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为什么现在没有古典的艺术价值

为什么现在没有古典的艺术价值

发布时间:2023-01-03 14:09:50

A. 为何当代艺术家,审美与技能比不上古代匠人

曾经有个哲学家说过:艺术都是美的,更是天才的作品。而王国维则有所补充,其实很多伟大的艺术是出自于平凡人,但他们却和天才的艺术家没有什么两样。特别是古典的魅力,现在很多艺术家都比不上。

外部物体和景观独立于观者而存在,但美不是外在的事物或风景。换句话说,外在的事物和风景本身并不能作为美的体验。审美体验是对当时的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交流。也就是说,后来王阳明所说的天地合一,只有把自己置身于万物里面,用自己的身体去感知当时的情境,所描绘出来的才能使人有所共鸣。审美活动是人类超理性的精神活动。总而言之,我们的艺术家在创作时应该更多地关注中国传统美学。

B. 为什么古典音乐在当今不流行

举个同样的例子吧:
快餐与传统佳肴
吃快餐的时候,你同样能感觉到口感和饱的感觉,但是吃完就完了,不会有什么回味,因为那是很简单的原料、简单的工艺。
吃传统佳肴,就不一样了,那是多少辈厨师用了多少年钻研出来的,用料、厨艺都是精中之精,所以吃过后才会有不同的感受,让人回味无穷!

流行与古典的区别亦如此,那些交响音乐是历经多长时间流传至今,如果不能打动你,那肯定早被淘汰了,而这些流行,再过10年,不,5年,也许就没人再知道了。这个现在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现在的生活、社会节奏都那么快,快餐文化已成主流了,其实听听这些流传至今的经典交响曲,会让你从另一个角度去感受生活和人生。

C. 中国古典艺术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典艺术包括很多种类,比如:古典园林、美术、戏曲、舞蹈、美学、诗歌、等等。就拿《中国古代艺术教育方式的现代意义》来说吧。
传统的即是永恒的,这句话在今天看来亦具有特别的意义。随着中国社会在工业化途中的行进,随着商业经济意识的普遍渗透,随着文化全球化迅速展开,中国现代的艺术精神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化,流行文化之潮的涌动,工具理性、技术主义的扩张,功利主义的泛滥,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流毒,在艺术的领域中产生了许多负面的效应。因此,发掘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的经验教训对于现代社会的审美文化的改良与矫枉,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具体来说,它的意义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生活的艺术改造现代技术化的生活。
毋庸置疑,在现代社会,技术主义、工具理性渗入人心,充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消解了传统中国文化的迷信与愚昧,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而且推动中国走向了工业化的通途。但是它也驱散了中国古代文化朦胧的美的光晕,使其艺术化的生活变得技术化和物化,于是充满审美情感的语文课变成了死板的肢解剖析的屠宰场,美丽的花朵变成了植物的生殖器,演奏美妙音乐的人变成了乐器演奏的质地性物质,人们按着《性知识手册》《性知识大全》上的方法去按部就班……整个社会生活失去了美感,没有了激情,而变成了一架没有灵性的机器。因此开展中国古代普泛的审美生活态度的教育,走出将目光仅仅局限于文学、音乐、舞蹈等经典艺术的狭隘的艺术观念,恢复生活中处处充满生灵活趣之美的普泛审美意识,以美感来点醒生活在被物化、被技术异化之梦中酣睡者,以撕破单面的人性,恢复人性的全面生动性和创造力,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2.以善统美,以美启善。
道德的教育即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内容,又是各种艺术的立足之点,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优秀传统。实际上现代教育将“德”放在首位也是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但不幸的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德育课、政治课似乎已成了教育中的功利主义的点缀、附属和累赘,已完全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因此,在这个充斥坑蒙拐骗、丧信失德、黄毒流荡、欲望泛滥的时期,在没有上帝,上帝管不着的民族中,我们只有自我救恕,道德的说教虽然鲜能激起灵魂的震动,但“自明诚”仍然是有效的途径。因此,在艺术的教育中,我们一方面要继承以善统美的传统,相反我们还可以通过艺术来打通通向德行的道路,即以美启善,只有在美的陶冶中,美中之善才能转识入情,才能使主体悟觉本体的善性。这实际上亦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善是一种自我克服以遵守社会规范的自觉意志,而美则是善的本体的自我确证之感,因此,内外结合的双向教育对道德的培养即能达到道德主体自诚而明的目的。
3.实现功利与审美、肉体与精神的统一。
功利与审美在西方美学史上自中世纪托马斯提出审美无关欲念的命题而滥觞以后,一直是一个聚讼不休的焦点问题。实际上,功利与审美的关系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其相统一的一面。作为两个有相反倾向的意念活动,它们是对立的,而在艺术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它们又统一在了一起。庖丁解牛即有艺术创作中直接的美感经验,同时又完成一件日常的事务,审美与功利在这里并不矛盾,因为美感即在动态的行为过程之中。因此,当我们放眼生活,一切都视为充满情趣的艺术时,生活的日常用行中到处都有审美的感受,审美的感受又都在日常的用行当中。
此外,在现代的艺术教育中只重视经典艺术如文学、绘画、音乐等的倾向普遍存在,而这些艺术无不是以锻炼人的敏感的审美触觉、丰富细腻的内在精神为目的,这就导致了对人的精神的偏面培养,而忽视了对身体的艺术化的训练,特别是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大自然的疏离,人的身体中许多的活力都在丧失,退化,而使人自身直接的生存能力在大幅下降。因此,吸收古代艺术动身动手的前工业时代的劳动艺术的资养,发展手工劳动与体育事业,对于整合人的精神与肉体在艺术中的裂隙是极其重要的,这亦应该是培养全面的人性的重要内容。
4.实现欣赏与创造在审美中的统一。
在现代的社会中,艺术的欣赏与创作基本上是脱节的,看小说的大都是不写小说的;对绘画评头论足的大多数人都不会绘画;艺术家骂批评家是隔靴搔痒,是对其作品的糟蹋;批评家自我解嘲说是“艺术家未必然,批评家未必不然”,正是冰炭不容,而艺术理论的极端化发展,使批评家们完全地抛开了作家作品,只去研究读者,叫做接受美学。这实在是艺术欣赏与批评发展的悲境。笔者认为,要实现创作者与批评家的握手言和,那么批评家必须是艺术家,或者是半个艺术家。中国古代的艺术欣赏即是以艺术家为核心的,以创作者的直接美感体验为欣赏目的的,它最重视在实践中的生动的感觉体验。我们问在庖丁解牛的故事中,是谁真正地体验到审美意味了呢?毫无疑问,不是文惠君,而是庖丁,“接受美学”实际上是“文惠君”抛弃“庖丁审美”事实的自我研究。所以,真正的欣赏就在创造之中。只有在创造过程之中,理论家与艺术家才能合成一体。因此,没有创作体验的欣赏是先天不足的,恢复古代的实践工夫是通向审美之途的必由路径。
总之,中国古代艺术教育对现代艺术教育的启示还有很多,我们只有不断从中汲取营养,才能有效地救时之偏,从而推动现代审美文化的健康发展。

D. 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区别

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两者的定位不同。古典艺术是一种技术、理性和情感的完美结合的艺术表达形式,一般是心中的灵感火花,有自己的一套完善的审美体系;现代艺术一般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兴起的艺术思潮,是一种新的艺术表达形式,是对古典艺术的艺术的革命。
2、两者的内容不同。古典艺术包含了人们对于未知,看不透等事物的猜想,具有典型的感性和主观性。同时它也涵盖了现实的一些反映,可以说,古典艺术是历史,人文,探索,社会,迷信,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表达。与之不同的现代艺术有更加明显的科学思想特征,在科学与科技发达的现代,艺术更喜欢用理性或是精密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可能会更加追求视觉效果。虽然现代艺术也会具有抽象表现主义,但是会包含更多科学与科技手段的特点的。
3,两者的包容度和宽度不同。受时代发展的影响,古典艺术比较封闭,表现形式比较单一,表达的文化也单一。而现代艺术更具开放性,所包含的文化宽度大,它可以是一种文化的表达,也可以是多种文化的表达。
4,两者的发展时间不同。古典艺术发展源远流长,很多人将它看作是君主政体体系下发展的文化产物,历史悠久。但现代艺术一般是指19世纪末后开始发展的艺术文化。

E. 为什么说新艺术运动脱离了古典主义风格

欧洲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学习古典艺术的高潮:第一次是文艺复兴,第二次是17世纪,第三次则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对于古典艺术的学习主要表现在人文主义方面,其原则就是强调理性和秩序。画家在绘画中致力于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怀着理性的审美情趣去表现自己心中的“图式”。尤其是拉斐尔的作品,以古典式的均衡和端庄被后世的古典主义艺术家奉为楷模。虽然意大利文艺复兴确立了古典主义美术的基本原则,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古典主义的真正发展是在17世纪,它是法国路易十四时代掀起的一种文艺思潮。路易十四时代是法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把专制君主制度推向了高潮。政治环境孕育了宫廷文化,并催生出古典主义文化潮流,从思想和伦理层面为专制王权提供了基础。古典主义所崇尚的规则、秩序、均衡、典雅与君主专制制度所崇尚的神圣、崇高、等级秩序和国王的威严有机融为一体。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是古典主义绘画的最后一个高峰,这一阶段的古典主义与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18世纪下半叶是法国封建君主制日趋腐败堕落和资产阶级逐渐强大的时期,资产阶级为取得革命的胜利,在意识形态领域高举反封建、反宗教神权的旗帜,号召和组织人民大众起来为资产阶级革命而献身。为取得这一革命斗争的彻底胜利,首先要在人们的心理上注入为革命献身的美德和勇气,那就是为共和国而战斗的英雄主义精神。因此,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成了资产阶级所推崇的偶像。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产生了借用古代艺术形式和古代英雄主义题材的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了大卫、热拉尔、勒布伦夫人、格罗、安格尔等多位大师,以大卫和安格尔最具代表性。大卫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最纯粹表达者;而大卫的学生安格尔更是将新古典主义推向了高峰。新古典主义美术由大卫到安格尔是一个转折,在内容上由革命的、与时代相关的事件转向了脱离现实的神话和纯艺术的表现;在形式上由严格的古典主义风格走向了带有华丽东方色彩的古典主义。2新古典主义与古典主义都对造型的准确性要求严格,因此非常强调素描的主导作用。古典主义者坚信只有通过素描,艺术家才能使思想得以表现。普桑是古典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主张艺术家应以智性与理性来支配其素材,他对色彩有过这样的见解:绘画中的色彩是迷惑眼睛的圈套,就像诗歌韵文的迷惑力一样。由此看来,古典主义推崇理智而排斥感觉,进而认为素描比色彩更加高贵。他们非常重视精准的形体观察和对光影的正确分析,并通过理性的空间描述来保持结构的均衡和形式的完整,使写实造型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两位不同时期的古典主义大师——拉斐尔和普桑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非常强调“形”的准确性,且都掌握了对轮廓线精妙处理的素描技巧,这种表现方式与威尼斯画派及鲁本斯在色彩上所表现的张力形成了鲜明对照。新古典主义仍然没有摆脱对素描的依赖。他们的作品普遍具有结构精准、造型完整的特性,而素描训练正好能够达到这种要求。因此,他们把素描的作用放在了首位,认为素描中包含着艺术的尽善尽美。在新古典主义者的理念中,素描甚至被认为是绘画的最高成就。从新古典主义者的标志性口号“只有素描才是真正的艺术”就可以看出他们对素描的认识和推崇。无论是大卫还是安格尔,均为美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素描大师。大卫强调古典艺术特有的准确性和表现力,偏爱雕刻般的造型感觉,追求素描关系下的简洁、质朴和庄严感,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他把素描光影技巧在画面上运用得十分娴熟。大卫虽然对素描推崇备至,但他也十分清楚,素描技巧只是表达情感的一个媒介。在强调素描的前提下,大卫还十分注重对人物精神世界的表现,在作品的素描稿阶段就要求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是大卫的一幅鸿篇巨作,整个画面场面恢宏,人物虽多达百人,但大卫通过高超的素描造型能力,把每个人物形象都描绘得惟妙惟肖,将庄严和恢宏的气氛把握得非常准确。作为大卫的弟子,安格尔对于素描的重视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他的造型手法与大卫有所不同。大卫注重古典艺术形式下素描的完整性,以及人物雕刻般的造型.

F. 为什么有人说现代的艺术作品价值没有过去的艺术作品大

为什么有人说现代的艺术作品价值没有过去的艺术作品大?这个问题并不深奥。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价值规律。艺术作品作为特殊的精神文化产品也是这样。一般地讲,艺术作品经历的时间越长,历史越悠久,价值就越大。这是因为,衡量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只是对其艺术价值的评估,还要对其历史史料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等作出综合的考量。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什么价值连城,能成为卢孚宫的镇馆之宝。是因为一,这幅画创作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二,这幅画创作于油画诞生初期,对于油画艺术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三,这幅画本身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被认为是古典主义写实油画的开山之作。四,这幅画对西方油画历史,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历史都有重要研究价值。

所以说,不能拿过去的艺术作品与现代的艺术作品在价值上相提并论。同样,现代的艺术作品在几百年上千年后仍能保存流传下来的也成了过去的艺术作品,一定也会价值不菲的。

G. 西方古典艺术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现代艺术
一、现代艺术的瓦解起源于古代地中海沿岸(埃及、希腊、西亚)的西方艺术到19世纪后期,出现了转变的苗头,这个苗头进入20世纪后,成为西方艺术的主流,这就是西方的现代艺术。
可以把西方现代艺术看成是一座大厦。由各种不同类型的视觉风格组合而成,建造这所大厦的原理,是科学和理性。这是西方数百年来的思想文化核心,也是我们这里比较缺乏的东西,西方人凭借这些在技术和社会管理方面取得飞速进步;但也带来局限,是抑制生命的部分活力,比如男女相悦离不开自然的吸引力,如果只从职位、收入、门第角度考虑和计算,理性态度是有了,但感情会受影响。所以,在涉及人类情感和性灵的地方,不能只听科学的。
现代艺术的创作,与科学思想密不可分,结构主义与立体派,工业技术思想与未来派、风格派,机械制造形式与达达派的机械图纸绘画,弗洛伊德的释梦学说与超现实主义,还有以理性手法表达非理性的抽象表现主义,等等,都是科学和艺术联手的结果,人们把艺术创作看成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造物过程,这样,艺术家出图纸,工厂按照图纸生产艺术品,就成了合情合理的艺术创作程序,1960年后的美国就是这个样子。那时,许多艺术家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业与材料试验,发明新的合成材料,使用机械装置成为作品的动力系统,声光电磁成为新的艺术资源,下面几项艺术活动能说明当时的情况:
(1)光效应艺术(OPArt),这是一种基于光学知识的心理试验艺术,创作者通过精确校正的色彩和几何形制造出有动感的光色效果,代表艺术家是布里奇特·里列(Bridgei Riley)和瓦萨雷里(Vasa-relev)。
(2)极少艺术(nIlnlnlallsn1),突出特征是以工业方式生产艺术品,追求数学的精确性,代表人物是贾德(Donald Judd),作品通常是相同单元的重复。
(3)“动态雕塑”(Kinetic Art),有许多代表人物,如瑞士人廷古莱(Jean Tit-ian),制作了变体绘画机器,为首届巴黎双年展制作了一台“有香味有声音的变体汽车”;莱里(Len Iye)制作了有微妙平衡的活动雕塑,等等。
(4)灯光雕塑(Lighi Ari)是雕塑的另一发展方向,其形式类似霓虹灯广告。代表人物是青年艺术家弗莱温(Dan Fla-vin)。
(5)1966年纽约军械库举办《艺术和工程》试验展览,展出许多高科技手段设计的艺术品,并由此带动艺术家和科技工作者的紧密合作。随后成立的’艺术和技术试验”组织,有3000人参加。
还有更多的类似活动,频繁地出现在世界各地,形成风潮。如纽约现代美术馆有“机械”展,惠特尼美术馆有“光”展,伦敦有机械“动力”艺术展,洛杉矾有“工业”展,等等。科技力量由介人艺术发展到支配艺术,西方现代艺术在借助科学力量创造新成果的同时,也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下面这些艺术家是1960年代艺术与工业结合的代表:
(1)色面抽象画家纽曼(Barnetr-man),以近乎不断重复的方式,制作单一色块。
(2)金属雕刻家大卫·史密斯(David SITiith,1906~65),早年在军事坦克工厂做焊接工人,后来就发展出一种钢雕刻,这种雕刻提供给观众的是它的没有实际功能的机械性品质。
(3)行动艺术与色百抽象结合的画家弗兰肯塔拉(Ftankenthaler,1928-)对抽象表现主义资源的再利用,把艺术变成某种物理信息的表达. (4)黑条画家吏泰拉(Frank:tLixlla,1936-),使用铜和铝探讨不同形状的画布造里,以矩形和棱形为多,创作大、规模的色快分割作品。
二、现代艺术的性质有学者把西方美术的历史概括为三个阶段,即:前现代一现代…后现代。这个分期法中,一切艺术都是围绕着“现代”来确定其时段的,“现代”成了划分历史的坐标,这个分期法狠简单,也容易记,我们不妨惜来一用。
旅美日本文学理论家洒井直木(NaOki SakiIJi)在一篇谈日本后现代文化的文章中说:"前现代一现代一后现代的序列暗示了一种时间顺序,我们必须记住、这个秩序从来都是同现代世界的地缘政治构造结合在一起的,现在众所周知的是。这种秩序基本上是十九世纪的历史框架,人们通过这个框架来理解民族、文化、传统和种族在这个系统里的位置."历吏阶段的划分不是纯然时间性的,而是和空间纠葛在一起的。这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里,不同地域可能分别处在不同的文明阶段;比如同处19世纪,中国是封建帝制国家,而西方早已进入资本主义,因此,有人说凡是当代出现的艺术都是当代艺术:是不对的,现在我们国家展览会中出现的许多美术作品就不具有当代艺术的特征,甚至不具有现代艺术的特征,这正是东西方地域差别的结果。
无论是“前现代”还是“后现代”,都是与“现代”进行比较后才可能产生的看法,弄清什么是“现代”,是进行这种比较的前提。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体察“现代艺术”发生转变的原因。
一种是风格和形式的角度,这是一种数量的概念。从理论上说,我们可以计算出西方现代主义阶段创造的视觉形式和风格的数量,这个数量很多,以倍数超出已往任何时代,也是中国已有美术形式和风格的总和也无法比拟的数量。
另一种是价值的角度,所谓价值,是断什么好,什么不好的标准,价值是质的概念,关系重大。不同价值观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比如,用明清文人的价值观看今天的中国画,就会认为今不如昔。
从数量角度看现代艺术,我们会发现西方艺术家们在短短半个多世纪里,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索精神,实践了艺术形式(架上艺术)变革的各种可能性,乃至没给后人留下多少有待探索的空间。革命已经成功,同志无须努力,后来的艺术家只好另辟踝径。
从价值角度看现代艺术,我们会发现它基本上属于精英文化范畴,能坚守高雅艺术的节操,不屑于与凡俗为伍,这种观念就其本性来说,是历史上贵族文化的衍生物,但社会变化了,精神贵族们失去了世袭领地,也只好去尘世中摸爬滚打。
具体说,现代艺术的价值观表现在下列凡个方面:
(1)追求纯粹。现代艺术追求视觉产品的纯粹性,在创作中只考虑形式要素,忽略其他因素,如历史、宗教,文学等内容的介人,因而促成抽象艺术的发展。一般说,追求纯粹是精英化和专家化的思想,有局限性,等于画地为牢。
(2)提倡原创,这是把体育竞技的标准用到艺术上,把艺术创作看成是艺术史上的破纪录竞争,但体育是优胜劣汰,艺术可不是这样,艺术的发展不是进步,是改变。比如不能因为有了毕加索就说伦勃朗差。
(3)引形式至上,重视形式不是现代艺术特有的习性,古典艺术也非常讲究形式感,但古典艺术的形式服从内容表现,或者说,形式隐藏在形象的后边,而现代艺术是为形式而形式,赋予形式以独立价值和功能。
(4)叫自我中心。现代艺术家多闭门造车,表现自我,不考虑观众,还经常通过怪异行为和奇装异服而显示与众不同,因而作品也十分个人化,不容易理解,也因此帮助美术批评家获得了解释此类作品的特权。
(5)整体单调。这是指在现代艺术流行时期,一切非现代的作品,如传统写实手法的、有民族地域特征的、非发达国家的作品,均被排斥,弄得全球艺术家都要使用“跨国界语言”,因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全球性艺术语言贫乏症。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我们就能理解,有反对它的力量出现,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三、后现代艺术的出现反对现代艺术的力量是在1960年代未出现的。
就在科技强权席卷一切,精英化,纯粹化的艺术山穷水尽的时候,新的艺术活动出现了,这些活动与当时的潮流是那么不同,竟然使西方艺术峰回路转,另开局面。下面就是当时新出现的几项艺术活动:
(1)大地艺术(LandArt或Earth Art),可以看成是室内装置作品向户外发展的结果,最早的样式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和英国的斯通亨治圆形石柱,而美洲的广阔土地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以沙漠、高山和草原为原始材料,修整出或附加上巨大的几何形式,是大地艺术的早期特色。最有名的作品是罗怕特·斯迈森(Robert Smithson)的《螺旋形防波堤》,这个堤坝宽15英尺,观众可以沿着堤坝走几圈,除此而外没有任何实用功能。
(2)装置艺术(InstallatiOn),是一种由非艺木材料构成。可在室内短暂陈列的立体展品,其中极少部分也会被博物馆收藏,它是一种布置展品的方法而非艺术特色或风格,所以它可以为许多艺术流派服务。最初的装置由弃置传统雕塑材料而来,其主要定义是:“(1)它们是装配起来的,而不是画。描、塑或雕出来的;(2)它们的全部或部分组成要素,是预先形成的天然或人造材料、物体或碎片,而不打算用艺术材料”。早期装置艺术的代表是德国的达达艺术家施威特(Kllrt schw-Itter),他在1920年代用各种材料将自己的住宅堆满。
(3)身体艺术(BodV art),是创作者将自己的身体作为艺术表达的材料,并结合绘画、摄影、录像或其他现场记录手段。形成的一种非戏剧化的表演艺术,“非戏剧化”是指无虚构、表演和做作成分。如勒瓦(Barry Le Va)的作品就是在相隔十几米的两堵墙之间跑来跑去,直到累倒为止。另一位维托·阿康西(Vito Acconci)曾经是个诗人,心理上有受虐倾向,比如他努力去咬自己身体上能咬到的部位,不咬出痕迹不罢休,还在公开场合手淫,并且架上扩音器将声音传播出去,迫使公众成为“窥淫”者,试图以此冲破社会禁忌,还有一位是克里斯·怕登(Chris Burden),这个人更是受虐狂,代表作《5天囚禁》是连续5天将自己关在一个铁箱子里;另一名作《枪击》是让他的朋友在匕英尺外向他的左臂开枪,这种惊世骇俗手法,使他立刻获得了世界声誉。
(4)概念艺术(ConceptuaI Art),来源于1920年代早期的达达艺术,认为艺术没什么神圣和持久的价值,它的本质是思想或者概念,物理形态的具体作品并不重要,所以也叫思想艺术(Ideaart),后物体艺术(Post Object art)或无物体艺术(De-materialized art),用来记录思想的文字材料,或者对一个事件的照相实录,是概念艺术的常见形态。概念主义艺术家探询艺术与思想或者艺术与知识的关系,这种探询的终点是文字的、数学的或美学与哲学的,从道理上说,这种作品实际上不是用来观赏的,传统的展出形式不适用。但既要展示内在思想又要避免外在形式,仍是长久的难题,那些被看成是观念艺术的作品,多是在美术馆和其他公众场合展出一些临时性的装置,例如随便堆放一些木头、砖块或其他杂物,有一个例子是在美术馆中展出一个巨大的鸟笼,里边有些活的鸟和其他物品,另有一个概念艺术团体则是一些从事随笔写作的人。代表人物有约瑟夫·库苏斯(Joseph Kosuth)、迈尔·波施纳(MeI Bochner)和汉纳·道波温(Hanne DarbOven)等人。
(5)过程艺术(Process art),认为艺术的制作过程比事先的构思重要,体验时间流逝胜于观看静止和持久的物体,力图表达瞬间即逝的短暂存在,此种艺术多使用易于体现时间变化的软性材料,最初的来源是波洛克和德库宁在创作中随意滴溅颜料的偶然性,创作过程多是作者对展出材料的任意改变。代表人物是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他的一件作品是在展厅里堆放一些没有任何价值的混杂材料。他每天去改变这些材料的放置状态,到展览结束时就将这些东西收起来扔掉。
有了上面一些活动,此后的西方艺术就出现两种相反的发展趋势,一种是纯艺术,就是让艺术保持独立品性,以区别其池事物。在纯艺术里,什么是绘画,什么是雕塑,有着明确的质的界定,另一种趋势则是混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尤其是混淆艺术与生活的区别。前一种艺术的所谓“纯”,恰好是后一种艺术所竭力排斥的东西。而排斥的理由则是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启发创造性,人为地划分艺术范围是对刨造力的束缚,只有当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时,艺术的创造力才能在最广泛的程度上得以体现。
新的艺术思想传播迅速,到川的年前后,美国的艺术杂志中就不再是满篇塑胶钢和几何型了,天然材料,行动的过程,环境和观众的介人,语义解析,摄影实录,逐渐成为艺术传媒的主要报道内容。至此,现人艺术的观念、方法和形式有了重大改变,人们说的后现代艺术,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下过,艺术吏的更迭不是军事交接。下会形成截然两端的局面,所谓新与旧,尾声与开场,往往同时存在,只是论述者为了叙述方便,习惯将纠缠在一起的事实分开来说,囚此,我们常会看到学者们对许多所谓流派运动的开端有众多说法,本文论述后现代艺术,因为要刻意寻找时间推移的秩序,就无法同时兼顾空间的划分,这是要请读者注意的。
促成西方现代艺术在1960年代未转变形态的原因很多,通常认为与下列社会背景有关:
(1)美国在越战的失败,导致反对战争的情绪增长,再加上冷成格局下的国际环境,陵人们对于人类社会和现实生活不抱有大多希望,并进一步开始蔑视已有的人类生活准贝1。在文化领域出现反主流和否定永恒价值的倾向。
(2)工业发展的副咋用。工业的进步曾给人类社会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但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环境污染,能源紧缺,有毒废料,核武器危险,陵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叉带来了新的问题,人们开始清醒地看待工业进步的利弊得失,对科学方法产生了怀疑。
(3)社会问题突出,丰富的物质生活解决不了精神的问题,战后“垮掉的一代”出现。1968年,欧洲和美国都出现了学生运动热潮。
(4)新思想的出现。欧洲j午多哲学家们对当代文化提出了新看法,从而对艺术界产生影响,这些哲学家包括罗兰巴特、福科、德里达、拉康,利奥塔等人,他们对已有的社会抖学理论提出吠疑,关任多种文化形态,引导人们怀疑任何单一的理论框架和终极判断,在艺术领域则是重新肯定具象的价值,从而导致对追求形而上的现代艺术的脱离。
除了上述外在因素,过分理性儿和科技化是促使艺术方向发生转变的内在原因。需知人类的精神世界和自然生态一样,既变化万端又相互平衡,如果其中某仲囚幸过分发展,就会有相反的力量来克服它。如果科学对艺术干预大多,就会有反科学的力量出现。
四、后现代艺术的价值观1980年代以后,以美国为中心,后现代艺术已经风起云涌,成为新的世界性的艺术潮流。综合地看这些艺术现象,可以明显感知新的价值现在成长,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求纯粹,当代艺术不局限于视觉形式,语言文字、音乐戏剧、大众传媒。数码影降、声光电化,只要能传达特定信息,就无所不用,绘画超越平面限制,雕塑结台风景和建筑,展出场地也不局限在画廊扣博物馆,在当代西方,所谓视觉艺术已经与其他门类艺术难分准解。
(2)善侍传统。人类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弃之如蔑很可惜,当代艺术家不反对传统,而是利用过去以更新自我。在时间和环境改变后,旧符号可能产生新意义,分冰的“天书”,蔡国强的“草船惜箭”。都是这样。
(3)非个人化,在艺术之上,除了19世纪后期到J)世纪中期这段时间,“个人表现”都不是创炸的主要目标,后现代艺术强调社会功能,使艺术走出象牙塔,贴近大众生活,艺术家以天下任为己任,关心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不再是特立浊行的另类人物。
(4)多种标准,“多元”是当代艺术的核心观念,虽然国际上仍有主流艺术趋势的存在,但却不再用统一的标准判断优劣,比如承认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艺术的价值,女性艺术、土着艺术,非发达国家艺术受到重视,等等。但也因此出现繁杂混乱的局面,难以系统化。
综合以上的论述,也许我们可以对后现代艺术有个粗浅的认识:它起源于对现代艺术的反叛,发展出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的新方法,观念的更迭,技术的转换,以及它所代表的公众意识、多元价值观和自由创造精神,体现了西方当代文化中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地域,文化和体制的不同,中国美术界还不能在短时期内以整体面貌融入这一全球范围的艺术运动,但这并不妨碍新艺术因素的增长,也不妨碍我们从常识的角度去获得西方当代艺术的知识。
五、杜尚的启发在涉及西方后现代艺术的话题时,不能不提到法国画家杜尚(MarceI Du-champ)调池被人们描述成西方后现代艺术之父,理解他的艺术和生活,对理解西方后现代艺术的诸多奇妙现象大有帮助,但理解杜尚是个难题)因为他的作品与生活都与常人相去太远;难以合理解释。
虽然杜尚的艺术实践止于1930年代。而且在1968年去世,但他旱期的短暂艺术活动却在后来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力。1913年他完成了第一件现成品艺术《自行车轮》表达对传统作品中注重结构的轻视。并暗示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观念而非制作技巧。《巧克力研磨机八号》差不多是杜尚最后一件架上作品,是对学院派油画的嘲弄。1915年后杜尚定居纽约, 1917年完成《泉》是一只小便器;另一件作品是L.II.O.O.Q,(1919),是给印刷品《蒙娜丽莎》添上小胡子。杜尚最重要的作品是《大玻璃》又名《新娘被她的汉子剥得精光》,该作品从1915年开始制作,至1923年仍未完成。192O年后,杜尚对光学和电影的兴趣与日俱增,川年代后他又将兴趣转到国际象棋上。
杜尚最重要的贡献是“现成品”艺术。虽然从世俗的角度看,把现成的工业产品或是其他物品摆到美术展览会上是荒诞不经的,但事实上这却改变了人类对艺术乃至对世界的整个看法,人们开始质疑传统价值观念和艺术创作模式的必要性,至少。在西方后现代艺术中,“现成品”的影响无处不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人们以启发:
(1)形式与美都不重要。自古以来,艺术家以创造美的形式为天职,并赋予此类工作以崇高的地位和价值。但杜尚认为美并不存在,艺术和创造艺术的人也没什么特别崇高的地方,他告诉人们,普通物品与艺术品没什么区别,果艺术是美的;那普通物品也是美的,如果普通物品不美,那艺术也好不到哪儿去,所谓艺术的审美价值只不过是人们的成见而已。他把那个“小便池”送进展览会,对打破这个成见起了很大作用。
(2)环境和时间比作品更重要,变现成品为艺术品的决定因素是环境和时间。与作品本身无关。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东西乃至行为都可以是艺术;也可以反过来说,当条件改变时,任何东西乃至行为都可以不是艺术,按中国话说,就是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由于环境和时间永远在流动扣变化中,所以文艺复兴的经典“蒙娜丽莎”到了20世纪,就可以被画上小胡于,成为笑料;囱行车轮和凳子放进美术馆里,就等于结构主义的雕塑。
(3)引艺术回到自发和天然的状态,人类最初的艺术活动是自发和天然的,无须专门训练,更没有艺术家和非艺术家之别。但后来就有了分工,艺术成了一项专门的工作,也因此有了专门的关于艺术的标准。显然,这种分工和标准是以往制度的产物。有碍于健全的人性发展。如果在社会条件改变的情况下,仍然把这些已有的标准当成至高无上的法则要人们遵守,就太不合理,“现成品艺术”就是完全不把已有的艺术标准乃至文化尺度放在眼里,以一种看似搞笑而实际上相当深刻的思想,嘲笑了人类在文化领域的拘谨和匠气,从而呼唤一个新的富有自由创造精神的时代的到来。
(4)叫取消技术的限制,人们久已习惯将艺术创作看成是一种专门的技术操作这程,所以才有美术学院和专业画家,“现成品”艺术却与作者的个人技术无关,它只需要一种选择的眼光,而选择是一种思考过程,与物质产品的制作技术毫无关系。杜尚在这里告诉人们,艺术的价值在于思想。有思想,任何物质产品都可以成为艺术品。这种将艺术等同于思想的做法,客观上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学科,暗含了艺术与艺术史即将终结的理论判断。
美国画家德库宁(De Koonig)说:“杜尚一个人发起了一场运动一一这是一个真正的现代运动,其中暗示了一切:每个艺术家都可以从他那里得到灵感”,以似乎是随手拈出的 “现成品”,轻松地扭转了西方艺术发展的方向,是杜尚留给后人的先驱者形象。杜尚之后,反对一切既定的艺术模式和评判标准,以毫无挂碍的自由精神为艺术创作目标,成了西方艺术界的共识。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现在没有古典的艺术价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41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22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9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9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