张兰镇位于介休县城东北,为京陕官道要冲。镇周城墙环绕,建有四门。镇中十字大街商铺林立,行业齐全。庙会从每年的农历九月二十日开始至三十日结束。贸易物资除有绸缎、花布、化妆品、粮油、麻纸、陶瓷及金、银、木器、古董文物之外,还有潞安府和浑源州的挽具,文水、交城县的皮货,沁源、武乡县的山货,大同府的铜器,灵丘县的毛骡,蒙古的马匹等。设在北门外的驴马大会,牲畜之多,成交率之高为周围百里罕见。此外,当地的盲人还要凑钱写戏为他们进行专场演出,俗称“瞎子戏”。
地藏节
农历七月三十是一个宗教节日,名为“地藏节”。地藏是在释迦既灭以后,弥勒佛未生以前,世间众生赖以救苦的一尊菩萨,地藏王曾经发誓:他要在普渡众生以后始愿成佛,因此常常现身于人、天、地狱之中,救助苦难。

❼ 山西民风民俗作文,80分送上,急!!!!!,10分钟等待时间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春节习俗——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高兴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是夜,主妇们忙着挂灯结彩,张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红红绿绿把房子装饰得花团锦簇,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喜欢在过年时,多讨些好彩头,希望一切顺利,这其中有许多旧习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扫帚之俗,以为新年使用扫帚将会把运气扫走,扫去财运,新的一年会难交好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为使此俗流行,还定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新年也不可骂孩子,说话必须特别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饭碗,大家也绝不骂他,反而说他“岁岁平安”,因“碎”“岁”谐音冲一冲不祥的气氛。新年里,大人最怕小孩子说溜了嘴,开年讲些不太吉利的话,除了横关照竖关照,有的地方还用块红布或草纸向孩子们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当作屁股,即使说出不吉利的话来,也等于放屁。还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于枕边,叫做“压岁果子”。橘子、荔枝谐音“吉利”,以求来年大吉大利。有的地区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偷财神爷像,而且偷到后要把它藏在裤裆里,以取“财神入库(裤)”这句成语的意思。在这些异想天开的趣俗之中,埋藏着历代多少劳苦百姓献媚命运之神的良苦用心。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窗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一一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节习俗——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古人把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春节习俗——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盛放飞帖之用。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就叫元宵节。

元宵节,中国人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俗话说“正月十五闹花灯”,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夜晚一到,人们就成群结队地去观赏花灯。五光十色的宫灯、壁灯、人物灯、花卉灯、走马灯、动物灯、玩具灯……汇成一片灯海。有的花灯上还写有谜语,引得观灯人争先恐后地去猜。

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这种食品了。元宵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圆球,里面包着用糖和各种果仁做成的馅,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这种食品是在元宵节这天吃,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国人希望诸事圆满,在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团圆、和睦、幸福、圆圆满满。

❽ 山西民间的节日风俗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山西民间的节日风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月二 龙抬头

传说中,农历二月初二是万物复苏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是山西民间普遍流传的不成节日的节日。在山西,老百姓都习惯于在这一天理发,农村则是剃头,借以去掉昔日的秽气,迎接来年的兴旺。一般农村,在二月二时,总要改善一下伙食,吃饺子,吃麻花,吃煎饼。

添仓节

添仓节,这是山西特有的节日。添仓节的具体日期是在每年旧历正月的二十五日。添仓,是指农家往仓房囤子里增添粮食。是当年要在原有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增加收成,多多增产,这就寄托了人们对于来年粮食丰收的良好愿望。添仓节,在山西各地的过节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添仓节这天,象征性地往粮仓里添加粮食,有的地方则在添仓节这一天吃春饼、煎饼,并把饼投入到粮仓,名曰填仓、添仓。有的地方在添仓节,做“雨灯灯”,灯灯用谷面捏成,共捏十二个,小碗大小,每个灯顶端捏一个灯盏,灯盏边缘捏一个小豁口,每个豁口各代表一年四季中的一个月。灯盏蒸熟后,揭开锅先看那些月的灯盏里积的汽水最多,则证明了那个月雨涝。再根据种庄稼在那个月需雨水最多,推断这一年收什么,作为本年安排种植的依据。

桃花节

三月一日为桃花节,这真是一个特殊的节日。这个节日是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桃花节时,未婚女子,青年媳妇,甚至小孩子们都在衣襟上系绣花“桃子”,里面装有大蒜香草等,用桃红色布料缝成,用各色丝线缀穗子,象征青春美好,而且隐喻避灾难,因为桃的谐音“逃”,起到护身符的作用。民间说法是,有了“桃符”,就可以安全渡过这一年了。

寒食节

每逢清明节的前一天,晋中一带的老百姓家家户户不生火,不做饭,这一天吃冷食,当地人把这一天称作“寒食节”。寒食节,已经延传了二千多年。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做了晋国的国君,成了晋文公。在他分封大臣时,竟把“割股奉君”的老臣介子推给遗忘了。当派人去请介子推时,介子推已经背着老母亲躲到当时的邬县绵山上隐居起来。重耳于是下令焚山,企图逼介子推母子出山,但事与愿违,介子推至死不出山,与其老母抱着一棵树死于林中。晋文公懊悔不已,即把绵山改为介山,邬县改为介休县,而且把放火烧死介子推的那一天,即清明节的前一天,定为“寒食节”。

走麦罢

走麦罢,是山西晋南特有的风俗习惯,走麦罢,是新女婿在当地麦收结束后,带着丰收后的喜悦心情,用新麦磨成的面蒸成一个大月形的角子馍去看丈母娘。包含有祝福岳父岳母家里幸福安康,丰收的寓意。

乞巧节

乞巧节,是农历七月初七,每逢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民间姑娘与少妇有乞巧的风俗。由于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者是女性,人也称之为“女儿节”、“少女节”。山西,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地区,乞巧节的民间风俗也颇为盛行。在山西晋南一带,是中国历史上的古河东地区。往往在七夕这天,习惯用油面糖果蜜作成巧果和西瓜敬牛郎与织女,为之乞巧。现在民间,往往在七夕夜全家吃西瓜以示纪念。还有的,七夕夜,姑娘媳妇于自家庭院、村中祠堂、针线包随带、烧香摆供,向织女乞巧。

敲锣儿节

太原市娄烦县的天池川,有条小河名叫天池河,河两岸有大小几十个村庄,每逢农历七月有“过节”的风俗。初一至月底,天天都有过节的村子。遇到过节的日子,和每年过春节一样,家家户户门上贴着对联。白天,男女老少敲锣打鼓,穿着新潮的衣服扭秧歌,唱着预祝丰收的小调和祝贺天下太平的歌曲,载歌载舞,欢乐非常;晚间,如办喜事一般,家家点旺火,放鞭炮,门上挂灯笼,还有八音会挨门逐户吹奏,一直到深更半夜。因为“过节”,村村都敲锣打鼓,所以,当地人把这里的这一节日取名为“敲锣节”。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这个农历时节,已是气候转冷时。民间老百姓迷信色彩严重,把这个中元节称为“鬼节”。这时候的农村,人们扎纸絷,相继给死去的亲人送夹衣。大部分家庭,在“中元节”来临之际,要蒸制各种造型的馒头、面塑,大部分农民要在这个时节上坟、扫墓、烧钱化纸,对故人示以祭奠,这种风俗,已经延续几千年。

过 唱

太原郊区,有一种乡俗,老百姓称之为“过唱”。过唱时,乡里人要请城里的戏班到乡间演出。过唱一般一年一次。多选在农历正月十五、四月初八、六月初六、七月十五、八月十五左右,其他时间也有,农忙农闲错开,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式。过唱既是民间的传统风俗,也是乡间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还是乡间串亲戚、走朋友的节日,至今仍然“红火”非凡。

拓展: 山西过春节的节日习俗

山西风俗年

地下蕴藏着巨大能量的山西,似乎天然就注定了离不开“火”。“社火”、“生旺火”更是自古以来的传统风俗,所以想要过个特别“红红火火”的春节,首选山西一定错不了!

“社火”亦称“射虎”,是指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火具有红火、热闹之意。到山西过年,一定不能错过晋商“社火节”。现在除重大庆典活动外,每年元宵节期间为闹社火的固定日期。

晋商民俗文化旅游区包括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等6个县区市的重点景区,春节时有一系列特色浓郁的民间艺术活动,如抬阁、背棍、点旺火、放架火、绞活龙、挂祥灯、小花戏、八音会等。

太原年俗

生活中有节日,节目中有民俗;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旧时,太原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

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恭贺新禧”、“恭禧发财”、“一年如意”之类。

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民国以后仅在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祭罢财神,方赴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旧日过年,时间拖得很长,一直持续到二十五日天仓节之后。初五日俗称破五,民间俗言“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居民方始探亲。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利。初十俗称“十不动日”,相传是日老鼠娶亲。十三到十六为元宵佳节,几日之内,夜间灯火辉煌,社火秧歌,热闹非常,俗称“灯节”。二十俗称“小添仓”,二十五为“老添仓”,东西米市设立仓官神位,众往致祭,燃放火花。过了天仓节,新春期间的热闹方告结束。

郊县农家过年较之都市别有风情。晋阳一带,除夕要垒旺火、捆旺草,门上插柏叶。旺火用炭块垒成塔状,子夜钟声响过,点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征日子过得“旺火”。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风俗。谓“吃翻身瓜”。在年终时,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内,用以祭祀祖先,俗称“隔年捞饭”。初五洒扫庭院,清理垃圾,俗称“扫穷上”。

在古交山区,春节期间的活动最为丰富。于除夕夜张挂祖先神幛,族内各户均要送供品一份,当年内生男孩之家要供鸡一只,生女孩之家要供酒一壶。初三上午,全族相聚共祭祖先,晚辈给长辈叩头,俗称“盘辈数”,然后欢聚一堂,食用供品。下午,送神幛于村口,面向祖茔,焚香叩头,鸣放爆竹,俗谓“送神’”。“隔年捞饭”之俗与晋阳多有不同,年终日用小米半碗煮熟,捞在碗内,上摆核桃一枚,供于皂君神位,一直到过了二月初二,方倒出晒干,搅在粪内,俗言可以虫灾。正月初五为“送穷日”。于初四下午清扫室内庭院,五日拂晓将脏士送到村外,烧香三柱,鸣放爆竹,表示送走穷气。这一日的饭食为蒸莜面或蒸馒头,俗谓“馏穷气”。正月初十清晨,在院内供献莜麦面制成的谷穗状食品,焚香敬纸,燃放爆竹,祷告天地,祈求五谷丰登。一些地方则须先称好五谷各一份,以纸包好,同时供于院内。供后复称,如某种粮食份量增加,俗谓是年收成最好。这一风俗事象,俗称“接籽头”或“抢籽头”。到正月十五,除进行灯节活动外,还有送瘟神的习俗。各村在五道庙或十字路供瘟神牌位,垒塔塔火,供以油面和馒头。活动开始,敲锣打鼓,抬一筐箩逐户收集一把五谷粮食,从衣服上撕一条布或棉絮和按每户人数剪的纸人,置于瘟神牌位前。下午,将牌位及收集的物品送到村外,烧香放鞭炮,以火燃烧,意谓送走瘟神,人畜平安,百病不生。正月二十五添仓节时,俗用谷面或软米面捏成仓官爷、谷囤、粮仓及各种家畜家禽形状的灯若干盏,内包煮熟的红枣豆子,灯芯用细谷梗裹棉花制成。入夜,灯内注油,将粮仓灯放在存粮处,牛灯放在牛圈窗台,鸡灯放在炕头,狗灯放在门上边,猫灯放在墙角等,一一点燃。仓官爷灯高五寸许,头戴红缨帽,左手执簸箕,右手拿斗,骑着马,马身上驮若干口袋。将仓官爷灯放置碗内,飘浮在水瓮内。放时要念:“仓官爷爷饮马来,银钱粮食(或麻子、黑豆)驮着来,麻子炸了油,黑豆喂了牛。”以此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清徐县一带的习俗,于年节之前准备祭品“枣山”(用面加枣蒸熟)。灶神之前供糯米粉制作的供品,长方形,分十二格(有闰月加一格),每格栽枣一枚,俗曰“谷根”。另一种供品用小米饭一盆,上加一枚柿饼和枣,俗称“隔年捞饭”。温饱之家还供以全牲之羊、猪头以及水果、核桃、柿饼、油面(用起面炸成)、黏之类。元日迎神与他处不同。按时宪书所载明的喜神方位,用柏叶、石炭捡到长竿上,矗立于屋上,同时用红纸贴于新帚放到屋上。供神的屋前用红纸条加十字于石炭上,两块石炭之间夹以百束香,点燃,俗称“嫩香”,表示敬迎一切吉神。元宵节的文艺活动从正月十四日开始,各村踩高跷、跑旱船、推花车、舞龙灯、垒塔塔火、打秋千、游九曲,一些大村集镇还有背棍、铁棍、桌棍、抬阁,扮演各种戏曲人物故事上街表演,制作精巧,装饰华美,舞技优美动人。

不仅都市乡村,各庙宇在过年时亦热闹非凡。晋祠各庙于五更大门洞开,张灯结彩、烧积薪、迎神,设饼饵枣梨祭祀。

旧日过年,太原一地尚有许多风俗故事,表现出那时人们的忙乱、繁琐、迷信心态。

❾ 山西的民间艺术是什么

山西的民间艺术是:

1、剪纸

山西剪纸是最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剪纸在山西是一种很普遍的群众艺术,就是为民众给千家万户增色添喜的。人们代代相传,年深月久,逐渐形成一套在审美意味上、艺术表现上较为完整和成熟风俗。

❿ 黄岩北洋镇有哪些民间艺术

长潭胖头鱼制作工艺、灵石传说、岩头滚马等等
番薯庆糕制作技艺、乌饭麻糍制作技艺、长潭胖头鱼制作工艺、灵石传说、岩头滚马
“乌饭”既是饭也是植物
一些出版物中曾把“乌饭麻糍”书写成“乌凡麻糍”。如2010年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个私民营企业协会编印的《东阳民间传统名店小吃集萃》,2011年由珠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东阳美食》,收录的都是《乌凡麻糍》。但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是“紫薇山乌饭麻糍”。因为“乌饭”确有其物,只能说是与乌饭音近的方言。
细究起来,“乌饭”至少有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阅读全文

与灵石的民间艺术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8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5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36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7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2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8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7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6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1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6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7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