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问什么是“先导宣传”、“前导宣传”
来自知乎用户的回答:
先导版预告(或叫先行预告)
英文对应的是Teaser Trailer,一般是在电影宣传的初期就放出来了,这时候电影可能刚刚开拍,这版预告里的很多画面可能只是电脑合成,或者看得出来是制作得比较粗糙的画面,或者是最终成片里闹或没有的画面(单独拍摄的预告专用画面),或者干脆没画面,比如我印象最深的Teaser就是The Dark Knight的,在影片上映一年多前就放出来了,整个预告只有一个LOGO+人物对白,当时我才发现,原来没有画面的预告也能让人看得热血沸腾,特别是第一次听到小丑的声音以及笑声的那种震撼至今难忘。至于概念预告这个称呼,我还真没见到过,一般电影基本不会有“概念预告”(不知道弯刀的那个预告算是“概念预告”吗),我猜测它可能要比Teaser Trailer放出得还要早,在开拍之前就放出了,只为传达影片的某种概念。
行业自主发明,并强行灌输给受众的一些伪概念,其实不过是为了宣传推广的阶段性节奏,甚至发稿听起来有点说法和花招罢了,并不是一个全球通行的概念。
贵国电影行业还在急速扩张,这个发展过程由于是几何级的,且并无他国和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从业者多缺少现代企业制度、商业规则和好莱坞工业化流程的相关知识,但其中的优秀者(由于投资和创作作品或进行新闻报道也就是从事艺术创作和传媒行业需要常年揣摩人性)多了解国人心性,中国人大多缺少自主意识而容易被概念牵着鼻子走,这一系列的所谓前导、概念、终极预告片和海报的定义,包括很多中国影视剧和电视节目给自己加的一大串自述性定语(比如类型杂糅到液兄伍可怕的片种),就是在用概念迷惑消费者或者说受众时,起到大众传播学的连锁传播效应,和消费心理学建立消费欲望的逻辑链条的作用。
所谓的
【概念、先导、影院、终极】等等版本称呼,其实只是为了宣发团队内部沟通工作方便。一部电影的预告片根据不同的用途,会有很多版本,如果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命名方式,就会导致流程混乱。
目前的这种命名方式,主要是针对投放时间段来进行区分的。预告片还可以从投放渠道、时长、主题、等进行区分,所以其实它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片方和宣传方一定要清楚它的用途和诉求是什么。
一部电影需要多少版预告片?它根据不同的电影、不同的宣传阶段、不同的宣传策略、不同的尘指宣传渠道,都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它是没有一定之规的。
Ⅱ 淘票票怎么投资电影
淘票票是成为了全国艺联合作单位,并宣布在未来三年,投入3亿扶持资金制作并推广20部高品质艺术电影。
此外,淘票票将联合阿里影业、坏猴子影业、优酷电影和北京文化等多家出品方,推广投资、制作、宣发、放映的全链路艺术电影模式。
据淘票票方面透露,合作的多家电影公司旗下多部艺术电影,都将由淘票票进行互联网宣发,并计划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进行放映或展映。其中包括阿里影业“A计划”的《追·踪》、坏猴子影业“72变计划”的《云水》和《甜美生活》。
淘票票总裁李捷表示,淘票票还将持续推出艺术电影互联网模式创新,包括用户直接决定影院放映内容的C2B模式,以及线上点播、同步院线等。颤闭迟
截至目前,由于艺术电影体量相对较小、观影人群分布相对集中等特点,中国还没有一条专门放映艺术电影的艺术院线。
2016年,中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正式成立推广艺术电影,在一年的时茄李间内,全国艺联覆盖了400家影院,600块银幕。2017年推出了《冈仁波齐》、《二十二》等高票房、高口碑的艺术电影,《二十二》上映首日票房达334万。
今年,阿里影业的目标是支持淘票票成为中国电影行业最大的在线票务平台。阿里影业董事长兼CEO樊路远表示,今年阿里旗下手机淘宝和支付宝不但将给予淘票票流量和入口端的大力支持,未来将在用户、产品、技术、营销等多个态圆层面有更深入的协同。
投资的电影:
在商业电影方面,淘票票今年春节档参与了《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红海行动》和《西游记女儿国》四部大片的联合发行和出品。其中三部电影票房均超过了20亿元,淘票票的市场份额逼近猫眼微影。
不过,加大投入就意味着烧钱继续。阿里影业发布财报,预计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15个月净亏损为16亿-17亿元之间,主要就是因为淘票票推广所致。整个2017年淘票票亏损9.5亿,这意味着2018年第一季度淘票票的亏损接近7亿元。
在财报中,阿里影业说明,此类巨额票务推广并不是常态。李捷也表示,电影超低票价时代已结束,未来票补将会以红包等社交+营销形式出现。
Ⅲ 小成本网络剧应该如何出圈
在当下,网民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和伴随着互联网电视的普及,使用网络观看视频越来越来受欢迎。让网络剧拥有了较大的观众群体,各种各样的网络剧大量涌现,而小成本网络剧应该在激笑悔烈的竞争中出圈?
当小成本网络剧能够紧靠主流发展趋势,立足于优秀文化,沉下心来进行精细化制作的时候,小成本网络剧也会渐渐成为一种主流化的文艺样式,在互联网电视的领域获得更坚实的地位,收获更多观众!
Ⅳ 一部影视作品的制作到播放需要经历什么
近来电影市场“百花齐放”,各类型影片都在不断增长。让人眼花缭乱,而现实主义的片子也开始慢慢呈现告李在观众面前,例如《我不是药神》就实现票房+口碑双赢的局面。
对于亲情、现实、爱情等现实主义类型电影,最主要的就是通过拍摄,反映出一些现实社会现象,但是对于电影市场来说,轿扒不是所有的现实都能搬上银幕出现在观众面前的,电影市场审核制度较为严苛,一些敏感的题材很大程度是过不了审的,这闭友昌也是为什么许多影视公司会选择比较大众和观众接受度较高的作品进行拍摄制作。
所以,一部电影的制作,剧本是尤为关键的因素,这很大程度关系到影片最终能不能呈现在观众面前。不过审从而进行修改的影片不在少数,例如前段时间上映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就因为里面某些话题过于敏感而导致一改再改,还险些撤档,在反复修改的情况下,影片的剪辑就显得不够严谨稍显混乱,情节也连接不上,带来的后果明显。做什么都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Ⅳ 电影营销
电影圈内广为流传的那句话:影片质量决定了电影能飞多远,营销则决定了电影能飞多高。作为典型的注意力经济,营销对于电影票房及投资收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 好莱坞电影营销的经验借鉴
1、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营销观念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克拉曾精辟的阐述:“营销的目的是在充分认识、了解顾客的基础上,让产品或服务能够完全符合顾客所需,从而使销芹其自动购买”。由此可见,消费需求是营销的核心要素。美国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能够拍出观众想看的东西,并成功地影响观众的口味,创造出一大批具有高度粘性的顾客群
2、 注重塑造电影厂商品牌
好莱坞的电影营销并不止于对单部电影的推广和宣传,同样重视对品牌的塑造和传播。促使消费者对该品牌形成判断或者印象,有利于建立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以及品牌共鸣,从而积累品牌资产。蕴含在每部影片营销中的品牌塑造形成并推高了厂商的号召力。
3、 齐备而有力的宣传体系
通过宣传提高影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营销的重中之重。好莱坞影片的宣传体系,由不同的宣传平台和多样的宣传物料构成全面框架,并依据影片制作和宣发的进度,统筹推进、运转。包括:
1)多平台播映预告片
一部浓缩影片精华的150秒预告片,可以极大地激发公众的观影兴趣。
2)大量投放影片海报
作为最传统的宣传方式,电影海报的作用虽然有所减弱,但角色仍不可替代。一张截取经典镜头、具备强烈视觉冲击力,而又标明大牌导演、大牌明星的海报,依旧足以形成煽动消费欲望的力量。
3)综合运用宣传媒介
无论是传统的宣传媒介,还是植根于互联网的新传媒介质(网站、社交软件、各种APP),都有其不指侍同的受众、表现方式和使用体验,因此能够形成的宣亏逗毕传效果也各有短长。 好莱坞电影营销充分运用各平台的优势有针对性的进行推广 ,力求宣传效果的最大化。
4)借势扩大影片影响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举办首映礼,参加电影节、参评获奖等,都可以迅速提升关注度和口碑。
5)合理选择放映档期
档期对影片票房影响重大,是否能够避开相近题材和潜在的爆款电影,是否契合档期所在地域和时段的社会整体氛围及受其影响所形成的主流观影需求,都将影响上映时的票房表现。
4、 整合营销之道的熟练运用
定义: 指以满足消费者为价值取向,厂商通过与消费者的沟通确定统一的营销策略,并协调使用各种不同的宣传渠道和手段,综合运用不同宣传工具的优势实施营销策略,最终达成低成本、高收益的营销效果。
1)跨文化国际推广
瓜分全球票房是好莱坞电影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在剧本创作、演员挑选、场景安排等方面,好莱坞影片都为日后的全球化推广做好了铺垫。定位于全球发行的影片更注重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长组建,并利用个人英雄主义、普世价值以及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强势地位,帮助影片跨越文化鸿沟、增加吸引力,实现全球化传播。
2)不遗漏任何爆点
在具体影片的营销中,影片本身承载的元素才是最终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的关键。无论是大牌导演、一线明星,还是知名编剧、摄影大师,再或是影片故事背后的典故和事件,凡是和影片有关的宣传点,都会加以运用和推广,最终变现。
3)在各个盈利渠道统筹推进
美国电影业成熟的市场销售渠道,使得一部电影可以利用银幕、电视、家庭影院(如DVD、CD等)、网络和衍生品(如玩具、游戏、服装、主题公园等)等平台,谋求经济回报的最大化。
4)科学而缜密的立体传播
好莱坞宣发公司在科学总结规律和电影销售周期,普遍采取波浪式的“五级传播”方案,通过各种宣传平台,提高影片的认知度,延长社会关注期,保持电影热度。立体传播的5波攻势一般划分为:
第1波: 影片上映前2周,通过平面媒体进行消息发布;
第2波: 影片上映后2周,传统媒体话题炒作;
第3波: 影片上映前2周半到上映后2天的电视和电台集中高强度传播;
第4波: 影片上映前2周半到上映后2个月,网络持续追踪报道;
第5波: 影片上映后8周的杂志强化和延长热销期。
这种时间安排与美国国内院线影片放映时间较长直接关联。当前,我国影院档期安排紧张、影片放映周期较短的状况,则需要更为密集的安排。
二、 我国电影营销的创新方法
1)电商售票刺激观影消费
在线消费习惯的逐渐形成,使得电商成了制片方和影院最坚实的票仓。电商凭借强大的财力和技术力量,发起9块9超低价购票、秒杀票、明星见面会特供票等促销活动,吸引公众在线购票、激发潜在消费意愿。而每张票收取3-5元服务费的盈利模式,为电商售票平台提供了运行基础,实现了多方共赢。
2) 电影主题相关APP助力推广
APP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媒介种类,各类APP通过整合细分领域的资源,对一些特定的用户群体具有很高的吸引力。而且,APP针对性强、有深度和专业水准高的特点,品牌与用户的粘稠度较高,易于形成号召力。正是这样的特点,获得了部分电影宣发公司的青睐,从而选择跟某些知名APP深度合作,借助平台开展营销,同样实现了共赢。
3) 社会化新媒体提高关注度
利用社会化新媒体所开展的营销,主要分为两类,话题炒作和大咖推荐。话题炒作作为惯用的手段,随着互联网向移动化、社交化发展,也呈现出碎片化趋势,且愈发强调互动。由此出现了电影官方账号、导演、明星、制作人等利用自身影响力制造关注焦点,或通过自媒体发布电影海报、花絮、片花等营销方式,形成舆论热点。同时,依靠人情关系,获得大牌导演、明星好友、着名影评人等业界大咖的推荐和自荐,也被不少宣发方采用。
4)主题曲带动作用
一首由知名艺人演唱、与电影密切联系的优美主题曲不仅会在影片放映时增强艺术感染力、触动观众内心,而且音乐所独有的审美享受也具有扩大传播范围继而助推票房的力量。
5)明星路演
明星往往是影片中观众认知度最高的元素。而且和一线城市相比,当前我国观影主体——“小镇青年”所在的二线及以下城市,对明星的追捧和关注度仍然高涨。
6) 视频节目吸引注意
当代媒体普遍具有移动化和社交化的特点,随着节奏的加快,视频化传播方式也被大量采用。电影自身的形态,决定了其与视频营销先天的匹配,因此以病毒视频,网剧植入、在线视频访谈等为内容的推介视频,也逐渐成为重要的营销载体。
7) 影片众筹提供深入参与机会
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了娱乐宝和百发有戏,拉开了电影金融众筹平台的大幕。这个平台并不但是金融产品和理财工具,而且成为推进社会公众与电影深度联系的绝好纽带。公众投资后,可以获得经济收益和娱乐权益,比如剧组探班、明星见面会、电影周边等,还当然成为影片宣传的媒介,将影片与观众捆绑在一起。
三、未来趋势和建议
1)在大娱乐产业中的品牌塑造
娱乐产品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仅立足于电影的品牌塑造其效果及影响力也会相应削弱。因此,宜将品牌塑造置于更大的格局中,将品牌营销贯穿于整个营销策略,增加品牌的曝光率和认知度。
2)经典IP多品类整合营销
IP热充分说明了内容的重要性,经典IP更是营销的沃土。时下,由一个经典IP所衍生出的电影、电视剧、手游、网游、周边产品、主题乐园等,已形成了以IP为核心的跨种类的娱乐产品群。因此,整合营销的外延也将得到拓展,不再是仅围绕一部电影展开,而是将电影营销作为对经典IP产品群整合营销的一部分进行规划。这不仅可以充分实现IP的市场价值,还可能形成规模效应,推高IP品牌认知度,吸引不同类别的消费者。
3)沉浸式宣传体验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媒体、平台、APP每天都会推送各式精美的宣传物料,导致了消费者的期待越来越高,对常规内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时下的粉丝互动营销,正是竞争加剧所催生出的创新做法,而这种趋势仍将继续。为了增加粉丝粘稠度,形成更为强大的吸引力,通过营造沉浸式体验,强化代入感、提高互动性将为营销提供新的活力,而借助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制作的作品及呈现的宣传物料,会提供更为广阔的营销空间,吸引更多的粉丝和关注。
4)更为科学周密的宣传计划
大娱乐产业背景下,电影所处的产业链获得了延展和拓宽。一方面其自身的盈利模式更为多样,如贴片广告、植入广告、网络付费点映,另一方面其衍生产品更为丰富,如手游、网游、玩具,因此需要根据制作进度、放映档期等统筹安排宣传计划,与广告主、视频网站、游戏商等合作商家或自家产品的营销形成良好互动,构成营销的合力。
5)更为充足的营销投入
据报道,好莱坞影片的营销费用能够占到制作费用的一半,而在我国一部制作投入一亿左右的影片,其营销经费仅为两三千万。这导致营销公司迫于生存压力寻找其他营利点,电影营销专业人才短缺。更高质量的营销,需要以更为充足的投入做基础。
CR:华谊兄弟研究院,《使尽解数,博君关注 —— 电影营销起底》
总结:
一、好莱坞的经验借鉴:
内核上, 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在做好充分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使得产品和内容符合用户爱好。 外延上, 注重树立电影品牌(例如迪士尼),形成无意识的号召力。且通过预告片、海报、传统以及新媒介(APP、网站、社交软件)、电影节、颁奖礼等多渠道宣传,并根据当前电影市场情况合理选择档期。 结合内核外延, 进行整合营销,做好跨国际文化传播的前期准备(剧本价值观、意识形态、剧本创作、演员挑选、场景安排),将每一个爆点都宣传的淋漓尽致,同时利用美国多窗口发行的特点,根据各平台销售进程,相应地安排针对各类产品的营销。 时间上, 立体五级传播,提高影片的认知度,延长社会关注期
二、我国电影营销方式
1)随着在线票务平台的发展,在线票务平台作为用户最直接的接触渠道,具有电影营销的天然优势(票补、宣传物料的分发等)。
2)互联网下,相关APP(专业细分高粘度用户)、话题炒作、大咖推介、视频节目软广(互联网社交化、互动化、碎片化发展)、主题曲带动、明星路演、影片众筹(参与性)
三、未来趋势发展
1)立足于整个娱乐版图下的品牌塑造
2)脱离电影营销,而是将电影营销作为对经典IP产品群整合营销的一部分进行规划,形成协同效应。
3)沉浸式宣传,强化代入感、提高互动性将为营销提供新的活力,玩出脑洞,玩出黏性
4)窗口期各有侧重的立体宣发,根据各阶段侧重点设计契合的营销方式
5)更多的营销投入
Ⅵ @广告人,来品一品kpop的宣发
自从开始做广告,一年四季就变成了各种节点物料的合集,在这命运般的轮回里,常常会想跨出圈去,看看“行货”以外的东西,所以,谁说kpop爱豆的宣发不能成为广告素材库的一员呢喊毕槐?
让我们把【新专辑】换成【新产品】,把【妆发造型】读作【新包装】,品一品男团女团有些什么好东西?
TEASER 预热
kpop爱豆的回归一般有1个月左右的预热期,不把期待感拉到顶峰,怎能随便放出造价不菲的mv(毕竟一上线就要冲首小时首日首周各种榜单),很多时候,往往要从一首歌一支mv这短短几分钟的内容里,衍生出一个月的预热物料,像极了我们翻来覆去捯饬产品价值的样子?
【预热海报】告知回归日期、新曲名、物料发布时间等,kpop团体真的非常追求“氛围感”,大抵就是我们所说的“调性”,海报设计通常比较大胆而具有艺术性,随着概念推陈出新,也诞生了各种创意海报。
看看我们Red Velvet的动态海报。
Blackpink的动态海报。
像电影片单一样的预告,能细品好一会儿。
Bad boy这套海报用色大胆风格强烈。
以及一些精美平面海报
【预告照N套】爱豆美图,妆发造型往往是重点,毕竟约等于新产品“包装”,和氛围概念也是挂钩的,在我们这里就替换成“产品图”好了。
【概念视频】品牌但凡想要讲故事,都需要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但概念难就难在这朦胧暧昧的度,要勾勒出一种美感来,既不能太浅白,又不能言之无物。暧昧朦胧这个词,立刻就让我想到jennie solo的预告视频,jennie用各种语气念着自己的名字,氛围那叫一个朦胧。歌出来以后回头看,才get到一层回归自我,今后独自闪耀的意思。(jennie solo预告)
Red Velvet的festival三部曲也是我很爱的预告,19年她们用庆典的概念贯连着3张mini专辑,第一部预告片直接做了一个游乐园主题动画,沿着过山车轨道穿越红毛出道以来每张专辑的代表元素,最后定格在庆典门票上,没有一句文案,但是“准备好狂欢吧!!”就差打在公屏上了。(reve festival Special Invitation)
【mv预告视频】临近新曲上线,就要放出killing part大杀器了,绝美镜头+丝滑剪辑是标配,比较考验剪辑技术。(话说这一点做得最好的应该是综艺节目吧,精华永远都在15s预数毁告里……
除了常规物料,也有一些强话题性的重磅郑友预热,比如aespa5月回归前先放出了一部世界观概念视频,微电影级别的制作已经做足噱头,视频交代的故事背景也恰好跟新歌内容相呼应,直接送组合冲上热搜。(aespa的AI+虚拟现实设定真的好有看头,我都替其他娱乐公司嫉妒SM……)
还有Red Velvet18年夏天回归前,因为有夏日清凉饮料的概念,在预热期做了一个限时H5小游戏,可以定制不同味道的饮料,让粉丝大呼用心,概念也深入人心了。
D-DAY 爆破日
新曲发布当天,通常会进行倒计时1小时回归直播或者新曲舞台showcase,没错,请代入产品发布会!
回归直播形式是比较常见和轻松的一种形式,现在也会越来越多地采用吃播、躺放、asmr等顺应大众喜好的形式,讲讲准备专辑的趣事,分享一下专辑包装亮点,跟粉丝一起倒数到mv上线,相当有仪式感。要是代入到常规营销,就有点像请明星去上李佳琦直播间做开箱……然后倒数321上链接……
如果组合出道不久担心Hold不住直播的话,也会请知名的爱豆前辈来主持控场,顺带引流。
EVENT 事件
宣传期的造热手段从各种打歌、综艺节目行程到专属团综、特别演出,花样不可谓不多,其中IZ*ONE在疫情之后出了两个我觉得很棒的策划。
疫情后追星族最痛苦的就是看不了现场,爱豆的表演也都没有了现场应援声,这时候,IZ*ONE开了一场汽车演唱会!类似汽车电影院的形式,让观众能在各自的车里安全地观看演出,甚至还可以通过声音、车灯、车体装饰向舞台上的演出者反馈应援,可以说把疫情背景下人与人的距离与连接把握得非常好了,要说“洞察”,要说“痛点”,还有比这更精准的吗?当然汽车演唱会的规模做不到很大,但是这场事件的意义大于演唱会本身,制作组在观众车内也进行了拍摄,台上台下的互动诞生了很多感人场景,视频出来以后也是非常好的宣传。
同一时期,她们还做了一次咖啡馆惊喜事件,在街头的一间小店,向2020年正好20岁(韩国20岁成年)的人们免费赠送成员亲自制作的饮料,隔着小小的窗口和客人进行交流,彼此鼓励,遇到的都是疫情下努力生活的普通人,真的很容易让人产生同感。
SOCIAL 社交媒体运营
到了社交平台这块真的是物料爆发,第一个想到的经典就是——成绩海报(热销海报它来了!)新作发行后,观看量破了什么记录、拿下了什么好成绩,都会及时出海报跟进,这块当属流媒女王Blackpink。
然后就是一堆短视频物料,其中一类是由作品延伸出来的,把新曲舞蹈变成接力舞蹈、两倍速舞蹈、随机舞蹈、联动其他爱豆一起跳舞、特殊装扮版本……产出各种五花八门的短视频在平台传播,各种扩大“产品曝光”,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
另一类是日常类短视频,紧跟社交平台趋势,vlog、美妆开包、开箱拆专辑等等都会做。很多组合会将跑行程期间的幕后花絮拍下来做成系列短视频栏目,比如TWICE TV、BLACKPINK diaries、IZ*ONE的ENOZI CAM。不得不说,人都是对幕后故事有天然好奇的,产品的设计过程、动画的制作、广告片的拍摄等等都适用,时尚杂志拍写真也都会拍一个拍摄花絮视频,这类视频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不需要额外的策划,效果却都很不错。
有些组合官方也会在社交平台发起翻唱翻跳tag,鼓励大家二次创作传播。Red Velvet有一年还在粉丝制作的视频中评选出十条短视频,特别举办了一场很有仪式感的年终典礼。
粉丝运营/转化
来看几个我觉得比较有kpop特色的粉丝运营方式吧。
首先每个组合在初期就会通过称呼、视觉元素等为粉丝建立专属认知,为粉丝起一个专属称呼,应援棒、应援色、官方logo这些视觉元素也都会精心设计,有了区隔化的识别,粉丝的归属感也会更强烈。
话说一个小小身份标识的魅力或许比想象中更大,在B站UP主可以给粉丝设置专属称号,直播平台也有这样的机制,微博也有“铁粉”标签,创作者能够分辨出一些忠实粉丝,及时给予回应,粉丝为了获得称号也会相应地多互动。现在很多品牌也开始设置用户昵称和会员福利,可以从不同的体系里找到优秀参考。
“一位公约”达标奖励机制,就是爱豆会事先约定,如果拿到打歌节目一位,就会在安可舞台上进行一些特别行为,吃冰块吃柠檬露腹肌(?)各种奇怪行为都有,激励粉丝去投票或者收看。达标奖励机制也被广泛运用,比如mv播放达到几千万就拍摄特别视频等等,和投票到前几名就出道一脉相承,是相当有效的激励手段。
最近感到比较新奇的还有这个爱豆聊天软件:Bubble,付费订阅后就可以接收到爱豆聊天消息,也有机会被回复,因为具有私密感和亲切感很受粉丝喜爱。其实软件机制很简单,有点像微博粉丝群或者企业微信,差别就在于有没有产出吸引人的内容,其实Bubble受欢迎,也在于爱豆不用像平时那么官方,会相对真实地分享生活,社群运营也是一样,至少要让人感受到品牌运营者是具有人性而不是机器人式的分发。
×××
说起来,爱豆宣发和广告人日常面对的命题共同点还不少:
·物料的视觉效果是基本要求,美感在线
·或许是最重视流量效应的行业,社交媒体的运营成绩直接影响爱豆的商业价值,各种榜单和数据指标层出不穷
·同样竞争激烈,避免同质化、打出风格是首要命题,致力于出圈破圈
·粉丝运营和互动更是安身立命之本
平时留意爱豆宣发动作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概念、艺术性和话题性这几点始终是走在前面的。某天我一口气回顾了一遍Red Velvet所有mv,最直观的感受是审美受到洗礼一样愉悦,我想,无论文字-音乐-视觉,内容首先要是美的,能让人享受它,才能继而传递一些美好的精神和观念吧。
Ⅶ 娱乐圈宣发是什么意思
宣发就是电影、电视剧的宣传、发行。
宣传就是为一部影片宣传对接的主要就是各类媒体,宣传影片的知名度、口碑度、话题性。
发行是指电影片的出售、出租活动,是影片发行公司的业务。根据2004年6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的《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设立影片发行公司需要申报及批准的程序,当取得《电森腊影发行经营许可证》后,方可开此信滑展经营坦唤。
娱乐圈又常称为演艺圈、演艺界、娱乐界等。
是泛指从事表演艺术方面事业的人的群体及其生态环境。一般认为专长于电影、电视、相声、小品、歌唱、舞蹈等艺术的人士都属于演艺界。表演者在现代通称为艺人(artist)。在某些地方,从事演艺事业必须加入当地的工会。
Ⅷ 如何定义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区分
1、概念不一样
商业片是指以票房收益(盈利)为最高目的、迎合大众口味和欣赏水准的影片。商业片是相对于艺术片和纪实片而言的。如《钢铁侠》、《007系列》等。
指凭借技巧、意愿、想象力、经验等综合人为因素的融合与平衡以创作隐含美学的影视作品,艺术片用于和他人分享美的或有深意的情感与意识,表达既有感知并将个人或群体体验沉淀与展现。
2、表现方式不一样
艺术片是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大多以幽默,讽刺,寓意的叙事方式同时具有一定的美感。
商业片,商业元素较多,文艺片中几乎没有花俏的特技镜头和后期的电脑制作。
(8)艺术片怎么宣发扩展阅读:
更多的文艺片,是需要引起人们共鸣的,以表达人类的情感的影片。它通过导演的艺术拍摄手法和演员的艺术表演,使观众深刻的感受人类的美好情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影片拍摄的最终目的。文艺片同时又是集文学与艺术于一体的。
文艺片通过那特有的气息体现它的特有特点。电影语言的运用也更平实,更适于人们的接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