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山东滕州的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东滕州的民间艺术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3-26 08:04:03

❶ 滕州的习俗

1、送粥米

送粥米也叫“送月米”。一般男孩出生后20天,女孩18天,并要定双日子,假如赶着算逢单日,也要错开,提前或拖后1天。姥姥必前往,姥姥不在,由舅母替代,还有舅舅。舅舅大都充当姥姥的脚力,脚力人数根据送去东西多少而定,东西多少根据自家的经济状况,和平常与亲邻交往情况而不同。亲邻送的东西多,粥米也较丰厚。

20世纪80年代后,大都用拖拉机或三轮车前往,同去的还有出嫁的姐、妹、姨、姑等。东西要有米、白面、挂面、鸡蛋、红糖等,只有鸡蛋要单数,其余要双数。另外还要送几块色彩鲜艳的布料,每块3~4尺不等,给婴儿作穿衣用。有的给男婴磨逗儿缝制虎头枕。

装满后,上边用彩布蒙住,用红攀鞋带子扎紧。另外带1只红色公鸡和1只母鸡,鸡脖子上系红布,红关绳拴住母鸡,女婴留下公鸡,男婴留下母鸡。留下的鸡以后出售可换回布料给婴儿做衣裳。回去的鸡,放开继续喂着。

2、冬至喝羊肉汤

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古人喜贺冬至,今人虽多不以为节,但冬节再怎么说也是“时年八节”之一,吃货们还是不会放过这有着各种冬至特色美食的节日的:如北方水饺、潮汕汤圆、东南麻糍、台州擂圆、合肥南瓜饼、宁波番薯汤果、滕州羊肉汤、江南米饭、苏州酿酒等。

3、温锅

娘家送两只鸡、两尾鱼、两斤豆芽等。请邻居或者自己要好的朋友同事,上新家吃饭。朋友随心送点水壶之类的五湖四海或者家用瞎启卖电器之旁肆类的,庆祝乔迁之喜。



4、龙抬头

二月初二,民间最大的习俗是“剃龙头”,不管是老人小孩,剪发、修容。

5、民间缝绣

民间缝绣流行于枣庄市市中区、薛城区、山亭区、滕州、台儿庄等地区。枣庄市周边地区的济宁、江苏、安徽等地也都有民间缝绣的流传。

以布、绸、缎等为主要原料,以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内容为题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同时融合吸收民间美术中多种门类的制作技艺,通过剪、缝、绣、贴、扎等技法来制作民间缝绣的工艺作品。

❷ 滕州舞狮团队在哪里

当地礼仪公司。滕州市,山东省所辖县级市,由枣庄市代管,旧称“滕县”返物,想要请舞狮团队可以去当地的礼仪公司进行漏散液咨询。掘液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

❸ 滕州春节民情风俗调查

据传说,很久以前,柴青年叫千百年来,他看到了季节性的混乱,确定为季节性定准。日上山打柴,突然灵感来自移动的阴影,回到家里,他特别设计用来测量太阳的影子长度“日晷”。但是,当有一个云多雨多雾的天气,怎么办呢?后来,他看到滴水崖泉水很有节奏,有一个想法,做一个五层漏壶泄漏的时间。慢慢地,他发现,每隔365天,一天的长度将重复一次,最短的一天,冬至。
万年前用自制的日晷和泄漏觐见皇帝,要说明的一点,冬至,太阳和月亮周期的运行。皇帝听到和感觉到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万年,千百年来留下的系统日历,日晷建在天坛前,漏ぁ过了一段时间? “
皇帝发送的季节正式的平衡,千百年来了解系统日历。万年拿出自己生产的草日历说:“三百六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次又一次地从一开始就植被,命运的四个赛季,12轮次一岁的阿恒很嫉妒年担心一万年来得到皇帝重用,所以买的刺客刺亿年。皇帝知道后大怒,杀了阿恒,千百年来亲自拜访。万年前指着沉沈星追上了蚕百星星家居恢复,午夜夜义,旧??的一年已经完成,在时间和春天的开始,希望皇帝给定的一个部分。“”春为岁的明星说:首页春节。“皇帝说。从那时起,中国的新年习俗流传至今。
此外,春节标题为“新年”。该
传说“年”是一个“第一个出生的喇叭凶猛的”野兽,每一个腊月的最后一天,了掠夺性噬人,并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但这种野兽,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它“怕” - 怕声,怕光,怕红颜色,人们为了驱动它,用红色的红木切的牌子挂门,标题,赵富。 “除了燃烧的竹切,燃烧发出噼啪”声“和”光“,”年“的会见,,只有逃离驰骋第二天早上,平安无事,交给互相祝贺。”新年快乐年“,也由此而来。

对联”楹联“,俗称双字简洁深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平仄协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的语言文字的声音。说。
对联,对联艺术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是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它是与书法的奇妙结合,到中国灿烂的艺术原对联对联悬挂更多,因为古老的教堂房子的房子的英列名。在时代之前的秦汉时期,中国民间新的一年里挂春节的习俗。所谓的春节,这是下降鬼传说中的神的名字“神茶”和“郁垒分别写两个红木板,挂在左,右门,恶,驱邪压力。的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五代时期,人们开始共同语言在红木板的问题。据“宋舒家的历史记录,五代张舒朱孟岁的除了生活学士学位字标题春节后,设定睡眠门元年(1964年)左右,本科幸运的是尹须嗯写的字,昌以其非工,自命笔的标题说: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们最早的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的“千繁华的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的字符的句子,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春节有密切的关系,这样的古人,也被称为春季艺术节的楹联为“春节”。的自定义庆祝除夕,都对水每通过与美好的告别怀旧,但也的未来在新的一年给美丽的希望意大利。古人在一个庆祝新的新年的除夕,“的诗句说:”从在附近庆祝新的新年的除夕阿戎房子,蜡炬通红色纱皮特; 30六十是波,从偏头痛晚上,但不幸的是爱。“海宝爱是人类的天性,它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苏轼写了庆祝除夕”名句:“明年没有力量,心中恐惧挥霍;试图做锦西少年犹太人可以夸耀! “这表明,在除夕庆祝除夕的积极意义。

❹ 滕州有什么风俗

古塔俗称龙泉塔,原是龙泉寺的一座佛塔。龙泉寺的建筑规模宏丽,从远处便可望见那黄墙碧瓦,苍松绀宇。进寺回顾,但见正中大殿轩昂,两侧庑殿整齐,殿内供的佛像栩栩如生。碑房里各种碑刻,琳琅满目,风雅古朴。明万历年间王元宾在《滕县志》中记述:“寺规制旧极宏丽……岁于此为迎春所,今两廊方丈俱圮,虽修之不及前远甚。”到了清末民初,龙泉寺庞大的建筑大都倒塌失修,仅存此塔。
龙泉塔为砖石结构,塔身呈八角形,砖刻斗托檐,共9级,通高43米,塔底直径为9.2米。塔底部有佛窟一间,塔内上部存佛窗4间,然佛像均已无存。
龙泉塔始建时代文献无考,据有关专家观察其风格,属北宋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塔底层嵌有古碑,碑上记载,明代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曾进行过重修,时至今日,已逾500余载。龙泉塔饱受历代风雨侵蚀,屡遭战火摧残,塔刹倾毁,挑檐斗拱脱落,已是面目全非。为保护古塔,1983年滕县人民政府决定,拨专款全面修复,历经年余,修缮竣工。龙泉塔被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龙泉文化广场 位于市区东部,东临荆河,占地面积为90.5亩,是一处集游览、观赏、科普、文化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敞开式公共游乐场所。整个广场由大水面、方广场、斜面草地、旱喷泉、圆形露天广场组成,配设以形状各异的花坛、台阶、亲水平桥等,龙泉古塔、王学仲艺术馆、汉画像石馆、中外酒瓶博物馆等富有文化特色和地方气息的文化建筑群围绕在广场四周,形成了以龙泉古塔为依托,反映古老文化为主题的活动空间。
王学仲艺术馆 建于1988年3月,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绿化面积为350平方米。馆内有展厅、讲座室、书画厅、文物陈列室、艺术资料收藏室、接待室、办公室,组成了中西合璧、典雅清幽的艺术殿堂,被书画艺术界誉为“江北三亭”,馆藏王学仲先生及历代名人字画500余幅,文物200多件,集收藏、展览、研究、交流于一体。
滕州市博物馆 现位于龙山路29号,建于1958年,馆藏文物1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百件,以北辛文化、商周时期青铜器和汉画像石着称茄迹,设有展室7个,有北辛文化展室,滕、薛国青铜器展室,铜镜、陶瓷、字画。陈列内容以突出滕州市的历史为特点。
荆河公园 位于滕州城区南部,南临荆河,自然环境优雅,是滕州最大的公共娱乐场所。整个公园的规划和建设在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的基础上,以传统古典园林风格为基调,使亭、台、楼、榭、阁、桥点缀其间。公园占地面积为285亩,其中水面75亩,园内建有五孔桥、玉带桥等拱桥5座及仿古式东大门,老年活动中心、观荆阁、荷花亭、双亭、沿湖长廊、水榭码头等景点15处,栽植了各种花木万余株,道路硬化3000余米。整个规划布局分东西入口区、儿童游乐区、水上活动区、动物区、自然风景区、花卉盆景观赏区、老年活动中心区等8个功能区域。
三、自然景观
滕州境内自然景观有山有水,以山静、水清为特色。
莲青山风景区 据明万历十三年《滕县志·古迹志》记载:“纪王女城在东莲青山,即玉女城”,当地民众称之为“皇城”。故址位于市城区东北25公里处的党山乡境内——乡驻地东北约8公里。沿着崎岖的山岭小路,翻越一道山口,再上一座山岭,就到了宫殿遗址处。《滕县志·山川志》记载:“九十九顶莲青山,岿然如屯云,主峰摩天岭”(高603米,南有玉女池,又有纪王女儿修道于此,故名)。又传云,王女同驸马耶律带兵避居于此。若此,城可能是金代建筑。
今城遗址巨石累累,起伏于山峦之间,颇为壮观。城址实测东西90米,南北40米,遗址内自北向南残留一排4个石鼓形柱基石,下为方形,边长54厘米;上为圆形,直径长38厘米。丛纳镇石鼓柱基间距10米。废墟残砖有44×23×12厘米和36×22×9厘米等不同规格。砖上有白灰粘结材料,绿琉璃瓦的残片,彼彼皆是。由此可见宫殿的建筑应是砖木结构。室内地面为水磨油浸方砖铺地渗粗,可见非同一般。殿堂遗址是一大平台,前后残留有巨石砌筑挡土墙(亦或墙基)高4米多。
殿址北建有石券桥一座,横跨谷口之上,此桥尚存。桥南北长40米,桥面宽15米,跨度7米,拱台高3.5米,拱高3.5米。精打细凿的拱券石规格为80×55×30厘米。上游桥洞两旁拱台上有镂雕龙头,南侧的龙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北侧的龙嘴被砸掉,角须尚好。这里既使是在大旱之年的春天,谷内桥下仍然流水潺潺。
殿堂遗址的前后左右,山上谷下,树木葱葱,百鸟争鸣,如临人间仙境。旧志记:“谷遍是桃花,每春水出涧,浮带桃花,宛然桃源仙境也”。
墨子森林公园 位于滕州城15公里的墨子故里——木石镇境内,是在原国营木石林场的基础上建立的,1993年被定为省级森林公园。公园东依沂蒙山,南濒“薛国故城”,西北分别与滕州八大景观之中的“微湖夜月”、“龙岭晴云”、“谷翠双峰”相望,可谓景中之景、园中之园。公园地势北高南低,南北狭长,绵延6.3公里,东西宽1.2公里,自然环境优美,且处于济(宁)枣(庄)公路、微(山)冯(卯)公路纵横交叉位置,交通十分便利。
森林公园主要由两大山脉和龙山、虎山、落凤山三个主峰组成,最高点海拔262.5米。登峰远眺,重峦迭翠,峰奇林茂,林海莽莽,云雾缭绕,气象万千。森林以侧柏、刺槐为主,间或其它多类树种。早春,刺槐吐绿,香花串串,远眺如雪;临夏,绿荫夹道,凉风习习,微风拂来,林涛声声,素有“日晒三里不露面,雨天五里不撑伞”之说。相传早年墨子和其弟子常到此山读书习文,遇旱年,草木枯萎,墨子就率弟子挑山泉水浇灌,从此,荒山渐绿,草木葱茏。公园从远处看,山形像龙、像虎、像凤,非常逼真,素有“龙山、虎山、落凤山,三山有灵”之美传。近视则石峰千姿百态,层石叠峰,形态各异。园内涌泉遍布,溪流纵横,山水倒映,鸟语花香。自然景观更奇,有日出观、生云处、云霞奇观、通海池等。逢雨季,生云处便会缕缕白云升腾,雾纱飘渺,山云一体,云天相连,后经人工精心修建,部分景色更加诱人,为人们提供了一处优良的休息、游乐场所。
森林公园整体又分为三个景区:墨子祠景区、园中湖景区、目夷沟景区。这些景区不仅风光绣丽、神奇,而且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分布其中,有玄帝庙、墨子井、聚宝盆、大峪庙、曹王墓等。墨子讲学石刻壁画和墨子祠为墨子祠景区主要的人文景观,在其周围还要建凤凰台、观景阁等景点。墨子祠建于风景独秀的落凤山巅,设计面积约1000平方米,为仿古式建筑,坐北朝南,二进院落皆碧瓦红墙,飞檐画栋。后院设计为主祠,内塑墨子像,供人瞻仰。东西房,塑其弟子像,附有每个名弟子的情况简介及对社会的贡献。前院为小祠,计划制作墨子“救世济民”等活动的彩塑群。墨子祠实施分期兴建,目前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
岗头镇万亩荷花风景区 地处滕州、邹城、微山三县(市)交界处,北倚凫山,西濒微山湖。西距京杭大运河仅2公里,东逾京沪铁路和104国道23公里,济微线(即104省道)、济枣线交叉穿境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游览区有“万亩红莲”、“微湖夜波”、“码头晨曲”、“渔舟唱晚”、“芦荡飞雪”等迷人的自然景观,近有“朱庄文化遗址”、“伏羲画卦台”、“牧仙洞”、“玉皇顶”、“九顶莲花山”、“落阳城址”、“鲁国郎邑”、“元明百寿石坊”等文化古迹。每逢6、7、8月份,湖畔荷花盛开,红花绿叶,碧水白帆,构成江北“瘦西湖”独有的风韵,令人遐想无际。
1995年—2000年,岗头镇党委、政府解放思想,大力实施“以水兴镇”战略,发展旅游业,总投资3000多万元,修筑了滨湖路、通港路、富民路等“四纵四横”八条道路,架设了宏波大桥,建成了拥有30个泊位的高标准港口,开辟了岗头“万亩荷花”走向国内市场的黄金水道。同时,卓有成效地进行了滨城小城镇建设,增强了旅游业发展的承载能力。依托滨湖12.5公里的湖岸线和2万多亩的浅湖,1.5万亩的低洼地,6000亩的“上粮下渔”基地,岗头镇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科技投入,建成了乌鳝走廊、白莲藕基地、中华绒鳌蟹基地、彭泽鲫基地、鱼鸭混养基地和甲鱼饲养场,初步形成了出口创汇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
岗头镇“万亩荷花”旅游资源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具有现实的游览价值,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岗头镇正准备修建度假别墅、休闲亭榭、天然浴场、水族馆舍,开辟钓台、射场、跑马、游艇,增添娱乐设施,经营特色餐饮,承接各种高规格会议,恭候中外大型旅游团体,逐步形成融娱乐、休闲、审美、考古、环保于一体的大旅游格局。
柴胡店镇万亩梨园
万亩梨园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滕县志》有花开似银的记载。该园是以刘村梨园为依托,不断膨胀规模而形成的“滕州市高效高税经济林开发区”。其品种有:酥梨、鸭梨、天生、紫酥、槎子、子母、晚三吉、二十世纪、日本丰水梨等。柴胡店镇为开发千山旅游资源,于1992年,在该园内重修了明嘉靖年间的梨园古井,规划了“园中园”,新建了观梨亭、游艇码头、钓鱼台等20个景点。定于每年4月在这里举办一届梨花会。
观梨亭位于万亩梨园古薛河分洪口处,底层为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高8米,长12米,宽8米。上层为四木圆柱支撑,是正方形高6米的挑檐式四角亭。建造于1992年,是中国传统建筑亭阁式与现代建筑风格巧妙结合的范例之一。登此亭览万亩梨园:那盛夏的点点珠光、金秋的累累硕果、严冬的茫茫林海,尤其是阳春三月那“万亩梨花白似雪,一弯薛水碧如蓝”的佳景,定会让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
园中湖位于万亩梨园中部,系集灌溉、养殖、游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800亩水面的薛河故道。岸柳低垂,鱼戏虾跃,碧波荡漾,湖光山色。在此观分洪口瀑布,爽气袭人;湖中泛舟,怡然自乐。“垂钓薛河畔,悠然见群山”也别有一番情趣。这里是旅游、观光、休闲、渡假的好去处。

❺ 山东有啥民风民俗

山东民俗文化由古至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谋职等原因,不断发生地域之间的交流,表现于民俗演变,形成了吸收与开放兼有的态势。
因移民而带来的民俗文化对山东民俗产生了深刻影响。明初推行"移民宽乡"的民垦政策,从明洪武二年到永乐年间大批移民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至德州、滨州、聊城、泰安、菏泽、济宁一带,其中一部分又先后由滨州一带东迁。这样,山西移民几乎遍布山东各地。山西民俗影响山东,如寒食节不生火做饭。鲁西北数县居民(今聊城一带),许多是明代初年由直隶(今河北省)枣强县移民而来,他们居住的地方,年画、泥玩具等民间艺术品,至今与枣强风格相近。明初由四川移民到山东的多集中在莱州,因此,莱州风俗多有与东邻不相同,还有许多市地有移民至山东各地,民俗也各异。
元、明、清三代繁盛一时的京杭大运河沿岸的码头城镇,如山东地段的德州、临清、聊城(东昌)、济宁等,受南北漕运影响,风俗与山东其它地区多有不同。这些城镇中大多都有一个竹竿巷,集中了江南常见的竹编店铺,街面上开设的茶馆,其铺面格局,卖茶、饮茶大致相同。济宁的玉堂酱园由苏州沿运河迁入,其产品至今保持着江南风格,并且仍用"姑苏老店"的招牌。
外出谋职带来民俗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当数历史上的山东人下关东,或称"闯关东"。山东人下关东大致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携家移住东北家村和山区,带有逃荒性质,俗谓"被逼无奈闯关东";一种是家在山东,但大半生在东北做生意,俗称"住地场"。他们将山东的风俗带去东北,又将东北的习俗携回山东。长期的交流使两地的民俗文化有了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一些内容相同的民间故事,如秃尾巴老李和人参的故事等,在山东与东北同样广泛流传。山东风俗受东北影响以胶东最为突出。

❻ 山东民风民俗

山东当地特色

潍坊风筝

山东的风筝以潍坊最为有名,潍坊建有风筝博物馆,里面收藏,陈列各种风筝1400件,还有1600平米的放飞大厅,风筝可以分为“硬翅”和“软翅”,“串类”,“立体类”等等,潍坊风筝受当地年画和民间装饰影响大,有很好的美感和收藏价值。

民间艺术“三绝”

扑灰年画

高密扑灰年画,起源于明代成化年间,是一种扑灰起稿手绘年画,产地主要分布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30多个村庄。早期的扑灰年画以水墨为主,从清代道光年间逐步发展为以色代墨,并趋向艳丽。

由于大笔纵横,自由挥洒,有抹的味道,艺人们称其为“抹画子”。内容大都表现喜庆,很适于民户节日张贴。“姑嫂闲话”、“踢毽子”、“万事如意”“富贵平安”、“八仙庆寿”、“牛郎织女”、“福寿双全”、“双童献寿”、“团扇美人”、“四季花屏”、“家堂”等都是扑灰年画的代表作品。

清代中期,作品就销往烟台、临沂、徐州、内蒙古、东北等地。现在,或其有独特的技法,粗犷的风格,已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高度重视,成了研究收藏的珍品。中国美术馆、首都博物馆、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均有收藏。

《中国美术大全》中介绍了十多幅代表作品,中央美术学院、天津艺术学院等院校的师生,还将扑灰年画作为临摹研究的蓝本和教材。

泥塑

高密聂家庄一户穷苦艺人从捏锅子花开始;经过本庄艺人们世代相传,使其由粗到细,由简单造型到复杂结构的生产演变,发展成为现在的形色、声、动俱佳的民间工艺品。主要产品有“叫虎”、“摇猴”、“摇蝉、“叫鸡”、“座狮”、“泥娃娃”、“牧童”、“花姑”、“梁山伯与祝英台”、“刘海戏金蟾”、“八仙”等70个品种。

这些产品自进入市场以来,久销不衰,供不应求。聂家庄泥塑,粗犷豪放,构图完整,色彩艳丽,独具一格。因此,在参加省市举办的民间工艺美术展览中连连获奖,被收入《中国民间工艺大辞典》,曾到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展出,还被宋庆龄基金会收藏,并作为礼品赠给外国贵宾。

剪纸

高密民间剪纸,历史悠久,起源难考。从挖掘的民间剪纸作品考察,它在高密广为流传及普及的时间,不晚于扑灰年画兴起的时间。明代洪武初年,大批移民迁入高密,其中有不少的民间剪纸艺人,将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带到高密,溶于一体,形成了高密民间剪纸艺术风格。

高密民间剪纸在艺术上运用了对立统一的手法,块与线形成黑、白、灰色调,相互衬托,对比强烈并富有韵律感;线条刚劲挺拔,有金石味;构图夸张变形不失真;粗犷中见清秀,稚拙中藏精巧。高密民间剪纸,在内容上取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

“窗花”、“鞋花”、“顶棚花”、“馍馍花”以信以人物、动物、花鸟、故事为题材的剪纸作品,都深受群众喜爱。改革开放以来,高密民间剪纸已走向世界,不仅成为出国人员的馈赠礼品,且多次出国展出,有20作品在全国剪纸大赛中获奖,还有3剪纸姑娘随团到日本、奥地利进行剪纸表演,被誉为“巾帼魔剪”。

杨家端口木版年画寒亭区杨家端口木版年画创于明代,至明末已臻于成熟,至清朝干隆年间,进入鼎盛期,此时,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三大木版年画画市。

杨家端口村呈现出“画店百家,画种上千”,“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局面。随着时代的变迁,杨家端口木版年画几经衰亡。中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抢救这一民间艺术,重现昔日光辉,寒亭区成立了杨家端口木版年画研究所,重新开始挖掘整理、研究和创新。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现已收集传统画版5000版年画资料集。同时,又开发创新了年画册页、年画挂历、贺年片等30年画产品,创新刻划年画新作50。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召开,杨家端口木版年画正日益被世人所注目,必将对促进寒亭的对外开放发挥更大作用。

山东节日

曲阜孔子文化节

时间为每年的9月26日到10月10日,横跨了整个黄金周,所以喜爱历史文化的你可不要错过呀。简介:9月28日是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诞辰。自1989年起,孔子的故乡曲阜都会举办中国孔子国际文化节,在孔庙大成殿前举行祭孔乐舞,以纪念孔子对人类文化的杰出贡献,弘扬东方文化。

济南泉水文化周

每年9月,在泉城广场会有大型广场文艺晚会暨焰火晚会和体验泉水文化等活动;大明湖有铁人三项对抗赛;在南部山区亦有“南山戏水节”等。

泰山东岳庙会

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简介:源于唐代,以东岳大帝的诞辰(即三月二十八日)作为泰山庙会的主要内容,后来增加了民俗风情演出、泰山王母池蟠桃会、桃花旅游节、梨花旅游节、春季旅游联谊会、泰山封禅仪式表演、东岳庙燕青打擂表演等。

青岛樱花会

每年4月中旬~5月上旬,樱花盛开的季节里。青岛的樱花会始于上世纪30年代,有“东园花海”之称的中山公园樱花,是青岛十大胜景之一。

青岛国际啤酒节

8月中旬的第一个周六开幕,为期16天。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个节日。节日由开幕式、啤酒品饮、文艺晚会、艺术巡游、文体娱乐、饮酒大赛、旅游休闲、经贸展览、闭幕式等组成;举办地点设在青岛国际啤酒城。

蓬莱渔灯节

时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十四。届时渔民纷纷到蓬莱阁龙王宫送灯、进奉贡品,祈求出海平安和渔业丰收,后改为设供祭船、送渔灯、放鞭炮,同时举行娱乐活动。

山东国际滑雪节

每年11月底,12月初举行的中国山东国际滑雪节到09年已走过了11个年头。经过这11年的打造,滑雪节已经成为山东冬季旅游的名片,中国滑雪旅游产业发展的旗帜和代言,更成为龙江百姓的自豪和骄傲。滑雪节吸引了众多滑雪爱好者,开幕式更有盛大的花样滑雪表演等。

(6)山东滕州的民间艺术有哪些扩展阅读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山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

西部为黄淮海平原,连接中原,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毗邻,南及东南分别与安徽、江苏两省相望;中部为鲁中山区,地势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为山东半岛,伸入黄海、渤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畿,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均临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有曲阜的孔子、邹城的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滕州的墨子、军事家孙子等,均出生于今山东。姜太公在临淄建立齐国,成就了齐桓公、管仲、晏婴、鲍叔牙、孙武、孙膑、邹衍等一大批名人志士;齐国还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山东省是中国的经济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国温带水果之乡,国内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三名,占中国GDP总量的1/11。2013年,山东与广东、江苏,一起被评为中国最具综合竞争力省区。


参考资料:山东-网络

❼ 滕州的风俗

滕州民俗
一 饮 具

民国年间,烧水有铜壶、锡壶、铁皮壶。冲茶常用提系大瓷壶、红泥壶或黑沙壶,配用小茶碗。普通人家没有暖水瓶,常用瓷壶冲开水,外裹棉套或草囤,以此保温。

50年代后,铜壶、锡壶日渐稀少,镀锌铁皮壶和钢精水壶为一般家庭普遍使用。60年代后,暖水瓶已为家庭必备暖水用具。农家常用竹编壳,塑料壳和铁棂壳的暖水瓶,茶壶,茶碗多厚壁粗瓷。近年来,多备塑料方桶,用于下田提水。城镇家庭喜欢喷花铁壳暖瓶,茶具多为小型细瓷套具。现今多数人家购置了气压水瓶和凉水瓶套具。

酒具,常见有酒瓶、酒瓯、酒杯和酒壶。旧时,壶多用铜或锡制,今多用瓷壶。锥形瓷质烫酒壶仍普遍使用。城镇新婚家庭多备有高脚玻璃酒杯。近年,城里人家多以塑料桶沽啤酒空森掘,少数人家配有啤酒套具。

二 餐 具

餐具,主要有碗、筷、盘、碟、盆、勺。多备置于新家庭建立之初,或添置于新年前夕。民国年间,除富裕的人家,一般无成套餐具,多用粗瓷大白碗和黑瓷碗。勺有木勺、铜勺、铁勺,匙有铜、瓷两种,筷有竹、木两种,竹筷最普遍。汤盆主要为黑瓷盆和红瓦盆。
50年代以后,特别进入80年代以来,人们对餐具的使用日渐讲究。汤勺、以铝勺、铁勺最普遍,多用素底薄壁白瓷碗,以描金烤花细瓷小碗为好。一般配有少量菜盘、菜碟、菜盆。匙有铝、瓷、不锈钢几种,筷箸仍以竹质为主。在单位食堂就餐的人员,常使用搪瓷饭盒、小盆、大口茶缸等。近年,城镇新婚家庭,大多购置成套细瓷餐具。西餐餐具虽有出售,但购置者了了。

三 炊 具

炊具主要有锅春耐、鏊、刀、铲、笼、筚等。菜刀、菜铲、擦板、笊篱、桌案为家庭炊事必备用具,一般变化不大。家庭蒸馏食品,过去常用竹制筚盘,今多数家庭使用双层钢精锅。几年前淘粮食、洗菜,常用秫秸挺勒制的弯竿子和柳编卜篮筐,现为竹编和彩色塑料小筐取代。鍪子有两种,大的摊煎饼,小的烙单饼。

锅与灶的变化较大。1960年以前,一般家庭至少备置两口尖底铸铁锅,大锅做饭,小锅做菜。灶多是砖砌或泥捏的烧柴锅框,用风箱鼓风助燃。城镇家庭现在多使用憋拉气炉灶或蜂窝煤自燃灶,个别行业的职工家庭开始使用液化气炉灶。城镇家庭饭锅以钢精锅为主,少数家庭备有平锅、高压锅,乡村一般仍使用旧式炉灶。燃料是柴、煤各半,冬季多用憋拉气炉子。

四 卧 具

民国年间,一般家庭多使用雕花面子床,富裕人家则用雕花顶子床,也有使用棕屉、皮屉、麻屉等屉子床的,通常垫单苫铺苇席。另有一种麦草睡包,元宝型,是传统的小儿卧具。 70年代,卧具变化不大,人们也不甚讲究。1978年以后,一般家庭普遍添置竹制或钢管尼龙躺椅。城镇时兴钢制双人床和沙发。进入80年代,城乡家庭添置沙发的日渐增多,三人多用沙发最受欢迎。新婚家庭,村民仍以雕花面子床为主,城镇则以板式双人床为主,普遍配置有沙发。席梦思高档卧具亦在少数小家庭中出现。

五 家 具

民国年间,稍富裕的家庭备有八仙桌、太师椅、马杌、衣箱、衣柜、盆架条几、三联桌、大马杌、圈椅等,材料以榆、槐、桐、柳为主,漆色以枣红、栗色为主。

1949年至1970年,家具变化不大,之后,水泥预制家具始兴。1978年后,一般家庭普遍添置大件家具,其中,以镶镜大衣橱、高低柜、菜橱、书橱为多。进入80年代,城乡兴起置办家具热潮。随着南方木匠的大批来滕,和国外生产技术的引进,家具一改浑厚、肃穆、质朴的风格,呈现出做工精细、风格典雅、色调明快的特色。起初,盛行捷克式、镜框式成斗核套家具,以米黄色绘饰木纹为美。随后,蜡壳板式组合家具出现,又使城镇青年为之倾倒。电镀折叠椅、沙发、藤椅、竹椅盛销城乡。

六 日常用具

民国初,居民照明使用菜油灯,后以煤油灯为主。城镇居民多用玻璃罩子灯、马灯和土捻子灯,农村家庭多用土捻子灯。解放后,年代至今,大部分居民始用电灯,乡村仍备油灯或腊烛以防停电。 汲水常用水桶、瓦罐、勾担、井绳等物多数家中备有大水缸。70年代末,地下水下降。有的用深水机泵提水。城南乡村多建水塔供水。平原村民多改用大油桶拉水,东部山乡多置特制水桶,用独轮车推水。

盛装杂物的器具有叉子、箢子、挎篮、叉子筐头。一般箢子是农村人家必备物什,主要用于盛粮或其他杂物,也是喜庆盛装礼物的常用器具。

煎饼筐,家家必备,有荆条和麦草编织的两种。近年,人们多使秫秸挺穿制的锅拍叠放煎饼。另外,还有一种麦草编织的囤子,也是用来存放干粮的用具。

农村居民盛粮习惯用瓦缸。大靛缸似乎成为衡量一个家庭是否富裕的标志。50年代后,农妇常捏制泥缸以代之,尔后,又出现水泥缸。城镇家庭多无大型盛物器具,粮面用门袋,杂物用包装箱。

家庭盥洗,建国前以红瓦盆为主,后渐以瓷盆、铸铁盆、搪瓷盆取代。现在,城镇居民多使用搪瓷盆和塑料盆。

❽ 求滕州地区过年的习俗资料,越详细越好

1/滕州民俗
春 节
子时,焚香楮放鞭炮,阉家祭祖先。拜尊长。赏压岁钱。同族年青人结伴而行,由近及远,依序拜年。早饭吃扁食,尚素馅,谐“素静”。意祝家庭和睦平安。扁食内包麸皮、硬币,戏卜“福”、“财”属谁。以博亲欢、饭后,妯娌们成群结队,走街串巷拜新年。初三中午,焚香于庭,祭神祀祖,全家团聚同酌,谓之“圆年”。初五,再吃扁食,称之”捏嘴”。教幼童,不骂人不妄语,尊长敬老逾青年,少说多做,勤业为先。初七为火日,循古俗,煮菜为餐。旧俗敬火神,庄户人开怀畅饮,锣鼓喧天。初八为谷日,吃豆腐,谐意“都熟”,祈祷丰年。初九为果日,吃鲤鱼,盼“利余”,亦为祈年。东部山乡果农尤为重视,至今依然。
春节,各行歇业,机关放假三日,各剧场、商店照常营业。初三,各单位照常上班,循古俗,放鞭炮,声响连天。
2/首先从做年货开始说起吧:

做年货:

除了上街打年货外,我们那里大年三十前三到五天,家家户户就开始自制年货了,像磨豆腐(一般是做成水豆腐、油豆腐、“让豆腐”等等豆腐系列)、煎油果(就是类似街上卖的那种糯米油饼)、打糍粑等等,这些基本都是不太能守的食品。像腊肉、水酒等这些东西,早在过年前一两个月就做完了。

除夕:

大年三十,应该算是全家最忙的了。早饭后,父母就开始杀鸡宰鸭准备年饭,小成员们搞卫生、贴春联、贴年画。

中午吃饭前,家里的男成员们(男人不在的,女主人代替)提着供品到祖宗坟上去祭拜,祖宗为上,年饭也得让他们先吃啊!扫墓回来后,家里的女成员也基本把年饭都准备好了,放完鞭炮后,一家人就开始吃团圆饭。团圆饭是在中午,所以叫年饭,而不是“年夜饭”。

初一:

新年第一天,做的很多事情,都得有讲究。按老一辈的说法,初一是否喜气祥和,预示着新的一年是否顺顺利利。

初一要“驱寒”(音译,还有“出行”的音译,实际的书面语言,本人至今不确定),这恐怕是我们那里特有的风俗。“驱寒”,也就是凌晨燃放鞭炮,迎接新年,不过有很多讲究。一、时间不能选在凌晨0点,不能选在天完全亮或早饭后,而是在天麻麻亮,大概在凌晨4-6点之间;二、“驱寒”的一般只能是男成员,而且起来驱寒的要自己醒来,而不是被叫醒的;三、驱寒的鞭炮一定得够长(越长表示鸿运越长久)、一挂鞭炮得一次性放完(鞭炮一气呵成放完,表示新年诸事顺利);四、“驱寒”放完的鞭炮不能让小孩捡,也不能在吃晚饭前清扫。等等这些,让“驱寒”变得尤为重要和神圣。所以,如果哪家过的不如意、不顺利,老一辈的还时常会蹦出句:“看来是初一没有‘驱好寒’啊”。

早饭也有讲究,一般吃的是大年三十的剩饭(这表示“年年有余”)、面条或粉条(表示祝老人长寿、全家鸿运长久)

初一要讲究祥和与吉利,所以说话有忌讳,不能带“死”字,,也不能骂人吵架。

其实这些N多的老“讲究”,都是祖辈遗留下来的习俗,有些迷信有些愚昧,但除了那些在后辈人无法接受的规矩,仍然不会有人刻意去改变它、去打破它,就像过生日吹蜡烛许愿一样,都是祈祷自己和家人在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祈祷全家来年有好的收入,遵循一下老规矩也无妨。

拜年:

在我们家乡,拜年算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和任务,占据了“过年”时间这个绝大部分。亲戚多的,基本要从初一开始,到元宵节,都得是走家串户的拜年的过程中。

“初一崽,初二郎”,初一一般是向爷爷奶奶、叔伯邻居拜年的,初二开始就是去外婆、舅舅姨姑家拜年了,而且通常是一家得吃一餐饭,碰到晚上的还得夜宿,所以亲戚多,地点分布又广的,拜年花的时间就特别长。要说明的是,出去拜年的一般是男主人带小孩,女主人得在家接待来拜年的客人。等所有亲戚都来拜完了,女主人就可以叫上自己的姐妹一起回娘家拜年了。

娱乐活动:

过年时期,乡亲们最富有的就是时间,自娱自乐的活动也很多。老年人自发组织的戏班子搭起了戏台自演自唱;年轻后生的舞龙队挨家串户拜年贺喜;小青年们组织的村镇篮球赛也是精彩纷呈;村村放起了各色孔明灯……等等等等,全民参与、老少同乐,其趣融融!

尤其是放孔明灯,这应该算是我这一辈从小到大,感触最深的过年娱乐活动了。在每个村组,一般是几个大人组织,为小孩们做好孔明灯,几个“孩子王”便组织小孩们拿几个器具,挨家挨户的“凑油”,一路唱着童谣:“凑油放风灯,养猪三百斤,凑油放一放,养猪壮又壮”。每个人都希望新年有好收成,也便不在乎那点“油”了!小孩们提着“凑”来的油,淋在绑在孔明灯的布条上,点上火,孔明灯就腾空而起了。在组织者的一声令下,孩子们就朝着跟着孔明灯追去,孔明灯飞的不远的,基本能被孩子们追到,再拿回来重放,捡到孔明灯的就走在最前头,被其他小孩簇拥着,享受着“英雄级”的待遇。所以每个人追起孔明灯来,也特别卖力。也有飞的很远的,追不到了,大家就放弃,要是落在其他村组,免不了一场纷争,最后还得双方的大人来协调。直到元宵夜,所有的孔明灯都必须放出去,这项活动也便宣告结束。

随着现在的后辈们与外界社会接触的增多,家乡的N多风俗都有所改变。大年三十晚的夜空中,燃放着越来越多、越来越绚烂的烟花;除夕夜,有人家开始学着煮饺子、吃馄饨;凌晨0点,开始有人家放鞭炮,真正意义上地“辞旧迎新”;拜年不再是耗尽大半个月的时间,串过主要几个亲戚家的门就算结束了;等等……

但更多现代文化的出现,也让该保留的给遗丢了。越来越多的大人围在了麻将桌前,没人再对戏班、对舞龙舞狮有兴趣;越来越多的小孩守在了电视机旁,看动画片和肥皂剧也似乎比追孔明灯来的舒适一些;初一扯皮打架的随处可见,没人管那么多的忌讳……

风俗在变,人文在变,但是只要身边的亲人那份热情不变、家的温馨气氛不变,每年盼望回家过年的心情依然不会变。

春节初一至十五 山东各地年俗

正月初一
严格地说,春节是从初一零点开始的。家长首先起床发纸,开门前先放一挂火鞭(据说怕直接开门遇到神),然后才能说话。其他人陆续起床。起床后妇女忙着煮饺子,男人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祭拜。招远旧时的祭拜顺序是一拜天地、二拜王母娘娘、三拜灶王、四拜财神、五拜老祖,
现在一般只拜老祖。
〔吃〕
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燃放鞭炮。为了驱除邪恶、求吉利,有的地方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有余头。水饺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两碗,意在希望人多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吃到红枣,意味着新的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
〔拜年〕
春节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不衰。首先进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而后进行近拜,就是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
旧时拜年要叩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商人拜年,除了问好外,还要互相恭喜发财。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新媳妇给公婆拜年,公婆要给相当数量的“压岁钱”。郓城等地有“春节五更乞长”的习俗。
〔吉利话〕
春节要讲吉利话是山东民俗的重要特点之一。每到年前,父母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诫子女,说话千万不要“走火”。即使遇到不顺利的事,也要说吉利话。胶东民间最忌讳的两件事,一是打碎了东西,绝对不能说话,要一声不响地把打碎的东西收拾干净,赶快把它扔到井里,路上即使遇到熟人,也不说话。据说这样就可以消灾;二是初一早晨煮饺子,非得煮破几个不可,但不能说破了,也不能说“堆锅里了”,而要说“挣了”。意在挣钱发财。商人之家对此最为讲究,而且有意进行对话,问好了没有?答曰好了;又问挣了没有,答曰挣了。如此这般,大吉大利。
〔家畜〕
鲁西南地区初一早上不能把鸡、鸭、鹅等放出来,有的圈一天,至少也要圈半天。据说是怕它们弄脏了年,搅乱了年(因为鞭炮齐鸣,会把家禽惊得到处乱飞),其他如牛、马、狗、猫等家畜动物,都得到优待。即墨在初一早晨,用隔年饭喂鸡,据说鸡吃一粒米,就能下一个蛋;把各种食品端给狗吃,据说狗先吃的东西,必定丰收。
〔送家堂〕
莱芜等地有初一下午送家堂的习俗。人们上坟、烧纸、鸣炮、叩头,将祖宗送回坟茔、回家以后,把家谱收起来,春节祭祖仪式遂告结束。但是,有的地区是初二送家堂,还有的地区是在初三送家堂,各地不一。
〔忌讳〕
初一忌讳很多,各地大同小异。莒南忌推磨(年前封磨,直到初五才准用磨),忌挑水,忌扫地,忌打人骂人。临沂则忌动针线,忌包饺子,忌吃荤,忌捣蒜。沂源初一晚上忌点灯,据说点了灯,老鼠就会泛滥成灾。
正月初二
胶东地区于初二日落后送年,送年时要摆供品,焚香烧纸,鸣放鞭炮。有的在大街上摆上供桌,接连不断地鸣放鞭炮,十分热闹。有的地区于初三下午送年。
临清有初二祭财神的习俗。商人之家都供着财神的牌位,桌上摆着“钱龙”和“枣山”。祭祀时,烧香叩头,街坊邻居也带着香纸,到商人家祭财神,祝贺生意兴隆,主人则以酒肴招待,表示感谢。
串亲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胶东东部和莱芜等地于初二到岳父家串亲,未婚的青年男女可以代替父母去看望外祖父和外祖母。即墨于初三或初四给岳父母拜年,但初五不能去。俗话说:“拜四不拜五,拜五死丈母”。莱西串亲的顺序是“先看姑,后看舅,岳父岳母在后头”。
岳父母家对姑爷、特别是新婚姑爷要盛情招待。莱芜等地的酒席上除了鸡、鱼、肉、蛋外,一般都要摆“四顶四”,就是四个果碟、四个炒碟、四个小碗、四个大碗和四个大盘。陪客的人要轮流给姑爷敬酒。
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串亲,叫做“扎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扎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扎根时,外祖父、舅舅、姨妈等都要送给新媳妇压岁钱。鲁西南的新婚夫妇串亲一般都在双日,意为成双成对,大吉大利。
旧时,临清在正月十五以前一般不串亲,俗话说:“七不走,八不挪,九走死婆婆,拐弯死老天。”初七、初八、初九不能串亲,初十尚可,拐弯是指初十以后,直到十五,更不能串亲。过了十五之后,才能串亲。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山东的一些地方称为“五马日”,并以这一天的阴晴来占当年骡马的吉凶,说这一天万里晴空则骡马兴旺。
这天又称“破五”,有些地区在初五之前妇女不能出门串亲,也不准动刀尺做针线,还不准生米、生面和生菜下锅,过了这天则不再忌讳。临清一带的“破五”,以家族为单位举行送家堂的仪式。沂南也在这天撤家堂轴子,有的还吃炸糕,扫院子,据说这天扫院子不招蚂蚁。
临沂等地妇女这天不出门、不梳头、不动针线,据说动了针线会招蝎子、蚰蜒。
这天普遍中午吃水饺,也可以吃面条,有“初五吃顿面,一亩打一石”的说法。
旧时,初五有送穷的习俗,或称“送穷媳妇”,茌平称为“五穷”,忌拜年,放鞭放炮谓之“赶五穷”。单县这天通行送瘟神,为了消除病患,家家户户都到村头或十字路口送瘟神。一大早就焚香烧纸,祈求瘟神远走高飞,让一家人康泰平安。
许多商家称初五为财神生日,黄县等地或称“路头日”,这天开门营业为开市大吉。人们鸣放鞭炮,祭祀财神,吃象征元宝的水饺,希望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这天的水饺像初一一样,也要故意下破几个,掌柜的在厨房外高声问道:“伙计,元宝挣了没有?”伙计则高声回答:“挣了!”以此来图个吉利。这天最忌讳说“赔”、“散”之类的话,吃大蒜不许吃蒜瓣,蒜泥要称“义合菜”,免得犯忌。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为人日,唐代称为“人胜节”。据说人日主人丁兴旺和人身健康。黄县、招远等地按初七、十七、二十七分为“小人七”、“大人七”、“老人七”,中午吃面条以祝人们健康长寿。
有的地方人日还有祀神的活动。沂南在这天推磨压碾,送天地神,邹县祭祀火神祝融,举烛同社必至,谓之“守驾”。单县、郓城这天送火神。
人日这天,临清、济南等地忌讳妇女做针线。据说:“人日做针线,专扎婆婆眼。”单县早晨吃饺子,现包现吃,叫做“捏老鼠嘴”,晚上不能点灯,据说是让老鼠娶媳妇,不要危害百姓。
正月初八
正月初八为谷日。鲁南地区又称此日为“转八日”,简称“转八”。这天沂水家家户户吃面条,取“擀面轴子转一转,一亩地里打一石”之意,祝愿新的一年谷物丰收。沂南则完全相反,转八日是忌转的,纺车、碾磨等所有能转的工具,这天都要停转。博兴等地以谷日阴晴占丰歉。有的地方则谓八日晴,宜谷。
正月初十
正月初十,传说是石头生日。这天不准搬动石头,也不准搬动碾、磨、石臼、捶布石等石制器物,恐怕因此伤害了当年的庄稼。
昌潍地区有的在这天焚香烧纸祭拜石头神。鄄城有抬石头神的习俗。郓城也有类似习俗。邹县等地十日作脯,谓之“纳福”。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灯节。
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避邪除百病。所以人们往往端着灯互相照照脸庞,还要照一照屋内屋外的各个角落。
山东花灯的种类繁多,各有特色。面灯和萝卜灯的农家气息比较浓厚,而彩灯的都市特点比较突出。旧时,胶东、鲁中和鲁西南地区习惯用豆面和玉米面做成十二生肖灯,做工细致、形象逼真。十二生肖灯的寓意在于消除病灾,使人丁兴旺。此外还有代表十二个月的月灯。月灯的寓意在于祈祷该月收获的农作物、水果和蔬菜取得丰收。面灯一般摆在床头、窗台、门砧和桌子上。
滕州一带的萝卜灯别具一格。过去,德州举行灯会,彩灯的花样繁多,有内容连贯的套灯,有形态各异的散灯,有端庄华丽的牌坊灯,还有变幻莫测的盒子灯。曹县有一种特别精致的彩灯,叫雪花灯。据说需要一个能工巧匠的经年之功才能制成。
博兴农村的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男孩子提着灯,围着枣树转六圈,同时把“嘟佬嘟佬,开花结枣”的口诀念六遍(传说嘟佬是主管枣树的老公公)。据说照了枣树,枣子就能得丰收。
费县玉皇庙会在元宵节这天举行“送驾”仪式。滕州一带元宵节“打花”更是令人倾倒。鄄城的姑娘们在元宵这天制作花树和花姑娘,意在希望棉花取得丰收。
个别地方妇女有“看了娘家灯,要死老公公”的忌讳,有的地方新媳妇则必须回娘家去躲灯。

❾ 峄城民俗 起源于 峄城的传统民俗 不少于 8件

泰山行宫庙会。台儿庄区四月初八(农历)泰山行宫庙会是鲁南、苏北地区最大的古会,不但是佛教信士较大的进香日,而且也是方圆数百里商贾云集、百货聚集之时。庙会期间,各地艺人也来助兴,热闹非凡。如今,这一庙会已成为苏鲁交界地区物资交流大会。
此外,还有千头山庙会、沧浪渊庙会以及山亭民俗村等。枣庄在生活、生产、节庆、礼仪、方言俗语等乡风民俗方面也都有自己的地方特点。
6、成语故事
(1)毛遂自荐。战国时,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公子平原君向楚国求救,要选拔二十个随员,尚缺一人。食客中的毛遂自我推荐,要求同去。赵胜说:有本领的人,好比袋里的锥子,锥尖会露。你在我这里三年,没有见到你有什么本领。毛遂说:如果你早就把我放在袋里,我这把锥子早就“脱颖”了。于是赵胜带他到楚国去,帮助说服楚国同赵国订立盟约,出兵救赵,保卫了赵国。后来就局首戚用“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
(2)凿壁偷光。西汉匡衡少年时家贫,夜里读书没有烛,就把墙壁凿个洞,把邻居家的烛光引来,照着读书。因为他勤奋好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桐陵渊博、出类拔萃的人物。后来就用“凿壁偷光”形容勤学苦读。
(3)鸡鸣狗盗。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被秦国扣留。他的门客中有擅长盗窃的人,夜里假装成狗到秦国宫里去偷了狐裘献给秦王的宠姬,由她向秦王说情,孟尝君才得释放。走到函谷关时正是夜里,按规定鸡叫时才开门。门客中又有一个会装鸡叫的人,假装鸡叫,骗开了城门,让孟尝君出了关,使他们得以逃回齐国。后来就用“鸡鸣狗盗”比喻不足称道的卑下的技能。
(4)焚券市义。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叫冯谖到薛地收债。冯谖便把债户找来,说孟尝君免了他们的债,不用交还了,当场把债券全部焚毁。孟尝君责怪他。他说:你缺少的不是钱财,而是义,我这样做是“为君市义”。“焚券市义”意为焚烧证券,赢得人心。
(五)民间工艺
(1)阴平毛笔。由枣庄市阴平毛笔厂生产,主要产品有:狼毫、羊毫、斗笔等。阴平毛笔制作工艺精细,质量不断提高,深受海内外用户欢迎。产品除少量在国内销售外,主要远销港澳地区、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
(2)张范剪纸。张范剪纸工艺精巧,取材广泛。1987年,薛城区张范镇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农民剪纸协会。协会每年都举办民间剪纸活动,会员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外获奖,而且还远销南韩、美国、日本等地。
(3)伏里土陶。最早生产于小邾国,具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形制和浓郁的汉代风韵。从1978年开始,经甘志友先生三十年抢救、发掘整理后,被专家誉为“中国土陶当中独系发展起来的稀有艺术品种。”作品流入26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国际日报》、香港《大公报》、《紫荆》杂志等国内外媒体多次给予报道。
(4)贺窑土陶。具有数百年历史的贺窑土陶工艺,解放以后重放异彩。它以贺窑村东凤凰台下独特的红土为原料,烧制的土陶坚固耐用,物美价廉,很受用户的欢迎。专家对贺窑芹茄土陶的评价是:十分柔软,富有油性,耐火性强,是土陶制品的最佳原料。
其他工艺名品还有:薛城区张宗元的石雕艺术,峄城区吴林玉雕系列产品,滕州市的绢屏、仿古绣片、挂扇、折扇,峄城区的编磬,市中区的绣品系列、铸铜工艺以及石头工

❿ 山东有什么戏曲剧种

山东的戏曲剧种有:柳琴戏、五音戏、茂腔、柳腔、灯腔、东路肘鼓子等。

(10)山东滕州的民间艺术有哪些扩展阅读:

柳琴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民间小演唱“拉魂腔”和“肘鼓子”相结合而形成。在没有被称为柳琴戏之前,又称“拉魂腔”,通常称作“拉魂腔”。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接壤交界地区。柳琴戏的来源是以滕州民间小调“拉魂腔”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

五音戏源于山东省的章丘、历城一带,传于济南、淄博、滨州、潍坊等地。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戏,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着称,地方特色浓郁。

茂腔是流行于山东省潍坊、敏哪青岛、日照等地的传统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茂腔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活跃在山东省东部的青岛、烟台、日照、潍坊等地区的几十个县市,被誉为“胶东之花”,曾有“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正歌子”等名称,发展到后期被称为本肘鼓、冒肘亩罩鼓、茂肘鼓等。桥耐码

阅读全文

与山东滕州的民间艺术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0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0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8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7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