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贵州有哪些民间手工艺
1、大方漆器闻名海内外的大方漆器,是贵州省大方县出产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传统工艺美术制品。 明、清朝代,大方漆器就被选作“贡品”上京供奉皇帝。大方漆器的特点是图案幽雅逼真,造型朴实,漆色光亮可照人影,并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2、贵州布依地毯:布依族在贵州省分布广泛,是至今保留本民族传统习惯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特别是妇女制作蜡染、刺绣、编织、挑纤戚花的技艺保留至今并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为贵州独特的民族民间精湛技艺和强烈的民族艺术风格。
3、贵州蜡染:蜡染是贵州着名的民间手工艺品,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乱岩印染方法之一。贵州蜡染的图案造型以行云、流水、花草、鱼等几何哗竖御图纹为主,取材十分广泛,加之造型不拘一格,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4、遵义丝织品:遵义丝绸历史悠久,是贵州丝绸的发源地。清乾降时,由外传来了柞蚕放养和巢丝法和技术。到清道光年间,遵义就已成为贵州丝绸贸易中心。
㈡ 贵州有哪些民间手工艺
贵州的民间手工艺品主要有:
1、贵州蜡染,亦被称作“贵州蜡花”,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它以素雅的色调、优美的纹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贵州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蜡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结一起被称中我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
㈢ 遵义正安县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弯漏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埋核烂“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氏侍、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着《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㈣ 红花岗区的历史文化
海龙薅秧歌
海龙薅秧歌堪称黔北汉族民歌中的“瑰宝”。它历史悠久,歌腔丰富、风格浓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一个能劳动、能歌唱的“村寨部落”式的歌唱群体,传唱着老一辈留传的数十首薅秧歌,原原本本地保留了汉族民歌的精华。黔北自古就有地方民歌、山歌、打闹歌、薅秧歌、花灯、傩戏、阳戏等民间文化。薅秧歌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单声部为主体的无伴奏演唱形态和自身特有的演唱风格。
踩山节
苗族的“踩山节”,又叫踩花山,是苗族同胞凭吊祖先的节日,一般是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初三为节日。踩山节期间,苗族人民在山顶竖起花竿,每年换一根。男女青年围着“花竿”翩翩起舞,小伙子们个个穿着崭新的绣着大花边的蓝衫,手捧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穿着各种图案的百褶裙,手持彩色花伞滑尺,边舞边唱,除舞蹈外,男女青年还常常即兴对歌。
踩山节,又是未婚青年寻求伴侣的好时光,通过舞蹈和对歌活动,如果男女双方情投意合,便可互相交换绣花腰带,男的送小刀,作为订情的凭证。
花灯戏
黔北花灯戏是数百年来流传遵义全境的民间歌舞,是年节时重要的民间艺术活动。演出时花灯簇拥灯烛辉映,表演者唐二幺妹主演主唱,诙谐幽默,众人帮腔伴舞,气氛热烈。近百余年来,花灯接近世俗愿望,具有了酬神祈愿的功能,派生出“春灯”、“寿灯”、“喜灯”、“愿灯”、“孝灯”、“瘟灯”等专项灯事活动,以满足人们节庆贺岁、祝贺寿诞、祝福贺喜、悼念亡故、驱灾避难的世俗要求。黔北花灯音乐、舞蹈、服装、道具均系统完备,表演程式化信袜高。贵州省人民政府2007年5月29日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琴戏
遵义文琴戏起源于清末明初,起初只是敲击扬琴坐唱,是士绅雅聚时的玩艺,随参与人的相互切磋研讨和时日积累,逐渐改坐唱为表演,形成好州了唱腔、器乐、角色都相对完备的文琴戏。士绅的流动,使文琴戏在贵阳、安顺都有爱好者并搭有班子,三地之间常有往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促进了贵州文琴戏的进步。1953年经文化馆和专业人士的指导,成立了遵义业余文琴剧团,试演了《英台别家》《三难新郎》等剧目。1960年,省政府将文琴戏定名为黔剧,作为贵州的地方剧。1961年遵义地区黔剧团成立,业余文琴剧团的大多数成员都进入剧团工作。贵州省人民政府2007年5月29日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㈤ 源于民间花灯歌舞的什么是广泛流传
源于民间花灯歌舞的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我国内陆地区的传统艺术形式。花灯戏俗称花戏,最早记载花灯艺术的典籍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平越直隶卜漏岁州志》,记载的是遵义地区玩灯的习俗,后在《黔书》、《青灯词》中又记载有贵阳玩灯的习俗。
花灯歌舞主型睁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且唱做结合。花灯戏形成于清搜让末民初,是一种地方戏曲,在流传的过程又受到地方方言、民歌、习俗等影响,形成了不同的表演形式。
花灯戏的剧种特点。
花灯戏来自民间,剧本人物少,情节比较简单,唱词和道白,通俗易懂,唱腔都是吸收民歌小调的特点,欢快明朗,表演动作活泼风趣,歌舞味很浓,多以表现生活的小喜剧见长,充满了泥土的芬芳。音乐方面,花灯戏声腔主要来源是灯调,同时,也大量运用民歌小调为戏中的唱腔。
㈥ 贵州的民间戏剧花灯戏的来历、形式、特点有哪些
花灯戏是贵州和云南的主要地方剧种,因地域文化的区别,形成不同的兆汪风格特色。 贵州花灯戏是清末民初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后在歌舞中加入小戏,再以后受外来戏曲影响,发展为演出本戏。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各地有不同的称谓。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最初的花灯戏演出形式简单,以演民间小戏为主,题材多取农村生活和民间故事,有《拜年》、《姐妹观花》、《三访亲》、《刘三妹挑水》、《放牛拦妻》等剧目。其表演以“扭”为特点,演员常用折扇与手帕为道具表示情感。舞蹈的步法有二步半、四方步,快、慢三步,野鸡步、梭步、碎米步、矮桩步、妇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盖扇、差扇、扑蝶扇等;身段有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黄龙缠腰、海底捞月、雪花盖顶、岩鹰展翅等。贵州花灯戏的曲调有的戏剧性较强,也有的源于抒情性的民歌小调,其中“绣荷包”最为闻名。贵州花灯戏在流行过程中逐渐打破了“灯、扇、帕”的歌舞程式,脚色行中猜燃当也不再局限于“二小”、“三小”,而有了净、末、老旦、彩旦等的划分。其乐曲腔调在原有曲调基础上也出现了扩展变化,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板腔”和“曲牌”。常用的板腔有【出台调】、【行程调】、【路调】、【数板】、【骂板】、【哭板】、【一字调】、【出马门】、【阴二簧】、【山坡羊】、【哀子】、【四平调】等。常用的曲牌有【四小景】、【四季相思】、【月调】、【送夫调】、【巧梳妆】、【白牡丹】、【比古调】、【送茶调】、【观花调】、【雪花飘】等。在表现情节刻画人物时,板腔与曲调综合使用,形成了丝弦灯调系、台灯灯调系和锣鼓灯调系,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思南土家花灯戏融入本民族傩戏和摆手舞中的一些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婉转动人的优美唱腔、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灯戏兼容的独特民族风格折射出乌江流域的人文风采。 花灯戏·思南花灯戏 地区或单位:贵州省思南县 (一)简介 花灯戏是贵州和云南的主要地方剧种,因地域文化的区别,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贵州花灯戏是清末民初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后在歌舞中加入小戏,再以后受外来戏曲影响,发展为演出本戏。 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各地有不卖虚同的称谓。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 (二)历史溯源 大致起源于唐宋之间,风行于明代、清代,许家坝、文家店、大河坝、大坝场、塘头等花灯盛行。 思南土家花灯不仅历史源远流长,而且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最初是"二人转",其中《门斗转》、《鹰展翅》、《边鱼戏水》、《膝上栽花》和《苏秦负剑》等舞蹈动作很有代表性,连歌带舞,十分动人。明末清初发展到了三人出场,或一男二女,叫"双凤朝阳",或"二男一女"叫"双狮戏球"。也有的地方二男两女叫"双花灯"。旦角又叫幺妹,男扮女装,扎假发辫,包头巾,着花裙,右手执绸边花折扇,左手执彩巾。丑角又叫干哥,反穿皮袄,扎腰带,瓜皮帽子头上戴,右手执大蒲扇。干哥围绕幺妹转,相互旋转唱跳,干哥舞蹈动作丰富多彩,幽默可笑。 思南土家花灯到清朝末年,因受外来戏剧文化的影响,已发展成为花灯戏--高台戏,这是花灯史上的一个大的飞跃。清道光年间,思南土家花灯由原来在室内演出变为院坝搭矮台演出,土家人称之为矮台戏。清光绪18年,思南人罗芳林从云南还乡,在家乡罗家坝搭了一正规的舞台,把土家矮台戏搬上了高台演出。高台戏由此而得名。形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高台戏,立即声震全县,甚至越过县界,民间不管红白喜事,过年过节,都争相邀请戏班出戏。 新中国成立后,思南土家花灯得到长足发展,1956年,县人民政府组织花灯会演;1958年,在充实,扩大的基础上建成了花灯剧团。思南土家唱灯从来没有女人参加。1956年,全县花灯会演,要求妇女演旦角,土家老艺人田应喜到处动员,终于把许家坝两个15岁的女孩许朝珍、许义福请来了。田应喜还把自古以来丑、旦角以"夫妻"相称的唱法改为"哥妹"相称。这种"哥妹"相称的唱法,一直保持到现在。1958年,出席全省文艺调演,田应喜等人创作的大型歌舞《社会主义好》博得省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1995年,花灯剧《喜相逢》和花灯歌舞《龙凤花烛》参加全省花灯调演,均获优秀节目演出奖和创作奖。 (三)艺术特色 最初的花灯戏演出形式简单,以演民间小戏为主,题材多取农村生活和民间故事,有《拜年》、《姐妹观花》、《三访亲》、《刘三妹挑水》、《放牛拦妻》等剧目。其表演以"扭"为特点,演员常用折扇与手帕为道具表示情感。舞蹈的步法有二步半、四方步,快、慢三步,野鸡步、梭步、碎米步、矮桩步、妇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盖扇、差扇、扑蝶扇等;身段有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黄龙缠腰、海底捞月、雪花盖顶、岩鹰展翅等。 贵州花灯戏的曲调有的戏剧性较强,也有的源于抒情性的民歌小调,其中"绣荷包"最为闻名。贵州花灯戏在流行过程中逐渐打破了"灯、扇、帕"的歌舞程式,脚色行当也不再局限于"二小"、"三小",而有了净、末、老旦、彩旦等的划分。 其乐曲腔调在原有曲调基础上也出现了扩展变化,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板腔"和"曲牌"。常用的板腔有【出台调】、【行程调】、【路调】、【数板】、【骂板】、【哭板】、【一字调】、【出马门】、【阴二簧】、【山坡羊】、【哀子】、【四平调】等。常用的曲牌有【四小景】、【四季相思】、【月调】、【送夫调】、【巧梳妆】、【白牡丹】、【比古调】、【送茶调】、【观花调】、【雪花飘】等。 在表现情节刻画人物时,板腔与曲调综合使用,形成了丝弦灯调系、台灯灯调系和锣鼓灯调系,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思南土家花灯戏融入本民族傩戏和摆手舞中的一些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婉转动人的优美唱腔、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灯戏兼容的独特民族风格折射出乌江流域的人文风采。 思南土家花灯内容丰富,程式庞杂,有传统的正灯,如"盘灯"、"开财"、"万事兴"、"说春"、"说十二花园妹妹"、"上香"、"打梁山"、"拜闹子"等20多种。内容多反映土家人喜庆吉祥、欢度新春、借古喻今、劝人洁身自好、勤劳致富、吟花咏草、寄物抒情托志等。 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其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明王朝“调北征南”、“调北填南”后,随着大量汉族移民的到来而逐渐传人贵州,并被一些少数民族吸收,经过一定的民族化改造,成为本民族的戏曲艺术形式。 贵州少数民族中,流行花灯戏的主要有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苗族等民族,其中尤其以独山布依族花灯和黔东一带土家族花灯最为有名。 独山花灯与江西的“采茶”、“弋阳腔”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并吸收了广西壮族的彩调艺术。早期的独山花灯以歌舞为主,剧目有《踩新台》和《灵官扫台》等,后来逐渐出现了戏剧剧目,如《槐荫记》、《红灯记》和《还魂记》等。独山布依族花灯道白唱词主要为汉语,同时也用布依语。 黔东土家族花灯系明代从江南一带传入。在原有花灯的基础上,土家族民间艺术家们融入了本民族傩戏和摆手舞中的一些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黔东土家族花灯主要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主要剧目有《征东》、《征西》、《红灯记》、《八仙图》和《关爷点兵》等。 花灯戏是贵州民间的一种民族戏剧舞蹈,人们习惯地简称花灯。它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其中思南的土家花灯在2006年6月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家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思南土家花灯,大约起源于中国的唐朝,历史源远流长。花灯的内容大多反映土家人喜庆吉祥、劝人洁身自好、托物言志等。自古以来,在祭扫神灵祖先的活动中,在歌唱耕种的活动中,思南土家族人民都是采用思南土家花灯这种说唱的形式进行表达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