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魏的《一佛二菩萨说法图》的刺绣技法是什么
刺绣用于佛教艺术,“绣像”技艺高超。其中,敦煌莫高窟发现了北魏的《一佛二菩萨说法图》,上面绣有“太和十一年”、“广阳王”等字样。绣地是在黄绢上,绢中夹层麻布,用红、黄、绿、紫、蓝等色线。
绣出的佛像和男女供养人,女子高冠绣服,对襟长衫上满饰桃形“忍冬纹”,边饰“卷草纹”、“发愿文”及空余衬地全用细密的“锁绣针法”,进行“满地绣”。
横幅花边纹饰为“空地绣”,绣出圆圈纹和龟背纹套叠图案,圈中为4片“忍冬纹”,又与“龟背纹”重叠,圈用蓝、白、黄等色,“忍冬”用黄、蓝、绿等色,“龟背”用紫白等色。
构成富于变化的几何图案,线条流利,针势走向随各种线条的运转方向变化。使用两色或三色退晕配色法,以增强形象质感效果。《一佛二菩萨说法图》是六朝时代的刺绣珍品。
2. 北朝石佛造像的造型特点
有论文 需要可以发给你
参考论文 试比较北朝佛教造像前后期风格的变化
试论北朝佛教造像碑
关中北朝造像碑图像专题研究
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及其思想内涵
等。
北朝的佛教造像从北魏到隋统一期间发生过三次重要的风格转变。
第一阶段:北魏初期,文帝大兴佛教,供佛拜佛,这个时期是外来的健陀罗风格为主、结合北方民族自己的特色形成早期佛教造像风格。
第二阶段:北魏中后期,从迁都洛阳并开凿龙门石窟开始,到北魏后期迁都邺城之前这个期间,以龙门石窟为代表以及当时北方的造像风格;
第三阶段:北齐北周到隋期间,以迁都邺城到北朝灭亡这个时期,以太原天龙山第二、三窟、响堂山石窟为代表以及同时期其他寺窟的造像风格。
一、审美风格的演变
(一)第一阶段
北朝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初期建造完全模仿并照搬印度开凿石窟的方式,所以早期北魏的佛像造像模仿印度健陀罗风格并深受其影响,健陀罗风格佛像的特征一般为:希腊式的鼻子,深目,身体硬直,代表超精神智慧的顶上肉髻,呈波浪状,通肩式袈裟,领口紧缠颈项,眉间白毫。
(二)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开始,洛阳是中原地区,汉文化中心,北魏孝文帝崇尚汉文化,推崇南朝的审美情趣。南朝宋画家陆探微绘制的人物画,细秀俊美,衣纹稠密,体态削瘦纤细,被唐代张彦远评为“秀骨清象”。这种人物的艺术形象代表了当时的审美倾向,这种审美情趣直接影响着当时南北朝的佛教艺术风格,特别是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像这种审美风格的形成,形成了风靡南朝的清秀人物造像风格。当时影响了周围北方地区的造像风格,成为当时的典型样式。
(三)第三阶段
北朝后期,同时代的南朝在齐梁之际由于社会时代的变化,审美思潮已发生重大变化,在绘画上,取而代之的是南朝梁画家张僧繇的人物形象,他吸取外来风格创立了丰满健康、华艳悦目的“张家样”,为当时佛教画师争相模仿。这种新的佛教样式和审美风尚自然逐渐成为当时流行风尚,影响和改变了当时南北朝的佛教造像风格,成为佛教造像风格转变的又一重要时期。
二、技法的变化
(一)第一阶段
早期云冈石窟的雕刻技法来自印度,此时期是两种技法结合运用时期。由于工匠在制作时极力模仿佛教美术中的标准范式,同时对个人的创作个性尽力压抑,所以早期的造像在技法上显得生硬和死板。在细节处理上,衣服紧贴身体略微凸出,衣纹则处理成阴刻的平行线,毫无衣料的柔软和飘逸之感,衣褶极为简括有力,外轮廓挺拔有力,衣角则很尖锐,雕刻手法显得锋利清新,体现出北魏早期雕刻的造型特点。
(二)第二阶段
此时期开凿洛阳的龙门石窟,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南朝大批人才的涌入,龙门石窟集中了高明的画师绘制样式、最好的工匠进行制作,雕刻工艺水平大为提高,在细节的处理上已呈现出具有绘画语言的风格。
(三)第三阶段
北朝的晚期,从中国佛像造像总体上来看,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隋唐时期的过渡阶段,此时期的制作细腻精致,佛像的身体塑造也由扁平逐渐变圆,体躯比例合度,衣饰线纹流畅,而且手法简洁,富有装饰趣味,体现了技术的进步和设计意匠的精巧。
总而言之,北朝佛教造像在几个阶段的重要变化表现的特征为:审美上从北方民族气质为主的形象、转为“秀骨清像”再进而形成张家样为主的丰润健美的形象;技法上从生硬地模仿外来雕刻风格到具有绘画风格的雕刻效果,最后形成立体形态的圆雕效果,从而最终完成了从二维平面效果向三维立体化圆雕效果的逐步发展变化,是中国雕塑形成雕塑独立语言的重要发展时期,为雕塑艺术最终走向隋唐盛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北齐佛像与北魏佛像有什么区别
北魏和北齐的佛造像的区别主要在细节处理、雕刻技法、审美等方面。
北魏
这一时期造像的发型、眼睛与十六国佛造像相同,变化在于面相方圆,略瘦,额头较宽;衣着多为身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呈U型或V型对称分布,衣纹深刻,线条隆起。尤其是其背光不再是同心圆,而是多呈莲瓣形;头光多为圆形,外面有一圈莲花瓣。
北齐
这一时期的佛造像越来越“胖”了,五官线条日渐柔和,头部肉髻出现了浅雕式的螺型发纹。虽然脸部越来越胖,但是佛像身材还是非常修长的,肩宽腰细,但绝不是现代人喜欢的“倒三角”体型,而是整体看起来呈圆筒型,因为造像上身敷搭双间式外衣,下身着裙,衣服轻薄贴肉,衣纹线条简洁。从侧面看,造像的腹部略向前凸起。
4. 北魏石佛像的文物介绍
北魏石佛像,该佛像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各高6米,重约30吨,俗称“丈八佛”。两佛造型基本相同,神态宁静,身姿飘逸,高贵典雅,充分体现出北魏后期佛造像雕刻追求神韵与风雅的艺术特征;两佛雕刻技法娴熟,衣纹细致柔和,神态栩栩如生;从保存情况看,据我国着名考古学家宿白教授鉴定,目前像此两佛一样成对出现、身形高大、保存完好无损的佛像,已十分罕见。两佛对研究北魏时期国家的社会政治、宗教和石雕艺术史以及山东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5. 北魏和唐代的佛像在造型上有何区别。
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秀骨清像,后者丰润圆满。
南北朝期间,得力于政府的提倡和保护,佛教迅速发展,佛造像艺术也如日方升。在此之前的佛像多表现神超自然的力量,突出无限法力。
至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99年在位),佛像已被改变为更贴近中国北方民族的面形,袒胸露臂也逐步为褒衣博带式佛装所替代。同时,北魏后期佛教造像追求风雅,秀骨清像,仪态万千。当时审美理想的表现是近乎病态的瘦削身体,不可言说的深意微笑,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摆脱世俗的潇洒风度。这些恰是魏晋以来社会上层所追求向往的美的最高标准。
至南北朝晚期,随着南朝艺术新风的影响,佛像造型由秀骨清像向丰满圆润转变,产生了大批身圆如柱、薄衣贴体的新式佛像,而山东青州造像正是这类佛教新像的典型代表。保利艺术博物馆所藏的一批青州北朝石造像,正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
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昌盛,无疑促进了佛教的繁荣,这使佛造像艺术再迎新高峰。当时的佛像在艺术上追求成熟美,即雍容华贵、庄重典雅。于是佛造像一改南北朝时期的清瘦飘逸,转向丰满端丽,透露着圆润柔和的美。
6. 北魏佛像的特点
北魏佛像的特点是其雄伟而严肃的气质。实物证明了印度佛教传入中国逐渐汉化的演进趋势。雕像比例适宜,配合整善完美,庄严合度。雕造墩铸的艺术手法也很高巧,精致、姿态、挺举、雄劲刚健。
凝厚沉寂中却又生动活泼,线条拙朴而又娴熟,简练,正是北魏时间的典范杰作。该像凸乳,凹腰。腹臀部丰满,体现了女性特征,从透视角度看,下半身略短渐合拢略收。脸部浮现悲悯笑意,首微偏微侧,容貌庄严,鼻梁通眉高隆,双目细长,薄唇阔肩。短服露足,襞褶贴身,衣纹作平行等这些,都是当时造像的主要特征。历史的鲜明清晰地印迹在这里令人信服地觅寻到了,健壮挺实的体形反映了当时北方民族粗犷豪放的形象,华美的装饰,斜上的弯眉,通体佩带的钏、环、细璎珞串珠、法裙服等,看起来端雅,舒展,妩媚中不失温柔,阴阳调济,相辅相成。
造像糅合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汉民族,传统的技法,气韵自然、神形兼备。即非胡人,亦非汉人。而是起出世人概念的圣尊,可谓“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右臂伸垂召摆为唤醒安抚众生,左臂曲肘,捏指为说法印。顶上五莲冠开寓意为可获五智佛果。眉间现菩提智珠,明灯照耀慈航,耳垂外拐穿佩转轮
7. 北齐佛造像
转自微博“老猪的碎碎念”
除了北齐佛造像,北魏也是古代中国雕刻艺术的典范,亦令后人仰止。
北魏佛像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微笑,佛的微笑给人一种深邃之感,于宁静中透出百般的慈爱,平静中带有种种的关爱和人性美。同后来的佛像相比,也正是由于北魏佛像除了宗教的圣洁之外还具备了这种当时社会人性化的美,所以,他更贴近现实社会,更容易博得大众的喜爱,因而更具有了艺术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拍摄by.老猪的碎碎念
8. 魏晋南北朝士气的佛像艺术受到什么雕塑的影响
犍陀罗雕塑 。
公元1—2世纪,在犍陀罗地区开始出现了受希腊雕塑艺术影响的佛陀塑像,之后扩展到建筑、绘画等艺术领域,这些融合了希腊、波斯、印度三种元素而自成一体的艺术形式,称为犍陀罗艺术。
健驮逻艺术对中国隋唐美术影响很大,成就了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等一批中西合璧的中国古代艺术瑰宝。
公元十世纪末,犍陀罗艺术伴随佛教从克什米尔地区传入吐蕃(今青藏高原地区)后,对藏传佛教艺术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8)北魏的佛像是什么艺术扩展阅读:
佛像艺术始于犍陀罗
进入报恩文化艺术馆,记者看到一尊坐佛,高鼻深目,嘴角上扬,神态慈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丁明夷告诉记者,这尊佛坐像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一般犍陀罗佛造像不足1米高,而这尊结禅定印趺坐的佛陀像高达1.24米。
千百年来,犍陀罗佛像饱经沧桑,历史厚重。
公元前六世纪,古印度地区出现了释迦牟尼佛,佛陀涅槃后,人类开始出现佛的象征物崇拜。在此之后,古印度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深受古罗马文化和中亚文化浸染的佛信徒和艺术家们,打破无佛像崇拜的传统,创造出既拥有土着文化印痕,又带有希腊罗马艺术风尚的犍陀罗佛像,并出现成片佛教建筑。
但不幸的是,公元460年前后,它们在白匈奴嚈哒人铁蹄的蹂躏下全部化为废墟。
1849年英国驻印度考古队在旁遮普地区发掘出犍陀罗佛像,从此,犍陀罗艺术惊艳世界。
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艺术在造型上看,受到什么雕塑艺术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艺术在造型上看,受到犍陀罗雕塑艺术的影响。
犍陀罗艺术的主要贡献在于佛像的创造。佛教在前6世纪末兴起后,数百年间无佛像之刻画,凡遇需刻佛本人形像之处,皆以脚印、宝座、菩提树、佛塔等象征。1世纪后,随大乘佛教的流行,信徒崇拜佛像渐成风气,遂有佛像的创作。
最初佛像乃从印度民间的鬼神雕像转化而来,而在犍陀罗地区,佛像的制作又较多地吸收了希腊式雕像和浮雕的风格。现存最早的犍陀罗艺术的佛像约作于1世纪中叶,是一块表现释迦牟尼接受商人捐赠花园的浮雕,其中佛和商人、信徒的形像皆用当地流行的希腊风格表现,仅佛头部雕有光轮以显示其神圣。
其后表现佛从诞生、布道说法到涅盘的浮雕渐多,并有圆雕佛像出现。现存最早的犍陀罗圆雕佛像出土于马尔坦,佛的脸型、衣衫皆有浓厚的希腊特色,但神态肃穆,颇具佛教精神。
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中叶是犍陀罗佛像制作的成熟期,这时已成功地融汇印度、希腊、波斯、罗马、中亚草原地区风格于一炉,形成独具一格的犍陀罗风格。
其特色是佛像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呈波浪形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褂,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佛及菩萨像有时且带胡须等。
呾叉始罗城址和今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的贵霜王国首都富楼沙城址出土的佛像和浮雕,都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
与此同时,犍陀罗的佛塔建筑也有较大发展,对印度原有的窣堵婆式圆塔(见桑奇大塔)作较大改动,基座层级加多加高,圆塔本身变为基座的一层,上部伞盖亦加高增大,从而成为高耸入云的佛塔。
佛像艺术的发展:
公元二至三世纪之间,新疆拜城修建的克孜尔千佛洞,是我国境内第一座石窟寺。从这个时候起,佛像开始逐渐在佛教的伽蓝中普遍地供奉起来。并由大月氏经过疏勒、高昌、于阗、龟兹等地逐渐地传到河西四郡(敦煌、张掖、武威、酒泉)和中国内地。
当时,佛的形象系雅利安人的特征:高鼻、细眼、薄唇。这种俨然是洋人的容貌特征,同古代新疆土着居民典型的蒙古利亚脸型显然是不同的,这说明了我国的佛教是个外来的宗教。
当佛教东进阳关以后,逐渐地被汉族地区的文化所融合。随着佛教逐渐中国化,佛的面庞也逐渐汉族化了,鼻梁的造型逐渐低了下来,耳轮越来越大,佛的形象被改造成汉族人心目中的福相而出现在善男信女们的面前。这种转变过程在敦煌,云冈和龙门三个石窟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北周时期(公元五五七-五八九年)所绘的《佛传图》,是以《修行本起经》为主而画成的。这幅长达二十五米的连环画,内容包括从摩耶夫人夜梦菩萨乘白象在音乐声中自天而降,因此“受孕”起,到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舍家苦修止。
令人感兴趣的是,这幅画上的人物服装打扮都是汉、普风格,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被画成了中国皇帝的模样。他的母亲摩耶夫人穿上了汉、晋时后妃的服装,释迦牟尼回宫时所乘的蛟龙车,就是按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画的《洛神赋图》中的云车临摹的。
这说明,释迦牟尼的像,只是佛教信徒们和民间雕塑家、画家们心目中的佛的形象,他们是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描绘和塑造的。同时,由于制作的年代、地区不同,制作者的需求、素养各异,同样的一尊佛或一尊菩萨,却有许多不同的形象,这就是佛、菩萨有所谓千万化身的来历。
在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供奉者和制作匠人把他们的精神寄托,对来生的向往,以及他们认为的神圣形象,都凝聚在佛像上。这在云冈石窟中也得到了明显的反映。
在第二十窟中,有一座巨大的坐佛,两眼目光锐利,俯视尘世,嘴角凝结着一丝令人莫测高深的微笑。这座佛像高达十三.四六米,作入定坐式,是国内罕见的大佛。
此佛已完全脱去了犍陀罗时期穿的希腊式服装,他褒衣博带,俨然是两汉以后士大夫的礼服。这当然不是因为佛要追求时髦打扮,而是制作人的宗教意识和审美观点在艺术上的反映。
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政治上推行汉化政策,在雕刻的佛、菩萨身上也得到了反映。这一时期制作的佛像,都是短衫长裙,同汉人的服饰一样了。
其原因在于,北魏统治者拓跋氏所属的鲜卑族,是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游牧于西喇木伦河和洮儿河之间,依附于匈奴。北匈奴向西方迁徙后,鲜卑族占有了匈奴原来的地区,势力才强盛起来。
公元三九八年,鲜卑族拓跋部的首领拓跋珪建都平城(今大同市),次年称帝,即北魏道武皇帝。由于鲜卑族文化落后,人数较少,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公元四九三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并下诏禁止穿胡服说胡语,把鲜卑姓改成汉姓。
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汉化措施,从这一时代塑造的佛菩萨身上所穿的短衫长裙服装上也得到了反映。为了利用佛教来保知北魏这块庄严国土的国运长久,北魏的许多代皇帝都全力弘兴佛教,广造寺塔,赐予僧侣以各种特权。
但是,北魏的国运并没有因为广造佛像而世代相传下去。公元五五七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接着就被北齐和北周消灭了。到了唐代,洛阳龙门营造佛像的活动达到了高潮。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像便是代表作。
佛像高达一七.一四米,头高四米,耳长一.九米。头部圆满而秀丽,既有男性的庄严,又略带女性的慈和。这已不像普渡众生的佛教偶像,而是大唐帝王的化身。武则天为了替自己歌功颂德,广造寺庙佛像。主持营造工程的和尚以佛像美化武则天。
当佛教传到中国汉民族地区后,汉文化的传统观念也通过佛像制作者的雕塑反映在佛像的容貌和服饰上,因此在汉地的寺庙中出现了众多的丰颊广颐、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的福相的佛和菩萨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