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古典乐派
古典乐派出现在巴罗克音乐之后,它是18世纪至19世纪20年代以古典风格为创作特点的音乐流派,它包括德、奥的“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早期维也纳乐派”、“盛期维也纳乐派”。
“曼海姆乐派”是18世纪中叶以德国的曼海姆宫廷乐团为中心形成的乐派,其代表人物是波希米亚小提琴家约翰·施塔米茨。这个乐派的主要贡献在于交响乐写作手法和管弦乐演奏风格上的创新,这些成就对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创作有直接影响。“柏林乐派”是以前面谈到的“音乐之父”巴赫的儿子卡尔·巴赫为代表,于18世纪后半叶活动于柏林的一批作曲家的统称。卡尔·巴赫和他的父亲不同之处是,采用了以旋律为主的主调音乐写作方式。听腻了巴罗克音乐苍劲而过分理性化的多声部复调音乐之后,“柏林乐派”的歌唱性的主调音乐作品大受人们的欢迎。“早期维也纳乐派”则是以作曲家瓦根扎伊尔及蒙恩为中心形成的一个音乐流派。
一般所说的古典乐派主要是指盛期的古典乐派——即由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
古典乐派的创作思想与18世纪法国、德国启蒙运动以及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倾向有密切联系。在艺术上,古典乐派崇尚理性,强调逻辑,追求艺术形式的严谨性,音乐语言清晰简明而又富于表现力,音乐主题轮廓分明,各有特色。在创作手法上,注重戏剧性的对比、冲突和发展,继承和发展了欧洲传统音种的主调音乐因素(指突出一个声部担当主旋律,其它声部起着衬托作用的音乐形式),并确立了近代奏鸣曲式结构和以这种结构为主要骨架的交响乐、协奏曲、奏鸣曲、各类重奏曲等器乐套曲的体裁。
音乐史上出现了能够充分表现富于哲理性的、内容较深广的器乐体裁和形式,对后来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贰’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风格特点及重要代表人物
1. 十八世纪下半叶之十九世纪初,形成于维也纳的一种乐派,亦称之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人物呢主要是以交响乐之父海顿(1732-1809)、音乐天才莫扎特(1756-1791)、乐圣贝多芬(1770-1827)为代表的。
2.其特点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与主调音乐的成就,并确立了近代鸣奏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从整体上看古典派音乐的特色主要集中在器乐方面,尤其是奏鸣曲和交响曲的形式上,出现第一和第二主题之间的相互对比。它们反映了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
‘叁’ 教育公司起名大全
各类文化教育公司在化发展及传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创办一个教育机构,如培训机构,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或者幼儿园等等,如何给自己的教育机构起名,让自己在教育行业内形成品牌和影响力,是很多人头疼的事情。
教育机构起名政策规定
xx学校、一对一咨询,这样的字眼经常出现在某些教育机构的门店招牌上。今后,这些关键词不能随便使用了。由市工商局起草并向社会征集意见的《关于简化准入程序放宽准入条件优化准入服务的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培训机构名称不得用学校、教育咨询。
征求意见稿提出,面向企事业单位开展管理类培训,或面向个人开展语言文化、琴棋书画、音乐舞蹈、电脑技能等素质类培训的经营性培训机构,其名称可以使用 培训或××培训作为行业用语,经营范围中可以据其经营内容核定开展××培训(与学历教育有关的培训活动除外)项目。但这些经营性培训机构不得 在名称中使用教育咨询、学校等字样。
‘肆’ 西安音乐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西安音乐学院是一所公办高校,该校是一所培养音乐艺术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独立设置的音乐专业院校,也是西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府,隶属陕西省教育厅。
西安音乐学院是一所培养音乐艺术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11所独立设置的音乐专业院校之一,也是西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府,隶属陕西省教育厅。
学校坐落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东临巍巍大雁塔,西通丝路起点,北依长安古城南门,南接大兴善寺。学校创建于1949年10月,与共和国同龄。前身是贺龙元帅在晋绥边区创建的“西北军政大学音乐部”,是为适应解放大西北战略培养文艺干部应运而生。1950年改称“西北艺术学院”;1953年调整为“西北艺术专科学校”;1956年学校音乐、美术两系分别建校,音乐系改建为“西安音乐专科学校”;1957年学院整体搬迁至西安市南郊雁塔区长安中路现址;1960年正式定名为西安音乐学院,至改革开放前一度更名陕西艺术学院;1980年,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恢复西安音乐学院建制。
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艰苦创业、弦歌不辍,秉承“明德教化、乐音至善”校训,积淀形成了“和而不同、卓尔不群”的办学理念,为西北、为全国乃至世界输送了2万余名高素质的音乐艺术工作者和音乐教育工作者,涌现出赵季平、鲁日融、乔建中、和慧、闫慧昌、吕继宏等一大批活跃于国内外乐坛的着名作曲家、教育家、歌唱家和指挥家,为陕西和西北地区建立完整的高等音乐教育体系,为弘扬民族音乐艺术、普及世界优秀音乐作品、繁荣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大西北音乐人才的摇篮”、研究传播陕西音乐文化的基地和全国影视音乐创作的重镇。
学校占地总面积89548.2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8.90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25人,全日制在校生4636人。目前,学校设有作曲系、音乐学系、钢琴系、管弦系、民族器乐系、声乐系、现代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舞蹈系、思想政治教学理论研究部、基础部11个教学单位,另设有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一带一路”音乐文化高等研究院、图书馆、艺术中心、艺术博物馆、附属中等音乐学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培训考级中心、陕西交响乐团等直属(附属)单位。还设有交响乐团、交响管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合唱团、西安鼓乐艺术团、秦筝艺术团、青年艺术团等大学生艺术实践团体。“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为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现拥有艺术学理论和音乐与舞蹈学2个一级学科,均为省级优势学科,其中“音乐与舞蹈学”所辖“长安乐派研究”为省级特色学科。开设的11个本科专业中,有5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1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了学校全部57个专业方向。课程建设方面现有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个省级精品课程。创刊于1982年的学报《交响》,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音乐学术季刊,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社会科学卷)收录期刊。
‘伍’ 中外艺术史要略4.2——外国音乐
因为备考的原因,最近在学习张维青主编的《中外艺术史要略》,这本和大多数妖艳的艺术类图书不一样,简洁概述了文学、戏剧、美术、音乐、影视五大艺术门类,勾勒了中外艺术创作的大致景观。它的目录无比简洁粗暴:按艺术门类分篇,中、外分章,依据时间线梳理。
我新建了个文集,同步梳理书本再加上有趣的例证,一共10篇要略,和大家讨论点所谓艺术的事儿。这是第8篇。
从单词“music”开始说吧,这个词儿源于“muse”即缪斯,是宙斯的九个女儿,这些象征着高贵与智慧的女神分别掌管着文学、戏剧、音乐等高雅的文艺活动。蒙昧的古希腊时期,音乐本身被认为充满神性。古希腊在公元前6世纪就出现了集体性的节庆活动和比赛,往往伴随着丰富的音乐表演,但音乐不仅存在于民间祭祀,还是诗、舞、乐三位一体、诗歌吟诵总是伴随着音乐的。此时的乐器主要有弦乐(里拉琴和基萨拉琴)和管乐(阿夫洛斯管)。
罗马征服希腊靠的是骁勇好战、纪律严明,他们的性格与文化特征决定了罗马音乐缺乏古希腊音乐中的高雅情调,而以大型化与直白化为特点,集体性的军乐和游行乐在当时十分普及。只从罗马的圆形剧场就可以想象他们的演出规模之大和娱乐的刚需。在罗马宏大奢华的同时产生于奴隶等受压迫阶级的基督教逐渐兴起,成为人们精神拯救的工具,主宰了之后中世纪的大部分时期。中世纪音乐以格里高利圣咏为代表,另外产生于11世纪后半叶的《罗兰之歌》是现存于世最着名的英雄业绩歌。
音乐理论方面毕达哥拉斯是西方第一个用自然科学观来解释音乐现象的人,把音程分为协和与不协和两种,八度、五度、四度这三对协和音程的理论对西方后来的音乐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针对音乐对人的心智、伦理价值取向的影响发表过看法。到中世纪时音乐家认为音乐的美归于形式的力量和遵循和谐,波埃修斯据此把音乐分为由高到低的“天乐”、“人乐”和“器乐”三个层次。中世纪还有了八个教会调式好“ut”到“la” 的六声音阶。之后有人在六声音阶的唱名中加入了“si”,丰富了音阶体系。
中世纪后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有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英国由于地理位置独特,音乐从来都与民间风格息息相关,倾向于丰满的音响、主调风格,15世纪初的英国音乐作品主要收集在手抄曲集《奥尔德霍尔藏稿》中,包括147首复调音乐作品。另外在文艺复兴早期,集中在北欧勃艮第地区的作曲家开创了音乐艺术先河,被称为“勃艮第乐派”,迪费的《最近玫瑰开放》就是这类歌曲的代表。
16世纪后人文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扩大,西欧的音乐发展方面各个民族开始注重自身音乐风格的独立,展现本国的鲜明特色。意大利出线了其特有的牧歌,是以较高水准的诗歌为词谱写的复调歌曲,内容常表现为伤感和爱情,风格较贵族化,韵律自由,代表作曲家有科斯坦佐·菲斯塔、卡洛·杰苏阿尔多等;法国则有独具风格的“法国尚松”,以雅内坎的《云雀》、《亲切的吻应保存在那里》为代表;德国、西班牙和英国的民歌题材分别为“利德”、“维良西科”和“琉特琴歌曲”。
文艺复兴晚期欧洲教会爆发的宗教改革十分重视音乐的作用,德国为压制罗马教廷的掠夺性扩张势力而开始了宗教改革运动,一位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引领了这场运动,同时将音乐的改革作为重要的部分让教仪音乐更容易被民众接受,亲自创作了《上帝是我们坚固的堡垒》。针对这场改革罗马天主教自身也做出了被称为“反宗教改革”的回应,其中最着名的教会歌曲是帕莱斯特利那的《。马尔切利教皇弥撒曲》。
文艺复兴时期还改进发展了各种乐器管乐中竖笛和肖姆管都形成了从低声部到高声部的成套乐器,可以获得在这些音域中统一的音色。管风琴也做出了音色改进。键盘乐器主要有羽管键琴锲槌键琴,弓弦类乐器维奥尔琴已经接近近代的提琴,音色纯净优美。音乐理论方面威尼斯做出了很多贡献,尤其是扎利诺所着的《和声基本原理》,在音乐理论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接下来的巴洛克时期追求新奇繁复和夸张的装饰性,以致最初对巴洛克音乐的评价多带“和声混乱、旋律刺耳”的贬义,后来人们才逐渐对它有了恰当公正的认识。说起来这一时期的歌剧最值得一提,这种产生于佛罗伦萨的戏剧形式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虽然《达芙妮》是第一部歌剧,但《尤丽迪西》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歌剧,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斯卡拉蒂的《光荣的胜利》都是意大利着名的歌剧,很快这种音乐体裁在欧洲大陆上传播开来,德国、英国和有古着深厚古典芭蕾传统的法国相继发展了自己的歌剧形式。另外,巴洛克时期其他的大型声乐体裁还有清唱剧、康塔塔等。
因为追求奇巧精致,巴洛克时期的器乐创作蓬勃发展,键盘乐器有管风琴和古钢琴,古钢琴又分为前文提到的羽管键琴锲槌键琴,分别适用于音乐会和室内演奏,奏鸣曲和协奏曲也充满活力,代表作有《四季》、《异乎寻常》等。在器乐发展的前提下,中世纪以来最伟大的总结者——巴赫出现了,从小学习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巴赫在父母去世后跟随哥哥学习古钢琴,他把各种巴洛克音乐体裁的特点都发挥到极致,声乐上他创作了《农民康塔塔》、《b小调弥撒》等,器乐创作上更有《戈德堡变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等等作品,被称为“近代音乐之父”。亨德尔则是同时期另一位处于顶峰的大师,创作主要体现在歌剧、清唱剧和器乐创作上。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被称为“古典主义时期”,前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和交响曲是器乐创作的重心,正歌剧改革后,佩格莱西创作的《女仆作夫人》又标志着喜剧的诞生,让歌剧在日常的取材中活跃于民间。经过前古典主义的酝酿和积累,古典主义引来了风格成熟时期,在维也纳乐派的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大师的努力下,古典主义音乐走向了西方音乐文化的高峰。其中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莫扎特歌剧最突出的成就是《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和《魔笛》,贝多芬最着名的交响乐是第三、五、六、九交响曲。
19世纪的欧洲风云变幻,各类型思想和观念层出不穷,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过程中,大部分人的在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最大程度的张扬,思想和文化领域中出现了一股强烈的浪漫主义思潮,贯穿了整个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反对秩序、平衡和理性,崇尚自由与激情,作品中往往带有强烈的主管感情色彩,最初兴起于德国和奥地利,韦伯可以被称为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创始人,第一部作品叫做《自由射手》;奥地利的舒伯特被称为“歌曲之王”,一生写了600多首歌曲,印象深刻的是在《大侦探福尔摩斯》里,布莱克伍德公爵就很喜欢舒伯特的《鳟鱼》。钢琴创作颇多的舒曼、以交响乐为代表的柏辽兹、着名作曲家门德尔松、波兰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肖邦······浪漫主义在这些大师的创作中达到顶峰,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法国大歌剧如《恶魔罗伯特》、抒情歌剧如《浮士德》、轻歌剧如《地狱中的奥菲尔斯》和法国最重要的歌剧之一《卡门》等作品将法国歌剧带上一个超过当时意大利的歌剧境界,直到罗西尼、威尔第(《茶花女》)、普契尼(《蝴蝶夫人》)等一批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出现,意大利歌剧才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东欧和北欧还出现了民族主义音乐,每个人的名字都让人抓狂的俄罗斯“强力集团”,捷克的斯美纳塔、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等等都是民族乐派的杰出代表。
进入20世纪初,法国的印象主义音乐(以德彪西的《牧神午后》等为代表)和奥德的表现主义音乐(以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和他的学生贝尔格、韦伯恩为代表)打破了大小调一统天下的局面,向西方长达300余年占据主导地位的调性音乐发出尖锐的挑战。到20年代,新古典主义崛起(以法国“六人团”的《画家马蒂斯》等为代表),试图在复古的道路中取胜。几乎同时,20世纪的民族注主义作曲家开始把探索的目光投向民间,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新的突破点。
20世纪下半叶的西方音乐,流派和风格日趋繁复。其中序列音乐是最先引起人们重视的音乐流派,关键人物是法国作曲家梅西昂,代表作有《末日四重奏》等;偶然音乐则与序列音乐相反,尽可能摆脱对音乐形式、创作手法或作品演出的控制,只对有必要加以控制的部分作出限定。另外,电子音乐作为20世纪后半叶的重要流派,泛指一切由电子装置(如合成器、计算机、录音带等)产生对音乐创作提出了新的问题,扩大了声音的范围和性能,赋予音乐在新时代的新特征。
外国音乐史也就到这里啦,10篇梳理进入后期,越来越觉得人类在兴亡交替的时代中何其渺小和孤独,音乐似乎是唯一贯穿始终的慰藉,无声的世界也许可怕,但特殊时期有声只能无声的高压环境更让人愤慨。再建议一遍直接插入音乐,这篇文就可以让大家听边看啦(<( ̄ˇ ̄)/
一篇文章绝不足以概论,有大神愿意讨论的话,评论区热烈欢迎!
‘陆’ 民族乐派产生的背景是什么求正确回答
民族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运动密切联系的一批音乐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政治上是激进的,同情或参加本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艺术上他们主张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新音乐.民族乐派的音乐家经常采用本国优秀的民间音乐素材去表现具有爱国主义的英雄主题,借以激发本国人民反抗封建和外族统治.民主性、人民性、民族性,始终是他们艺术活动的鲜明标志.代表作,如: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西贝柳斯的《芬兰颂交响诗》等.
19世纪中叶起,继德奥等国兴起浪漫主义音乐之后,在东、北欧一些国家,出现了一批致力于振兴本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以反映本民族的历史和人民生活为题材,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感情,同时大量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这些作曲家被称为民族乐派作曲家.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波兰的S.莫纽什科,匈牙利的F.埃尔凯尔,捷克的B.斯美塔纳、A.德沃扎克,挪威的E.格里格,芬兰的J.西贝柳斯,俄国的И.格林卡和以 А.巴拉基列夫为首的“五人团”、П.И.柴科夫斯基等.此外,受上述民族乐派思潮的影响,在南欧的西班牙,也出现了I.阿尔韦尼斯和E.格拉纳多斯为代表的复兴民族音乐的作曲家.20世纪上半叶,民族乐派在欧美各国,又有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http://ke..com/view/51321.htm
‘柒’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风格
1、在音乐内容上,音乐作品受到当时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以讴歌人的精神和反映自然界的美为主旨。
2、在音乐织体上,确立了主调音乐形式的主导地位,和声织体清晰,曲式结构分明。
3、在音乐体裁上,奠定了交响曲、四重奏、协奏曲、奏鸣曲等体裁形式,使之更完善、更规范。
4、在旋律方面,乐句工整、对称,强弱转变丰富,在乐曲之中,渐强、渐弱经常被灵活地应用。
5、在节奏方面,乐曲整体的速度稳定,变化不多。音乐的效果注重平稳、平衡的质感。低音的伴奏部份,常出现固定的分解和弦的节奏型态。
6、在和声方面,一个作品之中的基本和弦变化工整有序而合于理论,谐和、单纯而严谨,数字低音已不复存在,呈现主调音乐风格。
7、在曲式方面,作曲家热衷于主题贯穿手法,或对主题做各种发展、变形等手法,细致地组织出具有主题交织特色的乐段。音乐很少有过度的描写性的成分,乐曲多以奏鸣曲、交响曲、协奏、重奏等题材的名称存在。
8、承袭了德奥音乐文化传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高超的作曲技法,使古典主义音乐达到顶峰,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捌’ 世界四大乐派分别是什么各自特点
1、古典乐派是指那些可以从18世纪最伟大和最着名的作曲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中听到的风格。常指18~19世纪产生于欧洲的音乐潮流及创作风格。
特点: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对此后音乐历史的发展是具有非凡推动意义的,因为在这个时期诞生了三大重要的曲式——交响曲、弦乐四重奏以及键盘奏鸣曲。
2、浪漫主义音乐(Romantical Music)音乐派系之一,亦称“浪漫乐派”或“浪漫派音乐”。一般指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发始于德奥,后又波及整个欧洲各国的一种音乐新风格。
特点:浪漫乐派作曲家对和声技巧的发展同对音响色彩的兴趣是相辅相成的:这一个时期的乐队规模无限扩大,一些乐器得到改善,又有一些新的乐器发明出来、各种乐器的新奇组合产生了新颖的色彩效果,又丰富了管弦乐队的调色板,从而使这种拥有迷人的音色储备和力度层次的大型管弦乐队成为一种理想的工具。
3、民族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运动密切联系的一批音乐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政治上是激进的,同情或参加本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艺术上他们主张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新音乐。
特点:民族乐派的作曲家大量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并创造性地与西欧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技巧相结合,因而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并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水平。这主要体现在作品的体裁和音乐语言上。
4、现代音乐(或称“现代主义音乐”、“现代派音乐”modernist music)指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中非传统作曲技法,非功能和声体系作为理论支撑的,用新的作曲手法、音乐理论、音乐语言创作的音乐。并非指20世纪创作的所有音乐作品。
特点:旋律上:传统音乐以流畅、起伏自然、有规律进行为基础,20 世纪音乐的旋律则常常是不流畅的,出现有棱角的大跳,有时没有句读,有时避开传统音乐中的旋律因素,用其他音响方式代替旋律。
(8)江苏乐派思艺术培训怎么样扩展阅读:
人们习惯于把雨果的《序》称为浪漫主义的纲领,这是因为雨果这篇讨伐伪古典主义的檄文,确曾获得广泛的响应,从而得以用一大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掀起一个类似文艺复兴的运动,以显示浪漫主义文学的巨大声势。
因此文学史上常把雨果发表这篇序言的1827年和随后因雨果的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上演成功而达到浪漫主义发展高潮的1830年,作为古典主义同浪漫主义在时间上的分界。
探究浪漫主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初。因为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的中短篇小说《阿达拉》(1801年)和《勒内》(1805年),已经包含了日后浪漫主义文学将要加以发展和夸张的一切优缺点的萌芽(特别是勒内这个悲观厌世的“世纪病”的典型人物的出现),
所以有些人常把整个十九世纪视作浪漫主义的纪元,有时甚至还把它的结束时间延伸到大约1910年间。
‘玖’ 古典音乐有哪些乐派(全)
这里介绍得很清楚,去看看吧~
文艺复兴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主调形式的新音乐,以贵族社会为背景,在德意志和奥地利各地繁荣昌盛起来。
其初期有三个主要乐派:以音乐大师巴赫的次子卡·菲·埃·巴赫为中心的柏林乐派;以约翰·施塔密茨(Johann Stamitz,1717-1757年)为中心的曼海姆乐派;以瓦根扎尔和蒙恩为中心的早期维也纳乐派。
歌剧虽然是古典派音乐中的重要部分,但从整体来看,古典派音乐的特色在于器乐方面,特别体现在奏鸣曲和交响曲形式的音乐上。曼海姆乐派的室内乐和交响乐不仅影响了维也纳乐派,而且对波恩时代的少年贝多芬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奏鸣曲是古典派音乐中极富代表性的形式,它的呈示部中有第一、第二主题的对比,中间出现发展部,然后是两个主题反复的再现部。曼海姆乐派当时已经具有了相当完整的奏鸣曲形式,他们还在交响乐中加入小步舞曲乐章。这个乐派的交响乐配器中,木管乐器也采用了双管编制。莫扎特在自己的交响乐中加用单簧管,也是受了曼海姆乐派的影响。
维也纳古典乐派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这是浪漫乐派的音乐风格~~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
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所不同的是,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单乐章题材的器乐曲繁多,主要是器乐小品,如即兴曲、夜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无词曲以及各种舞曲——玛祖卡、圆舞曲、波尔卡等。在众多的器乐小品中,钢琴小品居多。声乐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并将诸多的声乐小品串联起来形成套曲,如舒柏特《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就是浪漫乐派创新的艺术题材。和声是表现浪漫主义色彩的重要工具,不谐和音的扩大和自由使用,7和弦和9和弦以及半音法和转调在乐曲里的经常出现,扩大了和声范围及表现功,增强了和声的色彩。作曲家创立了多乐章的标题交想曲和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这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的形式。
浪漫注意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如果贝多芬的音乐只是黑白电影或版画的话,那么浪漫乐派作品则像水彩画和五颜六色的油画。这一时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浪漫主义音乐流派。一种是以勃拉姆斯为主要代表的保守浪漫主义,另一种是积极浪漫主义。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也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上成果最为丰富的时期,它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优良传统,并有大胆的创新,这一时期的许多音乐珍品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早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舒柏特的创作中心是艺术歌曲,艺术歌剧是诗歌和音乐的结合,这是浪漫乐派作曲家抒发诗情画意的理想领域。舒柏特选用的诗歌范围很广,有歌德、席勒等大诗人的诗,也有它的朋友朔贝尔的作品。他歌剧中的钢琴伴奏,不仅起了陪衬旋律的作用,也是创造特定意境的主要手段。舒柏特的歌曲被称为“艺术歌曲”,但许多歌剧中淳朴的音乐语言,常常接近于民歌,他的《野玫瑰》、《鳟鱼》、《菩提树》等歌曲,后来都成为广泛流传的民歌。民歌常用的分节歌的形式也是舒柏特歌曲创作的主要形式。
李斯特是中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匈牙利,他的一生对音乐突出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丰富了钢琴技巧的表现力。
他的钢琴音乐不仅有诗情画意的小品,也有宏伟、辉煌的艺术效果和具有交响性的乐曲,他使钢琴音乐获得了管弦乐队般的效果,气势宏伟,热情磅礴。二是他首创了单乐章标题交响诗体裁。一生中他写了十三首交响诗,以《前奏曲》和《塔索》最为着名,这些交响诗具有叙事性、抒情性、描写性和戏剧性的特点。此外,在李斯特的作品中鲜明的匈牙利民族特色体现得尤为突出,如反映匈牙利民间生活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其中第2、6、12、15首是经典之作。
理查施特劳斯是晚期浪漫乐派作曲家。作为一位作曲家,施特劳斯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交响诗方面,他完善了交响诗的结构形式,精心创作主导动机以及专门描写人物、地点、情景的音乐片断。他的管弦乐配器方面同样显露了卓越的才能,他的作品线条思绪极尽各种乐器之性能,使他的作品中一个极平常的动机或主题也能发出最迷人的光彩。施特劳斯的歌剧创作主要受瓦格那的“乐剧”的影响,作曲技巧虽然高超,但内容比较苍白,与瓦格那的作品相比较要单薄得多。他的作品有时象一篇充满绚丽辞藻的散文,但却在复述一个空洞无聊的内容。施特劳斯是由古典创作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综合者,莫扎特的明澈,贝多芬的动荡,勃拉姆斯的结构感,瓦格那的英雄性,李斯特的标题音乐,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他对管弦乐队的熟练把握使他的作品发出迷人的光彩,但世纪末的文化特征,也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即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的倾向。他的创作和瓦格那一道预示了二十世纪音乐的来临。
‘拾’ 维也纳在音乐历史的发展中,出现了两次重要的乐派。请问两次乐派出现的时期、代表作曲家及特点及创新。
西方音乐史家们常把18、19世纪作曲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称作维也纳古典乐派;20世纪在维也纳又出现了三位作曲家:勋伯格、贝尔格和威伯恩。他们被称作第二个维也纳乐派或新维也纳乐派。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特点:
维也纳古典乐派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20年代,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在维也纳形成的乐派,其代表音乐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这个乐派的主要特点为:
(1)在音乐内容上,音乐作品受到当时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以讴歌人的精神和反映自然界的美为主旨。
(2)在音乐织体上,确立了主调音乐形式的主导地位,和声织体清晰,曲式结构分明。
(3)在音乐体裁上,奠定了交响曲、四重奏、协奏曲、奏鸣曲等体裁形式,使之更完善、更规范。
(4)承袭了德奥音乐文化传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高超的作曲技法,使古典主义音乐达到顶峰,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影响:维也纳古典乐派承继着巴洛克音乐的发展,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多乐章的交响曲、独奏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多乐章奏鸣曲等等体裁。而奏鸣曲式和轮旋曲式成为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最常见的曲式,影响之深远直至二十世纪。乐团编制比巴洛克时期增大,乐团由指挥带领逐渐变成一种常规。现代钢琴在古典时期出现,逐渐取代了大键琴的地位。
新维也纳乐派的代表人物是勋伯格和他的两个学生:韦伯恩和贝尔格。
特点:追求形式上的绝对自由,打破旧有的传统等观点上与绘画上的表现主义一脉相承。
与传统音乐的区别:表现主义音乐与旧有传统完全相反,它完全无视过去的调性规律。把八度中十二个半音给以同等的价值,舍弃传统的主音、属音等观念,因而使无调性占有绝对优势。由于旧有的旋律轨迹被破坏,使得旋律既无均衡,也无反复,因而仅是一连串独特的音的连续。此外,节奏难以捉摸,拍子也被无视。在形式上,由于无视因袭的收束式、反复法与平衡法,故显得非常自由。但它那基于新的理论建立起来的形式,却具有独特的、流动的、无限发展的奇妙特色。在对位方面,有离开传统和声的感觉,成为复合的自由的旋律线的进行,即所谓线形的自由对位法。在乐队编制与配器法上,和后期浪漫主义所追求的庞大结构与音响的夸张不同,而是采取精致而纯朴的小编制,常有明显的室内乐性。它的色彩不象印象主义那般幽玄茫漠,而是单纯、明快而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