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随想录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随想录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2-26 08:26:28

㈠ 为什么称巴金为二十世纪的良心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为:真与善。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巴金文学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绝对自由追求的价值观,这主要得益于他早期所接触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无政府主义思想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而巴金处女作的《灭亡》则把他反专制的憎和对人类的爱的这两面作了非常青春激情的表述,而后的《家》则更为直接的体现了他对限制个人自由的封建的主义的无情的控诉。后期,《火》《第四病室》《憩园》《寒夜》,都体现了对40年代中国社会黑暗的揭露与批判。《火》对抗战的直接描写,《第四病室》对社会底层黑暗的揭露,《憩园》对不平等社会的反思,《寒夜》对社会黑暗的控诉。到了晚期的巴金对于“善”的思考则更加带有更明确的社会内涵,这个内涵,主要是通过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来体现,即反对文化专制、反对长官意志、反对粉饰现实、忏悔自己精神上的软弱,认为整个民族都应该忏悔和反思。

㈡ 巴金的《随想录》为什么受到文艺界的推崇

巴金的《随想录》所以受到文艺界的推崇,首先是作品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历经十年“文革”炼狱磨难的巴金,出于老作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对历史与人生作出深刻的检视。它既有对“文革”的深沉反思,又有对亲人故友的追思缅怀;既有对纯洁美好人情的赞美,又有对自己某些思想失误的严厉解剖;既有对文学、教育以及社会问题的评论与探索,又有对国际间友好往来的书写。《一颗桃核的喜剧》从沙俄皇位继承人吃剩的一颗桃核被送给外省小城太太们的荒诞的故事写起,自然联想到林彪、“四人帮”大搞个人崇拜、现代迷信演出的一幕幕闹剧。作者沉重地告诫人们:“封建毒素并不是林彪和‘四人帮’带来的,也不曾让他们带走。我们绝不能带着封建流毒进入四个现代化的社会。”反封建的命题“五四”以来一直被中国知识分子所关注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回顾“文革”这段历史时,巴金追根溯源,深挖其封建老根,表现了历史的深度。《小狗包弟》抨击十年动乱对生命体的破坏,力透纸背。在《谈〈望乡〉》、《小街》、《赵丹同志》以及他回顾自己60年的创作生涯的篇什中,作者从文艺创作、文艺的社会效应以及文艺人才的培养等问题上发表了精辟见解,探求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繁荣的真谛。

㈢ 巴金《随想录》的思想意义.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晚年的巴金在《随想录》一书中,以罕见的勇气“说真话”,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一座丰碑.他对过去的反思,他追求真理的精神也赢得了文化界的尊敬.从《随想录》里,人们又见到了那个熟悉的巴金,他开始独立思考而不再盲目听命,挣脱思想枷锁而不再畏首畏尾,直言中国过去“太不重视个人权利,缺乏民主与法制”,痛感“今天在我们社会里封建的流毒还很深,很广,家长作风还占优势.”集中批判“长官意志”.晚年的巴金在《随想录》一书中,以罕见的勇气“说真话”,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一座丰碑.他对过去的反思,使得人们再度把晚年的巴金和青年的巴金联系起来,他追求真理的精神也赢得了文化界的尊敬.
随想录》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㈣ 浅谈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论文

浅谈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浅谈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文摘要:

巴金创作于40年代的作品,要比三十年代更成熟。其作品《憩园》、《第四病室》、《寒夜》就艺术水平而言,都超过了《家》这样的作品。尤其是《寒夜》,在巴金后期创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思想主题的多重意蕴及艺术风格的巨大变异,显示了巴金小说的巨大美学价值。

论文关键词:巴金;《寒夜》;冷静缜密;复调。

人物介绍: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一、由单一走向多重意蕴:

巴金后期小说的“复调”结构巴金在40年代,在风格上变得深沉,内涵复杂丰富。如果说早期作品都是单调小说,后期基本上都是复调小说。在作品中,总有多种意蕴和声音。他仍然承续着前期的抒情性,但是,不象早期那样浮躁,粗浅,激越。而是含蓄蕴籍,令人回肠荡气。比如《憩园》抒情性比较强一些,但是,很委婉深切。之所以如此,就是内涵上比较丰富。一方面仍然是对封建大家庭的文化批判,另一方面却是对人性自由、善良的渴望。还有作者个人化的对家族的情感因素。《第四病室》社会批判性很强,但是,也有人性透视和对善良、美好人性的渴望。尤其是意蕴丰富、技巧精湛的《寒夜》,可以说是巴金最圆满的艺术精品。接下来笔者就以这部作品为例,来探讨后期小说的深刻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的变异。

二、《寒夜》的多重意蕴

《寒夜》文字并不多,但内涵非常丰富。是社会批判、文化冲突、人性探索与人生思考的合一,现实、文化与人性、人生的三位一体。

1、巴金创作《寒夜》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寒夜”就是阴郁现实的象征。作品是写一个小家庭的悲剧,它不是来自巴金过去大家庭的生活资源,而是来自于自己小家庭的生活感受和想象。创作《寒夜》时,巴金新婚不久,还陶醉在幸福甜蜜之中。但是,他以一种卓越的想象力,写出这样一个动人的悲剧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的重庆,人物很少,一对青年夫妇,一个婆婆,一个孩子。丈夫汪文宣性格软弱,收入微薄,妻子曾树生漂亮、开放,而婆婆却守旧顽固。由于生存压力,本来就存在的矛盾日益激化,婆媳之间冲突不断升级,丈夫左右为难,精神极度痛苦,最后妻子离家出走,丈夫由于严重肺病,在抗战胜利锣鼓声中痛苦死去。婆婆领着孩子离开家里。结尾的时候,妻子曾树生回到家里,但是,人去屋空,她一个人在寒冷的月夜下徘徊。作品写道:夜,的确太冷了。巴金把这种家庭悲剧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正是国统区这种黑暗的现实造成了这种家破人亡的悲剧。后来,巴金为了解释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一再强调成书的时代背景,明确表示作品的目的是揭露抗战前夕大后方政治黑暗和知识分子的痛苦处境。“那时社会上最活跃的是官僚资产阶级,是那种利用职权囤积居奇,做黄白黑生意的人,他们官商结合,权利结合,像蛀虫一样把中国在战争中所剩下的一点元气全部耗光。”作品中汪文宣的痛苦、失业及家庭的破碎,都和社会现实具有密切关系。

2、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的冲突

实际上,这种家庭悲剧也可以在文化上找到原因。

在这个家庭中,婆媳间的冲突是最重要的冲突。婆婆完全是旧式的,在她身上是传统封建的家庭伦理观念,而曾树生却是受过现代教育的新青年。婆婆总是用旧的观念去衡量儿媳妇,媳妇由于无法接受这种陈旧的道德约束,于是双方常有冲突,这导致这个家庭的破碎。

婆婆对于儿子和媳妇,就象中国所有非常传统而狭隘的母亲一样,是那种伟大而自私的爱。但她同样也以那种传统的封建妇德审视曾树生。在传统妇德的尺度下,曾树生这样一个新派女性就是不守妇道的坏女人。她极端讨厌、甚至憎恨儿子的妻子。她看不上曾树生的生活方式,如跳舞、晚上与人应酬,化装、穿漂亮的衣服等。她甚至对曾树生和自己儿子的自由恋爱和婚姻都进行非常尖刻的嘲讽,“你不过是我儿子的姘头,我是拿花轿接来的。”曾树生自然难以忍受这样辱骂,她说:“我告诉你,现在是民国三十三年,不是光绪宣统的时代了,我就不曾有过缠脚的福气。”在更多的情况下,她不是和曾树生正面冲突,而是通过汪文宣和曾树生激烈冲突。她不是去理解、支持儿子和妻子的感情,而是破坏她们之间的感情。看到儿子和妻子的那种亲密的感情,她不是感到欣慰,而是反感。儿子和妻子吵架,她不是希望他们两个快点和好,而是幸灾乐祸,甚至挑拨离间,添油加醋,怂恿儿子和妻子一刀两断。曾树生和汪文宣吵架赌气出走,她说是“私奔”,而且说她不可能回来,说:“要是我就登报离婚。”“我劝你死了心吧,现在新派女人,哪里会长远跟着你过这种苦日子啊!”“那个女人走了也好,将来抗战胜利,有一天你发了财,还怕接不到女人。”儿子主动找妻子,她便生气,认为儿子没出息。两个人的冲突最后到了那种有我没她有她没我的程度。曾树生出走就和这种婆媳冲突具有更直接的关系。

3、人生思考与人性探索

这种家庭悲剧还蕴涵着巴金对人生、人性的.思考和探索。如果说婆婆与媳妇的冲突主要是新旧文化的冲突,那么,夫妻之间的冲突就带有更多人性、人生的内含。

造成这种家庭悲剧的最深层根源是生命冲突。汪文宣与曾树生是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汪文宣是枯萎颓败,曾树生却是饱满丰盈。他们之间并非因为缺乏感情而破裂。汪文宣和曾树生的婚姻,并不是没有爱情的婚姻。他们是自由恋爱结婚,在一起生活了14年。从作品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她们之间有很深的感情。曾树生即使离家出走,也仍然惦念着家里的丈夫和孩子,总是按时给家里寄钱,写信,最后又回到家里。所以,关键不是他们之间的感情问题,而是生命状态的问题。汪文宣已经丧失了男人的生命力量,这不仅是由于他身体的疾病,更重要的还是他的精神状态。他仅仅剩下一个善良道德的空壳,除了善良忠厚,一无所有。他是那种在日常生活的压力之下被磨去了生命力,不断下滑沉沦的人。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他都缺乏应该有的独立意志和力量,只是软弱无力地随波逐流。

在社会上,他虽然在工作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但是,在事业上却一无所成,甚至最后失业,靠妻子养活。他既没有朋友,也无法获得上级的认可。他的懦弱几乎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大家凑钱请上司吃饭喝酒,他本来很拮据,丝毫没有兴趣,却也不敢说不,拿出钱来,一起到酒店,强做欢乐。他带着严重的肺结核病工作,总是咳嗽,但是,上司看他一眼,他就不敢咳嗽。在家庭也是同样的软弱的,他没有能力处理好家庭纠纷,在妻子和母亲冲突的时候,他左右为难,无所适从,除了痛苦,就是无奈。他的这种软弱,已经使他丧失了一个男人的魅力。他经常瞪着一双可怜的目光,在曾树生的脸上寻求同情和理解,但是,曾树生最无法忍受他的这种目光。他的母亲总是咄咄逼人地排斥、否定曾树生,而她面对母亲的压力时,或者是眼睛充满泪水,或是痛苦呻吟,或者是企求的目光,或者沉默无语。他的善良道德可以说是一种对生命力的疲弱的补充,他试图用道德来弥补生命力的不足,但是,他最终仍然无法维持爱情和家庭。曾树生却是那种生命力饱满丰盈的女性。她活泼、漂亮,对生活有所渴望。但是,她并不是那种具有崇高理想的知识女性,而是那种世俗化的知识女性。她渴望的那种幸福,是一种世俗幸福。从这个角度看,《寒夜》就是关于一个懦弱的男人与一个漂亮的女性的爱情悲剧故事。

三、缜密冷静的写实风格

巴金前期是激情写作,后期却是冷静叙述。《寒夜》最充分地体现了巴金后期小说的冷静缜密的写实风格。

巴金前期属于“青春写作”,其风格呈现出激情化的特点。《家》就是这样的小说。情绪、感情成为作品最突出特点。热情洋溢、坦率单纯、酣畅淋漓,汪洋恣肆,行云流水,他不求深刻隽永,不求繁复严谨,只求与读者的感情沟通和共鸣。巴金在一九三一年四月写的《激流》总序,短短只有一千字,却不断强调自己的爱和恨的感情特征。爱和恨是一种感情的激流:“这激流永远动荡着,并不曾有一个时候停止过,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也曾发射出种种火花,这里面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

这一切造成了一股奔腾的激流,具有排山倒海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一谈到《家》,巴金就强调自己当时的爱和恨的感情。

爱和恨是作品的主要感情。在语言上,抒情性语言非常多,即使描写性的语言,也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在很大程度上,《家》就是依靠这种这种爱憎分明的激情反抗的力量而获得了众多的青年读者。但是后期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日常生活细致描摹作品《寒夜》虽然以抗战时期为背景,却没有重大的社会事件,而是写普通的小人物及其日常生活。最主要是写三个人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这就决定了作品的缜密细致的叙述方式。日常生活本身就没有什么戏剧性,如果不是细致地描摹,作品就没什么写的了。所谓细致,就是细节。作品以精彩的细节取胜,作品几乎没有大场景,都是日常生活细节构成。如作品开头写汪文宣由于和妻子吵架,妻子离去。他去妻子工作的银行找妻子去,但是发现妻子正和一个男人出来,他想找妻子而又不敢的矛盾、复杂、痛苦的心理,懦弱的性格,在细节中充分显示出来。

2、心理深度

优秀的小说总是要塑造人物性格的,《寒夜》中人物不多就三个人,但是,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很丰满,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人物性格的成功,就是对人物心理的开掘。只有进入心理,才可能塑造性格。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小说,主要靠人物行动显示心理,或者是细节描写开掘心理。但是,现代小说往往直接进入人物的心理,更深入地开掘、描摹人的内心生活。《寒夜》主要是靠细节和心理开掘的深度来写人物的。作品往往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把人物复杂心理揭示出来。

比如整个第二部分,全部是汪文宣的心理活动。写他做一个梦。在梦里,母亲和妻子两个人都争夺他,他处在中间,非常痛苦。

四、余论

总而言之,巴金后期的小说创作尤其以《寒夜》为代表,体现了现代文学创作的又一高峰。特别是对人性的深度探索以及注重细节的描摹,展示了一颗伟大文学心灵的卓越的想象力和吞吐经验的能力,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折射出了永恒的文学魅力!

巴金的名言名句:

1、爱真理,忠实地生活,这是至上的生活态度。没有一点虚伪,没有一点宽恕,对自己忠实,对别人也忠实,你就可以做你自己的行为的裁判官。

2、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黑暗里燃烧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3、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安慰的人。

4、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5、我的眼眶里至今还积蓄着朋友们的泪,我的血管里至今还沸腾着朋友们的血。在我的胸膛里跳动的也不止是我个人的孤寂的心,而是许多朋友们的暖热的心。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句。我是靠着友情才能够活到现在的。

6、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7、沉默容易使人跟朋友疏远。热烈的诉说和自由则使人们互相接近。

8、生如同日记,每人都想记下自己的经历。但当他把记好的日记和他的誓言进行比较时,心情是何等谦卑啊!

9、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10、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样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11、我常说我靠友情生活,友情是我的指路的明灯。

12、青春是无限地美丽,青年是人类的希望,也是我们祖国和人民的希望,这样个信念,贯穿着我的全部作品。

13、“死”的逼近使人更宝贵“生”,更宝贵活着所能处理的光阴。人明白自己随时都会死去,他更不肯浪费时间,他要在这有限的余生里做好一些事情。

14、我在写作中所走过的路与我在生活中所走的路是相同的。无论对于自己或者别人,我的态度都是忠实的。……我愿意它们广泛地被人阅读,引起人们对光明的爱惜,对黑暗憎恨。……我的文章是写给多数人读的。我永远说着我自己想说的话,我永远尽我在黑暗中呼号的人的职责。

15、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16、光辉的理想象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上的尘垢。

17、希望是人生之需要.人如没有希望,何异江河干涸了流水?

18、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19、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对我来说它永远是鼓舞的源泉。

20、随着信念的指示做事情,事无论大小,我都会感到喜悦。

21、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露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难。我边写,边想,边探索,愈写下去,愈认真,也愈感痛苦。——《随想录》

22、朋友是永恒的,并没有结束的时候。

23、这群青年有良心,有热情,想做出些有利于大家的事情,为这个理想,他们就牺牲了他们个人的切。他们也许幼稚,也许常常犯错误,他们的努力也许不会有点效果。然而他们的牺牲精神,他们的英雄气概,他们的洁白的心却使得每个有良心的人都流下感激的眼泪。

参考文献:

[ 1]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2]何艳萍.《从复调分析的角度看巴金后期小说创作》,《中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3]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恩斯特·贝克尔.《拒斥死亡》,林和生译,华夏出版社,2005.

;

㈤ 巴金的《随想录》有什么审美特点

巴金《随想录》也凝聚和渗透着作家始终如一的审美追求。真实自然,质朴无华,是《随想录》特有的审美特征。说真话,抒真情,使得他的文章在艺术上已完全脱去“做”的痕迹,而纯粹是一种自然记录。巴金说过:“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探索集•探索之三》)。它追求的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种不显雕琢痕迹的自然美、纯朴美。他的许多“随想”中,或直述其事,袒露情怀;或娓娓叙说,寓深沉于平淡;或夹叙夹议,情理交融,都能使人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但是,从总体上说《随想录》所秉承的,仍只是直抒胸臆的方式,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激情的喷发与宣泄。在新时期散文观念的更新,艺术个性的复苏,文体的探索与建设等方面,孙犁、萧乾、冰心、杨绛、陈白尘、贾平凹、王英琦等作家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㈥ 为什么说巴金的《随想录》是其“一生的收支总账”,是“作为我这一代作家留给

从中我们同时看到巴金用直白却有穿透力的几句话,说明了他要写《随想录》的原因,我出了他内心充满了恨与愤慨。从而又文章来吐露他内心的声音。

㈦ 巴金的作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从题材的选择和处理这个角度探讨巴金小说的创作个性,就会看到巴金小说题材的重要特点在于:以家庭生活题材为主,具有强烈的自传性和题材的多样性.这一特点体现了他的创作个性:偏爱并擅长表现家庭生活题材,缩影式地折射出时代的风貌.举报补充回答: 巴金小说的抒情特色借助于他的语言。作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有自己的特色。他的语言朴素、明朗、欧化,亲切自然,本色而热情。而悲剧性的故事通过作者巴金朴素、明朗、欧化的语言叙述出来,真挚强烈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巴金小说创作的独特的美学特征。巴金的代表作,在几代读者中最具影响的作品是《家》、《春》、《秋》(即〈激流三部曲〉)。这部 蜚声海内外的长篇巨制,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伟大力量。作者对题材熟悉和感受的亲切,使作品获得了巨大的震撼力。在动荡、巨变、大浪淘沙的年代里,《家》、《春》、《秋》奏起的时代进行曲,在对青年进行反封建的启蒙教育方面,曾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其中的《家》,起的作用更大。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年,反封建的任务异常艰巨。二百多年前,伟大的曹雪芹写了《红楼梦》,成为不朽的世界文学名着。巴金的《家、》《春》、《秋》是继《红楼梦》之后,描写封建旧家庭败落的最优秀的小说。

艺术上,这3部长篇也是巴金全部作品中成就最显着的作品。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同一类人物也有很细微差别。巴金不是凭客观冷静地描写取胜,而是靠澎湃的激情折服人。他的小说,人物众多,头绪纷繁,却写得有条不紊,起伏有致。新时期写的《随想录》轰动文坛,活画出一位心地坦诚的作家的纯洁灵魂。《家》、《春》、《秋》和《寒夜》早已拍成电影,饮誉国内外。

㈧ 谁能以<怀念萧珊>为例,分析巴金写作的艺术特点

看了上面这段,感觉写得不差,但却浮华地一味堆砌辞藻。作者俨然以专家自居,却走上了巴金最反对的写作道路,而且回答也不符合题意,总归是什么地方抄来的。

个人认为《怀念萧珊》反映出了巴金晚年作品的几个艺术特点:
1.文字平淡,叙事平实。
客观地说,人到晚年,才气肯定不如年轻的时代,但此时写作上最大的优势应该在于淡定。平直地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琐事”,看似毫无技巧,有时也许反是最大的技巧,让读者读得塌实,静谧。
2.扬弃浮躁,沉淀深邃。
妻子去世已经有六年时间,这给了巴金在感情上充分的沉淀,那些琐碎的、肤浅的已经被扬弃,留下的东西都是感情最深沉的部分。这其中有妻子对自己的爱,自己对她的深厚情感,以及她走后留下的无限遗憾。
3.敢说真话,不断反思
巴金的《随想录》一直不忘的主题,就是对过去20年生活的回顾和总结,他虽然爱着自己的妻子,但更在反思妻子过早离开的原因,其中同样不乏作者深刻的自我剖析,具体我就不说了,读过的人都会明白。

㈨ 巴金《随想录》有谁读过有何感想

读书周报 -> 新闻报道

伤逝——怀念巴金老人
2005-10-28 作者:黄裳

■黄裳

十月十七日晚饭后,我正在电视机前观看神舟六号飞船胜利返回的新闻。电话传来了巴老逝世的消息。我没有吃惊,依旧平静地看完电视。可是上床休息却一夜无眠,六十年来与巴老往还的往事,纷至沓来,次第上心,不能自已。真是没有法子。想想只有将这些如尘的记忆片断,捉到纸面上来,作为对老人的纪念,才能获得心的平静。

我最早见到巴金,是1942年冬,在重庆。当时我只身入蜀,举目无亲,只带了他的三哥、我的老师李林的一纸便条,把我介绍给他。便条上什么都不敢写,只报告平安而已。巴金的话不多,但却热情地接待了我。记得曾介绍我去吴朗西在沙坪坝开的一家寄售商行,卖去了一件大衣,作为生活费。他还将我所写的旅行记事散文,介绍给“旅行杂志”。得到在重庆的第一笔稿费。

我们见面不多,不过两三次。谈话也简短。这以后,我就走到军中,当一名翻译官。在昆明、贵阳、印度都曾收到他的来信,都是商量把我发表过的散文收集起来的事。他也真不怕麻烦,为一个年轻人做这些琐碎的事。最后编辑成书,就是由他以编委身份,收入中华书局的“中华文艺丛刊”的《锦帆集》,时在1946年。这是我的第一本书。没有他,我不会走上文坛。

这以后,就是编入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文学丛刊”的《锦帆集外》,他是出版社的总编辑。取回原稿一看,着实令我吃惊而脸红。那些零乱的底稿,一一都由他用红笔改定,连标点也不放过。例如我喜欢写的“里”字,也一一改成“�”字。从此我才懂得做编辑工作的责任与辛苦。当时他已是名作家,却肯埋头做这些“小事”。想来从他身上受到的教育、影响又何只此一端。他是大作家,又是伟大的组织者,从他手中推荐了多少新人,为文坛添加了如许新生力量,这许多,都是在默默无言中完成的。

1946年后,他定居上海卢湾区的淮海坊59号。这时我已成为他家的常客。因工作忙碌,我不常回家吃饭,经常在他家晚餐,几如家人。饭后聊天,往往至夜深。女主人萧珊好客,59号简直成了一处沙龙。文艺界的朋友络绎不断,在他家可以遇到五湖四海不同流派、不同地域的作家,作为小字辈,我认识了不少前辈作家。所谓“小字辈”,是指萧珊西南联大的一群同学,如穆旦、汪曾祺、刘北汜等。巴金工作忙,总躲在三楼卧室里译作,只在饭时才由萧珊叫他下来。我们当面都称他为“李先生”或“巴先生”,背后则叫他“老巴”。“小字辈”们有时请萧珊出去看电影、坐DD’S,靳以就说我们是萧珊的卫星。我还曾约他们全家到嘉兴、苏州去玩过,巴金高兴地参加。1956年我重访重庆,在米亭子书摊上买得巴金祖父的木刻本诗集,回沪后送给他,他十分高兴。巴金是喜欢旅游的,不只是对杭州情有独钟。

巴金也喜欢坐咖啡馆,随意聊天。没有什么郑重的话题。他没有宣传过什么“主义”,对文学批评也并不看重,虽然他和李健吾有深挚的友谊。他也偶尔对某些作品作些评价。我问过他,最出色的译本是哪一部,他脱口而出地答道,“鲁迅译的《死魂灵》”。他还说过胡适的白话文写得好,一清如水。他对徐懋庸是有意见的,但从未听他背后的议论。

巴金也有激动的时候。一次他和吴朗西、朱洗等在家里讨论什么问题,大概是有关文化生活出版社,大声争论,我枯坐一旁,听不懂也无从插嘴。

他还关心过我的恋爱生活,出谋划策。后来先室之丧,在告别仪式上,我发现有一只署名“老友巴金”的花圈,着实令我感动,其时他住在医院已好几年了。

为李林墓碑设计,我曾提出请马夷初写墓碑,被他立即否决了。后来是请钱君�设计的。

他喜欢买书,也喜欢赠书。我陪他走过不少西文旧书店,店夥都和他熟识,有好书都留给他。他的版税收入,大半都花在买书上。他喜欢将新出的书送给朋友,不论是自着还是别人的作品。因为经常见面,所以得到他签赠的书很多,有些是新刊的小册子,后来很难搜全了。至于大部头如“全集”“选集”,更是高兴地持赠,仿佛是夸示自己新生的孩子似的递过来。他的译文集曾有香港三联版,印得很精致。后来又出了台湾版,大本精装一叠,又欢喜地取来相赠。最后是“人文”本的译文全集。他实在又是一位出色的、成果累累的大翻译家。我最喜读的是他译的赫尔岑的《一个家庭的戏剧》,是一部难得的译品。我喜欢搜集亲近师友的着作,力求其全。不知何以不为某些人理解,加以讥嘲,真不可解。他迁居武康路宅时,我曾帮他搬过书,一束束洋书,搬上二楼他的书房,吃力得很。他真是位大藏书家,浩如烟海的卷册,生前多已捐赠各大图书馆。他还有个遗愿,想完成一座“尧林图书馆”,纪念三哥。我多次看到新华书店按时给他送来新出的图书,一次就是几十百册。可见他爱书的豪情。

有人认为,巴金当了好几届政协副主席,又当了多年作家协会主席,就认为他当了官。其实我觉得他对当官毫无兴趣。虽然在医院病房门口总有几位战士在卫护,出游时有车队,浩浩荡荡,对这些他都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平常闲谈,也从不涉及官场。在我的记忆中,只记得他曾提起周扬曾劝他入党,也就是闲谈中的一句话,没有深论。他多次去北京,也会见过高端政要,他都没有细说,只有胡耀邦请他吃饭,他说得较详,也有兴趣。

他喜欢西湖,晚年曾多次到杭州休养。1983年秋,还从杭州到鲁迅的故乡绍兴去过一次,我与内人陪同前去,黄河清(源)也同行。他的兴致好得很,虽腿脚不便,也还到了禹陵;在三味书屋坐进鲁迅当年读书桌的小凳子,顽态可掬。在百草园照了像,是他晚年最从容、最健康也照得最好的一帧。

一次单位搞个人鉴定,我请他给我提意见,他指出我“拼命要钱”是大缺点。这批评是确切的。因为买旧书,钱总是不够用。于是预支版税算稿费,编书也要编辑费(如《新时代文丛》),无所不用其极。为了买书,一次还向萧珊借过三百元,自然没几天就还了。可见他对我的批评也是说真话的。大型文学刊物《收获》一直是他主持着,八十年代我给《收获》写稿,没有一次退稿。但有两次小事可以看出他的处事风格。我有一篇“过去的足迹”,是写吴晗的。篇末有许多文字被他一刀砍掉了。还有一篇当中有对老友不敬的话,也被他删去了。两次都没有同我商量,只是由编辑转告,对第二篇的处理,说明将来编集时可以补入。我非常佩服他这种处事风格。觉得有如在大树密荫之下安坐,是一种幸福。

他总是劝朋友多写,多留下些东西。他苦口婆心地劝曹禺完成剧本《桥》,在病房里也是如此。他对我也总是勉励,每次见面几乎都希望我多写。回思往事,至今不敢懈怠。

他晚年完成的巨作《随想录》,在香港《大公报》的副刊“大公园”连载,曾引起一些流言蜚语。我也在“大公园”上写了一篇读后感(收入《榆下说书》),他曾当面称赞我说得好。这是少见的夸奖。不是说文章写得如何好,只是可见一时舆论风气而已。《随想录》陆续发表,不同意见也层出不穷。一时风云雷雨,作者的感受就像在太空飞行的航空员一般。但我在闲谈中从未见他有任何表露,沉着得可惊。所有细节我都是从侧面了解的。

写到这里,来了一位记者,问起许多古怪的问题,小故事,关于巴金的“小故事”,我回答不出,手足无措。好容易送走了客人,拿起一本《随想录》来读,随手一翻,翻到一篇“大镜子”,读罢身心通泰,写得好,是上好的散文,也是上好的杂文。文章中有这样几句话,“我不需要悼词,我都不愿意听别人对着我的骨灰盒讲好话”。好像正像两天前他讲的话。我记起他曾对我说,《随想录》就是当作遗嘱来写的。当时着实吃了一惊,觉得刺耳,也手足无措过。现在想来,他并不曾说谎。《随想录》就是一本讲真话的书,虽然有的人读了不舒服,但她要存在下去,直到谎言绝迹那一天为止,她也就自然灭亡了。

“文革”后期我陪黄永玉到武康路访问过一次巴金,这是睽隔了十多年后第一次相见,使我出惊的是,他的头发全白了。永玉是带了沈从文的问候来的。他一家都住在楼下的客厅里,别的房间全封了。萧珊不久前过世,他的神情落寞得很,话更少了。我们坐了一会就告辞了。得以从容访问长谈则是八十年代初期前后。

巴老逝世,是中国文学界的大损失,损失了一位领军的人物。他享年一百零一岁,但依然站在时代前面。记得过去谈天时,我曾对新出现的作者文字不讲究,不够洗练、不够纯熟而不满,他立即反驳,为新生力量辩护,像老母鸡保护鸡雏似的。他是新生者的保护者,是前进道路上的领路人。他的两项遗愿,一是现代文学馆的建立,现在已初步建成,日益壮大;另一项是“文革博物馆”的实现,虽然八字还没有一撇,但倡议确已得到广泛的拥护、认同。应可无憾。匆匆急就,写此小文,以为巴老纪念。掷笔惘然。

二○○五·十·十九

1991年黄裳和巴金在巴金寓所谈天

伟大的艺术是可以把人与人之间距离缩小的

[同辈后辈忆巴金]

我今天带来一束鲜花却没有地方献,我就是这种心情

我是十四五岁时开始读他的作品,应该说我的成长是跟着巴老的文学作品,吸收他的智慧,吸收他的营养。大概是1921年,我的叔叔郁达夫从日本回来住在我们家,我只有五六岁,他的创造社的书放在我们家里。他离开之后,我开始读书,一直很方便地看创造社出版的书。同时也就开始接触到巴老的作品,就是我十四五岁的时候,上世纪30年代初期。所以我等于是受巴老的文学的哺育而成长起来的。

现在我们对巴老的纪念,千言万语我觉得不如一句最简单的话,他就是我们大家的良心。我们想到他,就要扪心自问,我做了什么好事坏事。他是我们民族的良心。想到他,我们就会更热爱我们的父母,热爱我们的孩子,热爱我们的朋友,想到他,我们就不敢做坏事。所以今天,我们纪念他,我们应该会想到很多,但是我一时什么都说不出来。

我知道他所痛苦的一件坏事,就是文化大革命。痛苦给他自己、给他的亲人、给他的时代、给他的朋友带来的不幸。因此,他就念念不忘,要让大家都记得这一段历史。所以他说过应该建立文革博物馆。巴金一百岁纪念日的时候,在北京现代文学馆举行过一个展览会,我们大家都参加,丁聪有一个作品,我也有一个作品。我就画了他的像,晚年的像,当然不像丁聪那个像被普遍转载。我的像主要的主题就是写了他这句话,我们应该建立文革博物馆。我觉得今天来说,就是他最大的遗嘱,就看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实现。我觉得最容易实现的,就是从小处做起。当我们还没有遗忘的时候,注意把这些材料收集起来。

读了他的《随想录》,我都不好、不敢用任何形容词,那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是时代的痛苦的伟大作品。

■郁风(女着名画家)(本报记者孙飞翔根据录音整理)

巴金代表中国和世界、全人类不可摧毁的一种伟大精神

巴金,一个世纪的见证者,留下了他真实的记录。一个真理的追求者,留下了他不断追求,包括走弯路的记录,给历史,给后人。

巴金老人,以101岁的高龄,进入历史,回归自然,到先他离去的萧珊那里去了。这符合古人所说的“喜丧”,是应该点红蜡烛的。

巴金晚年缠绵病榻,就如他在1997年入院的时候说的,“从现在起,我是为你们活着了”。在祝贺巴金百年寿辰的时候,竟然把他“说真话”和“建立文革博物馆”视为禁忌。请想一想,抽去了这两条的巴金,还是我们熟悉的巴金么?现在巴金撒手而去,也可以说是从寿则多辱的桎梏下解脱出来。在这个意义上,巴金作为一个伟大的生命个体,他终于获得了自由。

巴金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沉甸甸的精神遗产。接近这份遗产,清点这份遗产,继承这份遗产,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这首先是思想界、文化界同仁要做的事情。今天开幕的学术研讨会,也正是有关的大量工作的一部分。我想,切切实实做好这些工作,才是对巴金最好的纪念。

我自己从小学生的时候初读巴金的散文、小说和图画,60多年来,随着时代曲折变迁的影响,在认识巴金上,经历了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我以为纪念巴金,至少不要违背他老人家的遗愿。关于巴金的社会理想、人格理想,他毕生所追求、老而弥坚的愿望,哪些实现了,哪些没有实现,在这里,我不用多说。巴金晚年具体的遗愿,我听说过的有这样几个,一个是把骨灰与萧珊的并到一起,这我想是能够如愿的。还有一个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他就开始希望建立的现代文学馆,现在是硬件有了一定的规模,也许老人可以稍稍安息。不过,据我看到的,文学馆院子当中,五四运动代表性文化名人的塑像缺少了胡适、陈独秀。缺少了这两大先行者和骁将的形象,巴金老人如果知道自然又会感到不安。

不可回避的是,巴金在文革后复出,拼着老命实践的“说真话”,尽管他留下了几十万言的《随想录》、《真话集》,但从更广的视角看,开拓并且营造一个可以让真话畅通无阻的空间,使“说真话”成为社会氛围和普遍心态,不受阻挠,不受窒息,不受遮蔽和歪曲,还有一个长远的距离。

巴金是属于民间的,巴金是属于读者的。巴金,这个响亮的名字,不但标志着宇宙中一颗小行星,更代表中国和世界、全人类不可摧毁的一种伟大精神,那就是在巴金一生中贯彻始终的反专制、争自由的精神。因此我说,巴金没有离去,他永远在我们中间。

■邵燕祥(着名作家诗人)(本报记者孙飞翔根据录音整理)

[媒体人士看巴金]

他总是和时代脉搏相连

受访人:李辉 长期研究巴金,传记文学作家,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记者

最后这6年,事实上巴金都是在病床上度过,生命还在,但是与这个时代已经不是有直接的关联了。因为他已经不能够发表作品了,而作家是要靠作品说话的。

巴金的高峰在上个世纪80年代写《随想录》期间,作品体现了他真正的价值,即参与社会,影响时代,干预生活,这些才是巴金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其实巴金本人一生都处在矛盾之中,真正想做的事情事实上最后都没有做成。比如他早年想离开家庭,批判家庭,但是他事实上是一个家庭观念很重的人。

我发现巴金的性格就是这样,永远在思考,一直很痛苦,在想问题。他总是对不能够达到他的理想,有一种忧郁,有一种不满,但是他又完全不能够控制进程。他很多想表达的东西其实已经在作品里了。

巴金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但恰恰是这样的人,又被时代赋予了最高的地位,成为偶像,而这又并不是巴金所愿意的。

从文学的成就上,当然鲁迅、沈从文,包括曹禺,都要超过巴金。但从综合的文化贡献来讲,巴金的地位也是别人无可取代的。

巴金生活的时间跨度大,他能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都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比如早年的《家》、《春》、《秋》三部曲,他是以文学作品影响社会;到《随想录》时,他则是以文学随笔、政论对社会产生影响,所以,如果说巴金是“与时俱进”的话,可以理解为他总是和时代脉搏相连。■本报记者陆成钢

他走了 仍是一个榜样

受访人:徐开垒 巴金挚友、文汇报高级编辑、《巴金传》作者“我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就认识巴老了,他对我们这代人影响很大,而他的去世对我们这代人的打击也特别大。”徐开垒今年已是84岁高龄,他与巴金的交往更持续了超过半个世纪。

“1940年6月1日,我在《申报》副刊上发表了有关《秋》的读后感。那时,我还在上中学,和当时许许多多年轻人一样,受到巴金作品的深刻影响,无论是创作还是人格塑造上。”

“巴老对年轻人写作非常鼓励。我那个时候做过报社的文学编辑。有时候,他会把一些初出茅庐的青年作家的优秀作品推荐到我这里发表。”徐开垒回忆说。此后,他写过多篇“巴金访问记”以及与巴金有关的传记和评论文章,并首次为其写成50万字的《巴金传》。

徐开垒对记者表示:“记录巴金,是我一生的幸运。现在,我越来越感到,他的存在,就是一种力量,不仅于我,更是对整个社会。”

“人们可以从巴老那里获取温暖。”在徐开垒看来,巴金最终称得上是一个“完人”,也许并非完美,但十分完整。

尽管对于他的文学技巧,很多人还持有不同的观点,尽管在特殊年代,他也生产过一些“废品”,但是他的百年岁月贯穿于中国近现代的两次社会转型中,每个时期他都不是最典型的,但从整个过程看就是代表,代表了在风口浪尖的时代知识分子的表现。■本报记者陆成钢

[国外学者论巴金]

《随想录》中的反思非常符合也经历过不少政治动荡的俄国读者的心情

受访人:罗季奥诺夫(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副主任、教授):

俄罗斯学者罗季奥诺夫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就语出惊人。他说,在刚刚告别巴老的今天,我们热爱、赞赏巴金先生的同时,有时候也应该否定巴金。应该否定的是“我所做的一切应该属于中国人民”这句话,因为巴金先生他属于全人类,他的伟大人格必定为全人类留下伟大榜样。

巴金先生熟悉和偏爱俄苏文学,并在翻译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假如这位杰出中国作家的文学遗产没有流传到俄罗斯,那就是极大的不公平。毋庸讳言,在一定的时间内,这一不公平确实存在过。巴金的最早俄译本是1954年才发表的,1955年才有了一篇介绍巴老创作的论文,而在那时,巴金早已被认为是中国新文学巨匠,并成为一代中国青年的崇拜偶像。之后就是巴金、老舍、叶圣陶的时代,他们的作品很快赢得了广大苏联读者的心。

罗季奥诺夫说,巴金作品翻译的推动,一定程度上也在于巴金1954年到莫斯科参加纪念契诃夫逝世50周年纪念活动。1956年前苏联有了巴金代表作《家》的译文,印刷量为9万册。苏联读者从此逐步认识了巴金上个世纪30年代的代表作品。巴金作品主人公极富正义感、其道德上的清白、公正的全人类感情、自我牺牲的能力、对真理的追求,作者的语言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虽然巴金的小说在社会批评方面很尖锐,但是他没有当时幻想文学所流行的说空话和狭窄的政治服从疾病。

不过,60年代中苏关系的破裂给巴金在内的中国文学翻译传播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下一本巴老的俄文选集出现在1991年,隔了32年才发表。他的《随想录》等作品中的反思,非常符合也经历过不少政治动荡的俄国读者的心情。巴金作为文学艺术家,在文学创作上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在俄罗斯汉学教育中,对巴金的认识是汉学家培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金一直爱俄罗斯,俄罗斯也会一直、永远爱巴金。

怎样评价巴金,一半归巴金本身,一半归读者

受访人:坂井洋史(日本一桥大学言语社会研究科教授):

16年来,坂井洋史参加了每一届的巴金研讨会,“这样的国外学者可能就我一个。”坂井洋史对记者说,“嘉兴这个地方我来过3次,很喜欢这里,1990年我才知道这里是巴金的祖籍。嘉兴拥有很多人文财富,在现代文学史上有名的作家很多很多。”

在第八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坂井洋史是几位会议主持人中的一位,他普通话的娴熟让记者与之交流一点也不困难。

“我印象中巴金是个和蔼可亲、人格富有魅力、表面上很随和但骨头很硬的一个人,一个不妥协、对现实抗争的人。日本曾经掀起‘巴金热’,原因在于他是一个随和、热情的人,他曾在日本朝日讲堂讲演。他有人格的魅力,让哪怕是第一次见面也能吸引人。”

坂井洋史说,我28年前初学中文时,就喜欢看巴金的《家》、《春》、《秋》。我最喜欢《憩园》这部作品,不仅反映了他早期的理想,小说文本也非常成熟,放在当时世界文学中看也是第一流的。

“应该培养新一代的年轻人研究巴金。怎么样解读巴金,怎么样评价巴金,一半归到巴金本身,一半归到读者。大家要努力给巴金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评价。”

艺术最大的价值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

受访人:朴兰英(女韩国水原大学中国语科教授):

和所有韩国人的谦逊、彬彬有礼一样,朴兰英教授接受采访时的细声慢语给人很强的亲切感。“我大学念书第一个学期见到巴金的小说《家》,他在序文中引用罗曼·罗兰的话‘人生不是悲剧,而是搏斗’。他的乐观世界观很鼓励我积极面对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他自己说他15岁时读了《告少年》以后,他找到人生终生的理想。我也是15岁时读《艺术论》,书中说‘伟大的艺术是可以把人与人之间距离缩小的,否则艺术的技巧再高明也是没有价值的’。我也觉得艺术最大的价值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巴金作品给了我这样的感受。”

1985年,朴兰英在香港中文大学念博士的时候,巴金被中文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朴兰英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了他。朴兰英感到“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用在巴金身上很贴切,巴金是一个与他作品相同的人。

“昨天我也在上海参加送别巴金。很多很多人参加,我觉得很惊讶。在韩国,再有名的文学家去世,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多数人都是自发参加的么?”(得到记者肯定的答复。)朴兰英说,巴金作品能吸引我,是他的思想性。巴金说过,“强权的灭亡是必然的,那是压制个人的自由,追求自由是人类的本质。”他自己强调自由平等,把世界建成一个自由平等、万人享有的社会。他的整个人生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本报记者孙飞翔)

2005年10月28日

㈩ 如何评价巴金《随想录》的写作水平和文学价值

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大学时就知道了巴金,在教科书上了解了它的文学地位和意义。但是,巴金的《随想录》是我一直没有勇气看的一部书籍,直到近来才敢看。敢直面痛楚,并希望自己的痛楚能够给他人以借鉴。这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任何一个稍有私心的人都做不到!但是,巴金,做到了。巴金,有一颗赤诚之心。为此,我个人,对巴金,是无比敬爱的。至于语言风格,本来就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对我来说,哪种语言风格,都有自己的独特韵味。不过,不要因为普通话说的不标准,就不听内容和思想了。

阅读全文

与随想录的艺术特征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8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5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32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69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2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8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7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6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1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6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4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7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