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三重文化意义
问题:什么是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什么意思?
艺术作品,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一种特殊产物,它与人类诸多方面的心理、精神需要紧密相关,其中最重要的,是它满足和弥补人类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着的心灵渴望、情感缺失,即从根本上满足一个历史时期内特定的审美需要。如果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艺术作品则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反映、体现着这一“总和”。正如法国19世纪艺术史学家丹纳所云:“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显然,这种以艺术作品与外部诸条件的大关系为核心的艺术理论,其主旨是指向作品意义、风格的最后阐释与评价的。客观地说,这种理论在揭示古典艺术的深层内涵方面,曾经极有效。即使在20世纪,面对五光十色的现代、后现代艺术,它的理论思路和视角仍不失锐利锋芒,有助于我们劈肌析理,从这一方向上透视现代、后现代艺术背后的真实家底———人类精神失去上帝后无法皈依的茫然、焦躁、偏执、玩世的心态以及形成这一心态的社会文化背景。
艺术作品及其相关的艺术活动,总是与整个现实世界,包括人类的情感和心灵世界相反相承的。在艺术理论和艺术发展历史的语境中,所谓艺术作品,首先必须是人类的制作,即艺术作品一定包含着制作者的某种意向。这里的“人为因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指在人类心智发展中、制约下产生的一系列“技艺”;而“意向”则是人类心灵、情感的种种欲望的表达:或理性的道德教谕,或情感的满足与缺乏,或心灵的渴望与愉悦。在迄今为止洋洋大观的世界艺术史中,作品或以突出的技巧形式传世,或以不朽的内在意蕴被铭证,更多的则是两者兼备。这并不独指古典艺术,在现代、后现代艺术作品中也不乏其例。
有研究者认为,由于后现代艺术作品从传统艺术的摹仿现实转变为现实事物本身的直接呈现,导致了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界限的消失。以始自柏拉图的“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的古典艺术观点看,后现代艺术的出现,确实宣告了摹仿论者艺术品判定标准的失败。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仅仅是传统与后现代两种艺术作品观念间的矛盾,这不足以从根本上消除艺术作品首先是人工制品的判断。
西方20世纪艺术发展史表明:现代艺术具有反传统的鲜明性,但又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体现着与传统精神的一致性,那就是更为自觉、更为执着地通过对人深层心理的透视与显现达到对人类生存境遇、心灵状态的终极关怀。从这个角度看,现代艺术作品在注重技巧的精深细腻与表现创作者的感悟与内心情态方面,并不逊于传统作品。因此它无疑仍是与古典艺术一脉相承的人工制品。后现代艺术与现代及古典艺术的不同之处,是它更注重机遇和偶然性,它否认存在着一种前辈艺术家曾孜孜以求的明确深刻的终极本质,这体现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有两种倾向:
一种是放弃前辈极为看重的“无中生有”式的创作方式,不再津津乐道于作品的锤炼、修改、设计,而是有意识地选择一种“旧瓶装新酒”、“有中生有”的组合性创作方式。1984年威尼斯一次着名的双年展被题为“镜中艺”,意在彰明这样一种创作主张:传统是一面镜子,通过它,现代人可以窥视传统,传统也可以映现现代。许多后现代艺术作品就产生于这种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交流之中。从那次参展的作品看,这种交流是以裁剪、拼接、复制前人作品的方式实现的。法国画家伽罗斯特参展的作品是画于1982年的《草地上的晚餐》,乍看之下它与马奈的1836年的同名作品惊人地相似,很容易让人以为是抄袭或复制的赝品,但仔细观察,又发现此画中许多细节与马奈的作品不尽相同:景物略有改变,人物减少了,光线、色彩也黯淡了许多。伽罗斯特在自己的这幅作品中使用了“回忆接枝法”———将自己过去对许多大师作品风格和技法的回忆拼接在一起。对此,批评家库恩曾不客气地说:“在画面上让人想起马奈,在笔法上让人想起德拉罗瓦,画中裸体女人的造型和肉感接近鲁本斯。毫无疑问,其他各家的笔法,多少也在这幅画中出现了。整幅画里,似乎有诸多前人的特征闪烁其间,或隐或现,污染了所谓视觉意象的单一性。”[4](P231)这种风格的作品还很多,其中比较引人关注的是劳申伯格1982年创作的《得了肺炎的蒙娜丽莎》,以及早期作品(20世纪60年代的)《柿子》。前者把蒙娜丽莎从原画的背景中移植出来,重新配以堆满乱石的山谷;后者则把鲁本斯的《维纳斯的梳妆图》中的中心意象加以挪用,拼接入梯子、街景等。这些以拼接、组合技巧创作的后现代作品,除了体现创作者对前人作品的主观理解和阐释外,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对传统与现实之关系的态度。从这一角度看,后现代艺术作品仍是离不开技巧与意蕴的人工制品。
另一种引人注意的创作倾向是以事物的直接呈现来应对传统的艺术品的精雕细刻。“行为艺术”和“波普艺术”就是相当典型的此种例证。它们或者强调艺术家乃至观众对艺术创作过程的介入,使主体及其创作活动、创作过程也成为艺术作品的构成部分,或者以自然物质的直接呈现来代替技巧的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艺术发展的当代趋向———逐渐生活化、现代化、贫民化,但当这种“行为艺术”或随意为之的“偶发艺术”还未成为人类大部分成员能享有的“艺术化的生活”本身时,当它们还只是一部分艺术家多少为了标新立异或极为个人化的理解的艺术追求时,它们依然有着强烈的人工色彩,打下了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人类精神和情感的烙印:“行为艺术”是刻意为之的,“波普艺术”在择取物件时也留下了技巧的斧痕。
艺术的诞生是根源于人类对自身精神与理想的一种永不止息的追求。这种追求使人们趋近了艺术。只是趋近,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说他抓住了艺术本身。这一点犹如禅,即便大彻大悟,实也了无所得。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来传达他对周遭世界的理解与体会,陈述他对生命的诠释。每一个人每天都与周遭的世界发生关系,总是处心积虑的想获得其内心所设想的完美理想的状态。这种理想与实际产生差距时,总会有某种不满足感,许多失落,悲伤,痛苦即根源于此。而一切伟大的艺术,便是诞生于艺术家在追求其道德理想和生命理想时的挣扎。艺术恰如宗教,是一种精神的需要,而非思考的方式。艺术最本源的东西,实质上就是一种生命之境。艺术家所做的就是通过他的作品去体现他所真切感受到的生命之道。
2. 文艺作品是什么意思
文艺作品一种观念形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文学家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它包括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两种。它们都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内容与形式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不可分割;内容占主导、决定作用,形式有相对的独立性,对内容有一定的反作用。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环境等是文学作品内容的要素。
文艺作品包括文学或艺术作品
文学作品指小说、诗歌等
3. 艺术作品的意义是什么
作品的意义并不在于它纪录了作者自身的情感,我们并不是首先了解某一作者的情感而去接受某部作品的。在阅读诗人的诗时,我们并不是为了通过这些诗句去了解诗人自己的情感,而是借助诗人的诗句来表现我们自身的情感。诗人自己究竟怎样想,对于我们并不重要。
4. 美术作品的作品含义是什么意思
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美术作品包括纯美术作品和实用美术作品。其中纯美术作品,是指仅能够供人们观赏的独立的艺术作品,比如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画等。实用美术作品,是指将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具有使用价值的物体相结合,物体借助于美术作品的艺术品位而兼具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比如陶瓷艺术等。
5. 艺术是什么意思
您好,艺术就是一种比较严肃,还有高尚的娱乐行为。这样就统称为艺术了,具体是这样的,希望能帮到你。
6. 什么是艺术品
艺术品是艺术家智力劳动成果的结品。
它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流通于艺术市场,与其他商品相同的是,它也具备普通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同的是,艺术品的使用价值体现在精神层面而不是物质层面上,它是以满足人们的某种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为目的的。
艺术品分为很多类:水墨画、国画、书法、瓷器、紫砂壶、陶艺、绘画、乐器、雕刻、砂岩、仿砂岩、琉璃摆件、铁艺、铜艺、石雕、铜雕、玻璃钢、树脂、玻璃制品、陶瓷、瓷、黑陶、陶、红陶、白陶、吹瓶、奇石、古家具、脱蜡琉璃、木雕、花艺、花插、茶艺等等。
(6)艺术作品代表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艺术品的形成:
一方面,艺术创造者寻求润泽心灵的文化产物创造的意向和行为的实现,促成了艺术品的形成或产生。另一方面,艺术创造者寻求意图放置的意向与行为的实现,促成了艺术品的形成或产生。
艺术品的特征:
1、艺术品必须是艺术家刻意创造的作品,它看上去必须具有审美性或审艺性。
2、艺术品必须是表现了艺术学科部分元素或艺术模糊元素的艺术家刻意转换的作品。
3、艺术品必须是陈述表现了独创性或首创性艺术内涵或艺术边界拓展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作品。
7. 你觉得艺术作品对于人类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艺术作品对于人类的意义还是十分的巨大的,因为有许多人就是因为学习了这样的一些艺术作品,或者是接触的这样的一些艺术作品,所以让自己的情感得到了一定的熏陶,而且在生活当中也是十分具有艺术气息的人。那么我们也知道,艺术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的。如果一个人的经济达到了社会富足的标准,那么这个人肯定会对于艺术有一些追求,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在社会上不会受到一些歧视。
我们在遇到这样的一些艺术作品的时候,就需要去明白这样的一些艺术作品,可能会给我们自己带来什么样的转折。而且有许多人就是因为看了这样的艺术艺术作品,所以才让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变化。
8. 艺术代表作品的意义是什么
在璀璨的艺术星空中,那些经典性的艺术代表作品,不但是艺术家本身的才华表现,也蕴涵着时代、社会、民族的兴衰成败,揭示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
9. “艺术品”的意义是什么
艺术品(artwork),一般指造型艺术的作品。一般的艺术品可视为含有两个成分:一是作品上的线、形、色、光、音、调的配合,寻常称为“形式的成“或“直接的成分”;二是题材,寻常称为“表现的成分”或“联想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