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农村艺术是什么意思

农村艺术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3-05-15 15:59:17

‘壹’ 什么是民间美术民间美术主要类型有哪些

中国民间美术是由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

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

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农民画、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可分为:

1、绘画。其中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画等。

2、雕塑。有彩塑( 奇观彩塑 、 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

3、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活动玩具等。

4、刺绣染织。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

5、服饰。包括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

6、家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 、木器 、竹器 、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带有装饰及艺术价值者等。

7、戏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

8、剪纸。包括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

9、纸扎灯纸。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

10、编织。包括草编 、竹编 、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 、纸编等。食品。糕点模、面花面点造型、糖果造型等。

(1)农村艺术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河北民间艺术的地方戏曲、民间曲艺、民间歌舞、乡村古乐、民间美术、特色工艺、沧州武术、吴桥杂技,在国内外都是享有盛誉的。这些艺术从不同角度表现出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其共同特色是起源于民间生活,有的是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有的是从外地移植过来的,有的是在新的形式下创新的,最终逐步形成浓厚的地方特色,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不仅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至今仍然有着绵延不断的艺术生命力。

河北民间艺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对人民群众陶冶情操、娱乐身心、抒发情感、交流思想,起到了无形纽带的作用,为促进河北省的社会进步,曾做出过彪炳史册的贡献。

陕西是民间艺术大省,窗花剪纸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建国后,先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剪纸之乡”的有:安塞、洛川、富县、旬邑、定边、靖边6个县,还有宝鸡、凤翔、千阳、澄城、华县、合阳、大荔、延长、黄陵、佳县、高陵等县,作品在国内外多次展出并获奖,有些剪纸艺术家被邀请出访法国、美国、日本等几十个国家。

‘贰’ 民间艺术是什么意思

“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冠以“民间”字样,显然是要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不过“民间艺术”的领域很宽广,而且也不乏很多“绝活”,象皮影、剪纸、编织、绣花、狮子舞等等,都是很着名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叁’ 什么是乡村艺术

在美国,人们开始对“乡间艺术”越来越感兴趣,乡村雕刻、瓜果雕塑和庄返羡稼画等已成为艺术新潮,受到青睐和推崇。 美国民间艺术博物馆近年来年年举办一次名为“乡村雕刻的发现”的艺术展览。其中一种“活树雕刻”类似盆景,作品内容以古典文化为主,也有不少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 由于乡村雕刻艺术顺应了人们“回归自然盯闭”的心态,并且引导了一种新潮艺术的发展,因而吸引了众多的对乡村艺术一向不感兴趣又不甚凯世裂了解的买主和收藏者。

‘肆’ 本土艺术是什么意思

本土艺术是指当地人(含客居此地的人)的艺术创作。

‘伍’ 民间艺术的意思是什么

"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冠以"民间"字样,显然是要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不过"民间艺术"的领域很宽广,而且也不乏很多"绝活",象皮影、剪纸、编织、绣花、狮子舞等等,都是很着名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
按照制作技艺的不同,又可以将民间艺术分为绘画类、塑作类、编织类、剪刻类、印染类等等。

‘陆’ 民间传统艺术农民画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画农家画的目的是什么

民间传统艺术中的农民画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由农民创作,反映碧纯了农村生活和乡土文化。农民画的研究目的是了解和研究中国农村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趋势,探讨农民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的特点和价值,并推广和传承这种民间艺术形式。
农民画的主喊慧扒要内容包括农村生活、民间传统文化郑昌、故事传说、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民间文化的特点。农民画通常采用简单、明快的手法和色彩,表现出一种朴实、真实和自然的风格。
画农家画的目的是通过艺术形式来表现农民的生活和情感,记录和传承农村文化,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一种艺术表达的方式。农民画的创作不仅可以带来文化和艺术的享受,也可以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此外,农民画也可以促进农民文化的融合和交流,推动城乡文化的互动和交流。

‘柒’ 农村文化是什么

农村文化也称之为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生民的家园,是乡民在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等。

表现为民俗民风、物质生活与行动章法等,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反映了乡民的处事原则、人生理想以及对社会的认知模式等,是乡民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较之工业的高度发展,农业的缓慢发展常常给人以安全稳定的印象。

相对于城市的狂躁、复杂与多变,乡村则有着更多诗意与温情,它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的大量消失并不意味着乡村文化的消亡,相反,乡村更加稀缺而珍贵,乡村依然是人们心灵的寓所。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乡村文化是与庙堂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乡村文化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人们的记忆中,乡村是安详稳定、恬淡自足的象征,故乡是人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回归乡里、落叶归根是人们的选择和期望。

在现代社会,乡村文化依然是与城市工业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许多城里人生活在都市却处处以乡村为归依,有所谓“乡土中国”的心态。城镇化是“以城带镇”的发展模式,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捌’ 中国农民艺术节的简介

中国农民艺术节主要内容包括演出、展览和国际会议三个板块。演出将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分别进行,主会场有“端午”大型广场乡土艺术汇演和荟萃各地极富地域文化特征的歌舞节目等多场表演;展览有全国搜岁农民文化艺术“一村一品”展、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农民工艺术作品展、农民艺术精品展和民间绝活表演等;国际会议有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及相关活动 。
中国农民艺术节采取舞台演出、展厅展演和讲座交流相结合的活动形式。艺术节将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到现场观摩指导,并困态将组织农民工队伍汪漏源参加隆重的开幕式,参观“一村一品”展览、大型广场乡土艺术汇演和具有悠久历史的各种农业非物质文化展演。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民艺术民族特色鲜明,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乡土气息浓郁,是中华文明之瑰宝、中华民族艺术之根,在我国文化遗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中国农民艺术节”是顺应亿万农民心声和文化精神生活需要,顺应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需要,顺应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而举办的农民文化艺术的盛会。对推动中国农民艺术作品走向文化市场、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民文化产业的形成,推动农业、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农业部、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决定联合举办“中国农民艺术节”。
以“中国农民艺术节”为载体,搭建农民艺术展示、交流平台,壮大农民艺术产品的“一村一品”的队伍,推动中国农民艺术产品走向文化市场、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民文化产业的形成,推动农业、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坚持以“服务农民、依靠农民、普惠农民、促进发展”作为“中国农民艺术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农民艺术节办成国家级农民文化艺术的盛会。
(二)坚持政府扶持引导、市场筹资运作、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开发农民文化艺术资源,催生新业态,创造新的农民收入增长点,促进农民文化产业的形成,发展壮大农民艺术产品的“ 一村一品”的规模,推动农业、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注意发挥基层政府部门的积极性,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支持农村艺术品生产团体参加农民艺术节,引领发展方向。坚持农民艺术节的社会公益性,让农民受益,不增加农民负担。
1、作品要求 参展参演作品要能够充分体现悠久农耕文化,体现中国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的作品,不拘泥于形式或材料,具有重要文化和艺术价值,具有原创性、传承性和本土性并形态完好的作品。
2、申请资料 选送作品需提供作品清单目录(附名称、简要文字介绍)、作品图片、工作照片、光盘等资料(特殊作品注明重量)。请提供电子版资料,于4月30日前发送到指定邮箱或者报送组委会。
3、报名截止时间 申报资料截止时间2010年4月30日,如特殊情况,请单独致电组委会。请将参展负责人名单、联络方式和电话、传真、电子邮箱地址等报送组委会。

‘玖’ 什么是农村文化

我国13亿人口,其中9亿多是农民,因此,农民问题始终是令人关注的重大社会话题。多少年来,它一直是党政部门以及专家学者们思考和探索的重点之一。农民文化作为农民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也受到文化工作者的关注,各地也进行了实践。今天,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大背景下,农民的文化需求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正因为此,1月15日至17日,由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文化报社和浙江省温岭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关注农民文化需求研讨交流会”,继此前的“关注农民文化需求”调研暨征文活动受到全国文化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及农民旦庆朋友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后,再次得到广泛重视和支持。会议期间,来自各地的文化界的领导、专家学者、基层文化工作者和农民朋友共聚一堂,研讨农民文化需求现状及其变化、发展,探讨与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相关的政策和观念、办法,等等。代表们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对农民文化问题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研究农民文化需求要有大文化观念

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文化扶贫委员会主任徐惟诚充分肯定了“关注农民文化需求”调研活动及研讨会的举办。他说,这次调研及研讨非常好,非常重要,大家是在认真地调查、研究中国农民的文化需求。过去我们没有认真调查、研究,现在是时候了。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村,需要有现代农民。现在,中国农民人均年收入已经超过3000元。农民富裕后,就会有更多的文化需求,就会有剩余的时间和金钱用于文化活动,其文化需求也会发生新变化。我们要了解今天农民的文化需求。教育的普及使农民比以前有了更多的文化需求,更重要的是农民对文化内容的需求与以前不一样了。目前,相关调查还很不够,因为这方面的变化还刚刚出现萌芽。对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文化需求的变化,我们要花更大的精力去关注,然后再研究如何去满足这些需求。他强调,对于农民文化需求的研究,要有大文化观念,要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发现他们文化观念、文化需求的变化。如果农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正常满足,就不仅仅是政府没有尽到责任,还可能变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当然,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但是,我们要不断努力。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谷迎春认为,文化研究要有开阔、宽广的视野,如果就文化研究文化,永远研究不清楚。他以近一段时间出现的“弃龙说”“评选国学大师”“新国学复兴说”等说明当前存在的文化自信心缺失和文化心态扭曲现象,呼吁当前亟须矫正文化理念,抵制新蒙昧文化主义倾向。他说,农民文化、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要精心呵护原生态文化。皮影舞蹈《俏夕阳》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归功于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理念的结合。过去我们对宗教的负面影响看得过多、过重,而对其积极作用往往避而不谈。其实这正是文化功能的双重性,必须正视。

解决农民文化需求关键在“多予、少取、放活”

文化部原政策法规司司长康式昭认为,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确立的“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文化需求的指导思想,它应该在文化政策上得到切实的贯彻和体现。特别是“多予”,目前文化上还体现不足,缺口很大。他说,文化上的“多予”,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民众看戏,政府买单,就是“多予”的形式之一。这在各国并不鲜见,是文化运行的经济规律之一,是把纳税人的钱返还于民的社会二次分配形式,是缓解社会矛盾、巩固政权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应该继续贯彻、落实。他同时强调,送文化下乡,要重实效,千万莫扰民。对于日益活跃的民营剧团,政府不能放任不管,而要加强管理和经济政策的引导,这也是“多予”的一个重要方面。浙江省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黄大同、浙江省艺术研究所研究灶迟唯员徐宏图等对此颇有同感。黄大同认为,当前,戏曲危机与生机并存,对戏曲隐培的状况不可一概而论。加大公益性演出的比重是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徐宏图说,农村文化发展在各地很不平衡,民间剧团处于不断的生生灭灭中,多的地方多,少的地方少,极不平衡。民间是戏剧之源,对于民间剧团要加大扶持,国有剧团要调整心态,放下架子,以报恩的感情“衣锦还乡”,回报农民。

农民是文化创造、文化接受的主体

谈到农村文化,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特别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他说,我们总是说给农民送文化,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其潜台词是否是精英阶层和知识分子才是文化的拥有者,是他们赐予农民文化呢?其实,我们应该改变这一观念。中华五千年文明,农民也是主要创造者。他们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长期以来,有些人一直认为似乎只有西方的、城里的东西才是文化,才真正有价值,一直在把一些外来的、迥异于本土的文化价值观灌输给农民,认为农民创造的文化是可疑的,他们的文化是贫乏的。

实际上,这是忽视了农民满足自己文化需求的能力及其创造的精神文化的价值。农民文化活动的贫乏或空洞化的背后往往是由于其价值被质疑,其原有的精神文化活动被抑制。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可以创造什么文化活动来完全满足几亿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民才是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温岭现有20多个民营剧团,而且不断有外地剧团进入,这使得当地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上能够得到满足,这得益于当地政府给予农民以创造文化产品的空间,让农民在自己的文化活动中唱主角,兴办剧团,参与演出。农民最了解自己想看什么、愿看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政府无论怎样大包大揽,都不足以完全解决农民的文化需求问题,还是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吕建华说,浙江省的民间戏剧虽然政府财政不给一分钱,却相当活跃、繁荣,满足了大量农民的文化需求,形势喜人,他称其为“草根戏剧”。同时,他也指出,演员稀缺已成为民间剧团发展的瓶颈,因此他建议创办戏剧希望学校,这样既可使一些有艺术潜质的农村孩子掌握一技之长,有谋生手段,又可解决民间剧团演员匮乏问题。

戏曲保护应是动态的、多层次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曲润海说,看一个地方的文化,不能光看城市,还要看农村。农村文化是否繁荣是检验一个地方文化状况的重要标志。农民是民间艺术最大的需求主体。作为非物质文化的戏曲,生存、发展于民间,其精华也更多地保留于民间。他强调,专业剧团在帮助民间剧团的同时要虚心向民间剧团学习。关注基层剧团的现状和发展也是关注农民的文化需求。作为动态发展着的戏曲,应作动态的、多层次的保护,要防止好心好意办不成好事的情况。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祯也强调,剧种个性、地方特色是戏曲保护的灵魂,对于戏曲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戏曲发展应该是多元的,切忌一个模式。有的剧种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由于受大一统观念的影响,结果丧失了剧种特色,受到观众和专家的诟病。

客观地看待农民的精神需求

徐惟诚认为,农民的文化需求有许多是和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的。比如,农民的文化活动常常和红白喜事结合,既花钱不多,又能博得好名声,从投入产出比来看,是合算的。又如,今天的农民上香,并不完全是出于迷信,常常是出于旅游的需求。他们去的寺庙常常是风光美丽的地方,不美的地方,他们不去。因为目前还没有适合他们的旅游形式,所以他们利用传统的拜佛上香来旅游。傅谨也认为,农村民间戏剧活动有许多是和寺庙祭祀活动、宗族活动结合在一起的。而相当一段时间,这些活动被认为是迷信、封建的东西,成为打压的对象。事实上,它们常常是农民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而一些地方民间戏剧的活跃正是得益于寺庙和祠堂的复苏。因此,我们在看到它们负面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它们对于农民精神世界的构建的作用。傅谨提出,要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价值。我们往往认为传统文化活动中包含有各种不科学的、不进步的成分,于是满腔热情地、想当然地、善良地去改造农民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提高”他们,结果,我们给予农民的“好东西”却难以在农村扎根而成为农民“自己的”东西。这应该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几十年来,我们的一些文化传统中断了,致使一些传统文化娱乐方式、文化活动消失,农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剩下的只是一些空洞的东西。

农民走上文化论坛

这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几位来自基层的农民代表,他们在会上颇引人注目。对于有机会参加这样的会,他们都非常珍惜,也很激动。来自山西省临猗县阎家庄工贸区贝支村的翟世康这样表达他的感受:接到参加会议的通知,温暖;参加了会议后,感觉是的确温暖。为了参加会议,他顾不上家里的十几亩果树,早早就上会了,成为第一个报到的代表。会议期间,他和与会代表一大早去附近爬山,锻炼身体,浓重的晨雾打湿了他的衣服,他直心疼。一问才知道,原来这身行头是他为参加这次值得纪念的会议专门置办的。来自河南省平舆县东和店镇宁庄村的赵彦良和来自山西省原平市新原乡南滩村的曹申义也一再感谢会议主办单位能邀请他们与会,使自己有这个难得的机会与来自各地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研讨、交流,这在他们是终身难忘的。而他们结合自身和本地实际情况关于农民文化需求的朴素的发言,也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

‘拾’ 乡村文化艺术活动指哪些

乡村振兴中有产业振兴,更有文化振兴。乡土文化里饱含传统价值观,是维系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灵魂,需要我们去保护、挖掘、利用。”

01

乡村文化

物质丨非物质

乡村文化:是乡村居民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乡村文化又分为乡村物质文化和乡村非物质文化。

1 乡 村 物 质 文 化

乡村物质文化指为了满足乡村生存和发展所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包括自然景观、空间肌理、乡村建筑、生产工具等等。

2 乡 村 非 物 质 文 化

乡村非物质文化就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包括节庆民俗、传统工艺、民间艺术、村规民约、宗族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审美观念、价值观念以及古朴闲适的村落氛围等。

02

乡村文化景观分类

地域丨价值丨分类

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土地表面文化现象综合体,不仅反映一个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也记录了乡村人类活动的历史,表达特定乡村地域的独特精神。

乡村文化景观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且见证了先民改造自然的尝试和努力,印记了乡村的兴衰荣辱和沧桑变化,从而成为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实物见证。

物质类文化景观

1.传统聚落景观:古建筑、传统民宿、乡村街道、特色村巷、牌坊、石窟、遗址、宗教场所;

2.农业生产景观:梯田、田园景观、特色农业景观、鱼塘、运河、引水渠;

3.土地利用景观:山林、水系、土地利用格局;

非物质文化景观

1.生产生活方式:饮食、服饰、耕作方式、传统手工艺、居住习惯;

2.风俗习惯:宗教与祭祀活动、语言、节庆、庙会、礼仪、丧葬、婚嫁;

3.精神信仰: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世界观、图腾、村规民约、道德观念;

4.文化娱乐:文史、音乐、戏剧、民间艺术、民间舞蹈、民间杂技、艺术作品;

5.历史记录:神话与传说、人物、事件、族谱、地方志;

03

乡村文化发展现状

物质丨农耕丨民俗|手工艺

1 物 质 文 化 遭 到 破 坏

2 农 耕 文 化 渐 行 渐 远

3 民 俗 风 情 经 历 变 迁

4 传 统 手 工 艺 濒 临 失 传

04

乡村文化的发掘与保护

保护丨新建丨改造

基于乡村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可通过传承、保护型,创新、新建型,挖掘、改造型三种形式完成。

传承、保护型

对象:具有典型乡土建筑遗存的古村落。

对策:以保护性修缮为根本,对原有乡村聚落环境进行整体性活态化保护。内容包括了街巷形态与格局、地貌遗迹、古文化遗址、乡土建筑等,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村庄道路、水系、基础配套设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提升乡村整体文化形象,对古村落进行合理保护、利用开发。

创新、新建型

对象:对于一些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灾害频发或基础设施过于落后的乡村地区。

对策:完善住房、交通、卫生、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实现乡村人居环境及其面貌全面提升。在村落风貌、布局设计中将乡土文化融入之中;在建筑样式、色彩、肌理等方面要有创新;在民居、乡村景观等设计方面,注重传统乡土文化传承,尊重传统生活习性。

挖掘、改造型

对象:避免美丽乡村建设中 “千村一面 ”问题的村庄。

对策:充分挖掘地域乡土文化本质与内涵,结合被改造村落现状进行合理规划改造设计,将村落规划布局、民居形态、乡土景观、产业布局等问题进行整体考虑。将乡土元素与符号结合整体村落历史风貌进行表现。

阅读全文

与农村艺术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3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1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7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0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