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芭蕾舞团艺术总监是什么

芭蕾舞团艺术总监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2-28 10:40:21

① 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历史

建团早期
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始创于1931年。
当时着名的芭蕾女明星德瓦卢娃女士早在1925年就开始计划在英国建立自己的芭蕾舞团和芭蕾舞学校。直到1931年萨德勒斯威尔斯剧院重新开放,一个名叫“维克-威尔斯”的芭蕾舞团和附属的芭蕾舞学校便建立了起来。这就是今天英国皇家芭蕾舞团,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团以及皇家芭蕾舞学校的前身。
1939年,舞团更名为萨德勒斯威尔斯芭蕾舞团,并且在萨德勒斯威尔斯剧院长驻下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舞团在团长德瓦卢娃女士的指导之下,坚持排练,为当地的观众进行演出,这使得战争阶段的英国观众仍旧享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正是由于这样的坚持,舞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了英国人民的喜爱和尊敬。1946年,舞团迁往伦敦。1956年,舞团得到皇室加冕,正式命名为“皇家芭蕾舞团”。
Frederick Ashton时代
Frederick Ashton(1904~1988)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着名编舞大师,同时也是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创始人之一。早在1931年,当时还叫萨德勒斯威尔斯的舞团便开始了和他的合作。Ashton为舞团创作了一部喜剧芭蕾,名叫Regatta。作品在芭蕾舞坛引起了一定的异议,英国本土的一些评论家甚至发出了“完全失败,毫无建树”的评论,但叫好的评论也不在少数。尽管这部作品饱受争议,但是Ashton在英国本土的编舞大家地位却得到了确立,他和舞团的合作也因此得以稳定下来。
自1931年到二战爆发前,Ashton先生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创作了包括无情节芭蕾Les Rendezvous在内的几部独幕芭蕾舞作品。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数量并不多,仍然处于尝试阶段,同时他也积极和其他世界大团进行合作,力求使自己的作品得到世界性的认可。
二战结束后,原本常驻在萨德勒斯威尔斯的舞团迁往位于伦敦的皇家歌剧院。Ashton先生结束了在美国的工作,回到舞团,进行新一时期的创作。他为刚刚落户伦敦的舞团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后来广受观众喜爱和舞评家赞誉的《交响变奏曲》(Symphonic Variations)。英国作家,电视节目评论员Haltrecht指出,“这部作品是一部为皇家歌剧院和她的舞者而创作的杰作。而作品本身几乎就代表了英国舞蹈特色。”随后Ashton创作了另一部无情节芭蕾作品《芭蕾场景》(Scenes de ballet),同样大获成功。在连续获得成功之后,Ashton开始着手为舞团创作完整的芭蕾作品。1948年他完成了《灰姑娘》(Cinderella)的创作。尽管和他为舞团创作的第一部作品一样引起了一定的争议,这部作品的面世对于舞团和他本人而言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截止1956年舞团正式更名之前,他还为舞团创作了《达芙妮和克罗埃》(Daphnis and Chloe)等作品。1956年舞团成立25周年庆典上,他又为舞团特别创作了舞剧《生日礼物》(Birthday Offering),作为特别献礼。这部作品由7对双人舞舞者进行表演,在它第一次面向观众的时候,第七对双人舞舞者中的女演员正是传奇舞星玛戈-方婷。
1961年,Ashton先生为更名不久的皇家芭蕾舞团创作了另一部完整的芭蕾作品——《关不住的女儿》(La Fille Mal Gardee)。这部作品被公认为芭蕾舞剧始祖级别作品,原版本是18世纪法国编舞大师,着名芭蕾奠基人乔治诺维尔的学生多贝瓦尔创作的。Ashton将故事进行了梳理,并且重新编排了舞段,加入了大量英国乡村元素和英式幽默,一经首演便取得巨大成功。1963年,Ashton继任德瓦卢娃,成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第二任艺术总监。成为艺术总监后他又为舞团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以无情节独幕芭蕾舞剧居多,包括《乡村一月》(A Month in Country),《梦》(The Dream)等作品面世之后都受到观众的喜爱。
1970年他卸任舞团总监的时候,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拓宽,同时他的作品也为舞团奠定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英式芭蕾”的地位。与他进行合作的40余年是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发展的重要阶段。
Keeneth Macmillan时代
Keeneth Macmillan(1929-1992)是继Frederick Ashton之后,又一位对英国皇家芭蕾舞团产生重大影响的编舞大师。
MacMillan既是一位优秀的舞蹈演员,更是一位出色的编导。1946年他毕业之后加入了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团,并在那里一边跳舞一边编舞。1955年,在他25岁的时候,他就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创作了独幕舞剧《Danses concertantes》。 作品受到了舞团的欢迎,双方的合作关系因而得以延续。1962年他又为舞团编创了新版的《春之祭》,并由当时英皇的首席演员Monica Mason进行了首演。1966-1969年,MacMillan在柏林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担任艺术总监,为柏林团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受到芭蕾舞坛业内人士的好评。而在此期间,他更是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量身打造了不少作品,其中就包括后来享誉世界的经典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向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致敬的无情节芭蕾作品《Concerto》,还有独幕版本的舞剧《Anastasia》等等。
1970年,MacMillan接替Ashton成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新一任的艺术总监,他的高产期也随之到来。在担任英皇艺术总监的7年里,他先后为舞团创作了新版《睡美人》,开一代芭蕾题材先河的舞剧《曼农》,以及其他独幕芭蕾舞剧如《Requiem》,《Gloriana》等大大小小10余部作品。同时他还扩充了自己在1967年创作的独幕版本《Anastasia》,使之成为一部完整的芭蕾舞剧。
1977年,MacMillan结束了自己的英国皇家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生涯,但他为舞团的创作并没有因此结束。在他离开总监职位的第二年,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芭蕾舞剧《梅耶林》(Mayerling)诞生。这部作品是他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专门创作的,讲述了疯王子鲁道夫以及奥匈皇室的故事。作品题材之特别,编舞之新颖,情节之紧张,让观众和评论家一片惊叹。1983年,他为当时斯卡拉大剧院芭蕾舞团和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首席,着名女演员Alessandra Ferri创作了《影子之谷》(Valley of Shadows),1989年他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特别创作了他最后一部完整的芭蕾舞剧《宝塔王子》(The Prince of Pagodas),1992年他为舞团创作了改编自契诃夫小说《三姐妹》的舞剧《冬梦》......他为舞团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是1991年的《犹大之树》(The Judas Trees)。
MacMillan先生在1992年因心脏病突然地离世。他与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合作长达30年,在此期间他为舞团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最为着名的就是他的“悲剧三部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曼农》和《梅耶林》。MacMillan先生以戏剧芭蕾和现代芭蕾见长。通过演绎他的作品,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在戏剧表现力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他的现代作品也极大地拓宽了舞团的风格。
20世纪末至今
自1992年MacMillan先生去世之后,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就不再有“王者式”的编舞大师出现。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到来和新的芭蕾舞编创流行趋势,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积极同世界各国的编导进行广泛合作,力求演绎多种风格的作品,拓展舞团的发展道路。1986-2001年,舞团前首席,着名男演员Anthony Dowell掌舵舞团,随后2002年舞团又一位前首席Monica Mason接任Dowell。两任艺术总监都力求继承传统的同时,推陈出新。2006年,舞团聘请了以现代芭蕾享誉世界的Wayne McGregor作为新一代驻团编导。McGregor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先后编排了《Infra》,《Limen》,《Chroma》等典型的“McGregor式”作品,并纷纷取得成功。 此外舞团和新锐编导Christopher Wheeldon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2011年Wheeldon推出了大型芭蕾舞剧《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2014年他又为舞团编创了完整舞剧《冬天的故事》(The Winter's Tale)。在皇家芭蕾舞团的演绎下,作品得到了各界好评。
如今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有舞者100余人,规模颇大。舞团的保留剧目风格多样,展示了一个世界级大团的风采。

② 中央芭蕾舞团的简介


中央芭蕾舞团(亦称“中国国家芭蕾舞团”,简称“中芭”),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芭蕾舞团,现任团长、艺术总监为冯英女士。
自1959年12月31日建团以来,中芭以“介绍西方古典、现代各流派芭蕾经典作品,探索西方芭蕾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之路、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芭蕾作品”为宗旨,积累了100余部保留剧目,其中以《天鹅湖》为代表的国外古典与现代芭蕾经典作品的排演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而作为“看家剧目”的《红色娘子军》等民族芭蕾原创精品已具有世界品牌效应并被国外知名舞团移植。
中芭的优秀芭蕾舞蹈演员在国内外专业比赛中屡获殊荣,有近百余人次在国际重大芭蕾比赛中获奖。现中芭共有70多位舞蹈演员、10多名舞蹈教师、60多位演奏家、1支舞美制作团队和1座演出剧院(天桥剧场),年均演出130余场,上座率90%以上,足迹遍及神州大地及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50多次国外巡演中,中芭以最规范的芭蕾技术深厚功底和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创新能力赢得了国际芭蕾界的广泛赞誉,获得了与世界着名院团相比肩的国际地位。21世纪以来,中芭已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多年来,中芭始终坚持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普及高雅艺术的职责,并致力于与国际芭蕾舞界的广泛交流、肩负政府对外文化交流的使命。中芭的年均演出量一直保持在130场左右,上座率高达90%以上,足迹遍及五湖四海。长期以来,中芭坚持在海内许多大中小学和社会单位举办“走进芭蕾”公益表演活动,并先后20余次赴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出访演出。此外,中芭还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对外文化交流战略,除邀请国外着名芭蕾大师及编导来团授课、排戏以外,还长期活跃在世界芭蕾舞界,积极地将中国民族芭蕾推向国际舞台。
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成功地运用芭蕾这一西方艺术形式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红色娘子军》已成为享誉世界的经典之作,《黄河》、《梁祝》、《大红灯笼高高挂》都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保留剧目。这一大批优秀作品已为创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芭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芭现任团长、艺术总监为冯英,党委书记为王才军,副团长、中芭演出公司总经理为王全兴,副团长、音乐总监、首席指挥为张艺。在团领导及团艺术委员会委员的带领下,中芭正以朝气蓬勃的姿态,继续为“努力繁荣中国芭蕾艺术”这一伟大理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今,中芭已拥有一支由70多位专业舞蹈演员及10名优秀舞蹈教师组成的演出队伍。朱妍、张剑、王启敏、李俊、盛世东、余波、曹舒慈、鲁娜、邢亮、马晓东等多位青年演员逐渐在艺术上走向成熟,在历届重要的国际芭蕾舞比赛中都曾斩获金奖、银奖和铜奖,并引起了国际芭蕾舞界的广泛关注。
中芭还有一支由60多名演奏员组成、在中国唯一专属芭蕾舞团的交响乐团,除完成本团舞剧演出任务之外,中芭交响乐团常与外来芭蕾舞团合作,其独立演出的音乐会也常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中芭的舞台美术制作团队训练有素、精于业务,其制作的服饰、布景、道具等堪称精美,在担负剧团每年上百场演出物美装置工作的同时,也为许多国外艺团在华演出提供舞台技术服务。
隶属于中芭、始建于1953年的天桥剧场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第一家剧院,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专为芭蕾舞和歌剧演出的剧场;它见证了中芭成长历程,《红色娘子军》《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小美人鱼》等剧都在此首演,剧场还接待过乌兰诺娃、帕瓦罗蒂、小泽征尔、皮娜·鲍什等世界着名艺术大师以及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芭蕾舞团、伦敦节日芭蕾舞团、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等世界名团的访华演出。
此外,艺术委员会、演出部、团长办公室、人事部、财务部、资料信息部、后勤服务部、绘景基地、业余芭蕾培训等行政部门也是中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芭的光辉历程激励着全体中芭人以永不消退的激情、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迎接美好的未来。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团正积极地贯彻和落实“十八大”精神,为完成“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继承优良传统,不断开拓进取,积极探索艺术创作规律,努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真正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鲜明民族特色、深受观众喜爱的艺术表演团体,让中国芭蕾艺术这朵奇葩在新的时代绽放得更加璀璨”的宏伟目标而努力。为了推进中国芭蕾舞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芭将努力“建设高素质骨干队伍,提升艺术创造能力和发展活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推出更多融汇东西方艺术精华、具有全球亲和力、能够常演不衰的精品力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③ 辛丽丽:为芭蕾而生,有艰辛才有美丽

口述/辛丽丽 整理/吴桐

芭蕾是美丽的,但总是先有艰辛,才有美丽。我叫辛丽丽,好像命中注定是要跳芭蕾的。我10岁进入上海芭蕾舞学校,17岁进入上海芭蕾舞团,从台前的芭蕾舞者,变成幕后的创作者、管理者。我现在55岁了,仍在为芭蕾梦想奋斗着。如今的年轻人要面对很多诱惑,而我们那一代人比较简单,认定了,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咬牙守住自己的阵地,不怕苦不怕累,不断向塔尖攀登。

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

别人都退缩了,你得忍着疼痛继续跳

我是1973年考入上海芭蕾舞学校的。在那之前,我在少年宫里学过柳琴和琵琶,但对于芭蕾,是真正的零基础。但我身体条件很好。大家都知道跳芭蕾的头要小,脖子要长,四肢要长,脚背还要漂亮。芭蕾舞演员没有好看的脚背,就像电影演员没有漂亮的脸一样。在舞蹈学校,我学东西很快,乐感好,老师也在我身上下了许多功夫,所以一直是班里的尖子。

1973年,上海市舞蹈学校报名照。

那时候,我的老师就常对我们说,要成名成角,不仅要条件好,还要思想好,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别人都退缩的时候你得挺住,别人跳不动的时候你要忍着疼痛继续跳,别人不接受的任务你要勇敢地去承担。所以我从小身上就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训练再累也不怕,灯光一亮,就要展现最好的自己。

1980年,上海市舞蹈学校练功。

17岁毕业,刚进入上海芭蕾舞团,我就开始跳《天鹅湖》了。我的同学汪齐风跳《堂吉诃德》,技术好,稳定性好,而我更加柔美,我希望能发扬我的优点,让观众喜欢我。我还记得当年在文化广场演《天鹅湖》,从礼拜二一直跳到礼拜五。改革开放初期,上海观众对高雅艺术十分钟情,台下总是挤满了观众。通过《天鹅湖》《吉赛尔》《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经典作品,我逐渐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上世纪80年代,我渐渐开始参加国际比赛。1987年,我参加了第二届纽约国际芭蕾比赛,夺得女子组银奖,金奖空缺。第二年又参加第三届巴黎国际芭蕾比赛,我和舞伴杨新华荣获双人舞大奖。比赛备战很辛苦,大家都很关照我,食堂里有好东西都留给我吃,我也加倍努力,希望不辜负大家的信任,为国争光。为了比赛,为了演出,真是拼了命。1993年,我右腿膝盖半月板撕裂动了手术,三个月后又上台了。因为有演出,有比赛,不能耽误。那时不像现在有这么多机会,一年能跳一个角色就不错了,所以格外珍惜每一个机会。

1988年,法国巴黎第三届巴黎国际芭蕾舞比赛后台,与舞伴杨新华获得双人舞大奖。

1994年3月美国洛杉矶,与舞伴杨新华受邀参加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演出,这是中国芭蕾演员首次参加世人瞩目的颁奖活动。

从台前到幕后,用芭蕾讲述中国故事

我在上海舞蹈学校三年级时,就开始跳《白毛女》了,不过是片段。1989年,上海芭蕾舞团出访加拿大,那是我第一次跳全剧,从喜儿跳到白毛女,很累,但很有成就感。《白毛女》是我们的传家宝,上芭每一代台柱子都要在这部剧中得到锤炼。我是第二代“白毛女”,得到了胡蓉蓉老师等《白毛女》创作者的真传,每个动作、每个眼神都被认真打磨过。《白毛女》的意义不同一般,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尝试芭蕾民族化的标杆之作。在这之后,我们不断用芭蕾这种世界语言讲述着中国故事。

1988年,芭蕾舞《白毛女》恢复排练并赴加拿大演出,辛丽丽饰演白毛女。

2001年,我出任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我第一部独立编导的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在这一年首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题材非常适合芭蕾,它是一个传说,给创作者很大的想象空间,你看《天鹅湖》《睡美人》也都是童话故事。当时,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早已闻名,越剧版本成为舞台精品,芭蕾舞剧也有前辈进行过 探索 。要打破固有思维,排出新意,比另起炉灶更难。《梁山伯与祝英台》除了是我的第一次,也是剧作家罗怀臻第一次写芭蕾舞剧剧本,作曲家徐坚强第一次为大型芭蕾舞剧作曲。我们的合作非常顺利,因为我们有一个共识,就是要将中国的故事、中国的 情感 通过西洋芭蕾的形式讲给全世界听。欣慰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后来成了上芭保留剧目,至今在国内外舞台常演不衰。

2001年上海,辛丽丽编导的第一部舞剧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问世。

再后来,上芭有了《花样年华》《长恨歌》等一系列原创作品。我们把这些作品带到了巴黎、带到了伦敦,赢得了世界的掌声。去年,我们全新编创了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希望能在《白毛女》之后,打磨出一部新的符合时代审美的红色经典。一个优秀的舞团,既要拿得出《天鹅湖》《睡美人》这样的经典作品,又要有自己叫得响的原创作品。上芭版《天鹅湖》已在欧洲成功巡演了三轮,充分向世界证明了我们的实力。可是要让人家真正记住,还需要一点独一无二的东西。正是通过《长恨歌》《花样年华》这样的原创作品,海派芭蕾精致、细腻的艺术风格逐渐树立起来。

1990年10月,上芭赴新西兰演出,辛丽丽担任《吉赛尔》女主角,这也是上芭首次携西方经典芭蕾作品出访国外。

对下一代负责,用汗水浇灌美丽花朵

年轻的时候,贪恋舞台,总说自己要跳到60岁。可是到了一定的时候,必须承认自己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要靠新演员来接班了。要培养一个好演员,比创作一部作品更难,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季萍萍、范晓枫、吴虎生都是我带出来的,帮他们排练,陪他们参加国际比赛。对他们来说,我是老师、家人、营养师和心理辅导员。

2000年,范晓枫参加第19届瓦尔纳国际芭蕾比赛,心理压力太大,躲在房间不愿意比了。我比她还着急,但只能耐心疏导。她最后拿了那年瓦尔纳青年组女子金奖。同一年,季萍萍参加第九届巴黎国际芭蕾比赛,当时她已经26岁,也许是最后一次参加国际大赛了。但我看中的人,绝不放弃。她最终拿到了青年组女子金奖。吴虎生2007年拿了第九届美国纽约国际芭蕾舞比赛男子组第一名。他这个奖更不容易,他个子太高,力量不足,进团之后连续苦练了三年,我一直陪着。每年除了大年初一,没休息过一天,他浑身上下没有一个关节没受过伤。芭蕾就是这样,美丽的花朵都是用辛劳的汗水浇灌的,只有持之以恒的付出才会换来收获。

2000年法国巴黎,初任艺术总监时带领季萍萍赴法参加国际芭蕾舞比赛。

一个舞团要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作为上海芭蕾舞团团长,我必须对下一代负责。不仅仅是对舞者负责,还要对创作人员、舞蹈老师、管理人才负责,让大家各司其职,共同奋斗。这些年,我们聘请了世界各地一流的创作人才,创作出了一系列具备国际视野、中国风格的原创芭蕾作品。

④ 辛丽丽的个人成就

1987年6月参加第二届纽约国际芭蕾舞比赛,夺得女子组银奖(金奖空缺);
1988年11月参加第三届巴黎国际芭蕾比赛,她和舞伴杨新华荣获双人舞大奖;
1993年11月荣获首届上海“十佳优秀青年演员称号”,并荣获宝钢高雅艺术表演奖;
1994年荣获上海市帼国英雄奖;
1999年再度荣获宝钢高雅艺术表演奖。
2000年4月任副艺术总监,亲自培训青年演员范晓枫、孙慎逸并带领参加第19届瓦尔纳国际芭蕾比赛,荣获青年组男女金奖;培训青年演员季萍萍和傅姝参加第九届巴黎国际舞蹈(芭蕾)比赛,荣获青年组女子金奖和银奖。
2001年7月,其任该团艺术总监后,又于同年8月任第2届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评委;并于同年12月创排四幕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首演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闭幕式。
2001年7月任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
2003年8月,辛丽丽当选为上海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2009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中国舞蹈艺术“、”突出贡献舞蹈奖”以及“上海领军人才”称号。
2011年9月任上海芭蕾舞团团长。
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执行创排现代芭蕾舞剧《简·爱》。
任上海政协第十二届常务委员。
2001年至2013年先后担任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俄罗斯贝努瓦舞蹈比赛、美国纽约芭蕾舞比赛、南非开普敦国际芭蕾舞比赛、香港芭蕾舞超新星大赛、北京国际芭蕾舞比赛暨编舞比赛等国际芭蕾大赛评委。

⑤ 出色的芭蕾舞者 的历程

1。谭元元谭元元,女,汉族,1977年2月14日生。身高166cm,体重47kg。目前是美国旧金山芭蕾舞团首席演员,是美国三大芭蕾舞团中唯一的华人首席演员。
谭元元11岁考入上海芭蕾舞学校,但由于父亲希望她从医,结果入学时间推迟了半年。后来,她在习舞期间受伤,她父亲更是坚定了让她放弃芭蕾的想法。争执不下时,她家以抛硬币决定她的前途。结果,谭元元抱着狂喜的心情看到了命运之神的安排。
在少年时代,谭元元就多次在国际芭蕾舞大赛中获奖。她14岁就参加了第二届芬兰赫尔辛基国际芭蕾舞比赛,在少年组160名选手中,一举夺得第二名。
1992年,15岁的谭元元参加了法国国际芭蕾舞蹈比赛,当时比赛舞台有5-7度的倾斜,她是第一次遇到。但她不仅没被这一意外吓住,反而表现格外优异,得到了俄罗斯芭蕾舞大师乌兰托娃的赞赏,给了她一个满分。
1993年,16岁的谭元元在日本名古屋首届国际舞蹈比赛上再获金奖,并因此得到由波兰大使亲自颁发的“尼金斯基大奖”,在此之前,这个大奖都是颁给杰出的成年芭蕾舞男演员的。
1995年,她随上海芭蕾舞团出国演出,被旧金山芭蕾舞团“相中”。就这样,谭元元来到了旧金山,成为合约演员。在竞争者林立的芭蕾舞团中,她每年都能获得续约,在每次演出季都担任主要角色,是舞团中备受重视的首席演员之一。
3年后,谭元元提升为首席演员,参与了旧金山芭蕾舞团的大量演出,并在多出经典芭蕾舞剧中担当主角,包括《天鹅湖》中的白天鹅及黑天鹅、《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睡美人》中的奥萝拉公主,、《奥赛罗》中的台丝蒙娜、《吉赛尔》中的吉赛尔、《胡桃夹子》中的糖果仙女《堂吉坷德》中的吉特丽等。
除了在舞团的演出中担当主角外,谭元元也应邀参加了大量国际性演出。 2.辛丽丽女、汉族,1963出生于上海 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
1973年9岁时考入上海市舞蹈学校芭蕾舞科,198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上海芭蕾舞团任主要演员。20年来,出色地演出了众多的独舞、双人舞节目,表演高雅抒情、风格纯净见长。尤其是她的保留节目《天鹅之死》,将天鹅垂死前渴望生存的情态通过她的舞姿刻划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她相继在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吉赛尔》、《唐·吉诃德》及《罗米欧与朱丽叶》和中国民族芭蕾舞剧《白毛女》、《雷雨》、《青春之歌》、《魂》、《蝶恋》等剧领衔主演。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还参加了《蝶恋》编导工作,独立创作了双人舞《缠》等。2001年编导了四幕芭蕾《梁山泊与祝英台》。
1987年6月参加第二届纽约国际芭蕾舞比赛,夺得女子组银奖(金奖空缺);1988年11月参加第三届巴黎国际芭蕾比赛,她和舞伴杨新华荣获双人舞大奖。
1993年11月荣获首届上海“十佳优秀青年演员称号”,并荣获宝钢高雅艺术表演奖;1994年荣获上海市帼国英雄奖;1999年再度荣获宝钢高雅艺术表演奖。
2000年4月任副艺术总监,亲自培训青年演员范晓枫、孙慎逸并带领参加第19届瓦尔纳国际芭蕾比赛,荣获青年组男女金奖;培训青年演员季萍萍和傅姝参加第九届巴黎国际舞蹈(芭蕾)比赛,荣获青年组女子金奖和银奖。2001年7月,其任该团艺术总监后,又于同年8月任第2届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评委;并于同年12月创排四幕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首演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闭幕式。
2001年7月任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
2001年8月任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评委。
2003年8月,辛丽丽当选为上海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3.汪齐凤汪齐凤,舞蹈女演员。江苏苏州人。1979年毕业于上海舞蹈学校。后任上海芭蕾舞团演员、中国舞协第五届理事。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舞百《关不住的女儿》、《吉赛尔》、《雷雨》的女主角。1980年获法国巴黎歌剧院发展协会奖。是中国第一位在国际芭蕾舞比赛中获奖的女演员。
汪齐风简历
1980年5月 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芭蕾舞比赛,获第十四名,为我国夺得了第一枚芭蕾舞奖牌。
1982年6月 参加美国杰克逊举行的第二届世界芭蕾舞比赛,获特别优秀演员奖。
1984年11月 参加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一届世界芭蕾舞比赛,获巴黎歌剧院发展协会奖。
1984年3月 应菲律宾文化艺术中心邀请,与菲律宾芭蕾舞团合作演出《唐·吉诃德》、《睡美人》等。
1985年10月 应法国邀请,参加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各国芭蕾舞比赛获奖演员联合演出。
1987年 应新西兰皇家芭蕾舞团邀请,与该团合作演出古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曾随团出访 加拿大、新西兰、香港等地,并主演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唐·吉诃德》、《葛佩莉娅》、《吉赛尔》、《关不住的女儿》及中国芭蕾舞剧《白毛女》、《雷雨》等。
1973年 ~~1980年 上海市舞蹈学校。
1980年~~至今 上海芭蕾舞团。
1990年 获上海市首届白玉兰主角奖。
1993年3月 成立了中国第一所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芭蕾舞学校《汪齐风芭蕾舞学校》。
现任: 上海市文联委员
上海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汪齐风芭蕾舞学校校长
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上海芭蕾舞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英国皇家舞蹈学院注册教师
4.石钟琴石钟琴,舞蹈女演员。浙江鄞县人。1966年毕业于上海舞蹈学校。后任上海芭蕾舞团演员。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舞剧《白毛女》、《雷雨》、《阿里巴巴与四十大资》女主角。 另外,在仙剑3中龙葵的饰演者刘诗诗,也是学芭蕾出身的。参考资料: http://ke..com/view/172004.htm http://ke..com/view/1011849.htm?func=retitle http://ke..com/view/313945.htm?func=retitlehttp://ke..com/view/311572.htm?fr=ala0_1

⑥ 余晓彤的人物简介

姓名:余晓彤
英文名:meo
生日:1990,1,10
星座:摩羯座
籍贯:黑龙江省双鸭山市
血型:0型
身高:175CM
体重:47KG
三围:80CM,60CM,90CM
特长爱好:唱歌,朗诵,打麻将
嗜 好: 唱歌
最喜爱的音乐:黄家驹的情人
最喜爱的明星:黄家驹
最喜爱的舞蹈: 爵士
最喜爱的电影:美少女拉拉队
最喜爱的食物: 薯仔
最喜爱的颜色: 黑,白
最喜爱的饰物: 玉镯子
最喜爱的运动: 瑜伽
最爱的动物: 狗狗
最喜爱的刊物:读者
最喜爱的国家:中国
最难忘的事情: 考上大学
最讨厌的事: 被人欺骗
最喜爱的事:和喜欢的人一起坐火车了旅行
最大的愿望: 成为知名女企业家
座右铭:青春的舞台没有输赢,只要敢于展示你就是成功!~持之以恒 妈妈有心培养她成为专业人才,从小便将余晓彤送往英文学校念书。“晓彤8岁的时候,香港体育学院已经来要人,说她适合长跑。她体能很棒,从小就跟着我跑步、登山、骑单车,是个运动能手。后来我们在报纸上看到深圳艺术学校有徐健、郑丹路老师,他们教芭蕾很有经验,我就决定带着孩子来深圳求学。”晓彤先是参加芭蕾舞业余培训班,跟着徐健和郑丹路学基本功,10岁那年,余晓彤考进了深圳艺校。
2010年3月,纽约国际青少年芭蕾舞比赛总决赛,在纽约城市中心剧院举行,来自27个国家的300多名青少年顶级芭蕾舞选手参赛。深圳艺术学校的4名选手也在指导老师徐健、郑丹路的带领下参加了比赛,高三学生余晓彤与大师兄蓝志明,凭借高难度的《海盗》双人舞片段,获得古典双人舞组银奖。16岁的余晓彤,凭借出色的表现和高超的技术水平,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赞誉,并同时获得了摩纳哥、美国等3所院校的全年奖学金。
美国休斯敦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多次诚意邀请余晓彤前往该团工作、学习,并提出让余晓彤跳过学生夏令营的训练,直接签约成为该团二团演员。今年6月,余晓彤就将告别深圳,远赴休斯敦芭蕾舞团加盟成为一名职业芭蕾舞演员。

⑦ 米凯亚·巴瑞辛尼科夫的生平

巴瑞辛尼可夫这位20世纪芭蕾舞界的传奇巨星,出生于苏联时期的拉脱维亚,父母都是俄国人,父亲是个工程师,母亲是个裁缝。这次婚姻都是两人的第二次婚姻。 12岁时,他母亲原因不明的自杀。Mikhail回忆起童年时,觉得那时还是相当快乐的。喜欢游泳、跑步和足球,并不特别喜欢芭蕾。但是他母亲是个芭蕾迷。12岁那年,他被母亲送到Riga的School of the Theatre Opera,开始芭蕾舞的系统学习。在这里,他学习法语,并且迷上了在钢琴的伴奏下跳舞,由此展开了他的舞蹈生涯。
在严格的训练之下,他能精准地呈现古典芭蕾的优美,连续旋转十几圈对巴瑞辛尼可夫来说,一点也称不上是难度与挑战。为了追寻艺术自由,巴瑞辛尼可夫在1974年趁着出国表演机会,逃往加拿大,寻求政府庇护,随后加入美国国家芭蕾舞团(ABT)。他这传奇的一生随即被改编成电影《飞越苏联》,获得奥斯卡的殊荣。电影由他自己担纲演出,诠释俄国苏联铁幕下追求自由的舞者。
巴瑞辛尼科夫不只跳古典芭蕾,更率先尝试接触当代舞蹈;他正式打破古典芭蕾、现代舞的藩篱,为两者的交流奠定桥梁。他用创意跳现代舞,更用曼妙舞姿跳进了好莱坞,他最近的作品是在电视影集《欲望城市》第六季里性感现身。
巴瑞辛尼可夫在八零年代担任美国国家芭蕾舞团艺术总监长达十年,期间与乔治巴兰钦的合作演出更令人津津乐道,他在九零年代后期成立自己的舞团“白橡树舞坛”。
1974—78年、1978—79年巴瑞辛尼科夫相继成为美国芭蕾舞剧院和纽约芭蕾舞蹈团一员,1980—89年任美国芭蕾舞剧院艺术总监。他在众多现代经典芭蕾舞常备剧目中跳主角。后对现代舞非常感兴趣,1990年与编舞家马克莫里斯共同组建白橡树舞蹈团,演出当代编舞家的作品。2002年,巴瑞辛尼科夫解散该团,随后于2005年在纽约创办巴瑞辛尼科夫艺术中心。2007年,他加入艺术中心一个小舞蹈团——黑尔的厨房舞蹈团。他还出演电视节目和电影《转折点》(1977年)、《白夜》(1985年)、《舞蹈家》(1987年)。此外他还编导了《胡桃夹子》和《堂吉诃德》。

⑧ 辽宁芭蕾舞团的舞团成员


艺术总监、团长 曲滋娇
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辽宁芭蕾舞团团长、艺术总监,是沈阳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妇代会代表,是九届、十届辽宁省人大代表。
1980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附属舞蹈学校。80年代---90年代任辽宁芭蕾舞团主要演员。曾主演世界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海盗》、《无益的谨慎》以及中国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胆》、《家》等作品,是辽宁第一位表演“白天鹅”的芭蕾舞演员。1987年在全国第二届芭蕾舞比赛中获第三名,1988年在法国国际芭蕾舞比赛中获金奖,1992年《孔雀胆》全国舞剧调演获表演奖,是辽宁第一位获得国际大奖的芭蕾舞演员。
担任领导职务后,在辽宁芭蕾舞团原创保留剧目《二泉映月》、《末代皇帝》、《摇篮曲》等中担任艺术总监,《二泉映月》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末代皇帝》获全国舞剧观摩演出“优秀剧目”奖,进一步丰富了其在芭蕾艺术领域的实践经验。
首席演员
吕萌 男 2001年毕业于辽宁芭蕾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现任辽宁芭蕾舞团副团长,首席主演,国家一级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是第十八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王韵 女 2005年毕业于辽宁芭蕾舞团芭蕾舞蹈学校,现任辽宁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辽宁省青联委员,辽宁省知联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
焦洋 男 2001年毕业于辽宁芭蕾舞团芭蕾舞蹈学校‘现任辽宁芭蕾舞团副团长.首席主演.国家一级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辽宁省青联委员’‘辽宁省知联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辽宁省舞蹈家协会理事。
刘爽女 1993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附属舞蹈学校。现任辽宁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邢东婷 女1995年毕业于辽宁芭蕾舞团附属芭蕾舞蹈,现任辽宁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⑨ 在《舞蹈风暴2》中,谭元元为何会选择退赛

因为舞者风格的不同和编舞的创作难度,《流动的盛宴》这支作品的完成效果并不是极佳。面对队友的可能淘汰,谭元元决定将晋级席位留给王韬瑞,为年轻舞者提供了一个接触更高位置的契机。+

她对王韬瑞解释道:"我觉得你是比我更加合适,在队里边发光发热,不是让给你,而是你是最适合的一个人,能够帮到队里的你比我强",这是谭元元更大的格局和构想。

作为一名芭蕾舞者,谭元元绝对是享誉盛名,她不仅是全球华人最伟大的芭蕾舞艺术家,还担任了旧金山芭蕾舞团25年的首席,2004年甚至还被评为亚洲英雄,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美国旧金山市特别将2018年的4月9日定为了"谭元元日",一切的盛赞和荣誉都是对谭元元舞蹈实力最有力的证明。

早在甄选赛段时,辽宁芭蕾首席敖定雯&王占峰就说道"因为谭元元姐都是我跟王占峰比赛的国际评委,谭元元姐这么多年对芭蕾的这份执着和热爱,不忘初心的那份精神是我们后辈值得学习和敬重的",热忱不息,精进不止,芭蕾是谭元元的一生挚爱!

(9)芭蕾舞团艺术总监是什么扩展阅读

与舞蹈结缘

身高1.67米,体重 47公斤,笑起来嘴角会呈月牙状,喜欢穿旧旧软软的芭蕾舞鞋,走路习惯像天鹅一样挺直脊背和脖颈。来自全美三大芭蕾舞团之一——旧金山芭蕾舞团的上海姑娘谭元元平日就是这般模样。

日前,谭元元为了新书《我和芭蕾》的发布专程回到上海。这部前后酝酿了五年的书稿,就像一本回忆录,记录了36岁的她自11岁掷 “硬币”决定命运,从舞25年来的经历。

就像谭妈妈说的,谭元元在芭蕾之路上脚力勤勉,也一路顺遂。11岁考入上海芭蕾舞学校,14岁在芬兰初获国际大奖,15岁在法国巴黎“第五届国际芭蕾舞比赛”首拿金奖。在大多数18岁少女还懵懂不知世事时,在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蹈学院进修的谭元元,便已收到旧金山芭蕾舞团的签约邀请。

只用了一年半时间,谭元元便从独舞演员连跳两级至首席演员。18年来,谭元元每年演出百余场,担纲主演过包括《天鹅湖》、《吉赛尔》、《奥赛罗》、《小美人鱼》在内几乎所有的经典芭蕾剧目。

谭元元之后,国内能如她这般在西方芭蕾舞界立足的舞者少之又少。常常有人向她讨要秘诀,“可能是我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与自己的勤奋努力肯定也分不开。”谭元元笑着解释,即便当天要开记者会,她也会在设施条件不符的酒店房间练习“把杆”动作,或多或少保持自己的舞蹈感觉。

“我带着扎实的基本功进入国际芭蕾界,在刻画人物时,东方人特有的细腻会使我的表演增色不少。”在接受采访时,谭元元说芭蕾不仅仅是一门有关技巧的艺术,其动作和情感也需细腻切磋糅合,就像阴阳有抑、抑扬顿挫的结合一样。

说起自己如何与众不同,谭元元笑称大概在于舞台上的强劲张力,“我们和电影演员不同,要为现场3000个观众服务。舞台很大,观众很远,不放大肢体语言观众无法领会你的意思。”

在跳舞中受伤,对芭蕾舞者来说是家常便饭的事。谭元元在书里也披露了不少平日向父母粗粗遮掩的受伤细节。比如2005年跳《吉赛尔》,她便因右胯骨脱臼想过将舞蹈事业终结,“找不到北,很沮丧,也心有不甘。”

在2010年与德国汉堡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约翰·诺伊梅尔合作《小美人鱼》时,谭元元亦曾因脚尖受伤打过三剂封闭针。好在,《小美人鱼》让谭元元学会了怎么用灵魂跳舞,也为她带来事业的转折点,“它延长了我的艺术生命。”约翰·诺伊梅尔则高度称赞谭元元, “她把我的魂都跳出来了。”

芭蕾女伶跳舞的黄金年龄通常是28岁至35岁之间,谭元元将《小美人鱼》视为自己跳舞状态最好的时候,“现在也不错。”“如果没去旧金山,我可能现在不会站在舞台上;如果没有那两次受伤,我可能已从台上退下来了。”

这两次受伤的插曲反倒让谭元元决定继续跳下去, “我那时就在想,如果自己能冲过伤痛线,能跳多久,我就要跳多久。”

不跳舞了会做什么?“我还是会做跟芭蕾有关,与‘美’有关的事。”她正色说道,但以后大概不会让自己的小孩再跳芭蕾了,“除非孩子有非跳不可的天赋。舞者在表面光鲜背后付出的苦痛代价,很少人能看到。”

⑩ 芭蕾的历史

在18世纪的下半叶,白俄罗斯开始产生芭蕾舞艺术的萌芽,在当时有种社会现象是这一萌芽的具体反映。在白俄罗斯和波兰两国交界处有一些大的领主,比如象莱德兹威尔、奥金斯基、泰森豪斯、萨佩加等,他们拥有自己的戏剧演出场所、演员以及音乐和芭蕾学校,他们在这方面的花费甚至比他们的君主还要多。

这种艺术传统在19世纪一度消亡并于20世纪初再度兴起。在大剧院派芭蕾舞艺术风

格形成前,人们一再努力丰富独幕芭蕾舞剧的艺术内涵。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1933年,白俄罗斯历史上第一家国家大剧院在明斯克落成。刚组建成的芭蕾舞团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剧,第一部白俄罗斯芭蕾舞剧“夜莺”由克罗施耐尔编舞,由叶莫拉子夫排练,这是一部将古典芭蕾舞与白俄罗斯民间舞蹈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另一部由佐罗塔耶夫和穆勒创作的芭蕾舞剧“王子湖”是这一风格的又一成功代表。白俄罗斯的作曲家格列波夫和瓦格纳对芭蕾舞音乐的创作的艺术风格形成产生了深远的推动作用。

当然,由亚当、普歌尼、明库斯创作的古典芭蕾舞剧,尤其是柴可夫斯基作曲的经典之作,历久不衰,这些作品成为后人学习芭蕾的优秀教材,在编排古典芭蕾舞剧的过程中,佩劳特、布朗威尔、佩福金等坚持了那种纯正的古典艺术风格。

发展至今,白俄罗斯芭蕾舞剧院已经能够上演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芭蕾舞作品。例如:柴可夫斯基作曲的《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亚当的《吉赛尔》;明库斯的《肖邦组曲》、《唐·吉诃德》、《帕基塔》、《幽灵》;普歌尼的《四人舞》;亚萨费耶夫的《巴赫奇萨拉伊泪泉》;彼德罗夫的《创世纪》;格勒波夫的《阿尔卑斯传奇》;比泽特和施彻德林的《卡门》;拉菲尔的《波列罗》;柯哈斯德的《奇博雷诺》;欧若夫的《卡来娜·布拉娜》;布洛克费耶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阿马斯盖莫的《骑兵休息地》;玛蒂威尼的《激情》。芭蕾舞团日前已发展到拥有近百名演员的规模,并且这些演员全都毕业于白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学院,其中包括30名独舞演员,他们中有很多人获得了各种各样的称号,并且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白俄罗斯国家大剧院芭蕾舞团第一次出国演出是1974年出访匈牙利,其后还出访过波兰、美国、日本、科威特、保加利亚、越南、德国、英国、西班牙、法国、葡萄牙、希腊、挪威、土耳其、埃及、香港、新加坡、泰国、印度。在这些国家的演出都无一例外地获得成功并得到极高的评价。

瓦连金·叶利扎耶夫是白俄罗斯国家大剧院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他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家,曾获得苏联人民演员称号,并且是国家音乐学院的教授。从1973年至今他一直担任院长的职务,并管理和经营着这个大剧院。96年瓦连金·叶利扎耶夫率领剧团以《激情》摘取世界最佳芭蕾大奖,本人同时荣获该年度世界最佳编导奖,被公认为本世纪最伟大的舞蹈编导大师之一。

阅读全文

与芭蕾舞团艺术总监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41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22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9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1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7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9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