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民间传统艺术有哪些
传统的民间艺术主要有琴棋书画、皮影戏、戏曲、编织工艺、剪纸、泥塑艺术等,中国文化一直都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许许多多的民间艺术贯穿古今,一直延续到今天,为我们的文化生活添姿加彩。
传统民间艺术主要通过乐器演奏,工艺绝活来体现民间人的表演、艺术天赋。每一件工艺品都体现了民间手艺人的心灵手巧。接下来主要介绍皮影戏和剪纸两项艺术。
皮影戏,中国皮影分类为南方和北方两个派别,用杆子操纵制作精美的皮影,根据剧情的需要灵活运用灯光,演绎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一出好戏。北方以滦州皮影代表,南系则以成都灯影戏为代表,两种系别中影偶的大小、制作、以及操纵方式均有不同,但都各有千秋,令人惊叹。
清时期剪纸艺术打到鼎盛,剪纸成为重要的居家装饰。到了今天,一些新兴剪纸出现,剪纸文化元素也更丰富。
❷ 在榆林,有哪些民间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榆林,古称“上郡”,起源于春秋时期,盛于明朝清代,明朝九边名镇“延绥镇“(又被称为榆林镇)驻扎地,康熙帝赐“两守孤城,千古忠义”刻碑,有“南塔北台中古都,六楼骑街天底下名”的美名,这般独特城市建设,在大江南北实在是少见,这也是榆林变成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关键标示。目前为止,榆林市有国家非非遗文化象征性新项目11个,国家非非遗文化象征性传承人12人(已经有4人去世),下边就给大伙儿介绍一下榆林十一项国家级别非非遗文化象征性新项目:陕北秧歌是流行于陕北高原的一种有着普遍集体性和象征性的传统舞蹈艺术流派,又被称为“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是分散在陕北地区的榆林、延安市、绥德、米脂等地,在其中尤以绥德高跷极具象征性。 陕北秧歌是一种在城市广场、场院、街道社区等场所演出的集体舞蹈方式,关键在春节假期和祭春日、祭秋日时表演。
白云山上的白云观是西南地区较大的庙宇,位于陕西榆林市佳县城南区5千米的层峦叠嶂当中。白云山风景区道教音乐是白云山道士主题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常相互配合白云山风景区庙会图片举办。 白云山风景区道教音乐由经韵旋律、笙管歌曲和打击乐器三部分构成。传统乐器有吹奏乐器和敲击乐器两大类。陕北高原民间谚语,做为一种口头文学,是陕北高原广大群众用简单易记的英语口语将制造和社会发展工作经验世代相传的民俗至理名言,是生态环境创造的结论,是广大群众团体智慧的结晶。 陕北高原民间谚语,关键广为流传在米脂、绥德两县,辐射源在除米脂、绥德两县 之外的陕北高原23个县(市、区)。陕北绥德石雕艺术有悠久的历史,已经发掘出的500几块汉朝画像砖及其迄今残余储存的唐代明清时期的石雕工艺品和摩崖石刻等,都足够证实绥德石雕工艺品的博大精深。 绥德石雕工艺品品种繁多,主要用途各不相同,除民宅石雕工艺品、碑碣亭塔石牌坊石雕工艺品、各种装饰设计石雕工艺品、石板画等以外,极具象征性的是石雕狮子
❸ 陕西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陕北以单色剪纸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
陕西从南到北,特别是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陕西,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陕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陕北剪纸中的“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
陕西自古是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传说中的黄帝就葬于陕西境内的共同陵桥山,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都发现了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周秦汉唐等13朝都在陕西建都,留下了丰厚的民俗文化遗产。
陕西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艺术中,古老而纯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陕西剪纸主要形式有窗窑顶花、炕围花、门画、挂帘、枕花、桌裙花、鞋花、结婚双喜花、衣物佩饰花、神龛贴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窗花最为普遍。每逢春节,不论那里的农村,给窗子糊上洁白的纸,贴上红纸剪成的窗花,喜庆新年。陕西的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严谨,民间风味十足。陕西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炼、明朗为特点。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他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的观察和理解,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达自己 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
在陕西剪纸艺术中,首推陕北民间剪纸。这一地区由于近百年来交通闭塞,地处偏 僻,外来文化较难传入,古代的文化、艺术却被农家妇女承袭下来,代代相传。如一些剪纸继承汉代画像石风格,外轮廓极其简练、饱满。生动,想象力丰富。如农家春节门上贴的《瓜子娃娃》的四肢用纸剪出,头用瓜子代替。由于作者都是农民,面广人多,年龄相异,所以剪纸的题材丰富多采。蔬菜花木、放牧纺织、婚丧嫁娶、民间传说等是老年作者表现的对象。关中剪纸以其造型优美,细致逼真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陕南剪纸人数较少,以其夸张中带精巧、细致中藏真情的特点。
剪纸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在陕北曾有“找媳妇,要巧的”的习俗,给娃找媳妇,“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有“一看窗子二看帘”的说法,看窗子,是看剪的窗花,看门帘是看绣花的本事。人们普遍认为,剪花好的女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是聪明的。而今陕北农村,谁会剪花,仍被全村人所敬重。每到腊月天婆姨女子们在一起相互学着剪花,有好样子出来,争相替样。正月妇女们相互串门看谁的窗花好,看谁手最巧。
陕西剪纸形式多样,一是单色剪纸,二是色纸拼贴剪纸,三是点彩剪纸,四是渗染剪纸,五是纸塑窗花,六是剪纸熏样。
陕北以单色剪纸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据说孔圣人教化天下,唯独遗漏了陕北,于是陕北人的性情不像关中人那么中庸,所以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的淋漓痛快,所以个性极强。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人们你三边剪纸,剪纸变成了另一种风格,纤细入微,小巧玲珑,小中见大,刻画精到。打出的“乐乐”细如针尖,剪出的线细如发丝,既不同延安绥,剪纸粗犷,又不同江南的工巧、写实。据考证,三边原是边关重镇,朝廷常派南方将领在此地镇守,他们带着家眷在这里生活,也带来了水乡的民间文化,与当地古拙的民间艺术待以结合,产生了独特的三边剪纸。
差距地区因为经济基础较好,剪纸的形式变得多样起来,单色、点彩、拼贴、纸塑等多种形式相互运用,内容上以戏曲人物为主,花鸟动物中常常加进象征文化符号的琴棋书画,八宝等,有浓烈的中原文化特征。库淑兰是旬邑县民间拼贴剪纸的高手,今年八十多岁,陕西省文化厅命名的剪纸艺术大师。她把拼贴剪纸发展到极致,使专家学者惊叹不已,台湾汉声为库淑兰出版了大型专辑画册。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拍摄专题片进行报导。合阳县罗占花老人创作的纸塑剪纸,人物的造型采自于戏剧,把戏剧人物的一招一式刻画的栩栩如生。渭北的单色剪纸受其皮影造型的影响,而西府的单色剪纸受木板年画影响,可以看出中原文化深厚的底蕴。
❹ 靖边县地质.交通以及气候条件
靖边县位于榆林市西南部,无定河上游,长城横贯东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鄂托克前旗接壤。县城在张家畔,距榆林城184公里。辖8个镇、18个乡和1个国营农场(新桥)、208个行政村、1676 个自然村,城区辖8个居民委员会,人口27.385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万人。总土地面积5088平方公里,农耕地92.8 万亩。地势南高北低。北部属风沙滩地,中部以黄土梁峁为主,南部白于山区两侧为丘陵沟壑区。年平均降水量 395.4 毫米,年平均气温摄氏7.8度,无霜期120天左右,昼夜温差大。 靖边县资源富集,有储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境内地表水、地下水都很丰富,可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全县现有耕地120 多万亩,人均5亩。森林保存面积345万亩,林草覆盖率为45.2%,居陕北第一,是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绿化先进县之一。 旅游资源丰富,有位于县城东北58 公里处无定河北岸的东晋(公元317至420年)时匈奴贵族建立的“大夏国”国都,是中国重要的古代都城遗址,已被列为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秦、明古长城遗址和汉、唐古墓群。毛主席、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陕北时曾在小河、天赐湾、青阳岔等地生活战斗了 46 个日夜,旧居保存完好,游人络绎不绝。 靖边县民间艺术风格独特、久负盛名。热情奔放的大秧歌、高亢悠扬的信天游、细腻洒脱的三边剪纸、粗犷豪放的二人台、热情激越的锁呐音乐等等,绚丽多彩、赏心悦目。 靖边县有众多地方特产。荞面、柳编制品、中草药已打入国际市场,精制蜂蜜获1992 年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银奖;芦河系列白酒多次在国家、省、地酒类评选中获奖,其中有两个品种获 1993 年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田源粉皮畅销省内外;小米、绿豆、葵花油等农产品和剁荞面、油炸糕、羊杂碎等地方风味小吃在省内外都享有盛名。
❺ 我国“剪纸之乡”是那个城市
中国剪纸之乡--靖边县剪纸
中国剪纸之乡--福建漳浦民间剪纸
中国剪纸之乡--河北蔚县
中国剪纸之乡--内蒙古和林格尔
❻ 靖边 靖边(三)
这次去靖边,是和几位同窗好友一起去看望在此工作的贺同学。这一次,我们重点参观了靖边县博物馆。
靖边博物馆位于五台森林公园内,总投资3800万元,是一座仿汉风格的建筑。建筑面积12238平方米,一楼展厅面积2200平米,现有馆藏文物1734件(组)。展览定名为“夏州故地、塞上边城”。共分为文明之光、边关烽火、多元融合、红色史迹、经济靖边五个单元,诠释了靖边的历史沿革。是我见过的规模最大,藏品最多的县级博物馆。借助博物馆,我们对靖边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1.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超大县城。
靖边县总面积5088平方千米,人均土地面积31亩,是陕西省平均值的3.3倍,有农耕地资源168万亩,人均耕地5亩,其中水浇地1亩。全县林草保存面积21411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3%,居陕北前列,是黄河流域基本不向黄河输送泥沙的第一县。
截至2018年末,靖边县总人口36.13万人,常住人口38.2万人。是一个面积大、人口多的大县。
2.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县。
靖边史称“夏州”、“朔方”,有史可考的历史在旧石器时代,境内小桥畔、褡裢沟等古文化遗址可为佐证。周朝便开始设立县域进行管理,此后几经变迁,有过很多建制和称呼,但都更侧重于边关重镇的性质。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设“靖边(取“绥靖边疆”之义)卫”,清雍正九年(1731年)设“靖边县”,从此靖边一名才固定下来。
靖边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博物馆内印象深刻的除了一些石器、瓷器之外,馆藏的一些壁画,如《孔子见老子问礼图》可见此地也是圣人传道处,《汉代车马出行图》等则可见汉代边疆人们生活文明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尤其博物馆镇馆之宝唐代杨会墓石椁内出土的供奉佣人图,“阿三”、“春花”“钟茶”等9女一男,人物体态丰腴,线条柔美,反映了工匠画师的技艺之高,对研究古代文化及贵族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大量墓志铭的出土,更对研究我国书法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也因此,2018年2 月,靖边县被命名为“陕西省书法之乡”。
此外,靖边县的剪纸、信天游、霸王鞭等民间艺术,风格独特,久负盛名,被誉为“民间剪纸之乡”、“信天游故里”。
2.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县。
靖边虽然地处沙漠边陲地带,但是与人们对沙漠地带缺水的印象截然相反的是,靖边县非但不干旱,而且还拥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水资源总量为3.5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200立方米。境内有芦河、大理河、红柳河、黑河、杏子河、周河等六大河流,共建成大中型水库35座,总库容量8.8亿立方米,居陕西省之首。
与丰富的水资源相伴的是这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
而比动植物资源更让人艳羡的是这里的地下还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汽、煤、盐是这里的四大支柱产业。
石油:储量在3亿吨以上,年产100万吨的靖边采油厂是这里的税收大户。
天然气:以靖边为中心的陕甘宁盆地中部天然气田,探明储量4666亿立方米,是中国发现最早的陆上最大世界级整装大气田,建成了年净化能力达50亿立方米的中国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承担着向北京、西安、上海、银川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供气的重任,是“西气东输”的枢纽。
煤炭:靖边县境内北部煤炭资源分布面积达800多平方千米,是神府煤田连接部分,探明储量达35亿吨以上,总储量预测在150—200亿吨。
岩盐:靖边县5088平方千米范围内有近80%的面积含岩盐,盐层深度在2400—3500米之间,预计岩盐储量在1500—2000亿吨。
在强大的矿业经济之外,靖边的旅游,农业、牧业、交通运输等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8年,靖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73.39亿元,2019年达到了398.8亿元。GDP总量位居榆林市第四位。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98351元。
2019年靖边县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县。
4.人杰地灵靖边县。
靖边县虽然地处边陲,风大沙多,地理气候环境较差。但却并不缺少人才。博物馆里展出的虽然大都是一些因军功而留名的英雄,博物馆外的还有许多在文化艺术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隋朝时,靖边籍大建筑学家宇文恺规划设计和主持修建了大兴城(长安城),成为后世城市建设的范例。
境内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上遗留下的唯一都城遗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中共靖边县委和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并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唯一没有被颠覆的县级革命政权。
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陕北时,在靖边的小河、天赐湾、青阳岔等地生活战斗了65个日夜,期间召开了着名的“小河会议”,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的序幕。
尤其天赐湾之役,更是成为一个传奇。1947年6月9日晚,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和支队组成的“昆仑纵队”关闭无线电台,于6月10日来到坐落在高梁山山腰的天赐湾村,村庄四周耸立着几座陡峭的山崖,国民党追军赶到后,两军之间就有一座山梁相隔。距离近到村里的人都能听到敌军的说话声,能看到他们烟头的火星。我军在敌人的鼻子下面安然度过危机,敌军竟未发现,“昆仑纵队”就此躲过一劫。而天赐湾名副其实也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引得后人争相参看,赞叹不已。
短短一天的靖边之行,除过吃饭睡觉聊天的时间,走在靖边大地上的时间不足半天。但是靖边留给我们的印象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辽阔恢宏,它的悠长灿烂,历史文化,它的波浪谷、明长城、统万城,博物馆,它的小河村、天赐湾,它的荒凉而多彩的过去,富足而奋斗的现在,美好而充满希望的未来,都在吸引我,感动我。
靖边,我还会关注,还会再来!
❼ 靖边的民俗风情特点
靖边县是1935年解放的革命老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靖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靖边史称“夏州”、“朔方”,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靖边(取“绥靖边疆”之义)卫”,清雍正九年(1731年)设“靖边县”。据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靖边就有先民繁衍生息。1600年前的东晋十六国时期,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曾经雄踞北方20年(公元407-427年),目前在县城东北58公里处,大夏国都统万城历史遗址经历1600年的风雨仍然基本保存完好,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上遗留下的唯一都城遗址,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垄断性和不可复制性,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靖边籍的隋朝大建筑学家宇文恺规划设计和主持修建了大兴城(唐时改名长安)、洛阳城,成为后世城市建设的范例。1935年,中共靖边县委和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并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唯一没有被颠覆的县级革命政权。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陕北时,在靖边的小河、天赐湾、青阳岔等地生活战斗了65个日夜,期间召开了着名的“小河会议”,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的序幕,目前,这些革命旧址依然保存完好。1942年,由于工作突出,毛主席为时任县委书记惠中权同志亲笔题词“实事求是、不尚空谈”,这已成为历届靖边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准则。着名诗人李季在靖边工作和生活期间,创作了着名的信天游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引起极大轰动。靖边县的剪纸、信天游等民间艺术,风格独特,久负盛名,被誉为“民间剪纸之乡”、“信天游故里”,极具民族特色和传统意蕴,是蒙汉文化的有机交融,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陕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靖边是个好地方,其他详细资料恭请登陆靖边官方网站。
❽ 靖边跑驴的传承价值
陕北靖边跑驴在陕北民间舞蹈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具有代表性。它与流传在全国各地的同类形式有着不同特点。大部分此类表演多是人物之间戏喜传情,在“驴”与“人物”的关系表演方面缺乏精彩的特色,河北跑驴即是这方面的代表。而陕北靖边跑驴恰恰在这个环节上独具特色,它将“驴”拟人化,将人和驴形成一体,更加夸张而不失真,整个表演传神、传情、诙谐、幽默,深受国内外专家和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赞誉,因此,它的价值在于:
(一)实用价值:亲近生活,亲近百姓,它表演的“驴形”、“驴态”、“驴神”完全来自生活,模仿的逼真生动,群众十分爱看,它常常能给观赏者带来突如奇来的惊讶和欣喜,观者一看就想笑,为观者带来赏心悦目的快感和快乐,冲散了群众的烦恼和忧愁。因此就必然带来群众的喜闻乐见,可以这样说,陕北靖边跑驴是陕北人吃饭中的盐分,一时也不能舍弃它。
(二)学术价值:它是典型的表现人文情感,表达陕北人性格真实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把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巧妙结合,把生活的真情和艺术的真情自然地溶合,它把现实生活和浪漫主义色彩有机统一,形成不可多达的艺术感染力。有专家这样评价:“看陕北靖边跑驴表演,你会觉得它不象表演,而是真实鲜活的生活状态,可又使你觉得它的夸张情态是那样的浪漫地远离生活的真实……”。综上所述足以说明,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下,抢救和保护陕北靖边跑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