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如何创作一件公共艺术品

如何创作一件公共艺术品

发布时间:2022-04-25 04:33:05

❶ 选择人文角度来对公共艺术进行归纳,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详述四种类型。

实用性
装点性
自然景观
人文背景

❷ 公共与综合艺术

公共领域是近年来来英语国家学术界常用的概念之一。这种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人类的公共环境是一个社会群体部落为形象的活动舞台,是一个与地貌、人种、文脉、生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的生存环境。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和对待公共环境,是人类优化生存状态、优化自身境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回溯社会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读到这样一部关于环境艺术和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
如果说公共艺术中公共的涵义在“群”这层意义上来讲,只是具有“公共性”的话,几乎所有的艺术都具有这种公共性。那么,从空间意义上进行探讨,便是给公共艺术作出定义的一种尝试。所有的公共艺术之所以被称为公共艺术,是因为它首先存在于公共空间当中,即它在空间上必须以一种公共方式存在,即使一件被雕塑家用于公共场所的雕塑作品,如果它在创作完成之前只是被放置在私人的空间当中,那么它也只是一件私人艺术品,而不能成为公共艺术。当然有一个例外就是私人空间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转化为公共空间,尽管是短暂的。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共的概念从空间上来讲,也具有可变性。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同样一件雕塑作品放置在私人空间当中和公共空间当中,它们的属性是不一致的。放置在私人空间当中,我们便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
如果按照这个定义,那么凡是放置在公共空间的一切艺术品都可以算作是公共艺术了。显然,我们前面所探讨的所有艺术以及艺术样式都可以归入此类艺术当中。然而问题是,公共一词的涵义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为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古代私人或皇家园林由于所属权的变化,今天很大一部分已经对公众开放,受众面的扩大使得园林艺术从专门伺服于私人家族和皇家转而具有了公共性质。这种在过去只属于一定阶层的艺术,在今天真正具有了广泛的公共性。由此可证,公共空间是可以改变的。
空间是一个相对哲学化的术语,与时间相对。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安切雷斯·施耐德等人的理论,公共空间可由几个不同层次来加以划分:1. 物理的公共空间,2. 社会的公共空间,3. 象征性的公共空间。第一种关注的是它的材料的存在,第二种关注的是在空间内部规范和社会的关系,第三种关注的是纪念和地方的“气氛”。他们认为,不管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每一种公共空间都可以通过这些定义中的一个或多个意义来加以确定,对于公共空间意义的理解改变着我们看待公共空间的方式。应该指出的是,尽管我们愿意将定位好的三种公共空间看作是三种不同的类型,但是每一种公共空间都融合了这些类型中的一种或多种。物理公共空间如街道、广场、草地、海滩等通过城市设计可以形成。社会公共空间如咖啡屋、餐馆、酒吧、报纸等各种形式的媒体、互联网以及私人住所。物理公共空间是最明显的,可以说是最为浪漫化的……它是通过所属权的类型来确定的,被连接在建筑和“自然环境”当中。
社会公共空间是三种形式中最为有趣的一种,因为它拥有一种变形或者是重新确定所属权的潜在可能,并赋予城市空间新的意义。社会公共空间处在持续不断的重新界定当中,通过它,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冲突在一个实在地方得以完成。象征性空间是通过规范和人们的集体记忆来完成的,因为与物理公共空间的材料存在相反,这种确定公共空间的形式很难归结为“实在地方”。在大多数例子当中,象征性公共空间是一种短期的生存经历,而且限于某一类人群。如果象征性空间成为一般历史的一部分,那么其易于遭受一种转变,在其中这种空间的意义和相联系的东西开始与一种目前主流的历史方法发生联系。这足以解释我们的史前岩画、雕刻、宗教艺术、陵墓艺术为什么在今天能够被划归为公共艺术了,这些艺术可以看作是一种处于象征性的公共空间中的艺术。
显然,我们前面所探讨的公共空间应该属于第二种空间,即社会空间。社会空间存在着可变性,它在公共和私人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因此,我们所探讨的公共空间会触及更广泛的能够归结到公共空间当中的艺术,但是从空间的层面上来讲,公共艺术所在的空间可以包括物理公共空间、社会公共空间以及象征性公共空间三种,在信息时代这三种空间共同构成了公共艺术的外部存在方式。
城市与农村空间的公共性差异十分明显。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是相辅相成、共生共成的,没有绝对的私人空间也就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公共空间,没有开放自由的公共空间也就不能存在隐秘安全的私人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城市具备这样的特点,农村就不具备。首先,农村的整个空间不是很大,人与人之间也非常熟悉,再加上血缘、家族、习俗、传统等原因,个人空间的透明性较大,私密性很难受到尊重和保护,与之对应的公共空间也不是很清楚。但在城市里,由于人口众多,空间巨大,从平矮的平房到耸立参天的大厦,尽管人们可能在一定区域内工作,但是人们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以及不同的文化、教育、兴趣、职业等差异,阻碍了人们之间的了解,相互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少。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人们生活在相对陌生的人们中,这种状况很好地保护了私密性。加上城市居住的格局是一个个小单元住房,与农村有很大不同。这样个人空间得到了更多的保护。但是人们有交往的愿望,有交往的需求,当这种私人空间严格地建立起来之后,他们就要寻找一个其他的场合去交往,这就有了相对公共空间的要求。”
由此看来,只有在城市中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但正如前面所讲,城市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它离不开选择这种方式的人——居住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城市为市民所用,与市民所系,这是城市市民与农村农民之间的区别所在。安东尼·吉登斯指出:“市民社会的建立直接与国家的现代形式的出现相关联,因此在参照性上与它相连。在传统国家中,大多数的日常生活,至少说在农村是处于家的行政权力之外的。大多数的当地社区是依据其传统的风俗和生活方式而实行自治的,对大多数的私人活动形式,行政机构是不大干预的。然而,这种外在领域并不是市民社会。这所代表的是对外在于政治中心的反思秩序的生活方式的保留。”
实际上,纯粹抽象的城市公共空间并不存在,每一种城市公共空间最后要和不同的社会活动结合产生不同的场所,即公共场所。每一种场所又形成了不同的场所精神,它们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职能、场所职能密不可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政治性场所,如政府大厦、市政府广场、法院以及政府机构等场所;2. 文化公共场所,如学校、博物馆、美术馆、研究机构、历史纪念场所等;3. 商业公共场所,包括商业街、商业城等;4. 一般性公共场所,如火车站、码头、机场、地铁站、广场、街道等;5. 娱乐休闲性公共场所,如广场、主题公园、绿地、茶馆、咖啡厅、体育及娱乐休闲公共场所等。这些场所的性质、职能决定了公共空间的性质和职能,也决定了一种场所精神。但是从整体上说,影响场所精神形成差异的还有这些场所所在的城市大的公共空间的历史、文化以及现代性社会意识。因此,我们更愿意将这些场所看作在不同城市和社区中空间的职能的差异。
从根本上说,公共艺术的公共方式所依赖的并不是艺术的风格、样式、流派,而是一种集体或群体的空间精神,它是人类整体改造自身生存环境的外部条件,这一点在前面我们已经探讨过。人类的历史文化决定着公共艺术特质的同时,公共艺术反过来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造人类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模式。另外,作为人类聚居的最高的形式——城市构成了一个亚文化区域——社区,也是决定公共存在方式的重要条件。城市是“一个人类群体多少固定在一个地点,而这个群体内又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共生关系是“指群体关系中个体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任何个体都不可能脱离其他个体而存在。”人口多、人口密度高以及人口的异质性大是城市的三个基本特点,它们决定了市民的社会心理特征和生活方式,造就了市民意识和公民意识。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当中的市民需要生活在共同的环境下,尽管他们也会被分割在不同的、小的空间并遭遇隔离,但是城市中人们越来越相互依赖,并且只有就某个问题达成共识才能解决问题。
总体来看,公共空间的最大特征是开放性,即公共空间艺术活动场所的开放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场所公众的开放性。它对处于此空间当中的所有观众都具有开放性,公众可以与之交流,提出意见和建议。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共艺术的开放性在于它所处空间的开放性,要求一旦公众对其提出建议和意见,公共艺术的管理机构和制作机构就能够以此对公共艺术作品加以评估和修正。公共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审美,它的标准必须处于被解读与修正当中。
公共艺术是多样介质构成的艺术性景观、设施及其它公开展示的艺术形式,它有别于一般私人领域的、非公开性质的、少数人或个别团体的非公益性质的艺术形态。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所针对的是生活中人和人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从更广义的角度上,可以将人类社会理解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镶嵌体。
客观上,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也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理想与激情的一种集中反映。城市文化是在城市母体的孕育下生长出来的文化形态。文化是指人类摆脱了纯粹自然属性及其状态的束缚而在后天的演化中所获得的认识和共同遵循的行为方式(它在特定的地域和条件下呈现出自身内部的认同性以及与其它类别间的差异性),即文化呈现为一种复杂的综合体。它包括了一个区域或民族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信仰、风俗、宗教、艺术、法律、道德、禁忌和对物质世界及造物技术的体认等内涵,也包括人们自身在社会运行中所获得的一切经验、能力和约定俗成的习惯,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公共艺术也隶属于这种概说的文化大范畴之内,是人类文化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公共性和自身的城市文化属性决定了它必然受到特定的社会文化及思维模式的影响。
早期的文化是在人类逐渐摆脱纯粹自然属性及其状态束缚的演进过程中产生的。人类在同自然环境的斗争与妥协中逐渐积累经验,并通过原始的社会交流与实践检验形成生态文化经验,在历经长时间社会活动与历史积淀后逐步孕育出特定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会为该文化圈内的个体提供一种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在这个层面上,文化本身可以理解为人类对特定环境的适应方式。作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所在国家、社会、民族的特殊文化观念、思维定式的影响:比如北非人与阿拉伯人最喜爱的绿色经常出现在他们的国旗上 ;澳洲土着天文学家用这片大陆上特有的动物来命名天上的星座,如袋鼠、美冠鹦鹉……像希腊神话一样,他们也有本民族的关于夜空的美丽传说。这些文化观念、思维定式则衍生于其所处的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如北非人与阿拉伯人长期生活在干旱荒芜的土地上,植物的绿色就代表了生命与生机。澳洲大陆位于南半球,不同的地理位置导致了不同的视角,加之与世隔绝的演化所造就的特殊物种,猎户座在他们的文化中便表现为一只鸸鹋形象,和北半球认同的猎人形象大相径庭。阿纳姆地的南十字座表现为一尾黄貂鱼,银河是一条游鱼和花草的河流,麦哲伦星云呈现为两个火堆边的老人,太阳是被扔到天上的鸟蛋等。人所生存的特定自然环境积淀了特定的文化生态经验,从而对该文化圈内的个体思维模式、价值观造成影响。
这种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层面,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逐渐衍生出特定的社会文化。在人类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和生存环境所限,自然生态文化经验对于原始的社会文化是呈显性和支配性的,甚至是神性化的。
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步入更高级的阶段以及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显着提高,在传统的农业与畜牧业之外出现了工业、运输业、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产业。逐渐地,自然原始的森林、草原、山川、河流、海洋已不再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和生活的主要空间。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的城市被不断地建立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入城市,他们不屑地抹去古老祖先的痕迹,用事业、荣誉、财富、水泥盒子和铁皮壳子为自己积攒起一个完完全全属于人类自己的生存模式。较之早期人类社会,此时生态文化经验对于社会文化而言已经呈明显的隐性存在,似乎只能在不经意的只言片语间窥见一斑。然而这些来自历史的信息并未消失,它经过长期的演化已经融入人类的遗传基因。如果将文化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树,那么生态文化经验就是最初掉在地上的那粒种子。
这种隐性的影响在人类对理想环境模式的审美中有较为明显的表现。
任何一个民族、一种文化,都持有其独特的理想环境模式。当然这种理想模式中也包含着全人类所共有的某些理想特征。而理想环境模式的形成是与特定民族和文化的生态经验密不可分的。人们为什么会对某些景观结构有特殊的偏好呢?这是因为人类进化的一个转折点是从森林走向草原,在整个过程中,人类以猎人和猎物的双重身份度过了长达1500万年的残酷岁月。人类成功的主要秘诀之一在于能有效地利用环境乃至最终能创造环境来满足自身多种生态需求,并以此弥补了其在生理和构造上的弱势。残酷的竞争经验,通过经验遗传,使人类对某些具有捕猎和逃跑战略意义的景观结构特别敏感,并唤起相应的情感反应。这种反应是直接的、无意识的,也是人类所共有的。现代人与景观结构之间的感应关系和审美关系,可以被认为是建立在上述人类系统发育过程中及经验之上的。同样原理,一个民族、一种文明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某些战略性的景观结构。从元谋人、蓝田人到北京人,再到山顶洞人,在中国古人类生活空间的景观结构——"满意的生态环境"中,都包含有某些对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景观结构,如围合、走廊、豁口等。中国古人类的景观(生态)经验,又必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文明发展对景观背景的"选择"过程和对特定景观结构的依赖性。俞孔坚认为,关中盆地对周民族之发展,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进程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从空间结构上讲,关中盆地是一个放大了的中国古人类"满意生态环境";从地理区位上讲,它处在多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边缘地带,因而具有多种自然生态和社会竞争意义上的优势。对以关中盆地为典型代表的、不同尺度的盆地景观之战略偏好,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生态经验之一大特色。而关中盆地正是一种由壶腔、壶口和走廊为主要结构所组成的桃花源式的理想景观。对这种景观的战略偏好经文化的积淀过程和超功利的形式化过程,逐渐演变为一种审美偏好。
生态文化经验早已熔铸于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作为人类文化整体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公共艺术也必然会显现出来自生态文化经验的影响:即公共艺术会受到特定社会文化的影响,它在集中体现社会整体文化价值观的同时,又浸透着自然原生态环境及其衍生出的特定生态文化经验的特性(尽管这种影响时常是隐晦而微妙、不易被察觉的)。
以上论述可引申为一种关于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与审美判断标准:从文化层面来看,公共艺术尊重自然原生态及重视其产生的异质性生态文化经验就是对文化脉络的一种最根本的延续,也是其公共性在更广义上的延伸。当我们的一部分公共艺术从业者还在乐此不疲地挑拣秦皇汉武留下的文化符号、生搬硬套地克隆皇宫别苑时,是否应着眼于更广阔的层面,更深入地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

❸ 什么是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专业(代码:050430S)属于文学大类,艺术类。该专业旨在学科综合专业基础和公共艺术专业方向基础课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分别对各种公共艺术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进行研究和学习,涵盖公共艺术本体形态、艺术形式、创作形式、创作观念、方法、技巧及审美意识等综合内容。

公共艺术的价值
公共艺术是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当代文化的形态。简而言之,公共艺术指的是由艺术家为某个既定的特殊公共空间所创作的作品或者设计。
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成熟发展的标志。它增加了城市的精神财富,在积极的意义上表达了当地的身份特征与文化价值观;它毋庸置疑地体现着市民们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因此也进而成为艺术与文化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说,拥有良好公共艺术的城市,才是一座能够思考和感觉的城市。
当然,公共艺术的存在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能够通过改变所在地点的景观,突出某些特质而唤起人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认识,表达社区或城市的历史与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改变了城市的面貌,能够长时间地影响着公众的精神状态与对周遭世界的认知;它也会成为城市身份的标识,在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公共艺术本科专业介绍
专业概述
公共艺术(代码:050430S)属于文学大类,艺术类。
公共艺术专业在学科综合专业基础和公共艺术专业方向基础课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分别对各种公共艺术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进行研究和学习,涵盖公共艺术本体形态、艺术形式、创作形式、创作观念、方法、技巧及审美意识等综合内容。
专业培养的能力
公共艺术专业是国内新兴的艺术类专业方向,培养在开放性公共空间中进行艺术创造与相应的城市环境设计的专门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艺术造型能力的训练,掌握现代城市的公共景观、公共建筑、公共园林等空间造型规律和工程设计及施工能力。
专业毕业生具备的能力
(1)系统的公共艺术品设计职业能力,包括:室内外公共设施与装饰品设计项目的调查研究、策划、设计、创新、制作、安装等能力。
(2)掌握各种材料属性与加工制作工艺。
(3)工程技术、高新加工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在公共设计中的综合应用能力。
(4)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思维,包括团队合作、个性表达与现代观念艺术展现能力。
专业毕业生就业状态主要表现
(1)就业重点是买设计能力与手工技术;现在社会大量需求设计师与技师。现代社会室内外公共设施与装饰品市场需求量很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公共艺术设计,因此只要掌握一门手工技术和设计能力就不怕找不到工作。
(2)就业面广。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一般在以下类型单位就职。
各地雕塑、陶艺、漆画、装饰品设计与制作的各大企业与厂家以及研究所和高校等单位。
专业学制和修业年限
(1)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
(2)修业年限: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毕业生可到各级市政规划局、交通部门、建筑和规划部门、各类设计院所等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研究、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
装饰基础、雕塑基础、材料与工艺、建筑与环境设计、空间形态设计、展示设计、公共景观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环境雕塑造型、壁画与浮雕、数码图形处理等。
相近专业
绘画050404、雕塑050405、美术学050406、艺术设计学050407、艺术设计050408、摄影050416、艺术学050422W、音乐科技与艺术050428S、中国画050429S、历史学060101、民族学060105*等。

❹ [公共艺术]什么是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

公共艺术(英语:Public art)可以以任意媒介创作,是指放在公共空间、面向公众开放的艺术作品。

公共艺术有三个公认的基本属性和要素:公共性、艺术性、在地性。这也是公共艺术和其他艺术门类区分的标准。

公共艺术形式多样,最早至少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广场上的公共雕塑。至今雕塑也是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例如人行道上的铜像,广场或公园的纪念碑。公共艺术也可包括公共空间里的各种艺术表现,例如建筑物;或是可以使用的物品与设施,如桌椅和路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情趣和社会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近代公共艺术得以蓬勃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当代艺术的民主化运动,使得艺术品从博物馆中走出来,走到公共空间,走向公众生活。

公共空间虽是公众共有,但多由政府管控,因此公共艺术创作需要考虑当地政策规章,有时需要与政府机构沟通合作。

(4)如何创作一件公共艺术品扩展阅读:

公共艺术的价值

公共艺术是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当代文化的形态。简而言之,公共艺术指的是由艺术家为某个既定的特殊公共空间所创作的作品或者设计。

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成熟发展的标志。它增加了城市的精神财富,在积极的意义上表达了当地的身份特征与文化价值观;它毋庸置疑地体现着市民们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因此也进而成为艺术与文化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说,拥有良好公共艺术的城市,才是一座能够思考和感觉的城市。

当然,公共艺术的存在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能够通过改变所在地点的景观,突出某些特质而唤起人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认识,表达社区或城市的历史与价值。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改变了城市的面貌,能够长时间地影响着公众的精神状态与对周遭世界的认知;它也会成为城市身份的标识,在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❺ 有关室外公共艺术品的问题

使用的作品限于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室外公共场所,是指向一般公众开放的场所、建筑物的外壁以及其它一般公众容易看见的室外场所,但和一般公众是否应当支付费用没有必然关系。它的主要特点在于开放性和公众的易见性。比如像人们可以自由活动的广场、公园;设置在外面的道路、桥梁、轨道交通线以及建筑物的外壁等。对于设置门栏的公园,海滩等尽管需要购票才能进入,但仍然属于向一般公众开放的室外公共场所而且一般公众也比较容易看见,对设置在其中的艺术作品应当允许进行自由临摹、绘画、摄影、录像。相比室外公共场所,像购物中心、书城等虽然也向一般公众开放,人们都可以自由出入购物、购阅图书,但并非“室外”场所;像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虽然属于购票即可进入的场所,但也不属于室外公共场所。因为这些场所更具有隐蔽性,一般公众也不容易看见,设置其中的艺术作品不会妨碍人们的行动自由。所以,对设置在上面这些非“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未经着作权人的许可,不得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当然,室外公共场所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该从其主要特征上来把握室外公共场所的内涵,即开放性和公众的易见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情况下,一些“场所”并不符合室外公共场所的定义,但却具备公众的易见性,比如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内橱窗里的但从公共场所可以目睹的艺术作品是否能够自由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对此,国内有学者的观点值得借鉴,其认为,设置或陈列在室内橱窗但从公共场所可以目睹的艺术作品虽然不属于“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但同样具有这种妨碍人间的行动自由的的作用,因此在着作权人没有明确禁止的情况下,推定其默示许可自由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❻ 公共艺术设计的形式

如果说公共艺术中公共的涵义在“群”这层意义上来讲,只是具有“公共性”的话,几乎所有的艺术都具有这种公共性。那么,从空间意义上进行探讨,便是给公共艺术作出定义的一种尝试。所有的公共艺术之所以被称为公共艺术,是因为它首先存在于公共空间当中,即它在空间上必须以一种公共方式存在,即使一件被雕塑家用于公共场所的雕塑作品,如果它在创作完成之前只是被放置在私人的空间当中,那么它也只是一件私人艺术品,而不能成为公共艺术。当然有一个例外就是私人空间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转化为公共空间,尽管是短暂的。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共的概念从空间上来讲,也具有可变性。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同样一件雕塑作品放置在私人空间当中和公共空间当中,它们的属性是不一致的。放置在私人空间当中,我们便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如果按照这个定义,那么凡是放置在公共空间的一切艺术品都可以算作是公共艺术了。显然,我们前面所探讨的所有艺术以及艺术样式都可以归入此类艺术当中。然而问题是,公共一词的涵义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为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古代私人或皇家园林由于所属权的变化,今天很大一部分已经对公众开放,受众面的扩大使得园林艺术从专门伺服于私人家族和皇家转而具有了公共性质。这种在过去只属于一定阶层的艺术,在今天真正具有了广泛的公共性。由此可证,公共空间是可以改变的。
空间是一个相对哲学化的术语,与时间相对。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安切雷斯·施耐德等人的理论,公共空间可由几个不同层次来加以划分:1. 物理的公共空间,2. 社会的公共空间,3. 象征性的公共空间。第一种关注的是它的材料的存在,第二种关注的是在空间内部规范和社会的关系,第三种关注的是纪念和地方的“气氛”。他们认为,不管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每一种公共空间都可以通过这些定义中的一个或多个意义来加以确定,对于公共空间意义的理解改变着我们看待公共空间的方式。应该指出的是,尽管我们愿意将定位好的三种公共空间看作是三种不同的类型,但是每一种公共空间都融合了这些类型中的一种或多种。物理公共空间如街道、广场、草地、海滩等通过城市设计可以形成。社会公共空间如咖啡屋、餐馆、酒吧、报纸等各种形式的媒体、互联网以及私人住所。物理公共空间是最明显的,可以说是最为浪漫化的……它是通过所属权的类型来确定的,被连接在建筑和“自然环境”当中。
社会公共空间是三种形式中最为有趣的一种,因为它拥有一种变形或者是重新确定所属权的潜在可能,并赋予城市空间新的意义。社会公共空间处在持续不断的重新界定当中,通过它,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冲突在一个实在地方得以完成。象征性空间是通过规范和人们的集体记忆来完成的,因为与物理公共空间的材料存在相反,这种确定公共空间的形式很难归结为“实在地方”。在大多数例子当中,象征性公共空间是一种短期的生存经历,而且限于某一类人群。如果象征性空间成为一般历史的一部分,那么其易于遭受一种转变,在其中这种空间的意义和相联系的东西开始与一种目前主流的历史方法发生联系。这足以解释我们的史前岩画、雕刻、宗教艺术、陵墓艺术为什么在今天能够被划归为公共艺术了,这些艺术可以看作是一种处于象征性的公共空间中的艺术。
显然,我们前面所探讨的公共空间应该属于第二种空间,即社会空间。社会空间存在着可变性,它在公共和私人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因此,我们所探讨的公共空间会触及更广泛的能够归结到公共空间当中的艺术,但是从空间的层面上来讲,公共艺术所在的空间可以包括物理公共空间、社会公共空间以及象征性公共空间三种,在信息时代这三种空间共同构成了公共艺术的外部存在方式。

❼ 公共艺术品,能不能好看又好玩

能;
2012年底,浙江在线-钱江晚报记者通过采访、调查,后分析得出结论是:公共艺术品,能好看又好玩,即具有美的魅力,又能启迪人的灵魂与思想,又可以看着很好玩。
附件“记者报道”——————
半个月前,一条“钢琴阶梯”悄然出现在武林广场1号地道口,这份突如其来的城市情趣,让很多人一边感叹“杭州真文艺”,一边加入了踩琴键的大军。在@钱江晚报文艺家发起的视频征集活动中,甚至出现了有才读者大跳“江南Style”的镜头。
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新宠,“钢琴阶梯”热了。喧嚣之外,杭州曾经那些“名噪一时”的公共艺术品,现在都“过”得怎样?经过调查记者发现,杭州人对于公共艺术的认知度相当高,对城里大多数公共艺术品的“保养”工作也都很精心。
但同样有人提出,很多公共艺术品,没有“钢琴阶梯”那么好玩。正像中国美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杨奇瑞说的,“从目前来看,功能性和互动性兼具的公共艺术品,杭州还是比较稀缺。”
报告一
整体情况:
东西不少
品种还是单一
据杭州市城市规划局2011年的不完全统计,杭州目前的城市公共艺术品有近140件,主要分布在西湖、拱墅、上城、下城4个城区。
“近一年多以来,应该还有增加。”杨奇瑞创作、研究公共艺术多年,曾经连续一周在杭州城里“瞎逛”,就是为了找那些有趣的公共艺术品。“精确的数字我也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跟国内很多城市比,杭州的公共艺术还是算繁盛的。”
经过三天的实地考察,记者发现,铜制类的公共艺术塑像,大多数分布在西湖周围。像毛家端口的“西湖船娘”、一公园的“下棋”、雷峰塔附近的“白蛇传”等等。这类作品,多以反映西湖的历史、文化、传说。
此外,南宋御街也是公共艺术的集中地。跟环湖相比,南宋御街融入了更多创意元素。像鼓楼段的“九墙”、平海路段的“笔墨纸砚”等,更趣味,也更有生活气息。
除此之外的一些雕塑、彩绘,则零散分布在湖墅南路、体育场路、信义坊、下沙大学城等地,并无太大群聚规模。
“杭州的公共艺术数量不少,但口味还是偏单一。”杨奇瑞说,跟千篇一律的雕塑相比,“钢琴阶梯”这样的就显得更有趣。他甚至觉得,可以再加点原创性进去,“比如能不能把楼梯做成古筝的样子?这才是有我们民族元素的东西。”
报告二
游人眼中:
都是合影的
好素材
三天时间里,记者连续踩了几个“公共艺术点”。
第一天,目的地是鼓楼脚下的“九墙”。这个由9堵废墙改造成的艺术品,曾在全国引起轰动木扶梯、檀木箱、老式自行车,这些带着老杭州趣致的物品,都以“半嵌”的浮雕姿态浮出墙体。
尽管下着细雨,但记者观察了一下,20分钟时间内,还是先后有6、7个人与九墙“互动”。其中,握着挑空的自行车扶手傻傻一笑,成了最常见的定格。
虽然九墙上多为做旧器物,但仔细看,每一堵墙都拾掇得干干净净,周围的地面也无任何杂物。附近十五奎巷的一位老太告诉记者,每周“九墙”都会有人定时打扫,“上次有几块瓦掉了,第二天就有人来补好了。”
和“九墙”一样,位于南宋御街口的“四世同堂”铜像,同样“保养”得不错。虽然时间长了铜有些发黑,但用手一摸,还是有明显的平滑感。一位保安告诉记者,天气好的周末,每天来四世同堂合影的人,少说也有50多个。而为了防止盗铜,他们每天日夜都有人巡逻。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不管是本地人还是游客,80%的被访者,都能准确说出这是“公共艺术”。在四世同堂附近,记者看到了有趣的一幕一家三口轮流上去“冒充”家庭成员拍照,最后索性启用了自动拍摄,仨人全部上阵。爸爸钟诚隆告诉记者,他们还是更喜欢这种有一定互动性的公共艺术,“没有太多距离感”。
昨天,记者还留意了体育场路、环城西路沿线的漫画变电箱。虽然已经推出了一年多,但箱体表面均没出现掉漆、污染等情况。在环城西路的一个变电箱旁,记者随机拦访了8位路人,除了一位叫Jose的老外,其他人都答出了“这是变电箱”。
显然,对于这类城市公共艺术,杭州人早就习以为常,倒是一些游客会很好奇。得知玄机后,Jose赶紧靠着变电箱,让朋友拍了几张照片。
报告三
创作者说:
杭州这个“客厅”
还是挺宽容的
对于那些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者来说,他们希望作品跟城市达到怎样的融合度?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否又让他们满意?
着名的九墙和四世同堂,都是出自杨奇瑞之手。他说,做这两件作品的本意,是试图在平常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意向来。
无论是九墙上的旧东西,还是四世同堂那一家人,都是杭州人生活的缩影。“外地人看到后有了解度,本地人看到后有亲切感”,大致就是杨奇瑞的创作动机。
“跟其他城市相比,杭州公共艺术的塑造和保护,已经算是很到位了。”杨奇瑞说,他也好几次去看过自己的作品,感觉“从来都挺精神的”,“功用上,也基本上实现了我想传达的东西。”
当时受邀为杭州的变电箱“化妆”时,漫画家猪乐桃是最早交稿的一个。一来,她想让杭州变得更Q,二来,也想让自己的“小猪”形象被更多人知道。
直到现在,都还有人在微博上转发猪乐桃的“变电箱”,这也让她很开心:“很满意,好像还没有一个城市像杭州这么大胆。”
对于大街小巷的城市公共艺术,管理者们基本还是“顺其自然”。杭州市城管委市政设施监管中心,是“钢琴阶梯”的主管部门,中心副主任钟峥告诉记者,像“钢琴阶梯”,去踩的人多,说明大家喜欢,他们不会采取强行限制等措施。“每个‘琴键’本来就有几万次的寿命,踩得多了,最多把更换时间提前,整体的维护,最终还要靠市民的集体素质。”
报告四
前景展望:
地铁时代
公共艺术会更猛
什么样的城市公共艺术,才是杭州需要的?
过不了多久,杭州马上就要进入“地铁时代”,城市公共艺术的生发,也随之有了更多可能性。

“这是肯定的。”杨奇瑞告诉记者,像巴黎、莫斯科等城市的地铁,几乎就是公共艺术的“策展室”。而杭州地铁一期,首先被利用的只是墙面。到时候,15面公共艺术墙,会出现在售票口、换乘大厅等各个空间,上面带出的,则是“女装之都”等杭州烙印。
“实际上,像地面、吊顶、台阶、电梯扶手等地方,都还大有空间可为。”杨奇瑞说,在这之前,他们曾经为地铁设计了一种高科技壁画,随着人群的走近走远,墙上的画也会随之变化,“暂时还没有启用,但随着以后2、3号线的完成,还是有用武之地的。”
“钢琴阶梯”只是一个按钮,启动了不少普通人对公共艺术的兴趣。“地铁时代到来后,会有更多有价值、有趣味的公共艺术。到时候,大家千万不要觉得惊讶。”

❽ 公共艺术在生活当中的运用特点及意义五百字

运用特点:

1、参与性

公共艺术尊重公众的社会权利,保留每个参与者的意见。它属于一种开放性、民主性的艺术创作。

2、互动性

互动性体现在艺术、艺术家、公众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选择、影响等等。而且这种互动的位置也是平行的关系,它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有时候公众的意见能决定艺术家原来的设想和创作。

3、问题性

公共艺术设计是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它起到了警觉社会、改善社会的作用。

4、观念性

公共艺术不是简单的形式主义,而是一种思想的体现。不是艺术家强加在公共空间内的一个艺术品,是全民参与并与环境相协调的艺术品,这件艺术品能影响到公众对于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追求社会的意义。

5、多样性

公共艺术可以存在于户外也可以存在于室内空间,另外还能以多种艺术形态来表现。

6、地域性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各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一定的区别和特定的问题,所以根据不同的地域会产生不一样的公共艺术设计。

意义:

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成熟发展的标志。它增加了城市的精神财富,在积极的意义上表达了当地身份特征与文化价值观,它毋庸置疑地体现着市民们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因此也进而成为艺术与文化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8)如何创作一件公共艺术品扩展阅读

公共空间的最大特征是开放性,即公共空间艺术活动场所的开放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场所公众的开放性。它对处于此空间当中的所有观众都具有开放性,公众可以与之交流,提出意见和建议。

从文化层面来看,公共艺术尊重自然原生态及重视其产生的异质性生态文化经验就是对文化脉络的一种最根本的延续,也是其公共性在更广义上的延伸。当我们的一部分公共艺术从业者还在乐此不疲地挑拣秦皇汉武留下的文化符号、生搬硬套地克隆皇宫别苑时,是否应着眼于更广阔的层面,更深入地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

❾ 公共艺术论文怎么写

谈及公共艺术,除了圆雕、浮雕、壁画等传统样式,国内的民众似乎很难找到关于这个名词的其他印象。在很多人的眼里,仅城市雕塑大概就可以成为公共艺术的代名词。并且,在此情况下,这些好不容易冠以“公共艺术”大名的作品,一部分以“宏大叙事”和纪念性为主,占据了城市中大大小小的广场;另一部分,则以平民化、通俗化去解构精英艺术的话语霸权,使公共艺术更多的以娱乐、玩赏的寻常状态出现,并使之迅速融入城市的商业、旅游景观之中。

在笔者读到的有关公共艺术的书籍以及本专业的硕士论文当中,许多同仁深感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匮乏与混乱,一致推崇“百分比艺术”这样的公共艺术实施框架。但通过查找和阅读,笔者发现国内公共艺术的文献当中,对立法和实施及视觉审美方面谈得比较多,对介入形式的选择和人文关怀方面谈得比较少。尤其处在今日“图像时代”,在如何让当代艺术介入我们的城市生活的问题上,国内几乎很难找到一本专着。中国当代艺术虽如火如荼,然而仍有自居象牙塔之嫌,与城市公共艺术实际上是脱节的。

此选题是面向创作者的,即讨论在中国城市的有限空间里,如何将当代艺术中的新观念引入公共艺术,拓展公共艺术的介入形式,以及在此之上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小品式”是个自造词,用于“公共艺术”一词之前,是笔者在对国内公共艺术概貌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对一类形式的公共艺术的暂时性统称。具体特点由两方面组成:一、是指非纪念性、非功能性、非主题性;二、在空间上的占用较小。这类公共艺术是在普通市民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呈现的,是一种“亲民”的艺术。笔者之所以要谈“小品式”,第一,是因为这种类型的公共艺术不牵涉到过多的功用意义,没有过多意识形态上的约束,给艺术家和公众更大的发挥空间;第二,是因为此类公共艺术在日新月异的中国大城市中鲜有奇葩,往往都有“假”、“大”、“空”的弊病。有些作品大张旗鼓,对空间的要求苛刻,而其结果是使之如同天外来客一样突兀;有些过于个人化,在公共空间很难与大众进行“对话”;有些则过于通俗化,没有艺术的前瞻性。

艺术的介入形式是十分重要的。人们谈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与谈论博物馆里的一件米开朗基罗的圆雕在情感上应该是有所不同的。与艺术不期而遇所产生的效果远远超过有着事先渲染的参观,对于城市中为生存而奔波的人,那绝对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尤其于当下的中国,那种从右至左不带标点的竖排文的淡然几乎消逝,城市中充满了“惊叹号”和“下划线”。人们是否需要一种邂逅,一种生活的微微停顿,在没有任何先前提示的情况下来接受艺术家献上的一份礼物,来分享这浪漫的“逗号”与“问号”所带来的灵光?

“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难以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

“人文思考”从其根基说是一种对存在的抽象玄思。它的根本性观念是从人类的角度来思考人,思考人的存在根基,由此才会有一系列超越性问题,如:人的本性、人的本源、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它把人作为类来思考,所以我们说它的思考是超越具体人伦事功,超越有限存在的。

“人文关怀”就是对上述人文问题的关注与爱护。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并且,它的内涵并不是一陈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

毫无疑问,公共艺术是需要体现人文关怀的。艺术家在某种层面上扮演着一个社会组织者的角色,有能力通过作品,给大众带来精神上的援助,把在“自我疗伤”中的灵魂接到集体中抚慰。然而,如何体现人文关怀?这种对大众需要的满足,在形式上,难道仅仅是低等的,原始的,只顾及一般意义上的“喜闻乐见”吗?笔者认为,绝不是这样。之所以用“人文关怀”而非“物质关怀”或“人文思考”,意味着“精神性”和“主动性”。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不仅仅在于去“融合”、“折中”或“妥协”,而是在于寻找世界中的“永恒”与“本质”。艺术家应该运用智慧在最大的限制中依然保持艺术的纯粹性而非把它变成妥协的产物。公共艺术应具有引领性,是一种指向,而不是一目了然的结果。

作为创作者,着名环境艺术家关根伸夫曾说到“艺术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它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中国当代艺术有强烈的批判性和表现主义倾向,对人文关怀的体现可谓充分而强烈,但它与城市的融合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让具有前沿意识的中国当代艺术介入公共空间,让其中人文关怀的雏形融入公共空间,渗透到都市生活,将是十分有意义的话题。

因此,在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背景下,以北京这座城市为重点研究对象,笔者将把一部分功利性较小的公共艺术作品抽离出来,从介入形式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对这一类型的公共艺术作品作以全面的论述。更将公共艺术放入当代艺术的整体中讨论,就此希望给中国现今的公共艺术注入些许新鲜的活力。

阅读全文

与如何创作一件公共艺术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1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9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