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该如何写康巴什新区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思路
一、总体目标
2011至2012年,按照政府主导、公益服务、体系完善、发展平衡、惠及全民的原则,加强城乡统筹,突出软件建设和服务开展,到2012年底,努力形成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全覆盖、公共文化新产品生产供给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达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标准,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有效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益性原则。由政府主导,以财政投入为保障,提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的优惠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提供非赢利性的文化服务。
坚持基本性原则。按照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西部)创建标准》要求,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群众最基本的文化生活需求;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获得更高层次、更多样性的文化消费。
坚持均等性原则。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设覆盖全社会各阶层不同类型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全市人民群众均能公平地享有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
坚持便利性原则。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布局合理,就近融入群众生活圈,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传递、服务指引、服务和产品消费近距离、经常性,适合大众便捷获取。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
2011至2012年,围绕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总目标,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效益明显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
1.持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建面积为1.6万平方米的宝鸡市图书馆新馆;有效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利用原青铜器博物馆(筹建中的民俗博物馆)建设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非遗陈列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新建、改扩建一批县(区)文化馆和图书馆,建成门类齐全、功能先进、层次分明、省内领先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站、影剧院等齐全的文化设施体系新格局。
2.大力加强流动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市、县(区)两级图书馆配备流动图书服务车,市、县(区)两级文化馆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建成与我市人口分布和地域条件相适应的流动文化设施网络,市县(区)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全部具备流动文化服务能力,广大群众能够就近方便的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3.实施市、县(区)两级公共图书馆达标建设。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加强市、县(区)图书馆达标建设。市图书馆达到文化部颁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国家级文化先进县(区)陇县、凤翔县、陈仓区、岐山县,拟创建文化先进县(区)的千阳县、金台区、渭滨区,以及扶风县、麟游县,县(区)图书馆达到文化部颁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全市公共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0.4册以上;人均年增新书在0.02册以上。
4.实施市群众艺术馆、县(区)文化馆达标建设。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颁布的《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文化馆建设标准》,加强市群众艺术馆、县区文化馆达标建设。市群众艺术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三个区的文化馆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国家级文化先进县陇县、凤翔县、岐山县,拟创建文化先进县的千阳县,以及眉县、太白县,县文化馆达到国家三级馆的标准。
5.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到2012年底,全市建成85个单独设置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其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达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部制定的《乡镇(街道)文化站建设标准》。
6.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市、县两级全部建成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县区实现60%以上的乡镇(街道)、社区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维护和发展公众文化权益。
2011至2012年,以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强化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效益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的供给水平,更好地维护和发展城乡群众公共文化权利、培育社会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
1.全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组织文化部门和单位,继续开展大型文化下乡活动、图书流动阅览、送书下乡、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农村文化服务活动。积极推进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创建工作,巩固提升现有的4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发展水平。组织农村和城市社区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办好春节广场文化周、夏日广场纳凉晚会、社区文艺汇演、秦腔大赛、歌手大赛、自乐班大赛、民间曲艺大赛、“非遗”展示展演展览宣传活动、夏日周末文化广场、社火艺术节、周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文化活动。不断推进文化惠民活动向纵深开展,努力满足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人均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3小时。
2.逐步实现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多元化。继续深化市、县两级院团体制机制改革,大力解放艺术生产力。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在全市重点扶持300支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支持600支基层农村群众业余文艺团队,保障民间文艺演出活动经常性开展,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市场,采取项目补贴、资助和招标采购等方式,通过集中配送、连锁服务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3.全面实现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根据中、省《关于推进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2011年7月1日起,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电子阅览室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时间每周不少于42小时,公共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文化馆(站)、博物馆、体育馆(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
4.积极组织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市、县两级文化馆业务人员进社区(农村)培训、辅导和调研人均每年不低于48天;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年均举办各类讲座、展览、培训等活动不少于20场(次),下农村、社区服务点活动不少于200次;博物馆每年举办讲座、培训活动不少于20场(次)。市、县两级文化馆每年组织流动演出12场以上,流动展览10场以上;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每年下基层服务次数不低于60次。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年举办有影响的大中型文化活动不少于4次,开展培训、展览、演出等文艺活动12次以上。各村(社区)农家书屋每年开展群众主题读书活动4次以上。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每年看2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3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
5.全面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服务点建设,2012年底,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县县有支中心、乡乡有基层服务点,实现“村村通”;100%的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基层服务点使用文化信息资源及享受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的资源服务。
6.实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制定《宝鸡市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总分馆制管理暂行工作办法》等相关制度,保证分馆(点)规范性、系统性的建设原则。实施以市图书馆为总馆,县区图书馆为分馆,乡镇(街道)图书室为二级分馆,村(社区)图书室为分点的总分馆模式。吸收大专院校、部队等单位图书馆加盟总分馆服务体系,同时做好图书流动车服务工作,与总馆、各分馆(点)形成动静结合、馆点结合的图书馆服务网络,构建覆盖全市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调配、统一检索、统一分编,通借通还。
(三)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报道。
理论研究和宣传报道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明两年,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推动实践发展的同时,理论上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媒体的宣传报道还需要进一步跟进。
1.加强理论建设和学术研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各级文化馆(站)和文化研究社团,结合具体实践,参与文化部及省文化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课题研究工作,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共性问题,总结经验,并形成课题研究成果,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为同类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2.加大宣传力度。新闻媒体及时跟踪报道,形成强力有效的宣传态势、积极浓郁的宣传氛围,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影响。特别是我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的新探索、新机制、新做法、新成效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典型示范作用,带动我市整体创建工作。同时,向社会公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展情况,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参与示范区创建工作,接受公众的考评和社会的监督,推动我市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
四、建设步骤
第一阶段(2011年6月—2011年8月)。按照国家、省关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工作要求,成立创建组织领导机构,建立明确的工作机制。结合我市实际,制订创建实施方案、宣传方案、制度设计方案等,制定并完善创建规划,明确目标任务。
第二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和省文化厅的指导下,全面展开创建工作。市、县区、乡镇、社区(村)四级,分别按照创建标准和建设规划,对照各自承担的创建任务,制定方案,组织实施。
第三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0月)。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全面开展各项建设服务工作,基本完成《建设规划》确定的各项内容,力争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创建标准。
第四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对创建工作进行自查,改进提升,迎接国家检查验收,确保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验收顺利通过,力争成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五、保障措施
(一)统筹规划,建立机制,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我市“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保障广大城乡群众文化权益,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既是文化部门的重要任务,也是各相关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今明两年,我市将以创建工作为契机,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并实施公共文化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并实施公共文化绩效评估制度,形成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机制,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和保障。
1.建立有效机制。市、县(区)制定并实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相关规划和政策,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制定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政策、措施。形成政府宏观管理、行业协会参与、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的管理模式,建立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确保各社会团体对农村和基层的文化援助。
2.严格落实政策。按照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文化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编制的《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文化馆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等标准,统筹利用资源,坚决落实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体育馆(场)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用地,公共文化设施门类齐全,布局合理、服务便捷。
3.有效整合资源。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平台,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有效整合,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综合、系统、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现便民惠民,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发挥综合效益。
4.加快推进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推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并落实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有关政策,积极扶持民营文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和农村(社区)群众自办的业余文艺团队,使其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二)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建立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长效资金保障。
1.强化目标责任。实现“五纳入”,即把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承担创建任务的各级政府,以及各级文化、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切实认识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改善当地公共文化设施,增强文化服务能力,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意义,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既定时间、既定路线、既定任务,完成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
2.完善投入机制。建立总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机制,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费。市、县两级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其增长幅度要高于同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按照部颁文化馆等级必备条件的标准,对市群众艺术馆的财政拨款总数不低于全市人均0.80元,县(区)文化馆不低于全县(区)人均0.60元的最低标准;按创建国家示范区的要求,市、县两级财政分别按所辖人口人均0.60元的标准拨付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落实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行经费,市级每年22.7万元,县(区)级每年6.8万元;县(区)财政安排的乡镇(街道)文化站每年的业务活动费不得低于其所辖人口人均0.30元的最低标准。切实保障实施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购买重要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开展重要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所必需的资金,专款专用。
(三)健全机构,完善队伍,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和技术全面落实。
1.加强队伍建设。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组织机构,至2012年,在现有每乡镇已有1名文化专干的基础上,再配备1名文化站长,1名网络多媒体技术人员;为每个行政村和城市社区配备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专干。市级文化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得低于70%(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业务人员总数的30%以上),县级文化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得低于80%(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业务人员总数的20%以上)。彻底解决公共文化机构无编制,非文化工作人员占编、文化专干不专现象,充分调动发挥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在职人员培训教育制度,市级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20天,县级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
2.建立技术支撑。利用网络、声讯、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支撑系统。按照省颁标准,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中心配备8至10名技术人员,县级支中心配备3名技术人员。落实人员经费,确保系统正常运转,实现全市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Ⅱ 事业单位就是人事局备案,财政局发工资的单位吗
不一定,事业单位可分为全额事业单位、差额事业单位和自筹自支事业单位三种,全额事业单位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基本待遇与公务员一致,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城管、学校、农技站等。差额事业单位,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自筹自支事业单位,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宾馆、培训中心、设计室等。
Ⅲ 政府应该对美术馆提供资金支持吗
日前,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出台意见,明确2011年年底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2012年年底前各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这无疑是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在社会各界为此欢呼雀跃的同时,为使这一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各馆免费开放步伐不一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各美术馆的实际情况不同,目前免费开放的程度也有差异。作为国家级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的大部分展览目前仍然需要购票参观。近年来,中国美术馆正在逐步扩大免费范围。近日举行的“中国美术馆50年捐赠作品大展”就是一次“免费”的艺术盛宴,春节期间引来7万多名观众参观,等待观展的队伍一直延伸到大门外,场面十分火爆。北京画院美术馆则在销售门票的同时,通过大量发放VIP卡、举办免费活动等形式来逐步扩大免费观展人群。“我们的目的在于,让真正喜欢艺术的人能够亲近艺术。”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说。部分省、市级美术馆和艺术馆已经实现了免费开放。湖北美术馆开馆不久即正式施行免费开放政策,刘海粟美术馆、陕西美术博物馆、深圳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等省、市级美术馆陆续免费开放。深圳美术馆是2005年全国第一批免费开放的美术馆之一。据该馆工作人员介绍,虽然是免费开放,但因为深圳市民生活节奏快,不大热衷看展览,这两年走进美术馆的观众还是太少了。位于深圳的关山月美术馆的情形与此类似。据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秘书长、潘天寿纪念馆原馆长卢炘介绍,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的成员馆中大多数早已免费对外开放,“像吴昌硕、徐悲鸿、潘天寿、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林散之、沙孟海、王个簃、吴茀之、郭味蕖、陆维钊、陆俨少、沈耀初、赖少其、宋文治、程十发等名家馆都是免费开放。”记者注意到,各地区、各级美术馆的免费程度不同。在美术评论家陈履生看来,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以及各地、各级美术馆自身存在差异,逐步免费开放是明智之举。门票没了,经费是否少了?免费开放后,对于差额拨款的美术馆甚至自筹资金的美术馆而言,首先面临的是经费减少的挑战。以上海美术馆为例,该馆是差额拨款的单位,目前门票是20元一张,以每年30万人次买票参观计,亦有几百万元的收入。失去门票收入,对上海美术馆的经营将是不小的考验。广东美术馆一直以推出高档次的展览在业内着称。目前广东美术馆门票是15元,团体学生票是7元,65岁以上老人免费。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坦言:“门票收入确实是美术馆日常运营的一大经费来源。”目前国家财政给广东美术馆专项出版展览经费每年150万元,这个数额往往办一次重要展览就花完了,门票收入一直被当成一个补充。但他认为,国家相关部门和省文化厅一定会出台相应措施予以弥补,“免费开放不会影响展览水准。”罗一平说,对比而言,国外许多美术馆背后都有基金会、财团的支持和运营,比如洛克菲勒基金会在美国扶持了许多博物馆和美术馆,但类似制度在中国尚未形成气候。在举办一些档次高、规模大的美术大展时,目前广东美术馆还可以向政府申请专项经费,未来希望能尝试吸纳社会资金。“从长远的发展来说,这是一项普及文化、普及艺术教育很重要的举措。但是美术馆不仅是展览艺术品的场所,还有研究、收藏、普及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工作,美术馆的经营和发展都需要资金支持。免费以后,仅靠政府出资支持是不够的。”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担忧,免费会使一部分美术馆陷入困境。他建议国家出台配套政策,发动社会力量,鼓励个人和企业投资美术馆建设。例如,凡是给予美术馆资金支持的企业,可在税收上给予照顾。这在国外已有非常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卢炘忧心的则是国家下拨办馆经费能否真正落到实处。“有些美术馆的资金补贴来源不是很明确,是中央补还是省里补,还是市、县补?有的市、县比较穷,财政收入不很理想,无疑会影响到当地美术馆的生存和发展。”他建议,下拨经费专款专用,手续要简单明确,防止雁过拔毛。人数激增,如何管理?精彩的展览和“免费”的诱惑,必将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美术馆。“免费固然很好,但是如果什么人都能出入美术馆的话,环境会不会变得拥挤嘈杂?我还能不能安静地欣赏艺术品?”艺术爱好者小刘道出了很多观众的心声。免费开放之前,走进美术馆的大多是专业观众和艺术爱好者,免费开放之后,任何人都可以走进艺术殿堂,人流激增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诸多公共管理方面的问题。2008年,福建省博物院试行免费开放,7天内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日均参观人数猛增100倍,导致馆内部分物品受损。这只是博物馆免费开放初期的一个缩影。“对于抱有不同目的的进入美术馆的人群,美术馆该如何管理?超大数量的观众,势必影响观赏的环境,也是对美术馆公共管理水平和美术馆硬件设施承载力的考验。”陈履生说。北京画院美术馆目前仅有46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一楼大厅仅有200多平方米。该馆目前以齐白石作品陈列展为核心,类似美术博物馆。“齐白石展品价值连城,需要恒温恒湿的展藏条件,过多人进出展厅,不仅厅内湿度和温度难以控制,而且二氧化碳过多,也会腐蚀画面,影响藏品的保护。”吴洪亮说。为确保展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碰到新问题要有新办法。譬如人流剧增,产生的二氧化碳对书画作品就会有腐蚀性,必须有切实有效的措施。书画名作不能在我们这一代被损坏了,要对子孙后代负责。至于防盗防火就更得万无一失才行。”卢炘说。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告诉记者,为保证入馆观众的参观效果,“中国美术馆50年捐赠作品大展”在春节期间采用了网上预约与现场领票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控制了日参观人数总量。近期全部免费后,中国美术馆将出台新的服务方案,通过入馆观众量实时监测系统,控制展厅流量,确保参观安全。对于本身就是国家文物保护建筑的上海美术馆等美术馆来说,确保建筑本身和展览作品的安全,“免费”无疑更是严峻的考验。公众素质参差不齐是隐忧在采访中,不少美术馆管理人员和专家都提到了公众素质。他们担心的不仅是人流的激增,还有部分观众的素质问题。由于各种原因,艺术教育在我国长期缺失,很多人根本不懂得如何欣赏艺术品,不懂得尊重艺术家的劳动,也不了解看展览的基本规矩。“夏天,特意来美术馆里享受空调福利的人,你让不让他进?有人穿着短裤背心,摇着扇子就进来了,你怎么办?美术馆里有卫生间,有些人进来只为了上卫生间你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管理者必须要考虑的。”陈履生说。吴洪亮对此很有同感:“北京画院美术馆坐落在居民区里,馆内有空调和免费的饮用水,免费开放后,一些人如果不是来看画的,而是把美术馆当做纳凉休闲的地方,这就会影响看画观众的心情。”“我曾经和一个开奔驰车的老板一起去看画展,这个老板身价上亿,但是在美术馆门口他却拒绝买票,而是打电话给美术馆的熟人要求免票,实际上一张门票也只有10块钱而已。”版画家应天齐说,“在我看来,这位老板并不是真正喜欢艺术品,至少他对艺术家的作品和美术馆人员的工作是不够尊重的,来看展似乎是给美术馆和艺术家面子。”一些艺术爱好者的素质也有待提高。记者曾经看到,在美术馆内,一些参观者无视工作人员设置的“安全线”,近距离观赏甚至触摸画作。还有些人在美术馆内大声喧哗,影响他人观展。为了保护展品和艺术家的权益,许多画展是不允许拍照的,但还是有观众在工作人员再三提醒后悄悄“偷拍”。让“免费”真正惠及公众众所周知,目前不仅去多数美术馆看展要买门票,艺术家在美术馆办展也要交场地费。羊毛出在羊身上,观众身上的“羊毛”不能拔了,是否艺术家的办展费会涨呢?艺术评论人吴林田说:“美术馆办展收费,意味着有钱的画家不管画好画差都可以展,而把劣质艺术‘免费’展给大众看,无异是误导大众审美。”陈履生认为,办好美术馆是为了公众,免票也是为了公众,如何在观众数量增多的同时,不降低服务质量,也是美术馆重点要考虑的课题。湖北美术馆馆长傅中望说,该馆已经有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公共服务的制度和措施。“我们会根据不同展览,配置讲解员、发放展览宣传册页、提供语音导览设备,并在展厅设置了观众留言簿,认真倾听观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范迪安告诉记者,中国美术馆将不断加大对观众的服务内容,包括提高展览水平,在重要展览中提供导览,举办多种形式的公共教育如专家讲座、大中小学生美术实践等活动。“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在研究新的政策,我们会借鉴一些博物馆和已免费开放的美术馆的做法,如以免费不免票的形式来控制人数、提高安全保护措施,提高服务水平等,确保观者能在舒适的环境下参观,同时确保藏品的安全。”吴洪亮说。免费开放初期,必然会出现一些弊端,比如各种服务跟不上、部分游客文明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也让美术馆认识到长期全面免费开放仍需做进一步准备。需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找到新思路、新办法。卢炘说:“免费实行后,可区别对待不同的场馆和不同的展览,允许部分收费和限制参观流量。有些没有恒温恒湿条件的场馆,可以局部开放,甚至闭馆。总之,要确保人们看得舒心,藏品展得放心。”
Ⅳ 财政核拨和财政补助一类是一样的吗
财政核拨,是指财政核拨单位,也就是财政全额拨款的单位。例如湛江市市直财政核拨经费事业单位有湛江市群众艺术馆、湛江中医学校、湛江市教师进修学校等
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直接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和通过主管部门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包括正常经费和专项资金。在我国传统的预算体制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下,该资金也称为经费,收到的该笔资金称为拨入经费。
仅包括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领取的无须单独报账的预算内资金。
1、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利用非财政补助资金,如事业收入、经营收入或附属单位缴款补助附属单位的正常业务的资金,应作为附属单位的上级补助收入,不能作为财政补助收入;
2、拨入的财政补助限定专门用途且要求事业单位单独核算并报账时,不能作为该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收入,而应作为拨入专款;
3、国家对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不包括在财政补助收入中。
Ⅳ 财政拨款的单位有哪些
财政拨款的单位有图书馆、文化馆、各级公办学校、党校、档案局、文化中心、农业局下属的森防管理事业单位、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城建局下城市维护管理的如园林处、公园、绿化站、城肥所、环卫处、疾控中心、防治站等。
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有图书馆、文化馆、各级公办学校、党校、档案局、文化中心、农业局下属的森防管理事业单位、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城建局下城市维护管理的如园林处、公园、绿化站、城肥所、环卫处、疾控中心、防治站等。
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包括:医院等有收入的又承担政府社会职能的单位;自收自支管理的事业单位,现在很少了,主要是一些原来国有企业的行业主管局,现在企业大部分改制了,他们的职能淡化了,但是他们的人还属于事业编制。
这些单位的性质确定由人事局来管理,全部登记备案,核定编制。到人事局问,或上人事局网站上看看有没有,有的网站没有,而且各个地区的事业单位定性也有些差别,所以,要到当地的人事局查才行。
Ⅵ 事业单位的财政拨补和财政核拨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财政拨款是主要靠政府拨款的单位,财政拨补是有自己的产业的单位,不完全靠政府帮助的单位。一般财政拨款的单位较好,待遇较高,因为是政府机构或者中央企业。
财政拨补:财政全额拨款的单位,一般来说主要涵盖财政全额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也就是说这类单位全部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都是财政拨款。
财政核拨:主要是针对财政补助拨款单位,这类单位财政拨款只是部分来源,还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涵盖的是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单位,主要包括部分学校、医院等。
(6)一级群众艺术馆财政应拨款多少扩展阅读:
财政拨款中的特殊情况:
财政差额拨款
财政差额拨款指我们国家现在的管理体制中,划分出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等几大块,国家机关的经费由国家财政预算拨款,即国家机关的所有经费全部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
而事业单位又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种类型。一部分非营利性机构(如医疗卫生机构)属于差额拨款类型,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
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一些事业单位的经费已经开始逐步向实行自收自支过渡。而那些有产品和创收能力的事业单位国家财政则不拨款,采取自收自支的财政管理形式。
Ⅶ 一级、二级、三级文化馆有人员配备标准
摘要 简介
Ⅷ 国家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都有哪些
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有:图书馆、文化馆、各级公办学校、党校、档案局、文化中心、农业局下属的森防管理事业单位、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城建局下城市维护管理的如园林处、公园、绿化站、城肥所、环卫处、疾控中心、防治站等。
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规定,国家行政机构(即国务院、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各职能管理机构)的行政编制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国家权力机构、国家司法机关、党派组织、人民政治机构的人员参照实行公务员管理。
(8)一级群众艺术馆财政应拨款多少扩展阅读:
财政拨款和全额拨款的区别和联系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财政拨款的形式,从拨款额度来分可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全额拨款与差额拨款相比那个好,这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还是与单位的实际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
比如单位除财政拨款外没有其他的收入,或其他的收入很少,当然争取全额拨款好,这样人员的工资、基本奖金就有了保障。如单位的其他收入很多,还是差额拨款好。因为差额拨款下,财政对单位的监控较少,单位自由度更大。
现在国家已经宣布进行事业单位改革,全额拨款会逐步减少。
Ⅸ 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有哪些
财政全额拔款的事业单位
主要有图书馆、文化馆、党校、档案局、文化中心、采购中心、中小学校、城建局下城市维护管理的如园林处、公园、绿化站、城肥所、环卫处、疾控中心、防治站等。
财政差额拔款的事业单位
包括医院等有收入的又承担政府社会职能的单位,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财政自收自支管理的事业单位
主要是一些明显具有行政执法性质的的单位会转为公务员或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大部分单位在将行政职能收归具执法职能的行政单位后,会转为国有企业。
财政拨款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例如,财政部门拨付给企业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或进行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安置职工就业而给予的奖励款项,拨付企业的粮食定额补贴,拨付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研发经费等,均属于财政拨款。
Ⅹ 财政核拨是什么意思
财政核拨,是指财政核拨单位,也就是财政全额拨款的单位。
政核拨单位一般是事业性单位人员。
事业性单位公开竞聘的基本条件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勤奋,事业心强;
2、作风正派,品行端正,热爱本职工作;
3、身体健康,高中以上学历。
公开竞聘的办法与程序
本次公开竞聘遵循考试、实绩考核、面试相结合、择优聘用的原则,按照报名、资格审查、笔试、实绩考核(含领导测评和群众测评等)、面试、聘用等基本程序进行。
事业性单位实绩考核
由主管局组织实施,按30%计入总分(其中主管局领导测评占10%、全员测评占lO%、主管局综合学历、奖励、工龄等因素占1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