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临夏市义乌哪个地方有彩陶艺术

临夏市义乌哪个地方有彩陶艺术

发布时间:2022-12-22 03:19:32

❶ 我国原始社会主要有哪些类型彩陶

在原始社会时期中,人们发现土的可塑性,火的发明,更是促使了陶器的产生。其中,彩陶以其简洁流畅的造型和多姿多彩的纹样,在原始艺术中绽放着夺目的光彩。

那么,我国原始社会主要有哪些类型彩陶?

仰韶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彩陶的类型一般可分为两种:半坡型彩陶和庙底沟型彩陶。

另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址中也出土有彩陶。只是这些地方的彩陶,不管是在数量、规模,还是在艺术水平上,都与上述文化类型有一定的差距。

❷ 马家窑遗址的马家窑文化

家窑遗址是黄河上游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首次发现,遗址文化层包括新石器时代较早期的马家窑文化,较晚期的齐家文化,以及更晚期的寺洼文化。该遗址内涵非常丰富,出土有大量的彩陶和石器。该遗址对研究马家窑文化及黄河上游地区诸史前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有马家窑、半山、马厂等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着的特点,按早中晚分半山类型,马厂类型,石岭下类型。
马家窑类型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和青海东北部,宁夏南部地区。陶器以橙黄陶为主,有少量灰陶。彩陶器型丰富多样,纹饰非常精美,以旋涡纹、水波纹、同心圆纹、动物纹为主,彩陶上的图案表达了当时各氏族部落有着共同的崇拜意识。陶器形状出现了较大变化,盆、碗、钵依然存在,但存贮器瓮、罐、瓶逐渐增多。 烧制陶器的技术和陶窑较仰韶时期有了较大进步,火塘和窑分离,烧窑温度明显提高。并且出现了集中的作坊式制陶窑址。比较完整的遗址如位于甘肃东乡自治县大夏河东岸的林家遗址,包含有马家窑类型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是马家窑类型的代表性遗址之一。在这个遗址中还发现了谷子的炭化物。这说明粟是当时先民的主要粮食之一。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马家窑类型早期的典型遗址有永登蒋家坪、东乡林家。马家窑早期彩陶的主要器形仍以盆、钵、碗为主,还有罐、鸟形器、壶、长颈圆腹瓶、筒腹平底及尖底瓶等。多以较稀的黑彩在橙黄陶上绘制花纹。盆、钵、碗中的内彩开始盛行。但内彩的花纹比较简单。
马家窑类型中期的彩陶已进入纯熟精美的境界。马家窑类型中期的典型遗址有东乡林家(中层)、兰州雁儿湾、临洮马家窑、民牙。核桃庄等遗址。这时的器形种类和图案纹饰都有较大的革新与发展。陶器表面打磨尤滑,用浓亮如漆的黑彩画在细腻光洁的橙黄或米黄色陶器上,闪烁着明亮动人的光彩。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进入了彩陶历史的鼎盛期。
马家窑类型晚期的典型遗址有东乡林家(上层)、兰州西坡洼(上层)、青海大通上孙家寨、乐都脑庄、永登杜家台、榆中麻家寺等。这时的彩陶仍以橙黄陶为主。除了单独的黑色彩绘外,还出现了黑白两色并用的彩绘方法,器形以壶、瓶、盆、钵和瓮为主,还有大口浅腹罐、勺、束腰罐等。
半山类型
半山类型因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距今约4500年。分布在陇西、兰州、临洮、永昌、武威、古浪、景泰。西至青海的大部分地区。充分证明了中国彩陶源于本土,而且具有东来西去的传播趋势。半山类型除了一些房址夕卜,还发现在房址附近有许多烧制陶器的窑址。半山类型的墓葬除传统土坑墓葬外还发现了石棺墓。随葬品以彩陶为多。半山类型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由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定居生活方式的使然,制陶业逐渐发达,使彩陶艺术发展越发推向历史的鼎盛时期。
半山类型彩陶展现了彩陶艺术新的繁荣时期,半山类型的分布区域逐渐西移,根据地层关系年。器形排比,半山类型可分为四期:
一期遗址以兰州三营为代表,还有广河的地巴坪(早期),景泰的张家台(早期)和临夏的张家嘴等。器形以直口直颈壶和短领侈口罐为主。直颈壶口的两侧都有锯齿状的鸡头盲耳,腹部较圆。花纹多以粗细相等的黑锯齿带和红锯齿带相间绘成。颈肩之交都以一根红线和黑锯齿带并行相镶,这是半山彩陶的特点之一。
二期遗址以广河的地巴坪(中期)为代表,还有景泰的张家台(晚期),广河的半山、杜家坪,永靖的樱桃山等。半山期的器形单耳或高低耳的壶和罐的数量增多,而盆和钵很少见。二期彩陶以繁茂致密为特色,旋纹已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花纹。
三期遗址以兰州土谷台(早期)、青岗岔牙。沙井驿为代表,还有青海隆化群科。罐和壶的腹部最宽处上提,底部渐小,器形由稳重趋向挺拔。旋纹仍显彩陶的主要花纹,但旋心扩大。内饰各种精细的花纹。间置的黑色锯齿带纹变宽,而红条纹相反变细。半山三期的彩陶,更加精丽繁缛。
四期遗址以兰州土谷台(中期)为代表,还有乐都柳湾、会宁牛门洞、永靖陈井西山等。显示出了由半山类型向马厂类型演变的过程。壶和罐的底部更收小,腹部成为倒置的鸭蛋形。由于腹上部的彩绘面积大,因此。多绘二方连续的四大圈旋纹和由此发展而来的四大圈纹。神人纹流行起来。这时的神人纹多以红色绘主线。两边镶以黑锯齿带纹,人形举手作撒种状,手和腿的关节处长着爪指,有的头部为圆形花纹,有的头部则消失。
马厂类型
马厂类型因最早发现于青海省民寻县马厂塬而得名,距今4350—4050年,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基本相同。但最终向西发展到了武威玉门一带。从出土的大量纺轮和骨针分析,纺织业已得到了迅速发展。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也出现了大量的红陶衣和白陶衣。纹饰以变体神人纹、波折纹、圆圈纹、回纹、菱格纹、三角纹为主。马厂类型的房址与其他类型相比,差异比较大,已出现单间、套间和多元套间。房址周围有存储东西的小房,并且在房址不远处有烧制陶器的窑址。
马厂类型是半山类型的继续和发展。马厂类型出现了用土红色作底,上面再绘黑色花纹的彩绘方法。或者以两条黑线合镶一条红线的复合线来表现。除这些共同特征外,逐渐发展为两个支流,一支以乐都柳湾、兰州白道沟坪、永登蒋家坪为代表,另一支以永昌鸳鸯池为代表。马厂类型最为典型的陶器是带盖的敛口彩陶罐。马厂类型彩陶和彩绘技法也出现了变化,除了黑、红两色相间使用外,还出现了在红色宽带纹上加绘相应黑色窄带纹的现象。 文化价值
文化是历史的缩影,时代的一面镜子。马家窑文化的高度发展,是新石器时期华夏文明晨曦中最绚丽的霞光,折射着中华先民在远古时代所达到的多项文化成就,马家窑文化不仅包含着史前时期众多神秘的社会信息、文化信息、同时它创造了中国画最早的形式。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绘制中以毛笔作为绘画工具、以线条作为造形手段、以黑色(同于墨)作为主要基调,奠定了中国画发展的历史基础与以线描为特征的基本形式。彩陶是中国文化的根,绘画的源,马家窑文化将史前文化的发展推向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创造了绘画表现的许多新的形式,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画,就是神奇丰富的史前“中国画”。
观赏价值
马家窑文化,产生在遥远的史前时代。它的图案之多样,题材之丰富,花纹之精美,构思之灵妙,是史前任何一种远古文化所不可比拟的,它丰富多姿的图案构成了典丽、古朴、大器、浑厚的艺术风格。它神奇的动物图纹,恢宏的歌舞,对比的几何形状,强烈的动感姿态,象黄河奔流的千姿百态,生生不息,永世旋动。它象黄河浪尖上的水珠,引领着浪涛的起伏,臻成彩陶艺术的高峰。它留下的极其丰富的图案世界,永远是人类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它所给予我们的欣赏价值是任何现代艺术都不能代替的。越是遥远的文化,就越能成为现代生活中最珍贵的收藏观赏品。马家窑文化彩陶的欣赏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收藏价值
要看一种物品的收藏价值,就要看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观赏价值和增值价值等。所有的远古陶都有历史价值,而马家窑文化古彩陶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是其它远古文化类型的古陶器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它的巨大增值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队伍的迅速扩大,将进一步被人们所认识。马家窑文化彩陶的价格,每年都以翻倍的速度增长,成为收藏界十分耀眼的新星。马家窑文化是分布于甘肃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彩陶文化,其彩陶占整个陶系的20%-50%,随葬品中可达80%,而且成
型与装饰技术也至为发达。自本世纪二十年代瑞典人发现此类文化遗存以来,马家窑文化一直处在学术界热烈的讨论中。有关中国古代彩陶是本土发生还是西方传入的课题的研究使之声望日隆,其富丽神秘的图案及多变的造型也令艺术家爱不释手。但无论对这些问题作出怎样的诠释,马家窑文化炊食具本身的精美已足以让后人垂涎了。 仰韶文化是如何发展为马家窑文化的?
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在青海东北部,宁夏南部也有遗存。马家窑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的继承和发展,故又名甘肃仰韶文化。在时间/顷序上,上承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马家窑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一一前2050年。 马家窑文化在我州境内均有分布,蕴藏量十分丰富,文化遗址星落棋布。从二十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在我州多次调查发现马家窑文化遗址几百处,并在广河县半山、瓦罐咀,东乡县林家,临夏县张家咀,永靖县马家湾等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取得了丰富的考古资料。临夏的马家窑文化遗存,在马家窑文化内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马家窑文化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征,一般分为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类型,分别代表三个发展时期。有些考古者在马家窑类型前插入一个石岭峡类型,我州考古工作者在康乐边家林遗址发掘后,提出边家林类型,介于马家窑与半山之间。 马家窑类型因首次在临洮县马家窑村发现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公元前3300一一前2900年。马家窑类型主要分布在陇东陇西,北至宁夏南部和青海西北部,西至甘肃武威。马家窑类型在我州各县均有分布,省级保护单位有东乡县林家遗址,永靖县小茨遗址,临夏县杨家河遗址,临夏市工坪遗址,县级保护单位有积石山三坪等更多。
马家窑类型彩陶在马家窑文化最为精美。马家窖彩陶为泥质红陶,质地细腻,呈橙黄色和土黄色,主要器形是盆、钵、碗、瓶、罐、壶等。马家窖彩陶以明亮的黑彩,在打磨光滑的陶底上绘出草叶、旋涡、波浪、圆点、平行风格等纹饰。无彩陶主要是罐、瓮、甑、砂锅等,其中泥质陶多为素面,夹砂陶多饰绳纹和附加堆纹。 临夏地区马家窖类型彩陶遗存虽然不甚丰富,但也出土了一些珍品。1954年在积 石山三坪发现的彩陶瓮,其造型优美,花纹精细,称之为“彩陶王”,现保存在中国历 史博物馆内。在东乡林家遗址出土的许多马家窑彩陶,也是难得的精品,现成为甘肃省 博物馆珍品。此外,在我州博物馆和各县文化馆也保藏着许多马家窑彩陶。马家窑彩陶 从体型和纹饰上,明显地可以看出,早期器物是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脱胎发展起来 的,晚期器物呈现着半山类型过渡的倾向。
半山类型因首次在我州广河县南山乡半山村发现而得名。它是继马家窑类型之后发 展起来的,经测定,年代约为公元前2900年一一前2350年,分布于陇西河谷和盆地,河西走廊以及青海东北部。半山类型在我州广泛遗存,除广河首次发现的命名地半山遗 口双耳鼓腹小底罐为最多。半山彩绘壬要以黑红两种相间的锯齿纹构成各种图案,常见 的有漩涡纹、水波纹、葫芦纹,菱形纹,网格纹等;夹砂陶肩部多饰附加堆纹。
半山彩陶造型宽厚,纹饰繁密,是马家窑文化的繁荣与兴盛的标志。二十年代瑞典 安特生在广河县征集了大量的半山彩陶的珍品,尤其以彩绘人头陶盖造型最为奇特,现 藏于瑞典远东博物馆。解放以来,我省考古工作者在广河地巴坪等遗址进行发掘和调查 中,取得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使这一类型文化内涵有了全面的认识,彻底否定了半山类 型仅为墓葬品的错误观点。
马厂类型,因首次在青海省民和县马厂遗址发现而得名,它是马家窑文化序列最后 一个类型,经测定年代约为公元前2350年一一前2050年,分布区域与半山类型相仿, 西至延伸到酒泉,玉门一带。马厂遗址与我州隔河相望,马厂类型的遗址在我州大量遗 存,其中省级保护单位有永靖杏树台等,县级保护单位更分布全州;在我州珍藏的彩陶 中,五分之三为马厂类型彩陶。 马厂彩陶多为泥质红陶,表面常涂一层红色
陶衣,体型基本脱胎于半山类型,而马 厂罐体型上长下短,腹部上移,耳部变大,以撇口短颈高腹小底罐为其特色。彩绘用 黑、红两色,以四大圆圈为典型纹饰,另外还有蛙纹、回纹、几何纹、波折纹等,早期 常用黑边紫红条带绘制图案,晚期以粗黑线条构成简单的表意纹样。马厂夹砂陶多饰附 加堆纹。 马厂彩陶纹饰相比马家窑、半山类型彩陶制造粗糙,纹饰简单,往往以抽象化的简 单图形,表现想象中的具体实物,由此可见马家窑文化逐渐衰退。马厂类型晚期出现的 菱形纹、编织纹,与后面的齐家文化彩陶纹饰相近。在我州永靖发现的马厂素陶,与齐 家文化更为相似,从而孕育一种新的文化即将在临夏这块地方产生。
居住在临夏原始地域,创造马家窑文化的原始居民,据人骨鉴定,属于蒙古人的东亚类型,与中原仰韶文化创造者同属一个种族。从瑞典人安特生从广河半山征集的陶塑 人头壶盖观察,也是圆脸,面部较平,颧骨较高,鼻梁较矮,系蒙古人种。另外,在临 夏市博物馆保存的一件陶塑人头壶盖上可明显看到,此是一位马厂女郎,脸部平展,头 部有黑彩线条饰披散状。马家窑文化的前身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陶塑人像也为披发, 两者是相一致的。而历史记载古代西域戎羌人都是披发。马家窑文化居民已经养羊,而羌的本义就是牧羊人,所以,马家窑文化的居民当是戎、羌族系的祖先。 马家窑文化的原始先民,已经进入农业种植时代,据东乡林家遗址发掘发现,有粟和麻籽的碳化物,反映了临夏农业发展历史。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临夏先民也制造原 始生产工具石铲、石锄等,同时,伴随原始手工业的兴起,制作了木作工具石斧、石 凿、石锛等。这些石器一般打磨精细,常有穿孔,工艺精细。纺织工具有陶纺轮,从遗 址出土的麻籽的情况来看临夏先民身着的当是麻布一类的衣服。另外,有些骨珠、骨 针、骨簪之类的日用品,其手工精细程度相当高。从有些墓中随葬的猪、狗和羊的情况看,家畜饲养也有一定的规模。出土的骨镞、石镞和石弹丸,表明了狩猎水平。
仰韶文化,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共发现遗址约1000多处,经较大规模发掘的典型遗址有10余处。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的前身是老官台、李家村、磁山、裴李岗诸文化(有人统称为“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在中原地区发展为庙底沟二期文化。仰韶文化以其分布之广泛,延续之久长,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而成为中国诸新石器文化中的一支主干,它展现了中国母系氏族制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发现和研究仰韶村遗址位于渑池县城北,包含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和东周文化等不同遗存。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发掘了该遗址。后来又在黄河中、上游调查发现了若干类似的文化遗址。由于这些遗存均含有一定数量的彩陶,曾被统称为“彩陶文化”。1926年起,中国学者先后发掘了山西夏县西阴村、万泉(今万荣)荆村、河南安阳后冈、浚县大赉店等遗址。1931年梁思永在后冈第一次发现了商代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上下依次堆积的“三叠层”,从而明确了仰韶文化的相对年代。自仰韶文化发现至40年代,学术界还初步探讨了该文化的特征和性质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仰韶文化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有了新的收获。进行了广泛的考古调查,比较大规模地发掘了一批重要遗址,如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华县元君庙和泉护村、华阴横阵,河南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郑州大河村等。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以若干典型遗址为代表,考古界分析了仰韶文化的面貌,并对其分区、类型、分期及相互关系等问题,结合放射性碳素断代测定的绝对年代,进行讨论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还对其彩陶纹饰、制陶工艺、生产工具、建筑技术、埋葬习俗等,作了专题研究。又通过研究村落布局、住房形式、埋葬制度、工具用品等实物资料,综合探讨了仰韶文化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状况,以期复原当时的社会历史,其中主要对半坡类型的社会结构有了较多的认识。
主张仰韶文化为父系氏族社会者,认为当时已有发达的锄耕农业,处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又提出墓葬中随葬品之有无和多寡,与私有制萌芽有关,这是父系氏族产生的标志。还有的以仰韶文化晚期轮制陶器的产生和多间房子的出现,作为父系氏族社会的征兆。
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仰韶文化是由“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发展而来的。后者包括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或称大地湾文化)和李家村文化(见华北早期新石器文化)。其中对渭水流域的老官台文化了解得比较清楚,经过大地湾期、白家期和北首岭期3个发展阶段,一直可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衔接起来。从器物对比来看,“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的陶器以三足器和圜底器为特点,器类中的钵、碗、盂、罐、盘,与仰韶文化早期的器物接近,随时间的推移其特点越加相同。所饰刻划纹、绳纹和线纹,以及简单的彩纹,如宽带纹和在盆、钵内面着彩,都为仰韶文化所承袭并进一步发展。其他如“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圆形或椭圆形的半地穴式房子,成人多实行头向西的单人仰身直肢葬,儿童也用瓮棺埋葬等,都说明它与仰韶文化有渊源关系。有人认为,其演变最早可能是在渭水流域完成的。仰韶文化发展到晚期,即秦王寨类型和西王村类型。前者在中原地区,发展成庙底沟二期文化,后者在渭水流域,发展为赵家来类型和常山下层类型,然后再发展到陕西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两者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
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是大体并行发展的两支原始文化,相互借鉴和影响之处很多。如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中的鼎、圈足器和镂孔器,多是大汶口文化的典型器物,为仰韶文化所吸收;大汶口文化刘林、大墩子墓葬中的彩陶盆、钵,无疑是从仰韶文化中汲取的。在长江中游,大溪文化中期的卷唇盆、敛口钵与仰韶文化相同,器盖上的把钮与半坡尖底瓶口形状一致,关庙山遗址出土的彩陶花纹中也有与庙底沟类型特征相同的。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中、晚期向西发展所形成的一个地区性支系。接近北方沙漠草原地带的仰韶文化诸遗存,含有不少细石器的文化因素。远处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也含有仰韶文化的纹饰和器形,甚至有人看作仰韶文化向东北发展的地方支系。 总之,仰韶文化在长达2000年的历史行程中,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原始文化的核心部分,它不断吸收周围诸文化的因素,又给周围文化以不同程度的影响,共同为中华民族文化机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❸ 马家窑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区别

一、年代不同:

1、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4200年-前3300年。

2、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

二、分布范围不同:

1、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分布区内主要河流为黄河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等。

2、全国有统计的仰韶文化遗址共5013处,其分布范围,东起豫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河套内蒙古长城一线,南抵江汉,中心地区在豫西、晋南、陕东一带。分布省份有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内蒙古、湖北、青海、宁夏9个省区。

三、类型不同:

1、马家窑文化包括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文化类型,从已经发现的有关地层叠压情况看,马家窑类型早于半山类型,半山类型早于马厂类型。

2、由于仰韶文化内涵丰富,分布地域辽阔,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文化差异很大,形成不同的文化类型。

依据新发现的考古资料,参照学术界传统看法,将仰韶文化划分为六区、五段、19个类型(或遗存):零口二期遗存、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石岭下类型、石固五期遗存、后岗类型、庙底沟类型、秦王寨类型等。

❹ 黄河中上游彩陶工艺的类型及艺术特点怎样

黄河上游: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甘肃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甘肃新石器时代文化以丰富的彩陶为特征,迄今为至出现了距今约8000年以来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彩陶,它经仰韶、马家窑、齐家、四坝、辛店、沙井等文化,一直延续了5000多年,形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发展史。特别是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达到了彩陶艺术的巅峰,代表着中国彩陶艺术灿烂辉煌的成就。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1957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均由该遗址而得名。 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着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随着大量新出土材料的积累,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研究,越来越受学术界关注,逐渐形成为史前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论述、分析、探讨彩陶花纹的演变、装饰手法的运用、装饰部位的选择等,研究工作在不断地深入。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分布区内主要河流为黄河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等。临夏是马家窑文化的核心区域,东乡县的林家遗址、康乐县的边家林遗址、广河县的地巴坪遗址是其中最重要的遗存。 林家遗址位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大夏河东岸的黄土塬上,文化内涵以马家窑类型为主,包含有马家窑类型早、中、晚期的文化遗存,是马家窑类型的代表性遗址。 1978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东乡族自治县文化馆共同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近3 000平方米。发现马家窑时期房屋遗迹27处,制陶窑址3处,灰坑985个(甘肃省文物工作队、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东乡族自治县文化馆:《甘肃东乡林家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四集)。从地层上初步搞清了马家窑类型遗存早、中、晚三个阶段的堆积关系。发掘和采集各类遗物3 000余件,其中各类工具和生活用具2000余件,以石器为主,骨器次之,也有少量的陶、蚌、角器。 最重要的是在遗址的房址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刀,在H54灰坑中出土了铜渣。铜刀由两块范浇铸而成,表面平整,薄厚均匀,短柄长刃,刀尖圆钝,微上翘,弧背,柄端有明显的安装木把的痕迹。1981年经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研究所检验,为含锡青铜。在一个窖穴内还发现有炭化的粟粒和成穗的粟子,说明粟是当时居民的主要粮食之一。 出土的陶器分泥质和夹砂两类,主要采用泥条盘筑和捏塑法制作。根据地层堆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的陶器数量较少,主要有瓶、罐、盆、钵等,瓶多为喇叭口,罐为敞口,盆的口沿外卷,钵为圆唇。彩绘为黑色,漆黑发亮,纹饰以旋纹和弧线纹为主,线条粗健古朴;中期的瓶口沿向外翻转,颈部变长,罐的颈部变短,纹饰以弧形并列条纹为主,线条均匀细密,活泼流畅;晚期陶器数量最多,陶质较粗,主要器形有盆、钵、碗、壶、瓶、罐等,色彩也发生变化,出现了白彩,纹饰简化、潦草,以旋纹、平行条纹为主,色彩清淡,白彩多为辅助装饰,黑白分明,对比强烈,是晚期的突出特点。 林家遗址的发掘,弄清了马家窑类型早、中、晚期的地层堆积关系,为文化遗物的33期提供了明确的地层证据。特别是陶器,阶段性特征非常明显,发展和演变情况比较清楚,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边家林遗址位于甘肃省康乐县虎关乡关风村,是马家窑类型晚期墓地,分布在三岔河北岸二级台地上,面积约1万平方米。1981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康乐县文化馆联合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425平方米,清理墓葬17座,灰坑1个,出土陶器100多件,石、骨器等近800件。陶器以彩陶为主,器形有壶、罐、盆、瓶、碗、钵等。壶颈较细直,出现红彩。边家林晚期的器形和纹饰与半山早期的花寨子下层遗存类似,已清楚地显示出向半山类型过渡的趋势,填补了从马家窑类型发展到半山类型的缺环。 地巴坪遗址位于甘肃省广河县城东南6公里处地巴坪村西北的广通河南岸台地。这里不但有半山类型遗存,还有马厂类型、齐家文化的遗存。1973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广河县文化馆先后两次进行发掘,清理半山时期墓葬66座,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遗物756件,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石器和骨珠等。出土陶器392件,其中彩陶的比例达90%,每座墓一般出土7—8件彩陶,最多的有17件,最少的1件。地巴坪遗址是半山时期彩陶出土比例最高的一处遗存,陶器中以大型的小口直颈彩陶壶和侈口短颈彩陶瓮(罐)较为普遍。陶器组合基本是壶、瓮、罐或瓶,少数墓兼有盆或碗。陶质细腻,呈橙黄色或砖红色,器表打磨光滑。彩陶以黑色为主、红色为辅绘制花纹,纹饰精美、繁缛,以旋纹和菱格纹为主。经过对出土的彩陶整理,与马家窑类型和马厂类型彩陶纹饰作对比研究,地巴坪遗址应属半山类型早期遗址(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 《广河地巴坪“半山类型”墓地》,载《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地巴坪遗址是半山类型保存较好、出土物较多的一处墓地,为研究半山时期的葬俗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黄河中上游:最早发现于西安半坡,距今有七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彩陶文化历史较早、特点突出、影响较大的一个类型。半坡彩陶的遗址,在河流的岸边,因而半坡的彩陶有汲水尖底瓶、葫芦、长颈瓶,另外还有盆类、罐类,与今天的盆罐大体相似。 半坡彩陶早期纹饰,多为散点式构图。也就是说,在一件器型上,装饰往往只占据器面的一小部分,纹样一般是自然形态的再现。半坡纹饰的形象可爱,表现了人类童年的天真稚气和与自然的亲切关系。仔细体味,有人与自然溶为一体的感觉,可以说是半坡人原始生活的记录。 纹饰形象主要描绘了当时人们接触的动物,有奔跑的鹿、鱼纹、人面纹、蛙纹、鸟纹、猪纹以及由以上纹样两种或三种组合的纹样。也有一些单纯的任何纹样如折线纹、三角纹、网纹等。

❺ 义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旅游景点

1、华溪森林公园

位于廿三里街道的东北部,该公园最新规划为三个景区,龙潭谷景区、武岩山景区和花仙谷景区,景区内设40个自然人文景点。

以纪念唐代义乌籍诗人骆宾王为内容的历史文化公园,已初具规模,规划公园占地54.23亩,加之公园前端相传骆宾王诞生地的骆家塘遗址3.36亩,设计成具有唐代风格的历史文化公园。

❻ 有谁知道中国彩陶发展史啊,尽量详细点的。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存在的一种形式,分布极为广泛,就艺术成就而言,主要有两大系统:一是分布于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主要以半坡——庙底沟彩陶最具代表性。二是分布于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着重介绍这两个时期的彩陶的特征与历史。
一、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
仰韶文化形成于7000年前,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仰韶文化是以红陶、彩陶为特色的文化。仰韶文化的历程很长,大约存在于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左右,延续约2000年之久。在2000年的发展过程中,仰韶文化彩陶在造型、纹样方面都体现出独特的装饰美感。彩陶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艺术欣赏品。彩陶的装饰是最能体现原始装饰设计成就的。
二、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包含了漫长的史前艺术,彩陶是这一历史长河中的经典阶段,奠定了艺术发展的形式基础。

❼ 义乌有什么地方性民俗

【民间艺术】
造型艺术:义乌农民画(磨漆画)、百子灯、民间剪纸
表演艺术:迎龙灯、叠罗汉、义乌高跷、义乌道情、锣鼓班(义乌腔)
生产加工艺术:木车牛力绞糖(义乌青加工技艺)、红曲酒加工技艺
【婺剧曲艺】
婺剧是浙江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中、后期,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淳安、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贵溪、波阳、景德镇等地,婺剧有六种声腔: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俗称“金华戏”因金华古称婺州,1949年改今称。义乌市婺剧团成立于1955年,前身为徐乐舞台,是我市唯一的全民所有制专业表演团体,在职人员55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14人。每年演出在200场左右,并配合市委、市府中心工作编排节目宣传演出和市里重大活动演出。获得省文化厅送戏下乡先进单位,两次受到市府集体记功表彰,多次被金华市委宣传部、义乌市委宣传部评为宣传先进单位。为宣传义乌精神创作的剧目有《英雄泪》、《硬头颈》、《朱一贴传奇》、《鸡毛换糖》、《义乌兵》,其中《义乌兵》、《鸡毛换糖》在参加省调演中获得优秀演出、优秀剧目等几十个大奖、浙江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常演剧目有:《相国志》、《吕布与貂婵》、《双枪陆文龙》、《战雁州》、《双凤冤》、《红丝错》、《画眉》、《安乐王》等20台大戏,《八仙过海》、《临江会》、《劝妻》、《柜中缘》等20台小戏。其中《义乌兵》、《临江会》、《九件衣》、《拷打提牢》、《斩吕布》《八仙过海》等20本大小戏被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录制播出。
【义乌道情】
2003年初夏时节,全国文联、中国曲艺家协会作出决定,授予义乌“中国曲艺之乡”的称号。此前,全国还只有河南平顶山市、广东顺德市获得过“中国曲艺之乡”这一殊荣。义乌道情发源于明朝万历年间,与绍兴莲花落、温州瑞安鼓子词、杭州评弹都是为我省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义乌道情与众不同,它没有固定的曲调,常常由演艺者自行根据嗓音特点和说唱曲调随意发挥,以好听入耳为目标,因此,义乌道情在很长时间内流派纷呈,在曲艺界独树一帜。 在解放初期,义乌操“道情”之艺的民间说唱人员多达200余人。20世纪50年代,义乌道情在全国已很有名气。义乌盲艺人叶英美先后多次上北京参加全国劳模大会、群英大会表演,把义乌曲艺唱进了人民大会堂,唱进了中南海,受到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歌唱总路线》、《虞小玉》等还由中唱公司灌制成唱片。 改革开放后,义乌曲苑百花齐放,形成了以道情、花鼓、方言说唱、小锣书、双簧、相声、故事多个曲种并存的格局。以叶英盛为代表的道情艺人又把这一古老艺术发扬光大。从12岁起,这位现任金华市曲协副主席、浙江省曲协理事的民间艺人就凭着一把渔鼓、两片竹拍,常年在田间地头、农村集市、偏远山村、酒肆茶馆为群众演唱。1996年,他应文化部、民盟中央之邀到北京政协礼堂歌唱道情《怀念吴晗》,吴晗的胞妹吴浦月听得放声大哭。叶英盛和由卖“梨膏糖”出身的老艺人贾好笑被省曲艺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叶英盛还成为省文化厅首批命名的“民间艺术家”。 在民间文化工作者的精心浇灌和培育下,道情这种古老的单人说唱艺术焕发了勃勃生机,道情艺人们改革了说唱叙事性强但表现形式单调、音乐性差的旧形式,着重加强了道情的表演力和音乐性,在表演上试用男女对唱,音乐上引进了传统婺剧音乐,配以小乐队,运用方言和义乌普通话两种语言演唱,使道情突破了地方局限,内容上除了优秀传统保留节目外,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一个时期里,歌颂祖国现代化建设新成就、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赞美新时期的幸福生活,成为义乌曲艺人创作的主题。《祖国名山》、《滚元宝》、《八仙拜年》、《十杯香茶》等十多个曲子被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灌制成音像带。《祖国名山》还参加了1996年中日传统文化艺术节演出。 火热的生活成为义乌道情创作不竭的源泉。一时间,义乌曲艺在群众中红了起来,出现了“凡有空地广场,就有道情说唱”的景象。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罗扬以“莫道山花香不烈、却能傲雪斗严霜”的诗句,赞颂了这枝从商品大潮中成长起来的曲艺“山花”
【义乌方言】
本县方言是浙江南区吴语婺州片中的一个小分支。全县均讲吴语。但由于本县位于浙江中部,交通方便,与外地交往频繁。因此义乌话受邻近方言的影响较大,内部差异也较明显。故县人常有“义乌十八腔,隔溪不一样”的说法,说明义乌话的复杂性。如“鸡蛋”一词,稠城一带叫[t],而陇头朱、上滕、苦竹塘、萧皇塘、葛仙等地叫[t曲9d],显然受金华话的影响。又如“糖梗”一词,稠城一带叫ugl,而华溪、何宅,下湾等地则叫[dokus],是受东阳话的影响。又如“板”一询,稠城一带叫[ma],而东塘、大陈、后深塘等地则叫[pa],是受诸暨话的影响。据调查,靠近诸暨的红峰、燕窝人讲的就是诸暨话,而胡山、大陈、凰升塘人,他们既会讲义乌话也会讲诸暨话。与浦江交界的仙坪、鲤鱼山、大方人,义乌话、浦江话并用。总之,本县与邻近县的交界处都有这种情况。
从义乌话的内部差异看也足见其复杂性。如“我们”这个词大多数地方叫[:21a1,而下湾一带叫l60 21a1,前川等地叫[dzinla],佛堂、下水碓一片则叫[dgioqltual或[dpl091a],上滕、苦竹塘等一带叫[dzisnaql。又如“党”这个词,稠城一大片叫[n91,陶店、下湾等地叫[n。],华溪等地[n01、rt。1并用,前川、下水碓一带叫[n01,东塘等地叫[tanl,陇头朱、上滕、苦竹塘、何里乡等地叫[na9i。又如“姜、乡、羊、秧”等字,绝大多数地方都读[t9jo。、i。],而湖门乡一片则读[t少91ci9、ji叼、i9i。总之义乌话的内部差异较大。 义乌话虽然比较复杂,但也有它比较共同的特点: (一)古帮母字念[m]。(部分字) 如:班[cma]板[cma]扮[ma]本[‘m。n]帮[cmmy3冰[cm,ni兵[cmonl丙[‘mani柄[ms。]等; (二)古端母字念[ni或。(部分字) 如:耽[cn。1胆[‘n01单丹[cno]墩[cn。n1?[n。党[‘n刃]’灯[cn:n]打[‘nc]钉[cn,n1顶[‘n9n]订[n;n1东[cnod]懂[、oql冻[noq。]栋[noq。]点[‘i;s]店[1ps:1典[。由s]等。 (三)古宕摄、江摄中的唐、阳、江三韵中的一部分字今读[91。 如:当[cn9i党[‘n汤[ct‘91唐[5d]荡[d9’]浪[1]赃[ctsi苍[tts‘91.桑[csg.i岗[ck9i糠[ck‘q1炕[k‘8’1杭[]光[9i旷[k‘q。1荒[ch91王[![c93方[cfg]房[ey叼]胖[p‘棒;bg]等。 (四)有丰富的n化韵, n化韵就是儿化韵。因为义乌话里“儿”读[n],所以叫n化韵。在义乌话里共有54个韵母,其中45个韵母有儿化现象,经过分析归纳可以得出11个儿化韵。如: a:n 小套鞋儿n1 麻将牌儿ba:n1生姜茶儿dzua:n1小皮籍儿[suda:n] ozn 红枣儿[tso:n1 小鹅儿[suo:n1饭桶儿[do:n1小台桌儿[tso:n1花生肉儿t由o:n1玉儿[9jo:ni o:n 树丫儿l3:n]被单儿[no:n]小娘儿[qio:n小羊儿[。inl c:n 树挣儿[tss:n1 小蛇儿[zi5:n1打横儿t6us:n1鞋刷儿 [9y8:n1 e:n 酒杯儿[pe:n1小花面儿[mie:n1一块儿tk‘ue:n1小船儿 lqy小饼儿 菜园儿 小花猫儿 纸鹞儿 盘儿桥儿 96小狗儿[k9:n1 小牛儿i本3znl 钩儿[k。:n1 球儿id3i9:n1 小石子儿 萝卜丝儿 小鸡儿 小老鼠儿 小茶几儿 肚脐 小老虎儿 表姑儿 小路儿 小肚儿 小毛雨儿 小乌龟儿 三点水儿 芋儿 (五)古咸、山两摄三、四等不同韵 这类字在许方言里都是同韵的,而义乌话仍保留了三、四等不同韵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于研究古汉语的发展是有力的佐证。 如:粘-鲇-鱼 劫 挟-菜-连-莲 迁-千 仙-先 (六)入声分文白两调。文读带喉塞尾念短调,白读丢喉塞尾念长调。 如:阴入(文)急笔八尺铁塔色格客等念5短调。 阴入(白)急笔八尺铁塔色格客等念33长调。 阳入(文)白特麦食六物宅及叶等念12短调。 阳入(白)白特麦食六物宅及叶等念311长调。 (七)吃叫食 如:食饭(吃饭)食酒、食茶、食烟、食素、食肉、食菜等。
【义乌武术】
义乌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究其历史,古代,三国时期有骆统,他厉威武,保边疆,屡败魏兵,吴王孙权封他为左将军。唐朝有骆宾王,“一檄传天下”,宋朝有抗金名将宗泽,明朝有抗倭将士陈大成、王如龙、朱文达等人,还有皇皇拳教师金台都是赫赫有名的义乌武术家、名人。因军功被授予元帅、将军、总兵、副总兵、参将、千总把总、千户等武职的义乌人就有228人。现代,有吴山民的保镖吴琅坤,他以辟斧滚刀闻名全国。有武术名家王伯雄,他在上海武术馆深造,当过杨登浦的秘书。有讲究武德的黄昌禄,有提倡“十教”、“十不教”武规的看山老人朱德德,还有“小年练武,长大将军”的沈滨义。在民间流传着“兰溪端口头,箫山哺头,义乌拳头”闻名避尔。义乌民间武术绚姿多彩,内容丰富,武术介的十八般武艺般般皆有。还有举石墩,舞龙,舞狮,走马,十字莲花,高跷,斗牛,罗汉班,散撤等等。遍布城乡,各有特色。东乡廿三里一带拳术刚劲有力;西乡吴店,义亭一带讲求实用;北乡苏溪,新厅一带刚柔兼顾;南乡佛堂一带架子好看。每逢节假日,一支支罗汉班、武术队活跃在农村每个角落。义乌武术有其广泛、浓厚的群众基础,营造出刚正勇为的义乌精神。义乌武术界很讲义气,主持正义,坚持公道,讲求武德,以理服人,塑造了义乌人崇尚武术的美德。 义乌市党委、政府对武术活动历来很重视,体育行政部门把武术活动作为群众体育运动的拳头项目来抓。1984年11月就成立了义乌县武术协会,至今已换届七次,每届的名誉会长都由市府领导担任。各部门、各乡村都有武术骨干参加协会活动。因此,义乌的武术协会是全市组织最健全,队伍最庞大,社会参与者最多,工作最突出,活动最频繁的一个群众组织,历年参加地区,省武术比赛,都获得一、二名的好成绩,义乌武术(拳击)队,曾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比赛,都获得好成绩。2003年1月,义乌武术队赴香港参加国际武术比赛,获得4金2铜的好成绩。义乌武术协会曾多次被县、地、省各级体育部门评为先进单位。1986年,县文教局局长吴东明赴北京出全国体育先进工作会议。1987年县委副书记洪承芳赴北京参加全国体育先进县会议。1988年副市长经维勤赴北京参加体育先进县表奖大会。2002年12月,副市长骆亘、市体育局局长金来星,赴四川参加全国武术之乡授牌大会,义乌市成为全国武术之乡的一员。 义乌市武术协会,为了便于活动的开展,下设佛堂武术分会,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拳击协会、摔跤协会、健身气功协会、木兰拳协会等等。充分发挥社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一大批武术骨干的带动下,团结社会上各不同领域的武术爱好者,热心者,宣传推广中华武术这一民族文化瑰宝,挖掘整理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训练培养了一大批武术运动骨干,因此义乌武术群众活动得到广泛开展,现在已成为市民最喜爱的全民健身活动,在市民晨练、晚练已形成商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❽ “彩陶之乡”看彩陶

幸福

五一前夕,临夏州第十届旅游宣传月活动暨临夏市第二届河州牡丹文化节下午,参观临夏马家窑文化彩陶博物馆,在人群中碰到了临夏作家诗人、《河州》杂志编辑马萍。我们随观众边走边看,她忽然问我:“幸福,你喜欢彩陶吧?”我想了想,对她说:“喜欢。”除了回答“喜欢”,我真的不知该怎么回答。接着我说自己真实的感受,“生活在临夏,尤其临夏人,应该有所了解彩陶。外地朋友来了,或者跟我们问起彩陶,究竟是怎样的,我们能阔几句,不一定非得是考古专业,但至少应该比较了解。”

马萍听了以后没有吭声。她心里对彩陶的感受我无从得知,不知道她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对临夏彩陶怀有这样景仰的心情。令我烦躁不安的是线头繁琐的彩陶,就这样让我开始对彩陶上心,并开始留意起,它塑造的外观与造型样式,以及所包涵的特定年代具有文化类型。然而,一切都仿佛这个世界的回声,此时我站在遥远的千里开外,立在它的门前,懵懵懂懂地久久凝视,听瓦釜齐鸣的流露,临夏彩陶静默无语,始终大言稀声,伫立在橱窗的世界里,恍惚定格在千年的星移斗转,等待着一如既往的默默无语,永远只在乎给人的一种无言的提示。

彩陶,其实并不是彩色的。那是什么原因让它被人叫做彩陶的呢?

我对彩陶的理解是从临夏州博物馆彩陶展开始的。以前在红园的临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门类系统完整,浩若繁星的彩陶展品,数量规模,等级价值等项位居全国之首。成为临夏州彩陶博物馆“镇馆之宝”的便是彩陶文物,还有一座出土于临夏南龙的金代墓葬等。在这座发掘的南宋时期的墓葬中,考古学家们惊喜地发现,一块石碑上雕着牡丹的图案,它的出土,如同一块敲门砖,使临夏人文历史的研究訇然洞开,它将河州牡丹栽培历史,河州砖雕艺术的历史,推前到了八百多年前。或许还会比这更早,现存在仅有的实物只把人们的视线就带到了这里。

再往前,线索断了。

最初听临夏州博物馆讲解员马玲给游客讲彩陶,到她参加全州首届导游讲解员大赛时,依然用彩陶选题参赛开场,已是多年过后,她的彩陶讲解虽没有道具,面对在场听众和评委,脸上带着微笑,好像她不是来参赛的,确是在彩陶馆里,自信而熟练地给游客的又一次讲解,那些关于彩陶的故事感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了第三届全州导游讲解员大赛时,临夏市旅游局有三位参赛选手,她们先后以彩陶讲解为题,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彩陶历久弥新的奥秘,在于它包涵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千百年来吸引着世人的目光,那些已知与未知的部分,敞开的命题正如它的塑造,至今包裹在瓮中的秘密,仍然等待着后来者解读。十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临夏旅游产业渐成规模,旅游产品不断完善丰富,临夏彩陶随着在学术研究领域的深入,它正在揭开神秘的面纱。

东乡族自治县博物馆彩陶馆里有一幅油画,描绘着几千年前古人制作彩陶的模拟图,那是今人根据想象而描摹复制的劳动场景,山川河流,郁郁葱葱,草棚田园,温馨怡人的世外桃源,勾勒出旧石器时代男耕女织的火热大生产中,在画面中的营地周边,一群制作彩陶的人,多为妇女和她们身边的孩子。各司其职的部落劳动分工,男子们负责外出狩猎或砍伐拓荒耕作重体力活,由于劳动工具简单有限,很多劳动需要人们一起协作完成。还是母系社会时期,母亲是一家之主,看家护院,哺育后代的间隙做彩陶,或许今天我们看到的彩陶很多就出自于母亲之手,她们心灵手巧。

彩陶手工艺主要有盘筑法和条筑法两种。在没有模具和校准仪的情况下,纯手工制作陶罐,显示出制作者的高超技艺,精湛的美学思想。那天我跟一批外地游客参观马家窑文化彩陶馆,听讲解员介绍,有三个信息点概括了彩陶文化的发展来龙去脉。一个是“逐水草而居”的显着特点,很能说明花华夏文明发源地的特征,在黄河上游以及中下游形成的一条文化生态链。如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发现出土的遗存中,世界上历史最早的一碗面条,以及散落的彩陶文物,齐家文化的陶罐,与广河县出土的齐家文化遥相对应。一个是造型变化和纹饰变化,记载着古人对大自然的无限敬畏的思想情感,寄托着人们的对未知生命崇拜的图腾,由无花纹素净的阔腹细瓶颈到敞口盆,从手绘的波浪纹到网格纹,再到神娃纹、神人纹,到从表面突兀而出的立体纹理的变迁。一个是新石器时期的崛起,渐次过渡到父系社会,彩陶退化过程,新石器时代到取而代之的青铜器在黄河流域中下游,特别是在渭河流域的振兴,彩陶文明逐渐式微,随后迎来了瓷器时代的到来,在元明清时期达到了辉煌巅峰。

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陈列着部分仰韶文化类型的彩陶,而较多的展品还是唐三彩,器宇轩昂的马匹车辆,恭敬肃立的侍者,体态饱满的仕女釉面粗瓷器从塑型到烧制,标志着瓷器在当时的水平。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了有名的人面鱼纹陶盆。那天去看兵马俑的路上,出租车司机说到陕西旅游,“在陕西能看见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北京旅游看得见五百年的历史,在上海能看见一百年的历史。”——他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我坐在旁边能感受到他的自信与幸福感。并由此感觉到了一座城池给予一个人的文化营养,相同地一个人传输给一座城市的趸交叠加的无限荣光。让一个人内心获得更多的满足感,拥有实在的获得感,有足够的理由和文化自信,爱上他所生活的城市。

今年五一,我随临夏作家王国俊漫步在大夏河畔,我们徜徉在洒满明媚阳光的十里牡丹长廊。走到途中,他放下手机,突然问我:“幸福,你说,什么是幸福感,看这波光潋滟的河水,岸边流光溢彩的樱花,柳条随风飘舞,我们眼前所见的景象,这就是了!”他激动地说,山水临夏,生态临夏,给临夏人除了自信,还有点石成金的文化营造,焕发出蕴藏于民的心智,将智慧和自然合力完成的创作。听他诗意盎然的感慨,让我为之深深感动。

万能的造物主,无吝慈悯与垂顾,上苍待河州不薄。在旱魃贫瘠之地的赐予,给予临夏人干事创业的胆识与魄力,给予临夏这块热土的人文灵感。在临夏,极其完整的彩陶文明博物馆,实际上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地方。临夏州彩陶馆陈列的彩陶,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半山类型——边家岭类型,东乡县、广河县、康乐县、积石山县博物馆,在和政县古动物化石馆,仿佛用考古遗址连接的人文长廊,置身山川形胜组成的地质走廊,仿佛穿越千年的是一道时光隧道。

彩陶,好看,但在当时却不是装饰品。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呢?

当初我以为是一种祭祀的礼器。因为它们很多是在墓葬中被后来发现的,它给人的感觉是古人的陪葬品。就像卜辞中的骨殖及龟板上的甲骨文,青铜铸造的鼎,演奏乐器编钟,在陶罐中发现了碳化的菽粟谷米颗粒。可以看出它用来仓储食物,或用来盛水,也用作烧水做饭。之所以多在墓葬群发现出土,只是在墓葬它们保存得更为集中更完整。积石山县安集乡三坪村农民戚永仁,有一次路中看见的一处水光,在干旱的土隘发光,他走近前去,用手扒开覆盖表面的黄土层,现出了一只完整的瓦瓮,里面盛着积存的半罐雨水。这次偶然间冥冥中的相遇,让农民戚永仁成为“彩陶王”的发现者。在当地流传着彩陶的种种传说,装在陶罐中的干粮,夏季里的三伏天一个礼拜后新鲜如初,不发霉,不长毛,不变质。彩陶贮藏的原理,保鲜作用跟紫砂壶类似。积石山县委文明办魏文忠告诉我说,戚永仁是他岳父,对彩陶王的故事耳熟能详。他曾多次陪同记者到三坪村采访过老人发现彩陶王的前后经历。那天我们准备去看安集乡三坪村遗址,第二天一大早忽然大雨滂沱,去三坪村正在修路,对面告知村路泥泞车进不去,我们只好作罢。

壶中天地宽,罐内日月长。彩陶文明,问鼎河州,充满魅力的临夏,未来更美好。

❾ 义乌哪儿有画室啊 我想学画画

你可以先去【绘学霸】网站找“绘画/美术”板块的【免费】视频教程-【点击进入】完整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01&zdhhr-11y17r-49422269

想要系统的学习可以考虑报一个网络直播课,推荐CGWANG的网络课。老师讲得细,上完还可以回看,还有同类型录播课可以免费学(赠送终身VIP)。

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话,建议还是去好点的培训机构,实力和规模在国内排名前几的大机构,推荐行业龙头: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国直营校区面授课程试听【复制后面链接在浏览器也可打开】:
www.cgwang.com/course/shcoursemobile/?zdhhr-11y17r-49422269

在“绘画/美术”领域的培训机构里,【王氏教育】是国内的老大,且没有加盟分校,都是总部直营的连锁校区。跟很多其它同类型大机构不一样的是:王氏教育每个校区都是实体面授,老师是手把手教,而且有专门的班主任从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学习模式,提升会很快,特别适合基础差的学生。

大家可以先把【绘学霸】APP下载到自己手机,方便碎片时间学习——绘学霸APP下载: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❿ 义乌风景区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购物

国际商贸城:是义乌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小商品市场的现代化延伸,现拥有营业面积400余万平方米,2005年被联合国、世界银行与摩根士丹利等权威机构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主要由国际商贸城、篁园市场、宾王市场三个批发市场簇群组成,规模宏大。在这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的小商品,从服装到小耳钉,百货齐全,种类繁多!如果你想要逛完这里,请准备至少一个星期的假期!

山水风光

骆宾王公园:为纪念骆宾王而建只是一方小小的园地,你如果走马观花,大约七八分钟就可走完,可是假如细细品味,却足以让你留连忘返。园内亭榭错落,回廊曲折,白鹅游湖,林木郁郁葱葱,古色古香,于闹市中独保一份纯粹与自然,带给你一份宁静悠闲的生活。

稠州公园

以传统的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为主,吸收了现代园林的建园手法,占地约60亩,其中人工湖面积11.5亩,1990年2月建成正式开放。以水体为中心,绿化为主体。公园环绕湖面设游乐、娴静小憩、名人纪念和歌舞娱乐四个区,游玩项目丰富多彩!园内有大型猛兽区,百鸟园,猴子园,鳄鱼岛,千蛇洞,新建狂呼、太空漫步、过山车等几十台大型游乐设施。

福田农庄

福田农庄位于义乌市农业经济开发区南端,农庄占地面积35.5公顷,其中水面积 14.3公顷。农庄创建于1996年初,经过多年的投资开发,已完成土地平整面积18公顷左右,新辟养鱼塘1.5公顷,嬉水乐园4公顷,花圃大棚50多个,果园 3公顷,食用笋1公顷,休闲设施的小木屋13套。是休闲娱乐,全家出动的好地方!

德胜岩

位于城北后宅镇内。因山峦稠叠又称稠岩。此岩海拔高381.7米。登岩远眺,群山连绵不断,景色蔚然壮观,是古往今来登高揽胜的好去处。当你沿着盘曲而上的石级攀登时,会不觉发出“步云俯仰石悬空”的感叹。德胜岩上的奇石怪洞甚多,有上岩洞、洪岩洞、蝙蝠洞、冠山、九龙抢珠岩等。山巅上还趴着一只巨大的乌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就的那乌龟的逼真形态令人叫绝。

祝公岩

位于廿三里镇华溪村的武岩山麓。名为岩,实是洞。相传古时有一僧人在此书刻“竺阳洞”三字得而名。洞门顶端岩壁上有明万历知县周士英、竺阳洞主虞国奇所书“云山石室”、“漱石枕流”、及清干隆年间鹤州虞恩绶所书“云飞”、“禅岩”等石刻。洞内有里洞、外洞、边洞和巷弄,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通,形状奇巧,最大的洞深约10米、宽约5米、高2米多,面积50余平方米,里面宽若堂室,光线明亮,可容百人。

铜山岩

离城区约15公里的义亭镇北的平地上,有一山崖拔地而起。它如一只蹲在地上的雄狮,体长约50米,高约13米,仰头朝北伸张。这座狮子似的山崖便是铜山岩。传统的重阳佳节,是铜山岩最热闹的时节。方圆百里的游人和香客纷至沓来,人流量最多时可达二、三万人。

萧皇岩

坐落在吴店镇萧皇塘村西面的山脉上。它山势突兀,壁立千仞,状若卧虎昂首长啸。史载南朝梁武的皇太子萧统慕名登临此山,见其险峻,惊叹道:“险哉,孤蜂独秀也”。故此,萧皇岩便声名远播。

滴水岩

坐落在苏溪镇内,又称水竹洞天。相传朱元璋率将士经苏溪憩息时在溪里喝水,觉得苏溪的水特别清甜可口,且看溪水中竹影摇曳,山上秀竹叠翠风姿绰约,遂美其名为水竹洞天。加上长年有水从巨岩上滴下,又称滴水洞天.

云黄山

地处义南塔山乡。远远看去,万绿丛中有一古塔高耸入云,霞光掩映,风姿独具。半山腰中,依稀露出一堵黄墙,这黄墙、青松、白塔,构成一副绝妙的图画。

相传梁朝傅大士得道于双林寺后,为了六根清净,在此山顶的坳中建成有静室三间作为藏修之处。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佛正坐山岗站径台给弟子说法。真言处见黄云如伞,盖于上空,故名云黄山。这三间静修精舍,亦以“云黄寺”而命名。大士圆寂后,其一部分骨灰就埋在山尖的这座塔中。

松瀑山

赤岸镇东朱乔岳的双峰山,系浙江轴心点周围的最高峰,松瀑山即为双峰山北面的一部分。沿着幽静的林间小道行至山腰,有一向左小径随凹凸不平的石阶而下,来到一个叫乔峡的地方,抬眼望去,但见鬼斧神工凿出的峭壁高耸入云,峡的两壁相隔不过盈尺,峡底被三巨石分成三段。一汪清泉穿峡而出,凌空百余米的瀑布冲岩击石,卷浪飞珠,蔚为壮观。

丹溪陵园

坐落在赤岸东朱村的一大片山林中。它是一个以自然山水为骨架的历史生动、人物丰满、风景迷人的田园风光式纪念园林。这里,不仅有湖光山色,小桥流水,更有旷世名医、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朱丹溪的遗迹,有寓寄后人崇敬之情的各式亭台、馆园、碑廊。

戚家军纪念馆

位于赤岸镇乔亭的戚家军纪念馆,建在村对面一片山体浑圆、起伏有制的低平峡谷中。气势宏伟的两檐城楼巍然屹立, 城楼两侧由青条石砌成的“长城”,顺着地势,蜿蜒至南北两座山。

桃花坞

位于浙江省义乌市上溪镇溪华乡,离义乌城区20公里,距金华城区30公里;“桃花坞”乡村旅游风景区包括贝家、里美山、上新塘、山坞等行政村的区域范围,规划总面积约7.6平方公里。想知道什么叫做世外桃源?就来这里吧。

华溪森林公园

位于义乌市东北部的廿三里镇,1998年被省林业厅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22平方公里。风景优美,瀑布,水库,林木、岩石交相辉映,山路蜿蜒,是爬山登高、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内有千樟林、百步峋、花仙谷、武岩山等景区景点,公园内森林繁茂,环境优美,人文古迹众多,骆宾王墓也在其中

名人故居

陈望道故居

陈望道故居是一幢建于清宣统年间的庭院建筑。一进五开间,左右厢房各二间,开间前檐有天井,设有照墙。古居右角不远处是陈家的柴屋。故居陈列着他的生平事迹、照片和部分珍贵书籍,是让人们了解革命的绝好教材。

吴晗故居

一进五开间,左右厢房各一间。房前是花园。故居大门上方嵌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亲笔题写的“吴晗同志故居”青石匾额。照墙内壁左右分别嵌有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彭真同志亲笔题词和吴晗同志生平简介的青石碑刻。东厢房是旧时吴晗父亲的书斋,右厢房曾是吴晗的卧室兼书房。

冯雪峰故居

作为省级文保单位的雪峰故居是一座建于清宣统二年的四合院。中间一个天井,厅堂中摆着冯雪峰的塑像,陈列着生平事迹照片及胡耀邦等领导和文化名人的题词。

文物古迹

黄山八面厅

位于义乌市城西25公里的上溪镇黄山村,是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面厅建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它是一座集历史、艺术和科学于一身的着名建筑,是浙江古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整个建筑规模恢宏,布局严谨、规整、对称,尊卑有序。在建筑风格上,砖雕、石雕、木雕的技艺堪称卓绝。雕出的各种不同图案,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古月桥

古月桥横亘在赤岸镇雅治街村口的龙溪上,是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建于宋嘉定六年(1213年),系单拱五边形石拱桥。桥全长31.20米,别致的造型、独特的构造,显示了工匠们的高超技艺。桥顶面梁石上刻有“皇宋嘉定癸西季秋闰月建造”字样,是义乌市内最早的古石桥,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双林铁塔

现置于塔山云黄山麓的双林寺中。它铸造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铁塔。塔高约2.20米,共三层,铸有人物、楼阁、动物、花卉和象征“九山八海”的山峰与海的图案,塔外还设有铸着花卉的八面铁围栏。铁塔上的图案,线条流畅,形象生动,结构严谨。距今虽有千余年之久,除局部生绣外,仍然乌黑发亮。

骆宾王墓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稠城镇人,但他的最终的归宿不知为何却选在了廿三里镇的上枫塘,这是义乌市范围内被国家认定的唯一的名胜,但它为何驻足这里却引起人们的纷纷猜测,而骆宾王的归宿,历来也是一个玄奥之迷。

蟹钳形古墓群

系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城南20公里的赤岸镇乔亭村南的蟹钳形山坡上。它是明代冯氏宗族的墓葬群。共有古墓17座,其中14座坐落于蟹钳之内,朝东呈“一”字形排开,每座墓前置有石案、石凳,是浙江省保存最完整的宗族古墓群之一。古墓旁耸立着二人合抱的大松树,整个景区如同一组天然盆景。

阅读全文

与临夏市义乌哪个地方有彩陶艺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4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24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6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1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7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97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