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战后的法国都有哪些雕塑艺术家比较活跃
战后15年中法国女雕塑家里希埃的创作较为活跃。吉尔曼•里希埃(GermaineRichier,1904—1959)曾是布德尔的助手,她擅长青铜雕塑,能用极薄的铸造技术创造独特的效果。她喜欢用象征的手法表达其主题。她的《风暴》(1947)、《飓风》(1948)塑造了形体较为模糊的男人全身像,他们在看着正在变化过程中的风暴,这种寓意性很强的作品能够引发人们对时代心情复杂的诸多联想。50年代里希埃还创作了许多变体雕塑,如,高2.4米的《林中的唐•吉哥德》等。
塞扎尔•巴尔达契尼(CesarBaldaccini)战后与里希埃几乎同时在法国雕塑界颇具影响。他采用工业原件和煅制材料,再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创造出如食人鸟、带翅膀的人和奇形怪状的机械人等形象。1960年塞内扎在沙龙展出了名为《压缩》的作品,表现的是在废品场用大型油压机将旧汽车挤成的彩色的金属团块。这件作品引起了很大轰动。
兰勃腊克也是战后法国雕塑界活跃的杰出雕塑家。他的杰作有《跪着的女人》、《濒死的士兵》。他的许多小作品是用陶土作的,大部分大型塑像是用水泥浇铸的,然后再由他进行加工完成的。这种新材料所形成的拉长变形的构图和微妙的表面处理效果都很好。
㈡ 世界十大雕塑都是哪些,在什么地方
世界十大雕塑是:掷铁饼者、大卫人体、断臂的维纳斯、复活岛雕塑、罗马母狼铜雕、雅典娜神像、夫妇像、狮身人面像、汉谟拉比碑刻、思想者。
分别收藏于罗马国立博物馆、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卢浮宫、南太平洋孤岛、意大利罗马市政博物馆、雅典民族博物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埃及吉萨、卢浮宫、巴黎博物馆。
《雅典娜神像》为公元前438年希腊雕刻家菲迪亚斯的香木雕塑。原作毁于拜占庭时代,现存于雅典民族博物馆的大理石摹制品是公元二世纪罗马作品。塑像体态丰满、健壮,右腿直立,左下腿自外侧微屈。身上的袍挂和长裙,采用深雕手法,衣纹不但厚重有力,而且很自然。
㈢ 世界着名雕塑大师有哪些,代表作品
着名雕塑家
弗里德利·奥古斯特·巴特勒迪
济安·贝尼尼
Rossella Cosentino
黄土水
朱铭
安东尼·卡诺瓦
让-巴蒂斯·卡尔波
马克斯·克林格尔
奥古斯特·罗丹
弗朗索瓦·吕德
阿里斯蒂德·马约尔
米开朗基罗·波纳罗蒂
亨利·摩尔
乔治·绵尼 (George Minne)
蒲添生
巴特尔·托瓦尔森
让-安东尼·乌敦
吴炫三
王侠军
杨英风
部分简介
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特勒迪(Frédéric Auguste Bartholdi,1834年4月2日-1904年10月4日),法国雕塑家,美国纽约着名的自由女神像的作者。
巴特勒迪出生于法国阿尔萨斯,在巴黎学习建筑和绘画,自由女神像是因为美国摆脱英国独立而由英国的宿敌法国送给美国的。巴特勒迪塑造自由女神像时据说是依照自己母亲的面容。由设计埃菲尔铁塔的法国建筑师爱菲尔设计内部支撑铁架和整个支撑结构。巴特勒迪为了安置女神像,亲自到美国选择地点。由美国人集资建造塔座。整个铜像分成350块,装了214个包装箱用船运到美国。原型树立在巴黎塞纳河畔正对着爱菲尔铁塔。
他的其他作品包括在阿尔萨斯和瑞士边界的贝尔福山上为纪念普法战争胜利而雕刻的巨大的“贝尔福的狮子”;由斯特拉斯堡送给瑞士巴塞尔的雕像“瑞士援助斯特拉斯堡”,感谢在普法战争中来自瑞士的援助;在华盛顿的巴特勒迪公园中的巴特勒迪喷泉;在纽约联合广场的拉法叶雕像;波士顿教堂的“四个吹号天使像”;以及法国里昂的巴特勒迪喷泉。
巴特勒迪在巴黎死于肺结核,下葬于蒙马特公墓。
济安·劳伦佐·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又名Giovanni Lorenzo Bernini)(1598年12月7日-1680年11月28日)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画家。早期杰出的巴洛克艺术家。贝尼尼主要的成就在雕塑和建筑设计,另外,他也是画家,绘图师,舞台设计师,烟花制造者和葬礼设计师。
贝尼尼出生于那不勒斯的佛罗伦萨家庭,后跟随父亲彼得·贝尼尼(着名矫饰主义雕塑家)来到罗马。他早期的作品的灵感来自罗马帝国时期被运到罗马的希腊神话的雕塑。在这些作品中,有以羊奶哺育宙斯的仙女阿马尔塞(Amalthea)(完成于1609年,现存于罗马博尔盖塞画廊(Galleria Borghese),以及一些寓言神话的半身像,如“堕落的灵魂”(Damned Soul)和“受祝福的灵魂”(Blessed Soul)(完成于1619年,现存于罗马西班牙广场)。在1620年代,贝尼尼的雕塑逐步成熟,代表作是“保罗五世教皇”(1620年)、“被劫持的普洛舍宾娜”(1621年-1622年)、“大卫”(1623年)、“阿波罗与黛芙妮”(1622年至1625年)、以及广为人知的胜利之后圣母堂中的雕塑“圣女大德兰的狂喜”(1645年-1652年)。
贝尼尼在大卫像的雕塑过程中,对其赋予了感情,与米开朗基罗的同名作品不同,前者的作品是动感的,而后者似乎是准备采取行动的姿态。其扭曲的躯干和紧皱的双眉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积淀下的巴洛克艺术特点。米开朗基罗表现了大卫的英雄本质,而贝尼尼抓住了大卫的英雄气质的瞬间。这座作品是贝尼尼的主要资助人鲍格才枢机主教在其25岁的时候委托雕刻的。
贝尼尼的其他雕塑作品还有鲍格才枢机主教[1](1632年,鲍格才美术馆)和路易十四的雕像(1665年,现存凡尔赛宫)。
贝尼尼的第一个建筑作品是位于梵蒂冈圣彼得教堂祭坛上方的铜质华盖(建于1624年-1633年)[2], 另外,他还建造了罗马圣毕比亚那教堂(Santa Bibiana)的正面(1624年-1626年)。1629年,在祭坛华盖完工前,教皇乌尔班八世聘请贝尼尼负责整个圣彼得教堂的建造。他也负责建造位于教堂内的乌尔班八世[3]和后来亚历山大七世[4]两位教皇的墓穴。位于圣彼得教堂半圆形殿中的圣彼得主座(1657年-1666年)[5]也是贝尼尼的一大杰作。
除了他最着名的作品--圣彼得教堂前的广场和柱廊外,贝尼尼还在罗马设计了许多着名的建筑,如巴贝里尼宫(Palazzo Barberini,1630年始建),蒙地卡罗皇宫(Palazzo Ludovisi,1650年),基奇宫(Palazzo Chigi,1664年)等。1665年,在贝尼尼的名望达到顶峰的时候,他前往巴黎旅行,希望能为法国皇帝路易十四设计卢浮宫的东部前门,但遭到拒绝。最后这部分建筑由克劳德·佩劳予以完成,具有更多的古典色彩。
另外,贝尼尼也设计了许多着名的教堂,尽管圣彼得教堂并非出自他手(见卡罗·马德尔诺)。位于罗马的一座小型巴洛克教堂充分体现了贝尼尼的建筑风格。他不仅负责设计奎琳岗圣安德鲁教堂的建筑(Sant'Andrea al Quirinal),也雕刻了祭坛上圣徒安德鲁的巨大塑像。在罗马附近的乡村,贝尼尼也为教皇的避暑夏宫冈道尔夫堡设计了教堂。
贝尼尼设计的第一个喷水池是海王子喷水池(1640年),而最着名的作品是位于纳沃纳广场的四河喷泉(1648年-1651年)[6],该喷泉将世界上四大河:尼罗河、恒河、多瑙河和拉布拉他河,以拟人化的有力雕刻呈现出其特色,并利用椰子树和动物来表示各地的风景。该喷泉还有一段趣事:贝尼尼的对手波若米尼设计的圣埃格尼斯教堂正对着喷泉。据说贝尼尼曾嘲讽该教堂岌岌可危,所以面对教堂的拉布拉他河雕像的手是上举的。
1644年,贝尼尼的资助人乌尔班八世教皇的去世使得贝尼尼的对手们集中起来,对贝尼尼的职业生涯造成了打击。但是依诺森十世教皇继续邀请贝尼尼完成圣彼得教堂的作品,并且委托他设计四河喷泉。在依诺森十世去世的时候,贝尼尼已经成为罗马艺术的领袖人物。贝尼尼于1680年在罗马去世。
贝尼尼的作品在丹·布朗的小说《天使与魔鬼》被誉为科学的标志物和圣殿。
黄土水生于台北市艋舺,1907年,因父亲去世投靠大稻埕三哥处。因黄土水三哥为木匠,受其影响,对雕刻产生兴趣。1917年于师范学校毕业后,受师长推荐前往东京美术学校雕塑科留学,是第一位东京美术学校台籍生。1920年,再入该校研究科。除此,他并先后学艺于日本知名雕塑家高村光云与朝仓文夫。
1920年,他的《蕃童》雕塑作品入选日本帝展,为台人第一。之后并有《释迦牟尼像》、《水牛群像》、《甘露水》(帝展)、《摆姿态的女人》(帝展)、《郊外》(帝展)等知名作品。1930年他因腹膜炎病逝于东京池袋寓所,年仅35。
黄土水的作品于1980年代后期台湾本土化之后,大受欢迎。其作品常视为台湾雕塑界的逸品。
知名作品
山童吹笛(1918)
石膏像,入选1920年第二届帝国美术院展览会,为台湾艺术家首次入选日本最高权威美术展之例。原作下落不明。
甘露水(1919)
大理石雕像,入选1921年第三届帝国美术院展览会。原藏于台湾省议会,之后下落不明。
女孩胸像(1920)
大理石雕像,黄土水致赠母校大稻埕公学校(现台北市立太平国民小学)典藏。
摆姿势的女人(1922)
入选1922年第四届帝国美术院展览会。原作下落不明。
帝雉、华鹿(1922)
献日本宫内省(现宫内厅)典藏。
郊外(1924)
入选1924年第五届帝国美术院展览会。原作下落不明。
南国的风情(1927)
入选第一届东京圣德太子美术奉赞展览。原作下落不明。
释迦出山(1927)
受台北龙山寺委托制作。原作木雕像毁于1945年台北大空袭中,后由幸存之石膏原模进行翻铸,分别典藏于台湾省立美术馆(现国立台湾美术馆)、台北市立美术馆、高雄市立美术馆、国立历史博物馆、艋舺龙山寺、台南开元寺、黄土水家属。1997年,北美馆又再度翻铸五座,被外界质疑馆方是否翻制过多。
久迩宫邦彦亲王夫妇像(1928)
献久迩宫典藏。
水牛群像(1930)
石膏浮雕,黄土水生平最后的大作,亦为最为知名之经典作。原作嵌于台北中山堂后厅壁上,并存三件原模复制作,藏于台湾省立美术馆(现国立台湾美术馆,玻璃纤维制)、台北市立美术馆(青铜制)、高雄市立美术馆(青铜制)。
朱铭(1938年-),台湾雕刻家,苗栗县通霄镇人,天主教辅仁大学名誉博士。早期以乡土主题,如“牛”、“牧童”等雕刻出名,近期则以融合了中国哲学如“太极”等的现代雕刻闻名。本名为朱川泰、童年时小名“九二”。朱铭出生于苗栗县的大家族,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有五位哥哥和五位姐姐。
1953年他在父亲的带领下,到通霄镇上的妈祖庙、向雕刻师傅李金川拜师。
1955年出师,隔年北上到基隆佛具店工作。然而一直到1966年间,经济状况一直不佳。 1968年,他毛遂自荐,带着自己刻的“慈母像”、“玩沙的女孩”,拜雕塑大师杨英风为师后,并改名朱铭,才较为好转。同年,移居台北县板桥镇(今板桥市)江子翠一带定居。
1978年,朱铭在日本东京中央美术馆展出,作品“单鞭下势”被日本雕刻之森美术馆收藏。
1980年,他独自一人到美国纽约市学习,是他打开国际视野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后,他所创作的“人间”系列作品,成为他生涯中最受赞誉的经典代表。然而隔年在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发生窃案,朱铭的雕刻作品“老太婆”被偷走。
1989年,他与建筑师贝聿铭合作,在香港中银大厦前使用青铜为材质,创作“和谐共处”的太极系列作品,次年揭幕。位于大楼入口大门的左侧。
1999年,朱铭在台北县金山乡西势湖成立“朱铭美术馆”,占地有11甲,收藏许多现代雕塑作品。
2000年,花了几十年规划成立的“朱铭美术馆”,获得日本东京创新大奖(Tokyo Creation Award)海外奖。
目前在南投县仁爱乡清境农场一带定居。
朱铭的铜雕“门”亦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地标,位于本部大学图书馆门外的烽火台。“门”由司徒惠博士赠予香港中文大学,是朱铭“太极系列”的一员。
他的作品《忒修斯杀死米诺陶》大获成功,这件作品的简约和自然的表现手法形成今后他的风格。
他的另一件作品是教皇克莱孟十四世的纪念碑,用了四年时间完成,这件作品使他跻身于当时最着名的艺术家行列之中。
他又用了五年时间,完成了教皇克雷芒十三世的纪念碑,从此后他的名声大振,接受了一系列的定单,创作了《爱神邱比特和普塞克》,俄罗斯沙皇曾邀请他去圣彼得堡,被他拒绝了,他说:“意大利是我的国家,是艺术的原生地,我不能离开她,我是在这里长大的,如果我的才能用于其他土地,必须是能对意大利有利,难道还能舍弃她而为其他国家服务吗?”但仍然有许多他的作品被俄罗斯收藏。
卡诺瓦,从1795年到1797年,他创作了一系列着名的作品。1798年,由于法国军队入侵,他返回家乡,只创作了一些绘画作品,一年后返回罗马,但健康状况已经不如以前,他到德国旅行一段时间,回来后身体有好转,立刻又投入工作。
1815年,教皇命令他去巴黎监督收回拿破伦掠去的艺术品,秋季,他访问了伦敦,1816年初,他回到罗马,被任命为罗马主要艺术学院圣卢克学院的院长,教皇亲自指定将他的名字以大写金字刻匾,并被给予伊斯恰侯爵的爵位,年薪3000克朗。
收藏卡诺瓦心脏的纪念碑他又完成了一系列宗教作品,包括教皇庇护六世雕像、《玛尔斯和维纳斯》、《圣母哀悼耶稣》、《圣约翰》和《抹大拉的马利亚》等。1822年5月,他访问那不勒斯,去视察正在作成腊模的菲迪南七世像,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回到罗马后有所缓和,年底,在返回家乡的路上,于威尼斯逝世,享年65岁。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家乡的寺庙中,他的心脏被藏放在他曾经为提香设计的大理石金字塔形墓中。
让-巴蒂斯·卡尔波(Jean-Baptiste Carpeaux,1827年5月11日-1875年10月1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时期的雕塑家和画家。
他出生于巴黎南郊的库伯瓦,早年追随法国雕塑家吕德学习雕塑。1854年获得去罗马的奖学金,在罗马学习直到1861年,学习巴洛克的风格比较成熟。1861年他为玛德琳公主制作了一个半身雕像,得到了拿破仑三世的赏识,接受几个委任,为巴黎歌剧院装饰,1869年他创作的群像《舞蹈》放在歌剧院门前右面,受到许多卫道者的非议。
他的最后一件作品是放在朱里安广场的《地球四极》喷泉,由象征亚洲、欧洲、北美和非洲的四个人像托起地球,完成主要题材后即去世,后来由其他雕塑家继承完成,增加了8匹奔马和海龟、海豚等。
马克斯·克林格尔 (德语:Max Klinger,1857年2月18日-1920年7月5日)是德国象征主义画家和雕塑家。
克林格尔出生与莱比锡,在卡尔斯鲁厄学习,他最欣赏戈雅和门采尔的蚀刻版画,所以自学成为一名出色的蚀刻版画家。
他最着名的作品是一个系列蚀刻版画《关于寻找一个手套的释义》,是源自他在一个溜冰场寻找手套的梦境,他图解了弗洛伊德对于恋物的研究结果,其中“手套”成为他追求浪漫理想的象征。
克林格尔在欧洲各个艺术中心到处旅行,直到1893年返回莱比锡,从1897年后,他主要致力于雕塑,他的贝多芬雕像成为1902年维也纳分离派艺术家展览中的主要作品。他对基里科以及其他一些艺术家影响很大,他是19世纪象征主义和20世纪超现实主义运动之间乘前启后的重要代表人物。第22369号小行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年11月12日-1917年11月17日),全名为“弗朗索瓦-奥古斯特-雷诺·罗丹”(François-Auguste-René Rodin),出生于巴黎穷人家庭,是20世纪世界闻名的雕塑家。
他早期作品为现实主义风格,1876年他的作品“青铜时代”展出引起激烈的反应,有人甚至断言这是用真实人体翻制的。后来他的作品发展出自己的风格,强调光影的作用,尤其他的作品穿着睡衣、披头散发的“巴尔扎克像”引起极大的骚动,直到他去世多年后的1939年才在巴黎市区立起来。他的巨型浮雕“地狱之门”从1880年开始制作,直到去世也没有完成。地狱门以但丁的《神曲》为主题,罗丹之所以以其为主题或许是因为罗丹的悲观刚好与此章节中对人类在地域受苦难折磨的景象描写相通,互映之下而产生这件伟大的雕塑作品。1884年应加来市的委托,制作了雕像“加来义民”,纪念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为了防止英军屠城,而将自己作为人质交给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六位加来市民。1913年在英国国会公园复制了同样一座。
在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罗丹展出了150件作品,1916年罗丹将全部作品捐赠给法国政府,以换取政府为他提供住房和工作室,为此政府建造了“罗丹博物馆”。法国政府享有对罗丹作品复制的专有权。 1917年罗丹去世。
除雕塑外,罗丹还创作了许多插图、铜板画和素描,他还写过几部着作,主要着作有《艺术论》,主要雕塑作品有“沉思者”,“维克多·雨果像”,“阿根廷总统萨米恩托像”等。
罗丹生前和他的学生,同为雕塑家的卡蜜儿·克劳黛同居,克劳黛为他生了两个孩子,但罗丹拒绝承担抚养义务。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是克劳黛为罗丹提供了大量的构思,有的罗丹作品甚至是出于克劳黛之手。
弗朗索瓦·吕德(François Rude,1784年1月4日-1855年11月3日),法国雕塑家。吕德出生于法国中东部的第戎,年轻时和父亲一起为人修造炉灶,1809年从第戎的艺术学校毕业到巴黎深造,1812年获去罗马的奖学金。波旁王朝复辟后,他去布鲁塞尔接受工作,在那里和拿破仑女儿的朋友索菲·弗伦艾结婚,又回到巴黎工作。
《马赛曲》1833年,他由于其作品《和海龟玩耍的那不勒斯渔童》获得荣誉军团十字章,并得到为正在设计的凯旋门装饰的委任,其中的《马赛曲》(也叫“1792年志愿军出征”)成为吕德的不朽作品。
此外他重要的作品还有《拿破仑像》、《圣女贞德像》、《赫柏和裘比特的鹰》、《爱神的胜利》等。
吕德最重要的学生是卡尔波,他曾经根据自己的理解又创作了一个“那不勒斯渔童”。
马约尔出生于法国西南部 东比利牛斯省边境沿海的班雨勒镇,1881年前往巴黎学习艺术,1885年进入美术学校,师从于卡巴内尔和杰洛姆学习,他早期的绘画明显受到夏凡纳和高更的影响。
高更鼓励他从事装饰艺术,他参与了织花挂毯的设计,1893年,他在班雨勒镇开办了一个织花挂毯厂,在法国造成很大的影响。1895年开始,他创造了一些小泥塑,开始从事雕塑并放弃了设计织花挂毯工作。
他在83岁高龄在家乡班雨勒镇,因在雷雨天发生车祸而逝世。在巴黎有收藏他作品的一个博物馆,他的故居也已经开辟成一个博物馆。
作品
他重要的作品包括1912年为塞尚设计的纪念碑,以及一系列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纪念碑。他的雕塑作品大部分是以女人人体作为主题的,稳重、成熟并有古典主义艺术的痕迹,是古典主义和现代摩尔的抽象雕塑之间乘前启后的过渡时期最重要的雕塑家。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全名 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又译“米开兰基罗”、“米高安哲罗”,1475年生于佛罗伦斯加柏里斯镇,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以人物“健美”着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他的雕刻作品“大卫像”举世闻名,梅第奇墓前的“昼”、“夜”、“晨”、“昏”四座雕像构思新奇,此外着名的雕塑作品还有“摩西像”、“大奴隶”等。他最着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纪》天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罗马圣伯多禄大殿,设计建造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米开朗基罗出生于1475年3月6日,在卡布里斯,靠近艾瑞洲,托斯卡尼。他们家族有几世代在佛罗伦斯是小规模的银行,但他的父亲 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 并没有成功的经营下去,而后便任职临时政职。在米开郎基罗初生之时,他为卡布里斯小镇的司法管理员和奎奇市的行政长官。米开朗基罗的母亲为 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而他的父亲据说是伯爵夫人 Mathilde of Canossa 的后裔,这个传言大概是假的,但米开朗基罗对此深信不疑。而在米开朗基罗出生的几个月后,全家人搬回到佛罗伦斯,他也在这被养育长大。过了一些年岁,在他久病以及母亲过逝之后,他搬与一位石匠和他的全家人一起住,在一个名为Settignano的镇上。在那里他父亲拥有一座大理石的露天采矿场以及一座小农场。
米开朗基罗曾有一次对艺术家传记写作者乔尔乔·瓦萨里说道:“如果我有着一些优点,那是因为我出生在你的国家阿雷佐奇妙的气氛下,和我的奶妈一起,并学会了熟练的运用槌子和凿子将我所描绘的图刻下。”当米开朗基罗还年少的时候,他的父亲将他送到在佛罗伦斯的人道主义者 Francesco da Urbino 身边学习文法。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很显然地表现出对上学的无趣,而宁愿去教堂临摹绘画并且寻找画家同伴。后来米开朗基罗在画家 Domenico Ghirlandaio 和雕刻家 Bertoldo di Giovanni 的门下学习,他的父亲极力说服 Ghirlandaio 付钱给还是14岁的米开朗基罗,在当时是非常稀少的。而到了1489年,佛罗伦斯的统治者叫 Ghirlandaio 推荐他两位最佳的学生,Ghirlandaio 便介绍了米开朗基罗和 Francesco Granacci。在1490至1492年间米开朗基罗去他父亲的学校,并受到许多前人的影响,型塑和拓展了他在艺术上的构想。跟着在那年纪他那柏拉图式的观点,同时他也开始感受到性别的差异。在这时期米开朗基罗认识了几位文学巨擘,像是米兰多拉、Angelo Poliziano 和 Marsilio Ficino。米开朗基罗完成了大卫像和骑士的斗争,后者是借由Poliziano所建议的题材发挥,并受到佛罗伦斯市长洛伦佐·德·梅第奇的委任。
亨利·斯宾赛·摩尔 OM CH, (Henry Spencer Moore,1898年7月30日-1986年8月31日),英国雕塑家。摩尔以他的大型铸铜雕塑和大理石雕塑而闻名。受到英国艺术圈的推崇,他的创作为英国在现代主义艺术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带空洞、斜倚的人物造型是最典型的摩尔的雕塑样式。这种造型被认为是他受到1925年在巴黎看到的一个名叫"Chac Mool"的托尔特克-玛雅雕塑的启发发展而来的。摩尔早期作品上的空洞通常采用比较传统的形式,如弯曲的手臂状与主体相连。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主体躯干上的空洞,因此造成主体凹凸或弯曲的外形。同时期的芭芭拉·赫普沃斯的作品也发展了类似的风格, 她最初也是受到摩尔作品的影响。
由于承接了众多的大尺寸委托创作,摩尔在晚年相当富有。不过,摩尔仍保持简朴的生活。他的大部分财富都由亨利·摩尔基金会继承,用于支持艺术教育和推广。
摩尔以创作大型抽象雕塑而着名,这些公共艺术作品遍布世界各地。人体形象,特别是“母与子”或“斜倚的人形”是摩尔的创作中最常见的主题。除去在1950年代中短期地采用过家庭群组形象,他作品的主题大多是女性形象。摩尔作品的最大特点是通常都包含孔洞或主体被穿透。而其起伏的曲线外形,被很多人认为是摩尔受到他的出生地约克郡起伏的山丘地形的启发。
摩尔的侄女曾经问他为什么他作品的名称都很简单,摩尔的回答是:
所有艺术都应该有神秘感并需要观众的参与。如果给雕塑或绘画以显白的名称,那么神秘感就无从谈起了,观众的注意就会轻易的移开,而不会费力捉摸作品的内涵。人们都觉得他/她在观看,其实并没有真正地观看。
摩尔的早期作品通常是直接雕凿的手法创作的[1]。1930年代,摩尔逐渐转向现代主义风格。他与其他几位居住在Hampstead的雕塑家交流频繁,风格上彼此互相影响。 在创作过程中,摩尔通常会作大量的草图。这些草图大多留存下来,为研究摩尔创作的演变提供了直接的资料。1940年代,摩尔更多的使用模型法进行创作,先用粘土或石膏造型,再用脱蜡法浇铸铜雕。
二战以后,摩尔的铜雕都是受委托创作、作为公共艺术品的大型作品。因此,他基本上放弃了直接雕凿的创作手法,而改用模型,并雇用了几名助手。
在他位于Much Hadham的家中,摩尔收集了大量形状各异的自然物体:头骨,漂流木,卵石,贝壳等等。摩尔在这些物体中寻找对于自然形体的灵感。对于大型作品,他通常会在最终制模浇铸前,制作半尺寸的试验模型。有时,会制作全尺寸的石膏模型,以便对外形作最后的改进和添加表面印痕。
1946年3月,摩尔和埃芮娜的女儿出生了。他们以摩尔母亲的名字给她起名 - 玛丽,而摩尔的母亲在此前两年去世。母亲的去世和女儿的降生使摩尔更关注家庭的概念,这反映在他创作了不少“母与子”题材的作品。 同年,摩尔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回顾展。1948年,他获得威尼斯双年展的国际雕塑奖,并成为1951年不列颠展〔Festival of Britain〕和1955年“Documenta 1”的主题艺术家。
“家庭群像”(1950年)铜, 位于英国Stevenage的Barclay学校,是摩尔二战后的第一件大尺寸委托创作。战争末期,摩尔应亨利莫里斯的要求,为他的乡村学院创作了雕塑“家庭群像”,后因资金问题雕塑并没有实施。但1950年,这一作品在Stevenage的Barclay学校建成,成为摩尔的第一座大尺寸公共雕塑。
1950年代中,摩尔收到越来越多的创作委托,其中包括1957年为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办公楼的作品。由于公共艺术作品的增加,摩尔雕塑作品的尺寸也随之增长。他开始雇用助手帮助他的工作,其中包括Anthony Caro,Richard Wentworth。
固定展览场所
世界各地的众多艺术博物馆都收藏有摩尔的雕塑和绘画作品。藏品较多的博物馆有: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美国最多的大型铜雕收藏。
亨利·摩尔基金会, [2], Perry Green, Much Hadham, Hertfordshire, 英国
亨利·摩尔学院, 英国利兹
泰德艺廊, 英国伦敦
安大略美术馆, 加拿大多伦多
Yorkshire Sculpture Park, 英国利兹附近
Albright-Knox Art Gallery, 美国纽约州布法罗
Sainsbury Centre for Visual Arts, 和东安格里亚大学校区内, 英格兰诺福克郡诺里奇市
Wakefield City Art Gallery, 英国
Paço imperial, 巴西里约热内卢
㈣ 当代世界上有哪些雕塑大师比如像米开朗基罗那样雕塑大师。
米开朗基罗、贝尼尼、罗丹、亨利摩尔、考尔德等等。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法国雕塑艺术家。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他的作品,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响力,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罗丹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他不愧是一个伟大的雕刻家。
奥古斯特·罗丹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其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罗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欧洲两千多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20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创造者。
㈤ 介绍3位西方艺术史上的雕塑家,并谈谈他们的艺术特色。
我就介绍三个吧.
1.Antoine Bourdelle(安托尼.布代尔):罗丹的学生,但是他的老师是奔放的风格,他却深受哥特式和古希腊雕塑的影响.他自古代想象中获得启发,立志创作出同样具有厚度,量感,有别于当时流行的优美形体为重点的雕塑.
2.Antonio Canova(安东尼奥.卡诺瓦)他的雕塑是追求形式和完美的象征,也是新古典主义理想的一个范例。卡诺瓦在他成长的威尼斯艺术圈中非常显着,他曾受委托制作公共纪念碑,墓碑,雕像,也曾设立培养年轻艺术家的学校,并曾担任教皇使者,走遍全欧,索回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掠走的艺术品.
3.Donatello(多那太罗):他的最高天赋是能在古典雕塑中注入人性的情感.作为在佛罗伦萨促成艺术改革的一群卓越的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中的一员,多那太罗也被认为是一位文艺复兴风格的创立者.他又是有名的艺术赞助人美第奇所喜爱的一位艺术家.在米开郎琪罗之前,是居于远远领先地位的佛罗伦萨雕塑家,也许是文艺复兴时期所有的艺术家中最具创新力和影响力的一位.
㈥ 西方着名雕塑大师都有哪些
学基本功看米开朗基罗,古希腊雕塑
学表现看罗丹
刚学雕塑的人都爱张嘴闭嘴罗丹,其实没几个真正看懂,就知道是大师,时间长了才发现,至少是我,并不够喜欢他,这跟每个人的个人喜好有关。如果你只喜欢写实的,就看古希友袜腊的,米大师的,还有欧洲的广场雕塑
都不错,但是想拓展一下就不能光看他们
就人物方面 推荐几个吧:
曼祖(浮雕)亨利摩尔 马利尼 贾科梅蒂(我挺喜欢的,有味道)德加(好凳激油画,速写,雕塑,均有着作 )
这几个足够一看一阵了粗拦
㈦ 战后初期现代美国雕塑艺术的代表人物都有哪些
1923年,俄国立体派雕塑家阿契本科来到美国,在芝加哥新包浩斯学院学习,1939年他又开办了自己的学校,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现代美国雕塑艺术的基本队伍。
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Calder,1898—1976)是战后最为着名的雕塑家。他是纯美国式的现代雕塑家。他创造了活动雕塑,突破了雕塑是静止的传统法则,运用了抽象形态和机械装置。
考尔德《龙咀虾与鱼尾巴》
考尔德出生于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曾在理工学院学习机械工程。1930年他同蒙德里安相识,接受了他的抽象艺术理论,并开始制造由抽象形态组成的、可以由机械牵动的金属雕塑。1937年,考尔德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设计制作了一座活动雕塑《水银喷泉》,流动的水银冲击了金属板,金属板带动了旋转杆,使雕塑顶端的装置旋转起来,如此精巧的设计使观众感到新奇有趣。1939年考尔德又用铁丝将渐次变化的金属板悬挂起来,创作了《龙咀虾与鱼尾巴》。1952年考尔德又为委内瑞拉中央大学礼堂设计了天花板浮雕,可以发出奇妙的声音,这是雕塑的原则界限的又一次突破。考尔德的活动雕塑创作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高峰并形成了重要流派。考尔德则摒除了枯燥的机械形式而接近米罗与蒙德里安的色彩与造型。
《红花瓣》(1942,现藏芝加哥艺术俱乐部),高264厘米,这件雕塑由铁丝和金属片制咸,在受到外力的时候,所有的金属片就会不断运动,雕塑中可以活动的部分之间会产生新的构成关系,从而产生一种有系统的反复变化。
日裔美国雕塑家勇野口(lsamuNoguchi)在战后也很活跃。他的父亲是日本人,母亲是美国人。他在日本长大,在美国接受艺术教育。后来他又在布朗库西的工作室里干了两年,并在那里建立起做雕塑家的信心。野口勇的雕塑试图被用于创造一个完整的环境。他探索了日本的园林设计,又将这种研究的成果应用于一系列公园和室外环境雕塑上。这种作品主要有竖立在纽约曼哈顿蔡斯银行大厦前的雕塑、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楼前的雕塑,后者是野口勇的代表作。
美国第一位制作金属焊接雕塑的艺术家大卫•史密斯(DavidSmith,1906—1965)也在二战后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声望。他没有接受过正规艺术教育,曾经做过铆焊工。30年代他接触到了毕加索和冈萨雷斯的金属焊接雕塑,受到影响和启发,他的作品主要有《皇鸟之家》(1948)、《星星和笼子》(1952)、《野兽的重量》(1957),他的雕塑风格介于超现实主义之间。
㈧ 近现代雕塑的特征及代表艺术家
外国近现
代雕塑艺术以欧洲最为突出。它曾经产生了
一批杰出的雕塑家和优秀作品。作为欧洲近
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可以三位法国雕塑家,
即乌东、吕德、罗丹的《伏尔泰坐像》、《马赛
曲》、《加莱义民》为例。它们分别代表了新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三大艺术流
派。法国近代着名肖像雕塑家乌东的《伏尔
泰坐像》,是为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创作的全身像。雕像自然地流露出伏尔泰明
显的老态和瘦弱的身躯。但是,通过他神采
奕奕的脸部表情,特别是他那似能洞察一切
的敏锐的目光,人们仍能感觉到这位反对封
建专制的不屈的斗士的聪明才智。法国近代
着名的浪漫主义雕塑家吕德的《马赛曲》,是
为巴黎大凯旋门创作的着名浮雕。表现1792
的法国人民在反运蠢森抗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封建帝
国的战争中,马赛的义勇军开赴巴黎参加保
卫祖国的战斗的历史事件。整个浮雕的构图
复杂而严谨,依靠人物的彼此交旁亩错遮掩造成了
一种千军万马的档枝宏大气势。它成功地反映了法
国大革命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昂扬的斗争精神,
从而使它成为歌颂法国人民为祖国自由而战的
英雄纪念碑,在世界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法国近代最杰出的雕塑家罗丹的《加莱义民》,
是一座表现爱国主义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的
英雄纪念碑。整个雕塑没有固定的正面,可以
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它以深入的心理刻画和
强烈的性格表现为其重要特色,树立了近代纪
念碑雕刻的范例。
㈨ 米开朗基罗三大雕塑是什么
米开朗基罗的三大雕塑是:“大卫”、“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译“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
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桑西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 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有“亩哪大卫”、“创世纪”等。
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来表达后人对他的尊敬。坦虚
1501年,26 岁的米开朗基罗载誉回到故乡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安放在韦吉奥宫正门前,作为佛罗伦萨守护神和民主政府的象征。
1513 年,教皇陵墓恢复施工,米开朗基罗历尽艰辛磨迅信码难创作了着名的“摩西”、“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
㈩ 世界上十大着名雕塑有哪些
喜欢雕塑的朋友们怎么能不知道世界上的十大着名雕塑?下面是我整理的十大着名雕塑。
1、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
坐落在曼哈顿自由岛,这座雕像是专用于10月28日,1886年美国法国人民赠送的礼物。 这是给庆祝100年周年的签署美国独立宣言。 自由女神像是自由的象征,美国:欢迎信号从国外移民 最着名的雕像:自由女神像
2、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的救赎主,
这尊雕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装饰艺术雕像和第五世界上最大的耶稣的雕像。 它是30米(98英尺)高,不包括其8米(26英尺)基座,机械臂伸展28米(92英尺)宽。它位于700米(2300英尺)的峰值基督山山。 这座雕像已经成为一个图标里约热内卢和巴西最着名的纪念碑。它建于1926年和1931年之间 最着名的雕像:基督的救赎主基督山山
3、埃及吉萨大斯芬克斯
通常被称为斯芬克斯,这是一个石灰岩雕像的神话生物一头狮子的尸体和一个人头。 它站在尼罗河的西岸吉萨高原在吉萨金字塔,埃及。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巨石雕像,站73.5米(241英尺)长,19.3米(63英尺)宽20.22米(66.34英尺)高。 也是最古老的雕塑,通常被认为是由古埃及人大约公元前2558 - 2532年 埃及吉萨大斯芬克斯
4、摩宴团绝埃,复活节岛拉帕努伊岛
整体人物雕刻的人从1250年和1500年之间的岩石。 几乎所有的摩埃都过于大的脑袋大小的3/8整个雕像。 最高的摩埃竖立,称为帕罗,几乎是10米(33英尺)高,重75吨。 最重的建立是一个短但寮屋摩埃重达86吨,一个未完成的雕塑,如果完成了,就约21米(69英尺)高,重量约为270吨
5、晌姿大卫雕像
,意大利大卫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杰或缓作创建在1501年至1504年之间,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 这是一个5.17米(17.0英尺)站在男性裸体的大理石雕像。 大卫雕像代表圣经英雄。 自由女神像位于1873年以来在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 最着名的雕像:
6、奥尔梅克巨大的头,墨西哥
奥尔梅克文明是一个古老的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前住在墨西哥中南部的热带低地,现代的韦拉克鲁斯,在墨西哥塔巴斯科辣酱油。 奥尔梅克文明繁荣大约从公元前1400年到公元前400年。 最认可的奥尔梅克文明方面的巨大佩戴头盔的脑袋。 被认为是统治者的肖像。 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头和头盔头饰用独特的装饰元素。 17个巨大的头已经发现,他们的大小范围从最高的3.4米高的最短1.47米
7、祖国母亲在召唤,伏尔加格勒,俄罗斯
祖国调用雕像,或者只是祖国是一个雕像在伏尔加格勒(以前称为斯大林格勒)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中。 宣布1967年世界上最大的雕像(85米或279英尺),它是最后一个非宗教雕像被宣布为最大;每一个一直以来纪录保持者Buddhism-related雕塑。 相比后更高的雕像,祖国电话明显更复杂的从工程的角度来看,由于其特有的姿态高举着剑的右手和左手扩展调用姿态。 200步,象征着200天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铅山的底部的纪念碑 最高的非宗教雕像在世界上 - 祖国母亲在召唤
8、《思想者》——奥古斯特·
罗丹的青铜雕塑。的工作显示了一个裸体男性图与下巴真人大小的坐在一块岩石一方面好像沉思,和经常被用作图像代表哲学。 大约有28个全尺寸铸件中,这一数字大约是186厘米(73)高,但并不是所有的都是在罗丹的一生,在他的监督下。 罗丹首先构思图的另一个工作在1880年,但第一个熟悉的青铜出现在1904年 奥古斯特·罗丹的思想家——已知的世界
9、 小美人鱼,丹麦
描述了一个美人鱼铜像,在哥本哈根,丹麦。 根据安徒生童话的同名的,小而没有威信的雕像是哥本哈根图标和自1913年以来一直是一个主要的旅游景点。 它也成为一种流行的汪达尔人乱涂的目标和政治活动家。 雕像坐落在岩石在一个港口,身高只有1.25米(4.1英尺) 小美人鱼在哥本哈根——只有1.25米高
10、 狮子的露台,提洛岛岛,希腊
提洛岛的岛是最重要的一个神话,在希腊历史和考古遗址。 提洛岛有一个地位神圣的圣所前千禧年奥林匹斯山的希腊神话中阿波罗和阿尔忒弥斯的诞生地。 狮子的露台是致力于阿波罗纳克索斯岛人的公元前600年之前不久,原本9到12大理石守护狮子在神圣的过程中,但只有5狮子幸存下来,有3人的碎片。 原件是在1999年搬到提洛岛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