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艺术家的情况如何

艺术家的情况如何

发布时间:2023-05-05 21:36:21

❶ 为什么有些艺术家在生前穷困潦倒,在死后却被尊为尊师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不禁会想到梵高,想到高更,想到莫迪里阿尼,这三位都是生前穷困潦倒颠沛流离颇不得意而死后被尊为艺术大师的画家。其实,类似的情况又岂止他们三位呢?

应该说,造成艺术家生前穷困潦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原因,时代的原因,也有艺术家自身的原因。

个人原因是指艺术家个人的个性和情商以及宣传、经营和推介自己作品的能力。比如莫奈和马奈都是早期印象主义油画的重要代表。在推介宣传自己作品上,马奈显然就比莫奈“智高一筹”,所以他的画作卖的就比较好,影响也比较大。稍后一点的印象油画大师雷诺阿刚开始也不行,生活窘迫,后来他调整画风,将写实油画特点融入印象油画之中,创作了《浴女》系列等,大获成功。

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生活也开始越来越好。再后来的抽象主义油画鼻祖毕加索的自我推介营销能力更不用说了。毕加索不仅画得好,而且很会“经营”,所以他很早出名,一生富贵,而且还是迄今唯一一位活着时作品就被收入卢孚宫的画家,可以说在艺术史上无出其右者。相比来讲,梵高和高更等都是全副身心沉浸于艺术创作,特别是梵高,只管埋头画画,至于卖得出去卖不出去好像跟他没啥关系。如此下来的境遇和结果可想而知。

❷ 李双江现在情况如何

李双江安度晚年,淡出娱乐圈。

李双江老来得子,60高龄有了第二个儿子。在此之前,他们曾有过一个孩子,只是不幸夭折了。因此李双江非常溺爱李天一,对于李天一可以说是宠爱过度。

曾在2011年,李天一因为殴打一对夫妇被关进了收容所,而刚出来没多久,又因涉嫌轮奸被刑事拘留,后来被以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至今仍在狱中服刑。而也是因为这件事,李双江一夜间苍老了很多,也很忏悔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也正因此事,逐渐在娱乐圈销声匿迹。

人物事件:

2011年9月8日,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因交通事故打人,并在打人现场高喊:“谁敢打110?”此事件引起网民一片热议,声讨、谴责之声不绝于耳。对此,李双江表示教育不当,并对受害者道歉,表示自己当兵50多年,没想他的儿子会做出这种事情,这违背了他自己的情感,他心里特别痛苦,并起身深深鞠躬,真诚道歉。

❸ 京剧艺术家杨秋玲的晚年情况

杨秋玲,1936年生,京剧女演员,工旦角,北京人。1950年入中国戏曲学校学习,受王瑶卿、程砚秋、华慧麟、赵桐珊等先生传授,演青衣、花衫、刀马旦。1958年在王瑶卿指导下,曾排演《牛郎织女》、《孔雀东南飞》等剧。

1958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察激四团任主要演员,并得到梅兰芳的指导。她扮相端庄,嗓音宽亮,艺术上宗法梅派,又博采众长,形成含蓄蕴藉、稳重大方的表演风格。擅演剧目有《杨门女将》、《满江红》芦没哗、《宇宙锋》、《凤还巢》、《奇双会》、《潇湘夜雨》等。尤以在《杨门女将》中饰演穆桂英着称,该剧还于1960年被拍摄成彩色戏曲电影。(来源:网络陪行网络)

杨秋玲晚年身体不好,但为了京剧艺术的传承,她克服困难,悉心培育京剧人才,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❹ 汪化30岁开始在地下室画画,央美食堂阿姨逆袭,现状如何

年少求职,意外痴迷上绘画

汪化出现在福建省一个普通的农村,她的父母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汪化自小对读书不太感兴趣,在校学习期间成绩很一般。由于家境贫寒,汪化在小学五年级时就选择辍学了。

看着父母每日忙碌的身影,汪化虽然年纪小,但她也想为父母分担一些压力。辍学后不久,只有十几岁的汪化便跟随村里的同伴一起去外地打工谋生。

由于年纪小,又没有什么学历,汪化只能从事一些苦力活。汪化曾做过保姆,然而由于没有工作经验不知道如何处理突发情况,不久便被辞退了,后来她便开始在餐馆做服务员,虽然工作难度不大,但收入极低。

为了能多赚些钱,汪化决定去大城市打工,于是辞去了餐馆的工作和朋友一起来到了上海。

在上海打工期间,汪化偶然翻阅到了一本有关绘画的书籍,书上流利的线条与美丽的风景深深地吸引了她,虽然收入不多,但汪化还是咬牙将这本书买下了。

回到家后,她开始尝试着用笔把书中的画像画出来,在临摹中,汪化涌现出了许多独特的绘画想法。

汪化最初只打算临摹画作,将之作为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然而在不断地描摹过程中,竟自此痴迷上了绘画。

将绘画与情绪融合

汪化在上海大多从事粗活累活,在生活中无形的压力常常令她心情沮丧,这时候她便将心中的情感用绘画表现出来。

汪化将绘画作为一种情绪的宣泄方式,她将自己的情绪融入绘画作品中,很多时候因为痴迷于绘画,常常会忘记时间。

汪化的故事打动了很多人,如今的汪化早已搬出了那个只有十平米的地下室,可属于她的故事仍在继续,汪化带给人们的感动也不会退散。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像汪化一样坚持自己的爱好,生命拥有无限种可能,将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便是一种成功。

❺ 着名的老旦表演艺术家李鸣岩去世,他生前在业界的口碑如何

他生前在业界激吵的口碑非常的好,被大家称为老艺术家,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从李鸣岩家里人那里了解到,李鸣岩于8月11日凌晨的时候去世,享年87岁。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家都非常的伤心,从此中国艺术界又少了一位泰斗级人物。

❻ 为什么艺术家总是穷困潦倒

那是以前多,现在的少了。现在搞纯艺术的人少之又少,分派出来的设计、媒体艺术等等都是其延伸,是将它更加的商业化,适应市场的需求,当然它是艺术的不同形式存在着。 不是每一个搞艺术的人都能成家,真正成艺术家的当代艺术工作者一般都不会穷困,而且看你以什么标准来看待。艺术家也是要生存的,所以一个作品出来,不是义务,除非是公益募捐,只要你采纳了,一般都会收费,艺术家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并从中获得利益是很正常的。再不懂得理财的人,也会有生存的必要。至于是古怪的艺术家只在于自娱自乐,不要钱财也不是没有,但是,这样的艺术家更容易被埋没,不懂得经世之道,艺术之路走得通,但人情道路不好走,难以做出有符合自己能力高度的成就。

❼ 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如何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迅速,百花齐放。

在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发展到可以完全与任何地区的当代艺术齐头并进的地步,其中的每位艺术家和每件艺术品和国际整体的艺术概念和创作状况构成比较关系。评价即必须遵守所谓的“对立法则”。

在当代艺术中,无论作者属于哪个国籍或者身在哪个地方进行创作,作为一个个体(或者小组)的艺术家,其作品必须在整个人类信息所能到达的全部的当代艺术范围内,与其他艺术之间形成对立。所谓对立就是相对独立,独立就是显现差异。

相关发展:

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大多数批评家过度放大了艺术市场的力量,并且大多数批评家和艺术家达成了某种联系,批评被利益所左右,使得大多数批评家的文章没有思想且没有公正性可言,艺术批评变成了艺术表扬,这成了谋求利益的一种途径。

这使得人们无法正确地去看待和了解当代艺术。越来越多的记者在相关艺术媒体报道时的词汇解释如出一辙,看不到新鲜的想法和见解,更看不到独特的批评或评论。

从商业性来看,当代艺术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商业文化,如今,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商业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无论是作品形态还是艺术语言作品价格都有了显着的提高,不得不说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商业性取得的一大进步。

❽ 老艺术家曾10次登上春晚,如今怎么样了

作为80后的我每年过年最期待的就是春晚的小品,而对当时的赵本山和潘长江以及宋丹丹等人记忆模糊,唯独记忆着一个节目就是《吃面条》,将一碗面条吃出了人间百味,年小之时还不知小品中的含义,随着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之后,回头观看小品《吃面条》,这何尝说的不是我们自己。

我记得朱时茂曾经演过的小品《主角与配角》,其中有一句话是“这个主角啊,不是谁都能演的”,这句话道出演员生活真谛,确实将众多演员一生都说的恰到好处,而朱时茂自己同样如此,14年的小品生涯为主角,接下来的日子沦落为生活的配角。

❾ 朝鲜艺术家的生存现状如何

你可指判以在网上寻找一下有关图片唯此改,分析一下,印象应该比较直观。
但我所知,在朝鲜,艺术家和在中国基本没什么分别,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的生活,艺术也有一定的市场,价格对比参照中国稍低一些。朝鲜艺术家(画家)的艺术作品在国际上是没有多大市场的,因为他们的水品太低。
我这儿就曾经有来自平壤大学毕业的职业画家应聘,四十多岁,在国内获得很过荣誉,画的不错,但对比中国同样经历和年龄段的职业画家,水平就偏太低了。朝鲜人生活普遍不好,因为朝鲜的经济水平差,这个生活不好是按照中国的标准来参照的,对于朝鲜人自己认为好不好,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来中国的朝鲜人看到中国队生活状况时,几乎是全部肯定认为国内生活水平差,不肯回国了。扒芹

❿ 艺术家要如何生存

达西先生经常收到那些艺术院校学生的私信,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毕业以后做什么?”对于很多书法、绘画等专业的艺术生来说,“毕业即失业”是很多人不得不面临的困境。

其实,从古至今,“生存问题”一直是每一个人都关心的问题,今天达西先生来和大家聊聊之前的艺术家们都是如何生存的?(我这里说的艺术家仅指书画类艺术家,也可以带上比如装置,手工等艺术家。)

咱们先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聊。

在聊之前,先给大家说一个词:艺术赞助人。就是艺术圈里通常会说的保护人策略,简单来说,就是投资人出钱让你来玩艺术。现在据说还有,但是具体能做成啥样就不清楚了。现在基本上就是画廊、展会和拍卖模式。

在西方,艺术赞助人可以追溯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斐尔等一大批艺术巨匠,为什么他们会作为一个伟大的群体出现在画坛上?他们在艺术创作时靠什么为生?当你翻开美术史就知道了,它们背后总会有一个名字,这个人就是当时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第奇家族!没有赞助人,有再高的天赋,再精湛的技艺,只怕也是见不了光的。

美第奇家族

“保护人”赞助的当然不仅仅是物质上保证创作的条件,成功的赞助人,其实是在尽可能的挖掘艺术家本身的财富,甚至是通过自身对艺术的理解和期望,引导艺术家的创作,作为保护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金钱的供给,更多的需要他们对艺术思考的成熟度,这一点来说,并不是所有能出得起钱的人就能当好保护人。

而现在呢?

业内人士估计,目前专门搞书画创作的艺术家有80%左右的人被经济问题左右,无法完全静下心来搞艺术创作,有80%-90%的书画家没有经济实力出版自己的画册,进行宣传和包装。很多挣扎在二三线的画家为了提升知名度,不停地参加各种书画大赛和展览,但是他们获得的奖牌、证书,并不会给生活带来大的改善,反而平添了一份买书、参赛的费用。而且,大多数靠卖字画为生的书画人都面临现实问题:精品的创作费时费力,书画家没有出名的情况下,精品反而难以出售,书画商也不会出大价钱收购,为了生存不得不“量产”作品。

钱钟书说过:“年轻的时候,我们经常把自己的创作冲动当做创作才华。”无数年轻人认为自己有才华,于是一脑门子要搞艺术,至今也没玩出什么名堂。记得之前采访常年居住在艺术区的一位画家。他见证了太多由于经营不了工作室和作品而倒闭转行的艺术家。其中一位青年艺术家满怀信心来此开办工作室,工作室成立初期有成群的朋友来道贺,并表示羡慕。但是,随后他发现按自己理想的风格所创作的画作并无人问津,即使勉强卖出也抵消不了创作成本。此后,他开始随波逐流,大量模仿,创作一些市场上较火热的作品类型,甚至是“行画”。可以说,市场在变化,他的作品也在变化,但是尽管如此,这位艺术家仍没有改善经济状况,没过几年,他的工作室越来越小,吃住行越来越差,人也憔悴,最终,工作室无奈关闭。

然后我们再反问一下,艺术家们凭什么来引起资助人的兴趣?

艺术家首先要有能证明自己创造力的作品,其次要已经形成个人风格,并必然会成其为宗师流派,否则,其艺术生涯必定是短暂的。现在想一夜暴富的艺术流民特别多,他们充其量算一个匠人,根本又不具备匠人的敬业精神。能被投机家看上的艺人实在寥若晨星,他们不一定是大师,属于技法高明,懂得在激烈的艺术品投机市场上竖立起自己鲜明的特点。

这类人,坚持了很多年,大概就是现在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比较受追捧的那批。中国的当代艺术还完全是一个只存在投机的市场,并不具有成熟的以长期稳健的机制来为大师级的艺术家的出现提供机会。因此藏家们的眼光会追随市场的炒作行为,而不会花费大量的心思去发掘有才气的年轻艺术家,为其提供长期的资助,并利用自有的资源逐步地推介到市场。

所以,在我国,真正具有天分的艺术家,如果穷不死,最好能够耐得住,至少也得用十年的时间来磨砺,积累一定量级的作品,间接地利用一下网络,懂得分寸地推销一点作品,等待那位相士的出现。

有的人可能会说,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这么多网站APP总是可以卖我的作品的吧,如果你真的了解互联网,你就可以看到,现在很多艺术类的app自己生存都很是问题。甚至说APP的平均寿命可能也就2,3年。细心地朋友仔细想想,这几年不说网站,APP都换了3茬儿了吧!第一波死在沙滩上,第二波来了,第二波死在浅滩上,现在是第三波!

绝望吗?不用绝望

我们这个电子文明的世纪,如果你想要搞艺术,我想无非就是这几条路(自古以来也无非是这几条路):

第一条路是成为职业艺术家,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有能力以自己的创作为生。一般性的作品并不难获得市场,比如通俗小说,流行歌曲,符合商业需要的建筑、室内、服装、产品设计、摄影作品等等。至于这些赖以谋生的作品是否具有名垂艺术史的价值——我觉得创作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去考虑这个问题,享受创作的乐趣才是重要的。这条路充满了不确定。有可能你一辈子都卖不出去一部小说,如果你依然坚持创作(不是晃膀子的所谓波西米亚生涯,是真正投入的创作),有可能需要父母配偶亲戚朋友长期供养你,甚至一生,如果对方心甘情愿,那很好。但我总觉得,如果养了很多年这人都还没成功,多半这人就是不适合搞艺术的。

第二条路其实也有很多人在走,依附于官方或学术机构,或者得到艺术基金的赞助,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多好的艺术家同时都是学者和专业研究者。

第三条路是做业余艺术家。谋一份稳当的职业,海关公务员也好,居委会主任也好,法律顾问、会计什么的都行,在业余时间创作艺术作品。大量例子证明,许多业余艺术家的作品甚至好于职业艺术家。概因心态不同,无需迎合市场,宽松自由,发自肺腑,也不拘泥于学院派的常规。尤其是写作,不接触社会绝不可能成为好作家的。曾经是娘子关电厂工程师的刘慈欣说,倒是在电厂工作的时候,创作效率更高。现在反而不如以前了。第四条路,放弃成为艺术创作者的打算(这未必是条黯淡无光的路)。谋一份稳当的职业,但做一个最好的艺术鉴赏者,甚至富裕起来以后赞助别的艺术家,成为艺术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者、评论家。一个时代的文化昌明,不但需要创作者,也需要最好的欣赏者。

但是无论如何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打着我很有才华的旗帜晃膀子。不要眼高手低。这都是离艺术最远的态度。也许大多数艺术青年仅仅是觉得“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希望凭借艺术而超脱凡俗,过着像小说里写的那种波希米亚式的生活。但殊不知艺术创作像任何其他领域的工作一样,需要大量枯燥乏味的训练和失败的尝试,过程漫长,毫无趣味,痛苦不堪,更需要长期的脚踏实地而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灵感,所以注定只有少数人能坚持,所以真正的艺术大师实在是天作之和——每个时代都将以其独特的气韵症候,迎接这样的大师。

阅读全文

与艺术家的情况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14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87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