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一章 什么是中国画的艺术美
中国画是我国独有的传统绘画形式,以毛笔和宣纸为载体,题材一般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它与中国的诗、书、印融为一体,做为中国古代表达士大夫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中国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审美标准和形式美的语言,代表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
(一)中国画的形象美
生活中的美总是以生动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能够为人的感官所接受,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获得身心的愉悦。中国画作为一种美的载体,它同样具有这种功能。通过特殊的工具来抒发人的感情,使欣赏者产生共鸣,完成美的传递。
无论是宋人花鸟的微妙精致,还是元人山水的逸笔草草,无不体现着中国画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美的特征。古代文人士大夫通过中国画将个人的情感世界表现的淋漓尽致。中国画是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形象,结果艺术家提炼加工,概括而成。中国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流变,但“以形写生”这一思想一直贯穿整个中国画发展历程。到南北朝时期,谢赫六法中也反复强调“以形写生,随类附彩”。可见,形象的影像一直渗透在各个时代在中国画创作中。
(二)独特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手法
中国画作为中国的传统绘画,书法一样具有一套独有的创作工具包括:笔、墨、纸、砚。其中,毛笔的表现力从古到今都具有强大的活力。古人云:“唯笔软而奇怪生焉”是毛笔与其他绘画工具相比巨大优势的经典概括。由于工具的优势,中国画格外看重线的力量。通过在运笔过程中起承转合的细微差别,使线条具有了或缓、或急、或轻、或重的差别。毛笔的应用技巧丰富多样,中、侧、藏、露、提、按、顿、方、圆、疾等,使画面具有了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及的动态、活力。从而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视觉形象。再加之中国画特有颜料的应用,锦上添花。使中国画具有了独特的文人情怀。花鸟中与形体紧紧相贴的墨线;山水中的披麻皴、雨点皴;吴道子的“吴带当风”无不是毛笔充分利用的结果。纸上云烟,画中沟壑,笔下风声,令我们希望的自然风光。所以,一副好的中国画作品要考笔、纸、色、手、眼、心的结合。
(三)中国画的构图及幅式
中国画的艺术美还体现在独特的构图上。中国画的构图种类繁多,构图没有固定的要求,创作者主要依据画面表达感情的需要选择构图形式。构图也是一种形式美的体现。构图的重要性同样在谢赫六法中有所体现,即“经营位置”。通过对描绘景物的位置选择,来强化特定的审美效果和情感表达。以宋代绘画为例,北宋时期的画家范宽擅长全景构图。其代表作《溪山行旅图》,就因为完美使用全景的纪念碑式构图,给欣赏者创造了不一样的美的享受。而南宋马远与夏圭的山水画采用与范宽相反的构图模式,取得的效果就完全不同,无不体现出了对南宋山河破碎的忧伤。可见,构图作为绘画中一种重要的形式美,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中国画的艺术美还体现在,用适当的幅式表现相应的内容。中国画的幅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立轴、屏条、手卷、横批、镜片、扇面、册页等几种形式。画家在创作使根据绘画题材和表达方式随心所欲的选择绘画幅式使作品更能打动欣赏者的心。宋代一些花鸟小品多以圆形扇面的形式呈现出来,即具有实用价值又充分体现出了画面小巧精致的特点。而元朝的山水画多以大尺幅的立轴为主,则表现的思想感情大为不同。如倪瓒的《渔庄秋霁图》,合理的使用了立轴这一幅式充分表达了自己恬静、释然的心境。各种各样的幅式形态延生了中国画的表现力,是中国画艺术美重要的特征之一。
B. 简要分析中国古代绘画《清明上河图》艺术特色
《清明上河图》艺术特色
第一、内容丰富。《清明上河图》在表现手法上,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的景象。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地组织成统一整体,在画中有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人物及驴、马,牛、骆驼等牲畜。 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清明上河图》中画有1700余人以及各种牲畜,木船,房屋楼阁。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不惟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业,饶有无穷回味。
第二、 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可贵的是,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
第三、在技法上,精细的手笔配以矿物颜料的渲染,使得整幅作品美伦美焕,既丰富了具有形象又富于诗情画意。 《清明上河图》十分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刻划每一位人物、道具。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小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第四、它的艺术构思,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方面的重要特点,它不是像西洋画一样,把视点固定于一定的位置上,而是采取“移动透视”或者“散透视”、“不定透视”的 手法来处理构图方式,这种手法更具有灵动性。比如,虹桥上下,既画桥下,有画桥上, 室内室外面面俱到。画家的观察和表现物象的能力和技巧,实在是惊人的,它跳出焦点透视的局限,根据主题的要求和艺术的规律,虚实、节奏巧妙组织画面,并按 照图画的需要,延长或者缩短上下上下左右的距离,更好地表现了画家的创作意图。此外,它也将其广阔的生活画面活壮丽的山河景象,有头有尾地表现出来,充分 地体现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魅力
C. 如何从经典名画中感受油画艺术的动感美呢
动感美,通常是指物象呈现出的富有韵律的动态、动势和起伏变化的节奏、旋律、场景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动感美一般是指“有动静”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影视、舞蹈、音乐等,人们通过作品中明显的“形动”和“声动”,领会到其中的动感美。
油画作为以平面图象呈现的视觉艺术,从理论上讲,是一种静态的艺术表现形式。然而,油画通过其构图、造型、色彩、笔触和场景的丰富变化,同样可以展示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动感美。那么,如何领会欣赏油画艺术作品中的动感美呢?这里,笔者试以一些经典的油画作品为例,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从油画作品的戏剧化场景来欣赏它的动感美
以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和鲁本斯的《抢夺留西帕斯的女儿们》两幅油画为例:
《创世纪》是文艺复兴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用4年又5个多月的时间,在罗马西斯廷大教堂圆顶上创作的一幅巨型壁画。该画分三大部分十个章节,成功刻画了343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最精彩的是《亚当与夏娃》这一部分。画面中,亚当和夏娃刚刚被造物主赋予了生命,亚当斜倚在画面的左端,似乎是在努力地将手伸向造物主(上帝),而他的眼睛却专注地看向画面右端被造物主护在身侧的夏娃。有趣的是,此时的夏娃也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亚当所在的方向……读者看着画面场景,仿佛能感觉出亚当和夏娃正在双双移动着身体一步步靠近。
《抢夺留西帕斯的女儿们》是17世纪巴洛克油画大师鲁本斯的一幅代表画作。该画取材于古希腊神话,描绘了众神之王宙斯与丽达所生的一对孪生兄弟卡斯托耳和波吕克斯,爱上了迈西尼国王留西帕斯的两个女儿一对孪生姐妹。于是卡斯托耳和波吕克斯带着人,趁着黎明前的蒙蒙晨曦,将留西帕斯两个女儿抢走的场景。整个画面呈现出一方拼命抢夺一方奋力挣脱的戏剧性场景,具有非常强烈的运动感。
二,从油画作品的人物形态来欣赏它的动感美
以约翰-柯内尔的《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为例:
笔触既是画家绘画风格技法的展示,也是画家思想感情在作品中的流露和展现。在这方面,后印象油画大师梵高的《向日葵》、《星空》、《麦田》等提供了经典的范例。这几幅作品,不仅展示了画家精湛绝伦的绘画技法,而且饱含着画家的思想感情和火一样炽热的激情。我们看到,画面中的《向日葵》,充满生命的活力热烈奔放,它已不是纸上的画,而是一株生机勃勃的活生生的葵花树;《星空》似乎让人们看到无际的夜空,静悄悄中,云层在涌动,月亮在看着周围的世界,还有高山、巨塔、大树等等,于暗夜中森然耸立,透着空茫而神秘的色彩;《麦田》中成片的金灿灿的麦子,让人感恩大地母亲,同时感受到一种丰收在望的喜悦和欢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