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广播节目怎么体现视觉艺术

广播节目怎么体现视觉艺术

发布时间:2023-03-07 20:59:07

‘壹’ 电视剧的特点艺术特征

电视剧的特点

电视剧和小说、广播剧、电影等既有相同之点也有不同之处。首先说说相同的地方:

一、 它们的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但又是经过了艺术加工,是生活的提炼和升华。

任何创作都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的素材是取之不尽的。不管是电视剧也好还是小说、广播剧、电影也罢,它们的故事情节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影子,尽管不是完全的吻合。这是由它们的创作目的决定的,因为电视剧、小说、广播剧、电影等它们都是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来反映时代,反映生活,它们反映的不是某个人或某件事情,它们反映的是某一类事情或是某一类型人。因此,故事情节中的人物或事件都是拼凑起来,再经过艺术的加工而形成的。它们都是撷取生活中的片断,通过对这些片断的艺术的讲述或是描述,以小见大,来折射生活折射人物。

二、 它们都具有社会性。

它们都要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面貌,社会现象,或是一定时期人们的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例如《渴望》、《金婚》等都是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们对生活的态度。而且这俩部电视剧在表现内容上时间跨度比较大,因此在这俩部电视剧中所反映的社会面貌前后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生活状况和生活态度前后也发生了变化。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因为只有人们的意识形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时,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而人们也才能不被社会淘汰。而这俩部电视剧正好是描述的是在历史转型时期,随着社会面貌的转变人们的生活态度也在随之转变得过程中出现的家庭矛盾。通过一个个日常生活中矛盾的出现和解决增加了故事情节的起伏曲折。进而表达主题,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婚姻的那份执着和守护。

三、 电视剧和小说、广播剧、电影等一样都具有教育意义。

它们都是通过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来反映一种真理或是一个道理,来告诉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提倡的,给人们教育或是警示的作用,指导人们的价值观取向,树立高尚的人生态度,弘扬社会正气,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个价值观导向的作用。例如一些侦破案件电视剧、电影等就是通过讲述侦破案件的过程来教育人们要遵纪守法,既起到了教育的作用也有警示的意义。告诫人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 电视剧和小说、广播剧、电影等一样都具也有消遣娱乐的作用。

刚才说过了,素材来源于生活通过艺术加工。这个艺术加工当然也包括艺术夸大,或是戏说。因此,消遣娱乐也是它们的一个功能,例如《炊事班的故事》、《家有儿女》等等,对日常工作或是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表现出来,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娱乐身心,让观众在一阵阵的笑声之中放松心情。达到了消遣娱乐的作用。

以上是电视剧和小说、广播剧、电影等的相同之处,作为一种电视体裁,它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一 、电视剧较小说、广播剧来说表达更为形象,表现元素更为丰富。

小说只能是通过文字来表达,比较单一;而广播剧只能通过声音来表达,也比较单一。而电视剧就不同了,它既有图像也有声音,它声画皆有,视听兼备,动静结合,电视剧可以综合利用电视手段,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去展现情节,描述环境,给人以形象直观的感受。而且,电视剧的这种形式较为通俗易于接受,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都能看懂。更能充分的表达主题。这是电视剧不同于小说和广播剧的优势。

二 、电视剧的表现时间上较电影要长。

电影的片长一般1—2小时左右,而电视剧则没有时间的限制,它可以用很长的时间来完成一个故事情节甚至是一个历史时期的叙述。如果电视剧的时间长的话可以叫成电视连续剧。而电影却不可以这样,当然了也没听说过一集电视剧。呵呵。

三、从内容上来说电影的内容较为紧凑,而且内容较为单一,反映面较窄,故事情节矛盾集中。而且电影充分的利用电视镜头的组合这一特点来叙述故事。电影在叙述故事情节的细节上没有电视那样细致,电影只是根据情节的需要或是主题表达的需要才选择必要的细节加以描述。这些都是和电影的片长有很大关系的。因为电影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就有必要采取上面的方式来完成一部电影的创作。电视剧则不同了,由于它没有时间的限制,因此它有充裕的时间来叙述故事情节。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在故事情节的细节上,电视剧可以放心的去表现。而且是表现的越细致,人物性格形象也越鲜明生动,故事情节也越吸引人。整部电视剧也越精彩。当然了,就算是时间再没有限制,那也不能什么细节都去描写。这样的话会使整个故事情节主次不清,详略不当,影响电视剧的质量。电视剧的细节描写要做到有的放矢。这样电视剧才能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电视剧的播放模式

2013-2017年电视剧的网络播出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

台网同步播出

电视剧经台网同步播出主要是指:一些热播的电视剧在电视台播出后,根据收视情况通过互联网同步播出。

代表剧目有:《我的团长我的团》、《潜伏》等热播剧都采用了这样的发行路径。

这种播出模式优点是:电视台购买消化了电视剧的制作成本,打开了主流渠道;视频网站可能付费较少,但能吸纳大量人气。

先网后台播出

先网后台播出是指:一些投入成本较低或播出效果把握不大的电视剧,制作者往往选择网络试播,这样可以规避风险。随后在电视台再次播映,获得极佳的收视效果。

代表剧目有:《蜗居》。

这种播出模式特点是:这种经网络走红的电视剧多为年轻网民追捧的青春偶像剧。

电视剧的发展成就

六个国内第一

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其前身是1946年10月1日建于黑龙江的兴山(今鹤岗)的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4月东影迁回长春,1955年2月改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 第一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试播。9月2日,电视台开始正式播出节目。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称中央电视(CCTV)。中央电视台现有八个频道,覆盖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中国第一部电视剧 1958年,北京电视台为配合当时进行的阶级教育而推出的二十分钟直播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便是新中国大陆第一部电视剧。

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8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制作的9集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是新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到1982年就有11部电视连续剧、50余部电视短剧摄制完成。

中国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连续剧 1990年北京电视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联合录制了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被称为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连续剧。该剧由李晓明编剧,王石等改编,鲁晓威导演,张凯丽、李雪健等主演。

中国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 《编辑部的故事》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1991年拍摄的25集电视系列剧,王朔、冯小刚、金炎导演,葛优、吕丽萍等主演。独特的幽默喜剧风格填补了新中国长篇电视系列剧品种的空白。

注解:1980年中央台播出的《敌营十八年》虽然是内地的电视剧,但它并不是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充其量只能算内地第一部电视连续剧,但要说到第一,就必须是台湾中视民国58年(1969年)11月3日开演的黑白电视连续剧《晶晶》,这部剧不止是台湾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同时也是真正的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当然因为政治和其他方面的因素,这部剧没有在内地播出,所以我们就认为1980年播出的《敌营十八年》是中国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拓展:

电视剧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视听叙事

电视剧作为生存在电视媒体上的一种视听作品,有着电视作品共有的、特定的视听表现体系,有着不同于其他艺术要素的语言系统。这一语言系统由各种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构成,这些元素依据人的现实视听认知规律进行组合,完成叙事任务。

电视艺术的视听语言元素包括:作为电视艺术作品画面内容的人物、环境,作为画面属性的色彩、光影、景深、构图以及运动。所有这些视听语言元素,都是电视艺术在视觉层上进行艺术表达、含意呈现的必要手段。

电视艺术的听觉语言元素包括:人声语言、音乐和音响,这些听觉元素是电视艺术在听觉层上的呈现工具。显然,以这些直接诉诸人的视听觉的语言元素作为叙事手段的电视艺术,有着不同于以文字进行叙述的文学艺术的创作规律。

相对于直观的视听语言,文字语言的抽象性、概念性相对较小。文字语言作为文学作品唯一的艺术载体,就使得文学作品的形象思维具有更多的抽象性,文学作品对抽象的概念、思想等的直接展现更为自如。

而视听语言的在直观表意上显而易见的优势,使得电视艺术作品能够以更接近世界本来面貌的方式,直接而又准确的进行形象的呈现和意义的传达。

语言元素的差别,以及由此形成的受众接受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电视艺术创作同文学创作在思维方式、艺术规律上的明显不同。

电视艺术的媒介基础赋予了电视艺术视听语言以极大的自由度和表现力,电视艺术所使用的视听元素,能够以最接近的人的现实视听经验的方式进行呈现、组合,逼真的重现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视听感受。这种媒介优势,让电视作品的视听叙事不同于各种传统的视觉、听觉艺术以及综合试听的戏剧艺术的叙事。

如果说,传统的视觉艺术,如绘画、建筑、雕塑等,受制于媒介物的静态存在;传统的听觉艺术,如音乐,受制于声音形象的模糊性;传统的视听艺术,如戏剧,受制于舞台时空关系的限定性,那么,电视艺术在再现世界的时空运动上所拥有的无可比拟的能力,就使得它的艺术传达具有了新的可能,在这样的语言优势下,电视艺术形成了特定的视听语言组合规律和句法结构。

语言元素的特点,不仅决定了作为艺术作品基本构成原则的艺术思维的特性,也进而决定了艺术作品中的各种结构规则和表现手法。电视剧作为电视视听艺术的一个品种,其艺术规律和艺术手段,首先就是基于其视听语言的叙述特性而存在的。由此,我们可以首先将电视剧艺术的区别于生存在其他媒介物上的各种艺术样式。

2.虚构叙事

尽管往往取材于现实生活,而且在拍摄时力求体现真实感,但是从本质来说,电视剧艺术的叙事是虚构叙事,电视剧只是在讲述人为设定的故事。讲述人的故事,可以说是艺术作品最重要的创作目的之一,然而对于电视剧创作来说,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故事是预先设定的,包括故事描绘的时空环境、故事中活动的人物、故事的发生与推进,所有这些预设内容,都是饱含着创作者主观意图的。

(同样作为电视艺术作品,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等,则呈现出与电视剧全然不同的叙事特点,即真实叙事。在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中,人的故事同样也是创作的重点内容,但是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故事是真实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的时空环境是真实的,故事的人物是生活中真实的当事人,故事的发生与推进不受创作者主观愿望的影响,而是在生活过程中的自然发展。

叙事性质的不同,源于不同的创作目的,由于不同类型作品的不同创作要求。而具体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就体现为不同的创作规律:

纪录片和专题片的创作,需要在符合基本创作目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尊重生活,尽可能真实的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创作者的主观意图更多的体现在如何从生活中选取、挖掘能够为全片创作目的服务的`内容进行重点展现。)

而电视剧的创作,适应虚构叙事的特点,就需要有更多的设计,包括从剧本环节及开始的情节设计、人物形象设计,实际数据环节的场景设计,镜头设计的等。这些环节的设计,体现出的恰恰是创作者对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全方位的主观控制,而在此过程中,戏剧艺术对情节、人物、结构等的处理,电影艺术的场景、镜头的设计,可以为我们的电视剧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3.连续叙事

占据电视剧主体的是电视连续剧,而它也是同电影故事片区别较大、有较强独特性的电视剧作品类型。作为连续叙事的作品,电视剧在情节叙事上有着不同于电影故事片的特殊规律。不同之处主要存在于剧作方面,在情节推进、人物塑造、剧作结构等方面,电视剧的创作都有着不同于电视故事片的特性。

如果说电影故事片更像是小说创作中的短篇小说的话,电视连续剧在创作上则更接近于长篇小说。电视连续剧,除了遵循戏剧文学“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普遍的情节结构模式之外,还更多的借鉴的长篇小说,尤其是章回小说的篇章结构方法。

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将一个完整的故事分组几十甚至上百个章节,回目来讲述,适应这种结果方式,章回小说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结构法则。每一章回一般都会包括一至两个核心情节,在本章中进行充分的发展,这样,每一张章回情节上也有的一定的独立性、完整性;各章回之间在内容、情节上的观点,或是相当紧密,或许稍有延缓,或是以章回的转换之处作为情节的大的转换点,这些处理都相当自由;为保持章节之间的连贯,吸引读者持续阅读,章回体小说一般在前一章节的结尾处会有意设置一定的悬念,留在下一章回中进行解答,所谓“预知后事,且观下回”,这样就在各章回之间建立较为紧密的关联。所有这些结构上的特点和规律,都是在长篇小说创作的长期发展中,在对读者接受心理的逐步适应中形成的,而且,读者在对他们进行接受的过程中,也已形成了一定的审美心理定势。

在这种情况下,电视连续剧的长篇章回小说结构规律的借鉴,也就符合了观众对这种长篇叙事作品的接受习惯。电视连续剧的每一剧集,也往往都有一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小情节,在本集中进行完整的演绎。剧集往往会在新的变化、新的矛盾出现时结尾,制造一定的悬念,挑起观众的观赏期待,以此保证观众对该剧的持续收视。下一集的开始情节,可以是直接延续前一集的剧情,也可以是跳开一个较大的空间,开始一段新的情节。作为一种长篇叙事题材,电视连续剧对长篇小说结构方法的借鉴,是自然、合理的。

这样,经过视听叙事、虚构叙事、连续叙事这三个层面的限定,我们可以将电视剧艺术从其他艺术形式清晰的区别开来。

‘贰’ 如何理解和把握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一、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内涵
“节目”,最早是指文艺演出的艺术作品。广播电视诞生后,以其电子传播的速度和覆盖面的巨大优势,迅速成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媒体。几乎所有的艺术节目都借助它的优势得到迅速传播,因而“节目”一词也从广播电视中的文艺演出作品引申为电台电视台播放的一切项目。美国学者约翰·菲斯克认为,“节目是电视所输出的有明确界定与标识的部分。它具有明确的时间与形式界线,与其他节目有类别上的相似之处,更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知道广告不是电视节目中的一部分。我们知道一个节目什么时候结束,另一个节目什么时候开始。节目是稳定的、也是固定的实体,是以商品形似和生产和出售的,是由节目编排人员安排播出的。”由此可见,从广义上,节目可以理解为不同媒介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不过,这种理解过于宽泛,我们可以借助相关学者对电视节目形态的研究,从狭义上,更好地理解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内涵。
关于电视节目形态的定义,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有研究者认为:“电视节目形态指的就是与电视节目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他是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的核心,提供着适用于不同内容的电视处理方法”。也有研究者认为,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内容存在的样式和运动状态,包括节目的名称、主题、内容、形式、时长等,但不容忽视的是“电视节目形态在当代还被赋予了新的意涵——所谓节目形态,就是电视节目设计的基本模式”。还有研究者认为:“节目形态是构成一个广播电视节目的各个形式要素依照不同的组合方式、不同的功能指向,而最终形成的节目的存在形态,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形式和内部构造”。
归纳相关学者的研究,电视节目形态的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内容的表达形式与结构方式;②电视节目形态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运动状态之中;③电视节目形态还有电视节目设计模式的涵义。这些对于电视节目形态的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如果我们用一种历史的的眼光看待视听新媒体节目的话,所谓“视听新媒体节目”应该是伴随着视听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逐渐形成的不同于传统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和服务功能。此类节目要么在结构形式上具备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不同的模式,要么在服务功能上对传统广播电视节目有新的拓展。总之,视听新媒体节目应该是传统广播电视播出平台上所没有的内容、形式或服务。因此,即使是在新媒体平台上播出的传统电视节目内容,如电视剧和电视栏目等等,也并不属于视听新媒体节目。
简要总结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内涵如下:第一,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是指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不同的内容、形式或服务,其突出特征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交互性。第二,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是指在数字新媒体平台播放的节目或提供的服务。第三,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发展变化中,新的品类将随着视听新媒体的发展不断涌现和成熟完善。
二、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类型
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研究目前才刚刚开始,没有现成的分类标准可循。笔者认为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类型既可以按照播出平台分类,也可以按照技术应用分类,还可以按照内容创新分类。但是,无论按照什么标准分类,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都应该是“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播出平台上没有的节目形态”。遵循这个基本前提,综观目前广播电视与互联网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的节目内容和服务功能,本文尝试为各种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进行分类。
按照视听新媒体播出平台分类。目前,视听新媒体节目的播出平台主要是传统电视与互联网融合所产生的新媒介形态,主要有电视与互联网融合产生的网络视频、IPTV,电视与移动互联网融合产生的手机电视。相应地,产生了网络视频栏目、IPTV与互动电视内容、手机电视节目等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
按照视听新媒体节目内容分类。在视听新媒体发展过程中,由于传者与受众之间关系的变化,受众参与程度的增强,微型碎片化内容增多,以及技术应用创新等因素,出现了公民视频新闻、微电影、新媒体剧、富媒体广告、电子游戏等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
这些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都是目前传统广播电视播出平台上所没有的,它们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诞生,或者在传统电视节目内容启发下融合了视听新媒体的技术特点从而焕发出勃勃生机。前者如公民视频新闻、IPTV与互动电视内容、电子游戏、富媒体广告等,后者如微电影、新媒体剧、网络视频栏目、手机电视节目等。每一种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都有其不同的诞生、发展历程和典型特征。
1、微电影
微电影是一种短时长、低投入,可依托多元媒介平台制作播放的影像艺术内容产品。在共享、交互、传播的新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本质是一种参与和倾诉的影像方式。微电影的类型可以分为:广告微电影、明星微电影、定制微电影、游戏微电影等。微电影之所以能成为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在网络时代,“微内容”广受欢迎。网络播出平台的出现,“微内容”创作和传播的双重繁荣,改变了新媒体的内容生态环境,YouTube、优酷、薯仔、六间房等视频网站的崛起,UGC(用户自制内容)的繁盛,社会专业制作力量的加入,让“微电影”享用着“微时间”,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新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网络的平台和空间造就了“微电影”,使之成为一种当之无愧的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
2、新媒体剧
新媒体剧是依托新媒体环境完成制作和传播,具备观看自由灵活、类型丰富等特征的影视剧节目类型。新媒体剧囊括网络剧、手机剧、公共视听载体剧等多种类型,具有生产周期短、制作门槛低、投资风险小等特点。国外的网络剧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一般认为,植入了苹果公司等信息产品的品牌广告《地点》是美国第一部网络剧。2000年,我国一部原创网络剧《原色》上传网页。2005年,上海文广和上海移动联合推出了手机剧《新年星事》。2006年,优酷网、酷6网等视频分享网站纷纷上线,越来越多的网络剧涌现出来。究其实质,新媒体剧是传统电视剧在网络视频、手机视频和移动电视播出平台上的“变种”。其时间短的特性,成为新媒体剧不同于传统电视剧的显要特征。一般来讲,新媒体系列剧的单集时长10分钟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移动环境下用户观赏的“微时间”所决定的。同时,专门针对网络用户的群体特征和视听新媒体播出平台的量身打造,也成为新媒体剧成为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之一的质的规定性。
3、公民视频新闻
公民视频新闻是由普通公众拍摄、制作,发布在互联网平台上,运用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反映、报道、记录、调查的视频短片。吴信训、王建磊将公民视频新闻分为公共领域、亲身经历、主动调查、事先策划和视频合成五大类;蔡丽霞认为公民新闻的来源有现场见闻、自身事件、调查报道、自我报道四类。在表现形态上,公民视频新闻和传统电视新闻具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公民视频新闻一般没有出镜记者,没有主持人,不设新闻导语;画面因非专业设备拍摄而不甚清晰,镜头时而摇晃不稳,推拉摇移的运用也不甚合理等等。但是,恰恰由于公民自身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非专业化的采访摄制、音乐和字幕的运用与成熟的电视新闻不同,其独特的节目形态特征才愈加突出和明显。公民视频新闻的兴起,一方面是由于数码摄像机和电脑编辑系统等技术设备的普及,一方面显现出公民社会参与意识的增强。目前,这种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已经反向发展到传统电视的播出平台上,显现出旺盛的生命活力。
4、网络视频栏目
网络视频节目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出现了一种固定网站播出、固定节目时长、固定主持人等栏目化特征明显的网络视频栏目,此类栏目属于网络原创节目,不在传统电视台播出。如搜狐网2007年1月开播的自制网络综艺娱乐节目《大鹏嘚吧嘚》、人民网人民电视频道于2009年底推出的原创新闻评论栏目《小六砖头铺》、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林白(网名“林中白狼”)主持的原创网络脱口秀栏目《麻辣书生》、腾讯网2011年7月推出的原创纪实专题栏目《记录》等等。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期间,凤凰新媒体推出奥运原创节目《锵锵五环行》和《伦敦下午茶》同步在河南卫视、深圳卫视CUTV(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旗下的10余家成员台的黄金时段落地播出,成为网络视频节目逆袭传统电视播出平台的最新例证。
5、IPTV与互动电视内容
所谓“IPTV与互动电视内容”是指,在以电视机为接受终端的 IPTV或双向互动的有线数字电视上呈现的,区别于传统电视媒介互动节目形式的,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型互动节目和服务项目。比如在电视机上实现的电视上网、互动游戏、虚拟社区、远程医疗、可视通话、报刊订阅等等。IPTV与双向互动的有线数字电视融合了传统电视内容和互联网内容,用户既可选择影视直播、影视点播、时移电视,也可以浏览信息、家庭学习、休闲娱乐、视频通信等。一般来讲,IPTV互动内容可以分为“人机互动”与“人际互动”两大类。我国现阶段IPTV与双向互动的有线数字电视主要以视频点播的人机互动为主,以电视机为中介的人际互动也正在逐渐增多。
6、手机电视节目
手机电视节目是指在手机电视上播出的内容项目。手机电视节目无论是在节目编排、画面镜头、音效、字幕,还是视觉传达和节目模式方面,都与传统电视节目具有明显的差异,成为一种独立的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我国的手机电视业务始于2003年11月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当时由海南电视新闻中心制作的近70条相关视频新闻通过移动、联通两家手机电视网络进行了业务传输。2005年,上海东方龙手机电视公司投资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用高清摄像机拍摄的手机电视剧《白骨精外传》。手机电视是一种崭新的视听新媒体,在传播环境和受众需求方面与传统电视区别较大,随着数字多媒体广播的普及和发展,符合手机媒介特点的短视频节目越来越受市场青睐。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独立于传统电视节目之外,符合手机媒介传播特点、传播环境以及手机电视受众接受生理和心理特性的新型视频节目越发受到重视。
7、电子游戏[9]
电子游戏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平台和数字技术的,鼓励玩家以获得身心愉悦为目的自愿参加并要求玩家遵从特定的规则与目标的独立于日常生活的娱乐活动。体验是电子游戏的核心,电子技术对游戏体验的影响有屏幕带来的视觉体验、输入技术的革新带来的触觉体验、互联网带来的交互体验等,同时,电子技术的发展还会给玩家带来更为沉浸的游戏体验。玩法的革新、交互的简化、美术的创新、音乐的丰富,游戏科技的发展可以使玩家更容易进入沉浸环境,从而深化游戏体验。作为一种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电子游戏赋予了参与者角色扮演的功能,传统电视的“观众”变成了“演员”,在设计好的规定情境和游戏规则中表演或竞技。这种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对传统视听节目的超越显而易见。由于电子游戏与商业结合紧密,其类型化开发程度很高,产业化发展步伐很快,目前已经出现了在电视屏幕上进行遥感互动的游戏新品类。
8、富媒体广告
随着技术进步以及消费市场的成熟,出现了具备声音、图像、文字等多媒体组合的媒介形式,人们普遍把这些媒介形式的组合叫做富媒体(Rich Media),以此技术设计的广告叫做富媒体广告。简而言之,富媒体广告是运用多种网络技术制作而成的具有与用户互动功能的互联网广告节目形态。网络技术发展为富媒体广告提供了技术支持,巨大的市场空间为富媒体广告带来了不竭的动力,新媒体艺术的成熟确保富媒体广告的创意完美呈现。弹出式、浮动式、互动式、flash、Java、3D、视频等富媒体广告的出现,丰富和扩展了传统电视广告的视听表现和想象空间,最终让富媒体广告成为互联网平台上的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
三、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特征
由于新的播出平台的特性要求、新技术的应用、传播理念的变化等因素,目前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不断地创新与演变,逐渐显现出一些基本的特征。
1、新的播出平台
新的播出平台,决定了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相应变化。以手机电视节目为例,移动互联网把手机从单纯的移动通话工具转变为具有上网功能的移动视听多媒体,手机上网、手机电视、手机报等功能齐备于一身。由于这种“带着体温”的第五媒介,有便携性、随身性、实时性、直接消费性等传播属性,智能手机终端实现了快速的数量增长和市场普及。相应地,手机电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跨屏传播时代传统电视随时随地的“补偿性媒体”。但是,由于手机电视的使用环境多是室外或者嘈杂的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手机电视的节目内容和形态也需要在传统电视节目基础上做出调整,以适应这种移动媒介平台和受众接收环境发生的变化。比如,手机电视移动收视的传播特性决定了单个手机电视节目的时长应该缩短,大篇幅、长时段的传统影视剧不宜在手机上照搬播出。目前国内外惯常使用的方法是抽取传统影视剧作品中的段落精华,改编制作成5分钟以内的手机短视频系列节目播放。再如,手机屏与电视屏相比较小,这就决定了传统电视节目中普遍使用的字号较小的屏幕文字不适用于手机电视。不仅如此,在专为手机电视编辑制作的各类节目中,也应多为手机电视受众考虑,尽量多用特写和近景,少用远景和大远景,方便受众在手机屏上的观赏。可见,手机媒介的传播特性决定了作为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之一的手机电视节目与传统电视节目形态的差异。不同的播出平台对视频节目的不同要求,引导着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创新和演进的方向。
2、新的技术支持
视听新媒体是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并随着各类相关技术的交叉与融合不断成熟和完善。当前,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整体呈现数字化、网络化、融合化的发展态势,其中宽带化、IP化、更高层面的智能化成为这个时代的技术亮点,这些技术变革不断推动着媒介形态的创新,推动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相应地,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也在新的技术支持下,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互动化、智能化、应用软件化方向发展,愈加显现出与传统电视节目的区别。
新技术改变了传统广播和电视的结构、传递、运营、制作、节目、内容以及接收。虽然传统的广播和电视接收器已发展得越来越便携了,但还是受到来自黑莓(BlackBerry)、iPod、可视电话(Videophones)和智能手机(Smartphones),以及其他能够通过互联网接收音频和视频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设备的竞争。更为瞩目的是,在新兴技术的支持下,包括“网络视频短片”(Webisodes)在内的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挑战了广播系统的根本属性。
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度发展,视听内容传播的应用软件化趋势在视听新媒体终端的威力越发明显。智能手机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应用软件等技术应用,目前已经越过手机、电脑和平板,向智能电视、互联网电视、IPTV终端快速渗透。数字芯片的信息处理能力越来越强,软件嵌入技术应用越来越广,这些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创新和演变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
3、新的互动参与
马克·波斯特把互联网主导的“双向的去中心化的交流”称为“第二媒介时代”,以此来区分由电视主导的“播放型传播模式”。[13]这种划分,意在强调新媒体互动、参与的传播特性。在这种思路的启发下,我们也可以从受众角度把视频内容的传播划分为:“受众接收型传播”和“受众参与型传播”。在“受众接收型传播”中,受众是被动的,主要是接收电视单向传播的内容;而在“受众参与型传播”中,受众是主动的,除了接收信息外,还可以搜索信息,甚至为其他用户上传自己制作的内容以供分享。这种互联网的双向互动传播特性给受众的互动参与带来极大的便利,双向化和互动性成为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不同于传统电视节目的鲜明特征。比如,公民视频新闻。这种受众自己采制的视频内容信息,通过受众的主动参与和上传分享,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同于电视播出新闻的“非专业化”特征明显的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成为公民自制的参与式“草根报道”。再如,IPTV与互动电视内容。通过在电视机终端植入部分互联网互动功能,IPTV实现了“虚拟社区”的新应用,观众之间可以实现视频通话、卡拉OK、私信、留言等,甚至通过与银行合作实现用户在家里就能直接“刷卡”的电视购物、电子支付等服务,大大拓展了“人机互动”的空间和范围,部分实现了通过电视机终端的“人人互动”。此外,还有电子游戏类节目的沉浸式体验和角色扮演的功能,都充分体现了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受众互动参与的鲜明特性。
4、新的表现形式
视听新媒体节目应该是在结构形式上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有所区别,或者在服务功能上对传统广播电视节目有新的拓展。从这一概念的内涵来看,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应该具备不同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新的表现形式,这是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质的规定性。试举例说明:微电影、新媒体剧、手机电视节目等可以归为“微视频”,其突出的特点是单个节目时间短,适合受众利用碎片化时间欣赏观看;网络视频栏目、公民视频新闻等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突出表现是制作较传统电视节目略显粗糙,甚至不够专业,在音乐、字幕运用方面与传统电视节目有较为明显的差别;IPTV与互动电视内容,在“人机互动”、“人际互动”以及通信服务功能拓展上大大丰富和超越了传统电视节目内容;电子游戏和富媒体广告,则从根本上超出了传统电视节目的范畴,从节目形态到技术应用都是对传统电视节目全新的、互动的创新与演进。

阅读全文

与广播节目怎么体现视觉艺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1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9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