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书法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那么书法有什么特征
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在中国艺术史上,书法是最早取得重要的艺术地位,为中国的上层阶层—士大夫所接受并为之痴迷的艺术形式。远在东汉,士人学习书法就曾达到“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赵壹《非草书》的程度。书法又是最纯粹的中国本土艺术,它至今仍保留着特有的艺术表现对象、艺术语言和艺术表现形式,表现中国人特有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观念,其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烙有深深的民族文化印记,是中国的传统国粹之一。
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从广义上讲,汉字的造型特征和书写的行为特性构成了书法艺术的基本因素。
再次,中国特殊的书写工具毛笔,是汉字书写能成为艺术的又一关键因素。毛笔有弹性,笔画有粗有细,有顺有逆,可方可圆,可转可折。毛笔这种特殊的书写工具,成就了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也使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在审美内涵上有别于西方的绘画艺术。西方古典绘画追求造型的科学准确,色彩的写实逼真;而中国的书画艺术讲究线条的简洁凝练,不求形似而求神似,追求气韵生动,把气韵生动作为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贰’ 毛笔书法艺术讲究什么美
一、线条姿态美
1、和谐美。
2、动态美。
二、运笔节奏美
书法和音乐一样,以抽象的语言创造抽象的形象,这抽象的形象似乎很容易引发欣赏者各种联想,在优秀的艺术家笔下,能创造出使人感到旷远,博大、幽微、深沉、高逸,使人精神得到升华的境界。
三、形体组合美
书法的形体,由笔画、结构、章法三者组成。中国特有的方块汉字,为书法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写出来的字,既要符合规范法度,又要富于变化。字体有长有扁、有疏有密、有古朴有奇宕等等,字写得过于平正、则显得板滞拘瑾;结体过于险绝,又易涉怪迁俗。
四、章法气势美
好的章法布局,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应顾盼映带、气脉相通。一幅书法作品应前后呼应,疏密有致,一气呵成,具有艺术的整体感。 1、相呼相应,相承相接。2、虚实相生,空灵相映。
五、内容情感美
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以表达感情,抒发性灵为特征的,书法也是如此,书法家们借助抽象的点画,通过艺术加工,并熔进自己的感情,创作出具有情调的作品,从而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作为书法欣赏者,面对一件书法作品,要力图窥见 作者的感情因子。
六、心灵意境美
意境,是指人的思维境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形成的。字为心声。凡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包括动态的和静态的,如山水、云雾、日月、星辰、鱼虫、鸟兽、风雨、水火、雷霆、闪电、歌舞、战斗等等,无不给书家某些启迪。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吸收和发展”。
答案补充
书法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从中品味欣赏可以在视觉上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就在于你是否掌握书法艺术的审美创作规律。人们普遍认为:书法艺术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谈”,只有书法与欣赏者心贴得紧密,艺术才能保证永恒,才有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书法艺术的博大宏深和价值所在。
‘叁’ 什么是毛笔书法
毛笔书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它对我国的书法作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那么,你对毛笔书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毛笔书法的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毛笔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古往今来,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形式表示文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古代长期用毛笔写字,便产生了毛笔书法。毛笔书法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这里重点介绍毛笔书法。
毛笔书法现在一共有六种书体,即行书体、草书体、隶书体、篆书体、楷书体和马体六种书体书法。判断书法作品的优劣主要通过字体的线条,流畅性,还有整体性。中国是书法艺术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最早使用毛笔的国家。我国毛笔书法家层出不穷,像王羲之,怀素,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王铎,柳公权,以及近代的沙孟海,启功,刘惠浦(在世)等,这些文学雅士都是功力高深的书法大家。毛笔书法艺术需要我们后一辈发扬光大,我们需要努力。
毛笔书法通常是指软笔书法。毛笔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总之,毛笔书法对于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今天也是值得大家继续发扬光大的!
毛笔书法现在一共有六种书体,即行书体、草书体、隶书体、篆书体、楷书体和马书体六种书体书法。
判断书法作品的优劣主要通过字体的线条,流畅性,还有整体性。中国是书法艺术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最早使用毛笔的国家。我国毛笔书法家
层出不穷,像王羲之,颜真卿,怀素,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王铎,柳公权,以及近代的沙孟海,启功,刘惠浦(在世)等,这些文学雅士都是功力高深的书法大家。毛笔书法艺术需要我们后一辈发扬光大,我们需要努力。
书法作品在世界上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中国特有(加上文字源出于中国的几个近邻国家),大众热爱,历久不衰,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形式、能够体现民族文化精粹和审美心灵——这样的书法艺术完全称得上中国的国粹,它与我国传统的绘画、诗词、音乐、戏剧等文艺门类放在一起,毫不逊色。因此我将这开宗明义的第一章定名为“国粹论”,怠在褒扬我国文化中的这—‘精华,并不如有些工具书在解释国粹—词时所说:“合有保守或盲目崇拜意味”。
我国书法作品之所以成就为—门独特的高级艺术,从客体方面说,决定的因素在于汉字的特殊形体。
汉字是方决字,每一个字都占着一个方形的空间,这特别表现在印刷字上,字各一方,不大不小,整齐划一。但是在这整齐划——的方寸之地小,却杏很不整齐划一的因素在,这就造成了千姿百态。它们有简有繁,有长有扁;有正有斜,其各部分之间有分有连,有向有背,有堆有积,有重有并。
汉字的基本笔画虽然很少,以楷书论、有点、横、竖、钧、撇、接、提、折、戈、队等约十‘数种,但是这些笔画却能拼出千万种不同的文字图形,因为它们有众多的排列组合方式:上下左右,重并连接、交叉、穿插。于是一万个汉字就有一万种排列组合方式,各有自身的独特形貌。
‘肆’ 书法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传统文化中的书法有哪些文化特征
书法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的文化特征:中国书法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汉字的书写造型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字体(钟鼎文)演化为之大篆、小篆体、篆书,至定形于汉朝、魏、晋的草体、正楷、隶书等,书法艺术一直散发出音乐的魅力。中国书画是一种很与众不同的空间艺术,文字是我国书法中的关键因素,由于中国书画是在我国文化里造成、发展起来,而文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前提之一。以中国汉字为支撑,是中国书画不同于其他类型书法艺术的重要标示。
‘伍’ 什么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之美,其美术魅力又是如何展现的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为工具,根据汉字的造型特点,通过艺术构思,调动绘画的艺术手段,运用毛笔的书写来完成的。
它是线条的艺术,却不是一般的单纯线条,而是具有绘画性质的线条。它是由千姿百态以及变化莫测的线条组合来传递书写主体喜怒哀乐等复杂的情感。
汉字书法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艺术表现出中国艺术最潇洒、最灵动的自由精神,展现出历代书家空灵的艺术趣味和人格价值。
这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之美。
中国书法之美,具体表现:
1、书法艺术的线条美
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汉字由点画组成,点是线的浓缩,线是点的延伸。书法家利用提按、顿挫、轻重、粗细、强弱、疾徐等用笔技巧,结合用墨的枯湿浓淡等变化,使点画线条产生富有情感的力度之美。线条的力度美,能唤起人们心中的力量感。
线条的情感主要表现在线条的节奏感,用笔轻重疾徐、抑扬顿挫,像音乐一样唤起人们心中的节奏感,这种线条的节奏与旋律表现通过视觉,使人产生心理上的情感共鸣。
有情感的线条,必然是承起分明,有呼有应,有起有止。起止适度,或断或连,左右顾盼,上下呼应。
2、书法结体的造型美
书法艺术的美不仅仅表现在点画线条上,还表现在每个字的结构造型上。汉字的发展演变,经历了篆、隶、草、楷、行几个阶段,但每个阶段,字型都有独特的美。
汉字的结体与造型有四大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和独体字,这些结构的美最完美地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包含了谦让、对称、均衡、节奏。
所以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不仅线条美,更有结体的造型美。如果说西方绘画精致地刻画实物是为了赞美大自然造物的形体美,那么中国书法则运用点画组合成的文字结构表现出多姿多彩的形体美。
3、书法艺术的笔法美
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产生或决定于线条的质感,而线条的质感产生于特定的用笔方法,因此决定了笔法的重要性。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人们发现中锋运笔能较好地产生这种质感造型的效果。笔锋入纸的深浅度,行笔转折中笔锋的转换,便产生了书法的力感强度,使线条的形态与力度构成了线条的书法艺术品质。
书法几千年,笔法训练的复杂性,主要来源于书法线条的艺术灵感性品质,也来源于书法历史的绵长悠久所形成的丰厚积淀。书法艺术品位的高下,基础性因素是取决于线条的艺术品质和艺术内涵,这就需要书法家不断在丰富笔下线条的艺术内涵方面兼收并蓄,以丰富自己的笔法意蕴。
前人的优秀笔法,都是前人辛苦实践与思考的结晶。这些艺术特质吸收得越多,笔下的线条才能有较高的艺术品性。
4、书法艺术的墨韵美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一朵奇葩,它是通过灵动神奇的笔法、云烟翁郁的墨韵、险夷奇正的间架、参差流美的章法,出神入化地创造出大气浑成的艺术美,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书法家的审美感受和精神境界,给人以高度的审美享受。
在中国的书法艺术中,笔法和墨法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书法家在提按顿挫中,那挥毫染翰之时,那贯穿全幅的墨气,变幻无穷的墨色,正是书法家以情动笔,以毫留形的神奇纪录。满幅作品中氤氲的云烟,是笔与墨结合的产物。
墨法的浓淡枯润最能传达出书法作品的意境美。枯湿浓淡、知白守黑是墨法的重要内容。书法,是在黑白世界之中表现人的生命节律和心性情怀。
5、书法艺术的章法美
书法创作与书法欣赏首先关注的是作品的整体效果。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必然是一个多样统一的整体。章法是对作品整体的布局安排,即对字的大小分布、笔画长短、顾盼与穿插、疏与密的处理等。虚与实,白与黑,相依相生,相映成趣,字里行间处处有笔墨情趣。
书法的章法,讲究承上启下,左顾右盼,参差变化,落款合理,布局于整体和谐统一。
书法艺术讲究章法美。运用虚实这对矛盾,虚处淡雅,实处充盈。而实处皆虚,虚处皆实,便是用反原则。章法营构中,萧疏清朗,并非似一盘散沙,而是实到虚境。墨色之外的空白,虚到无时,却是大有,无画处皆是妙境。
就章法而言,一点乃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布白则是翰墨尘点的反衬。巧妙的布白能使通天产生游龙出水、云烟飘动的效果,留给欣赏者足够的想象空间。
‘陆’ 毛笔的艺术特点
作为“文房四宝”之首,毛笔与墨、纸、砚一道肩负着我国传统书写绘画的传承重任。时至今日,毛笔虽不再是创造之初的无可替代,但它依旧在书写绘画,乃至修身养性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如其他工具一样,毛笔,因需要而创造,因实用而发展,因发展而被赋予情感灵性。与其他工具不同,毛笔因其文化传承性而独具魅力。
一、笔之源
追溯毛笔之始源,广为流传的乃是“蒙恬造笔”的故事。史记中曾记载:“秦始皇命太子扶苏与蒙恬筑长城以御北方匈奴,蒙恬取山中之兔毛以造笔”。然传说与史料终究不敌事实。1954年,考古工作者于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战国墓中,挖掘出一套写字工具,其中便有一支用上好兔毫制成的毛笔。此笔乃我国存世最古的毛笔,它诞生的年代,早于传说中蒙恬发明毛笔的时间。东汉许慎着《说文解字》中记载:“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拂”,“秦谓之笔,从聿从竹”。由此可推断,早在蒙恬之前,毛笔便已存在,只是到了秦朝,毛笔称呼得以统一。
二、笔之形
笔之正宗,当以竹管为杆,兽毛为毫,并配有笔帽,以护笔毫。但笔之优劣,则取决于笔头(或称笔毫、笔毛)。以材质不同,笔毫又可分为硬毫、软毫、兼毫三种,因性能各异,所以用途不同。
硬毫笔所用材料主要有紫毫(老兔颈毛)和狼毫(黄鼠狼尾毛)两种,均为棕色,坚韧挺健,弹性强而蓄墨能力弱,书写线条苍劲利爽,多用于制造小楷笔。因中国古代书画同源,水墨画中树木的立干、出枝、勾叶、点叶,山石的勾勒、皴擦、点擢,屋宇、人物、舟、桥、水波、瀑布等细线,都需靠弹性强的硬毫才能得以表现。
软毫笔,主要以羊毫(山羊毛,多为白色)制成,笔性软,弹性差而蓄墨性强。多用于制作大楷笔,山水画的渲染亦多用之,往往能收笔酣墨饱、水墨淋漓之效果。
兼毫笔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弹性不同的动物毛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介乎柔毫和硬毫之间,软硬适中,刚柔相济。如,以三成兔毫和七成羊毫配制而成的“三紫七羊毫”,“九紫一羊”、“七紫三羊”、“五紫五羊”、“二紫八羊”等,或偏硬,或偏柔,各因其材,各成其笔,而书写者各有所好,各得其宜。
三、笔之类
回顾历史,笔之主流,大致经历了两个重要时代,先为宣笔时代,后为湖笔时代。宣笔发轫于两汉,兴起于魏晋。其时书法大兴,与制笔业相辅相成。东晋时,书圣王羲之曾撰《笔经》,极力推崇“中山兔毫”即宣州陈氏之笔,故而宣笔得成其名,促进了毛笔工艺的迅速提高。唐宋时期,宣州成为全国制笔中心,在笔毫之选材、制作技巧和笔杆的雕镂技术等方面,都已日臻完善。
自元代始,制笔业进入湖笔时代。湖笔发轫于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古时,善琏隶属湖州府,因而得名,善琏则被誉为“笔都”。《湖州府志》载:“湖州出笔,工通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村有含山,山巅浮屠,其卓如笔。”相传,蒙恬曾在善琏村取羊毫制笔,被尊为“笔祖”。又传蒙恬之妻名卜香莲,生于善琏西堡,制笔技艺精湛,被尊为“笔娘娘”。蒙恬夫妻将制笔技艺授予村民,以为生计。笔工为纪念其恩德,特于村西建蒙公祠,绕村而过的小溪易名为蒙溪。明代,出现了冯应科、张进中、吴升、姚恺、陆震、杨鼎、沈秀荣、潘又新、陆文宝、张天锡等,他们以山羊毛制作羊毫笔,风行于世,“湖笔”之名大震,并完全取代宣笔,湖州也成为制笔中心。
四、笔之美
毛笔除了讲究实用以外,美感的追求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其中不可忽视的便是带有审美价值的笔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毛笔制作及品种也不断地提高、增多,工艺的改进,也让毛笔日益完善、精美,特别是用珠玉、玳瑁、象牙、珐琅等制作毛笔杆之后,毛笔更成为人们鉴赏珍玩的艺术品。不可否认,它有夸耀财富地位的因素,但更多则是装饰之美,清干隆43年(公元1778年)唐秉钧在《文房肆考图说》卷三《笔说》中有这样句子:“汉制笔,雕以黄金,饰以和壁,缀以隋珠,文以翡翠。管非文犀,必以象牙,极为华丽矣。”
现今笔杆都有镌字习惯。笔杆一经刻字,并填于朱砂、石绿和铅粉,以使显晰,毛笔就平添了典雅和书卷之气。无疑,从审美角度看,笔杆上的刻字对毛笔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五、笔之涵
笔与文人雅士朝夕相随,不离左右,久之便赋予了它诸多雅号,不少至今仍被广泛应用。《诗经•静女》云“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则笔得“彤管”之名。曹植《薤露行》曰“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笔又得“寸翰”之号。左思《咏史》有“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笔自此可称“柔翰”。此外,笔之别称不胜枚举,读来既使人兴趣盎然,最值得一提者,乃唐代大文豪韩愈以《史记》笔法专为笔所作之传记《毛颖传》。此传立意新颖,以笔拟人。其中提到蒙恬伐中山,俘捉毛颖,秦始皇宠之,封毛颖为“管城子”,累拜中书令。后“毛颖”、“管城子”、“管城侯“等,皆成笔之雅号。
笔还是文采之代称。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后人便以“梦笔生花”比喻才情横溢,文思丰富。在先贤目中,似乎才华不是出于自身,而在于笔,足见其在文人心中之地位。
笔尖柔软无骨,然先人五指发力,静气凝神,写出之字方正刚直,万钧难撼。尤其是颜体楷书,宽博雄健、气势恢宏、骨力遒劲、厚重凛然。每每观之,皆给人以心灵之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