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政治对艺术的影响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影响如下:
西方当代艺术创作历来与欧洲文化命运息息相关。
众多来自欧洲大陆的年轻艺术家来到伦敦这个孵化器生活、创作、交流,寻找灵感和机会。伦敦的画廊背靠广阔的欧洲大陆,
面对活跃、丰富、多元的艺术家群体,得以自由地拣选高质量的艺术家培养合作,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贰’ 1.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艺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的主要体现。为更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创新;实践
做任何事情都有艺术和技巧,思想政治的教育过程也同样需要艺术和技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的思想的形成是由很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决定了教育者的劳动是富有创造性和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的主要体现,教育者不断掌握方法艺术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的内涵
(一)方法艺术的内涵
方法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艺术在现代主要是指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技巧或技法。方法与艺术都具有“工具”的属性,但艺术要靠一定的方法和形式来表现,两者在实践过程中有机结合起来就构成了方法艺术。方法艺术就是指一切方法的巧妙运用,是在方法充当中介因素的过程中对方法灵活地运用所体现出来的技巧。方法艺术是方法的一般性与技巧性的统一,是主体方法素质高度修养的综合体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艺术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在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意识形成和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形成的一切技法的总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的目的,是为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要求在现代化背景下,正确把握时代新特点,勇敢面对思想意识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继承和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在更高层次上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操作艺术进行创新和发展。方法艺术客观存在并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其目的是为了辅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更加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巧妙运用,侧重于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反应出发,激发形式上的审美体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传统经验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的创新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来源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实践,并且在现实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是则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的重要基础。个人的知识可以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这两部分经验都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形成与运用的重要基础。要想达到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的程度,需要准确而全面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现象,需要不断地吸收前人的经验和成果,需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探索才能得以升华。
传统经验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的创新基础,在学习和吸收传统经验和成果之后才能更深刻领会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艺术性体现,才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者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努力研究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在坚持和继承中不断完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方法艺术中的沟通艺术、语言艺术、疏导艺术等诸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创造出了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现实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的创新源泉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作为一种实践性强的工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必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其创新的源泉就是现实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伟大实践。
(一)当代社会改革的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已经成为时代的重要特征。信息传输途径和手段的多样化,可以达到超越时空,使大量生动的事例逼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收到声形并茂、情理交融的效果。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的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手段。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通过网络服务和咨询渠道,创造出了一系列便捷快速、覆盖面广、生动活泼、便于群众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和新途径,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提供了新的内容、新的途径、新的载体和新的发展机遇。
(二)当代社会改革的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的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目前我国正在深化体制改革,我国仍处在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向纵深拓展,国内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交流不断扩大,人们的思想意识方面不断出现新问题和新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就必然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这也将极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的发展。随着人们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增强,民主法制观念也在进一步提升,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不适应时代要求。加之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使得人们思想观念也出现了多样性和复杂化,客观上要求必须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三)当代社会改革的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当代社会的伟大改革实践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大环境,使我们的环境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从平和相处到竞争激烈。而且在改革开放和日益交流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从因循守旧到开拓创新,从崇尚权威向民主自立转变。环境及思想观念的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的创新提供了极大的智力支持,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艺术有了更良好的发展氛围,思想观念的变化使得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和素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艺术具有了创新的土壤。
‘叁’ 政治对艺术的发展有何影响
关于政治在艺术发展中的作用,有两种错误观点:
第一,认为“政治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政治决定艺术”。首先,从理论分析上说,把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归结为政治,也就是归结为思想关系,从而否定“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陷入历史唯心主义。其次,从实践检验来看,政治不能决定艺术。被政治所贬斥的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未必短暂,被政治所推崇的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未必永恒。
第二,认为“政治不是艺术发展的任何动力,政治与艺术无关”。不管艺术家本人的主观意愿如何,“为艺术而艺术”只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政治要求艺术为自己服务,用物质的、精神的力量去达到自己的目的。政治对艺术的影响使重大的、直接的、深刻的。
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直接的,因为在上层建筑内部政治与艺术的联系是直接的,艺术像晴雨表一样灵敏地对政治做出反应。阶级大搏斗直接促进了艺术的繁荣,绚丽的艺术之花生长在用鲜血浇灌的苦难土壤之中。这是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政治对艺术的影响又是重大的,因为政治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拥有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物质力量。政治既可以成为强大的动力促进艺术的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的阻力导致艺术的衰败。
‘肆’ 政治对艺术的积极影响
政治对艺术的积极影响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能够决定艺术的发展方向,良性发展,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政治的发展影响着艺术发展的地位,政治看重艺术的发展,那么艺术也会更加贴合实际,地位也会变得越来越牢固;
政治影响着艺术的发展,艺术的发展需要政治来引导,帮助,不可完全脱离政治而发展。
‘伍’ 人民大会堂挂什么画 是艺术更是政治
人民大会堂挂什么画 是艺术更是政治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老远,我就望见正门上那个庄严的国徽,红底镶金,闪闪发光……”这段文字节选自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参观人民大会堂》,也正是从这篇课文中,很多人对人民大会堂的第一印象开始建立。从此之后,这个建筑总是不断在生活中出现却又不发生直接的关系——在新闻联播中,在人民币背面。
“每年‘两会’前都是人民大会堂调整内部装潢的‘黄金时期’。”着有《人民大会堂往事追踪》一书的党史研究专家马祥林介绍。代表各省、市、自治区形象的大会堂地方厅室,往往在迎接“两会”时被布置一新。
通过电视转播和图片报道,无论是万人大礼堂“水天一色”的穹顶,抑或是悬挂于东大厅的巨幅山水画《幽燕金秋图》——这些频繁出现在国家领导人周围的人民大会堂经典布景,早已成为公众最熟悉的“国家符号”。依靠灯光、舞台、装修纹饰的设计,和数千件艺术品的配合,作为独特政治空间的人民大会堂,形成了气质独特的审美哲学。
一砖、一瓦、一字、一画,出现在大会堂里,是艺术更是政治。
题材长城、山川、迎客松及其他
《幽燕金秋图》是《新闻联播》中出镜率颇高的画作。每逢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步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他们身后就是这幅《幽燕金秋图》。这幅画大致描绘由北戴河老龙头到居庸关一带的秋景。《石家庄日报》解读说,《幽燕金秋图》“磅礴万物,挥斥八极,上逼云霄……表现了雄强博大的民族魂,激越亢奋的时代情”。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悬挂的就是画家王西京的《黄河,母亲河》。《中国周刊》评价说,以母亲河为主题的作品,需要用写实的方法,真实地呈现其形貌中反映其内在的力和神韵。
其实,在中国画的题材里,花鸟也是首选
《中国新闻周刊》提到,画家崔如琢2011年接到人民大会堂的创作邀请,当时崔如琢提出画荷。他说,“荷”,象征“和”,有“和谐”之意。荷叶的风,谐音“逢”,意味“和谐逢盛世”。最终,这张巨幅国画被命名为《荷风盛世》。
可是在普通人心里,关于人民大会堂的画,人们能够第一时间想起来的,恐怕还是迎客松。画家陈可之就说,在他印象中,“那时候就是以为只有迎客松嘛”——人民大会堂正门悬挂的就是国画《迎客松》,为大师刘晖的代表作。
陈可之自己的作品是人民大会堂悬挂的首幅油画。《中国新闻周刊》披露,重庆直辖后,人民大会堂开辟重庆厅,当时陈可之画了三幅稿,一幅《几度夕阳红》,一幅《月是三峡明》,最后被选中的是《三峡晨曲》。画面中,晨曦在远方升起,照耀着打开的夔门。陈可之认为,正是因为画中有明亮的向往,才被选为最终方案。“总要往光明的地方看。”陈可之说。
大会堂的装饰也喜欢以“大”的极限强调艺术的独有性和精致性。“不但作品的尺寸一定要大,作品的主题也必须恢宏大气。”马祥林供职于中国国防大学校史馆,2009年他受中央文献出版社之邀开始研究人民大会堂的历史。在他的印象中,大会堂的装饰画大都以山水、松竹和花鸟为主题,很少出现人物。尤其是领导人以及现当代可辨识出身份的人物画作更是少见。“这也许是大会堂装饰中一项不成文的禁忌.”
事实上,对人物作品的避讳早在大会堂最初装修时就已出现。负责湖南厅装饰的夏纪慎清楚地记得,最早湖南厅选择《毛主席到湖南考察农民运动》这幅油画进行装饰,但毛泽东在前往巡视参观过程中明确表示不要挂人像,该画很快被撤。
除绘画外,书法也是人民大会堂悬挂极多的艺术作品,其中最着名的要数悬挂于金色大厅的书法作品《中华颂》、东大厅的隶书作品《到韶山》以及澳门厅的书法《九九归字图》。
规格巨大的尺寸下,创作和搬运都有故事
不管画的是山水还是花鸟,绝大部分作品都有一个明显特征:尺寸巨大。所以,创作、搬运、保存都有故事。
2012年初,崔如琢的《荷风盛世》被正式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二楼回廊北侧的墙壁上。八张丈二匹的画拼接而成,装裱完成之后,长20米,宽度达3米多,画面总面积比其背面墙壁上的《江山如此多娇》还要大。背面的《江山如此多娇》尺寸为高7米,宽10米,由傅抱石和关山月联袂,花了4个月才完成创作。由于画幅太长,拉画的汽车装不下,只好找了十多个人扛着走到大会堂去。粘贴时,搭了三层架子,光是刷糨子就用了5个人。而曾经在很多年当中都是人民大会堂尺寸最大画作的《幽燕金秋图》长16米,宽3米。
对布置公共厅堂的大幅画来说,作品要与建筑环境的空间、结构形体、色彩协调一致。人民大会堂和中南海许多画作都是依据墙面量身定做,不仅仅是尺寸,在布局、构图、色彩等方面,也需要服从建筑环境整体的需要。
陈可之的油画《三峡晨曲》画了一个多月,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画完后作品要运到北京去,重庆市领导很重视,问陈可之有什么要求。陈说:“不能卷,不能折,运到北京以后我一定要看。”后来重庆专门找了一辆加长的车,把这幅长5.7米,宽1.5米的《三峡晨曲》不卷不折地运到了北京。
这些巨大的画作,当然也需要保养和修复。陈可之每隔几年就要去人民大会堂为他自己那幅《三峡晨曲》上油、上色。人民大会堂的另一棵迎客松,贵宾接待厅内的铁画“迎客松”,由铁画大师储炎庆在1959-1960年完成。后来,铁画开始变形和断裂,大会堂管理处请来了储炎庆的女儿——铁画艺术家储金霞进行修复。
要求画好、创意好懂政治、讲政治到底都有谁有资格为人民大会堂作画?
最有名的是1959年傅抱石和关山月专程为人民大会堂创作《江山如此多娇》,陈毅、郭沫若、吴晗都亲自参观,周恩来还专门为两位备上茅台。
而更多的名字,却不为普通人所熟知,或者说,不是那么热门。
创作《幽燕金秋图》的侯德昌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在《幽燕金秋图》之前,就曾与领导人有过渊源——1976年,他为毛主席纪念堂书写“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17个金色大字。《幽燕金秋图》受到广泛赞誉,以后“几乎每年都会接到为国家重要场所绘制巨幅山水画和书写大幅书法作品的任务”,仅人民大会堂就有6幅他的作品。
在创作《幽燕金秋图》的时候需要帮手,侯德昌叫上了自己的两个学生——耿安辉和窦宪敏。后来,耿安辉单独为东大厅休息厅创作《大河长歌》,为中南海创作《山高水长》。
悬挂和收藏是两回事。半个多世纪以来,人民大会堂共收藏了一千多件艺术作品,也包括一些基层画家的。比如,2007年,刘国辰的《果实累累》被收藏,他是河南一位退休的文化馆干部。2009年,名维松的《报春图》被收藏,他是来自江苏的农民画家。中南海红墙内的收藏也不少。
也有一种人,可以算是专门给“领导人背后”画画的。曾为中南海创作《锦绣江山听涛声》的画家吴进良,自1986年开始在外交部工作。他的作品不仅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等悬挂和收藏,还有上百幅作品作为“国礼”送出。
“懂政治”是红墙画家的显着特质。吴进良就是其中一位。2005年吴进良曾为连战作画。吴想到将紫藤画成龙的形状,又画出两只大公鸡,9只小鸡,其中一只小鸡离鸡群稍远。吴进良解释说,这只孤单的小鸡代表宝岛台湾,总有一天它要回归鸡群,九九归一。9个小时后,一幅充满政治寓意的《合家欢·大吉大利》跃然纸上。共青团中央主管的《中华儿女》杂志报道说,相关领导在看过画作后,曾称赞“画好、创意好;懂政治、讲政治”。
‘陆’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古至今很多的思想理论家都对这个问题十分的重视。他们中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有理论家认为,艺术是从属于政治的,它是政治的一种附属品,它的存在是为政治服务的。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认为艺术是完全独立的,它与政治没有关系,不受政治的影响。
要正确的理解艺术与政治的关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此进行分析,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上来看,艺术与政治有很大的关系,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只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艺术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为,艺术与政治都是经济的反映,它们之间是同根相连的,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处于同等的地位,承受相同的作用,发生相同的反作用;但艺术与政治相比,从与经济的距离来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最近的,在全部上层建筑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而艺术与经济的关系却不是直接的,它必须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介,才能达到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目的。正是从这一点上说,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艺术与经济关系的体现。还有,艺术归根结底是要表现人的,而政治生活渗透到了人的各个生活领域,给人以重大的影响,并突出强烈地显示出人的本质和特征,这也就使艺术与政治发生了阻隔不断的联系。一般说来,一定的经济,通过政治,决定着艺术的性质和发展;一定的艺术,又反过来通过政治,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艺术与政治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大方向是相同的,如资本主义政治与资本主义艺术,社会主义政治与社会主义艺术,都是朝着同一个经济基础的目标发生作用的,故它们之间也是相互保护的。而产生于不同经济基础之上的艺术与政治,如社会主义艺术对资本主义政治,则会互相排斥甚至互相打击,反之亦然。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同一阶级内部发生矛盾冲突,这种激烈的矛盾斗争反映到艺术上,就会出现同一阶级内部艺术与政治的矛盾。过去,我们曾提出过“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口号,这个口号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曾被夸大并且将它绝对化,将“艺术”与“政治”等同起来,将艺术的其他社会功能忽略甚至取消了,这是一种简单化的表现。根据形势的新发展,现在不再提这个口号,但艺术必须沿着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政治大方向是不能偏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