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侗戏有哪些艺术特色
侗族喜欢依山傍水落寨。寨前有溪流,寨边有古树,寨后有青山。侗族人民用双手开发了这片秀丽的山区,用汗水浇灌了这片富饶的宝地,用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侗族的村寨都建有鼓楼,戏班的组织是以鼓楼为单位,只要有一个村寨鼓楼有一个侗戏戏班,这个戏班属业余性质。一个戏班一般为十几个人,有戏师傅、歌师傅、演员和伴奏人员,无女演员。
戏班除在本寨演出外,也到外面去“走寨”演出。演出时间,主要集中在春节、二月二、三月三、秋后或本寨的会期。活动方式有“尾夜”和“多夜”两种。
尾夜是村寨之间进行联欢,旨在联络双方感情。演出时间一般从上午开始,直到吃夜饭、散戏之后,戏班的小伙子们便与姑娘们去“行歌坐月”。多夜是以文艺活动为主的联欢形式,戏班不代表村寨,不必由头人带队。
侗戏的演出,有一定的仪式。第一天开演正戏之前,要供神请师,由掌簿主持:台口中间摆上酒、菜、纸钱等供品,由掌簿焚香请神,然后鸣放铁炮。
每个剧目开演之前,先由一演员朗诵一段开场白;正戏结束后,全体演员唱歌致谢;整个演出结束后,要跳加官,被提到名字的人,都要把红包扔到台上以作赏钱,他们大多是寨里的头面人物和富裕人,除此之外,戏班不再收钱。
侗戏多在戏台上演出,很少在平地上演出。戏台通常是用木板搭盖,一般无顶盖,观众可三面围观。在装扮上,通常只穿侗族生活服装,整齐、鲜艳。脸谱以黑、白二色为基础,小丑除在鼻子上画一个青蛙以外,两颊上还要各写一个“丰”字,以示吉祥。
侗戏角色虽有生、丑之分,但并未形成定型的行当,一般是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来分配演员。只有小丑有些独特的表演,动作滑稽可笑,以说白为主,蹦蹦跳跳,称为“跳丑角”,演员念白很少,以唱为主。
侗戏唱腔一般是上下句结构,中间都有过门。演员每唱完一句,都要在过门中与另一个演员互走一字,交换位置。
侗戏表演过程中遇有3人以上在场时,也只有对唱的两人在过门中互走“一”字,其余的人原地不动。
侗戏的丑角有比较特殊的表演程式,侗戏中的丑角,多扮演各种诙谐或狡猾的人物,在剧中的主要任务是插科打诨、活跃气氛,没有本行的当家戏,表演上比较自由、比较夸张。
侗戏的主要曲调有平板和哀腔等。平板或称普通调,用于叙事性唱词,前有引子、起板;哀腔,或称哭调、泪调。此外,在有些剧目中,花旦或丑还常采用侗歌、汉族民间曲调等。
侗戏的乐队包括管弦乐和打击乐两个部分。管弦乐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和扬琴、竹笛、芦笙。打击乐器则有小鼓、小锣、小钹等,但一般不用于唱腔,只用于开台和人物的上、下场。传统侗戏的伴奏乐器一般为二胡、铃、锣、鼓和小钗;新侗戏中增加了牛腿琴、琵琶、低胡、扬琴等。
侗戏表演大量的和基本的表演形式还是二人转或二人台的性质,比较注重唱腔内容,不重表演,不像其他剧种那样讲究手、眼、口、身、步5法,除唱以外,也不注重做念打数功。
侗戏在表演过程之中基本上采用绕横“8”字加说唱的传统表演形式,从表演风格来看,侗戏的表演比较朴实。基本的舞台调度便是两人对唱时,每唱完最后一句,在音乐过门中走横“8”字交换位置,然后再接唱下一句。如此反复,至一段唱词结束。
侗戏的表演在身段、台步、手式等方面均不与其他剧种相同,具有浓厚的侗族特点。侗戏的服饰、道具,都是本民族的日常用具,有的只是在日常用品的基础上加以美化而成。
侗戏的道白和演唱,一般都用侗语,戏师们采取生活中的有韵的语言进行加工提高,使舞台语言艺术化并与唱词的格律协调。因此侗戏中的道白与众不同,一般都带点韵。
侗戏的表演具有朴实无华的特点,其表演技艺,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侗族歌舞;二是从劳动和生活中提炼出来表演程式;三是通过戏曲地方大戏剧种的演技演变过来的程式。
侗戏流传的剧目较多,来源也比较广。侗族广为流传的琵琶歌、民间故事和汉族故事,都是改编侗戏的素材。汉族戏曲剧目,也经常被改编和移植成侗戏。
侗戏的剧目也很丰富,根据侗族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剧目有《珠朗娘美》、《刘美》、《金俊与娘瑞》等;根据汉族故事改编的剧目有《陈世美》、《梁祝姻缘》等;历史故事剧有《吴勉王》、《李万当》等;移植汉族戏曲的剧目有《生死牌》、《十五贯》、《白毛女》等;创作的现代剧目有《团圆》、《二十天》、《一个南瓜》、《杨娃》、《好外孙》等。
这些剧目,其故事情节与其他剧种的剧本大致相同,但基本的结构与格式却按侗戏的特点编写。从创作艺术上看,侗戏剧本词句生动,韵律严格,讲究尾韵、腰韵、连环韵,一出戏,也就是一首叙事长诗。与其他剧种比较,侗戏在这方面别具一格。
茅贡乡是享誉海内外侗戏的发祥地,腊洞村吴文彩是侗族人公认的侗戏鼻祖。继吴文彩之后,茅贡乡的侗戏创作演出活动从未间断,侗戏创作人才辈出,戏师不断涌现。茅贡乡几乎每村都有演出侗戏的固定场所,而且别具特色。
1990年,茅贡乡配合上级及县文化局,在侗戏鼻祖吴文彩的家乡腊洞村举办“纪念侗戏诞生160周年剧目调演暨学术讨论会”。
在这次会议上,一共有6个演出队共计240人以及附近村寨的群众近万人前来参加,真可谓盛况空前。与会者一致公认:
茅贡腊洞是侗戏的故乡,茅贡乡侗戏演出活跃,堪称侗戏之乡。
侗戏是民族民间戏剧艺术瑰宝之一,尽管发展缓慢,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鲜明,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侗族地区,多数村寨都有群众自己组织的业余侗戏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侗戏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了继吴文彩之后茅贡籍的吴定国、赵永佳、吴远隆等一批在侗戏创作与编导上有新成果的后起之秀。他们创作与编导的《珠郎娘美》、《善郎娥梅》、《孤独的王乔星》等一批优秀侗戏剧目,在州、省乃至全国都获过奖,曾登过大雅之堂。
侗戏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波及到了黔、湘、桂、鄂等整个侗族地区,并且十分活跃在民间,茅贡乃至整个侗族地区形成了“少儿学戏,青年唱戏,老人看戏”的浓厚氛围。
近两年来,在茅贡乡召开的中国侗族稻作与祭祀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家协会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与会专家学者观看侗戏后都赞叹不已,称赞“侗戏是一朵夺目的民间艺术奇葩”。
⑵ 侗戏有什么样的音韵风格
侗族的村寨都建有鼓楼,戏班的组织是以鼓楼为单位,一个鼓楼有一个戏班,属业余性质。最初一个戏班一般为十几个人,有戏师傅、歌师傅、演员和伴奏人员,无女演员。戏班除在本寨演出外,也到外面去“走寨”演出。
演出时间,主要集中在春节、二月二、三月三、秋后或本寨的会期。活动方式有“尾夜”和“多夜”两种。尾夜是村寨之间进行联欢,旨在联络双方感情。演出时间一般从上午开始,直到吃夜饭、散戏之后,戏班的小伙子们便与姑娘们去“行歌坐月”。多夜是以文艺活动为主的联欢形式,戏班不代表村寨,不必由头人带队。
侗戏的演出,有一定的仪式。第一天开演正戏之前,要供神请师,由“掌簿”主持。台口中间摆上酒、菜、纸钱等供品,由掌簿焚香请神,然后鸣放铁炮。每个剧目开演之前,先由一演员朗诵一段开场白。
正戏结束后,全体演员唱歌致谢。整个演出结束后,要跳加官,被提到名字的人,都要把红包扔到台上以作赏钱,他们大多是寨里的头面人物和富裕人,除此之外,戏班不再收钱。
侗戏多在戏台上演出,很少在平地上演出。戏台通常是用木板搭盖,一般无顶盖,观众可三面围观。侗戏舞台一般长、宽约为丈余,不用布景,仅挂一块底幕和两块花色门帘。台上除了几张桌、台之外,没有其他道具。
在剧本结构与表现手法方面,侗戏有着鲜明的特点。侗戏一般分场不分幕,剧中时空转换频繁,都依靠演员上下场来体现,场次分得细,一出戏通常有几十场。剧本一般是以剧中主要人物的名字来命名,如《珠朗娘美》、《刘美》等。
在改编汉族故事的时候,剧名也做这样的处理。如汉族戏曲《二度梅》,侗戏便改成《陈杏元》,《白兔记》则叫《刘志远》。侗戏剧中人物很多,剧本篇幅长,每出整本戏,几天才能演完。
侗戏的剧本一般以二人对唱为主,道白很少。这是因为侗戏剧本多由侗族琵琶歌改编,而琵琶歌本身就具有故事长、人物多、情节不连贯的特点。因此侗戏中有明显的说唱艺术的痕迹。
在装扮上,通常只穿侗族生活服装,整齐、鲜艳。脸谱以黑、白二色为基础,小丑除在鼻子上画一个青蛙以外,两颊上还要各写一个“丰”字,以示吉祥。
侗戏角色虽有生、巳之分,但并未形成定型的行当,一般是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来分配演员。只有小丑有些独特的表演,动作滑稽可笑,以说白为主,蹦蹦跳跳,称为“跳丑角”、演员念白很少,以唱为主。
唱腔一般是上下句结构,中间都有过门。演员每唱完一句,都要在过门中与另一个演员互走一字,交换位置。遇有三人以上在场时,也只有对唱的两人在过门中互走一字,其余的人原地不动。
侗戏的丑角有比较特殊的表演程式,侗戏中的丑角,多扮演各种诙谐或狡猾的人物,在剧中的主要任务是插科打诨、活跃气氛,没有本行的当家戏,表演上比较自由、比较夸张。
由于侗戏是在侗族民歌琵琶歌、叙事歌、大歌和山歌和基础上,吸收汉族戏曲剧种音乐逐渐发展而成的。所以根据唱腔的结构和形式,可分为“戏腔”、“歌腔”两大类。
戏腔,以平调为主,平调侗语称为“嘎艳”或“嘎淹”,汉语为胡琴歌。“平调”是上下句结构,多用于叙事,是侗戏的基本唱腔。另外还有闹台调和哀调。
闹台调是演出之前由乐器组开始敲锣打鼓进行闹台,目的是告诉乡里人,戏马上就要开演了,吸引人们快速进入戏场,锣鼓之后,胡琴拉起一种曲调,相当于京剧的前奏曲。其调子悠扬,亢奋,激情和富有一种叫人遐想的情愫。
哀调也就是哭腔,是由侗歌中的“哼歌”、“格以琴”等演变而来的,节奏自由,旋律哀怨,适于表现悲情。哭调是演员在台上演出叙事时的清唱,哭调没有乐器伴奏,完全是一种叙事的诉说,但它是清唱的诉说,有板有眼很打动人。
歌腔则是由侗族民歌演变而成的唱腔。侗族民歌非常丰富多彩,有琵琶歌、山歌、牛腿琴歌、笛子歌等。这些民歌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侗戏的唱腔音乐之中。在实际运用中,根据剧情的发展需要,也有将“戏腔”、“歌腔”综合运用的。
侗戏的戏腔和歌腔都是用大嗓演唱,词句的长短,侗语的音韵变化,影响着腔句长短和旋律的变化。侗戏的唱腔,多用侗语演唱,有的地方也用汉语的地方方言演唱。
由于受贵州花灯、桂北彩调的影响,侗戏的唱词十分讲究音韵,其尾韵统一,腰韵严谨。每段唱词不仅要求尾韵统一,而且严格规定要压腰韵、连环韵。侗族人平时说话很讲音韵,侗话中的音又比汉话多。音多押韵比较容易,韵多则音乐性强,加上有趣的比喻,剧本显得流畅、生动活泼。这便形成了侗戏唱词音韵结构的特点。
侗戏的乐队包括管弦乐和打击乐两个部分。管弦乐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和扬琴、竹笛、芦笙。打击乐器则有小鼓、小锣、小钹等,但一般不用于唱腔,只用于开台和人物的上、下场。传统侗戏的伴奏乐器一般为二胡、铃、锣和鼓。后来,侗戏中增加了牛腿琴、琵琶、低胡、扬琴等。
侗戏流传的剧目较多,来源也比较广。侗族广为流传的琵琶歌、民间故事和汉族故事,都是改编侗戏的素材。汉族戏曲剧目,也经常被改编和移植成侗戏。根据侗族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剧目有《丁郎龙女》、《珠朗娘美》等。
《丁郎龙女》是侗族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它说的是侗族穷后生丁郎砍柴回家,从牧童手中救了一条金丝鲤鱼,原来被救的金丝鲤鱼是东海龙王的女儿,她为报答丁郎救命之恩与丁郎结为夫妻。
三年来男耕女织,生活越来越好。这时丁郎的表妹素梅挑唆丁郎与龙女关系,说娶龙女三年还没有后代是违背古理的报应。姑妈家的姑娘,本应嫁给舅家崽。
丁郎听后变心,终于娶素梅做小,至此龙女受欺挨打,艰辛创立的家业也被丁郎、素梅霸占了。后来龙王得信,派虾兵蟹将接龙女回宫。素梅因抢龙女包袱被虾兵蟹将吓得掉进滚滚大江。丁郎吓得瘫倒在地,眼睁睁看着人去财散。
《珠郎娘美》传说百年以前,在峰峦起伏的黔东南古州的三宝镇上,有一对青年男女,男的叫珠郎,女的叫娘美,两人在“行歌坐月”中产生爱情,破铜钱定下终身,但娘美的母亲遵循侗族姑舅表婚的婚俗,已将娘美许配给舅家的儿子,所以他俩只得逃婚到从江的“八百贯洞”的贯洞寨落脚。
娘美被当地一个叫银宜的财主看中,逼婚不成,买通封建款老公万,设计在款会上杀害了珠郎,反诬珠郎是外面派来的奸细,并哄骗娘美说珠郎是让下河人杀的。后来娘美知道真相,在江箭坡辨骨处引诱银宜为珠郎埋骨,说谁能帮她把珠郎尸体埋了,就嫁给谁。在银宜提着锄头挖坑时,娘美趁机将银宜杀死,替珠郎报了仇。
侗戏中根据汉族故事改编的剧目有《陈世美》、《梁祝姻缘》等。历史故事剧有《吴勉王》、《李万当》等;移植汉族戏曲的剧目有。生死牌》、《十五贯》、《白毛女》等;创作的现代剧目有《团圆》、《二十天》、《一个南瓜》、《杨娃》、《好外孙》等。
这些剧目故事情节与其他剧种的剧本大致相同,但基本的结构与格式却按侗戏的特点编写。侗戏剧本词句生动,韵律严格,讲究尾韵、腰韵、连环韵,一出戏,也就是一首叙事长诗。与其他剧种比较,侗戏在这方面别具一格。
⑶ 源远流长的侗戏艺术特点
侗戏是产生于嘉庆年间的一种民族戏种,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经过长时间的保护和传承,侗戏现如今也已经是我们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了。那么,大家对于侗戏了解有多少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角色分类
侗戏角色虽有生、巳之分,但并未形成定型的行当,一般是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来分配演员。只有小丑有些独特的表演,动作滑稽可笑,以说白为主,蹦蹦跳跳,称为“跳丑脚”、演员念白很少,以唱为主。唱腔一般是上下句结构,中间都有过门。侗戏的丑角有比较特殊的表演程式,侗戏中的丑角多扮演各种诙谐或狡猾的人物,在剧中的主要任务是插科打诨、活跃气氛,没有本行的当家戏,表演上比较自由和夸张。
两大唱腔
侗戏音乐根据唱腔的结构和形式可分为“戏腔”、“歌腔”两大类。戏腔以平调为主,包括其变化而成的各种腔调,还包括引进侗戏中的汉族戏曲唱腔和民间曲调。歌腔则是由侗族民歌演变而成的唱腔。侗族民歌非常丰富多彩,有琵琶歌、山歌、牛腿琴歌、笛子歌等。这些民歌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侗戏的唱腔音乐之中。在实际运用中,根据剧情的发展需要,也有将“戏腔”、“歌腔”综合运用的。
伴奏形式
侗戏的乐队包括管弦乐和打击乐两个部分。管弦乐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和扬琴、竹笛、芦笙。打击乐器则有小鼓、小锣、小钹等,但一般不用于唱腔,只用于开台和人物的上、下场。传统侗戏的伴奏乐器一般为二胡、铃、锣、鼓和小钗;新侗戏中增加了牛腿琴、琵琶、低胡、扬琴等等。
曲调和唱词
侗戏的唱词十分讲究音韵,其尾韵统一,腰韵严谨,主要曲调有“平板”、“哀调”。另外,侗戏的唱词在韵律方面有其独特的要求。每段唱词不仅要求尾韵统一,而且严格规定要压腰韵、连环韵。侗族人平时说话很讲音韵,侗话中的音又比汉话多;音多压韵比较容易,韵多则音乐性强,加上有趣的比喻,剧本显得流畅、生动活泼,这便形成了侗戏唱词音韵结构的特点。
表现手法
侗戏舞台一般长、宽约为丈余,不用布景,仅挂一块底幕和两块花色门帘。台上除了几张桌、台之外没有其他道具。脸谱以黑白二色为基础。服装以侗族艳装为主,也有专门的戏装。在剧本结构与表现手法方面,侗戏有着鲜明的特点。剧本一般是以剧中主要人物的名字来命名。侗戏剧中人物很多,剧本篇幅长,每出整本戏几天才能演完。侗戏的剧本一般以二人对唱为主,道白很少。这是因为,侗戏剧本多由侗族琵琶歌改编,而琵琶歌本身就具有故事长、人物多、情节不连贯的特点。因此,侗戏中有明显的说唱艺术的痕迹。
⑷ 侗族的文化艺术
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诗歌的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康明朗,比喻生动活泼。其中抒情诗歌优美细腻,真挚热情。;叙事诗歌委婉曲折,含意深长,是侗族民间文学的一项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歌词多以人类起源、民族迁徙和习惯法为题材,具有史料价值。以《珠郎娘姆》、《莽岁》、《三郎五妹》、《蝉之歌》等流传最广。音乐曲调既多又美。一领众和、多声合唱的“大歌”声音洪亮,气势磅礴,节奏自由。琵琶歌,因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侗语称ki212,俗称牛腿琴)伴奏而得名,曲调欢快流畅,为侗族所特有。民间的故事传说,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表现手法富于浪漫性,体现了侗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追求光明、战胜邪恶的善良愿望。侗戏是由原有的叙事说唱发展起来的,始于19世纪初,相传是黎平侗族吴文彩(约1798~1845)所创。台步简单,动作纯朴,曲调唱腔多样。演唱时,用胡琴、“格以琴”伴奏,击锣钹鼓闹场,着侗装,不画脸谱,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侗族民间舞蹈,有“哆耶”、芦笙舞和舞龙、舞狮等。“哆耶”是群众性的集体歌舞,或男或女,彼此互相牵手搭肩,围成圆圈,边走边唱。芦笙舞是由舞者吹奏芦笙边吹边舞的集体舞蹈。乐器除上述者外,还有侗笛、唢呐等。一领众和、多声合唱的侗族“大歌”宏亮磅礴而自由。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伴奏、曲调欢快流畅的琵琶歌亦为侗族所特有。始于19世纪初的侗戏由原有的叙事说唱发展起来,台步简单,动作纯朴,曲调唱腔多样,着侗装,不画脸谱,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手工艺品有挑花、刺绣、彩绘、雕刻、剪纸、刻纸、藤编、竹编。刺绣是侗族妇女擅长的工艺,她们有服饰上刺绣各种图案花纹、人物、禽兽、花卉、草虫,形象生动,色彩绚丽而调和。银饰有颈圈、项链、手镯、耳环、戒指、银簪、银花。纺织品有侗锦、侗帕、侗布。先用靛染,后涂蛋白的“蛋布”,颜色鲜亮,为侗族固有衣料。
鼓楼、风雨桥是侗家建筑的典型代表。侗族擅长石木建筑,鼓楼、风雨桥是其建筑艺术的结晶。鼓楼为木质结构,以榫头穿合,不用铁钉。有三、五层以至十五层,呈4面或6面8面倒水,高4~5丈,飞阁重檐,形如宝塔,巍峨壮观,是族姓或村寨标志,也是公众集会的议事场所。风雨桥是石墩木桥,长廊桥道,桥亭重瓴联阁,雄伟壮丽,以三江县的程阳桥最负盛名,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
侗族刺绣
由中国文化部、山东省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三江县侗族刺绣、侗族织锦2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博览会,并获得了“优秀组织奖”,三江县的石侗娟、石汉群获得了“传承人展示奖”。
侗族刺绣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亮丽和谐彩、高雅凝重的品质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成为中国有名的绣品之一。在博览会上,侗族织锦、侗族刺绣的制作技艺,精美无比的织绣工艺吸引了数万观众到广西展区参观。
侗族刺绣的艺术品繁多,头巾图案、婴儿背带、妇女胸兜、布花鞋、鞋垫、烟袋、挎包刺绣等内容相当广泛。
⑸ 贵州侗戏有什么特点
贵州侗戏是深受侗族人民喜爱的少数民族戏剧形式。它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汉族地方剧种贵州的花灯戏、湖南的阳戏和花鼓戏、广西的桂戏和彩调的影响。
侗戏音乐是在侗族民歌琵琶歌、叙事歌、大歌和山歌和基础上,吸收汉族戏曲剧种音乐逐渐发展而成的。其歌腔则是由侗族民歌演变而成的唱腔。侗族民歌非常丰富多彩,有琵琶歌、山歌、牛腿琴歌、笛子歌等。这些民歌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侗戏的唱腔音乐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戏。
侗戏
⑹ 侗戏是怎么样的
侗戏,侗语称“戏更”,是侗族的戏曲剧种。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及周边侗族地区村寨中的侗戏,自1875年由贵州黎平县水口区传入,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和改革,艺术色彩更丰富,感染力也更强。传统侗戏演出,演员穿侗服,佩戴侗族首饰,以侗语演唱,用。流传剧目有《陈世美》、《生死牌》、《梅良玉》等。侗戏是一种依靠戏师师徒相袭、口传心授的民间艺术,自我保护十分脆弱。目前,侗戏面临戏师老化、后继无人、受众群体日益减少等濒危状况,急需各级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加以传承保护。?2011年侗戏已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⑺ 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剧种:侗戏
侗戏是我们国家级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民间的一种戏剧艺术之一。侗戏也是侗族人民在长时间生活实践当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那么,大家对于侗族的东西是否有所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 民族文化 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侗戏是我国民间戏曲中的戏种之一,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多流行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湖南省的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县的侗族村寨。
侗戏的发展源远流长,经历人民群众集体创作、集体传播、不断得到加工、改造,古朴而不单调,抒情而不低劣。民族民间特色鲜明,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并尚在发展之中,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清新活泼,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从学术上看,它是有发展前途的民族民间剧种之一。
侗戏的主要剧目
侗戏流传的剧目较多,来源也比较广。侗族广为流传的琵琶歌、民间故事和汉族故事都是改编侗戏的素材。汉族戏曲剧目也经常被改编和移植成侗戏。根据侗族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剧目有《珠朗娘美》、《刘美》、《金俊与娘瑞》等;根据汉族故事改编的剧目有《陈世美》、《梁祝姻缘》等;历史故事剧有《吴勉王》、《李万当》等;移植汉族戏曲的剧目有《生死牌》、《十五贯》、《白毛女》等;创作的现代剧目有《团圆》、《二十天》、《一个南瓜》、《杨娃》、《好外孙》等。这些剧目故事情节与其它剧种的剧本大致相同,但基本的结构与格式却按侗戏的特点编写。侗戏剧本词句生动,韵律严格,讲究尾韵、腰韵、连环韵,一出戏,也就是一首叙事长诗。与其它剧种比较,侗戏在这方面别具一格。
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戏协会成立
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戏协会经长期筹划,精心准备,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3年10月31日成立。通道县是侗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侗族文化遗产保存最为真实完整的区域之一,境内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着成绩。侗戏协会的成立是侗戏保护、研究、传承、创新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一件好事,更是一件喜事,它的成立必将对侗戏的保护传承、研究创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弘扬侗文化、宣传侗文化、提升侗文化产生积极影响,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工作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侗戏剧目已发展到多个。它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波及到了黔、湘、桂、鄂等整个侗族地区,并且十分活跃在民间,茅贡乃至整个侗族地区形成了“少儿学戏,青年唱戏,老人看戏”的浓厚氛围,引起了国际及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
⑻ 侗戏的剧种简史
在湖南、贵州、广西三省的毗连地区,居住着我国的少数民族——侗族。当地活跃着一种深受侗族人民喜爱的少数民族戏剧形式——侗戏。侗戏,侗族的戏曲剧种。最早形成于贵州的黎平.榕江、从江一带,后流传到广西的三江和湖南的通道等侗族聚居地区。侗剧是在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叙事歌)和“嘎琵琶”(琵琶歌)基础上,接受汉族的戏曲影响而形成。“嘎锦”,演员自弹自唱,夹用说白来叙述故事,内容多半为侗族的传说故事。“嘎琵琶”,分短歌和长歌。短歌为抒情民歌,长歌为叙述故事的说唱。侗戏大致在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形成。侗戏的剧目,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描写汉族生活的剧目,大多从汉族戏曲中进行移植;一是描写侗族生活的剧目。后者如《吴勉》,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明初侗族民族英雄吴勉率领人民起义抗粮抗税,不幸被俘,不屈而死。《秦娘美》,写珠郎与娘美相爱,地主银宜欲霸占娘美,谋杀珠郎,娘美设计刺杀银宜,为爱人报了仇。《门龙》,描写门龙离家十八年未归,其母逼其妻改嫁,其妻不从,直等门龙归家,夫妻团聚。此外,还有《雪妹》、《乃桃补桃》、《金汉》、《莽子》等。清嘉庆、道光年间,由侗族民间说唱形式“嘎锦”(侗语,即叙事歌)和“摆古”结合而成。1870年左右,自贵州沿都柳江传入广西。最初仅有两人坐唱,后发展为走唱。道光年间,黎平县腊洞寨侗族秀才吴文彩和吴文彬等根据汉族唱本编成《梅良玉》、《凤姣李旦》等侗剧脚本。之后,民间业余戏师又先后创作了许多本民族题材的剧目,如《门龙》、《三郎五妹》、《珠郎娘美》等。很多侗寨都有业余侗戏班,代代相传。侗戏早期的表演颇有特色,角色到台前唱完一句后,在过门中绕∞字形回到台中靠后方端坐的“掌本”戏师面前,听取提示的唱词,然后再到台前演唱。丑角在台上比较活跃,有独特的程式,不论从左右方向出场,都只能向里跳跃,叫做“跳丑角”。1949年后,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珠郎娘美》、《山伯英台》、《美道》、《芒遂》、《刘知远》等,编演的现代戏有《侗家儿女》、《民族团结的花》等。其中《珠郎娘美》已摄制成影片。
侗戏的主要曲调有平板和哀腔等。平板或称普通调,用于叙事性唱词,前有引子、起板;哀腔,或称哭调、泪调。此外,在有些剧目中,花旦或丑还常采用侗歌、汉族民间曲调等。主奏乐器为二胡,还有牛腿琴、琵琶、月琴、低胡、扬琴等。打击乐器有鼓、锣、钹、小镲,但只在开台、催台及角色上下场时用以伴奏。 侗戏大约产生于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由黎平县腊洞村侗族歌师吴文彩始创,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吴文彩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根据汉族说唱本《二度梅》编制出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之后,侗戏不断吸取桂剧、彩调、祁阳戏、贵州花灯戏等其他戏曲剧种的营养,逐渐提高和完善,最终演变成表演有说有唱、曲调丰富、别具风格的独立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