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国艺术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当代艺术界为何都偏爱德国艺术
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包括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是语言重要补充方法。每件艺术品都有它独特的诉求。这种诉求就是艺术的生命力,同时艺术也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然而在德国艺术中,其绘画艺术颇受人们喜爱。
Ⅱ 为什么德国的音乐教育如此成功
从古至今,德国已经出了很多音乐天才,德国之所以在音乐教育方面取得如此的成功,与整个国家的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
如果你去德国走一圈,你会发现德国有很多音乐补习班,几乎每个补习班里面都有很多学生,他们学习不同的乐器,但是他们报的这个补习班和中国的补习班是不一样的。
他们都是自愿报名参加的,家长和老师不会强加给他任何的压力,因为只有让他们自由发展,他们才能真正找到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种氛围为德国的孩子学习音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德国非常重视音乐的发展,在一些德国的中学和小学,就开设了各种音乐课程,而且还会定期举办音乐节和夏令营,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所以说,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从小就特别注重培养孩子关于音乐这方面的兴趣,所以德国的音乐教育才会如此成功。
Ⅲ 为什么选择去德国留学学艺术
一方面,德国比较欢迎中国的艺术生。因为专门审查学生材料的留德审核部已运行了将近八年,严格的审查和规范的流程,使假材料现象大大减少,签证通过率和签证速度普遍提升。
另一方面,国外的艺术理念先进,注重创新和实践,欧洲的公立大学费用低廉,且还有打工的机会。有的学生半工半读,可以不用家里负担德国留学生活费用。因此,到德国学艺术,成为不少艺术生的新选择。更多详细内容可以关注一下津桥留学哦!
Ⅳ 19世纪德国美术是如何发展的
19世纪,德国经历了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结束了长期的领土分裂与专制制度的小国割据,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从而由19世纪上半叶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国,在政治、经济、精神生活各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社会生活的大变革也促进了美术界的变化,艺术家由主要服务于教会和贵族,逐渐转为自选题材进行创作。自18世纪末至1840年,在28个德国城市成立了艺术协会,通过协会的活动与举办展览,为艺术品开拓了销路,也扩大了观众的范围。这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德国建立了一批新型艺术博物馆,各邦国君主的艺术收藏也逐渐对公众开放,较为广泛的观众有了接触艺术品的机会,提高了艺术鉴赏力。总之,资产阶级的艺术协会、艺术博物馆与展览会以及艺术评论都起到了传播与介绍艺术的作用。大变革时代的种种冲击、一系列改革与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使得德国19世纪艺术家的思想十分活跃,各种风格流派彼此共存、相互竞争,继而迅速更新。
在19世纪前半叶德国绘画艺术中,浪漫主义流派占主导地位,可将其视为典型的德国流派。德国艺术家在浪漫主义绘画方面取得了独特的成就。自这一画派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在北方以德累斯顿为中心聚集了一些信仰新教的画家,他们的创作以风景画为主,因此称为早期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在南方维也纳有一些信仰天主教的青年画家组成了路加兄弟会,他们后来到了罗马,被意大利人称为“拿撒勒派”。前者以绘画大师卡斯帕尔·达维德·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eh,1774—1840)为代表。他与英国着名风景画家康斯太勃尔、特纳一起成为风景画新道路的开拓者。他描绘的风景决不是对大自然景物的单纯模仿,也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而是将自然的真实写照与艺家的内心感受融为一体,赋予风景画以深沉的内涵。
1808年圣诞节,弗里德里希公开展出了他的代表作《台岑祭坛画》,此画可以视为他的创作风格的宣言书,立即引起了保守派的公开指责,掀起了一场保守派与坚持浪漫主义创作原则的革新派之间的论争,最后以弗里德里希的胜利而告终。
早期浪漫主义的另一位着名艺术家是菲利普·奥托·龙格(Philipp Otto Runge,1777—1810)。他追求的是内容与形式都适应当代需要的现代艺术。他画的风景蕴藏着新的生命力,此外他还画了不少亲属肖像。在弗里德里希画风的带动下,于19世纪的20、30年代出现了风景画创作的繁荣景象,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风景画家如卡尔·古斯塔夫·卡鲁斯(Carl Gustav Cams,1789—1869)、约翰·克里斯蒂安·克劳森·达尔(Johan ChristianClausenDahl,1788—1857)、卡尔·布莱辛(Karl Blechen,1798—1840)等人。
“拿撒勒派”的代表画家有弗里德里希·奥韦尔贝克(Friedrichoverbeck,1789—1869)、彼得·冯·柯尔内里乌斯(Peter yonCome.1ius,1783—1867)、威廉·沙多夫(Wilhelln SchadOW,1788—1862)等人。这派画家的作品大多从宗教故事、圣经和古诗中取材,在选材与表现手法上都有复古倾向,十分尊崇古老的德意志艺术,作品表现了他们虔诚的宗教感情,并寄托了他们的浪漫主义理想。
19世纪30年代,德国开始了工业革命,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社会现实生活,于是在40年代出现了德国现实主义美术的复兴,50至70年代经历了繁荣期,产生了不少颇有影响的艺术家。现实主义绘画大师阿道夫·冯们采尔(Adolphvon Menzel,1815—1905)在绘画领域的众多门类里都作出了杰出贡献,既作版画插图,也绘制油画,他的素描、速写更是生动传神。1839年,门采尔开始为《弗里德里希大帝的历史》作插图,在这套精心创作的组画中再现了弗里德里希大帝时代的历史风貌,作者也因此蜚声画坛。门采尔选取的绘画题材十分广泛,反映了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真实而深刻地表现了他所处的时代。在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三月死难烈士的葬礼》中真实地记录了1848年的革命事件,并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敬意与哀思。1875年完成的《轧铁工厂》是以油画形式反映现代工业生产最初阶段的代表作,歌颂了产业工人的创造力,也揭示了紧张劳动的艰苦与残酷,反映了德国工业革命生机勃勃的一面,也揭露了劳资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批判现实主义的意义。
南方的慕尼黑历来是德国重要的艺术中心,威廉·莱布尔(Wilhelm Leibl,1844—1900)在那里接受过正统的学院派美术教育。后来去巴黎留学8个月,1870年返回慕尼黑后,转向现实主义,并在他周围团结了一些有共同理想与追求的青年画家威廉·特吕布纳(Wilhelm Trhbner,1851—1917)、卡尔·舒赫(CarlSchuch,1846—1903)、汉斯·托马(Hans Thoma,1838—1924)等人。1873年莱布尔离开了慕尼黑,此后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巴伐利亚的农村度过。他的作品细致人微地描绘了农民,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代表作为《教堂中的三个妇女》。弗里茨·冯·乌德(Fritzvon Uhde,1848—1911)1880年定居慕尼黑,由于受到利伯曼的影响,画了一些外光画,其中一部分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农村劳动与日常生活,如《早晨》、《秋天》都具有清新、质朴的特点。这些青年画家热情描绘了农村的美丽风景,恬静的农家生活以及周围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为现实主义画坛增添了光彩。
19世纪60和70年代,出现了一个画派即“德国—罗马派”,以安泽尔姆·费尔巴哈(Anselm Feuerbach,1829—1880)为代表。当时在德国国内由于工业发展,出现了富有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日益影响美术创作。一些艺术家不愿适应资产阶级观众的欣赏日味而逃避德国的现实,他们迁居罗马,认为在那里仍然存在古代文化的氛围。他们喜欢选取古希腊神话为绘画题材,创造了具有古典色彩的、高贵自尊的理想人物。
19世纪80年代,欧洲出现了象征主义文艺思潮,强调艺术家的主观创造,德国象征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诺尔德·勃克林(Arnold Becklin,1827—1901)。此派画家多用象征、比喻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感情与想象,许多作品都表现幻想与梦境,甚至描绘黑夜与死亡,具有神秘色彩。这些作品脱离现实,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欧洲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社会不满,感到无出路的世纪末精神状态。
19世纪下半叶,德国画坛出现了一些新流派、新风格,尤以外光派绘画成就突出。马克斯·利伯曼(Max Liebermann,1847—1935)、洛维斯·科林特(Lovis Chrinth,1858—1925)、马克斯·施勒福格特(MaxSlevogt,1868—1932)并称19世纪德国三大外光派画家。利伯曼是一位优秀的外光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大师,许多作品都以普通劳动者为主人公,表现出鲜明的民主倾向和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相当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德国的社会现实。科林特的作品特别富有活力,尤其在晚年还大胆探索新的表现手法,与早期表现主义画派具有内在联系,《马克斯·哈尔伯像》、《瓦尔辛湖风光》都是他的代表作。施勒福格特多才多艺,其绘画题材也十分广泛。他的风景画体现出德国外光画派的独特成就,着色鲜明,笔法灵活。除了风景画之外,他尤喜描绘戏剧与舞蹈场面,代表作有《香槟酒之歌》、《法尔茨风景》等。
与画坛风格多样、流派纷繁的状况相比,19世纪德国雕塑领域的情况则单纯得多,基本上古典主义雕刻占主导地位。出现了一些大型纪念性雕塑。1871年之前,德国长期处于分崩离析的众多邦国统治之下,严重地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一些古典主义的雕塑作品歌颂了德国历史上与当代的伟大人物,赞美了中央集权的王权统治,在一定程度上以艺术形式表达了人们普遍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当时,最有影响的雕塑家是克里斯蒂安·丹尼尔·劳赫(Christian DanielRauch,1777—1857),早年曾在卡塞尔接受艺术教育,1805年至181 1年在意大利随着名雕塑家卡诺瓦和托尔瓦尔德森学习,回国后取得很大成就,有众多学生追随他。《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纪念碑》是他晚年的力作:弗里德里希二世的这一骑马像立于一个多层花岗岩底座上,高大雄伟,稳定庄严,体现了古典主义的特色。劳赫的影响贯穿了整个19世纪。19世纪后期,德国雕塑风格由古典主义过渡到现实主义。
在劳赫众多的学生中不乏成就卓着的雕刻家,恩斯特·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里彻尔(Ernst Fiedrich August Rietschel,1804—1861)就是其最优秀的学生之一,1832年成为德累斯顿美术学院的教授,代表作有《歌德与席勒纪念碑》、《莱辛纪念碑》、《劳赫胸像》等。另外他虽是劳赫的学生,却不僵化地遵从古典主义的传统,而是转向了现实主义。1857年完成的《歌德与席勒纪念碑》即是他创作生涯中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塑造了两位智慧崇高、站在时代前列的文学巨匠的形象,充满了时代气息。着名雕刻家奥古斯特·卡尔·爱德华·基斯(August Karl Eard Kiss,1802—1865)和阿尔贝特·沃尔夫(Albert Wolff,1814—1892)也是劳赫的学生,前者的代表作为《阿马松人》,后者的代表作为《斗狮》。
Ⅳ 留学哪个国家好
艺术生去哪个国家留学好!艺术生出国留学,选对国家很重要。国外艺术设计类专业向来都是世界顶尖设计大师的摇篮,伦敦、巴黎、米兰成为时尚之都的代名词。为艺术类留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深造条件。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艺术生该如何选择国家。
Ⅵ 《国外美术教育》简析
大学接触的第一本外国的教育书籍《德国美术教育》,书中介绍了在德国文化大背景中,德国的艺术教育既保留了本民族思辩性、有序性的特点,又吸收了宽容性、多元性等优点,形成了具有相当伸缩力的教学模式。从我们的美术教育的角度看德国的艺术教育,它具有很强的个性,深受启发:随后几年又看了几个国家的美术书籍,其中《日本美术教育》在新时代美术教育中尤为的突出,他的主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个性和创造性。而我国的美术教育新课程标准中也阐明了这一观点,但由于这一标准现在在教学实践中还处于摸索和改进状态,所以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存在部分老师、家长为了画画而画画,千篇一律的简笔画,没有创新,纯属临摹,这样不仅限制了孩子的创新能力,还抹杀了孩子的个性。
结合外国的美术教育可取之处结合美术教育实际情况,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以启迪孩子的智慧。
在小学,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面对刚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孩子,学校对一、二年级实行包班,教师明确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和内容,不设日课表,教师所教内容可随机应变,如:课堂内突然出现了美丽的蝴蝶,孩子的注意力自然随蝴蝶而转,这时教师的教学内容随蝴蝶而变,让学生观察蝴蝶飞的动态、形状,介绍有关蝴蝶的种类、习性等常识,然后要用语言来描绘蝴蝶;用彩色笔画蝴蝶。把常识、语文、美术等课结合起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儿我体会到学科的横向联系,教学的灵活性,颇像我们的综合实践课,但在国内似乎缺少一个过渡的阶段,让教师从一个循规蹈矩的状态突然转变到一个随心所欲的状态,结果必然是混乱失败的。
二、培养造就学生个性。
国外美术教育的目标是“扩展表现及鉴赏能力,在体验到造型创作活动喜悦的基础上,培养爱好美术的心理,培养高尚情操。”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每一个孩子形成深刻独立的自我。因此,美术教育必须考虑在美术指导中创设良好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发展审美趣味。美术教育可以让每一个学生体验自然、人类和社会之美,感受美术表现和欣赏的喜悦,并使孩子们的心灵不断丰富与充实起来。同时又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完善的性格。美术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以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考为基本出发点,在探索发现中不断创造。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中感受生机勃勃的事物。激动自己的心灵,张扬自我。因此,各种各样的制作经验和技巧,都是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表现手段,其本身并不是目的。随着技巧的提高,表现过程中更加入了形象思考,仅仅训练技术并不能扩展表现力。在这方面,生活阅历和知识素养就起着积极作用。
三、重视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给孩子以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孩子独立地用不同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应首先注意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以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的。关于发散性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基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指的是重新组织观念,而产生新的结果,并且在面对一个对象时,做出各种选择的假设。”在教学大纲中从小学到中学始终强调创造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着重研究创造的行为过程。与自己的教学相比,我似乎更注重学生的作业效果,在以后的课堂上应该找到更好方法,既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又能有好的作品出现。
当下谈及我们的教育,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制约着我们的美术教育。
一、首先儿童在读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家长就教他临摹简笔画,不用作任何思考,画的好坏都以简笔画书作参考,要求他们画的象,画的整齐,颜色涂的匀,在以后绘画班中还是学较复杂的简笔画,他不管画什么画,都会是简笔画这种模式,不会有自己的特点。老师、家长、学生都认为“画的整齐、画的象,颜色涂的匀”这就是好的儿童画。试想一下,当所有的儿童画都是一种简笔画的风格时,这种画还有什么看头。真正的 “儿童画”很早就吸引过先知先觉的学者和现代名家,有人戏称儿童是“天才”的“艺术家”,他们给予幼稚的、天真的、抽象的、浪漫的儿童画极高的评价,称为“儿童绘画艺术”。简笔画是经过成人思维概括是成人思维的“儿童画”,100个儿童学这种画就会出现一百种风格一样的画,极大的限制了个性的发展。
二、不做任何思考,没有创新,没有个性的临摹教学,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低龄儿童处在一个易受暗示阶段,绝大部分儿童容易被人左右,特别是父母,父母“好心”的指点其实是害了他们,因为大部分父母心目中的“好画”标准就是画得像,经常会毫不客气的对孩子的画进行“讲评”,如:“这里的线画歪了,那里画得不像,这里应该怎么画,哪里把它擦掉,甚至有一半的家长会亲自动笔帮孩子画。”经这一折腾,本来画得好的,喜欢画画的、很有自信的孩子就会变得很不自信,画面形象越来越小,修改次数越来越多,这样出现恶性循环。
三、当学生临摹时就不必进行构图的审美选择,认识不到真实的空间和形体,没有直接观察和直接验证的经验,更没有以自然为师模仿表现绘画语言的艺术实践,思维活动受到很大的局限。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活动越积极,观察的收获就越大”。长期临摹教学,封锁了学生的视觉感官,限制了学生的手和脑的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依照着范画样本摹仿描画,一旦写生实物和进行忆、想、创作就束手无策,有眼睛不会看,有脑子不会想,有手不会画,更不能会创作。对感觉器官的教育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的目的不是造就画家、雕刻家和图案设计师,而是在这个学知识的黄金时期使学生提高审美情趣与美术水平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面。作为老师要首先明确绘画课的教学目标,安排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看看、想想、讲讲、画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全面提高并且主动发展,使课堂教学素质化得到真正体现。
在外国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启发学生如何感受和发现,使学生认识到事物本身美的潜在性,尊重学生对人和物的不同感受及表现。从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根据不同对象具有多样选择的可能性。这一点与我们的教学观念不谋而合,淡化教师的权威性,与学生做朋友,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发现美,表现美。
在我们的教育中要引导学生放开思维充分想象;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将自己想画的说出来,相互补充,完善各人的构思;观看各种图片和影像,学会观察实物;资料欣赏优秀的儿童画,说出它那里好,并说出其作品哪里与众不同;布置学生课外去观察、发现,教会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大胆创新,将课本内容拓宽画活。在作业评价上,要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能营造宽松的发展条件,不给他们任何压力,不管学生画的怎么样都应该讲鼓励的话,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具有个性的表达方式。注意保护和发展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不怕困难的精神。
通过我国美术教育与外国教育融合中,发扬可取之处,我们有理由认为美术教学选择顺应“儿童”的发展规律,把促进“儿童画”的发展作为启蒙教学阶段,在“儿童画”进入视觉写实表现阶段以后,选择沿着具有科学性的写生模仿教学和突出艺术性的忆想创作教学互相配合的教学发展途径,不但能够摆脱了临摹和模仿对创造才能的束缚,保护儿童创造才能的启蒙和连续顺利的发展,而且是一条能够让写实能力和创造才能并行不悖同时发展的最佳教学途径。
Ⅶ 德国艺术为什么那么强大
德国的文化素质和教育基础造就了德国艺术的强大。
在德国每一个城市只要其中的市民有这个意愿就会成立一个艺术协会,这样的机构主要是民间的,他们的成员大多是对艺术充满爱好的中产阶级市民兼收藏家,即艺术欣赏者构成的市民组织。
在现代性不断推进途中艺术协会创造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即在传统家庭共同体、村落共同体、行业共同体和教区共同体逐渐瓦解中形成的新的人和人的联结。
德国人,特别是传统的中产阶级家庭非常爱好在周六或周日邀请各种亲朋好友来家聚会,届时家居品味的展示,对于艺术收藏的讨论就格外重要。品味也是一种共同体认同的基础,大家讨论着各种的艺术收藏和背后艺术家的逸闻趣事,这成了中产阶级社交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德国艺术的历史
如果要探寻德国艺术早期的杰出成就,还要追溯到中世纪的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在都城亚琛所兴建的教堂,成了后世“加洛林风格”建筑的代表。而随着帝国的衰亡,整个文艺复兴时期德意志民族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直到1871年再次统一,德国的视觉艺术才开始后来居上,第一个巅峰就是昙花一现却又堪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学校,国立包豪斯学校。
在短暂的十多年时间里,学校的先贤们对于艺术与技术的关系、设计目的性和自然客观法则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开创了辉映后世、照耀千古的“包豪斯学派”。
在20年代“表现主义”就开始在德国的土地上萌芽,而历经纳粹时期的压迫,直到战后才这种理念才重获新生。其核心的方法,就是通过凌乱的平面、破碎的形体和通透的材料,来展现直击眼球的视觉张力。
Ⅷ 艺术教育的意义何在
艺术教育的意义在于让人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前提下,更懂得如何享受生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艺术?
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艺术教育不一定能培养出艺术大师,但应该努力培养出用艺术表达人生体验,艺术跟技术是不可分割的,没有素描功底,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不可能问世!
艺术教育的意义在于让人懂得享受生活,但应该努力培养出能用艺术表达个体的人生体验,寄予自我思想和情感。
让创意成为一种习惯,让未来多一些精彩。
Ⅸ 论述艺术实践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
论述艺术实践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
[论文摘要]艺术是通过不同的行为方式来展现不同艺术魅力的。艺术行为是艺术创作者不可缺少的认知和感悟世界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方式。艺术教育的最终成果必须通过“艺术行为”来体现。艺术行为首先要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艺术实践获得。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认知,最终通过艺术行为来实现艺术作品的创作。艺术实践必须进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带着一种艺术的审美,对视觉、形式的思考,去观察现实生活并借助艺术教育的内容来完善艺术认知、艺术技能,从而提升个人的艺术素质和艺术作品的品质。
[论文关键词]艺术教育艺术行为艺术实践艺术素质
一、艺术教育现状
艺术教育的内容一般分为:(1)艺术理论知识;(2)艺术专业技能;(3)艺术行为。当前,我国的艺术教育机构大概有师范类艺术院校、专业类艺术院校和综合类艺术大学等。不同的艺术教育机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强调艺术理论知识的,有重视专业技能培养的,还有理论和专业相结合的。有一种观点认为:针对艺术教育,完成教学工作无须过高的专业技术要求,重在教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艺术教育,而不应以掌握某种专业技能为目的。过分强调技能训练,最终可能会过分依赖技能手段而丧失艺术创作的真实感和纯粹性。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艺术教育如果没有技术含量作为保证,就不能称为艺术的教育。没有良好的技术水准,必然导致低水平的艺术创作。就算掌握再多的理论知识也只是纸上谈兵,不能实际运用。
二、艺术实践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艺术教育过程中更应该重视艺术实践的教育。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都必须通过“艺术行为”来体现。艺术教育的现状往往过分强调理论或是过分强调技能,从而将知识教育、技能培养与艺术对于个人的要求(个人艺术素质)分离开来,忽略了艺术行为对于从事艺术创作的人的价值。前文所述的两种观点,无论是重理论还是重技能,笔者认为都忽视了以下问题:首先,艺术教育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其次,艺术教育应该是以艺术为前提的一种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即一种更加强调自我的、开放性的、非形式规定的教育。在理论和技能的前提保障下,我们更应该重视艺术实践的教育。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解决艺术对于个人所具有的意义及个人的艺术素质。美国的一位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曾经谈到:“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艺术行为就是通过艺术的各种实践来实现的。艺术应该认为是一种活动的思想,一种变化的、充满活力的形式。所以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实践应该是最为重要的教育方面。
当然又会存在一种观点,艺术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不就是艺术实践么?比如声乐练声、绘画练习素描、演员练习形体台词等等。但是这种“实践”其实是片面的。笔者所说的“艺术实践”,并不是指艺术院校的学生所进行的艺术技能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指学生把自己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有一些动手参与的部分,更要有动脑思考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像普通人一样发现生活中美的东西,而是通过思考如何从生活中去挖掘自己身边鲜活的事物,并经过自己的思考实践变为自己的艺术观点、思维方式,从而形成各自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段。所以光靠着学生闷在房间里苦练声乐、绘画、形体台词,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求学生把审美的思想,个人对于艺术的理解、思维方式、观察角度与自己的社会实践、生活实践相结合,明确技能和自我的关系、自我和艺术的关系、自我和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关系等等,从而达到提高审美修养、个人艺术素质的目的。因此,艺术实践不是一个简单的动手实践的过程,而是一个思想实践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三、艺术实践深入分析
为什么要提出艺术实践这个问题呢?笔者要从对艺术的基本认识来探讨。艺术实践不单纯的是一种机械的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或者对专业技能的反复熟练,而是必须进入到社会生活中,带着一种艺术的审美,对视觉、形式的思考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冲突等。现有的艺术教学方法一般是在原有“艺术精英”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艺术理论知识和美学概念,或者是教师传授的一些艺术创作经验。一些学生因此把自己当做一个局外人,完全没有进入到对艺术的兴趣和艺术本质思考的过程中。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学生或者艺术创作者,每个人都要有强大的艺术感受力。这种来自内心的对生活对自我情感的一种表达就要靠艺术实践来实现。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谋和。艺术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表演艺术的学生之所以从声台行表学起,不仅是为学习基本的表演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用听觉、视觉、触觉、感觉等多种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笔者认为艺术教育应该从课堂走向生活,不能用大量苍白的知识和僵化的技巧掩盖生活的缺失。艺术教育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快乐,使他们意识到这种快乐并不遥远,而就在他们的身边,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由此将获得一双发现的眼睛。学生要动态地了解艺术的常识、美学的原理、专业技巧与自己参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挖掘自身的各种精神体验和创造力,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介加以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方法或者一种体验是绝对的。答案就是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得到确立,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对生活的艺术洞察力、艺术的思维方式和独立创作的能力。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为:从艺术教育到生活,再从生活到艺术教育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更加全面的艺术实践的过程。德国的艺术家博伊于斯曾经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成为视觉艺术世界中的一句经典之语,很多艺术家都曾经被这句话所鼓舞而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会独立思考、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会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文化源心的人才。在艺术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知美、感知艺术,特别需要通过艺术实践从各方面用多样化的形式创造和表现生活。
四、结束语
艺术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它是一个针对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现实社会中的并从事艺术创作的“人”的工作。对于接受艺术教育的学生,我们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来对待,不能用理论知识掌握的多少、专业技能有多么娴熟来作为评判学生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对于一个受过艺术教育的学生或者将要从事艺术创作事业的人来说,自我的艺术素质,自己独特的艺术观点、思维方式,以及如何看待艺术对于自我在现实社会价值的体现和意义的本质,才是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创作者的保证。我们进行艺术教育的结果不是以考试分数、技术过硬等作为目标。学生必须积极地回到生动艺术的思考与艺术实践中,并通过长期科学的艺术教育,最终用准确的艺术行为展现艺术的魅力,而不是把冰冷的理论和程式化的技能武装全身,拒人于千里之外。
Ⅹ 各国音乐美术课怎么上
伦敦,一名儿童在名为“坐下:孩子就座”的话剧演出现场。 人民图片 国外的艺术教育理念强调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而是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关注、认识和体验,看重艺术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感悟和发展状态。 <b>英国 审美教育由来已久</b> 早在19世纪下半叶,英国人莫里斯就发起了着名的“工艺美术运动”,看重工艺品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加强公立学校的图画课教学,使国民普遍拥有审美能力,成为一种国策。 如今,有关艺术领域的规划上,美术与音乐为独立学科;戏剧置于英语课程,并和其他课程结合。实施与推动方面,以国家课程,整体课程,校外之社会资源与支援来进行。例如,参观艺术馆和博物馆就被列入英国学校课程。 <b>德国 不唯培养“艺术家”是瞻</b> 德国的艺术教育专家认为,一个民族需要培养自己的画家、歌唱家,更需要培养大批有艺术修养的观众和听众。德国的学校艺术教育鼓励由学生自己创造,很多学校的艺术教育课堂类似手工作坊的工场。 学生的艺术活动成果并不要求有多高的水平。学生都是十分愉快地参与活动,不需要担心考试成绩,而是当成体验审美、宣泄情感、彰显个性、发挥才华的平台。 <b>匈牙利 音乐教育的模范生</b> 以该国着名音乐教育家佐尔丹·柯达伊命名的“柯达伊教学法”是当代世界影响深远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从幼儿园到高中,音乐训练就一直是基础课程的一部分。在常规学校里,孩子们每周都有两次音乐课;音乐学校里,每天都有音乐课。匈牙利的教育工作者们坚信,音乐与数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学习音乐能够发展完整的人格。 <b>日本 音乐美术相互借力</b> 日本艺术教育的方法十分多样。例如日本某中学的艺术欣赏课上,老师先让学生画一幅画,描绘的是一条小溪,小溪对面是一座教堂,阳光透过雾霭照在溪水上,波光粼粼。接着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可以用小提琴在高音区的颤音来表现雾霭和波光,圣咏的合唱来表现教堂。学生根据这些感悟和提示随机尝试着进行演奏。教师在互动式的诱导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赵静 刘思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