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术品怎么鉴赏
艺术鉴赏应该欣赏的是艺术品本身,因为萨特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艺术家应该完全引退到其作品之后,重要的是他的作品,而不是他.”艺术是一种很私人化的东西,私密性是艺术的根本属性,当一个人在欣赏一件艺术品时,他所得到的东西很大程度和作者没有关系,而仅仅是在他自己的认知领域里获得认识,每个个人都获得和其他人所不同的认识,甚至是和作者的意志所无关的认识。可以说,欣赏者欣赏的是他自己,而艺术品如同一面镜子,他只是借助这一外物在认识自己,因而,艺术的私密性这一特点可以说在作者和观者处都得以实现。所以,人在了解一件艺术品时,可以说就是在欣赏,了解其自身。艺术品,只是在引导欣赏者的这种认识的方向,不同的艺术给人不同的引导。
关于作者,对于真正“有水平”的欣赏者来说,作者是一个完全不必要的概念,可以说对于整个自然来说,"造物主"就是作者,可是有谁诘问过造物主的身世?这样看来,天地万物都是艺术品,只不过当艺术品有了人的属性的时候,使得我们更加关注“作者”这一概念.作者的信息使得我们对于艺术品更加有了某种“偏颇”的认识,使得艺术品的引导性更强,譬如,若不了解梵高的身世和履历,可能很多人都不能为其作品所打动并感觉其伟大。
艺术的公共性的问题和艺术的私密性之间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但依马克思的说法,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基本动力。
2. 应该怎样学习欣赏艺术
艺术拒绝以资本为逻辑的市民“功利性”。
例二、1769年赫尔德乘船去法国,在大海上,他突然发现一个问题,科学和理性帮我解释了海浪、潮汐、天气、航向。当面对一望无垠波涛汹涌的大海,理性似乎并没有解释为什么此时我内心会有种生命的颤栗。
艺术通过感性解决人超验维度的需求。
因此我们要去欣赏的对象,内被称作“艺术”的东西,必须要具有这两个维度,我们主观上的欣赏,也是以此为前提的。
艺术家生平
安迪·沃霍尔平面设计出身,曾获得美国平面设计大奖。正是因为平面广告的制作经历,让安迪·沃霍尔有了对图形和商品更加敏锐和深刻的思考。他的第一件艺术作品是关于可口可乐的,他认为,“你喝的可口可乐和总统喝的是一模一样的可乐,可乐就是这么多钱,花再多钱也不可能买到更好的可乐。所有的可口可乐都是一样的,所有的可口可乐都是好的。”
宇宙的诞生
-赏析总结
克莱因用那种空无一物的,深邃得如同大海的蓝色,给人带来的是宁静与安详,这种蓝色很容易抓住人的眼睛,让人情不自主地凝视其中。这种蓝色被评为“超越有形之物,达到无形之境”。而他使用模特身体直接参与绘画,则是赋予了图像一种本质的生命力,仿佛将生命固定在了画布上。形象的动态十分生动自然,一次成型。这是一种大胆尝试,也启发了后来很多艺术家。
3. 如何鉴赏艺术作品
1.
欣赏艺术不可浅尝辄止,艺术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特殊的心理活动,包括对欣赏对象的感觉、知觉、理解、思考以及联想、想象等认识过程,同时包括与认识过程相伴随的主观方面的感受情绪和情感活动;
2.
在这种欣赏过程中,感受是极为关键的一环,只有有了准确、敏锐、充分的感受,才能把握艺术作品在感情形式和形象上的特点,从而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独特的印象。艺术欣赏者对艺术品的第一个印象,也称“艺术的初感”,非常重要;
3.
因为它对人的感觉器官是一种新鲜的刺激,感受最为敏锐和深刻。有时候欣赏者一听某一首歌曲就喜欢上了,看到某一幅画第一眼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就是这个道理;
4.
然而,艺术欣赏又不能满足于“艺术的初感”。真正的艺术欣赏并不是浮光掠影或回眸一瞥可以领略以尽的。不少艺术品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接触到它的真谛的。所以首先,它需要欣赏者对审美对象的稳定注意。
4. 怎样欣赏文学艺术作品举例说明
欣赏文学艺术作品:了解和熟悉作者生平,了解作品风、学会摘录、可以阅读指导类的书籍。
第一、了解和熟悉作者生平。无论这部文学作品出自何人之手,哪个国家,哪个时代,我们都要细细阅读作者的生平。如法国作家梅里美,他的早年生活,以及兴趣爱好,以及他的写作历程。我们从这本书的序言中大致可以了解到他的一些基本情况。
第二、了解作品风格。每个时代的作家作品风格是不一样的。即使一个作家所有的作品,他的风格趣向也是不一样的,如雨果、梅里美。
如这本《涅曼河畔》整体风格是富有浪漫主义趣味,但是反映的还是那个时代的现实社会。因为作者本人比较擅长绘画,能够把这种长处融入她的作品中,无论是景物、环境、人物都给人一种很真实的感觉。
第三、学会摘录。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些优美的句子和段落。有些的确还富有哲理性、如梅里美的《费德里哥》是一篇富有现实意义的佳作,字里行间充满着风趣和幽默。如《金人》这部作品随处可以见到优美的句子,如开头描写风景的那一段。
第四、可以阅读指导类的书籍。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可能会遇到某些字词或者段落不太理解。我们可以借助鉴赏类书籍来解决,如人物、作品、风格等等。如《莱蒙托夫抒情诗全集》,编者对每一首诗歌都给予了明确解释,能够使得阅读者很容易了解作品风格、时代。
5. 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
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欣赏一般局限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
而鉴赏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
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自己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要在文化情境中来认识和理解美术,“情境”,即指影响各个时期美术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各种思想、观念,都与艺术家所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影响有关。
打字不易,望采纳谢谢!
6. 现在艺术作品那么多,该如何选择性的欣赏呢
我们说,艺术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当今社会空前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发展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各种类别各种风格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精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做为艺术欣赏的主体,人们的时间精力终归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艺术作品尽收眼底,“照单全收”。那么,该怎样有选择地欣赏艺术作品呢?作为一个艺术爱好者,我以为可以从这么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选择自己喜欢的
艺术作品成千上万,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其中有传世的经典之作,有当今的优秀作品,也有平平庸庸的作品,甚至还有滥竽充数的作品。所以在欣赏时要注意选择那些已有定论或广受好评的名作和优秀作品。比如你欣赏油画,可以选择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到二十世纪末已有定论的那些油画大师和着名画家的作品,也可以选择当今画坛比较活跃的优秀油画家的作品。欣赏经典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给你带来更多的感悟、共鸣、启迪、愉悦和美的享受。人说读书要读好书,赏画要赏好画,就是这样的道理。
7. 如何鉴赏艺术
欣赏艺术不可浅尝辄止,艺术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特殊的心理活动,包括对欣赏对象的感觉、知觉、理解、思考以及联想、想象等认识过程,同时包括与认识过程相伴随的主观方面的感受情绪和情感活动;
在这种欣赏过程中,感受是极为关键的一环,只有有了准确、敏锐、充分的感受,才能把握艺术作品在感情形式和形象上的特点,从而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独特的印象。艺术欣赏者对艺术品的第一个印象,也称“艺术的初感”,非常重要;
因为它对人的感觉器官是一种新鲜的刺激,感受最为敏锐和深刻。有时候欣赏者一听某一首歌曲就喜欢上了,看到某一幅画第一眼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艺术欣赏又不能满足于“艺术的初感”。真正的艺术欣赏并不是浮光掠影或回眸一瞥可以领略以尽的。不少艺术品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接触到它的真谛的。所以首先,它需要欣赏者对审美对象的稳定注意。
8. 如何鉴赏艺术
一、艺术欣赏的本质
艺术欣赏需要学习吗?假如有一个人请你去看一个画展。你说,且慢!让我先去学习一下如何看画,然后再去看画展。这不是笑话吗?对于普通人来说,艺术欣赏似乎就是看到了美术作品的画面,听到了音乐会曲子的每个音符,艺术欣赏似乎是无师自通的。其实这样的艺术欣赏只是欣赏的最低层次,也就是获得感官愉悦,并没有了解艺术欣赏的本质所在。
那么,艺术欣赏的本质是什么呢?艺术欣赏的本质就是对艺术作品的虚空、空白和不确定性的填补。什么叫艺术作品的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呢?什么又叫做对艺术作品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的填补呢?
试举一例。据说,唐寅有一幅作品,名曰《川上图》。画面上是一个人牵驴过桥,桥下水流湍急,驴不肯过桥,牵驴的人用力拉驴。这幅画在画店出售,被人以高价订购,约好次日来取画。画店老板十分高兴。当日关门之后,他想看看这幅平淡无奇的画为什么可以卖出如此高价。当他仔细观察这幅画时大吃一惊,牵驴者与驴之间竟然忘了画绳子。店主担心买主反悔,便拿起毛笔在人与驴之间添上了一条绳子。次日买主见画后却拒绝购买了。顾客说:“我购买此画就在于喜欢它是没有绳子的,既然添上了,还要它干什么呢?”人与驴之间没有绳子,就叫做艺术作品的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欣赏者在心中画出这条绳子,就叫做对艺术作品的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的填补。
芥子园画传有一幅画《对话的人》。两人相对而立,虽然说话的人没有嘴,听话的人没有耳,但寥寥数笔竟得入微,这就叫做艺术作品的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欣赏者在欣赏这幅作品时,要在自己的心中把说话者的嘴和听话者的耳添上,就叫做对艺术作品的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的填补。
由以上两例我们得出:艺术作品中的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就是“象”与“意”之间的距离。作品中的“象”是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客观存在之物象,也就是“无绳牵驴”“无嘴说话,无耳听闻”。艺术作品的 “意”是人的感官无法直接感知的,隐藏于“象”背后的象外之象,也就是需要想象填补的“绳子”“对话者的嘴与耳”。艺术欣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在“象”与“意”之间修筑一条由此及彼的道路,就是对艺术作品中的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的填补。
齐白石有一幅画,叫做“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91岁时,作家老舍来访,引用清代诗人查初白的诗句请老人作画。齐白石一挥而就。画面上一条溪流从长满青苔的乱石中泻出,几只蝌蚪在溪水中嬉戏,顺流而下。这幅作品,有巨大的虚空、空白和不确定性。数尺长的画卷,不足十里,更无法客观复制蛙声。但是,你是否看到了在十里之外,有许多碧绿的、身上背着三条金线的青蛙在溪水中、池塘里跳跃?假如你看到了也听到了,那么,你就在“象”与“意”的空白间搭建了桥梁,你就是对作品的虚空、空白和不确定性做出了填补,你就欣赏了齐白石的名作。
绘画是这样,那么雕塑作品有没有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呢?有的。雕塑是静止的,生命是运动的,由静止到运动的差距就是雕塑作品的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接受者在欣赏雕塑作品时,能够把静止的看成运动的,这就是一种填补。
仔细观察罗丹的《思想者》,我们注意到“思想者”的右肘放在左腿上,这是一个很别扭的姿势,不能长久地这样坐着。为什么罗丹要给“思想者”安排这样的坐姿呢?按照常理,人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时要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右肘放在右腿上。于是,我们展开想象,思想者思考的那个问题应该是一个很复杂、很困难的问题,右肘放在右腿上的坐姿时间太长了,他太累了;于是,他换了一个姿势,把右肘放在左腿上,就是现在的坐姿。但是这个姿势是更容易疲劳的姿势,坚持不了太久,以后,他的右肘又会放在右腿上。罗丹的雕塑,给接受者留下了虚空、空白和不确定性。这是罗丹的高妙之处。接受者填补了这些不确定性,这是接受者的高明之处。那么,我想考一考读者,运用由静止见运动的思维方式,我们是否可以填补米勒名画《倚锄的男子》中的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通过这幅静止的画面,读者是否想象到画面男子劳动的前后过程?画中男子如此疲劳,在这之前他做了什么?他为什么不能坐下或躺下休息,而只是倚锄小憩片刻呢?如果读者可以由静止的画面想到男子劳动的前后过程,你就真正学会了艺术欣赏。
二、艺术欣赏的目的
艺术欣赏有多重目的:认识目的、审美目的、交往目的、娱乐目的等等,但艺术欣赏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净化人的灵魂,也就是它的美育目的。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的形式美表达。艺术家的灵魂总是通过情感的宣泄或隐或显地表现在艺术作品之中。一切优秀的艺术家都有一个高尚的、纯洁的、善良的灵魂。艺术欣赏者正是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家灵魂的高尚,从而受到心灵的涤荡和洗礼。
我国当代美术家韩美林,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先被批斗,继而投入监狱,经历了难以言传的人生苦难。对于常人来说,社会和环境给予的苦难和不公引起的是愤恨和不满,然而,苦难对于一个心灵纯净的艺术家来说意味着磨练,他用真、善、美回报了社会给予的苦难,那跑遍世界的“福娃”就灌注了他的纯洁善良的灵魂,艺术家这种以德报怨的宽厚胸怀足以使争名逐利、睚眦必报的人们低头反思自己的灵魂。正是浸透着灵魂深处至真至善的千万件优秀艺术作品在召唤欣赏者积极填补艺术作品的虚空、空白和不确定性的同时,深深感动欣赏者,使艺术欣赏者被艺术创作者的纯净灵魂所吸引,而立志做一个高尚的、纯洁的、善良的人。
9. 谈谈如何提高艺术鉴赏力
看到该问题加了艺术鉴赏、美学、美术之类标签,意思是说,这个“美”不是泛指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水平,而是特指“艺术美”的鉴赏能力?如果我没猜错,提高鉴赏力最好的练习是多欣赏优秀艺术作品。我不会说艺术鉴赏的学习会比专业美术理论更容易。
实质上更难的可能性超过90%。因为这需要的可不是纯技能或技巧的学习,更多需要的是自己对艺术发展过程、多种艺术流派产生与兴起的理解和认识,甚至还包括了对社会、文化、历史等知识范畴的涉猎。
如果自己在针对这些艺术风格或流派的认识中,对当时代的文化、社会背景毫无了解,必然造成对这些流派艺术品的理解产生偏差,也就难以作出相对客观的赏析和评价。同样的,我不喜欢解构主义,不等于我认为这种流派就一无是处,至少它发展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对这种艺术理念,我还是愿意持包容态度。
试想,如果我对这些文化方面的知识毫无涉猎,那么我看到这种艺术风格就一定会因为自己的不理解而弃之,我失去的可能不仅仅是对某种艺术美感的认知,更可能是某种不同的思维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