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摄影术公认诞生于哪一年
摄影术公认诞生于1839年。摄影术一般指摄影,摄影一词是源于希腊语,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发射或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一般人类使用可见光照相,最常用到的是照相机。因场景和用途的不同,照相机有着非常多的分类。综合来讲,照相机都要有几个基本的部分以保证曝光过程,这包括:感光介质、成像透镜、曝光时间控制机构、胶卷暗盒、存储介质、电子感光器、电子存储介质。照相进行完成后,介质所存留的影像信息必须通过转换而再度为人眼所读取。具体方法依赖于感光手段和介质特性。对于胶片照相机,会有定影、显影、放大等化学过程。对于数码照相机,则需要通过计算机对图片进行处理,再通过其他电子设备输出。
‘贰’ 人们公认的摄影术的诞生是哪一年
1839年
1839年8月19日在法兰西科学院和艺术院隆重宣布摄影术的发明,并将此技术免费的公布于众。现代人们公认的摄影术的诞生,是从1839年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开始的。
‘叁’ 什么是摄影艺术
摄影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色调)等造型手段来表现主题并求得其艺术形象。拍摄者使用照相机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表达思想感情。根据艺术创作构思,运用摄影造型技巧,经过暗房制作的工艺程序,制成有艺术感染力的照片。就概念而言,根据中文中心词后缀的惯例,“摄影艺术”可通俗理解为:摄影的艺术,广义上包括一切与摄影有关的艺术活动;狭义上特指可以作为一个艺术品种存在的那一部分摄影,是《辞海》所说的“造型艺术的一种”。
内容分类:
所摄影的影像的内容,可分为风景照、静物照、肖像照、风俗照、新闻图片等。
主要特点:
在于所表现的对象必须是实际存在的。体裁上分新闻摄影、人像摄影、风景摄影、动静物摄影等。
‘肆’ 什么是摄影艺术
就是善于会抓 住或捕捉美好的人、物、景,在拍摄出来的画面,能让人能看得出或体会到意境的面画,并可以作为展示,让更多人一看就能体会里面的意境,这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享受。
‘伍’ 最早的艺术摄影是怎样诞生的
1839年,摄影术正式宣告诞生。在最初的日子里,摄影并没有被视为一门艺术。在人们看来,摄影不过是一项发明,一项能够准确记录大自然影像的发明罢了。
为了把摄影从一种“机械的记录手段”提升到艺术的境界,塔尔博特和画意派摄影家们进行了最初的尝试。
一、最初的尝试
在早期先驱者的大多数照片中,似乎很难感受到艺术的意味。那些室内随意堆放的物品、庭院中毫无美感的树木和简陋的房屋,只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并以此证明摄影具有精确写实的能力。因此,摄影先驱们把用相机摄取的影像,称为“阳光画”或“自然的手印”,而照片,只是从野外采集到的标本。
这种平庸的记录,不久就被塔尔博特所突破。1844年夏至1846年春,塔尔博特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了《自然的画笔》。在这本着名的书中,裱有24幅照片:有牛津皇后学院的一个角落、巴黎的林阴大道、维尔特郡的拉科克修道院和西敏寺黑塔的风景照,也有玻璃、雕像和桌面上的苹果、菠萝之类的静物。
这些照片的内容,虽然有些零乱,但还是可以从中看出拍摄者的刻意安排。在某些照片中,塔尔博特已经开始利用影像中的暗示性力量,强调出照片的重点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书中的第6幅照片《开着的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这幅照片,拍摄了一扇半开的门,门旁放着一把扫帚,墙壁上挂着马具和灯。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弥漫着一种古老乡村的神秘氛围。塔尔博特自己是这样评注的:
这是它(摄影)初期一张微不足道的照片,有些偏爱它的朋友愿意去评论它。
对我们来说,荷兰画派在把日常熟悉的事物作为主题方面有着足够的权威。一个画家的眼睛常常会被在普通人看来很平常的东西所吸引。一缕阳光、一道投射在他走过的小路上的阴影、一株枯萎的橡树或一块布满苔藓的石头都会引起他一连串的思考、情感和独特的想象。
塔尔博特的这段评论,阐述了照片应该如何营造画面。他认为,照片中每一个简单要素的存在,都必须经过周密的安排,目的是为了唤起人们“独特的想象”。
《开着的门》是一个等待着人出现的场景。提灯等待着黑暗,扫帚等待着使用者,门口等待着进入者。这些富于意味的细节,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于是,艺术想象产生了,摄影也不再仅仅是物质现实的复制。
塔尔博特曾说过:
相机的记录是毫无保留的。但没有指导或某种强调的话,对于它们的发现我们能了解些什么呢?
《开着的门》为此做了一个有益的尝试。
二、画意摄影
画意摄影,是早期摄影艺术史上出现的一个流派。
达盖尔摄影术公布后,最早从事摄影的是一些画家和科学家。其中有一批肖像画师开始改行经营照相馆,从事人像摄影。但是,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摄影仍然是不能列入正统艺术作品的,充其量只是绘画的辅助手段。
当时,有一家杂志,对摄影提出了这样的批评:
在这些照片里,所能期待的只有自然主义的描写。创作意图不能获得满足,想象力也被对现实的机械记录给消灭了。
于是,一些摄影家开始探索,如何使摄影进入“艺术”的行列,像绘画一样,取得美学、情感以及自我表达的效果。他们认为,要增强摄影的艺术性,就要模仿绘画。他们模仿当时流行的“拉斐尔前派”的绘画,从圣经或文学作品中选取题材,采用舞台式的摆布拍摄,然后,通过拼接、叠印等方法,把多张照片组合成一幅作品。
这些摄影家所形成的一个流派,就是“画意摄影”,它的代表人物是雷兰德和鲁宾逊。
(一)雷兰德及其《两种人生道路》
英国摄影家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OscarGustavRejlander,1813~1875)原籍瑞典,青年时期在罗马受教育。他原来是一名画家,19世纪中叶定居英国后转而从事摄影。同当时的许多画家一样,雷兰德也认为,要增强摄影的艺术性,只有通过模仿绘画。
1855年,雷兰德拍摄了《玩》这幅作品,这是一幅在摄影室摆布拍摄的舞台式抒情照片。照片中,一位老人和一个儿童一起玩耍,画面极富诗意。拍摄前。雷兰德挑选了两位合适的模特儿来扮演老人和儿童,对他们进行训练和排演,使之在长时间的曝光中,能保持静止不动,并做出适当的表情。在照片的前景中,雷兰德还布置了一些书本和一只假狗,增加画面的艺术性。这幅照片,在当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被称为“艺术照片”。
此后不久,雷兰德又开始研究一种复杂的画面拼接技术,试图拍摄出类似拉斐尔前派绘画风格的寓意性照片,《两种人生道路》是其中的代表作。这幅宛如中世纪油画的作品,是雷兰德用30多张底片拼接制作而成的。在这幅照片中,雷兰德构想出一个寓意性的场面:一位先哲引领两个青年走入人生之路。其中一个青年崇尚宗教、勤劳向善,具有可敬的美德。而另一个青年一离开先哲就奔向享乐世界,染上赌博、酗酒、淫欲等恶习,以致失去理智,危害自己,走向死亡。画面中共有几十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有一个围绕中心主题的思想涵义。画面左侧有赌徒、娼妓、懒汉、酗酒者等象征罪恶的人物;右侧则有木匠、纺织女工、学者等积极向上的人物;画面中央是一个赤身露体的、正在忏悔的妇女,意在说明只要悔过就有希望。
要把这么大的场面拍摄在一张底片上,需要很大的摄影室和众多的模特儿。雷兰德避开这些困难,采取分组拍摄的方法。他先分组拍摄人物,然后另拍布景与道具。最后,用分别遮挡的方法,把拍摄的30多张底片逐一印在一张相纸上。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雷兰德一共花了6个星期的时间,才得到40×48公分的照片。
1857年,《两种人生道路》在曼彻斯特举行的“艺术珍品展览会”(19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展览会之一)上展出。这幅照片得到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赏识,被称为是“最壮观的场面,最出色的照片”。女王用高价买下了这幅照片,作为英国王室的艺术珍品收藏。
(二)鲁宾逊的集锦摄影
画意摄影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亨利·佩奇·鲁宾逊(HenryPeachRobinson,1830~1901)。他也是一位由画家转行的摄影家。
1857年,鲁宾逊在伦敦开设了一家专业人像摄影室。由于受雷兰德的影响,他开始学习复杂的叠印技术,试着制作剪辑照片。1858年,他完成了艺术照片《弥留》,这是由5张底片组合而成的作品。照片中表现了一位临死的少女形象—她在窗前半卧着,窗外是充满欢乐、春意盎然的世界。少女的身边围绕着她的家人,他们都为少女的行将逝去而悲痛欲绝。少女和她的家人很像小说中的人物,给人以强烈的故事感。
《弥留》在1858年的水晶宫展览会上展出后,以强烈的故事情节和完美的构图获得头奖。同时,也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这种题材是否过分伤感,而不宜作为摄影的主题。正是由于这场争论,使鲁宾逊一下子出了名,成为许多摄影家效仿的对象。
在此之后,鲁宾逊拍摄了许多这样的艺术照片,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照片制作方法。同雷兰德一样,鲁宾逊的照片,也是用不同的底片组合而成的。不过,他是将不同的相片剪下来,贴在一张背景照片上,修饰好接缝后进行翻拍和印制。这种方法,是通过剪辑精彩的部分组合成一张照片,所以称为“鲁宾逊集锦摄影法”。
鲁宾逊成为集锦摄影的创始人,后来的集锦摄影,都是源自他的方法。
‘陆’ 考试急求 摄影艺术诞生于哪年
1826年尼埃普斯拍摄了人类第一张能保存的照片1839年达盖尔完善一种有别于他的的摄影方法并在法国科学院进行了宣布达盖尔也因此被誉为摄影之父
‘柒’ 20世纪的摄影有着怎样的发展
进入20世纪后,随着摄影科技的发展和传播,摄影器材的日益进步和小型相机逐渐推广,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摄影技术,摄影的题材也更加扩大。这些,为我国众多摄影社团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20世纪20~30年代,是我国摄影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时期。这期间,全国各地的摄影社团纷纷涌现。它们促进了摄影艺术的萌发和繁荣,在我国摄影史上留下了开拓者的印记。
一、北京光社
作为我国早期着名的摄影艺术团体,北京光社率先举起摄影艺术的旗帜,开拓了艺术摄影的道路。光社的活动时间不到10年,但却把摄影推上了艺术舞台,做出了开拓者应有的贡献。
光社的前身,是由北京大学的摄影爱好者,在1923年成立的“艺术写真研究会”。最早的社员,只有黄振玉、陈万里、钱景华等七八人,会址设在达智营,不久又迁到平安里陈万里的住所。1926年,刘半农、老焱若等一批新社员加入了光社,社员发展到20多人。这时,光社已经不再是北京大学的摄影组织,而是名副其实的北京光社了。
光社的主要活动,是举办摄影展览和出版摄影作品集—《北京光社年鉴》。1924年6月14日~15日,光社在中央公园(今天的北京中山公园),举办了第一次社员摄影作品展,这是我国摄影史上第一次由摄影团体举办的影展。这次影展,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两天内有五六千人前来参观,大大鼓舞了社员的信心。于是,一年一次的公开展览连续举办了五次。
第四次影展后,参加影展的16人各自选出摄影作品2至5幅,共56幅,编成《北京光社年鉴》第一集,于1928年1月1日出版。这本我国最早出版的摄影作品选集,16开铜版精印,并刊有刘半农写的《序》,陈万里的《小言》和汪孟舒的《北京光社小记》等文稿,叙述了光社的宗旨和历史。
在光社社员中,有很多早期着名摄影家。和钱景华、吴郁周、老焱若一道,被誉为“光社四杰”的陈万里,就是我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之一。
陈万里生于1892年,1919年开始学习摄影。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摄影的工作是绝对机械的,只要有技术上的经验就可以成功。而陈万里则认为,这些见解都是“近视的、谬误的”。他曾说道:
摄影离了机械的动作及技术上的经验以外,对于取材,构图阴阳,向背种种方面都是重要的。
陈万里在自己的摄影实践中,最早体悟到摄影的审美功能,提出了摄影“造美”的观点,即在“极不美的境界中”,发现并“照成美”,把自然美创作成融入、表现摄影者个性的艺术美。这是摄影艺术理论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提出这一观点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是陈万里对我国早期摄影美学的贡献。
陈万里在中国摄影史上,创造了几个“第一”:1924年,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个人摄影作品集《大风集》,书中收录了12幅照片。同时,他为《大风集》所写的序言,可称得上是我国第一个摄影艺术宣言。1926年,他分别在苏州、上海和厦门举办了个人摄影作品展,开创了我国摄影个展的先河。
“光社四杰”之一的老焱若(1883~1966),出生于文人世家,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喜爱艺术。五四运动前后,他积极参加摄影创作,成为光社的成员。
老焱若擅长风光摄影,有许多摄影佳作留存于世。《北京光社年鉴》第一集收入作品有《朝暮》、《枯木寒鸦》、《联袂寻芳》、《渔翁》、《金鱼》五幅。其他代表作有:《一肩风雪》、《晨雾》、《群鹅》、《拉骆驼》、《赛马》等。他的作品题材广泛,画面自然生动,构图严谨,充满诗情画意,富有中国传统艺术风格。
老焱若不仅是我国早期的摄影艺术家,而且还是一位科技工艺专家、发明家。他极具创新精神,研制出放大机、晒相夹等多种摄影器材,对我国早期的摄影器材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中华摄影学社
1928年初,中华摄影学社(简称华社)在上海成立。在《华社简章》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以研究摄影艺术为宗旨”。
华社的社员,主要服务于报界和商界。它举办的4次摄影展览,在中国摄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时我国唯一的摄影杂志《天鹏》,在记述华社影展盛况时写道:
风声所及,远近来观者摩肩相接,出品精丽绝巧,叹为观止。上海闭会后,而京而杭,皆载盛誉而归。
与光社不同,华社的影展除第1届外,都广泛征集摄影作品,只要符合规定的放大尺寸,都可以展出,并在评选时对社外的作品还略有照顾,而不限于华社的社员。如参加第2届影展的作者中,就有北京光社的刘半农、吴辑熙、郑颖荪,广州景社的潘达微,常熟乐社的陆祯芝,香港的李崧,上海的黄秋农、林雪怀、郭锡麒等几十人,松江华亭摄影会还以团体名义加入影展。
1930年12月21日的《申报》,还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华社第4届影展时,美国摄影家葛司登(Gaston)到会参观,“于华社作品,深为赞美,对于邵卧云、郎静山、朱寿仁、胡伯翔尤为佩服,葛氏观毕,立回寓所,出其精品九帧,送会陈列”。由此可见,华社的影展,只要作品精美,即使是外国人也可以参展。
华社的做法,扩大了摄影队伍,培育了摄影新人,促进了摄影艺术的繁荣。
华社还编辑出版过《天鹏》与《中华摄影杂志》。这两家摄影杂志,发表了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艺术论文和技术介绍,是我国当时影响最大的摄影杂志。
华社社员的作品,题材比较广泛,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有些摄影家已具有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如华社影展中展出作品最多的作者胡伯翔,就始终把镜头对准下层劳动群众。当时的人们评论道:
他的拍摄对象,常是山野水边乡村街头,把一些粗野琐屑的搬上了镜头,立刻换来一股质朴纯厚的风味,教人感出我们东方的美与雄厚。
华社的其他社员,如郎静山、胡伯洲、邵卧云、朱寿仁的作品,也都各有特色,有些人后来还成为享誉中外的摄影名家,他们为我国摄影艺术的民族化、个性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黑白影社
黑白影社,是继北京光社和上海华社之后,20世纪30年代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摄影团体。
黑白影社成立于1930年的元旦。刚成立时只有7名社员,他们是:陈传霖、林泽苍、林雪怀、聂光地、曹云甫、林云声和佘堂庸。社址设在上海跑马厅路845号,卢施福医寓。不久,卢施福也成为黑白影社的重要成员。
黑白影社一成立,就制订了“黑白影社社章”,对于命名、宗旨、社员、纳费、组织等各项都有明确规定。
黑白影社之所以命名为“黑白”,社章中是这样解释的:
黑白是光的全部,就是色的全体。摄影就是光和色所寄托的型体,光和色也就是摄影的灵魂。
以黑与白的互相调和,象征摄影。
影社的宗旨,在社章中也有明确规定:
本社集合有浓厚摄影兴趣者,共同从事研究艺术摄影,以表扬我国文化及增进我国在国际艺术界之地位。
影社对于入社成员的要求是:
凡与本社宗旨相同而品行端正者,不论摄影经验深浅,及营业与非营业者,签立志愿书请求入社,经委员会审查合格,均得为本社社员。
黑白影社对社员不论资排辈的做法,纠正了华社的关门主义,使社员很快发展起来。到抗日战争前夕,社员已经遍及全国,共计168人。着名摄影家沙飞、吴印咸、敖恩洪、吴寅伯和画家叶浅予等,都是当时黑白影社的社员。
黑白影社的作品,题材比华社的作品更加广泛。除一般的风景、花鸟、静物、肖像、建筑、人体之外,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面貌的作品,占有相当的比重。如司徒怀的《勤俭》,陈传霖的《疗饥》、敖恩洪的《荷锄晚归》、吴中行的《良伴》等,都把镜头对准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记录了他们的生存状态。
黑白影社举办过4次规模较大的“黑白影展”,两次陈传霖、卢施福的联合影展。此外,还出版了3册《黑白影集》,影集中,收录了第2、3、4届黑白影展展出的作品。
半农谈影
在中国摄影史上,刘半农(1891~1934)占有重要地位。这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猛将,着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诗人,涉足摄艺之初,就显露出他对于摄影艺术的真知灼见,被称为“中国摄影美学第一人”。
刘半农十七八岁时开始接触摄影,当时只是随便玩玩。后来,他到法国留学,才真正把摄影作为一门艺术进行研究。1925年,刘半农学成归国,在北京大学任教。当时,有的人大肆贬低摄影艺术,他却不以为然,并在次年加入了积极倡导和推广摄影艺术的“北京光社”。
1927年,刘半农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摄影美学着作《半农谈影》。在书中,他首先批驳了钱玄同所谓“凡爱摄影者必是低能儿”的论调,以及画贵照贱的种种错误说法。他说:
画是画,照片是照片,虽然两者间有声息相通的地方,却各有各的特点,并不能彼此模仿。若说照相的目的在于仿画,还不如索性学画干脆些。
接着,刘半农把摄影分成三类,除照相馆生意外,还有复写的照相与非复写的照相两类。他认为,不同类别的摄影须用不同的法则。而非复写的“美术照相”,则重在“写意”。
什么是“写意”?在指出“写意”并不就是“写假”后,刘半农这样写道:
乃是要把作者的意境,借着照相表露出来……譬如同是一座正阳门,若用写真的方法去写,写一百张还是死板的一座正阳门;若用写意的方法去写,则十人写而十人异:有的可以写得雄伟,有的可以写得清劲,有的写得热,有的写得冷。
这就是说,单纯的“写真”、“复写”是死的,而“写意”、“非复写”则是活的。在人们普遍认为摄影只能“复写”生活的年代,刘半农大胆地提出摄影艺术要表现作者的意境,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当时中外摄影界关于“清”(结像清晰)与“糊”(影像模糊)的争论,刘半农认为,这虽是技术问题,但必须根据作者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进行处理,并对有些人一味以“糊”为美的观点提出了批评:
至于写意照相,却要看作者的意境是怎样:他以为清了才能写出他的某种意境,那就是他的本事;他以为糊了才能写得出,那也是他的本事。我们只能问他的意境写得出写不出,以及写的好与不好;六至于清与糊,应由他自己斟酌:他有绝对的自由。
……有的人不知道糊只是造美的资料,而竟认做了美的全体,于是乎糊!糊!糊!直糊到一塌糊涂,这就糟不可言了!
此外,刘半农还明确提出,要把表现中国人的气息,作为中国摄影的一种要求。他反对以英、美、日的年鉴做“老祖师”,反对一味模仿外国人的作品,说这种“模仿到了头发白,作品堆满了十大箱”,也“只是一场无结果而已”。在为《北平光社年鉴》第2集所写的《序》中,他写道:
我以为照相这东西,无论别人尊之为艺术也好,卑之为狗屁也好,我们既在玩着,总不该忘记了一个我,更不该忘记了我们是中国人。
……必须能把我们自己的个性,能把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情趣和韵调,借着镜箱充分地表现出来,使我们的作品,于世界别国人的作品之外另成一种气息,夫然后我们的工作才不算枉做。
这段话在70多年后的今天听来,依然令人“发聋振聩”。
‘捌’ 摄影艺术是从九十年代开始在学校逐渐成为一种专业学科
关于摄影与艺术的话题,最初可追溯至1826年法国人尼瑟夫·尼埃普斯拍摄的《窗外景色》,他将摄影视作一种复制艺术的绝佳手段。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正式诞生,法国社会科学院在介绍达盖尔的这项发明时说道:“我们可以想象到这项发明将会给科学研究带来多大的资源和便利,而对于辅助艺术创作而言,它的作用将超乎我们的预计。”可见摄影在当时并不是艺术,在当时的国际博览会中,摄影通常是被作为科学或工业艺术展出的。摄影的这种尴尬身份在1860年奥林普·阿瓜杜伯爵的摄影作品《赞赏》中被表现出来,照片中的人们正在欣赏真正的艺术——油画。
1862年在法国产生了第一起由于翻拍而导致的照片版权诉讼,在一审中,法庭以照片不是艺术品为由驳回了原告的起诉。此案原告又进行了上诉,这一次法庭承认了原告对照片的版权。自此,摄影便在法律意义上拥有了艺术的身份。
当时的摄影家自称为艺术家并不断为这一身份正名。英国的摄影家雷兰德认为:如果摄影可以达到绘画的效果,那么摄影当然就是艺术。他在1857年的作品《人生的两种选择》中作出了这一尝试。19世纪80年代,英国威尔士的摄影家艾默生创作了一系列以沼泽地为主题的作品,他认为这种再现人类视角的作品当然是艺术品。但艾默生在其后1891年的一篇文章中又改变了想法,认为“尽管有些摄影作品的确能产生一定的美感,但由于摄影是通过机器而不是用手直接表达,所以摄影当然不能称为艺术”。在19世纪90年代的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出现了画意摄影,摄影家们通过污损底片等方法,使照片看起来像画作从而证明摄影是一种艺术。比如法国摄影家雷·勒·贝格1902年的作品 《裸体画》以及美国摄影家弗兰克·尤金1899年的作品《学习》。
有趣的是,当摄影家们极力使照片看起来像画而不像照片时,艺术家们也在极力地使画看起来不像照片。毕加索1905—1910年间的一系列渐趋抽象的女性绘画作品,便可以清晰地看出他的创作趋势与意图。同时,20世纪早期的一些画家也关注到了摄影。法国摄影家马雷曾在19世纪80年代时做过人体运动学的连续摄影实验,这一实验启发了意大利未来主义画家贾科莫·巴拉,他在1912年时创作了一幅与此照片类似的作品——《阳台上奔跑的女孩》,这幅画带有明显的摄影风格。巧的是,杜尚在1912年也创作了一幅类似的作品《下楼梯的裸女》。可见摄影在向艺术靠拢的长期斗争中,已经影响到了艺术的创作与发展。
然而,摄影作品仍然不为博物馆所承认。1902年,大都会博物馆馆长切斯诺拉的朋友希望他寄一组照片去参加都林艺术展,切斯诺拉便请画意摄影的领袖斯蒂格利茨为他准备一组照片。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一个条件:这些照片在参展归还后必须挂在大都会博物馆中。切斯诺拉听到这个条件直斥斯蒂格利茨是“狂热分子”并以“摄影不可算作一门艺术”予以拒绝。直至20世纪20年代末,画意摄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斯蒂格利茨准备把他的摄影作品都扔掉时,大都会博物馆终于向斯蒂格利茨索要到了他的第一批摄影作品。
画意摄影逐渐过时后,直接摄影成为主要思潮,它也是现代摄影的雏形。
这种摄影的理念是对对象进行直接拍摄,而不采取特殊的技法。这一流派的着名摄影家是美国的斯特兰德。到了20世纪20年代,产生了一系列现代艺术风格的摄影作品,诸如布鲁吉耶尔于20年代末拍摄的一系列“热抽象”照片,德国摄影家汉娜·霍荷于1919年的达达主义摄影作品《用菜刀切割》,德国摄影家哈特菲尔德的《格林刽子手》等。同时,一些画家、建筑家诸如曼雷、莫和利等人也开始利用照片进行试验,创作现代主义作品。192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成立并对摄影作品产生了兴趣。1937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馆员纽荷尔,同时也是一名摄影家,策划了一个摄影历史展,800多幅作品囊括艺术照片、天文影像、X光片、商业照片等。这个展览在全美10个主要博物馆展出,可以说这个展览的目录就是美国的第一本摄影史。1940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了摄影部。这是摄影向艺术靠拢的又一阶段性胜利,摄影的艺术身份终于为博物馆所承认。
20世纪50—60年代期间,艺术家们开始使用各种非艺术的物品创作艺术作品。例如劳申伯格1954年的作品《无题》,他认为艺术应该贴近生活,所以他将火鸡、生活杂物及他的个人肖像作为素材。显然,非艺术品的照片成为了绝佳的创作题材,在这个平面媒体大量充斥人们生活的时代里,照片随处可见,如果艺术家想要表现生活,随手取用照片就可以了。而20世纪60年代中期,还有许多艺术家利用照片进行创作,诸如沃霍尔、罗伯特·斯密森、鲁西、布鲁斯·诺曼、巴尔代萨里等。但照片在他们看来根本不是艺术,只是随处可取的东西,鲁西甚至说:“谁拍了照片不重要,我甚至不把它看成是摄影,它们只不过是充实书本的图片而已。”而巴尔代萨里在1967—1968年还拍摄了一组名为《错误》的照片,用一个人头顶着树的视觉错位来嘲讽摄影术。由此可见摄影的地位十分低下。但同时,尽管还不是作为独立的艺术品,而是作为这些着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中的一部分,照片却第一次在画廊中展出了。
20世纪70年代早期,艺术批评家们开始注意到了美术馆中的大量照片,批评家说道:“一些照片不是摄影作品,它们是艺术。”“图片不应被看作是照片,而是思想的图像化表达或是概念艺术。”1969年在纽约举行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展,此时高校里也开设了摄影课程;几年后,苏富比公司在伦敦举行了第一场照片拍卖会;1974年,国际摄影中心在纽约成立;1975年,伦敦有6家美术馆展览照片。摄影的艺术身份开始被大多数人所承认。尽管人们承认的主要原因是图片比毕加索、马蒂斯的画作更便宜的经济因素,但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努力,摄影最终成为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