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艺术的几类主要研究方法
问题是“艺术学理论”首先要面对的是艺术作品,不是直接的理论。那么,当他们或我们面对艺术作品如何研究它们,如何诠释它们,并进而上到艺术理论的高度,这就涉及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论研究的方法问题了。
一、综合艺术实践经验
如何理解“艺术学理论”我们无法绕过它建立的初衷。张道一先生从南京艺术学院调到东南大学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艺术学”这门学科。他认为‘‘我国的艺术研究一直停留在分类地进行,缺乏整体的宏构。”mP4)无论是从学科,还是现实艺术研究的状况,都缺乏一个统摄艺术的理论体系和专门探讨、研究这门学问的学科。基于这个现状和认识,张道一先生提出了“应该建立艺术学”的构想策略。诚如张道一先生指出:
“对于艺术的宏观考察,整体研究,综合地探讨它的共性和规律,作为人文科学的一部分进行配列设施,在艺术教学中则一直阙如。在这种情况下,高等院校的专业目录和国家学科目录,就成了一个缺门。譬如说,在学科目录中‘艺术学’属于‘文学类’但只是作为‘一级学科’的总名,用来概括音乐、美术、戏剧、电影、舞蹈等‘二级学科’(专业),而缺少实在的‘二级学科’的‘艺术学’这样,对艺术进行宏观的、综合的、整体的研究,就无法定位。
这里张道一先生已经把构建“艺术学”的目的讲得非常明确了,并率先于1996年在东南大学开始招收全国首届‘‘艺术学”博士生。这就是“艺术学”建立的目的和意义,是构建‘‘艺术学”的初衷。
2011年升级为大门类的艺术学,把原来的二级学科‘‘艺术学”更名为今天大家称谓的“艺术学理论”,避免了与大学科门类‘‘艺术学”名称重复,并升为一级学科。名称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它的性质。原来的二级学科“艺术学”,与今日的“艺术学理论”本质上完全一致,科学目的、任务没有任何改变。
但是自从艺术学理论成为‘‘大蛋糕”以后,全国各高校纷纷申报艺术学理论硕士点和博士点。就目前高校申报成功的博士点情况来看,艺术学理论的博士点申报成功数为18个点,居艺术学下的一级学博士点最多。为何一下增加了这么多的艺术学理论博士点,这是非常怪异的事情。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就明白其中的“奥秘”了:其他一级学科都有艺术创作实践学科支撑,也有本学科的史论支撑。艺术实践需要很多的优秀艺术作品,如国家级别的奖、大展、演出等艺术作品,来支撑申报硕、博学科点。这些艺术作品一时半会是弄不出来的。譬如五年一度的全国美展,谁也没有本事马上得一个金奖,就是早期_年_度后又改为一年二度的“梅花奖”,也不是谁想评就评得上的。这需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磨砺。这些有艺术实践要求的科学,艺术作品支撑学位点的申报很重要,没有艺术作品的支撑,学科点是拿不下来的。当然本学科的艺术史论也是很重要的理论部分。那么,唯独不需要艺术作品而全凭艺术理论支撑申报的“艺术学理论”硕、博点,就有很大的问题了。即申报的成果材料是否属于艺术学范围内的理论研究成果,非常值得质疑。因为一些申报硕、博点的成果,多是文艺学和美学的研究成果。有的高校甚至就是以文学院的名义申报“艺术学理论”的博士点,居然也成功了。这种乱象就给“艺术学理论”的学科方向和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麻烦和混乱。
从学理上讲,文学属于艺术的范畴。但是从当前的学科上讲,文学与艺术学各属于两大门类科学。而且从学科内部范畴的确认中,艺术学下属的是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戏剧、电影、电视、曲艺等等视听感觉系统的艺术种类,并不把文学包含在其中。艺术学理论也是对这些“艺术种类”进行综合、宏观、整体的理论研究,讨论艺术规律和原理性的问题。张道一先生把艺术的理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艺术的技法理论;第二层次是艺术的创作理论;第三层次是艺术的原理性理论。
② 试举例分析艺术创作过程包括哪些
艺术创作过程是人类的高级精神生产,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艺术创作过程不能简单地划分为几个部分,因为它包含了丰富的心理与情感活动.但是,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又不得不把它分开来讲.
一般说来,艺术创作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三个阶段.当然,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又常常相互交织,融为一体.
艺术创作过程可以列为:艺术体验(社会生活素材和经验积累)----艺术构思(提炼素材产生主题与布局设计)---- 艺术传达(制作成作品).
首先,艺术体验是指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是生活在心灵里的积淀.艺术体验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它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中国古代艺术家特别强调自觉艺术体验,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李白说“一生爱入名山游”,生动描述了自觉艺术体验的观点.中国绘画史上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据宋人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的记载,唐代画家吴道子在裴将军的剑舞中得到一次深刻的艺术体验,从而完成了一生中最为得意的作品.
艺术史上的诸多事例表明,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关键.没有艺术体验就不可能创作出成功的艺术作品.艺术体验是一种审美体验,而不是随意的日常生活经验.美学家王一川指出:审美体验是“人生终极意义的瞬间生成”.“人生终极意义”是指人类追求的永恒理想,如自由、美、和谐等.
其次,艺术构思是指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艺术家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形成艺术主题和艺术形象的过程.这是艺术创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构思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有的艺术构思完成于刹那之间,如诗、绘画、音乐中的一些即兴之作;有的艺术构思则需要漫长的一生.如歌德的《浮士德》,从1770年到1831年,他耗费了长达60年的时间才完成这部巨着.不管所用的时间长短,艺术家们都在寻找完美的形式,赋予艺术体验一种恰当的形式结构.艺术构思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
据明代唐志契的《绘事微言》记载,南宋画院以“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请画家们作画.许多画家竭力描摹酒家、竹桥、楼阁等,惟独李唐的画上不见酒家也不见人物,只有一幅酒旗在竹林桥边悠然飘扬.宋徽宗认为李唐的作品最高,因为他的画上没有酒家,却隐含了酒家,准确地表达了“锁”的意思,构思高出一筹.
现代作家老舍曾经以诗句“十里蛙声出山泉”为题,请齐白石作画.声音怎么在画面上表现?如何把“十里”的空间呈现在画面上?白石老人画了一幅四尺长的立轴,青苔斑斑的乱石丛中激流奔涌,几只小蝌蚪自由嬉戏,顺流而下.从画面上可以看出,蝌蚪正生机勃勃地准备变成青蛙,十里之后,必定是一片蛙声.这些都体现了中国画的美学特征:含蓄蕴藉.
最后,艺术传达是指在艺术体验和艺术构思的基础上,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运用艺术方法和艺术技巧,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转化为艺术作品.艺术传达是艺术创作过程的最后完成阶段.
艺术传达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每一种艺术样式都有自己独特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所有艺术传达都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实现.同时,艺术传达也必须以艺术语言来完成.没有这些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艺术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形态,艺术传达就无法完成.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艺术家为了掌握艺术技巧而发奋学习.如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皆墨.中国京剧演员大多是从几岁起就练功,即所谓的“四功五法”,成名之后也不敢松懈.艺术作品的魅力既来自它的情感和意境,也来自于它的杰出技巧. 郑板桥曾经叙述他画竹的三个阶段即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这个画竹的过程,也正是从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到艺术传达的完整过程.这也是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过程.
总之,艺术创作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伴随着强烈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活动.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可分,而是浑然一体的.因此,艺术创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在具体创作中也是互相渗透、互相交叉的.
③ 艺术创作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指艺术家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劳动。艺术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一种独立的、纯粹的、高级形态的审美创造活动。艺术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但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其生活积累、思想倾向、性格气质、艺术修养是艺术创作得以顺利开展和最终完成的基础和前提。
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步骤:从特定的审美感受、体验出发,运用形象思维,按照美的规律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概括、提炼,构思出主观与客观交融的审美意象,然后再使用物质材料将审美意象表现出来,最终构成内容美与形式美相统一的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的动机,大致有以下四大类:泄情动机;兴趣动机;成就动机;私欲动机。在各种各样的创作动机中,只有符合艺术创作活动的审美性质和规律的,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艺术批评彼此制约,有着紧密的联系。艺术创作是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基础和前提,为欣赏和批评生产对象。没有艺术创作,就没有艺术作品,也就没有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对艺术创作又具有反作用,具体表现为:艺术欣赏以“消费”的形式刺激艺术“生产”,从“消费”方面赋予艺术“生产”以切实的社会价值和功能;艺术批评则从理论上指导、影响艺术创作,从而沟通创作与欣赏的关系。艺术创作是十分复杂、艰巨的精神劳动,它要求艺术家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深厚的生活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出众的艺术才能和娴熟的艺术技巧。
④ 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
艺术创作通常分为生活积累、创作构思、艺术表达三个阶段。从生活中得到另灵感,经过脑中想法的加工,最终通过相应的艺术方式表达出来。
艺术作品旨在给人们以美的感觉带来欣赏者的休闲娱乐达到放松的目的从而引起人们喜爱的一种作品。现代种类包括电影、电视剧、油画、绘画、雕塑、雕刻。
有些国家的版权法把建筑作品和摄影作品也列为艺术作品。尽管在某些国家,音乐作品被认为是受保护作品的一个特殊门类,但在许多国家的版权法中,艺术作品的概念也包括音乐作品。
一方面,艺术创造者寻求润泽心灵的文化产物创造的意向和行为的实现,促成了艺术作品的形成或产生。另一方面,艺术创造者寻求意图放置的意向与行为的实现,促成了艺术作品的形成或产生。艺术作品的特征。
艺术作品必须是艺术家刻意创造的作品,它看上去必须具有审美性”或审艺性。其次,艺术作品必须是表现了艺术学科部分元素或艺术模糊元素的艺术家刻意转换的作品。最后,艺术作品必须是陈述表现了独创性或首创性艺术内涵或艺术边界拓展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作品。
⑤ 幼儿园美术课题研究方案
应该是先自由幻想,在按自己的幻想画,最后看美术作品 哈哈 课题研究方案:幼儿园创造性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背景分析 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二十一世纪,给我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是我们教育努力的方向。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基础教育改革为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元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人的创新精神、创造性人格是需要从小培养的。 儿童喜欢画画、手工,就如同喜欢游戏一般,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想象之大胆是成人所不及的。给儿童一个相对自由的时间,创设一种能激起创作欲望的艺术空间,让儿童能用自己喜欢的美术方式表达情绪和认识……,儿童的创造潜能、审美表现愿望和能力、创造型人格是可以在美术活动中得以充分挖掘、激发和培养。新《纲要》更强调儿童主动的发展,关注儿童终身受益的品质的培养。要落实《纲要》精神和“创造”的教育宗旨,需要对幼儿园现行的美术活动进行改革,更好地发挥美术教育的独特优势,探索能使儿童的创造力可以自然流露的方法和途径。 (2)、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挥儿童美术活动的内在价值,使美术活动成为儿童爱玩的“游戏”;成为儿童表达自己情绪和认识的一种“语言”;成为启迪儿童创造力思维的摇篮;成为懂得欣赏、自信的小“艺术家”。 1、创造性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儿童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以及评价指标体系。 2、创造性美术教学活动的艺术环境营造、美术材料提供、作品表现内容、个性表现方式、多元组织形式、有效指导方式和作品展览赏析等。 3、不同类型儿童美术活动中的学习策略、表现策略,探索有效指导策略。 4、儿童美术活动“档案式”发展评价。 5、创造性美术活动与创造性人格培养的关系。 二、分析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以及与本课题的关系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给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较大,注重儿童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在艺术教育方面有独到之处。重视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强调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主动性,突出艺术活动的实践性和创造性,让艺术和生活紧密联系。从儿童作品可以看出儿童用他们的表达水平、表达方式,表达对真实生活的理解和自我情绪的再现。他们更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能力。这一点正是我们中国儿童美术教育在发展儿童审美创造力的探索过程中所要借鉴的。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对中国教育的反思,开始越来越重视人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重视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性发展的独特作用,上海、珠海、苏州等城市的许多儿童美术教育者和幼儿教师都在发掘儿童创造潜能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促进了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些派别,儿童开始敢想了,敢画了,开始从作品中看到儿童自己了,但是教师的影响在儿童作品中的显现也是明显的,仍然没有走出模式化倾向。随着国外先进的美术教育思想的引入和儿童心理学、创造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国内新的教育理念的确立,必将给儿童美术教育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新的《纲要》也明确提出“幼儿的创造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这一切都说明未来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在顺应儿童自然发展的前提下,以儿童审美创造力发展为核心的。 (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本课题旨在促进儿童审美创造力的发展方面,和国内外美术教育者有着同样的追求。我们将围绕儿童审美创造力发展为核心的美术教育目标,在创造学和儿童心理学理论的支撑下,在实践层面上探索方法,打破美术教育的模式化倾向,借鉴和引入先进教育方法,希望在促进儿童审美创造力发展的前提下,保持中国美术传统优势,探索儿童美术多元评价的方法,建立一种新型的美术教育优化机制,充分发挥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在创造心理学理论和儿童美术创造规律的基础上,认真领会《纲要》精神,进行具体的教育实践探索,在教育行为中调整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新观念指导下,重新认识在美术活动中的儿童,达到既开发儿童美术创造力,又提高儿童审美表现力,同时促进儿童创造性人格形成的目的,建构一种方便可行的、新型的儿童美术教育优化机制,即创造型美术教育。 2、研究过程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在不断实践和反思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在促进儿童审美创造力的发展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儿童则在一次次的自我创造中,实现想法,张扬个性,发展技能,体会成功,促进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3、将创造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美术创造的规律、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于儿童美术教育实践,使美术活动成为儿童爱玩的“游戏”,成为儿童表达自己情绪和认识的一种“语言”,成为启迪儿童创造力思维的摇篮,成为懂得欣赏、自信的小“艺术家”,更好地发挥美术活动独特的内在价值。 四、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此课题的核心理论为创造性教学、儿童心理学以及皮亚杰的建构论。艺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用自己的生命心态的独特体验以及创造性的表达能力表明他对宇宙万物的感受。艺术学习要顺应自然,顺应人的发展规律,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儿童的知识体系是在自己的探索操作中自我建构的。 《创造型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是将创造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方法和美术创造的规律、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于儿童美术教育实践。解决当前美术教育的核心问题即如何促进儿童审美创造力的发展,创造型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是以儿童运用美术手段创造性地通过感受,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的美为目标的,是重在发展儿童创造性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其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儿童主体发展的发展性教学。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创造型美术教育活动能给儿童愉快的情绪体验,让儿童感受和体验“创造安全感”和“创造成就感”;重视儿童这一学习主体的自我成长,关注儿童的学习策略和操作态度,强调在实践操作中建构美术技能,强调运用启发式教学,在开放而丰富的环境条件下,在师生双方积极探究、积极实践、积极思考和大胆表现中,实现师生双方“自我价值”,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充分相信儿童,为解放儿童的头脑、眼睛、耳朵、嘴巴、手脚,调动各种资源优势,提供和创造条件,帮助儿童实现想法,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认知于情意能力的儿童,如:自信心、合作、创造性思维等,奠定未来做人、求知的基础。让美术活动成为儿童爱玩的“游戏”,成为儿童表达自己情绪和认识的一种“语言”,成为启迪儿童创造力思维的摇篮,成为懂得欣赏、自信的小“艺术家”。 具体研究内容: 1、制定创造型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儿童不同层次发展目标、以及评价指标体系。 2、探讨创造型美术教学活动的艺术环境营造、美术材料提供、作品表现内容、个性表现方式、多元组织形式、有效指导方式和作品展览赏析等。 3、探讨形式多样的美术工作室或美术活动区的建立,为儿童个性化的自主艺术创造提供空间和条件。 4、研究不同类型儿童美术活动中的学习策略、表现策略,探索有效指导策略。 5、创造型美术活动与创造性人格培养的关系。 子课题:《音乐欣赏与美术创作的同构》、《创造型儿童
⑥ 如何进行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
美术,音乐,还是文学呢?
我是学美术的,所以就以美术为力吧:
首先是选题:选题。
感性的发现,想象。
然后就是:创作
理性的规划:1·考虑表现形式
2·考虑表达手法
3·考虑整体色调
4考虑画面安排等
艺术是相同的。所以音乐,文学,我想也是如此的:
感性的选题。理性的创作。
希望可以帮到你~
⑦ 艺术作品集是怎么做的
一、什么是作品集?
作品集是艺术留学生必须准备的材料之一。国外艺术院校通过学生的作品集,考察他们独立创意的思想、对生活于文华的独特见解和表现手法,录取有创新意识、创意灵感和艺术天赋的优秀学生。作品集是用来展现你在一段时间内展现的技巧和能力等一系列创作,它能够表现出你的创造力、个性、能力和恒心,并帮助招生官们判断你的潜力,因为这是你和招生官们沟通的唯一方式。
作品集的核心是“创意”,创作者不要局限于流派和画风,不需顾虑作品是否成熟,应该在作品中完整表达出自己独有的设计理念、鲜明的创作风格、创意和创新能力、设计技巧,体现出自身对专业理解的东西。对于你的作品集而言,你创作作品的调查研究和过程与完成作品本身同样重要。同时也需要让评委们知道你现在能做什么,以及你未来的无限潜力。
二、作品集包括什么?
国外院校,一般不会完全限制学生具体做什么项目,普遍要求希望能看到的是学生的原创性,设计过程及 critical thinking
、调研思路及其他有创意的综合形式等。一份完整的作品集应该包含调查研究的案例及你的想法和终稿的完成过程。
具体形式可包括素描、绘画、设计开发(2D和3D)、模型、手写笔记、设计介绍等其它你所选择的作品形式,而具体设计什么项目则需根据你所申请的专业而设计。从项目构成来说,一份完整的作品集建议至少包含3-5个完整的项目,且每个项目都要有完整的设计过程,不同项目中体现申请者不一样的能力更佳。
三、本科生作品集与研究生作品集有什么区别?
本科生作品集应注重实验性,即大胆尝试创新,运用不同的材料与方法,表达自己的idea,同时学校也会看重本科生未来的可塑造性及多样性、创意性,对本科生的基础技法看的相对教淡;
而研究生作品集则强调专业性及作品的深度,最终落定的可实行性等,希望你做前期的research,以及完整展现整个 project
的过程。你需要解释说明你为何选这个主题,为何选择这种材料等等。
四、Sketchbook为什么必须包含在作品集内?
sketchbook
简单来说则是可以看得出申请者整个思考的过程及平时的设计习惯,国外院校不以最终成型去判定是否好坏,而更加看重过程;所以所有做作品集的学生都基本会有人手几本
sketchbook,这个习惯几乎是从国外准备作品集的时候养成的,跟传统艺考准备的路数不一样。
申请时,英国院校尤其看重 sketchbook,因为 sketchbook
能够展现你的调查能力,并帮助招生官们理解你的思考过程。它构成你的作品集的基础,并呈现出你的创作历程。另外 sketchbook
不用很整洁,因为它展现的是你的思维过程,跟草稿一样,如果你的 sketchbook 非常整洁,可能会给人一种后补上去的感觉!
五、作品集制作周期多久?什么时间段准备更佳?
经常会听到学生或者设计师提到的是:我这会儿没有灵感或者我灵感不足,我需要找灵感等。 为什么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简单来说,灵感是跟你所见所经历包括所积累的东西息息相关的。艺术创作不等同于期末考,可以集中一两周一个月突击完成,因为它需要重点看到的是你有创意的想法。而灵感也不是每天花几个小时就能时时有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准备出国读艺术设计类专业,那么高中生最好从高一开始,大学生从大二开始就可以陆续开始着手制作作品集啦(要注意留学申请需提前一年),如果错过这个时间点,后续的工作会非常紧,同时做出来的质量也会欠佳哦。
⑧ 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如下:
1、体验生活
要搞创作,首先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了解、研究生活。卓越的作品,往往是艺术家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没有一定的生话体会和生活经验是无法搞创作的。要深刻地表现生活,首先得深入生活、深入社会、深入大自然,观察、了解、研究、认识生活。
2、生活积累
艺术灵感表现为审美意象的瞬间生成。作家在生活中总是细于观察、敏于感受、善于体验、勤于思考,随时随地、有意无意地把生活中的收获物放入自己的意识仓库。
3、创作构思
艺术灵感表现为意象的组合与衔接。创作构思很复杂,画家、诗人一眼瞥见一处优美的景致,就有可能在感知的同时,完成了一幅画或一首诗的构思。
而作家、剧作家在提笔写作时,新的情节、人物、细节仍会汩汩而来,即构思依然在进行;而艺术家们有意识地打腹稿,冥思苦想,则更是构思。
4、艺术表达
艺术家这一阶段创作动机的产生,往往起始于艺术家以其心灵拥抱了某一个视觉形象、一段经历、一次遭遇、一条消息、一个故事、一个人物、一个细节等。
5、反复修改,不断提高
一件艺术作品完成之后,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不是一劳永逸,一挥而就的事。艺术家要对作品善于反复修改,不断推敲,精益求精,继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