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当代艺术,我们到底要如何看待
有很多观点,地看你自己赞成什么。先要学懂什么是当代艺术,再进一步深入思考,然后就有了你自己的看法。你自己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到时候你自己就回答了,而且会很有成就感。
⑵ 如何看待艺术创作中的俗与雅
“雅”和“俗”的两种不同理解
对文化之“雅”和“俗”有两种不同理解。一种理解,是取它们的价值评价含义,就是“根据文化品质的高低优劣”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比如:我们把精美的艺术成果、深刻的学术着作、文化品位极高的行为和思想、崇高的社会人生理想等称为“高雅”和“优秀”,反之则判断为“庸俗”和“低俗”。这里的“雅”和“俗”意味着评判一种文化现象品位的高低、情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制作的精糙、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等。这也意味着社会文化建设要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扶持高雅文化,抵制庸俗文化。
但是,在日常的语言和应用环境中,人们却还是要给“雅俗”加进另一种含义,就是“根据什么人来占有和享用”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这样,“雅文化”就可以和“精英文化”等联系在一起,是指以社会上层人群为主体、满足有较高地位人群需要的文化;而“俗文化”自然也就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乃至“市井文化”相联系,指以社会下层人群为主体、满足一般大众需要的文化。从逻辑上说,这种理解和划分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类型和层次,如果不加进身份等级歧视和阶级偏见,应该说并不意味着“高低、优劣、贵贱”之分。
“大众文化”并非粗野简陋,“精英文化”未必高雅精致
对于“俗、雅”与“大众、精英”之间的联系,要有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作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水浒》、《西游记》等小说,京剧等戏剧,中国传统工艺等,原都是来自民间的“大众文化”、“俗”文化产品,现在则成了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成了雅文化。历史证明,“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有自己的高贵和优美;而“精英文化”也难保不出粗俗之作,也有它们的俗气、无聊和空洞。只有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而不是凭借某种身份,才能产生精品。对任何人和任何文化形式说来,都是如此。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雅”和“俗”有一些严重的误解,甚至偏见。在某些人的潜意识中,一味地视古为雅、视今为俗;以寡为雅、以众为俗;以远为雅、以近为俗,等等。这是应该摒弃的陈腐偏见。因为说到底,“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真的“文化文本”,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没有了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力的源泉。
对“文化世俗化”现象应有冷静的思考
“雅俗”本身是对文化现象品位的一种描述和判断,它以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为的质量为中心,并不是对文化主体的界定,不应该将二者轻易地等同或混淆。同时,在如何看待“雅、俗”与“精英、大众”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上,则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别。
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伴随着整个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文化领域也出现了“重心下移”的趋势,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日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一些人称之为“文化世俗化”或“俗文化泛滥”。对此应有冷静的思考。“文化重心下移”应该说是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进步,是我们的文化“为人民服务”之必须。
⑶ 艺术创作应当注意哪些方面
一是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品创作。艺术作品具有认识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等多种社会功能,归根结底是要善于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这是艺术生产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一出好戏,必须肩负起引领时代风尚的使命,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社会不断走向文明和进步。艺术当然要面对观众,面向市场,但这决不意味着不顾原则去一味迎合取悦观众,必须在给人们带来美好的艺术享受的同时,让人们获得思想和情感的陶冶,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二是必须坚持民族文化传统,张扬地域文化特色。越是民族的艺术,越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艺术。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戏曲不仅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代表,也是世界艺术瑰宝。建设先进文化,必须坚持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只有立足民族文化传统的创新,才是有意义有前途的创新。河北是戏剧大省,要创作生产艺术精品,就要立足河北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的精神内涵,创作具有河北风格、彰显河北人文精神的作品。
三是必须注重艺术人才的培养。艺术精品创作,人才是关键。河北有着催生艺术家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历史上曾产生过一大批享誉全国、青史流芳的艺术大家。我们应该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培养方法,发挥好老艺术家的传帮带作用,积极培养后继人才。
四是必须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当今的艺术创作生产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环境和新的任务,如果不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艺术精品生产的秩序和成效就不能保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就要破除“等、靠、要”的思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从业人员的潜力与活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使艺术生产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适应艺术创作规律,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规律。
⑷ 如何做好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几点思考
1.做好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意义
繁荣文艺创作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改善文化民生的根本任务,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衡量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的重要尺度。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增强责任感,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切实抓好文艺创作。
繁荣文艺创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它对于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对于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四有”公民,对于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对于为人民群众生产丰富的精神产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要求。
因此,文化部门要搭建、夯实文化交流平台,凝聚文艺作者,让更多群众认识、了解本地文艺创作者及其作品,吸引更多群众参与。
2.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要求
各级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为动力,突出抓好主旋律题材和反映地方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佳作,同时要结合本年度的节庆和大型文艺活动,努力打造一批精品力作,丰富艺术展演的舞台。
文化部门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广大文化工作者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推进文化建设进程中,坚持和把握好以下几条原则:
一是要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文艺创作为现实服务是文艺自身的需要。任何文艺形式只有不断开放、不断进步,才能充满创造力。因此,只有关注本地区的改革形势,关注本地区的发展局面,关注人们心态的变化和内心世界的渴求,通过自己的作品,引领时代精神,激发生活热情,凝聚人民意志,弘扬先进文化,促进地区经济的振兴,才能实现文艺创作自身的繁荣与发展。
二是要切实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文化工作必须着眼于促进人类精神生活的提升,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认可。要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根本标准,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要准确把握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展变化的特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做到文化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三是要在实践中推动文化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学艺术创作要为现实服务,群众文艺创作工作为现实服务最直接、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创作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这既是文艺自身规律的要求,也是市场价值规律的要求。更多,是对文艺作品数量和门类的要求;更好,是对文艺作品质量和手段的要求。只有做到更多与更好,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接受市场的检验。为此,文艺创作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和市场意识,多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大奖和大众相统一,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
3.提高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措施
3.1 坚持以现代题材为主的创作方向,坚持弘扬地域文化特色,坚持大力进行艺术创新。各文艺单位要建立核心创作团队,大力培养启用人才,整合提升队伍阵容,深化开放合作,促使我省电影、电视剧、歌舞、戏曲、动漫等各个艺术门类再上一个新台阶。
3.2 突出特色丰富内容
⑴要贴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在开展文化艺术活动中,要紧贴本地区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符合本地区群众的观赏水平和内容需求。创作中要多表现歌颂、赞扬群众工作和生活的作品,这样才能有亲近感,感召力强,活动富有生命力。
⑵突出地域特色。文艺创作中既要贴近生活,还要突出地域特点,失掉特色,就丧失了独立性。在创作中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中的和谐铁路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多创作表现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开拓进取的精神作品。
⑶丰富活动内容。在文艺活动中,在突出地域特色的同时,要不断丰富活动的内容。既有大家认知的精典,也有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作品;既有老人热爱的评书、京剧,也有青少年喜欢的通俗摇滚。可以组织歌唱祖国、歌唱党的歌咏大会,也可以组织社区群众文艺专场。可以组织“教师节、国庆节”诗歌朗诵会,也可以组织“构建和谐社会让生活快乐”的书法美术展览。活动内容丰富了,才能不断扩大范围, 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召力,从而达到教育人、鼓舞人、感化人的目的,潜移默化地增加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3 要建立统筹协调分头推进的组织领导机制,重点项目评审扶持机制,文艺创作生产奖励机制,文艺人才培养使用机制,文艺资源共享转换机制,文艺宣传引导推介机制,加快搭建全国性、国际性文艺交流平台,推动和扶持文艺创作生产。
⑸ 如何进行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
美术,音乐,还是文学呢?
我是学美术的,所以就以美术为力吧:
首先是选题:选题。
感性的发现,想象。
然后就是:创作
理性的规划:1·考虑表现形式
2·考虑表达手法
3·考虑整体色调
4考虑画面安排等
艺术是相同的。所以音乐,文学,我想也是如此的:
感性的选题。理性的创作。
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