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埃德加·德加——运用线条的色彩画家
Edgar Degas, 1834-1917
The Color Painter Using the Line
埃德加·德加是印象派中将传统精确素描与印象派色彩风格绝妙结合的画家,
被称为“古典的印象主义”。德加自己说他是“运用线条的色彩画家”。
相对于印象派画家颤动、迷离的户外风景,他笔下的画面冷静、理智、忠实地记录他的时代特有的繁华和躁动。
德加用画笔忠实地记录了一个不完美但是真实的世界,同时也留下更多余地让我们用自己的情感尺度评判所看到的。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法国画家、雕塑家,生于法国巴黎,原名为埃德加·依列尔·日耳曼·德加(Edgar Hilaire Germain de Gas)。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绘图大师之一,也是古典艺术与现代主义艺术之间的关联人物。他精通绘画、绘图、雕塑与摄影。
德加富于创新的构图、细致的描绘和对动作的透彻表达使他成为19世纪晚期现代艺术的大师之一。他最着名的绘画题材包括芭蕾舞演员和其他女性,以及赛马。他通常被认为属于印象派,但他的有些作品更具古典、现实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画派风格。
世上没有两棵一模一样的树,一棵树上也找不到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印象派团体中的画家出身不同,个性各异,艺术主张也不尽相同,只因为承担了共同的命运,便在世人的心目中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德加并不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印象派画家,但是长期以来都被当作印象派团体中有影响的主要人物,这或许可以归结于他们对学院派价值观念的反叛,以及在他们的作品中共同体现出来的异于传统的鲜明的现代感,尽管这种现代感的表现方式不尽相同。
德加年轻的时候经常到卢浮宫去临摹大师画作,他从来都认为临摹是学画的重要一课。多年以后,他还认真地强调要重新临摹大师画作,告诫说只有掌握了临摹的技巧,才可去写生。于是,1861年的一大,在卢浮宫临摹的现场,西班牙艺术大师委拉斯开兹的画前,德加认识了马奈,接着马奈把他介绍给印象派的同道。于是,德加也成了巴黎盖尔波瓦咖啡馆的常客。
类似这种偶然的相遇和邂逅真是太平凡、太微不足道了,就如森林里一阵清风吹来,把两棵树上的两片叶子吹到了一起;然而,这也可能是某种历史的机缘,会让某种具有意义的事物的进程发生改变。德加生于1834年,比马奈小两岁。和马奈一样,德加也出生在富裕之家。其祖父和父亲都是银行家,外祖父是从法国移民到美国新奥尔良的棉花商人。像那些富裕家庭的子弟一样,德加起初学的是法律。但他对此根本提不起兴趣,他读书时最好的功课是历史和拉丁文,此外对素描艺术亦极有感觉。父亲是一位热爱艺术甚于商业经营的人,见儿子喜欢画画,又衣食无忧,那么就让儿子进美术学校,去做一个画家吧。
20岁时,德加进入路易·拉莫特(Louis Lamothe)的画室学画,即使他在第二年考进美术学校,仍然没有离开这里。拉莫特的老师是新古典主义绘画大师安格尔,他自然将安格尔强调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的观念又灌输给自己的学生。第二年,德加因某种机缘与安格尔见过一面。那是1855年,巴黎举办世界博览会,博览会的美术沙龙为当时年已75岁的绘画大师安格尔专门辟了一个展厅,用以展出反映他半个世纪创作生涯的几十幅画作。安格尔非常想将自己青年时代画的一幅重要作品《浴女》送交展出(这幅作品后来以收藏者的名字被称作《瓦尔平松的浴女》),可是当时收藏此作的瓦尔平松先生无论如何不肯将画借出。
德加的父亲与瓦尔平松是朋友,德加知道这件事后,很想帮自己仰慕的大师完成心愿。他主动找到瓦尔平松,收藏家居然被诚恳的年轻人说动了,安格尔得知德加是一位学画的学生后,十分高兴地与他交流艺术的体会,还反复对他强调了素描在绘画中的重要性:“画素描,年轻的朋友,多画素描;不管是根据记忆或是写生,只要这样做去,你便会成为很好的画家。”这位前辈还给了德加一条非常有名的建议—去关注线条。
19世纪中期,赛马在巴黎是一种时尚,上流社会的人士对这项运动十分热衷,马奈和德加都是赛马兄弟会的成员,他们有机会就会去新开的伦尚赛马场。德加作有许多以赛马为题材的油画、色粉笔画和素描,他画马的俊逸仪态,画骑手的潇洒英姿,画人与马的相依…加起来大概有300多幅。法国人似乎并非那种善于骑射的民族,但法兰西人对于马的认知却表现出审美与哲学上的聪慧。杰出的作家布丰对于马的高贵写出了堪称绝唱的散文,他在文章中说道,人对马的征服是人类所有征服行为中最为高贵的。布丰写马正是人类心灵史上关于马的审美描述的高峰,而德加画马虽然显得冷静有余激情不足,但你只要看过德加的一幅素描《人与马》,你还是不但能折服于德加画马的功力,而且更会被他对人和马之间的感情的理解所触动。
除了赛马场之外,德加不太喜欢其他的露天题材。他对人说过:“对你来说也许户外的大自然是
必要的,但是对我而言,我要的是人的文明生活。”而他对光的奇幻效果的兴趣,则来自于歌剧院和咖啡馆。
1917年9月27日,德加逝世于巴黎,享年83岁。他去世后,人们在他的工作室里发现了大约150件的小型雕塑,题材也是赛马和舞蹈演员。雷诺阿认为德加的雕塑胜过罗丹,毕沙罗则将他看作是“我们时代的最伟大的艺术家”。
德加终身未婚,但不是孤独的。1877年,德加认识了从美国移居到法国的女画家卡萨特。生于富裕之家的卡萨特是法国人的后裔,在美国受过传统绘画技法训练。到法国几年后,卡萨特经常和德加一起作画,还在德加的影响下,参加了四次印象派的画展。卡萨特也终生未婚,与男性的交往也甚少,甚至连她的作品中都很少出现男性的形象,但她却非常乐意和德加来往。因为他们不但出身和学识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就连对绘画的看法也有许多共同之点。虽然卡萨特无论在精神和素描技巧上都距离德加甚远,但一直是他的好友和学生。惺惺相惜,卡萨特对德加的雕塑作品评价甚高,德加也高度赞誉卡萨特的版画:“此外还有能够像她一样巧妙地描画作品的画家吗?”
是否可以这样假设:因为有了德加,才有了为印象派女画家的卡萨特,才使得印象派的画家队伍里,女画家莫里索不至于孤军作战;而在艺术史上,美国也因此补上了印象主义这一课。德加逝世以后,73岁的卡萨特从巴黎写信给她美国的朋友:“我感到悲伤,他是我在这儿最老的朋友,也是19世纪最后的伟大艺术家我认为这里无人能取代他的位置。”同样的感觉。”德加是不轻易赞美人的,但他对卡萨特却从来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他看到卡萨特《梳头的女孩》时,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素描真棒德加在看了卡萨特一幅肖像画后,就对朋友说:“竟然有人与我有格调真高啊
德加与卡萨特也因艺术上的共鸣渐渐成为事业上的知心朋友和良师!”益友,德加与卡萨特之间的师生关系维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卡萨特后来对人说,她不可能选择一个比德加更好的指导者了。而德加与卡萨特之间因艺术而形成的纯洁友谊也成为美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对人刻薄,对己刻薄,对艺术的追求从不懈怠。那是对艺术的赤子之心,对艺术的爱情,超越了一切。处世的高傲,对艺术的执着,卓越的形式感,对痛苦的敏感,正是这些特殊的品质造就了德加,令他在印象派温雅绚烂的旋律中以尖锐的不和谐音振荡着世人的耳鼓,逼迫着人们在精神的层面上重新考量人生。如果说印象派画家笔下流泻出都关乎风花雪月,那么出自德加笔端的则关乎人生。
㈡ 古代线描名画有哪些
《奔马》
近代 徐悲鸿 1941年作 纸本水墨 纵130厘米 横76厘米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
他是许多到欧洲留学然后又回国从事
以提倡写实为宗旨的美术教育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在作画上,徐悲鸿青年时期以素描为最出色,
所作人体,善于将线描与明暗结合起来,外形准确,风格简洁,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后以准确的造型、传统笔墨工具画人物、动物、花鸟和风景,
探讨融会中西的“写实彩墨”,在四十年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奔马》是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画中奔马四蹄腾空,急驰而至。
准确的骨骼结构,逼真的外形动态,一气呵成,
水分充足的泼墨方法,形成独具个性的徐悲鸿画马模式,
从而对传统画马有所超越和发展。
《蝙蝠迎风图》
近代 高剑父 1945年 李时佑藏
《蝙蝠迎风图》似乎很少从过去的中国画中见到,
唯民间画工有“五蝠捧寿”、“蝠来吉祥”等彩画。
此图将蝙蝠的头部用深墨大点,因宣纸的洇透,
四周有毛茸茸的感觉,蝙蝠的鼻尖上翘,
两点深墨画出二只大耳朵,左右翼的设置,
根据蝙蝠双翅的结构,翼尖加深墨,蝙蝠的形象颇为生动。
画面右旁,数株柳条,中锋出之,添上叶子,画面重点突出,富有新意。
《苍松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1923年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苍松图》画两棵松树,并列直干冲出画面,相互映衬,
在画松树主干时一笔直下,不作屈曲,再在主干上画出枝干,
在画松针时用浓墨深墨,再以干笔画出鳞片,使主干显出苍老斑剥,
再加深墨点苔,枝叶错落,有聚有散,益显郁勃古朴,苍劲浑雄,
形似狂怪,如若怒龙伏虎之态。吴昌硕在一幅巨松树上曰:
笔端飒飒生清风,解衣盘礴吾画松。
是时春暖冰初解,砚池墨水腾蛟龙。
《风雨鸡鸣》
近代 徐悲鸿 纸本设色 纵132厘米 横76.6厘米
画左上题:“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丁丑始春,悲鸿怀人之作。桂林。”
题诗取自《诗经》风雨篇而另有寓意。
1937年(丁丑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画家借“风雨鸡鸣”的诗意来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
画中立于峻峭巨石上的一只冠红似火的大白雄鸡,
挺胸昂首望天长鸣;石旁象征民族气节的墨竹丛生;
背景为“风雨如晦”的漫漫长空。
《枫鹰图》
近代 高奇峰 纸本设色
此图画一截粗大的枫树,横斜于画面,
着意表现倚枫栖立的老鹰若有所思的神态。
老鹰头朝下视,两爪扒住枫树,双翅振起,
像似刚刚落下,形态、神情俱自然。手法上,与高剑父有很大的不同。
奇峰对画面的处理,笔法更加趋向精巧。
枫树老节,用浓墨重笔以撞水、撞粉法。
显然在居廉的基础上,又有了发展,借以获得更加悦目的艺术效果。
尤其是树干和树叶的处理,充分利用撞水法,
不仅使树干立体,而且有水彩画和没骨法效果,
树枝两边深,中间淡,工秀而有变化。
《孤猿叫雪图》
近代 高奇峰 1916年
画家着重描写了高山深谷的环境,一枝松树垂下,树枝上厚厚的积雪。一只猿猴,吊在树枝的末端,前肢抓着树干,左足蹲在枝干上,右足凌空,气氛紧张,尤其是猿张着嘴巴,眼睛朝上,正在喧啼的真实情状,以及刻画猿的脸部毛发很有天然浑成的效果。从画法及表现技巧看,还未能充分利用撞水、撞粉法,主要是传统的笔墨,但全画的渲染,为了突出一个“雪”字,以渲染整个的环境氛围。
《荷》
近代 张大千 纸本设色 1935年
张大千(1899—1983),画荷叶大笔劈扫,把用于山水画上之“荷叶皴”,加以粗放,回用到荷叶自身,顿觉别具神采。接着,复以工笔画花,挺秀劲健;画叶放笔直干,痛快淋漓,似瀑布般奔腾着、呼啸着、宣泻而下,势不可挡,以其写意性和阳刚气控制着画面,生机勃发;而画花却婀娜写实,饱满丰腴,晶莹而妩媚。她不仅展示着秀色可餐的柔美,更显示了同墨叶互补的大气,复笑着,摇曳着,将缕缕幽香溢满干坤。
《荷花蜻蜓图》
近代 齐白石 纸本设色 纵39厘米 横35厘米
齐白石诗词、篆刻、书法无不精工,山水、花鸟、
昆虫、人物等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此画构图奇特,一花、两叶,穿插得非常巧妙,
尤其是几片朱红的花瓣,掩映于墨色的荷叶之中,
色彩对比强烈而又十分谐和。
叶间蜻蜓,款款而飞,俯视荡漾的微波,真使人夺“十里荷塘”之想。
《荷蛙》
近代 齐白石 纸本设色 1954年 北京荣宝斋画店收藏
齐白石天赋聪颖, 又勤奋刻苦, 他幼时涂鸦,
就喜欢表现周围熟悉的环境, 十多年的雕花艺匠经历,
画像经历, 数以千万计的写生、临摹和默画,
培养了他对人物特别是乡村自然物像惊人的洞察力和记忆力。
鱼、虾、蟹、蛙, 在齐白石作品中出现最多。
他笔下的青蛙, 活泼可爱, 就像是终日玩耍淘气的孩子。
《荷蛙》是画家91岁高龄所作, 描绘秋田的荷塘, 四只青蛙自由自在, 活泼可爱。
《红荷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藏
《红荷图》似不经意,布局却很别致,仅画三张荷叶,
占有画面绝大部分,因他用羊毫软笔,画荷叶、
荷梗任情挥洒,奔放雄秀,湿笔有韵,枯笔有气,淡而不薄,
深而不板,刚柔相济,润而不洇,笔笔有力,墨法笔滋,意境清新、静穆。
二朵红荷敷薄色,质朴而惹人注目,芦苇纯以淡色出之,与荷叶深墨成对比,
主次有别,层次分明,气势磅礴,是真正的大写意,具有独特的格调。
《红梅顽石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吴昌硕画梅花,有缘物寄情、写物附意的特点。
他曾在一幅梅花上题云:“苦铁道人梅知己,对花写照是长技。”
《红梅顽石图》据跟随他多年的学生、
最具有代表性的继承人赵云壑的题跋,可知是吴昌硕的晚年之作。
一块石头,水墨淋漓,数株梅枝蟠曲向上,铁骨铮铮,似作家之法画之。
花似锦,红艳欲滴,千姿百态,有含苞等放的,有盛开吐蕊的,
仿佛使人感到凌风傲霜,能闻到一缕缕的清香。
《葫芦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此画其用笔灵活,似漫不经心,随手点染而神采天然,
尤以叶子和藤蔓,表现活脱、自然,下面几只葫芦饱满而憨态可掬。
恣纵的笔路,虽然纷披满纸,仍然可以识得他形笔运墨的踪迹。
《花卉》
近代 吴昌硕 王一亭合作 纸本设色 吉林省博物馆藏
此图为艺术家们雅集一堂时所绘。
王一亭画水仙、佛手、盆架。吴昌硕画梅花。
王一亭所绘水仙用没骨法,笔力不如吴昌硕老到古朴。
吴昌硕画梅花,圈花点蕊苍劲简老。
《花鸟》
近代 张大千 纸本设色 1934年
1934年,张大千与其兄善孖北上,9月9日,北平中山公园举办正社画展,有张大千的作品40件。此幅《花鸟》系应友人之邀所画屏风之一,画家自谦地说:漫画“曩素所不习者。呈正。人好用其短,可笑也夫。”在其屏风画疏淡的装饰味道上又不难让人想起他早年赴日本留学学习绘画与染织的经历。60岁前,张大千集中精力临摹,诸类画种,各种流派,无分亲疏。由石涛、朱耷追徐谓、陈淳及宋元诸家,直至敦煌壁画。其画风亦由近似石涛、朱耷而变为晋唐宋元风范。从他这幅36岁时的《花鸟》,到他46岁时的《白头红色叶》,即可明鉴其变化轨迹。
《花鸟》
近代 高奇峰 纸本设色
此幅《花鸟》是高奇峰为岭南大学上海分校所作,可谓精品。
画右伸出的树枝,运用撞水、撞粉法,先以深墨,再以撞水、
撞粉、颜色在干燥过程时沿所描写的事物边缘累积,
树叶勾茎,技法变化繁多。树枝上停着一只白翁,
张嘴,眼旁黑色与嘴相连,颈至背黄赭墨相混,
右翅膀扇开,歪斜的身子与左翅相交,
尾巴垂下一条硬而细的小腿扒着树枝。
这鸟从技法看似水彩画,但却坚实浑厚,
既有中国传统花鸟的技法,又吸取了西洋技法,
从而使鸟成为画眼。
《鸡菊图》
近代 陈师曾 纸本设色 纵132.6厘米 横46.3厘米
陈师曾(1876—1923),名衡恪,字师曾,号槐堂,又号朽道人,江西义宁人。
与齐璜交往甚深。人物、山水、花卉俱有功力,尤长写意,师事吴俊卿,
出入陈淳、徐渭、李鳝、赵之谦诸家,而又具有自家面目。
此图意境新颖,笔墨超远,富有独特的情趣。
《蕉雀图》
近代 陈树人
陈树人绘画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写生,
他常说:“写生绘画的基础,能写生詹后画中有物。”
《蕉雀图》不受传统技法的束缚,是对景写生之作。
他画蕉树干,一笔到底,用笔的变化不多,
但却注意被折断了的黄叶子,已垂下伤失生命枯槁发蕉的叶子……
干上的叶子,由于对景写生,状态各异,那弯曲垂下的叶枝上,
站着一只麻雀,我们仿佛听到他喳喳的叫声。
画家那清新、刚健、质朴感人的物象,使人感到亲切而新鲜。
《菊石图》
近代 陈师曾 1916年
一块大石布满了画面绝大部分,钩花点叶,
布列有序,黄、红、白三色,各色菊花艳丽芳菲,
争妍斗奇,形成一幅缤纷斑斓的立体画卷。
陈师曾画菊有时寓有身世之感,如他为贺吴成再婚画的一幅菊花上题菊花诗云:
“事往去年花,今年岂无再?
从容续坠欢,俯仰发新慨。写此诗赠君,愿与人常在。”
画家悼亡两次,结婚三次,对于朋友的再婚,自然会引起自己的感慨。
他画菊,有时以草书笔法,一气呵成,可谓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给人美的享受。
《菊石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藏
《菊石图》是吴昌硕以惯用的斜对角章法而作,
集中在画面左边,靠顶角画有姚黄大菊,双钩花瓣,
浓墨点叶,枝干上有两个花蕾,下面有巨石一块,数朵魏紫,
中间隔着一朵白菊,昂首怒放,风姿绰约,浓墨深叶衬托着花朵,
花枝扶疏,画之右下角点着大小不同的墨点,各种盛开的菊花,
呈现出鲜艳多姿,神韵秀丽,凌风傲霜,
可见画家寄托着他清高脱俗的精神品格。
《兰花图》
近代 潘天寿 纸本设色 纵133.5厘米 横33厘米 私人收藏
潘天寿是继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后最富有创造性的传统型画家。他的艺术渊源广而杂,其所吸取却专而精。他一方面学习以吴昌硕为首的金石笔法,自己也研究篆刻、摹写墓碑;另一方面则宣布承继浙派,要一味霸悍。潘天寿是一位喜欢倔强、雄健、深沉、奇伟的人。《兰花图》却讲究大小、疏密、正斜、错落等章法结构,从而使得小品也隽永,韵致独到,生动洗练,应了郑板桥所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追求。
《兰石图》
近代 潘天寿 纵95厘米 横34.5厘米 私人收藏
传统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深受中和思想的影响,总要求刚与柔、拙与巧、似与不似、实与虚、情与理、平与险的平衡与和谐。潘天寿恰恰反其道而行,要履险境,走极端,喜奇兀、强倔、壮伟甚至丑怪的造型、造境,寻找自己的艺术道路。此《兰石图》体现了潘天寿那种“用小构图不大幅”的创作原则,择其精华,去其芜杂,言简意赅,回味无穷,笔愈简而气愈壮,而且气盛、势旺、力足,近世罕有与匹者。
《荔枝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纵109厘米 横34厘米 私人收藏
吴俊卿(1844—1927),原名俊,字昌硕,号缶庐,又号苦铁,浙江安吉人。
工篆刻、书法,善画花卉,近效赵之谦、张学广,远师陈淳、徐渭、朱耷、原济。
墨笔设色,无所不工,又常以篆法入画,笔力雄健,气韵磅礴,为近代画家之一。
是继任伯年而起的海派主将。
吴昌硕工诗书纂刻,擅石鼓文,善画花卉竹石,
被称为“雄健古茂,盎然有金石气”。
图中荔枝,直干耸出,迥殊凡态;
枝头果实实,信手点染,表现得十分腴润。
《岭南春色图》
近代 陈树人 1929年
陈树人与高剑父、高奇峰并称“岭南三杰”。
陈树人的艺术风格超然于传统的束缚,更加重视现实对象的写生。
陈树人曾对高剑父说:“子为其奇,我为其正,奇峰先生则执中。”
就把他们三人不同的风格谈清楚了。
《岭南春色》截取红木棉树之局部,巨柯挺立,
满树猩红的花朵,艳丽引人。
红木棉树是岭南着名的花树,人们称誉它为“英雄树”。
开起花来,正像诗人们赞颂的“红花朵要破春寒,挂满枝头百尺竿”。
《梅花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纵159.2厘米 横77.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梅花图》构图奇特,几条竖直线条,作为梅花主干,小枝旁出。
右上侧又伸出数干梅枝,穿插于主干之间。
梅花先用写意法勾勒,再填颜色,梅干梅枝的处理,
粗看似乎不合常规,然而细细品味,枝干横竖交叉,杂而不乱,
恰到好处表现出梅花的风姿,富有生活气息。
画家以书法入画,笔墨苍劲,透着几分金石趣味。
此画是吴昌硕花卉画的奇绝之作,苍劲俊朗而洒脱随意。
《墨荷图》
王震 纸本设色 纵150厘米 横81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王震(1867—1938),字一亭,号梅花馆主、
海云楼主。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北郊白龙山麓,
故四十岁始以白龙山人为号。平生信佛,法号觉器。
山水、花卉、翎毛、佛像兼长。
此画中荷花师从吴昌硕,为大写意,笔力虬劲而老辣。
《牡丹水仙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1923年 吉林博物馆藏
《牡丹水仙图》画面下端为二排由左向右斜的水仙花,
钩叶填石绿,花正盛开,画面中间为一块大石头,
石后为一排大写意牡丹,红花钩叶,三段式的构图,
穿插有致,前后错落。
画家在谈创作牡丹的经验时说:
“画牡丹易俗,画水仙易琐碎,只有加上石头,才能避免这种弊病。”
此画颇有气势,水仙、石头、牡丹三者结合,
整体感很强,显得生机蓬勃,光彩照人。
《枇杷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1917年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清代恽寿平曾画折枝枇杷,并在画上题有:
“笔端乱掷黄金果,不屑长门买赋钱。”
吴昌硕在另一幅《枇杷图》上有:“五月天热换葛衣,家家庐橘黄且肥;
乌疑金弹不敢啄,忍饿空向林间飞。”
枇杷鲜果,盛产苏州洞庭东山,有白沙庐橘,小者味甘美,
大而白者极酸,树叶可做药材。
《枇杷图》,枝干从上而下,笔能力透纸背,并列树枝,
相互衬托,树干桠杈,果实累累。
他画枇杷,一笔圈成,在纸未干时,点上墨点,
使黄金果更加惹人注意,并具有新鲜欲滴、饱含水分的感觉。
《牵牛花》
近代 齐白石 纸本设色 1952年
《牵牛花》是他晚年之作,
画跋云:“予偕山子晓霞山之西,大岩之东,岩之牵牛,常有花大如斗。
予九十二岁时,一日翻旧簏得予少年时手本,九十二始用之”。
由此可知,画家所画之物,是他早年时的稿本中得来。
他还曾为梅兰芳画过牵牛花,“梅畹华家牵牛花碗大,人谓外人种也。
余画此最小者”。
《牵牛花》用笔老到,聚散穿插很有讲究,
笔力健爽,红的花朵,黑的墨叶,鲜明大方,
形成墨线丛中朵朵红花,娇丽动人。
《清供图》
近代 陈师曾 1918年
此图画一陶盆,以重墨画石头,旁养盛开的水仙花,盆后有瓶,插有二朵菊花。
菊极淡,数叶稍深,疏朗且有清逸之趣。整幅画静谧清雅、高洁。
用笔宛转,潇洒流利,笔简而不空,层次有条理,
既有成法,又不拘于成法,任意为之,自饶清逸,
独有风貌。同时配上他的题画短句:
“供养水仙花,开到盈盈欲折。一片岁寒清思,共芳香幽绝。
碧天云净雪初消,又见风吹叶,人意钟声俱远,有一轮冰月。”
题句清新隽逸,与画互相映衬。
《秋虫菊石图》
近代 齐白石 纸本设色 纵98.9厘米 横33.2厘米
齐白石(1863—1957),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
篆刻家, 原名纯芝, 后名璜, 字渭清, 又字兰亭,
号濒生, 别号白石山人、寄园、寄萍堂主人、阿芝、三百石印富翁、湘上老农等。
齐白石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农家, 他自小砍柴,
上了半年村馆就学木匠, 给人作雕花家具。
此幅作品,笔墨与构图,俱臻佳妙,一叶红菊,
斜垂画中,色彩鲜妍,视以淡墨石头,气势峭拔,
石上着一纺织娘,更添生趣,
自题云:“满地红云粲菊英,题诗牵动故园情,
十年百劫家难想,可有山中纺绩声。”
《秋荷图》
近代 陈师曾 纸本设色 1916年
画家在画上题:“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怕听江头江水声。”
画面构图饱满,莲梗莲叶布局别致,荷叶有的已枯萎,
有的正富生命力,莲蓬挺立。
用笔秀逸多姿,刚健活泼,矩法森严,精气内涵,毫无剑拔弩张之气。
坚实沉着,锋芒尽敛。用墨又能燥湿浓淡,任情挥洒,画面生动自然。
画家在诗旁盖有朱文“深知身在情长在”的印章。
这是他有感而发。
这颗印章是陈师曾为纪念他的亡妻汪春而作的,章的边款:
“师曾悼亡乃有此作,灯前自赏,不禁泫然。”
《秋实图》
近代 齐白石 纸本设色 横35厘米 纵101厘米 私人收藏
齐白石的花鸟画最为世人称道, 他既能作细如毫发的工笔草虫,
又善画简而又简的粗笔大写意, 有时将这两种方法和形式结合起来,
创造出奇妙、精绝的“鱼虫花卉”。
此《秋实图》笔简而意俱到,画家从精微处着手,
将挺立在枝叶上的螳螂和麦穗下双飞的彩蝶,
描绘得风姿生动,意趣横生,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构图也很奇巧,右边饱满而左边空旷,空白处签上
“三百石印富翁白石五百零二甲子”,使画面显得整体疏宕,节奏感极强。
《秋蟹图》
近代 潘天寿 纸本设色
潘天寿擅画写意花鸟和山水,远师徐渭、朱耷、原济(石涛)等人,近受吴昌硕影响;其画破常规、创新格,布局敢于造险、破险,笔墨浓重豪放,有金石味,色彩单纯,气势雄阔。书法从钟繇、颜真卿、史孝山人入手,后学秦汉、魏晋碑文,参以卜文猎碣。画中题识,疏斜跌宕,有黄石斋(道周)风。善诗,能治印。亦画人物,并长于指画。这幅作品画一只肥大的螃蟹从盛蟹的竹篓里爬出来,很有生趣。竹篓用淡墨勾勒,清劲潇洒,螃蟹用重墨,笔笔写出,形象生动。淡色竹篓和重墨螃蟹,形成了对比,使画面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日长如小年》
近代 徐悲鸿 纸本设色 1931年
此画左下角题:“日长如小年。
辛未夏至写第二幅。元作赠宗白华兄矣。
静文爱妻存。悲鸿。”
以往不少人画鹅多画鹅群在水中游泳嬉戏的情景,
此画所选取的描写角度和意境完全不同。
画中的三只白鹅卧于岸边的沙土上休息,
呈相互关爱状,画面充满阳光感,背景是一片生长茂盛的芦苇。
画面色调给人一种暖融融的审美感受,
画家借描写鹅与鹅的相互关系,
似乎在抒发人与人之间相互应有的关心和爱护的情怀。
此画在笔墨及设色上既有传统水墨写意画的特色,
又借鉴吸收了西洋画的某些技法特点,
如在环境色对鹅的白色羽毛用色的影响等。
《荣贵图》
近代 陈师曾 纸本设色
《荣贵图》是以芙蓉和桂花相结合的谐音。
画家用大写意的传统笔法,写出六朵红艳艳芙蓉花。
白粉钩瓣,耀眼夺目,并以墨绿的叶片扶衬,下面一枝红桂,
浓墨钩茎点叶,枝叶间朱红添苍,红、绿色鲜明不让,
显示出荣贵的高雅格调,并傲秋霜。画家以折枝的形式,
结构严谨,主要通过活泼多姿的笔墨钩染,花繁野密,富有生意。
因为陈师曾是学生物的,他对花草的实物形态结构组织,
知之甚深,固能在笔力中求气势,比较真实的画出芙蓉和桂花的自然形态。
《芍药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1923年 吉林艺术学院藏
吴昌硕画花卉手法也像“百花争妍”那样丰富多彩,
种类繁多,有桃花、辛荑、芙蓉、牡丹、芍药较为艳丽、富贵;
另一类取梅、兰、竹、菊较为清疏淡雅,尤为吴昌硕所崇尚,喜爱。
芍药具有艳丽富贵、姹紫嫣红的品格,在花卉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芍药在吴昌硕晚年的作品中大都烂漫开放,用鲜艳的胭脂红来设色、
花瓣含有充分的水分,故能显出动人的光彩,再加茂密的枝叶陪衬,
很有生气,使大写意花卉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世世太平图》
近代 齐白石 纸本设色 1952年
白石老人出生于湖南湘潭县杏子坞星斗塘一个贫农家里,
一生饱经饥寒患难,憎恨旧社会的贪官污吏横行霸道。
并亲自体会到人民的痛苦。
因此绘画上能爱憎分明。
他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能同广大劳动人民相一致。
《世世太平》就代表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学理想,
也是画家对人民、对祖国、对和平充满热爱,充满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世世太平》画家用羊毫大笔画出二只柿子,篮里盛着二只大寿桃。
为了画好鸽子,老人还买来鸽子,养在家里,日夕观察其特征。
他看了毕加索画的鸽子,创作《和平来临》,
他说“毕加索画鸽子飞时要画出翅膀的振动,
我画鸽子飞时画翅膀不振动,但要在不振动里看出振动来。”
《双马图》
近代 高奇峰 纸本设色
高奇峰(1889—1933)画马与中国传统的画马方法不同,
他吸取了西方艺术写生法和几何、光影、远近等技法。
他画马具有逼真的本领。《双马图》画两匹马,
前一匹棕褐色,后一匹为灰白色,根据对马的结构、
解剖、光照远近,以坚实的素描功夫和明暗结构,
一笔不苟地画出物象的形态,层层晕染表现了马各部位的体积感、
质感和明暗关系,将马画得油光锃亮,不同肤色刻画得淋漓尽致。
从而创造出既具有写实的科学因素,又有传统艺术意念的现代美术。
他的作品具有雄健与俊美兼而有之。
《四季图》
王震 屏 纸本水墨设色 尺寸不详 (日)私人藏
王震早年得任伯年指点,后师吴昌硕,构图奇崛,笔墨雄劲,
设色浓艳,肖似吴氏,为海派最后一位领袖。
此四屏幅饱醮浓墨,酣畅淋漓,很有气势。
在此选二屏,一屏题:“珠光鱼影。癸亥冬仲。
白龙山人写。”二屏题:“百丈松能拔地起,一声鹰欲凌霄鸣。
㈢ 马蒂斯线条的定义是什么它与毕加索、高更、梵高等人绘画出的线条的区别有哪些{ PS:我是
马蒂斯线条的定义:野兽派的画法
区别:1906年在法国独立沙龙上,以安里·马蒂斯为首的一批敢于探索的画家,用夸张的变形,强烈的色彩,狂放的线条,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的画展被保守的评论家批评为“野兽的笼子”。从此,“野兽派”画派诞生了。
实际上马蒂斯的追求是在表现主观个性的同时,给人以纯粹愉悦的谐调感受。在《室内画——金鱼》里可以看到马蒂斯的这种风格。在大色块中绿色与红色的鲜明对比,形成装饰性的谐调,给人以美的享受。
作者简介: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善于运用色彩的画家,野兽派的代表人物。
青年时代曾在巴黎装饰美术学校学习,1895年进巴黎美术学院,跟随象征派画家莫罗学习,后受后期印象派的影响,并吸取东方艺术及非洲艺术的表现方法,形式“综合的单纯化”画风,提出“纯粹绘画”的主张,1906年后的作品,造型夸张,多用单纯的线描和色块的组合,形成装饰感的画风,追求装饰和形式感,是马蒂斯艺术的本质。他也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他是现代派雕塑的先驱者之一,其雕塑作品追求简洁、结实的风格。
蒂斯的艺术风格是单纯、简洁、清晰,以线和色块构成艺术形象。在这幅画中仅用三种色彩,即红色人体、绿色地面和蓝色天空。整个画面便是由这三种在量感和分布上平衡、和谐的色彩,与构成人物的富有节奏、韵律的线条浑成一体,从而生发出动人的艺术魅力。马蒂斯的色彩和线条既各自独立又彼此和谐、同时并进,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尽管马蒂斯声称他作画并不关心形象的含义,只关注色彩、线条和构图的美学意义,但在这幅舞蹈中通过对人体动势的描绘,仍然表达出对人生欢乐的赞颂。
马蒂斯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于1869年12月31日生于法国南部勒-卡多小镇。
马蒂斯先就学于学院派画家布格罗门(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 1869-1954)下,因个人兴趣与老师所循的传统规律相左1892年转入象征主义画第一次在“国家美术联盟沙龙”公开展出,获得成功。两年后、初露头角的马蒂斯成家立业,妻子是个温顺而贤慧的女性,画家夙愿得偿,且在绘画间隙尝试雕塑的创作。
1896至1904年间是艺术家寻找新方向时期。马蒂斯内心萌动了革新意念,开始注视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的作品,欲从各种风格汲取营养。一段时间,他跑到街头、咖啡馆等地画了无数的画;毕沙罗、高更、凡·高、西涅克等画家的表现手法,使他进一步熟悉了色彩的特性,塞尚的技巧又促进他研究新的技法。1899年,马蒂斯的风景画、人物画、静物画已与昔日大相径庭,形体之简洁。色彩之鲜亮,让老师莫罗甚感惊讶。20世纪初,他好像被强烈色彩的表现力所唤醒。开始用夸张的色彩和奔放的笔触塑造形体,至1903年,带有明显”野兽派”特征的作品,便提前出现在他的笔下。这类作品乍看似乎草率粗放,事实上,在 “乱涂”之中显示出画家的敏锐性和丰富的创造力:直接从颜料管挤出的色彩,本意已不是再现客观物象的视觉真实,它变成作画人追求内在情感及自我表现的手段,并在形式上探索一种新的受色彩运动制约的绘画空间。野兽派最终否定了西方各种传统形式和与之相关的审美习惯,实现了色彩的解放,能动地驱使造型艺术抽象化。马蒂斯也在对形式进行根本改革中,找到自己的路了。
遗憾的是野兽派仅盛行了3年。这期间反对者的咒骂声此起彼伏,马蒂斯也遭到强烈攻击,幸好有几个收藏家独具慧眼,大量购买他的作品,马蒂斯一时身价百倍。
1906年后,马蒂斯的艺术创作进入多产时期。他的个展在巴黎、纽约、莫斯科、伦敦、斯德哥尔摩、柏林等城市辗转展出。他也借机旅行欧洲、北非,巡礼各地艺术寻求新的灵感源泉。他成为当时国际画坛最活跃的画家之一。1914年起,马蒂斯年年到南方的尼斯港过冬,在一间用静的画室里完成了许多作品,室内的女人及静物是他最喜欢画的题材。画家乐此不疲、孜孜不倦研究着各种色调之间的关系,寻找造型上的新技巧,色彩艳丽却不浮华,笔触大胆但不狂野,野兽派时代的强烈原色画面,逐渐变成静谧和谐的画面,既蕴含睿智与诗意,又赏心悦目。马蒂斯由此获得“颜色与线条游戏家”的美誉。
㈣ 19/3/14 什么是线构艺术 西班牙艺术家诺埃米的作品欣赏 很梦幻!
西班牙当代海洋线构艺术家,诺埃米·伊巴兹·梅西(Noemi Ibarz Merce),多年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美术系毕业,学到的不再只是普通的绘画,也许改变她的是工匠精神。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从未停息,但她从未忘记自己创作出第一幅作品时的愉悦,因为她幸运地找到了诠释自己的绘画风格——海洋线构艺术。
每幅成功的作品都需要做好基础工作,也是诺埃米认为很有益处的创作部分。她为了达到预期的色彩效果,不时会变换一下基础颜料,有时是丙烯酸涂料,有时则是酒精油墨,并涂上一层光漆保护。然后便开始了她认为最简单和舒服的工序,用丙烯马克笔画出无数的线条和圆。
何为线构?——
细看作品中繁杂的纹理可以发现,诺埃米她擅长运用线条描绘出珊瑚群、藻群等符号、图形图案,对自己的创作充满耐心与包容;配合大胆色彩,在重复的线条中形成结构和拓展延伸,让作品最终呈现的主题人物都终将离不开海洋氛围。别具一格的海洋线构元素正是诺埃米艺术风格的独特之处。
西班牙艺术家诺埃米·伊巴兹·梅西曾从事服装设计十五年,自立儿童服装品牌Darkids,艺术家不同于设计师的特殊之处在于“艺术家”的稀缺性,因其出现的概率极低,而诺埃米·伊巴兹·梅西的艺术造诣与十数年服装设计师职业生涯尤显珍贵。
艺术家坦言:“当我十几岁的时候,所有的朋友都喜欢参加派对,而我更喜欢绘画和上绘画课,因为我发现它更有趣!我想要一辈子与艺术为伴。”
诺埃米·伊巴兹·梅西在绘画上从不需打草稿、笔笔到位的原因离不开她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她善于观察,也不乏于幻想。海洋对她来说是心灵与思想的归属之地,除了海洋生物,无论是人物、家中宠物,还是野生动物,在她的画里都能美好地生存在海洋里。
据了解,近年诺埃米·伊巴兹·梅西将她独特的海洋线构艺术作品,在中国国内进行授权巡回展览,目前展览已陆续登陆过广东佛山、河南郑州、广东深圳、广东广州等地。
㈤ 铁线描的代表画家是谁
铁线描只是人物十八描其中的一种线描法。其代表画家是晋代的顾恺之、唐代的阎立本、五代的贯休、北宋的李公麟、元代的张叔厚、周朗、明代的文征明、唐寅、清代的费丹旭、改琦等。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㈥ 现在优秀的线描画家有哪些
范曾的功夫很好,大画家,其实线描和工笔都是一类的,不是分的那么清楚,何家英的工笔也很好,看上去能给人以美感,着色之前就是线描呀,贺友真的,很多很多,张大千在敦煌临摹的壁画,很多都是线描的,不过如果你想学线描,目前我感觉最好的最优感觉的还是敦煌壁画,流畅自然,飞天之类的,长衣飘飘,天女散花,嫦娥奔月,他们的衣服都很自然,眼睛传神,可以好好看看,练习几年或许有收获。
㈦ 世界素描大师有哪些
问题一:世界素描大师 素描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手段和绘画形式,世界绘画大师都有杰出的表现。
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作品技巧全面,线条丰富优美,造型严谨,结构准确。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经典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动、逼真,画面完美,尤其是蒙娜丽莎那迷人的微笑至今令人回味;还有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奴隶》、《创世纪》、《最后审判》,人物英姿勃发,具有英雄的魅力,线条刚劲有力,富有音乐般的节奏,仿佛在揭示人类心灵痛苦和抗争。他们的这些经典名作,都是建立在丰厚的素描基础上的。
素描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十七世纪有伦勃朗,十九世纪有门采尔,他们的素描在多贴近生活,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工作。伦勃朗的肖像画,能深刻地刻画人物性格。他的笔法生动,凝练而流畅明捷。门采尔的素描作品,多反映德国工人生活,并同社会变革结合起来,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可以这样说,他的作品是与下层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其生动的线条、完美的构图为后人所赞叹。俄国契斯恰格钉、列宾、苏里科夫,不仅素描技法全面,严谨而又细腻,并且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素描教学经验;特别是列宾作为十九世纪俄罗斯艺术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伏尔加河纤夫》、《查波洛什人给苏丹王写信》,人物形象生动,其素描功底扎实深厚,技法娴熟、是批判现实主义光辉杰作。我们还可以看到十九世纪法国绘画大师安格尔的作品,线条细腻生动,一丝不苟,画面典雅精致,足见其古典主义和学院派代表的风格。
问题二:世界顶级的素描大师是谁? 文艺复兴三杰 : 达芬奇, 米开朗其罗,拉斐尔 不过都死了. 要是想了解.看贡布里希的 问题三:谁是素描大师?素描有哪些好作品? 安格尔 一生致力于素描 临死前说 我爱素描 着作《泉》画了26年
问题四:西方大师这些素描是用什么笔画的 帖子中网友的回答
应该是棕色的色粉笔,而不是炭精棒,炭精棒的颜色不会这么柔和的,用法就跟普通铅笔一样,他就是用了张有色纸做底色,然后用手抹,留出高光。这个是格勒兹画的,有的时候他还会用白色的色粉笔提高光。
问题五:有哪些素描大师的作品是值得反复临摹的 多,最好临摹西方的大师,素描是西方传来的,门采尔、丢勒、费欣、列宾、鲁本斯、伦勃朗、米开朗基罗、安格尔、达芬奇等,就素描而言,我个人认为丢勒的画适合临摹,米开朗基罗的画适合当参照,列宾的素描适合联考,费欣的素描适合考美院。这些大师的画你都可以找来临摹,丢勒的画非常细,适合钻研,初学者临摹他的画有好处;列宾的画风和今天国内联考的要求特别接近,以块面大色调为主,临摹他的画以及列宾美术学院的画对联考很有帮助;费欣的画是高手倾向的,当你对线条的运用了如指掌的时候,临摹他的画能提高你对素描的认识,感受线性素描带来的质感。最终走向超写实。
问题六:创意素描大师有哪些,哪些是可以轻松临摹的? 毕加索,的,席勒
问题七:世界的外国素描头像大师 多米尼加国・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年8月29日-1867年1月14日)是法国画家,新古典主义画派的最后一位领导人,他和浪漫主义画派的杰出代表德拉克罗瓦之间的着名争论震动了整个法国画坛。
安格尔的画风线条工整,轮廓确切,色彩明晰,构图严谨,对后来许多画家如德加、雷诺阿、甚至毕加索都有影响。
巴伯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 *** 党员。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
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是一位法国的印象派画家。
弗朗索瓦・布歇 (Francois Boucher)(1703年-1770年5月30日),法国洛可可时期的重要画家。又译做法兰撒・布歇或是法兰克斯・布雪。他以综合性,感官的绘画主题闻名。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年11月30日 - 1905年8月19日)是19世纪末着名的法国学院派画家,毕业于巴黎的朱利安美术学院,在1850年得罗马奖学金。他一生坚持唯美主义的学院派风格,打击压制后起的印象派画家,他的作品很受当时人的欣赏,现代对他的作品也大有人赞美。由于他的夫人也是他的同学,所以当时受夫人的影响,极力帮助女性画家举办画展
列奥纳多・达芬奇1(意大利语:Leonard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他不但是个大画家,同样还是一位未来学家、建筑师、数学家、音乐家、发明家、解剖学家、雕塑家、物理学家和机械工程师。他因自己高超的绘画技巧而闻名于世。他还设计了许多在当时无法实现,但是却现身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总的来说,达芬奇大大超越了当时的建筑学,解剖学和天文学的水平,但是却未能推动其发展。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Salvador Domenec Felip Jacint Dalí Domenech,1904年5月11日 - 1989年1月23日)是一位着名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画家,因他的超现实作品而闻名。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象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将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他有一种对做出出格的事物而引起他人注意的狂热爱好,并影响至他的公众艺术形象,使他的艺术爱好者与评论家异常苦恼。
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又译“达维特”,1748年8月30日―1825年12月9日) 是法国画家,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年7月19日―1917年9月27日),法国印象派画家、雕塑家。
欧仁・德拉克罗瓦(Eugène Delacroix,1798年4月26日~1863年8月13日)是法国着名画家,1798年4月26日出生于法国南部罗讷河畔的阿尔代什省,曾师从法国着名的古典主义画派画家雅克・路易・大卫学习绘画,但却非常欣赏尼德兰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的强烈色彩的绘画,并受到同时代画家热里科的影响,热心发展色彩的作用,成为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他的画作对后期崛起的印象派画家和梵・高的画风有很大的影响。他的着名画......>>
问题八:看大师的素描作品到底看什么,学什么 记得我以前学素描的时候就是看《基础素描教程1》,书中相对系统地介绍了 素描基础知识,素描用具,握笔方法与姿势,线条画法,透视知识等,完全是站在无任何基础的初学者的角度来讲述的,就算是白纸一张,我觉得应该也会很容易明白。
另外,里面还设置了一些入门式的教学,就是画几何体的石膏组合,像正立方体、棱柱体、圆柱体等几个石膏的组合,这是最基础的。从两个不同的几何体组合,再到三个、四个,甚至多个的组合。让你能够先学习如何画出透视、比例,学习“调子”(即光影)是如何用铅笔或炭笔来表现的。
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先买这本入门书来“临摹”,后面再慢慢地进行几何体的实物写生,这样对基础的夯实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希望以上观点能帮助到你。
问题九:哪些大师的结构几何体,人物素描书比较好 你说的大师指国内的还是国外的?
㈧ 有个近代还是现代的西方画家,他的画就是由简单的直线和横线构成,有高人了解这个画家不
应该是俄罗斯艺术家 康定斯基 他的做画特点就是着重突出 点 线 面
很多画都是只有线 和圆 几何形体组合 看着非常奇怪
也有很多代表作 《白线323号》《构成7号》《圆的四周》等等
这都是现在艺术馆叫价不菲的名作品
㈨ 什么是线条艺术
人们常认为,一个艺术家的笔画是最纯粹的方式来感知他们的能力。当一条线缠绕在纸或帆布上时,这条连续的带子可以发出强烈的情感。因此,毫不奇怪线条艺术线描,是视觉艺术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事实上,作为七种视觉艺术元素-与形式、形状、颜色、价值、纹理和空间一起--线条是艺术的标志。但是什么是线艺术?首先,重要的是要注意的是,一条线并不是简单地从A点移动到B点。在艺术中,一条线可以是二维的,也可以是三维的,抽象的,描述的,或者暗示的。 线条艺术常常是黑白但并不总是如此。像阴影和颜色渐变这样的元素是不存在的,允许焦点牢固地停留在线条本身上。线条画可以是草图,但也可以是自己完成的艺术品。这条线对于艺术来说是如此的基本,所以对于艺术学生来说,一个常见的练习就是用一条线画一张表格,不要让绘图工具离开页面。 重要的是要记住,线条艺术不仅仅是绘画。线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视觉上形成。例如,雕塑家将材料弯曲成不同的形状或摄影师,通过相机的角度创造隐含的线条。 现在我们对这一理论有了一点了解,让我们从艺术史上着名的线描开始,深入探讨线条艺术。在整个艺术史上,艺术家们用线条作为视觉表现的主要手段,创造了有影响力的艺术。“Laoco n及其儿子”的复制品,公元前200年 古代雕塑群Laoco n和他的儿子它现在在罗马的梵蒂冈博物馆,自从它在15世纪被重新发现以来一直很有影响力。它成了一个参照点文艺复兴艺术家他观察了这位雕塑家是如何利用流线型来协调这组人物的。这条弯弯曲曲的蛇蜿蜒穿过这三个角色,将它们连接起来,并平衡了这三个角色。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将继续使用隐含线在雕塑、绘画和绘画中创造和谐的构图。
莱昂纳多·达·芬奇,“莱达头像研究”,c.1506 达芬奇是个有天赋的绘图员。他的素描本身就成了珍贵的艺术品。这是一幅画的书画丽达与天鹅显示用于生成窗体和维度的详细行工作。
Albrecht Dürer,“Melencolia I”1514 历史上最着名的版画家之一,阿尔布雷希特·杜雷尔是一位真正的行家。迪雷尔将精确的线条切割成版面,制作了丰富而复杂的版画,并继续影响着艺术家。他也是一位熟练的油彩和水彩画画家,同时也是一位有成就的绘图员。他在所有媒体上的作品都依赖于他的版画作品。
亨利·马蒂斯,“舞蹈”,1909年 在他整个职业生涯中,马蒂斯把他的绘画中快速、表现主义的触觉融入到他的绘画中。他最着名的作品之一,舞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创造的轮廓。观众通过马蒂斯的线条感受到舞蹈者的力量和动作,用大胆、平淡的颜色和醒目的轮廓。
巴勃罗·毕加索,“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肖像”,1920年 从他职业生涯早期创作的更清晰、经典的绘画,巴勃罗毕加索剥夺了他的工作,使他获得了大量的干净、简单的东西-等高线图。使用单一的,连续的线,他仍然能够在他的作品中表达力量。事实上,这些轮廓画已经成为他最标志性的图像之一。
杰克逊·波洛克在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数字31” 王者抽象表现主义,杰克逊·波洛克他的作品完全建立在流淌的液体油漆线上,这些线条会在他的绘画中动态地移动。他最着名的作品创作于1947年至1950年的“滴水时期”。当代艺术这个创新的技术让世界耳目一新。布里奇特·莱利(Bridget Riley),“色彩之箭”,2017-19 英国艺术家布里奇特·莱利是OP艺术它依赖于光学幻象。她对几何形式感兴趣,她用粗体线条在她的作品中创造了催眠的视觉错觉。
基思·哈林,澳大利亚科林伍德壁画,1984年 基思·哈林粗体风格的定义是厚厚的黑色轮廓,经常留下黑色和白色或充满明亮,平坦的颜色。他的标志性风格决定了他的职业生涯,使他的作品立即被人们所认可。不管这些人物是交织在一起的,似乎遵循一条流动的线条,还是自己定义的,哈林的轮廓画仍然活在今天,并显示出对优秀艺术家、插画家和平面设计师的持续影响。 今天,线条在当代艺术中和以往一样重要。从雕塑到绘画,线条艺术的传统一直延续到尖端艺术家的作品中。
㈩ 美术史好的人进啊。。谁知道西方油画作品中运用过线的画家都有谁啊急!!
一、线是中国画艺术表现的灵魂。
中国画主要以线来描绘物象,尤其在传统中国画当中,最具审美价值的莫过于线的艺术了。然而,以线为主的造型绘画手法并非中国画所独有,西方古典绘画同样重视线的运用。那么,传统中国画的用线与西方古典绘画的用线有何差异,是否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呢?
1、西方古典绘画中的线属于自然形态下的光感的面。先来看看古典时代西方画家是如何谈论用线的。达•芬奇曾说:“绘画科学首先从点开始,其次是线,再次是面,最后是由面规定着形体”。线在这里只是作画过程中呈现的一种形式,它必须受形体所规定,最终消融在物象与光感的体面之中。安格尔是一位强调用线的新古典主义大师,他认为刻画人物“如果基本线条未能揭示出个性特征”,所取得的只能是“似是而非的形象”。同时他又指出,“在塑造人物时,光的效果也应从人物的中心点产生,然后有层次地加深各部阴影”。显然,西方古典绘画中的线属于自然形态下的光感的面,是以逼近客观物象的真实感为基本前提,是再现人的视象对三维空间反映的因素之一。
2、传统中国画的线条不仅是画家用以抽取、概括自然物象作为造型的基本手段,而且还相对独立于客观物象,具有表现画家主观情感的审美价值。它既符合人的视象在二维空间的真实合理性,又摆脱了像西方写实主义去被动地放映物象在三维空间的真实幻觉的束缚。因此,墨所勾画出的线条就具备了似与不似的双重特性,而成为传统中国画写意的基本形态。
3、东西方文化哲学意识的相异,决定了古典时代的绘画艺术中的西方写实,东方写意的形态。西方哲学将客观自然世界作为人的对立因素去加以研究的,反映在绘画上则强调在光和影的作用下对自然物象逼真的摹仿。柏拉图对希腊绘画艺术逼真摹仿的认同以及亚里士多德对摹仿论的称赞便是最好的例证。而中国的先圣们则将人的自身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强调一个“道”字,宗炳的《画山水序》中就屡次提到“道”,“圣人含道瑛物”,“圣人以神法道”,“山水以形媚道”等等。“道”是古人哲学中的最基本概念,即今之“真理”、“原理”。指的是天地万物的总规律、总法则。人与客观的自然世界应是相互交融的“天人和一”的整体,自然物无需依赖外在任何条件(包括光)的支撑,无需对此进行任何思辩,这种“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的认识观,在绘画上则反映出飘忽不定对光的漠视,同时,对物的本质和人的心态关系活动的重视。因此,没有光影只有物象轮廓结构并与心灵感受相契合的线,便成为传统中国画写意形态最为重要的表现样式。
二、传统中国画“写意”具有丰富的内含。
1、中国画中的墨线是与书法艺术紧密相关的。“六法”中“骨法用笔”就是传统中国画用线的总体要求。“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有着丰富内涵的笔法之线条——“气韵生动”更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并构成独具个性的画风特点。“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以及后人总结出人物画十八线描的意义,远不是技法语言所能涵盖的,更与古典西画中“面”的“缩扁”式的线有本质的区别。
2、传统中国画将文学、哲学、书法、篆刻融为一体,强调趣味性、象征意义和人格的理想化。西方绘画自印象派出现以后,由于艺术观念的转变,绘画主体情感意识的觉醒,也相继涌现出不少写意性作品。如果我们从作用于主客体关系的情感表现的程度上,来把握写实和写意的界线,塞尚、凡高、马蒂斯、毕加索等大师的有些似乎可以纳入写意之列。但是,它们与传统中国画的写意是截然不同的。从表层看,就用线而言,在可以称之为写意的西画中,不仅看不到“如屋漏痕”、“如折钗股”的痕迹,而且也找不到极色的黑墨线。从内层看,印象派之后西画的演变,就绘画形态讲,仍然是属于较为单纯的视觉形式的转变,而传统中国画(尤其文人画),则将文学、哲学、书法、篆刻融为一体,强调趣味性、象征意义和人格的理想化,其“写意”具有丰富的综合意义,无视这种区别,就难以把握传统中国“骨法用笔”的审美价值,自然也就更难以认清中国画写意性的基本形态。
三、通过笔墨呈现的黑白系列,构成中国画写意性的另一基本形态。
如果说黑墨线构筑了传统中国画写意形态的基本框架,那么黑与白相互关系的表达(不仅是线,还包括点、面以及“随类赋彩”、渲染气氛、表达意境、不碍墨色的中国画颜色)。则使传统中国画更趋完美。这是构成中国画写意性的基本形态的与笔法相关的另一个层面,即笔墨。中国画博大精深、玄妙莫测的“气韵”、“意境”的美学特色,正是通过笔墨呈现的黑、白两者之间的关系来体现的。这作为传统中国画写意性形态的又一大特点,既黑白系列,是西方色彩体系的绘画,即便是那些充满了主观情感的游离在具象与抽象边缘的画作,也不可与之相提并论,而传统为写意之作的。
(三)
从中国画的写意特性不难看出“笔墨当随时代”。即中国画的写意性要注重现代意识。
一、强调传统写意性的同时,不能忽视现代意识。
清代画家石涛提出了“笔墨当随时代”的观点。首先是所谓“笔墨”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画正是因为有中国之“笔墨”,所以才形成了中国画艺术的特色;其次,所谓“随时代”,是对中国画发展问题提出的原则与标准,即传统的“笔墨”不能失去时代的气息与风貌,否则将会使中国画的发展失去新意,乃至停滞;再次,笔墨是物质、也是工具。笔墨要通过画家的艺术思维,才能够使其产生中国画独有的艺术性与神秘性,从而使中国画作品出现应有的艺术魅力。
1、中国画“随时代”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脱离了这个主流中国画就会失去她的艺术生命与艺术价值。以中国画的发展进程来认识,每个时代所产生的艺术作品都附着了时代的气息与时代的特色,千百年来,中国古代画家在对待“笔墨”发展问题以及“随时代”问题时,从未脱离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以及自身的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的深刻理解,因而创作出了具有代表一个时代的传世佳作。如:唐代的《韩熙载夜宴图》即表现出了唐代流行的线描技法,同时又体现出了时代的背景与生活气息。又如;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不仅表现出了宋代的山水技法,同时又体现出了宋人的市井风俗与时代特色。
2、“笔墨当随时代”,在其“笔墨”的运用与变化中,也都要与所表现出的时代气息与风貌相符合。这样才能够从理论到实践都达到“随时代”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画出现多元发展的新趋向,尤以现代水墨画的探索较为突出,它跃向了一个全新的表现层面和思维空间。现代水墨画强化了形与神的抽象关系,并以“神似”作为现代水墨意象造型的基础。现代水墨画强调构成意识和笔墨的抽象性,强化了艺术的视觉冲击力。
中国画的写意传统包括了晋唐、宋元、明清这条历史发展的“长河”,她构成中国画传统精华的全部。如何更进一步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如何完成从古典形态到现代形式与内涵的转变,如何与其它艺术一样在传统与生活、东方与西方、内容与形式、哲理思辩、审美观念及价值取向上拓展出新的表现内容与表现空间,使写意画在现代意识与传统文化的双重观照下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3、中国写意画要有突破,离不开融入现代意识。现代意识应包含以下三个层面:一是新探索所产生的新形式美感;二是由新的形式美感所呈现出的新的现代气息;三是画家通过客观实现生活的深刻体验,用其审美观念和艺术思辩去体现与时代相适应的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特定的时代,会产生特定的思潮和心态。面对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开放流通的文化体系所导致的种种变革,如仍固守传统的审美观念,审美对象与审美形式而不以新的现代意识无解析传统,利用传统,在传统里孕育未来,全新塑造新的艺术形象,展示新的艺术形式,表现新的艺术主题,那么我们的中国现代写意画就只能停留在复制传统与再现固有的社会的僵局之中,也就谈不上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另一方面,从现代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科学性来看,它要求以艺术作品为载体反映现代意识,以创造为前提,在艺术上推陈出新。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与条件下,中国现代写意画应把握现代意识,抓住笔墨、形式与意境,强化构成,打破画种、画法的界限,相互融通借鉴,以及外来因素的新组合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精粹,使艺术表现形式更趋多样性、探索性、现代性,更能体现出当代人文精神的新内容与艺术实践的新鲜经验。
二、中国画的写意性当与现代意识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艺术以及其他文化精神产品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它们都不可避免地同物质生活的经济基础相联系,并同其生产方式和阶级之间的矛盾关系相联系。现代意识促进当代艺术的出现,当代艺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因为既然科技在发展进步,艺术的发展进步就不可避免。
现代写意画艺术的发展总是建立在对传统的继承与革新的基础上,建立在扬弃旧观念,拓展新空间和表现新形式之上的,而这一切无不受到时代与社会条件的制约。具体到现代社会来说,则是受到现代意识孕育出的新现代审美观念的制约。因此,现代意识对现代写意画的影响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是现代意识呢?我认为,现代意识是一种文化观念,它既是现代文化精神的体现,也是这种文化精神对社会、人生和艺术的观照;它是运用现代文艺观念去观照民族传统而产生的新认识、新方法、新技巧。因此,现代意识体现着艺术的历史意义与时代意义。但也应该指出现代意识是对非现代的相对过去的意识观念而言的,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因为人类历史总是处在一种意识不断现代化的进程中,因而现代意识也表现为一种动态,表现为从非现代向现代意识的转变与演化;表现为旧的价值观念的否定与新的价值观念的肯定与创新。现代意识不仅构成对历史的超越,也构成对当代意识发展趋向的认同。
综观写意画的发展历程表明,现代写意画的成功,一是要树立具有美学高度的历史意义的绘画语言风格样式的新构架;二是要运用新的形式技巧在题开拓和意境的营造上做到别开生面,动人心魄;三是表现体裁和内涵要充分显示出时代、环境特征和人文特色。艺术不能只有延续,而必须在借鉴和融通中生存、发展、变革,只有最先进的、最现代的知识和中华民族艺术传统相结合,只有最鲜明的艺术形式与风格与具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人文特色相结合,才能创造出具有现代意识、历史意义和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