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阿诗玛是哪个名族的艺术形象

阿诗玛是哪个名族的艺术形象

发布时间:2022-04-22 23:27:24

A. 阿诗玛是什么民族是什么人

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的经典传说中的主人公。生活在叫阿着底的地方,一个贫穷的家庭中,阿爹阿妈希望女儿像金子一样发光,因此给她起名阿诗玛。

她渐渐地长大了,像一朵艳丽的美伊花。阿诗玛绣花包头头上戴,美丽的姑娘惹人爱,绣花围腰亮闪闪,她能歌善舞,那清脆响亮的歌声,她绣花、织麻样样能。

聪明、善良、美丽的阿诗玛与勇敢憨厚的牧羊人阿黑相爱。头人的儿子软硬兼施地阿支追求阿诗玛并将她关进牢笼逼婚,阿诗玛坚决不从。

阿黑赶来相救,妒火燃烧的阿支,放出洪水吞噬了这对恋人。最后,阿诗玛回归大自然--变成了一座美丽的石像,永驻石林。

(1)阿诗玛是哪个名族的艺术形象扩展阅读:

1、阿诗玛以民族歌曲表现形式表现彝族人民

《阿诗玛》是流传在彝族撒尼人民口头上的一支美丽的歌,是撒尼人民世世代代的集体创作,它充分体现了撒尼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

《阿诗玛》的原形态是用撒尼彝语创作的,是撒尼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2、阿诗玛这个人物的影视艺术表现形式表现彝族人民

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阿诗玛》,于1982年获西班牙桑坦德第一届国际音乐最佳舞蹈片奖。

自此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搬上荧屏,开始享誉海内外。从那时起,一个勤劳善良、能歌善舞、不畏强权的阿诗玛形象,活在了国人的心中,另有同名的香烟和景点。

B. 阿诗玛是哪个民族

是彝族。

阿诗玛,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寓含撒尼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涉及撒尼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

历史渊源

阿诗玛的原形态是用撒尼彝语创作的,是撒尼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撒尼人聚居区,分为南北两个大同小异的流派。



(2)阿诗玛是哪个名族的艺术形象扩展阅读:

演唱方式

撒尼民间的阿诗玛主要以演唱形式传播,其演唱时有不同的旋律和不同的调式。在悲伤的场景里用带有伤感的旋律演唱;在喜庆的场景里,用带有欢快的旋律演唱。

传承人王玉芳的阿诗玛传唱以传统曲调为主,内容却不乏即兴发挥。比如唱到劳动片段时,有时她会一边编麻绳一边唱歌,大意是好好织麻献给国家。

小调、曲调不断重复,歌词时有即兴发挥。这也就是王玉芳自己所说的“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唱”。

网络-阿诗玛

C. 阿诗玛 是哪个民族的艺术形象

是云南彝族的艺术形象
阿诗玛--彝族撒尼人的经典性传说

云南阿着底地方有个彝族姑娘名叫阿诗玛,她聪颖美丽,与青年阿黑相爱 。头人热布巴拉之子阿支,贪婪阿诗玛的姿色,心存歹念。一次,阿支在传统舞会上戏弄阿诗玛,遭到严厉斥责。阿支贼心不死,央媒人海热带着厚礼前去逼婚,又被断然拒绝。于是,阿支趁阿黑去远方牧羊之机,派人将阿诗玛劫走。阿诗玛乘隙将与阿黑定情的山茶花掷入溪中,溪水立即倒流,阿黑获讯赶回救援。途中被大山所阻,他用神箭射穿大山,开出通道 ,纵马驰骋,快速前进。阿支用尽种种威胁和利诱手段,都不能使阿诗玛屈服。阿支恼羞成怒,正要举鞭毒打阿诗玛,阿黑及时赶到。阿支提出要和阿黑赛歌,一决胜负。阿支赛输,但仍不甘心,又企图用暗箭杀害阿黑。阿黑愤怒地用神箭射穿寨门和大厅的柱子,箭射在神主牌位上,阿支命令众家丁用力拔箭,箭却纹丝不动 。阿支慑服,只得将阿诗玛释放。阿 诗玛和阿黑喜悦地同乘一骑回家。他 俩来到溪边,下马小憩。阿支带人偷走了阿黑的神箭,放洪水将阿诗玛淹死。阿黑悲愤地呼唤着她的名字,但阿诗玛已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万载,长留人间。

D. 阿诗玛是哪个民族的

阿诗玛,是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口传文学的主角,她的民族身份自然彝族了。
阿诗玛的原形态是用撒尼彝语创作的,是从古至今口口相传的,是撒尼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传唱故事表现了阿诗玛和阿黑之间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塑造了美丽善良、勤劳勇敢的撒尼姑娘阿诗玛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了彝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坚强意志,歌颂了彝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反抗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
2006年5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阿诗玛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E. 阿诗玛是哪个民族的作品

《阿诗玛》是在云南彝族支系撒尼人中间流传的一部优秀长篇叙事诗。该长诗在撒尼人中脍炙人口,撒尼男女青年多以阿黑、阿诗玛自居。长诗的基本情节为:给路日明家的女儿阿诗玛美丽聪慧,能歌善舞,被财主热布巴拉家看中,要娶阿诗玛给儿子做媳妇,托哥敌海热做媒人。媒人说服了给路日明夫妇,但阿诗玛坚辞拒绝。财主家趁阿诗玛的哥哥阿黑外出放羊时,以抢婚的方式“拉”走了阿诗玛。阿黑回来后追上抢婚队伍,与阿诗玛同到财主家,以与财主父子比赛竞技、展示自己出众的武艺、勇力的方式迫使他们放走阿诗玛。但财主央求岩神迫害阿诗玛,阿诗玛回家的路上被岩神扣住,阿黑不能解救她,阿诗玛回不了家,变成了“回声”,在阿黑喊她吃饭的时候应答。

1953年,云南省人民文工团组织了包括文学、音乐、舞蹈和资料等人员在内的圭山工作组,到路南县圭山区搜集、记录了《阿诗玛》的原始作品20份,以及其他民间故事和民歌,同时调查了撒尼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情况。先由黄铁、刘绮、杨知勇等分头整理这些资料,又由公刘总起来加工润饰,于1954年1月发表整理本,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接着出版了单行本,并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多种形式,后又用多种文字翻译介绍到国外。1960年和1979年又分别出版了重整本和再整本。另外还有不公开出版的内部资料版本,收有原始资料多种。整理本在推广方面有很大功绩,但有个人再创作的痕迹,整理的科学性方面稍有欠缺。

长诗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阿诗玛、阿黑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他们执着追求自由、不为富贵所动、不屈服于强势压迫的反抗精神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F. 阿诗玛是哪个民族

阿诗玛是彝族人物,她源于彝族的同名传统文学,是一个勤劳美丽,勇敢善良,受人喜爱的女孩。彝族常用阿诗玛来称呼女孩,表达对女孩的喜爱和赞扬。

阿诗玛是彝族人物

阿诗玛是彝族人物,她源于彝族文学《阿诗玛》,是一个勤劳美丽,勇敢善良,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女孩。

传说中,阿诗玛是穷人家的女儿,能歌善舞,受人喜爱,与青梅竹马的孤儿阿黑相恋并定下婚约。后来财主的儿子也想娶阿诗玛,并在被拒绝后对她威逼利诱,鞭打压迫。阿诗玛始终不屈服,战胜恶势力,变成了回声神。

《阿诗玛》反应了彝族人民百折不挠的性格和民族精神,阿诗玛也成了彝族的代表人物。彝族常用“阿诗玛”来称呼女孩,表达对女孩的喜爱和赞扬。

G. 阿诗玛是哪个民族的人物

阿诗玛出自云南省石林彝族,是彝族撒尼人的经典传说中的主人公。作为彝族人民口口相传的阿诗玛,她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终将代替黑暗、善美终将代替丑恶、自由终将代替压迫与禁锢的人类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精神。

阿诗玛植根于石林彝族撒尼人群体的文化传统或文化历史之中,在该民族群体中起着确认文化身份的作用,已成为撒尼人及彝族的一张有代表性的“名片”。阿诗玛也是被认同的中华民族具有美好象征意义的女性形象之一。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阿诗玛的故事,彝族民间的传说故事,由彝族人民创作,《阿诗玛》起源时间,学界看法不一,有研究者认为萌发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时期,形成于封建社会时期。

故事:阿诗玛是个聪明美丽而又能干的农家姑娘,当地有财有势的热布巴拉,定要娶她给自己的儿子做媳妇。阿诗玛不肯,热布巴拉就派人抢她。她和聪明勇敢的阿黑订了亲,阿黑和热布巴拉家斗智比武,得到胜利。

终于把阿诗玛救出来。可是热布巴拉不甘心,求崖神放水淹死兄妹俩。可爱的姑娘阿诗玛被水冲走了,十二崖子的应山歌姑娘,救出阿诗玛并使她变成了石峰,变成了回声神。撒尼人怀恋她,叫唤她的名字,山谷里就传来她的回声。

(7)阿诗玛是哪个名族的艺术形象扩展阅读:

和阿诗玛人物有关的作品有:长诗《阿诗玛》、电影《阿诗玛》、音乐剧《阿诗玛》、连环画《阿诗玛》等等作品。在据悉,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发掘和整理,叙事长诗《阿诗玛》整理发表60多年来,先后被译成英、法、日、韩等十余种文字在世界许多国家传播。。

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阿诗玛》,于1982年获西班牙桑坦德第一届国际音乐最佳舞蹈片奖。自此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搬上荧屏,开始享誉海内外。从那时起,一个勤劳善良、能歌善舞、不畏强权的阿诗玛形象,活在了国人的心中,另有同名的香烟和景点。

阿诗玛的故乡是彝族。彝族作为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H. 阿诗玛是我国云南哪个民族塑造的艺术形象

I. 阿诗玛是什么人

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的传说人物。

传说:

从前,在阿着底地方,贫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了个美丽的姑娘,爹妈希望女儿像金子一样珍贵闪光,便给她取名叫“阿诗玛”。阿诗玛姑娘不仅长得漂亮,也能歌善舞,许多小伙子都喜欢她。

在火把节上,她和聪明勇敢的阿黑订了亲。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也看上了美丽的阿诗玛,便请媒人去说亲,但不管怎样威胁利诱,都无济于事。

热布巴拉家乘阿黑到远方放羊之机,派人抢走了阿诗玛并强迫她与阿支成亲,阿诗玛誓死不从,被鞭打后关进了黑牢。阿黑闻讯,日夜兼程赶来救阿诗玛。

狠毒的热布巴拉父子不肯罢休,勾结崖神,乘阿诗玛和阿黑过河时,放洪水卷走了阿诗玛。十二崖子的应山歌姑娘,救出阿诗玛并使她变成了石峰,变成了回声神。

(9)阿诗玛是哪个名族的艺术形象扩展阅读

阿诗玛的传承:

1、阿诗玛的文化的传承:阿诗玛以民间口头叙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做为该地区民间文学的代表之作,在传承和交流中多多少少也发生着变异和融合,民间文学与民间传说所表现出来的地域性,口头性和变异性在这部神话史诗中也体现出来。

2、阿诗玛的故事传承:在路南石林彝族地区,总共流传下来的有40多个版本,每一个彝族村子,都有自己的阿诗玛,每个版本的故事概述,结局都各有不同。

3、阿诗玛的精神传承:文化来源于生活,民间文学来源于民间文化生活和生产活动。亦如阿诗玛故事中所传达的精神思想,以成为地域民族的一种精神象征和人生标杆,默默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勇敢的追求很好的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阿诗玛

J. 阿诗玛是哪个民族的

阿诗玛是云南省石林彝族人物。

阿诗玛源于彝族文学《阿诗玛》,是一个勤劳美丽,勇敢善良,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女孩。

传说中,阿诗玛是穷人家的女儿,能歌善舞,受人喜爱,与青梅竹马的孤儿阿黑相恋并定下婚约。后来财主的儿子也想娶阿诗玛,并在被拒绝后对她威逼利诱,鞭打压迫。阿诗玛始终不屈服,战胜恶势力,变成了回声神。

《阿诗玛》反应了彝族人民百折不挠的性格和民族精神,阿诗玛也成了彝族的代表人物。彝族常用“阿诗玛”来称呼女孩,表达对女孩的喜爱和赞扬。

历史渊源

阿诗玛的原形态是用撒尼彝语创作的,是撒尼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撒尼人聚居区,分为南北两个大同小异的流派。

《阿诗玛》源远流长。关于《阿诗玛》起源时间,学界看法不一,有研究者认为萌发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时期,形成于封建社会时期,跨越了若干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用撒尼彝语创作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流传至今。

由于千百年来都用撒尼语传播,直到近现代,外界才知道《阿诗玛》。

阅读全文

与阿诗玛是哪个名族的艺术形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0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0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8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7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