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如何实现艺术的功能性

如何实现艺术的功能性

发布时间:2023-02-02 07:52:56

❶ 谈谈你对艺术的功能的理解

对艺术的功能,多数理论都将其归纳为三种,即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是指欣赏者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认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从而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认识真理。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识作用。 教育功能是指艺术能够对人们起到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同时,也教育人们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看法,培养人们美好的道德情操。艺术的教育不是概念的说教,而是与生动的艺术形象结合在一起的,对人们进行潜在的感化。艺术的教育功能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特点,艺术的教育功能在不同的艺术种类和形态中会有不同才侧重和表现。 审美功能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或者使人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充沛的精力投入新的工作。艺术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实际上都包含着审美的作用,艺术要首先作用于人们的情感、使人获得美的感动,在这个前提下发挥其他的认识、教育等功能。一件艺术作品如美术作品,它是由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构成,其艺术的功能是它的本质属性,功能包括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等,如何体现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展现出来的。如着名的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从作品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西方的油画艺术,超写实主义照相主义的艺术风格,了解到作品的时代背景西方艺术思潮对中国年轻艺术家创作的影响等;我们感觉到作品所透出的思想内容之美,一个纯朴的老农,如我们的父辈,表达了那个年代中国的农民形象,我们热爱他,对他充满了感情,心灵情感思想上都受到了熏陶和教育。作品的审美价值不言而喻,富有魅力的油画艺术语言,超写实的形式美感,无不令人震撼。

❷ 试给艺术的功能举例说明,不少于1000字

艺术的功能是什么?特殊的时代,艺术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怎么服务?就是要艺术作品歌颂社会主义,不要给社会主义脸上抹黑;为人民大众怎么服务,就是要让人民大众喜欢,让人民大众受到教育。一个艺术家生活在某个时代,总要为这个时代服务,本也无可厚非。至于人民大众,那是你的衣食父母,别说上面有要求,就是没有要求,让艺术品成为商品,那么人民大众(或者是小众)是你的欣赏者以至于是顾客,那毫无疑问要让他们满意,才有销路,艺术家才能生存。

然而,艺术对于艺术家而言,除为了生活必需外,它还要的作用是遣性怡情。譬如空了,闲了,无聊了,高兴过头了,歌者以歌言志,引吭高歌;舞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诗者奋笔疾书,洋洋洒洒;画者纵横挥洒,恣情笔墨。这其间出的作品未必一定讴歌时代,未必一定为当时代的人民大众所欣赏,然而,放在历史的长河里去检验,若干年后却成了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另一方面,一个作品当它放在人民大众面前,它未必会有很深的教育意义,但它有很美的意境,那分美深深地打动每一个观赏者,这也是个成功的作品——审美的功能达到了。

当一个艺术家背负着沉重的功能去创作,一般很难有成功的作品,因为艺术本身是率性的,是自我的,是个性化的。艺术家是写心的工匠,心,每个人都有,为什么每个人不一定是艺术家,因为心有博大与狭隘之分,有深邃和浅薄之别,况且心固然博大与深邃,但缺乏写得有灵性之技巧,画虎类猫,也成不了艺术品。艺术品是艺术家在生活无忧时对心灵的贯照和默写。因为心是大千世界的投影仪,是纷繁社会的录音机,写心无论如何也就是在写大千世界了。

艺术品不是生活必需品,不能裹腹,不能御寒,不能遮风避雨,是酒足饭饱后的消遣,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是饱暖生活后的润滑剂。

所以,艺术的主要功能是玩,艺术家以玩的心态出作品,而作品又是让人们赏玩的,至于赏玩之余还有什么更深的意义,那是玩的境界高。
艺术教育的德育、智育功能并非是艺术教育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功能,这些功能只是艺术教育附属的、派生的功能,它们的实现必须满足一个起码的条件,即艺术教育首先应该发挥出自身特有的审美功能。在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不是德育或智育的“殖民地”,艺术教育之所以存在而且必须独立地存在,最终的理由是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审美教育,而不是德育、智育或其它。普列汉诺夫说:“当我们看见一件艺术品,我们身上只产生了是否有益于社会的考虑,这样的作品就不会有审美的快感。”(《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第125页)同样,当我们在评价与实施艺术教育时,我们只是产生了它是否有益于德育、智育的考虑,或把艺术教育仅仅看成是德育、智育的一条途径、一种手段,把艺术教育的目标确立为德育、智育的目标,把德育、智育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机械地运用于艺术教学之上时,我们所实施的艺术教育便很难再有审美的性质,这样的艺术教育实际上已不再是真正的艺术教育了。

艺术教育的确具有辅德、益智的功能,而且艺术教育也应该尽可能地发挥出这种功能,但艺术教育主要不是为辅德、益智而存在,从根本上说,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而不是德育或智育的附庸,艺术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审美功能,辅德、益智只是其派生的功能。正是由于对这种主次关系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以至于在学校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往往存在着对艺术教育持类似观点但心态却完全不同的两类人:

一种人往往瞧不起艺术教育,把艺术教育当成是“饭后的甜食”、学校教育中的“小三门”,或把艺术教育看成是理所当然地为德育、智育服务的教育,进而把艺术教育完全纳入自己所在德育或智育的势力范围。这种人可以说是相当的普遍。

另一种人则是艺术教育的倡导者、支持者和主人翁,他们有心甚至竭力为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争得一席之地,也采取了对艺术教育的德育、智育功能大加赞扬的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改变和提高艺术教育的地位,然而,这种做法实际上却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获得了相反的结果。但不管怎样,后一种人对艺术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要想让人们对艺术教育有一个全面和科学的认识,毕竟不是一件说到做到、立竿见影的事情。事实上,其中有一部分人很可能对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有着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但出于对目前学校教育现状的考虑(德育、智育占据了学校教育的绝对主导地位),他们强调艺术教育的德育、智育功能,也许是一种策略或者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一问题不仅在我国存在,在国外也同样存在,像美国就是这样。

大家知道,1994年,美国政府以法律形式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这项法令把艺术(包括音乐、视觉艺术、舞蹈和剧院艺术)增列为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核心学科(核心学科共七门:英语、数学、科学、外语、艺术、历史、地理),与此同时,有关方面还制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这表明,艺术教育在美国基础教育中已经获得了独立、平等的地位。这一结果,可以说是热心于艺术教育的人经过了数十年的努力而争得的,其中就艺术教育各方面作用(尤其是在开发智力上)对各方面人士所作的大力宣传,可以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游说美国国会。对这种做法,有人提出了批评意见,也有人表示了理解,这从下面要讲到的布里顿、瓦尔瓦赛、雷默等人有关音乐教育的论述中不难看出。不过从最终所获得的结果来看,过分强调艺术教育的附属价值和功能,虽然违背了艺术教育的本质规律,但它却在客观上为确立艺术教育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核心学科地位打下了基础。

布里顿在五十年代末期就曾撰文,批评把音乐教育的附属价值作为论证当代音乐教育的基础的作法。他指出,音乐作为“七艺”中的一门学科构成了从古希腊至今西方文明的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历史地讲,音乐在教育中应该占有坚实的位置。然而,遗憾的是,这似乎是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其中包括音乐教育工作者还尚未意识到的一个事实,结果,捍卫音乐在课程中的位置往往总显得是一种新事物。由于缺乏对历史的了解,缺乏对音乐教育本质的了解,结果许多人试图依赖音乐的附属价值论证当代音乐教育在美国学校中应有的地位。布里顿说,音乐固然有这些价值,但它们最终并不能起到论证的作用。

与布里顿的意见不同,瓦尔瓦赛则对为了确立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而不得不宣扬音乐教育的附属价值的行为表示理解。他在《关于公立学校音乐的问题》一书中,就美国公立学校设置音乐课的问题作了这样的叙述:为了使学校当局把音乐作为一门学科,音乐教育促进者不得不宣扬音乐教育附属的知的侧面,以强调音乐课的魅力,不这样宣传是不行的,否则难以引起当局的重视。因为,他们考虑,为了使音乐成为学校的正规学科并得到许可,就有必要让音乐同和其他被承认的学科的性格一样,也就是必须和知的性格相符合。其结果,学校当局就在教育课程中认定了音乐课知的方面,接受了它作为学校的正规学科。可见,尽管音乐教育促进者们宣扬了音乐教育的非艺术方面,这种做法应受到非难,但是这可是为了向学校当局介绍的方便。

与此同时,瓦尔瓦赛又指出了这样做所带来的后果:与其他学科一样,这样的音乐课最大的弱点在于,把知的方面介绍给学校当局,而把音乐教育的其他方面忽视了。以这种错误的目的观作音乐课的指导,就会忽视艺术性的侧面,即情绪的、审美的那一面,首先考虑的是知识和技术,音乐教育者们忘掉了音乐教育独特的性质,将音乐与枯燥的理论学科等同起来。

对于人们习惯于用音乐教育的附属价值来证明音乐教育的价值这一现象,雷默解释道:大多数认为音乐教育有价值的论据,不外乎是从中得到的实用的、功利性的益处,偶尔才有对艺术使人的本质更完美这种思想略示首肯的。这是由于讨论其实用价值较容易,讨论其审美价值较困难,也由于美国社会集中关心的是实用价值,而关心审美价值较少。故证明音乐教育有价值的理由多是从其表面的效用出发,而很少涉及其内在意义,以至于在音乐教育的理论阐述中,大量地存在着零敲碎打式的自我标榜、自我辩护、自我怀疑和捞稻草等令人不安的现象,而足以证明音乐教育应当存在的理由又并不多,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理论阐述不是有说服力,而是令人迷惑不解;不是更有力量,而是更没份量;不是令人振奋,而是令人沮丧。

雷默指出,许多教音乐的人也并不理解音乐的本质和价值,这不可避免地使不少音乐教育在本质上和价值上都成了非音乐的;与此同时,学校的其他方面也往往指望音乐教育除教授音乐外,还要起各种各样的作用,如为学校的庆典节日、运动会、各种会议服务等等,这些功用在本质上没有一个是审美的,音乐只是用于非音乐的目的,这种状况,使得“音乐教育向来是,现在在某种程度上也仍然是非音乐教育,说重一点,是反音乐教育。”在雷默眼中,音乐教育如此,美术教育也是如此,整个艺术教育也都如此,因而,他的结论是:“凭借最没有艺术特征的价值来证明艺术在教育中的地位,就达不到艺术真正要达到的目的。”“当艺术被看作艺术,而不是社会或政治评说,不是一桩买卖,不是为了任何非艺术的目的时,那么它就首先是作为一种审美特性的承受者而存在的。虽然艺术也为非艺术的目的服务,但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音乐教育的哲学》第121、31、56页)

在我国,上述现象也同样存在,而且在程度上甚至还可能超过了美国。我们的情况是:口头上德育是首位,行动中智育最重要,其他方面无论是在口头上还是在行动中、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服从、服务于德育和智育的,艺术教育更是如此。在这种大背景下,奢谈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确实引不起多少人的共鸣,甚至往往会遭到非议;而鼓吹艺术教育在德育、智育等方面的作用则极有可能引起人们对艺术教育的兴趣,使大家对艺术教育予以重视。从眼前利益看,这的确能给艺术教育带来福音,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重视给艺术教育带来的并不见得是福音,其后果可能就像瓦尔瓦赛所说的,艺术教育的本质特性将因此而丧失,人们会把艺术与其他理论学科等同起来。因此,我们不能为了给艺术教育找一处暂时的安身立命之所,而违背艺术教育的本质规律,完全投人所好地无条件片面强调艺术教育的德育、智育作用。事实上,即便因此我们为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赢得了一席之地,这样的地位也是不牢靠的。对艺术教育的德育、智育功能我们不是不能谈,而是很有必要谈,因为只有这样,人们对艺术教育才会有更全面的了解,但这必须是在肯定艺术教育的审美本质和审美功能的前提下来谈,必须把它们作为艺术教育的附属或派生功能来谈。

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审美教育,并不意味着对艺术教育的非审美性使用是不正当的,艺术教育在完成了自身的任务的同时,也必须在其他方面尽一些敲边鼓的义务,并把它们看着是自己分内的事,这就是我们对待艺术教育的正确态度:即既要确信艺术教育在审美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又不轻视或者诋毁艺术教育在其他方面的辅助作用。因此,尽可能充分地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智育功能,无论是对整个学校教育还是对艺术教育本身都是很有必要的。不过,仅仅以艺术教育的德育、智育功能来证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显然有失根本原则。把艺术教育完全纳入到德育、智育的轨道来实施,使艺术教育德育化、智育化将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的。对此,莱辛说得好:“谁若是用一把钥匙去劈柴而用斧头去开门,他就不但把这两种工具都弄坏,而且自己也失去了这两种工具的用处。”(《拉奥孔》第202页)

艺术教育主要不是为德育、智育而存在,而是为体现自身本质特征的审美教育而存在,艺术教育的德育、智育功能的发挥也是以其审美功能的发挥为前提的,可以说,艺术教育的各种功能,无一不是审美意识作用的结果,凡去掉了审美内容,试图单独达到某一种功能的目的,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艺术教育只有当它是审美教育,而不是德育、智育附庸的时候,它才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才能在学校教育中获得独立的地位,它才能发挥出审美的功能,从而也才能发挥出辅德、益智的功能。

我们承认并重视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但德育不能涵盖和取代艺术教育,不能把艺术教育仅仅看着是德育的一条途径和一种手段;我们也承认并重视艺术教育的智育功能,但智育也不能包容和吞并艺术教育,不能把艺术教育仅仅当成是开启智力的一把钥匙,不能把艺术课程当作是智育课程。因为,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直接担负着审美教育的重任,这一重任能否完成,主要取决于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是否拥有独立的地位。当然,这里的独立是相对的独立,独立并不意味着不与其他方面联系,独立照样地可以为其他方面服务,并尽到自己敲边鼓的义务,而且越具独立性,敲边鼓的义务会尽得越好。

当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具有独立地位的时候,我们既要鼓励艺术教育为其他方面教育尽敲边鼓的义务,也应该客观公正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其他方面是否也应该适当地为艺术教育尽一点点敲边鼓的义务呢?其实,只要我们具有了这种意识,既想想艺术教育为自己做过些什么,也想想自己可以为艺术教育做点什么,我们就有可能真的为艺术教育做点什么,更何况这对于我们自身也是有利无弊的。比如我们可以找出与语文教学课文内容的主题相同或相接近的乐曲和绘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着指导学生欣赏音乐与绘画;我们也可以在数学几何教学中结合着给学生讲一点绘画方面的透视知识;我们还可以在历史教学中顺带地讲一点艺术史等。如果真能这样教学,显然受益的是双方,而不仅仅是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与德育、智育之间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正因为这样,互相之间才有可能给对方尽些敲边鼓的义务,但总体上看,艺术教育在这方面更具优势,因为,它无需去刻意追求为德育、智育等其他方面助一臂之力,它只要出色地完成了自身的任务,便能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地为德育、智育尽到敲边鼓的义务(可见,人为地把艺术教育纳入德育、智育范畴的做法是多么地多余!),但德育、智育却很难做到这一点。这是为什么呢?

尤·鲍列夫指出:“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部性质的话(例如:道德形成的是道德规范,政治形成的是政治观点,哲学形成的是世界观,科学把人造就成专家),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就完整的个性。”(《美学》第164页)鲍列夫的这段话,回答了上面的问题,即德育、智育等更多地是给学生以局部性的影响,而艺术教育则能够对学生的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那么,艺术教育为什么又能产生这种影响呢?

艺术教育的这种影响是通过审美这一中介环节实现的,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整体的、综合性的,而不是直接地具体针对德育或智育的某一方面单独发生影响。滕守尧对此解释道:通过艺术教育,既训化和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增强其创造力,同时又把那些因贫困、因不合理的制度和片面的教育而失去的感受力恢复和发展起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以一种较为平衡和谐调的心理结构去对美的形式作出正确反应,从而间接地影响其智力的发育和品行。”滕守尧认为,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而归根到底是培养人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反映方式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置身于审美活动之中,获得审美愉悦体验,把握到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这种形式积淀了人的情感和理想,具有特定的社会内容,所以会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能力,并使它们处于一种极其自由与和谐的状态。正是在这种状态之下,各种心理能力“既能共存,又能相互配合;每一种能力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但又兼顾到整体,以不损害整体的有机统一为限。”(《审美心理描述》第347、355页)

可见,艺术教育并不是直接地、单独地对学生的某一方面施加影响,而是通过审美这一基本的、中心的环节,对学生施加间接的、整体的、综合性的影响,这是艺术教育较之于其他方面教育的独特之处和优势所在。正是基于这一点,艺术教育不但能够在德育、智育力所不及的方面发挥出艺术教育所特有的审美功能,而且还能够发挥出就连德育、智育自身也难以发挥出的德育、智育的功能,也就是说,艺术教育发挥作用之处,正是德育、智育无能为力之处。

❸ 简述艺术的功能作用

艺术有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宣传功能、交际功能、疏导功能、个性塑造功能和促进身心健康的功能。

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美的特质,构成着艺术审美功能的客观前提。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打动人的情感,愉悦人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人的心灵,升华人的审美理想,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使人从中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审美功能是艺术的首要功能,艺术的其他社会功能都是建立在审美功能之上的。

(3)如何实现艺术的功能性扩展阅读:

艺术功能表现在:艺术家在特定艺术领域的艺术创造过程中,该艺术形态给予艺术家的积极影响;艺术家的创作行为或创作成果,给予艺术欣赏者以积极而独特的作用或影响。中西美学都注重艺术的真、善、美统一,侧重点稍有不同。

20世纪后半叶21世纪的中国美学界,多谈艺术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娱乐作用。艺术的多种功能是有机统一体,审美作用是基础,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都在给人以审美愉悦、审美享受的过程中自然发挥出来。在不同艺术作品中,可能某一功能更为突出,例如音乐和舞蹈特别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和情感影响,而文学、电影和戏剧的认识作用更大些。

❹ 如何处理好艺术与功能性的关系

实用第一,实用基础上追求艺术性,华而不实则伪,实而不华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❺ 举例说明艺术的功能是怎样表现的

一件艺术作品如美术作品,它是由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构成,其艺术的功能是它的本质属性,功能包括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等,如何体现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展现出来的。如着名的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从作品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西方的油画艺术,超写实主义照相主义的艺术风格,了解到作品的时代背景西方艺术思潮对中国年轻艺术家创作的影响等;我们感觉到作品所透出的思想内容之美,一个纯朴的老农,如我们的父辈,表达了那个年代中国的农民形象,我们热爱他,对他充满了感情,心灵情感思想上都受到了熏陶和教育。作品的审美价值不言而喻,富有魅力的油画艺术语言,超写实的形式美感,无不令人震撼。

❻ 艺术的功能是什么

艺术的社会功能指艺术作品作用于人的精神而对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发生的影响。也称“艺术的价值”或“艺术的社会作用”。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美功能。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美的特质,构成着艺术审美功能的客观前提。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打动人的情感,愉悦人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人的心灵,升华人的审美理想,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使人从中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审美功能是艺术的首要功能,艺术的其他社会功能都是建立在审美功能之上的。
(二)认识功能。艺术是对社会生活形象的反映。它通过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的图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风云、经济生活和社会风尚,表现各个阶级、阶层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因此,人们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获得丰富的社会历史知识,了解人生,提高观察生活和认识生活的能力。
(三)教育功能。进步的艺术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倾向、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哲学观点,改变人们的人生态度,激励人们为实现人类进步的社会理想而斗争,起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作用。
(四)娱乐功能。艺术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引发人们的审美愉悦和乐趣,“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使人们从中获得精神的享受和满足。它是人们接触艺术作品的直接动因,是对欣赏者要求获得娱乐、休息和精神调剂的满足,其核心是在审美享受中的精神快感。
此外,艺术还有宣传功能、交际功能、疏导(渲泄)功能、个性塑造功能和促进身心健康的功能等。

❼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如何实现园林空间的功能性、生态性和景观艺术性

功能性就是说你设计的园林景观要符合一定的适用范围,比如说主题公园,你所设计的公园就必须围绕你的主题展开,另外还要满足基本的诸如停车、集散、休憩、观赏等基本要求。至于生态性的话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最好是生态、绿色和环保的,最好是可循环,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艺术性的话就是在满足了前两个基本要求之后在色彩、造型等方面做一些具有设计元素的东西,以区别他跟其他园林景观的特殊性。

❽ 艺术功能

艺术功能:
(1)艺术是一种人类活动
艺术不等于艺术作品,艺术实际上就是以作品为中介,通过创作和欣赏等环节,以客观社会生活为对象,以艺术家和受众为主体的人类活动。
(2)艺术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
艺术活动的领域主要是非物质性的精神领域,是对现实世界的精神超越,也是在精神上对现实世界的遗存和回归,是通过重建精神家园进入一个更畅适的人生境界,其成果主要是精神性产品,其功能主要是作用于人的精神。
艺术具有社会意识形式性质,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还具有非社会意识形态性质。
①艺术包含着无意识活动。
②艺术包含着一种生产形态,也是一种生产活动、消费活动,具有商品属性。
③艺术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
艺术是精神活动,却又不同于其它任何精神很活动,艺术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特征,又是有自身的特殊性质,这主要在于:艺术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审美,艺术是一种审美活动。
艺术是一种审美活动:
首先,表现在审美目的上,其次,表现在艺术对象上,再则,表现在审美判断上。此外,不仅表现在审美内容上,而且表现在审美形式上。
④艺术活动是一种以虚构为手段的审美活动。
艺术是在人造世界中的审美活动,是既联系于现实世界又超越于现实世界的,是通过虚构而创造出来的审美天地。虚构性是艺术的独有特性,是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
艺术的本质是多层次的。首先在于社会意识形态性,其次在于审美性(其中自然包含着形象性、情感性和无意识性),再则在于想象虚构性,最后还在于话语的技艺性。
据此,简略界定艺术为:
艺术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感情的美的意识形态,是以特有的艺术语言为媒介,从虚构为手段,以形象或情境创造为职位的审美意识活动。

❾ “艺术”的功能是什么

艺术的三个功能:审美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是艺术的核心功能。

阅读全文

与如何实现艺术的功能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7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7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5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1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9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6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1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7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5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6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0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5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6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0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6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