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从民间版画看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民间美术为什么叫民间
版画在中国现代艺术中与其说更多体现西方艺术传统的影响,不如说来源于中国民间的传统。本蚂旁文通过剖析中国版画中的民间元素,试图唤起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西洋版画传入我国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早在清代就有擅长艺术的西方传教士来华在宫廷主持并且亲自参与到宫廷版画的制作当中。但是版画在中国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在长期的发展中,版画被民间所接受,成为民间美术的一支主流。
以最具民间特色的木刻版画为例,很多作品都承载了信仰上的实用性内涵。民间信仰对于木刻的具体表现可以从素材、内容来分析。民间信仰的特征直接影响民间版画的特点。民众并没有把民间信仰当作一个严肃的事来对待,希望通过随时可行的仪式来满足延年益寿、消灾避祸的心理。作为民间艺术形式之一的民间木刻版画,其最终也不能失去实用功利性与精神需求这一源远流长的基本性质。百姓民间流传的“用菩萨挂菩萨,不用菩萨卷菩萨’,的俗语便是对实用功利性的深刻揭露。迎财神、送社码、撒纸钱、贴门神等等,不外乎是为招财进宝、求福消灾、延年益寿、升官发财、求婚送子、祭祖安魂之类。门神、咒符、家堂画等随着实用性而展开的民间木刻版画,并非作为纯粹的艺术品而存在,而是突出了其功利性与实用性的特质。
另外,信仰中的混合性与混乱性导致了版画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即没有统一上神的多神崇拜。虽然民众或许并非一个宗教或神灵握芹的忠实信徒,但他们却往往相信各种神灵。无论神或大或小,或高贵或卑贱,或大上或地下,甚至来自并不相同的系统,他们认为神的存在及其所具有的影响力是无庸置疑的,所有的神都被想象成了有危害或是有助益的。
民间木刻版画除了众神灵的内容以外,往往融教义、历史故事、神话为一体,人物、动物、文字、线条、色彩、主观倾向、家规、族规、国法为一体,于广大民众最易接受的愉悦中将信仰的色彩渐渐传播开来。民问木刻版画题材包括:世俗生活,如大过新年、祝福拜寿、贺生贵子、九子闹学、教子成名等;历史故事,如岳武穆精忠报国、虎牢关三战吕布、挂印封金、洪武出世、木阳关、九龙山等;神话传说,如天河配、白蛇传、文王百子、麻姑献瑞、东方朔偷桃、百乌朝凤等;吉祥喜庆,如天赐黄金、五谷丰登、福寿双全、金玉满堂、四季平安、龙凤呈祥等;神像俗信,如钟馗镇宅、天师攘灾、姜太公、戊己公、各行主师像等;幽默讽刺,如老鼠嫁女、蝗螂娶亲、洋人坐轿华人抬、庄稼老坐知县官话不通等等。
但是,民间美术赖以存在的信仰世界本身也受到了挑战。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城市的兴起,民间美术的存在状态也发生着变化。城市强势文化的涌入,改变着乡村农民的审美趣味与生活方式,越是接近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民间美术的变迁越是明显。当下,现代化、工业化、乡村城镇化以及科技媒体、都市时尚潮流都对民间美术的存在发生根本性的冲击。一部分民间文化、民间艺术处于濒危、消闷皮橡亡的不良状态。因此,社会变迁也理应是研究民间美术传承的一个重要审美因素。
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就是对于民间美术的保护,由于民间美术对农耕社会与自然经济的依赖,使民间美术的传承在当下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近百年的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个国家逐步实现由农业手工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潮流中。中国的民间美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态,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原生态逐渐萎缩的严峻挑战。纵观当下,民间美术随社会文化变革而呈现了两种基本态势,即原生态的衰落与民间美术的现代转型。具体而言,民间美术在保护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如下:首先是传承人谋生方式的改变。民间美术创造主体的丧失是原生态民间美术文化日益衰落的决定性因素。现代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使得原有的民间美术传承人谋生方式发生转变。随着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快速转变,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建设向城镇化方向发展,原来农村较为单一的文化形式被都市多元强势文化渗透,传统的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开始疏远,原来朴实的农民开始自觉地去追求‘‘现代生活方式”,自觉要求生活方式“去土存洋”。民间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失去可以发挥作用的场所,乡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另外,乡土生活气息的流失也给民间美术的生存、传承造成巨大压力。很多文化学者呼吁人们应该看到目前文化濒危现象的严重性,呼吁从政府行为的高度保护和抢救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资源,警醒文化的掠夺和文化殖民化,重新唤起人们对于本土文化的重视。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已被别国抢先一步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事件在中国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在可惜叹惋的同时开始对民族民间文化有了保护的意识。在乡土气息逐渐流失的情况下,人们对于民间文化样态的保护尤为重要。
其实,民间美术的传承和现代社会发展并不是对立的,现代社会的发展为民间美术提供了新的传承可能。在文化回归的时代背景下,很多民间美术元素依然出现在当代社会的各个角落并发挥文化审美作用,从心理上满足人们对田园牧歌的怀恋。从现代社会各个场所对民间美术元素的运用,我们可以分析出,延用至今的民间美术的精神内涵与元素符号在农耕社会就己经发展成熟,现代社会对民间美术元素大多是未改变其初衷的原汁原味的运用,所以,对于民间美术元素的运用也是民间美术传承的重要路径,虽然失去了原生态,但是,
现代社会为民间美术开辟了多元的传承司能。
文化的传承是自然而然的,文化的传承是不进则退的。由于社会的发展,民间文化在当代的传承遇到瓶颈,民间文化发展必须开拓新的传承路径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它的传承必须“与时俱进”。中
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必须从保护本土文化的高度,对民间美术原生态环境进行“非利益,公益性”的传承保护,包括对其文化观念元素、心理元素、环境元素的传承;在工业化的,非原生态的社会环境下,民间美术必须寻求新的传承方式以及传承路径,完成传统文化样式的现代转型,但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民间美术的功能可以转换,核心是传统的文化基因要传承。比如民间美术的现代化转型,因为现代都市不需要传统民间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民俗意义,我们可以转化样式、转化功能,把民间美术变成家庭的装饰品,把民间文化中艺术的部分抽出来,完成民间美术某些元素的传承,为传统文化开辟新的传承路径。
㈡ 我国民间艺术有哪些,有什么传承下来了
赛龙舟,这是我国的民间艺术。一直传承到今天,一过端午节,很多的人都会去看赛龙舟,参与赛龙舟,场面特别热闹。
㈢ 如何传承传统民间艺术
1,首先不能滥用这个名词,否则会被一些坏人利用;
2,正确理解与宣传其真正含义,传统民间艺术在本世纪受到极大的冲击,正在走向"消亡",同时后继乏人,能够演绎古老艺术的人越来越少,优秀的文化正在不断流失. 与此同时,新型的学校音乐教学模式日趋西化,音乐课中传统民间艺术模块的缺失导致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失衡,其主体地位受到动摇. 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何去何从是我们这代人需要思量的.
㈣ 我国民间艺术有哪些,哪些传承至今
我国是一个文化强国,在华夏文化的熏陶下,我国民间催生出了许许多多的民间艺术,这些艺术的灵感源自于华夏文化,同时在这种特有的文化氛围中,变得绚烂多彩。在步入近现代后,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及民间艺术出现了断层的情况,无人继承成为了民间艺术的致命伤。时至今日,我国的民间艺术已经所剩不多,其中吹糖人、年画、剪纸、变脸、绣花鞋等一直传承到了今天。
变脸最早出现于明朝,在干隆年间发展至巅峰,在当今的川渝地区人们依旧能经常看见变脸这门民间艺术,是十分罕见的保存得如此之好的民间艺术。绣花鞋在刚开始出现时主要是为了纪念晋献公的丰功伟绩,当时晋国宫内的女子都被要求穿着绣有特殊图案的绣花鞋,后来这种行为被推广至了全国各地。现如今,绣花鞋演变出了多种花样,各种各样的图案被绣在了鞋面上,以此来展现不同地区人民的风土人情。
㈤ 浅析文化变迁中民间艺术的文化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浅析文化变迁中民间艺术的文化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发扬艺术教育
论文摘要: 民间艺术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整个民族文化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无可替代的生命活力。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教育相融合,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能广泛吸收优秀现代的艺术的营养,通过规范的艺术教育途径,使其不断尘芦得到发展,创造出更高级的艺术形式。
文化变迁,是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任何一个民族都在不断的发展并变化着,它所体现的民族特征的文化特点也会随之变化。文化变迁无关个人情感,而是一个不以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过程。作为文化艺术中的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也是世代人民所创造、所传播并表现他们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同时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涵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着质朴的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需要我们珍爱、继承和发扬。
谈到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就说明它有可发展的艺术价值,那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民间艺术,同时它有什么可发展的艺术价值。提起民间艺术我们芹芦都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农民、乡土文化、祭祀;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等内容。例如:装饰建筑物的图案、彩绘、木石雕刻、、陶瓷器皿、竹木器皿;、印染花纹、刺绣、剪纸、织锦、年画、泥塑、皮影、木偶、花灯、风筝、版画等。也可以说民间美术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通俗美术。民间艺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整个民族文化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无可替代的生命活力。民间艺术所存在的艺术价值。实际上不但是“审美”意义上的艺术,更是“实用”意义上的艺术,所以它不应被时代所取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下去。下面是我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关系的几方面阐述。
一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民间艺术与艺术教育关系中,艺术教育更强调在可生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学习民间艺术所提升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民间艺术崇扬美善,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和道德感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多种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 同时嫌兄带,让学生积极参与民间的节日、庆典、联欢等活动,这些民间艺术活动都蕴藏着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民间艺术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艺术教育是这些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前民间艺术的传承是通过师徒、父子关系口口相传的传授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而学校的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系统,通过学校艺术教育与民间文化的连接,艺术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民间艺术研究成果,根据培养重点,有侧重的选择本地域的民间艺术精华,编写校本课程,进行系统教授。 这样可以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了解,加强热爱家乡的意识,对发扬地区文化,传播民间艺术有不可小视的价值。所以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高校的艺术教育当中,江苏大学较早的在民间艺术方面有所研究,在2002年,江苏大学成立了民间美术研究所,该研究所以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中国民间美术为宗旨,致力于民间美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将民间美术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绝活技艺融入到教学之中,并以此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各高校在教学中对民间美术保护和发展的认识会较好一些,但也有待于我们重新正确的认识民间艺术的传承在学校艺术术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与价值。
㈥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它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这说的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以纸为载体,以剪刀为工具,以镂空为方式,运以匠心,裁剪出生动形象的图案,并托物寄语,借用约定成俗的观念化形象,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剪纸技艺的学习剪纸作为一种流行于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艺术,有着独特的民族审美情趣。同时剪纸也是一门有趣有益的综合艺术,学习剪纸,有利于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增进。且中国很注重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剪纸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在很多学校都会得到推广
㈦ 民间艺术是不是中国华夏传承5000年的历史
民间艺术是指民间流传的艺术形式,包括传统手工艺、民歌、戏剧、武术、歌舞、曲艺等。这些艺术形式都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承。
中国的文化可以追溯到距今约5000年以前的时期缺卖。在这50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文化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态。民间艺术就是其戚扮厅中的一部分。
所以,民间艺术是中国华夏传承5000年的历史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中国高隐的文化是非常丰富多彩的,除了民间艺术,还有许多其他的艺术形式,如宫廷艺术、绘画、雕塑、音乐等,都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㈧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简介
中国民间工艺品
中国民间艺术工艺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这些工艺品大都与民间传说有关,材质有陶瓷、泥塑、布艺、木头、灯彩、吊饰、
丽江木刻 、桦皮工艺、漆器工艺、 兽皮工艺、 砚石工艺、竹编工艺、漆器陶具、玉器工艺、大理石工艺、
土家族黄杨木雕、瓷器、风筝、剪纸、麦杆画、年画、铅笔屑画、唐卡、拓真画、银
饰、纸编画、苏绣、鱼皮衣等。内容大都是精神活泼向上、吉祥如意、长命健康、富贵有余、儿孙满堂等,用于民间传统节日、传统宗教和民族饰品用等。这些民间工艺品流传广泛,生动有趣,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日常活动。中国民间艺术网站在此特别分类选择一些精品介绍给大家,供欣赏和参考。
中国民间绘画艺术
中国民间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民间绘画艺术已逐步发展为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又富有生活韵味的民间性的现代民间绘画。中国民间艺术网站在此特别分类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介绍给大家,供欣赏和参考。
中国民间民俗
我国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姓氏、家族都有不同宗教信仰。《慈利县志》记载说:“大庸所崇山外屏,少见天日,又性忍,刺肤血以事神者,千百成群,甚可笑也。”明代隆庆《岳州府志》也载:“沅澧流域,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清代《甄氏族谱》对武陵源一带的宗教信仰也作了记述:“其俗信巫尚鬼,事向王、公安等神,以宿晨傩愿为要务,敬巫师,赛神愿,吹牛角,跳仗鼓……”这便是我国民族宗教信仰的特点。历史上,中国家族先民曾经历过“万物有灵”和“图腾”信仰历史阶段。由于道教、佛教和基督教、天主教的传入,逐步演变为多种崇拜。以至今天所说的民间民俗。
中国民间艺人
一天,我慕名来到广西藤县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前身是1979年建成的李镇亚会议厅,1986年改建为共和国民族艺术博物馆并对外开放。馆内共存有中国最有名的艺术家以及着名诗人创作过的民族艺术专注,以及所收藏的数多种中国民间艺人作品。被誉为中国着名艺术博物馆之一。现在我中国民间艺术网站主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灿烂的民间艺术遗产,保护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可持续性发展,进一步挖掘、整理、传承、研究中国民间艺术,尤其是濒临失传的民族古歌、古舞、古乐艺术等。
中国民间影视艺术
在迄今为止的人类艺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灿烂的篇章,大概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并逐步成熟的电影艺术和随之产生的电视艺术。作为新的艺术门类的影视艺术,借助于光电的魔力,把逼近于现实生活真实的影像和声音再现于银幕和屏幕上,这不仅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大众化,而且也使蕴含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生活经验的艺术内容,融入交流和接受的过程。使人们的精神世界表现和娱乐生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
中国民间舞蹈艺术
民间舞蹈艺术源远流长,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产生,经历代发展,传承至今,其种类因地域而别,内容十分丰富。
舞蹈《跑帷子》和《跑阵舞》是由古代战争中的陈兵布阵演变而来。《打独角兽》和《扛箱舞》反映了上古人与兽的搏斗。《龙舞》、《狮舞》、《麒麟舞》、《赶犟驴》、《竹马舞》和《猫蝶舞》是典型的模拟舞蹈。《打春牛》和《打铁舞》是模仿人们生产劳动时的情景。《八美图》、《荷花灯》、《菊花灯》、《旱船舞》、《高跷舞》等表现了劳动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型群众舞蹈《秧歌舞》和《腰鼓舞》是解放战争时期产生的革命舞蹈。《抬阁》、《肘阁》是典型的道具性舞蹈。震撼人心的《鼓舞》和《大铜器舞》场面壮观,热情奔放。运用道具进行表演,歌舞结合和采用虚拟、象征的表现手法是中原民间舞蹈的明显特征。中国民间艺术网站在此特别分类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介绍给大家,供欣赏和参考。
㈨ 什么是民间传承文化
就是中华民族历来的并渗文明文化,我们祖先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上一种寄托。传承就是继承与发展。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继承,粗游古绝凳脊为今用。”这是对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文化更加的发达。
㈩ 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悠久的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时至今日,已经有工艺品、绘画、舞蹈、戏曲、歌谣、诗歌、乐器、刺绣及其他形式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既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所来源群体的自我表达方式和文化象征。民间艺术与传统的文物遗产的传承方式不同,它需要通过口口相传或传授技艺等形式来进行,因此对于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有着极大的意义。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就已开始重视民间文学艺术创作的研究与保护,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抢救、挖掘、整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工作。诸如白蛇传、花木兰、牛郎织女在我国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可以视为进入公有领域而自由使用,但是这类艺术形似相对于境外则尚未静茹公有领域,如被无故侵害,由国家作为权利主题进行保护。1998年6月在美国首映的动画片《花木兰》就是无偿取材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木兰辞》,赚取了无数票房。然而,美国的《花木兰》主要表现的是爱情,把国家放到其次,强调的是个人,这与美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分不开。中国的《花木兰》是赞扬女子也像男儿一样,驰骋沙场,保卫国家的。强调的是男女平等,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这是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反应。中国和美国《花木兰》的不同从根本上说是两国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差异性。这不能不说也是文化侵略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从民族的价值观发展来讲,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形势异常严峻。
一、 构建多元化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体系
第一,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的指导下,对民间传统艺术文化进行整理、记录和文档保存,将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基本信息存档。第二,发挥民间力量。通过大力倡导地方民间文化,提升传承及保护意识,进而督促和带动公众积极参与到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中去。借助新闻媒介力量,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积极关注和推广,为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更多的有效措施。
二、建立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合理使用机制
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一般是特定区域或者是某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产物,鉴于我国很多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地都处在较为偏远的地方或是少数民族地区,往往会应很多原因导致民间传统文化艺术逐渐失传。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应当建立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激励体系,以保障艺术传承者一定的生活水平上,让其承担起当地民间艺术的重任,避免因后继无人而造成艺术消失的厄运。
三、 如何构建我国的民间艺术创作的法律保护体系
国家为了保护民间艺术作品,建立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法》与《无形文化遗产保护法》、文学艺术作品集体管理制度和《着作权法》,与之并行的应有公法领域多种法律制度及社会政策。使国民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在法律体系的保护下,散发出灿烂的光辉。
建立许可和收费制度。突尼斯等几个发展中国家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实行版权保护,指定专门机构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使用实行许可证和收费制度,增强国民对遗产的保护意识。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必须制定相应的措施,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加入到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大军中来。文化和经济应该是互相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氛围,决不能让世世代代相传的文化之火在我们手中熄灭。
总之,对于我国民间艺术作品的保护还需完善,进一步落实法律保护措施,因为我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在国际上的目前WIPO在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上的态度是矛盾的,这也反映出国际论坛上发展中国家极力主张的为民间文艺提供知识产权的保护的观点正在逐步成为影响世界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的一个因素。我们应该在国内逐步建立起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要切实加强国家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保护的立法工作保护。因此,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作为重要的任务,应积极发挥当地政府的职责和权利,以当地市场经济发展为基础,推动该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相产业化趋势转变,同时加强理论界和实践探讨界的研究,为我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扶持。
By:Nic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