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河南全省有多少村有艺术团

河南全省有多少村有艺术团

发布时间:2022-04-27 21:13:26

❶ 河南有哪些民间艺术

祭龙辟虫的龙抬头(二月初二)

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节” 或“青龙节”。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月二这一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民间认为,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 煎饼是龙王的胎衣。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

农历六月初一

农历六月初一,是中原民间比较重视的节日。在豫东和豫南,都有六月初一过小年的说法。特别是农村,更为重视。人们把这天当作庆祝丰收、祀求丰年的节日。这时, 麦子刚刚打下不久,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的心头和眉稍。人们在屋中、院内、麦场 里摆上供桌,放上馍、枣山(馍的一种)和桃、李等五种瓜果,用斗盛满新收的小麦, 斗上贴红色的“福”字,然后焚香燃炮,祈求秋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后,人们 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用肉、青菜、粉条、海带做成的“杂烩菜”。大人们在麦场里猜 拳行令,孩子们边吃边耍,十分尽兴。

农历六月初一过后,是六月初六,所以,有的人家干脆把六月初六的活动揉到六月初一来进行。六月初六,民间称“炒面节”、“望夏节”、“闺女节” 等,往往是相隔十里(5公里)八里(4公里),风俗就不大一样。不管怎样,节日就是吃、玩、走亲戚。而且这些节日都与出嫁的姑娘有关。农村的各家各户,在六月初一至初六其间,都要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款待后再送回婆家。俗语有:“六月六,请姑姑。”“六月六,挂锄勾,叫了大姑叫小姑。”

六月初一过小年的习俗,在中原地区相当普遍。从六月初一到初六,中原农村的“年” 味是浓郁的,时间要持续一周左右。尽管有初一和初六的区别,但两个节日距离太近,节日活动自然而然地就融合在一块了。

妙趣横生的乞巧节(七月初七)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河南新乡一带的乞巧风俗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当地未出嫁的姑娘七人凑成一组(以应“七夕”之数),每人兑面兑物,为织女准备供品。有的要买葡萄、石榴、西瓜、枣、桃等七样瓜果,烙七张油烙馍或糖烙馍,包七碗小饺子,做七碗面条汤。

除此之外,还要单独包七个大饺子,饺子馅由七样蔬菜做成,内包用面做成的七样东西,像针、织布梭、弹花槌、纺花锭、剪刀、蒜瓣或算盘子等。这七样东西,要能代表七位姑娘的心愿。 这天晚上,七位姑娘把供品摆在瓜棚下或清静的地方,焚香点纸,跪在月下向织女祈祷,念完祷语后,七个姑娘分吃水果和七碗小饺子。然后把七张油饼和七个大饺子放在竹蓝内,挂在椿树上。这天晚上,七个姑娘一齐守夜,看守竹蓝子。这种举动称为“守巧”,目的是防止爱开玩笑的男孩子偷嘴吃,把“巧”(大饺子)偷去。

七月七日清晨,天刚刚蒙蒙亮,七个姑娘闭着眼睛,在竹蓝内各摸一个大饺子。谁摸出的饺子内包有针、剪刀等东西,谁就是未来的巧手。

在豫北沁阳、孟县等地,现在还流传有“七夕”对歌的习俗。每到“七夕”这天,当地的少女们按村子,或按乡、县组成小组,每组七人,也可为九人、十一人,以单为巧数。民间讲究对歌人的数量,俗语有“当单不当对,当对拙一辈”。人们把对歌小组分成单数,都是为了能够获“巧”,希望本村的对歌组能够取胜。

农耕特色突出的牲口节(七月十五)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民间俗称为:“鬼节”。中原农家也称这天为“牲口节”,此日有许多敬奉耕牛的活动。

在豫北林县等地,七月十五这天,家家都要蒸羊羔形的白面馍,中午蒸熟后供奉在案桌上,然后燃放鞭炮,庆贺槽头兴旺。凡有大牲口的农家,这天都要停止使役一天,把供奉后的羊羔馍送给大牲口吃,也有给牲口喂豆等精饲料的,以显示牲口节与平时不同。晚上,他们还要做一锅米汤给牲口喝。有民谣说:“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喝顿小米饭。”

送神慌年忙祭灶(腊月二十三)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

非常兴隆。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❷ 简介郑州以及河南的的文化遗产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太康县) (2007-05-05 21:06:34)
标签:道情 分类:魅力河南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太康县)

太康道情历史悠久,是源于春秋远古时代的民间戏曲艺术,分布在太康及其周边地区。剧目丰富,据普查统计有三十多个曲牌、曲调,包括三大类五大品种。三大类是:唱腔、表演、音乐,五大品种是:声腔派系、表演程式、音乐体系、曲牌子曲调、打击乐。太康道情这些类系的形成,既有沿袭下来的民间艺术,也有姐妹艺术穿插,最后形成太康道情的独自特色。原有古装传统戏160多个,现代戏60多个,这些剧目在长时期的流传中,有很多已失传。太康道情戏自形成之日起,经历了数次的沉浮于1957年才得以正名。

“少锄二亩地,也不能耽误看太康道情戏。”在豫东和皖北等地区,太康道情曾经以独具特色的魅力征服了千万观众,太康县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全国惟一的一个道情专业剧团———太康县道情剧团,赢得“天下第一团”的美誉。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地方小戏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道”不尽的过去事

阳春三月,慕名来到道情之乡——太康县。在当地人的引领下,进入黉(hong)学街北一条无名小胡同,前行十多米后停了下来。当地人指着挂牌为太康县黉学研究所院内的一幢三层小楼说:“这里就是道情剧团。”

木字招牌字体斑驳,木牌上的漆已经脱落。三层楼里,一楼是仓库,里面堆满道具和乐器;二楼是排练厅,仅有一张桌子和十来把木椅;三楼是演员的住室,眼下的情景已经说明了现今剧团的生存状况。

春季是演出旺季,剧团去漯河演出,家里关门落锁,听说来访道情戏,当地人还是热情地把曾经名噪一时道情戏演员朱锡梅请了来,14岁就进入县戏剧培训班学艺并登台演唱小生的她,因为嗓音饱满纯正,吐字清晰流畅,表演气质端庄,受到省内外观众一致赞赏,她主演过《王金豆借粮》、《张廷秀私访》、《李天宝吊孝》、《跪洞房》和《前进路上》等道情戏的代表剧目,多次到郑州、豫东、安徽等地演出,并灌制了唱片。

《王金豆借粮》剧照

朱锡梅拿出她的定妆照,回忆起当年演出时的盛况,脸上浮现别样神采:“我们在安徽界首公演时,连演十几场座无虚席,买不到戏票的群众,要求将演出实况用大喇叭传播出去,深更半夜大街上仍有上百人围坐在广播下面听,演员在街上行走,行人指点相告。我们吃饭、照相、洗澡、理发,群众毕恭毕敬,拒不收钱。剧团离开界首时,卖包子的小贩,担着包子撵到演员乘坐的汽车前,硬往演员手里塞包子。”

“当年我在郑州大石桥露天大舞台演出的时候,和常香玉、申凤梅这些大师唱‘对台戏’,这些不同剧种的主演谁也不敢休息,十场八场都不换人,要不观众不答应啊,当时大家都夸道情好听,着名现代豫剧《朝阳沟》里拴宝唱的‘那个前腿弓,那个后腿蹬,脚不要慌来手不要猛……’其实就是移植我们道情的唱腔。”

太康道情班在鼎盛期有大大小小60多个。在豫东和皖北等地的乡村,随意拉个30岁以上的人,他或许就能大胆地哼段道情戏。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一部道情戏《前进路上》,就曾唱遍大河上下,国内亿万观众因此知道了“太康还有这么好的道情戏”。上世纪80年代之后,《王金豆借粮》、《富裕之后》等名戏更是让无数人津津乐道。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总是载誉而归。如今的道情剧团每年的麦收前南征北战,演出400多场,而绝大部分演出是在农村,演出曲目大多是他们自编自演的题材,豫、皖、鲁农村的群众又给道情剧团送了个名字:“庄稼农户的剧团”。

扯不断的戏曲“情”

从太康返回郑州途中拐道道情剧团正在演出的漯河。太康县道情剧团团长张天印说起道情戏就打开了话匣:“春天是整个演出的旺季,秋收以后和冬天也都会到各地演出,今年腊月二十八就开始到各地表演,合同一直签到了农历四月十五。演出的地方很多,安徽临泉,河南项城、漯河、舞阳、禹州、许昌、开封、郑州,以及黄河北边的几个地方。我们每年都要排新戏,今年就排了《出宫恨》、《五世同堂》等。全团出来表演的共有60个人,最大的54岁,最小的14岁。全年能表演400多场,在河南省剧团当中首屈一指,总收入在30万~40万元之间。”

可是,和其他稀有剧种一样,道情发展并不景气。道情剧团面临着演出市场逐渐萎缩、经济困难的问题,生存时刻受到威胁。

“演员每年外出演出的时间,多集中在过完年的三四个月,而此后的夏收秋种,许多农民出身的演员还必须回到家中种田,两头挂念,其间没有工资,这种窘境迫使许多艺人离开戏曲舞台,下海经商。”经了解,一批道情新秀如吕清丽、李艳玲、刘粉霞、张小花、丁彩艳眼看着就要茁壮成长起来,可是受市场经济影响,有的去郑州唱戏剧茶座,有的外出打工。

“观众听戏就是看‘角’,现在演员太随意,啥剧都唱,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如果让老演员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培养新生力量,再加上政府对少数剧种给予相关扶持,太康道情肯定有观众。”已经66岁的朱锡梅仍然没有放弃她的道情情结。

一段光荣的家史

坐在简陋的房间里,太康道情剧团团长张天印依然兴趣盎然,随后,他缓缓讲述着道情的历史渊源和故事,就仿佛是在讲述自己的家事。

道情历史悠久,源于我国的道教,时奉老子为教祖,以《五千文》、《道德经》和《太平调极论》为主要道教论典,至东汉末年制定乐章(道曲音乐)诵诫新法,用诗、词、曲、歌等文学形式编写道教题材,诵唱道义、情理,合而为一,曰“道情”。

道情原为诗赞体,宋代后吸收词、曲牌,衍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又称道歌。用渔鼓、简板伴奏,与鼓子词类似。之后,道情中的诗赞体一支主要流行于南方,为曲白相间的说唱道情;曲牌体的一支流行于北方,并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发展为戏曲道情,以“耍孩儿”、“皂罗袍”、“清江引”为主要唱腔,采用了秦腔及梆子的锣鼓、唱腔,逐步形成了各地的道情戏。内容有升仙道化戏、修贤劝善戏、民间生活小戏、历史故事和传奇公案戏4类。

自民国初年,道情从曲艺演唱形式走上舞台,人们称之为“道情班”。解放前夕,戏班离散,销声匿迹,建国后复得挖掘振兴。道情擅长演唱儿女家庭故事,情节曲折,以唱制胜,具有浓厚的地方乡音民俗色彩。

其表演特技堪称一绝,早期道情演唱时,穿插加入一些“绕口令”,如“百家姓与三字经混唱”等。而演员在扮演鬼怪角色时,要佩戴外形像鸡蛋的铜铃假眼,眼珠会滚动,惊奇可怕,这也是其他剧种所少有的特技。

太康道情班在鼎盛期有大大小小60多个。当时道情戏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流传着不少谚语,如“宁叫面发酸,也不能耽误看太康的道情班”,“任凭少锄二亩地,也不能耽误看太康的道情戏”,太康也因此被誉为“道情之乡”。

一段骄傲的经历

在豫东和皖北等地的乡村,随意拉个30岁以上的人,他或许就能大胆地哼段道情戏,道情的普及面之广令人赞叹。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一部道情戏《前进路上》,就曾唱遍大河上下,国内亿万观众因此知道了“太康还有这么好的道情戏”。上世纪80年代之后,《王金豆借粮》、《富裕之后》等名戏更是让无数人津津乐道。

之前,曾听人说,太康道情剧团在当地有“金奖专业户”的美称。张天印抱来的一大摞荣誉证书和奖杯证实了此言不虚,原来太康道情屡次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总是载誉而归。

1992年,《王金豆借粮》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荣获八大奖项,剧团正式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2000年,道情剧团被评为河南省文化先进集体;2001年,《富裕之后》荣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大赛金奖,随后又拿得全国人口文化奖;2003年,在河南省第八届小戏、小品(曲艺)大赛中,太康道情剧团凭借一部《恋歌》摘得桂冠……与此同时,道情剧团还多次应邀进京献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深受首都百姓的青睐。

被誉为“天下第一团”称号的太康道情属全国稀有剧种。太康道情被国务院定为首批非质物文化遗产。

郑州日报大型系列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原行

http//www.zynews.com 2006-03-23 11:10:22 中原新闻网-郑州日报
视力保护色: █ █ █ █ █ █ █ █

本报讯 为提高广大读者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本报从3月上旬开始,派出主力记者深入全省各地现场采访。从今天开始,这组饱含着记者热情和心血的报道,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原行”系列报道的形式在本版连续推出。

非物质文化
遗产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传承
下来的、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不以物质形态展现的文化的统称,其中包括传统戏剧、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以及手工艺和手工技术,此外还有传统节日、民俗等重要精神文化遗产。

我省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抢救和保护工作也居全国领先水平。2003年,我省成立了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次年,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在全省正式启动。今年1月中旬,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501项,我省上报的57项中,有20项荣列推荐名录。

记者采访了解到,根据《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我省已确定了第一批46个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保护名录和首批24个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并选出57个项目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同时加大民族文化民间文化保护宣传力度,在国内率先举办了“河南文化遗产日”。

据了解,我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总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4年至2008年,为先行试点和抢救濒危阶段;第二阶段从2009年至2013年,为全面展开和重点保护阶段;第三阶段从2014年至2020年,为补充完善和健全机制阶段。

据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委员会负责人介绍,当前他们正在进行5个方面的工作:在全省各地调查发现民间文学、美术、表演艺术方面的优秀代表人物,100名入选者将被授予“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并从中选出10名重要传承人由国家对其进行必要的扶持和保护;启动《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编辑工作,对民间口承文学进行抢救保护;开展河南十大民俗经典评选命名及编撰出版工作;对我省1949年以前创办的“老字号”进行全面普查,并予以记录;对我省民居民间建筑进行普查,对其中的经典予以合理开发利用。

河南省申报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
(带“▲”的为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民间文学/口头文学:5个
1.花木兰传说(商丘虞城县)▲2.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驻马店汝南县)3.帝舜传说及文化空间(濮阳县)4.“白蛇闹许仙”传说(鹤壁淇滨区)
5.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焦作武陟县)▲民间美术:2个
1.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开封县)▲
2.王桥农民画(驻马店市汝南县)民间音乐:9个
1.板头曲(南阳)▲2.中州筝派(省艺术研究院)3.筹(许昌)4.司马懿得胜鼓(焦作温县)5.超化吹歌(郑州新密市)6.唢呐(焦作沁阳市)▲7.铜器舞(平顶山市郏县)8.大铜器(驻马店西平县、遂平县)
9.武陟盘鼓(焦作武陟县)民间舞蹈:1个
1.官会响锣(周口项城市)戏曲:14个
1.豫剧(省艺术研究院)▲2.曲剧(省艺术研究院)▲3.越调(周口)▲
4.大弦戏(省艺术研究院、安阳滑县、濮阳县)▲
5.罗卷戏(省艺术研究院、驻马店汝南县、开封通许县)
6.目连戏(濮阳南乐县)▲7.道情(周口太康县)▲8.宛梆(南阳内乡县)▲
9.四平调(省艺术研究院、商丘市、濮阳县)
10.大平调(省艺术研究院、濮阳县、安阳滑县)▲
11.道情皮影(三门峡灵宝市)12.罗山皮影(信阳罗山县)13.杠天神(驻马店新蔡县)
14.怀梆(焦作沁阳市)▲曲艺:5个
1.河洛大鼓(洛阳)2.河南坠子(省艺术研究院)▲3.王屋琴书(济源)4.灶书(信阳固始县)
5.丝弦道(驻马店平舆县)民间手工技艺:5个
1.杜康酒酿造工艺(洛阳)2.钧瓷(许昌禹州市)3.玉雕工艺(南阳镇平县)4.泥咕咕(鹤壁)▲
5.棠溪宝剑制作工艺(驻马店西平县)生产商贸习俗:1个
1.确山打铁花(驻马店)岁时节令:1个
1.九九重阳节(驻马店上蔡县)民间知识:5个
1.少林功夫(郑州少林寺)▲2.太极拳(焦作温县)▲3.八卦文化(省社会科学院)4.洛阳正骨(洛阳)
5.针灸铜人(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封)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9个
1.马街书会(平顶山)▲2.太昊陵人祖庙会(周口淮阳县)▲3.老子生日庙会(周口鹿邑县)4.浚县正月古庙会(鹤壁浚县)
5.盘古庙会(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南阳桐柏县、驻马店泌阳县)
6.百泉庙会(辉县市)7.大营社火(三门峡陕县)8.民间社火(鹤壁浚县)9.地坑院(三门峡)

❸ 有谁知道河南有多少村

截止2001年底,全省辖17个省辖市,1个省直管市,21个县级 市,48个市辖区,89个县,2123个乡镇,4.80万个行政村。省辖市 为: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省直管市为济源市。

2001年底河南省总人口达9555万人,居全国第1位,人口密度为572人/平方公里。 截至到2001年,全省汉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8.78%,除汉族外,有回族、蒙古族、满族、土家族、壮族、维吾尔族、苗族等50个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1.22%。

望楼主采纳,很详细了吧?呵呵,希望对楼主有用!

❹ 河南省历史名胜有哪些

一)重要的古文化遗址1、南召猿人 :发现于河南南阳南召县的古猿人化石,证明在大约五六十万年以前,河南就有人类居住。 2、许昌人 :距今约1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于2007年在河南许昌被发现。它的发现,通过与其它遗址配合,为中国人不是起源于非洲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3、贾湖遗址: 距今约9000年左右,位于河南舞阳,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类似文字的契刻符号等几项世界最早的文明成果,轰动世界,被认为是“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第一个门槛”。 4、裴李岗文化 :距今约8000年左右,因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5、太昊陵: 距今约7000年,位于河南周口淮阳县,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华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于春秋,扩建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历代帝王51次御祭。淮阳古称“宛丘”,是伏羲定都和长眠之地,也是神农氏定都之地,被认为是中华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是华夏族和东夷族共同的圣地。 6、仰韶文化 :距今约5000年至7000年,因发现于河南三门峡仰韶村而得名。这是同时期影响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古文化,仰韶村的考古发掘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端。 7、黄帝故里: 河南新郑是国内史学家公认的位居五帝之首的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和定都之地。中国人从春秋起开始在新郑轩辕丘祭拜人文始祖黄帝,一直延续至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也因全世界华人的广泛认同而成为中华第一大典,在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8、二里头文化: 距今约4000年,因发现于洛阳偃师二里头而得名,被学界认为是夏朝的都城。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 9、郑州商城: 位于今天郑州市区,是商朝早期比较重要的都城。这是郑州成为古都的原因之一。 10、安阳殷墟: 因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和甲骨文而轰动世界,堪称20世纪人类10大考古发现之首,殷墟也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甲骨文是一种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种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文字。“十一五”期间,我们国家要在安阳建设世界上唯一的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 11、白马寺: 位于洛阳,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 12、龙门石窟: 位于洛阳,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它既是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 龙门石窟产物。尤其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它那“东方的微笑”将神性与人性、阳刚与阴柔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龙门石窟也因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3、少林寺: 位于登封,是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佛教传入中国后,少林僧人将它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相融合,创立了禅宗。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它迅速地传向全国各地及周边的日本、朝鲜、韩国和东南亚等地,对中国历史以及日本的花道、茶道、柔道、武士道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少林武术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僧人在交流中汲取天下武术之大成,总结出了少林拳、少林棍、易筋经、铁布衫等700多种武术绝技,并对其它武术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仅从少林拳派生出的拳术就有四五十种。少林的积极入世使它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在南北朝、隋朝、唐朝、北宋和明等朝代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少 少林寺林也因承担社会责任而成为“天下第一名刹”,少林武术也因此广播四方并在实战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少林的与时俱进、开放和积极入世,使它一直保持着很强的生命力,在历经磨难后的今天,禅宗和少林武术依然生机无限。今天的少林僧人又将互联网、营销学等现代文化融入少林文化,使少林迅速走向世界。少林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典范,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中华文化的代名词。 14、中岳庙:位于嵩山,是五岳名山中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共有古建筑514间。中岳庙始建于秦,后来,汉武帝、武则天和唐玄宗等帝王仿照皇宫对其进行扩建。现存的中岳庙为干隆皇帝仿照北京故宫所建,因酷似故宫,故有“深山故宫”之称。五岳名山为道教所封,而中岳庙是五岳名山中最大的道教建筑,所以中岳庙被认为是嵩山地位的象征。 15、嵩阳书院: 位于登封嵩山,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范仲淹、程颐、程颢、司马光等大儒曾在这里讲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一部分就是在这里写的。这里在洛阳附近,二程在这一带将儒释道三者相融合,初步创立了以后影响中国800年的理学。 16、应天书院:位于商丘(北宋时称应天府)睢阳区,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学子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说的就是应天书院。北宋着名文学家范仲淹曾求学于此,在商丘落户,并担任应天书院掌学主教。 17、登封观星台: 位于登封,建于元代,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学遗址。大天文学家郭守敬在这里取得了领先西方301年的天文学成就,由此制定的“授时历”被中国、朝鲜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今天,我们国家正以此为依托,在这里建设“中国天文博物院”,以集中展示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 18、红旗渠: 位于河南林州,是闻名于世的“人工天河”和“世界第八大奇迹”。为了修建这条渠,10万林州人在崇山峻岭中的悬崖峭壁上辛辛苦苦地整整干了10年。他们没有钱、没有粮食、没有技术、又不受政策支持,却靠着顽强的毅力削平了1250座山头,修建了上百座引桥,凿通了上百座隧道,最终将生命的河水引入到了干涸的土地。红旗渠的总渠长超过4000公里,其土石方可以从哈尔滨到广州修一条宽2米高3米的石墙!红旗渠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杰作。

(二)河南风光
河南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在全国19个世界地质公园中,占全国面积仅1/60的河南就占了4个,分别为嵩山、云台山、伏牛山和王屋山-黛眉山。在河南广阔的土地上,点缀着嵩山、云台山、白云山、伏牛山、鸡公山、尧山(石人山)、太行山大峡谷、牛尾山(伏牛山之尾)等名山大川,绽放着洛阳牡丹和开封菊花等奇花异草,千百年来,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前来旅游观光。下面选几个着重介绍:

1、万山之祖-----嵩山

嵩山
中岳嵩山,“峻极于天”且“居天下之中”,自古就被认为是“万山之宗欤”。单是一个“嵩”字就可看出嵩山的地位,“嵩”者“高”“山”也,而实质上,嵩山海拔只有1492米。嵩山地区产生了中国最早的国家文明,且长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而留下了大量极其珍贵的古代文化遗址。2009年中国唯一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嵩山古建筑群”,共8项11处,其每一项都有资格单独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嵩山是一部用石头和建筑书写的中国历史教科书。

嵩山更是举世罕见的地质博物馆。小小的嵩山,竟然横跨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年代,是地质学领域的“五世同堂”。据说嵩山上既能见到大象的化石,也能见到海象的化石。这就是嵩山世界地质公园。

嵩山群峰挺拔,气势磅礴,景象万千。由峰、谷、涧、瀑、泉、林等自然景素构成的八景为:嵩门待月、轩辕早行、颍水春耕、箕阴避暑、石淙会饮、玉溪垂钓、少室晴雪、卢崖瀑布。

2、山水旅游圣地-----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河南焦作修武县境内,既是世界地质公园,又是国家AAAAA级景区。云台山满山覆盖的原始生林,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如诗如画的奇峰异石,形成了云台山独特完美的自然景观。汉献帝的避暑台和陵基,魏晋“竹林七贤”的隐居故里,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采药炼丹遗迹,唐代大诗人王维写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千古绝唱的茱萸峰,以及众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云台山丰富深蕴的文化内涵。

“焦作山水”因云台山而叫响全国。

3、中国最美的地方------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洛阳市嵩县境内,2006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联合众多旅行社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白云山位于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区,奇峰俊秀,白云悠悠,瀑布飞跌,林深谷幽。整个景区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鸟、兽为一体,雄、险、奇、幽、美、妙交相生辉,形成各具特色的白云峰、玉皇顶、小黄山、九龙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观光区,成为中原地区集观光旅游、度假避暑、科研实习、寻古探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被誉为“人间仙境”、“中原名山”。

4、恐龙没落的见证者-----伏牛山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处河南省西南部,由西北向东南绵延800余里,这古老的大山见证过恐龙的繁盛,更保留下了恐龙没落的秘密。伏牛山南坡蕴含的恐龙蛋化石数量之大、种类之丰富,全世界无出其右。近两年在伏牛山北坡,还发现了大量的恐龙骨骼化石,这些化石的出现也如恐龙蛋一样在学术界内外成为爆炸性新闻。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和恐龙蛋化石博物馆是拜访恐龙的好去处。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与自然保护圈”的宝天曼位于八百里伏牛山中段的南麓,这里古树参天,鸟兽群集,奇峰竞秀,满目涌翠。西峡龙潭沟瀑布群水石相依,风景独秀。而瑰丽神奇的桐柏山,奇峰若雕,碧水如画,为千里淮河的发源地,登上主峰太白顶,听百里林涛浅吟低唱,可见山景,能赏水色。

5、花中之王------开封菊花

开封的养菊历史悠久,远在唐代就初具规模。至北宋,开封菊花更遐迩闻名。明清时代开封养菊、赏菊之风依然盛

菊花
行,清代干隆皇帝南巡来到开封禹王台赏菊时,就留下了“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着名诗句,并被刻在当今禹王台公园保存的“干隆御碑”之上,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封人民酷爱菊花的传统习俗犹浓。

6、国色天香------洛阳牡丹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

洛阳牡丹甲天下
城。”牡丹因千年帝都洛阳而名闻天下,洛阳因牡丹的国色天香而更加迷人。洛阳牡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洛阳牡丹的人工栽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

洛阳牡丹不仅花色迷人,而且蕴含丰富的牡丹文化。从唐宋开始出现的赞颂牡丹的诗词、歌赋、小说、故事以及绘画、刺绣等不仅量大,而且内容丰富。由于人们对洛阳牡丹的至爱,千百年来流传的关于洛阳牡丹的种种神话故事和趣闻逸事更是家喻户晓。

❺ 河南省豫剧三团的发展建设

五十多年来,河南省豫剧三团在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指引下,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界群众的支持下,紧扣时代脉搏,勤奋耕耘不辍,以表现当代生活为己任,经过几代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旧的“河南梆子”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进行了全面改革创新,创造了一个新的豫剧艺术流派,为豫剧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先后排演了《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朝阳沟》、《倔公公与犟媳妇》、《儿大不由爹》、《红果,红了》、《蚂蜂庄的姑爷》、《香魂女》、《村官李天成》等二百多个表现新时代新人物新形象的现代戏剧目,曾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代革命家和曾庆红、李长春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多次获文华新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特别是2000年《香魂女》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2002年《村官李天成》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初选剧目,均实现我省在这些奖项中零的突破,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被中宣部、文化部誉为全国一面编演现代戏的旗帜,成为河南文化界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1964年元旦,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在北京观看了现代豫剧《朝阳沟》,接见了全体演职员。

❻ 河南省有多少个村阿

AYY1401 2008-12-15 12:53:45 61.187.214.* 举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并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州、盟);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2个市辖区。总计:省级34个,地级333个,县级2862

阅读全文

与河南全省有多少村有艺术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7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7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5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5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1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9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62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1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7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5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6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0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5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6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6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4