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有名的泥塑有哪些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时期,流传民间三千年之久,是至今我国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 凤翔泥塑的色彩别具一格,非常鲜艳,对比强烈。它用色不多,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黑墨勾线和简练的笔法涂染,给人以 明快醒目的感觉。
泥人张与惠山泥人
民间艺人用天然的或廉价的材料,能够作出精美小巧的工艺品,博得民众的喜受。在明清以后,民间彩塑赢得了老百姓的青睐,其中最着名的是天津的"泥人张"和无锡的惠山泥人。
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其中着名的产地有无锡惠山、天津“泥人张”、陕西凤翔、河北白沟、山东高密、河南浚县、淮阳以及北京。
② 我国民间传统彩塑艺术源远流长,更具地方的特色,你还了解哪些地方的彩塑,能简单介绍它们的特色吗
泥塑,是中国民间的一种古老且常见的民间艺术,是用黏土制作的,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泥塑的痕迹,而泥塑也分为很多类别。本期的民间艺术带你去了解泥塑有哪些种类。
?
天津“泥人张”彩塑
天津“泥人张”彩塑是清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自张明山先生首创,流传至今已有180年历史。泥人张彩塑具有鲜明的现实主天津泥人张作品
艺术特色,能真实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体态;追求解剖结构,夸张合理,取舍得当;用色敷彩,典雅秀丽。泥人张彩塑适于室内陈设,一般尺寸不大,约40厘米,可放在案头或架上。它所用的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砸揉而成的“熟泥”。经艺术家手工捏制成型,自然风干,再施以彩绘。
?
无锡彩塑
无锡彩塑相传已有400年的历史。经艺人世代艺术实践,创造出享誉世界的惠山泥人。惠山泥人品类丰富,分为粗货、细货两大类。粗货又称耍货,主要以吉祥祈福为题材,采用模具印坯,手工绘彩,其造型夸张,线条简拙,整体丰硕稚胖,彩绘用笔粗放,色彩对比强烈。主要供儿童玩耍。细货是以手捏为主塑造艺术形象。
内容大多以戏剧题材为主,故称手捏戏文。也捏佛像和反映现时生活的作品。一件作品从脚捏起,从下到上,由里到外,分段组合,一气呵成。在彩绘上则以细腻的笔触,从头到脚,从人物表情到衣服褶裥作精致的描绘。手捏戏文再现了戏剧演出的典型场景,突出戏剧人物的瞬间神态,造型生动,色彩艳丽悦目,装饰精美,历久不衰。是人们家居的装饰品和送礼的佳品。
(关注 第一星座微信公众号,订阅号搜索 “第一星座”关注我们)
?
潮汕泥塑
潮汕泥塑是一种捏泥艺术,潮州俗称“土安仔”。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的泥塑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中国三大泥塑。相传南宋末年,始祖吴静山自福建漳浦携眷到大吴定居后,以塑造泥玩具为生,其技艺世人相传,逐渐发展,蔚为大观,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年间,大吴泥塑进入繁荣发展期,以吴潘强为代表的大吴泥塑艺人相继涌现,捏塑技艺日臻成熟。大吴泥贴塑技术独树一帜,有文身、武景、脸谱等流派手法,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品种丰富多采,色彩鲜艳自然、清新典雅,艺术造诣之深令人叹为观止。
?
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产生的时间很早,现在已无从可知其确切时间了。在这里,一到农闲季节,几乎家家都作泥人,自古有“家家善塑,户户会彩”的说法。每逢过年,在庙会和集市上,人
③ 活灵活现的传统泥塑有哪些
泥塑始于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汉代应召力《风俗通》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为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女娲抟土造人,这大概是中国神话故事中最具影响的泥塑创造活动。经过几千年的文败销化传承备磨,泥塑在民间已经演变为与普通生活相关的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很深的中国地方特色。
天津泥人张
“泥人张”是北方民间彩塑的代表,它创始于清代末年。“泥人张,,创始人叫张明山,生于天津,家境贫寒,自小跟父亲以捏泥人为业,养家糊口。他心灵手巧,富于想象,时常在集市上观察各行各业的人,在戏院里看多种角色,偷偷地在袖口里捏制。他捏出来的泥人个个逼真,一时传为佳话。他继承传统的泥塑艺术,从绘画、戏曲、民间木版年画等姊妹艺术中汲取营养。他的泥人,有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也有小说戏曲中的角色,有表现劳动人民现实生活中瞬间的形象,有正面人物,还有反面人物,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老百姓都喜爱他的作品,亲切地送给他一个称号——“泥人张”。
“泥人"所用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入棉絮反复砸揉制成为“熟泥”,其特点是黏合性强;辅助材料还有木材、竹藤、铅丝、纸张、绢花等;塑造好的作品置于炉火周围或是自然风干。
“泥人”彻底干燥后要人窑烘烧,温度要达700摄氏度左右,出窑后经打磨、整理即可着色。彩塑的用色,现在比过去有了巨大的进步。过去的颜料为水粉色,覆盖力差,容易爆裂、脱落、褪色,不易长久保存。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使用丙烯色。尽管丙烯色价格较贵,但优点很多,覆盖力强、不爆裂、不脱落、不易褪色,干后不溶于水,可以用水冲洗。完成一件作品大概需要30天的时间。
凤翔泥塑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时期,流传民间3000年之久,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点的泥塑类手工制品。其彩绘纹样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不尽相同。以花鸟鱼虫、祥鸟瑞兽为主的意象造型是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的遗留,反映出图腾时代的文化特色。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造型优美,生动形象,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泥塑内容有人物、动物,也有植物,大多是空心的圆型塑,也有浮雕式的挂片。其制作方法简单易行,将黏土和纸浆搅拌成塑泥,先做好模子,翻成胎坯晾干,上白色底粉,随后涂彩、绘画和上光。
凤翔泥塑的色彩别具一格,非常艳丽,对比强烈。它用色不多,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黑墨勾线和简练的笔法涂染,给人以明快醒目的感觉。
近年来凤翔彩绘泥塑主要分布在城关镇六营村及周边地区。相传在明代的时候,朱元璋军队中的第六营兵士扎营于此,这个村便命名为“六营”。六营中那些来自江西的兵士有制陶手艺,闲着没事,就和土为泥,捏制各种形态的泥活儿当做玩具,并且彩绘示人。后来军士转为地方居民,其中部分人重操旧业,利用当地黏性很强的板板土,和泥捏塑泥人,制模做偶,然后到各大庙会出售。当地老乡购泥塑摆放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察滚游镇宅、纳福。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因此闻名,并世代相传,成为我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惠山泥人
与北方“泥人张"相呼应的是江苏无锡的惠山泥人。
在这里,一到农闲季节,差不多家家都做泥人,自古有“家家善塑,户户绘彩”的说法。每到过年,在庙会和集市上,人们托个盘子,盘子里放着自己做的泥人四处叫卖,这也是农家的一份收人。在清代,彩塑师王春林制作五盘泥孩儿进献,得到清代干隆皇帝的赏识。清同治到光绪年间,出现大量以戏剧为题材的戏文泥人,这也是惠山泥人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这一时期,惠山有作坊、店铺40多家,专业匠师30多人。慈禧太后60大寿时,地方官把一套大型手捏戏文泥人“蟠桃会”供献内廷,从此惠山泥人成为贡品。
惠山泥人题材多为戏剧人物,如祈福避邪的春牛、老虎、大阿福、寿星等。惠山泥人造型丰满、简练,夸大头部,重点刻画表情。匠人尤其重视彩绘,有“三分坯子七分画"之说。常用的色彩有大红、绿、金黄、青等原色,对比强烈,主次分明。
在惠山泥人中,惠山大阿福是人们最熟悉也最受老百姓喜爱的。在惠山还流传着这样的民间故事。在很久以前,惠山一带野兽横行,危害孩童。有个叫“沙孩儿”的小孩,勇斗猛兽,为民除害。为了纪念“沙孩儿”,人们用惠山的黏土塑造了勇敢的“沙孩儿”形象。后来,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地加工完善,这个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艺术形象,就在人们心中永远地扎下根来。
高密泥塑
山东高密泥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朝隆庆、万历年间,这里的农民就自己设计用泥制成一种叫“锅子花"(也称泥墩子)的焰火出售。
后来又把装火药的泥坯塑成娃娃型,焰火放过以后,再当玩具或装饰品摆放。以后泥塑的种类逐渐增多,有老虎、狮子、猴子、小狗、小猫、鸡、鸭等动物,也有“白蛇传”、“西游记”、“牛郎织女”等经典故事,并且涂以各种色彩,使其生动形象。
从此,泥塑不再是焰火的附属品,而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手工艺术品了。到清朝干隆年间,聂家庄泥塑又借鉴了杨家端口年画的艺术特点,在表现手法上和着色上进行改革,并逐步增加了音效和局部动作,使声音、色泽、动作合为一体。每逢集市,都有卖泥玩具的。民间流传着“孩子哭,找他妈,他妈买个泥娃娃,逗得孩子乐哈哈”的民谣。可见当时泥玩具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④ 民间泥塑的民俗文化和艺术特色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
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关于泥塑,中国各地有着不同的民间风俗,流传着很多动人的传说故事,这些构成了泥塑艺术的精神内核。民间泥塑的用途主要有祈子延寿、纳福招财、驱邪避灾和装饰摆设等。
女娲造人
在中国的上古神话中,人是女娲用黄河里的泥捏塑出来的。
传说女娲抟土造人的地方就在河南淮阳,当地人称女娲为“人祖姑姑”,并建有“人祖庙”。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淮阳都要举行“人祖庙会”,与其他地方庙会有所不同的是,在淮阳的“人祖庙会”上会陈列和买卖一种叫做“泥泥狗”的神奇泥塑。这些泥塑造型奇异,色彩古色古香,当地的老艺人称,他们做“泥泥狗”的手艺就是“人祖姑姑”女娲传下来的。人类学家认为,“泥泥狗”与上古的图腾有关,是流传至今最为古老的泥塑和中原早期文化与艺术的样本。
节日玩具
泥塑成本低,费工少,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往往和节令、礼仪、风俗联系在一起。
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有许多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出售。据记载,宋代杭州也是塑捏泥人盛行的地方,产品多为泥娃娃,称为“磨喝乐”。据民间传说,磨喝乐是佛祖释迦牟尼在迦毗罗卫国为王太子时亲生的儿子,成年后随父出家,修成正果,成为十八罗汉之一。每逢七月七日,不仅平民百姓买回去“乞巧”,达官贵人也要买回去供奉玩耍。
“泥象”与“泥春牛”
南宋都城杭州,至今还可见到一种泥塑的小象,和泥娃大小差不多,被人们奉为神兽。泥象的产生源于皇室的南郊祭天礼。南宋王朝每三年举行一次郊祭大礼,仪仗队由当时越南进贡来的大象为前导,观看大象的排练是当时人们的一大乐事,故泥塑小象应运而生。其他还有泥神象、泥鬼怪、泥禽、泥兽、泥花、泥果等,大多为孩童玩耍之物,也有作为案头陈设的。
无锡的“泥春牛”与傩信仰有关。南宋杭州有“鞭春”仪式,立春当日,由临安知府带头,手执彩扎牛鞭,在“牛”(泥牛)身上抽打三次,作为春耕开始的象征,称为“打春”,寓意阴气消退,阳气上升,万象更新。立春前后,街市上有小泥牛出售,邻里间相互赠送,被视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吉祥物。
寺庙中的彩塑造像
寺庙中的彩塑造像是中国泥塑重要的组成部分。宗教彩塑造像内容多为佛教、道教、地方神祗、纪念性人物、神话及民间传说,其中以佛教造像为主流。西汉末期,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艺人们在继承传统造像的基础上,又吸取了印度雕塑艺术的精华,使中外的造像艺术得到有机的结合。佛的庄严典雅、菩萨的亲切端丽、弟子的容忍豁达、天王力士的勇猛威严、供养者的虔诚唯诺都栩栩如生,描绘了佛国的理想境界。
敦煌莫高窟彩塑保存着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历代的塑像3000余尊,其中圆塑像2000余尊,壁塑浮雕1000余尊,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和力士等,均采用泥塑彩绘,以捏、塑、贴、压、削、刻等传统技法成型,用点、染、刷、涂、描等方法施彩。
唐代是中国彩塑造像的顶峰时期。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内的彩塑,塑工写实沉厚,制作精美,姿态优雅,比例匀称,面部丰腴,双手纤巧,显示出温柔妩媚的神采,堪称中华彩塑的瑰宝。山西平遥县双林寺的2000余尊佛像彩塑,姿态各异,风格独特。江苏苏州紫金庵内的18尊罗汉塑像,远看疑是丝绸,近看才知是彩塑。陕西蓝田水陆庵壁塑《佛教故事》,场面宏大,内容丰富,塑工细致。
⑤ 中国四大泥塑的特点
陕西凤翔泥塑:无锡惠山泥人:分为“粗货”和“细货”两类,粗货就是泥耍货,如大阿福等多以喜庆题材为主,寄托民间美好愿望,其造型粗犷简洁,色彩鲜艳,挥洒写意,形神兼备,细货就是手捏戏文,取材于戏曲人物,神话传说,民风民俗,人物塑造传神,色彩明丽。
无锡惠山泥人取当地的水稻田一米深处的乌土为原料。工艺较为复杂,被誉为“’无锡三宝”之一,其手捏戏文和大阿福名满天下,广为人知,被视为最富有东方色彩的民间彩塑。凤翔彩塑主要分布在城关镇六营村及周边地区。凤翔彩绘泥塑有三大类,竖游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多是十二生肖。二是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只要是民间传说以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型。凤翔泥塑共有170多个花色品种。制作中使用黑黏土、大白粉、皮胶等,在全国众多泥塑中独树一帜。凤翔泥塑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较高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和美学研究价值,深为有关专家所瞩目。
潮州大吴泥塑:起源于我国广东省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它的主要特点是“压泥成片,褶片成衣”,其泥塑种类繁多余誉销,有戏曲形象,有喜童、有玩具,有神像,其中以戏曲形象为主,捏制起来有一整套工序,大吴泥塑最大的特色就是“贴塑”,出名也是靠“贴塑”,大吴泥塑用泥是当地的“牛犟土”,含水量比较多、质地重,做起衣服的灵动感非常困难,只有少部分工匠掌握这门手艺。这门手艺不外传并且传男不传女。
天津泥人张:是捏塑世家,作品以写实为主,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装饰,无不强调一个“像”字,其子孙继承祖业,为我国彩塑艺术作出了不虚埋朽的贡献,泥人张彩塑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能刻画出人物性格、体态、追求解剖结构,夸张合理,取舍得当,用色敷彩,匠心独特,形成了独立的体系,达到了形神兼备,令人爱不释手。泥人张用泥是含沙量少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敲打成“熟泥”,其粘合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