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传统艺术美学是什么

传统艺术美学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2-04 03:33:49

1. 传统艺术把什么作为美学标准

模糊、写意、神似、抽象。

2. 什么是艺术美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2)传统艺术美学是什么扩展阅读

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是从德国十八世纪的鲍姆嘉登开始的,但它的产生建立在自古希腊以来历代思想家关于美的理论探讨之上,是以往美学理论的体系化、科学化。而古希腊以来的美学理论探讨又建立在人们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基础之上,是人们审美活动的哲学反思。因此,要了解美学就必须回到它的源头去,开始一次美的旅行。

考古学和艺术史:人类自脱离动物以来就开始了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就用石珠、兽牙、海蚶壳等染上红、黄、绿等各种不同的颜色佩带在身上。不仅原始人的装饰品能见出人类这种早期的审美活动,尤其原始艺术更是集中反映了人类早期审美活动。据文字记载和留下的图案推测,原始艺术有诗歌、舞蹈、音乐等,但现已荡然无存。惟洞穴壁画与陶器是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两项原始艺术记录。前者主要以各种动物为题材,生动细致,色彩绚丽。后者不仅造型优美、图案丰富,而且色彩对比鲜明。

3. 美学是什么哦,包括些什么内容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由于美学研究的方法是多元的,(既可以采取哲学思辩的方法,也可以借鉴当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比如经验描述和心理分析的方法、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语言学和文化学的方法等),因为美的对象,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等,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研究,都是经过人的感性、理性作用之后的结果。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isthetiko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首次使用的。他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做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传统美学的任务,是研究艺术作品作为“美”的永恒的不变的标准。德国理想主义的形而上学美学被认为是当时唯一标准的美学。在此条件下, 发展出两个分支:心理美学和美学。美学(感性)的认知在很长的时间被认为是理性认知的对立面。这个观点被现代的新观点所取代, 即这个对立面是不存在的, 理性的认知是必然通过感性的认识过程而被认识的。即使尖锐的逻辑学也能同时成为很高的审美价值。
美学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一)古典阶段
从古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从先秦两汉到近代王国维之前,中西方思想美学还处在一种“前美学”的形态。这一阶段美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在于:初步和比较零碎地提出了一些有关美学的基本问题、概念和范畴,并作了一些尚不彻底的回答;对美的思考往往同人们对社会人生的哲学、伦理把握直接联系在一起,“美”与“善”常常混为一谈。这就是说,人们在思考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本质、艺术的社会作用等的时候,既没有完全摆脱直观经验的形态,也还没有同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理论的思考严格区分开来,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对象范围并对问题作出独立、系统的解答。
具体而言,先秦两汉中国古代贤哲主要是在关注人的情感立场上,从哲学、伦理层面探讨人类审美诸问题的。当时的儒、道、法、墨等各家思想中,都包含了许多迄今很有价值的美学思想,例如《左传》、《国语》、《尚书》等典籍里,便记载有诸如“五味”、“五色”、“五声”之美的主张,以及有关“无害为美”、“以和为美”的重要见解。其中,儒家着重强调了美和艺术的社会作用;孔子“兴、观、群、怨”的诗论以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准则与“尽善尽美”的观念,孟子“充实之谓美”的主张等等,就体现了儒家美学思想鲜明的社会伦理化倾向。道家则从“逍遥”、“无为”的处世态度出发,强调艺术和审美的超越性、自然纯朴性;老子有关美善相依、大音希声的看法,庄子“虚静恬淡”、“身与物化”、“物以游心”的审美境界论,都曾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魏晋至近代王国维之前,中国美学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诗歌、绘画、音乐、舞蹈、戏曲、书法、工艺领域,提出了诸如意象、神思、韵味、意境等中国所独有的审美范畴,使美学的思考不断趋于精细化。特别是,当时的美学思想家大多同时是诗人、画家或书法家,因而其美学思考往往同实际的艺术经验直接联系,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美学思维由“美”“善”问题向审美与艺术特征问题转向,深化了直觉感悟形式与古典理性精神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结合。
西方美学的发源,主要基于对事物本质的追求和对各门艺术的统一定义的努力。古希腊学者曾经对“美是什么”、“美的事物是怎样产生的”等作了大量推测,如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就把数量的和谐关系视为艺术(音乐)美的根基,主张美是“和谐与比例”。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对美的本质问题作了一定深度的讨论。例如,柏拉图在他的一系列“对话”中,就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见解,即美的范围十分广泛,形体、心灵、行为、制度等都是美,但探讨美的本质却不应追究什么是“美的”问题,而应该探究导致一切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共同本质(“美本身”)。亚里士多德则在《诗学》等着作里,深刻分析了悲剧艺术特征、艺术起源等,提出了着名的“摹仿说”和“净化说”,并将“美是和谐”思想同当时人们对生物有机体的认识结合起来,从而成为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具有自己独立理论体系的美学家。
中世纪,在基督教神学引导下,美学以压抑人性的丰富性为代价,把审美的光辉完全归于神(上帝),“基督教的上帝代替了至善和理式,上帝就是智慧、仁爱和最高的美,就是位于造物主静观阶梯之上的自然美的诸事物的源泉”①。 这种以神为中心的美学理想,在以人为本的文艺复兴浪潮中受到猛烈冲击。此后,在法国古典主义美学、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以及狄德罗(D.Diderot)“美在关系说”、莱辛(G.E.Lessing)“诗画同一说”等的推动下,西方美学日渐丰富,为美学学科的正式建立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总之,强调真、善、美的同一,特别是美和善的一体性,是“前美学”形态下中西方基本一致的思想倾向。亚里士多德就认为:“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②。 而孔子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③ 孟子所谓“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④, 以及荀子“全粹全美”的美本体论、“水玉比德”的自然美论等,其中所强调的,就是美与善的一致与和谐。这说明,在人类思想的早期发展中,美学问题的提出与探讨,既与当时社会的政治、伦理和人生理想紧密相关,也是组成早期人类思想整体的重要内容。
(二)美学学科的建立与成熟
这个阶段,美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在于: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学科,“美学”得以正式建立,并在德国古典美学那里趋于成熟,完成了系统化、形态化的理论构建。
1735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A.G.Baumgarten)在《诗的哲学默想录》里,第一次提出了诗的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并以希腊语中“埃斯特惕克”一词称这种诗的哲学为“感性学”(德文为sthetik,英文为Aesthetics),认为诗作为“完善的感性谈论”(即“完善的”感性表象的认知和表达),是“可感知的事物”,也是诗的哲学或诗的艺术的对象,“诗的哲学考察是指导感性谈论趋向完善的科学”,诗的艺术是“一种有关感性表象的完善表现的科学”⑤。
不过,鲍姆嘉通此时虽然把诗的哲学叫作“感性学”,却还没有正式以之命名美学。直到1750年,他用sthetik作为书名,出版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拉丁文专着(即《美学》第一卷),美学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了,而鲍姆嘉通也因此被后人誉为“美学之父”。
从鲍姆嘉通那里,我们发现,第一,美学原本是作为一种与逻辑学相对立的认识论被提出来的。⑥ 鲍姆嘉通指出,人的心理分为“知”“情”“意”三层,逻辑学研究知或理性认识,伦理学研究意志,惟独人类情感(“混乱的”感性认识)一直没有相应科学来研究,因此有必要设立一门新的科学来弥补这一漏洞。这就是他在书中开宗明义地说美学(Aesthetics)“是感性认识的科学”的意味所在,由此也初步界定了美学的对象和范围。在这个基础上,鲍姆嘉通构造了一个包括理论美学和实践美学两部分的美学框架:前者包括启迪学(关于事物与思维的一般规则)、方法学(关于条理分明的安排的一般规则)、语义学(关于用美的方式想到的和加以安排的东西的表达手段的一般规则),涉及诗或艺术的题材、思想、结构及语言表达的一般规则问题,中心目标是实现美——感性认识的完善;实践美学则研究个别情况下如何运用一般规则的问题。尽管这个体系框架基本上还是艺术学的,但它对后来的美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第二,美学研究人类认识中具有审美属性的部分。鲍姆嘉通认为,感性认识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灵中以美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自然禀赋,即人的低级认识能力以及相应禀赋(感受力、幻想力、记忆力、审视力、趣味、创作天赋、预见与预感、表达表象的能力等)和高级认识能力(如知性、理性)、天赋的审美气质(如情感能力);二是审美训练,即审美才能的培养;三是审美学说与审美指导。所谓“感性认识的完善”、美的实现,就是以低级认识能力为主干,交织各种心理因素以及审美观念、审美技能的综合活动过程。这样,作为认识论提出来的美学(感性学),同时是研究艺术和美的科学。“美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完善感性认识),而这完善也就是美”⑦。美作为感性认识的成果,也就是“表象的总和”的完善,是诗、“美的艺术”、“自由的艺术”。
作为大陆理性主义的继承人,鲍姆嘉通的主要贡献,在于从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上,为美学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名称,使得人类的美学思考在经历长期发展之后,终于有了自己明确的对象。而他在遵循传统哲学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高、低划分之时,给予感性认识以应有的重视,强调美学研究的独立的认识价值,则启示他的同乡康德(Kant)、谢林(Schelling)、席勒(Schiller)、黑格尔(Hegel)等人,在更高层次上最终建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德国古典美学。
康德和黑格尔便以鲍姆嘉通的美学为思考起点,致力于解决感性和理性的和谐自由统一问题,并各自推演出自己的理论体系,对美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康德美学的重点在人的感性认识能力、主体心理机能方面,深刻地提出了有关“审美判断力”的问题,不仅给予审美判断(即审美心理机制)以组合有序的表述,而且在重点分析审美心理机制的过程中,形而上地探求美(情感表象),形而下地推及艺术,建构了一个以审美判断为中心的先验哲学的美学体系。这样,在康德那里,美学便不再是一个空洞的理论框架,而成为有着充实的内容、明确的对象以及一系列概念范畴的严谨体系。
黑格尔则着重探讨了感性认识能力的产物、对应物——诗(艺术)以及艺术的历史。在他那里,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作为“绝对理念”外化为主体心灵理念的感性形象表现,则是美的最高形态。正是以美的理念或理想为起点和中心,以美的理念的逻辑和历史的感性呈现(即艺术类型和艺术体裁)为基本对象与内容,黑格尔建立起了一个庞大而严密的艺术哲学(美学)体系——它的最大贡献,是给了美学以逻辑与历史,把美学从重视心理研究引向了重视历史研究的方向。
尽管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发展主线仍然延续在后现代美学进程上,但它的内部却发生了剧烈扭变:在人本主义这条线上,从“结构”到“解构”的转向,充分体现了美学的“后现代”特点——结构主义曾强调作品本文背后实际起支配作用的“结构”的存在,解构主义却要取消一切“中心”,消解全部“结构”;结构主义强调作品本文的内部研究,解释学美学、接受理论等却把重点转移到读者和接受过程,强调本文意义的不确定、相对和多义,呈现了“非中心化”的特点。在科学主义这条线上,分析美学曾经由语言分析入手,反对固定的美的本质探讨,走向了美学的取消主义;后分析美学则集中到艺术本体论上,以折衷主义取代取消主义,走向了美学的建设性方向。
总起来说,美学是以人类审美为自身特殊领域,以审美活动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审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的精神世界,来追踪、建构人类审美价值体系的人文学科。

4. 浅谈传统工艺有什么样的美学特征

中华民族在其发展的漫长岁月中,以勤劳和智慧为人类工艺文化历史创造了境界独到、风范高雅、魅力永恒的工艺造物样式。中国工艺美术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富有鲜明的美学个性,主要体现出:和谐性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重视人与物、用与美、文与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主张“和”与“宜”。对“和”、“宜”之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中国工艺美术呈现出高度的和谐性;外观的物质形态与内涵的精神意蕴和谐统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感性的关系与理性的规范的和谐统一,材质工技与意匠营构的和谐统一。象征性中国工艺思想历来重视造物在伦理道德上的感化作用。它强调物用的感官愉快与审美的情感满足的联系,而且同时要求这种联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受制于强烈的伦理意识,中国传统工艺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往往借助造型、体量、尺度、色彩或纹饰来象征性地喻示伦理道德观念。这种象征性的追求常常使宫廷或文人工艺美术沦为纯粹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展示,造成矫饰之态或物用功效的损害。相比之下,更多以生产者自身的功利意愿为象征内涵的民间工艺美术则显得刚健朴质,充满活力。灵动性中国工艺思想主张心物的统一,要求“得心应手”,“质则人身,文象阴阳”,使主体人的生命性灵在造物上获得充分的体现。中国传统工艺造物一直在造型和装饰上保持着 S形的结构范式。这种结构范式富有生命的韵律和循环不息的运动感,使中国工艺造物在规范严整中又显变化活跃、疏朗空灵。天趣性中国工艺思想重视工艺材料的自然品质,主张“理材”、“因材施艺”,要求“相物而赋形,范质而施采”。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造型或装饰上总是尊重材料的规定性,充分利用或显露材料的天生丽质。这种卓越的意匠使中国工艺造物具有自然天真,恬淡优雅的趣味和情致。工巧性对工艺加工技术的讲求和重视是中国工艺美术的一贯传统。丰富的造物实践使工匠注意到工巧所产生的审美效应,并有意识地在两种不同的趣味指向上追求工巧的审美理想境界:去刻意雕琢之迹的浑然天成之工巧性,和尽情微穷奇绝之雕镂画缋的工巧性。

5. 传统的中国美学是什么样的

一句话先概论,中国传统美学是在儒家礼乐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道、禅宗的审美趣味,随着历史进展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审美特征的华夏美学。

要谈中国的美学那就离不开“美”字。

说文解字原文【卷四】【羊部】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膳也。美?善同意。无鄙切注臣?等曰:羊大则。

就是说“羊大则美”。主膳也,好吃之故。很容易理解,这是一种感官上的愉快。

还有一种说法”羊人为美“。艺术起源于巫术的是艺术起源的几种说法,上古时期,巫师戴羊头,执掌巫术的礼仪。这是一种带有社会文化功能的美。

(诗歌的起源是巫术的咒语,巫和舞在上古是同一个字,儒家礼是来自上古巫术的礼仪,乐也是巫术的礼仪,后文会详细提及)。

现在说一下礼乐传统。

脱胎于上古巫术,要求的是一种行为规范要求和准则。是直接塑造人,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也是儒家的核心。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谈了。追求上下和。

乐从和,乐和歌舞是连在一起的,是祭祀的核心。礼乐分化后,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是一种直接诉诸人的内在情感,直接发自内心。

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追求天地和。

礼可以理解成理性(儒家是理性的),乐可以理解成有节制的感性(发乎情,止乎礼,反凡作乐者所以节乐)。用礼义去克制约束人的感性欲望,在礼的制约在满足欲(是满足的,但并不是完全满足)。中国之所以没有西方那样极端的悲剧,没有强烈情感冲突的元素,酒神一样的东西,就是礼乐相互牵制的作用。礼乐的相互牵制要求中国艺术不走极端。

明白中国美学的基础是很重要的,后期不管如何吸纳新的审美观念和理论,都没有跳出这个礼乐的传统。

礼乐 诗早期是为政治服务的,都在于维护群体的稳定性,教化民众,所谓礼从和,诗言志就是这个意思。成教化,助人伦。乐可善民心,感人深。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士大夫是伦理政教的拥护者,主张文以载道,但是社会毕竟发展的,伦理政教和理性毕竟管不住情感的要求,所以儒家会不断吸纳道,禅宗的核心方法,来满足感性的要求。后面会详细提及。

儒家核心:自然的人化。

仁者乐水,智者乐山。山水天地在儒家看来都是一种符号,有表意的作用。是“有意味的形式”。具有伦理和道德的含义。自然作为道德符号的寄托指向实际人生和社会。对自然的态度落在人,人始终是自然的主人,人的主体优于自然客体。比如荀子强调的“天人合一天人相通,天人感应,

人作为主体,对自然的征服(直接影响战国秦汉以征服世界的为主题的艺术)。自然被人格化了。但这不是一种宗教式,不是上帝,不是佛陀,是人。儒家不追求永恒,是执着于现世,超越和不朽都在当世,在人际和感性世界。

美在于规范,形式,尽然有序。

和道家比儒家是世俗化的。

道家核心:人的自然化。

儒家是入世的,乐观进取的,兼济天下。

道家是出世的,避退的,独善其身。

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也是历代士大夫持续的矛盾之处,也是互补之法。身在江湖,心存魏阙。这很好理解,比如我自己,想建功立业名垂千古,又想深山老林,不问世事,半亩良田,青山绿水。这就是儒道历史积淀的影响。

儒家从人际关系来确立个体的价值,而道家则从摆脱人际关系来寻求价值。道家追求的是一种精神超脱所带来的快乐和自由感,忘己忘物,忘怀得失。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失去主体的要求,与自然为一体。物我主客与道同一。

享受自我与自然相互交融,直接诉诸于情感自身。受到束缚的感官,被符号束缚的心思,全部摒弃这些,成为虚无,才能感应天地。

美在于内在人格,精神理想,而不在于外表,扩大了华夏美的范围,把丑引入美。比如说怪石头,拙笔,奇构。中国的艺术因之得到了巨大的解放,不必拘泥于规则,不必斤斤计较工序。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从属自热,与自然和谐,与自然同一。对士大夫来说自然不只是欣赏的对象,更身处其中。

中国画: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

引出了中国绘画最高的艺术标准: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无法用概念来去诠释,越诠释越远离本意,不可巧密得,不可岁月得。技巧和岁月得熟练都不一定能达到。这与个体的人格境界有关。气是一种生命力,是一种能量,是“势”。

儒家追求载道,要有符号的所指,而道家追求无意为佳。与物玄同,则无不适,无不适则忘适。

6. 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是什么

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在于意境体验。

对于美的认知,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感观认知,眼耳鼻喉等直观的认知。中式美学是超出事物本身的,“意境”为中式美学的核心,出于对宇宙本体“道”的尊崇,中国人将美归之于道,又基于对道的艺术诠释,将美归之于道的形态——“意象”和其高级形态“境界”,美在道,亦即美在意境。

由中式美学引发出了一系列相关的中式美学词如:雅、逸、妙、空等等,皆是意境。中式美学空灵,比如一副中式的画作和一副西方画作一同展览,西式画作就直白易懂,写实、色彩绚烂;而中式则引人驻足细观,引人入境,观画悟道。由无至有,由有至无。

中国古人一直就有九雅之说:寻幽、酌酒、抚琴、莳花、焚香、品茗、听雨、赏雪、侯月。都为极其简单平凡的事情,却都涵盖了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对美的追求及感受。

(6)传统艺术美学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

1、远古时期

远古时期更趋向于崇拜自然,陶塑、陶器等多出现动物造型,艺术造型多符合对称、均衡等形式美法则,初具节奏和线条的韵律美。玉器的艺术是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色之一。

2、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是我国历史的青铜时代,青铜器具备品类丰富、造型优美、纹饰华丽、制作精巧、风格独特等特点。此外,商周时期,我国已经出现最早期的绘画:譬如长沙楚墓出土的帛画《龙凤仕女图》,以及战国时期的《御龙图》。

3、秦汉时期

秦汉时代的艺术品多用于墓葬,以秦始皇陵兵马俑和霍去病墓石刻为代表。而非墓葬品的艺术风格,则逐渐开始受到佛道等宗教和百家哲学影响。

4、两晋南北朝时期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代中,中原第一次被北方游牧民族大面积占领,分裂而动荡的局势,反而刺激了古代艺术的发展。美学标准逐渐诞生了。比较有名的有文学评价方面,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着的《昭明文选》。在《文选》中首次提到了诗文的评判标准,不应由道德观念所限制,而更应该遵照审美价值本身,正所谓“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5、隋唐时代

隋唐时期的开放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唐代,世界各国的商人和游客出现在长安的街头。大概是受到这种国际化的影响,唐代的审美更倾向于丰满的形体,穿着也较之前开放许多。

在绘画方面,除了一直存在的宗教绘画外,出现了宫廷绘画和文人绘画的划分。这种划分,也深远地影响到后世,两个派别一直为孰高孰低争论不休。

宫廷绘画,又称为院体画,是指中国古代皇室宫廷画家的绘画作品。这些画师专门为宫廷从事绘画创作,一般被称为“待诏”。他们是专业的画师,绘画风格多以工整细腻、细节繁复而写实逼真为主。代表人物有:阎立本、张萱、周昉(后两人更擅长仕女图)。

6、两宋时期

两宋时期的文人政治和理性思维的出现,使中国古代艺术又一次达到了高峰。在着名皇帝兼画家宋徽宗的领导下,宋朝的宫廷绘画达到鼎盛。

宋朝在建国之初建立了翰林图画院,然后集中了社会上的名西蜀南唐两地的画院画家。翰林图画院归内侍省管理,专门为宫廷及皇室贵族服务。画院通过考试录用或升迁人才,考试标准是:“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韵高简为工”,既要求状物绘形的严格和写实技巧又强调立意构思,多摘取诗句为题目。宋徽宗赵佶对皇家专门的画院即宣和画院的支持,使得院体画在北宋后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7、元代

虽然是一个非汉族统治的朝代,但中国艺术并没有如想象般消亡。虽然宫廷画比之两宋降至了历史低谷,但文人画却罕见地发扬光大。元代最着名的当属赵孟頫和“元四家”。赵孟頫在中国山水画历史中可谓是承前启后的人物,虽然他以货真价实的“赵家人”身份出仕元朝多多少少给他背上了骂名,但他的画作是一种全新风格的开启。

8、明代

在着名画家和评论家董其昌的影响下,绘画艺术被分为了南北两宗。他将文人画尽数列入南宗,讲究顿悟。同时他认为,只有文人和士大夫可以将画家本人的道德观与画作对象的道德规范结合并体现出来。

9、清代

清代中国艺术受到西方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主要表现在宫廷画家开始追捧西方的阴影技法和透视技巧,尝试将西洋画的风格和传统绘画结合。宫廷画家焦秉贞在西洋教会的指导下学习透视、景深等技术,开辟了全新的绘画风格。

7. 何为艺术美学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首次使用的。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直到19世纪,美学在传统古典艺术的概念中通常被定义为研究“美”(Schönheit)的学说。现代哲学将美学定义为认识艺术,科学,设计和哲学中认知感觉的理论和哲学。一个客体的美学价值并不是简单的被定义为“美”或者“丑”,而是去认识客体的类型和本质。
由于美学研究的方法是多元的,( 既可以采取哲学思辩的方法,也可以借鉴当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比如经验描述和心理分析的方法、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语言学和文化学的方法等),因为美的对象,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等,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研究,都是经过人的感性、理性作用之后的结果。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isthetiko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首次使用的。他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做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传统美学的任务,是研究艺术作品作为“美”的永恒的不变的标准。德国理想主义的形而上学美学被认为是当时唯一标准的美学。在此条件下, 发展出两个分支:心理美学和美学。美学(感性)的认知在很长的时间被认为是理性认知的对立面。这个观点被现代的新观点所取代, 即这个对立面是不存在的, 理性的认知是必然通过感性的认识过程而被认识的。即使尖锐的逻辑学也能同时成为很高的审美价值。

8. 传统的中国美学是什么样的

中国人的美学建立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上,俗话说的好,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中国美学确实最重要的就是吃喝二字。
说一点我自己的理解吧,希望大家不要笑话。部分观点来自李泽厚先生。
首先涉及到美这个概念,就必然是通过人的感官来发生的。这就是佛教所谓眼耳鼻舌身意。每个文化中对人的每种感官的看法是不同的,这些不同也反映在语言文字等各位文化细节上。中国人对味觉,触觉比较重视。这一点与欧洲人不太一样,欧洲的文化里,对味觉和触觉并不重视,甚至会认为这些感官都不够高尚,相对的来说,欧洲人对视觉和听觉的重视程度是最高的。表现在汉字汉语中,首先是美这个汉字,是羊大两个字合成的,也就是羊大为美。为什么羊大为美呢?呵呵,当然是好吃啊。然后关于对美的词汇是什么呢?首先是品味这个词,由此延伸出来各种美的品级的称谓,大家会发现什么呢?我们评价一个东西美不美,竟然都是类似于说啊这个真好吃啊、啊这个更好吃!天哪这个好吃的不行不行了……我们评价一个美女,会说这个女人很有味道,如果说一个人性感呢,我们会说这个人骚。这基本都是关于味觉的。
至于触觉,最明显的就是中国人对玉石的迷恋。那种美,叫做温润。人类脱离了石器时代以后,还是对石头有所依恋。我们中国人找出漂亮的石头戴在身上,这就是玉石。西方人当然也找漂亮的石头,但是与中国人不一样的是,西方人更喜欢五颜六色的闪闪发光的石头,中国人偏偏最爱的是跟羊的脂肪一样温和柔润的石头,颜色到是其次的问题了。
今天那些万物皆可盘的文玩爱好者们,把木头竹子和各位植物果实摸来摸去,以把这些东西摸到光滑并渗入人的油脂为乐,这也是西洋人所无法理解的美的体验。

阅读全文

与传统艺术美学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7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7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5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1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9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6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1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7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5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6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0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5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6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0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6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