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香港巴塞尔展览在网上买票可以在现场取票吗
可以的,在订票时选择取票方式,是自取模式,可以在展会现场或者通利琴行取票粗悄
备注: 必须亲身领取门票及出示其购票所用的信用卡以作确认,并须即时签署确认收据。你亦可授权他人到香港会陵凳闷议展览中心的售票处代领门票,但代领人必须出示以下文件:
(i) 信用卡尺弯主签署的代领授权书
(ii) 网上交易用的信用卡之正面及背面副本
(iii) 代领人的香港身份证/有效的护照正本(作核对资料用)
注意: 上述所需文件如有不齐全,快达票保留门票将不被发给之权利。
Ⅱ 怎样看画展
画展似乎是个逼格比较高的事情,说起去看展,都感觉似乎非常高端有逼格。然,对于文艺的鉴赏也是一个需要时间和积淀的事情,那么,作为一个毫无绘画基础的人,要如何去看一个画展呢?
其实,简单点说,看展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好,那就是:看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看觉得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看画展之前,需不需要花时间准备,需不需要提前预习,这个也是由展览本身决定的,不能一概而论。大多数展览起码略微知道一下是关于什么的,这样也有利于对于展览的理解。
最后呢,如果在浏览过程中,对某几个作品有非常浓厚的兴趣,那么久可以再仔细看看画上面的小牌介绍,上面的文字说明,对于有专业基础和经验的人来说,作品创作的年份和使用的媒介材料这些信息,是比作品标题重要的多的多的信息。
Ⅲ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三天是同一个展览吗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三天是同一个展览。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是一个为期3天的展会,展示期间的艺术品不会更换。巴塞尔艺术展于1970年竖袭由来自巴塞尔的艺廊创办人成立,每年在瑞士巴塞尔兆喊、美国迈阿密海滩、中国香港及法国巴黎举行艺术展会,呈现现当代艺术的最高水族纤野平。
Ⅳ 论文大纲——数字媒体艺术发展下的线上艺术展
Essay Outline
标题:数字媒体艺术发展下的线上艺术展
一. 前言(约150字)
• General Statement(背景概述)
随着当代人物质生活的日益满足和精神需求增长发展趋势下,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呈上升趋势。而传统线下艺术展无论是在空间地理位置交通上都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必须去到现场和只是用眼睛去观察的基础上,迫切需要一种打破固有传统模式的方式以更为便捷和新颖的方式去享受艺术。受疫情在全球的肆虐的负影响,线上展览给艺术展带来了全新的契机。
• Thesis Statement(全篇论文的论点)
随着数字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线上艺术展为解决空间、时间局限的问题带来解决。不仅为展览提供了一种更大的范围的协商,还丰富了艺术形式、成为展示或者展览的一种知识型的大的转变。
• Map Sentence(论文结构概述)
本文通过研究现阶段线上艺术展的内容、形式和发展旦弯物状况,结合具体的案例阐述了线上艺术展在现阶段的运调查分析。基于当前已有线上艺术馆的线下艺术馆,作出阶段的前后状况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做除阐述和分析。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阐述数字媒体发展下的线上艺术展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二. 正文 (每段约400字)400*3=1200
段落1(正方) - 中心句
线上展厅将为艺术提供与全球观众互动的另一种可能性。
1. 理论支撑: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马林提出“实体空间的展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线上平台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个缺憾,让更多的人可以在线了解展览的内容与理念。”(1)
2. 理论支撑:在艺APP创始人谢晓东在2020年3月18日中国首个线上艺术周“2020春季·Collect+艺术周”上说,“艺术馆线上路演的直播,让时间裂变得更快,讲解艺术价值的沟通效率更高也更明确,这种有效的传递从‘一对一’变成‘一对N’,效率是远超线下的”。(2)
3. 理论支撑:意大利文化部提出“居家时期的文化艺术大餐,让人们在困难中仍能与艺术和文化相连”。意大利文化部主管博物馆 的负责人 Antonio Lampis 说 :“在此艰难时刻,虽然我们的文化遗产场所临时关闭,但必须记住它们是跳动的心脏,代表着我们的身份。”(3)
[4. Concluding Statement](结论句,直接了当地说明你想阐述的观点,并将其引入下一个主题段落): 虽然目前线上线下艺术展联动的前景为人们所期待,但目前线上艺术展仍然有其局限性。
段落2(反方) - 中心句
线上艺术馆的形成必将运用到交互设计,观众的参与度决定了其存在的价值。线上展览首先彻底改变了观展的方式,它是挑战了继杜尚之后艺术作为事件的一个形式,因为它缺乏了这种在场性以后,主体身不在场,必将会涉及到一个主体性的问题。
1.理论支撑: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提到:“目前的线上展只是线下展览的简单复制,线上展览难以呈现艺术品本身丰富细腻的质感,立体的展品被压缩为图片排列在线上展览中,而图片所能传达的作品信息非常有限。即使谷歌艺术博物馆宣扬的高像素作品图,艺术批评家高远也认为“网上的高清大图和看画册没什么区别,代替不了观看原作,线上展览只能是线下展览的补充。”(4)
2.理论支撑:郑文在《线上“撸展”,文艺青年为模液何提不起劲儿?》一文中提出“看展除了享受艺术,拍照也是重要的一项文艺青年在微博、小红书、豆瓣里比比皆是,他们热衷看展,更善于用影像记录看展的“自己”。几个重要的网红博物馆和艺术展,都是文艺网红的目的地。而线上艺术展并不具备这一特性。”(5)
3. 理论支撑:在虚拟VR交互过程中,无法做出更得多自主选择,维利里奥(Paul Virilio)在《解放的速度》(La Vitesse de libération,1995)一书中,他深刻指认了网络信息技术建构起来的远程登录已经造成了存在论当下在场的土崩瓦解。机器性与我们结合得太紧密,以至于我们人性的部分就会失去部分的真实。(6)
[4. Concluding Statement]
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下解决和突破这部分问题带来的难关,是线上艺术馆未来发展道路上闹缓必须突破和思考的。
段落3 (自己的立场)- 中心句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影响着这一时代下艺术家的思考方式。随着艺术形式的不断更新,其呈现方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
1. 理论支撑:1962年,伊凡·沙瑟兰德教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表了题为《绘画板》的论文,首次提出"计算机图形学"的概念,确定了计算机图形学作为一个崭新的科学分支的独立地位。
2. 理论支撑:“文化的共享和文化的传播,是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应有之义。互联网作为科技时代下的产物,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推动中国文化和艺术走向世界,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7)
3. 理论支撑:线上展厅降低了门槛及成本,让大众更容易接触到艺术作品,让艺术变得触手可及,更加平易近人。线上展厅能呈现数量庞大的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这一优势是线下展会无法比拟的。(8)
三. 例子。用具体例子用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例子1- 中心句 2017年11月泰特现代艺术馆Modigliani展 推出HTC ViveVR体验向公众开放。
1.理论支撑:越来越多的艺术品开始使用VR平台作为表达媒介,他们可以将精神上的观众带入由艺术家梦寐以求的沉浸式世界。泰特现代主任弗朗西斯·莫里斯(Frances Morris)表示:“我们很高兴与维维合作,为访客带来新的令人兴奋的数字体验。 “我们一直在寻求推动创意界限,我们认为这将是一个绝妙的机会,让公众通过新技术对这位受人喜爱的艺术家有不同深入的了解。”(9)
2.理论支撑:网上展厅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将作品于观众之间的物理距离大幅度缩小,立体的作品如雕塑和装置艺术可通过3D建模多角度、高精度呈现细节,让人近距离感受到艺术品的魅力。展品3D旋转的展示方式配合文字和语音,还可放大观看纹理,比在现场观看还要清晰。同时,网上展厅也是展示摄影和录像作品的绝佳平台,通过分享的功能,还能给作品带来更多关注。(10)
3.理论支撑:IF2019大会上,着名AR公司Magic Leap提出了企业的核心理念:只有将艺术家的想象力与科学家的技术相结合,才能带给人们更加美好的生活。
[4. Concluding Statement]
_由于过去艺术展览紧密依附于实体空间,艺术展的线上空间呈现和电子商务发展并没有站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前列。而这波倒逼线上空间的浪潮同时暴露了当下艺术线上空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潜力。
例子2 - 中心句 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就曾与VR开发商合作,推出了一种全新的互动展览方式。“Bounlevard”(APP)早在2015年就有VR观展体验,其中包括高分辨率作品图、音频讲解、3D模型等等。
1. 理论支撑:博物馆科学可视化主管Vivian Trakinski说: “虚拟现实是一个神奇的领域,它可以暂停我们人类对时空的感知。在虚拟现实中,没有什么东西太小、太大、太快、太慢、太远或者太久以前无法欣赏。”
2.理论支撑:《线上展览不是一场秀》中,31会议副总裁程治刚先生对线上展览也有定义,认为“线上展览不是一场秀,更不是H5的秀;线上展览不是线下展览的替代或补充,而是一种新的商业形态,是场景重塑和价值再造。”
3.理论支撑: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特聘教授亚历山大·科赫所指出的:“数字博物馆已经不再是我们曾认为的作为实体博物馆的额外补充,而是已经成为展览分类里的独立一项。”
[4. Concluding Statement]
线上线下艺术馆的联动与艺术馆内的交互设计,为人们带来了极为便捷的方式,并广泛运用在国内外的展览中,与数字化相结合是一大重要趋势。打破传统的方式,让现代科技给艺术带来的更深更具体全面的体验。
例子3 - 中心句2020中央美院线上毕业展云端绘梦是中央美院史上最大规模的本科毕业展。
1.理论支撑:据网络观星盘数据统计,2020年2月起,“普通展会”搜索量下降21.67%,“线上展会”搜索量却增长77.48%。同时线上云展会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商务部发言人近期表示,商务部鼓励举办线上展会,鼓励政府主办的线下展会率先在线上开展,探索线上线下同步互动、有机融合的办展新模式。
2.理论支撑:“疫情期间,被动的线上展览催生了更加主动多变的艺术创作方式,被病毒隔绝在家的心也找到了在室外空间环境里放飞自我的契机。”传统的文化艺术,之所以有些小众,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传播渠道有限。互联网及云技术的出现,为文艺作品开辟了无限的传播空间和传播渠道,从而大大刺激了文艺生产力。(11)
[3.Concluding Statement]
线上艺术馆的背后不仅是艺术形式的知识型革新,也为其他行业领域发展带来新的商业机遇和技术推进。
四、 结论 (Restatement or summary of the main points (NOTHING NEW); final comment(约150字)
• Restatement of the Thesis Statement (重述中心论点)
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的大背景和推进下,线上艺术馆和线下艺术馆的联动设计为弥补诸多不足带来了解决的可能性。同时也为丰富了艺术形式、展示或者展览的一种知识型带来了大的改变。
• Recapitulation of the Map Sentence (Note: Present perfect tenses)(重述论文结构)
通过研究现阶段线上艺术馆的内容、形式和发展状况,结合具体的案例阐述了线上艺术馆在现阶段的运调查分析。基于当前已有线上艺术馆的线下艺术馆现阶段的前后状况做出对比,,分类以及未来的趋势等方面做了阐述和分析。
• Concluding Sentence. (结论句)
交互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艺术馆传统建设侧重于线下展出,受其展品局限性,从“物”到“人”的转化面窄,人性服务细节有待完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交互方式来给参观者提供方便灵活和人性化多元信息服务。艺术馆线上线下的联动,在为人们提供边界的同时,也给艺术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
5、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1】马琳.线上策展或将重新定义艺术展览.文汇报.2020年05月18日
【2】吴丹.艺术展转战线上成趋势:价格更透明 传播更高效.新浪财经.2020年03月24日
【3】Ewbar.线上艺术展览肯定不是一个伪命题,但为什么它让人感到别扭?.凤凰新闻Tmagazine.2020年04月22日
【4】\【9】AIP国际艺术教育.线上艺术展到底是新的机遇还是无奈之举.AIP国际艺术教育.2020年07月15日
【5】郑文.线上“撸展”文艺青年为何提不起劲儿?.文娱价值观.2020年05月22日
【6】维利里奥.《解放的速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
【7】 .疫情影响下,艺术展览如何提高访客量?.搜狐.2020年07月03日
【8】/【10】 积木易搭.疫情影响下,艺术展览如何提高访客量?.搜狐.2020年07月03日
【11】光明网.艺术上云端,魅力新体验.光明日报.2020年03月14日
Ⅳ 去观看艺术展,结果发现都没什么差别,要怎么欣赏它的美
我也经常去观看艺术展,其实说实在话要说巨大的差别,我有时候也体会不到,但是每次去观看心里还是挺开心的,因为在看艺术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欣赏美那欣赏美总是能给人带来愉悦的。
艺术是一个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很难说清楚谁好谁坏,其实全凭感悟。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对于艺术作品,其实应该抱有更高的尊重和包容。
Ⅵ 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的发展历史
瑞士巴塞尔(Basel)国际艺术博览会是世界最重要的艺术博览会之一,被视为当代艺术市场的晴雨表。它最先开始于现代艺术沙龙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扩大范围,纳入当代艺术作品,而在近几年更是积极推动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博览会,会场的一楼一般都是参展的画廊,大部分都是各国老牌的大画廊,他们所展出的很多作品都是当代大师的经典之作,许多美术馆来此采购馆藏,还有一些投资收藏的跨国公司也会来此下订单。
与一般的艺术博览会侧重于取悦参展商的做法迥异,始终以有效整合收藏家资源而形成特色。近年来该艺术博览会致力于服务理念的更新换代,通过VIP区的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展会的国际信誉,结构出一流的品质与水准,由此吸引了众多美术馆馆长、大收藏家的积极参与,并带动了博览会整体人气的急剧提升。
Ⅶ 我看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策略定位——赵千
2018年3月31日结束的第六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 HK),为期五天的展览吸引了8万人次的参观。作为被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水准最高的艺术博览会,把三月份成功催生为香港的艺术月。每年与巴塞尔艺术展同期举行的香港平行艺文活动相当丰富,让香港在三月份赚足了世界的眼球,并有利于香港艺术生态、群落的形成。
Art Basel自1970年至今已经成功打造品牌并推向全球。香港是Art Basel继瑞士巴塞尔、美国迈阿密之后的第三个据点,形成欧洲、美洲、亚洲的三点连线的全球布局。每年顺序是:3月份香港站,6月份瑞士站,年底迈阿密站。这种巡回式的展览使Art Basel全年活跃在让粗艺术市场和活动之中,今年他带着全球近300家画廊,来自34个国家的一千五百多名艺术家和三千五百多件艺术品,在全球不断培养新客户与藏家,扩大和深化其品牌的影响力。
Art Basel选择香港是有其战略性意义的。我们先看以下数据:
1.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发布的最新艺术市场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艺术市场按年增长12%至约637亿美元,其中美国维持最大市场地位,中国略微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2.在今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开幕日的记者会上,巴塞尔艺术展全球总监Marc Spiegler谈到中国艺术市场时表示,亚洲市场已经占到全球23%的销售额,当中21%来自中国,香港亦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约90%中国内地艺术进口都是经由香港进入。
3. 今年的苏富比(Sotheby)第一场当代大拍。寺濑由纪女士接手主管后,日韩板块比重明显增加。在现代和当陪闹代分开的情况下,“当代夜场”38件拍品,日韩14件,占比36.8%;成交134,777,000港币,占比33.86%。对比去年相比,日韩板块为5件,成长近3倍。
Art Basel于2013年收购“HK Art Fair”60%股份并冠名,随后2014年收购其余下40%股份,全面进驻香港。凭藉其40多年的品牌效应和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艺术品零关税的优势,借香港之地来吸引大批大陆藏家与画廊参展。
Art Basel选择来港开发“新场”的策略是无比正确的。首先他们瞄准的是持续增长的中国大陆的艺术市场,再者他们清楚如今大陆境内的艺博会和画廊的瓶颈问题,例如艺术品关税高门槛,国内艺博会不建构市场,缺少国际收藏家、国际机构等等。
Art Base在香港建立分舵,就刚好填补了大陆艺术市场买、卖双方的“刚需”。对于大陆的投资者来说,投资艺术品多数会选择西方艺术品,或被西方知名画廊代理的东方艺术品,因为欧美一线画廊依靠老道的市场控制和成熟体制的支撑,背后有稳妥的国际市场和保险的交易机制,这些都体现在成交数字上面,再次突显西方话语权的强势和意识形态的倾斜(日韩板块倾向于西方话语和意识形态)。所以在香港,Art Basel在亚洲范围做到了吸金和价值观输出两不误。
另外,Art Basel HK的场地(湾仔会展中心两层近2万平方米)铺得如此之大,光靠遥远的欧美日韩画廊来撑场是远远不够,他需要中国大陆画廊的加入坦乱镇来壮大声势(恰好大陆一、二线的画廊也有走出去的需要)。近三年来,来香港参展的中国画廊越来越多,当中有不少是“新面孔”的画廊。
香港的地理位置以及香港巴塞尔的区域性倾斜政策,越来越放宽大陆画廊的进场门槛,这也是Art Basel的一个策略调整,未来继续将重点放在新锐艺术家和亚洲版图上,主动吸纳更多新画廊,在赚足租金的同时,又为观众和市场提供新鲜感。
我们看Art Basel这类的艺术博览会可以套用大型shopping mall的模式去思考其发展和策略等问题。最早的Art Basel是1970年瑞士巴塞尔的画廊创办人抱团聚到一个地方办展,一来可以相互分摊,节约成本,二来可以以此为噱头吸引更多客户,促进销售,这个和shopping mall的雏形相似。后来做大了并形成自己的品牌后,便开始连锁、复制,就如房地产一样,开发新的场地,再分租给大小的租户。租金,自有品牌的盈利,销售提成,门票收入和大量的广告赞助费,构成了艺博会的主要获利模式。
一个有品牌效应的shopping mall在选择入场商户是也要看对方的品牌级别和供应商的实力。商场对品类和品牌有极其严格和精密的筹划,每年也会淘汰一批低产田。通常商场在规划时,需要主要入住商户的介入,整合资源。Art Basel HK对于入场画廊的要求也很严格,申请参加的艺廊必须最少经营三年或以上,委员会甚至会派人去考察画廊的场地和业绩,根据博览会的整体展出计划再作出甄选。经过几轮的审查后,最终能获得入场资格的画廊也相当于获得一个credit,这个对于新晋画廊和中小画廊特别受用,有利于以后提升客户的信任度和对外进一步推广。
以下是参加迈阿密巴塞尔艺博会不同规模的开销对比:
因此对于不少中小型、新晋的画廊来说,参加艺博会就像是一场赌博,前期投入的十几万甚至数十万美元,到最后很有可能打了水漂。尽管如此,大多数中小画廊经营者依然认为,对于画廊的未来而言,即使在短期内亏损,艺博会仍有长线的投资价值,它能为画廊带来良好的声誉和增强各方信心的作用。相对地,Art Basel也可以在每年都在增多的中国大陆的艺术机构和民营艺术馆中,挑选最优秀、最有潜力的来合作。既可以把Art Basel的品牌进一步打进中国内地,又可以将其利益与Art Basel捆绑在一起,达到共赢。
根据《TEFAF 2015 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的结果显示,2000年到2014年间,全球范围内的艺术博览会从55个增加至180个,这个情况也和一个城市里不断增加的shopping mall类似。各大shopping mall之间的竞争,失利的一方会促使改变其定位或趋向于更细化、细分的人群和市场。例如通常在Art Basel一个多月后的“香港Affordable Art Fair ”就是一个专注于更细分市场的艺博会,面向大众的中低端艺术市场,这种策略定位使Affordable Art Fair 也成为了全球最受欢迎的艺博会之一,每年有超过 25 万人次入场参观。
艺博会的未来挑战重重,以体验经济为主的艺博会产业暂时还没有受到ICT的冲击,但不代表未来就不会。Art Basel HK也给了许多国人启发,中国内地相继出现Art Beijing(艺术北京)、Art Nanjing(艺术南京)等各种“ART+ 地名”的艺博会以及相关周边艺术活动,其品质和效果参差不齐。Art Basel HK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很清晰地看到了市场需求和痛点所在,以及他们的市场定位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